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發布時間: 2021-01-11 17:54:08

㈠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實施有效性教學

新課程理念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內綜合語言運用能容力,學生能夠用英語做事情是課堂教學目標達成的主要體現。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廣泛採用貼近學生生活的,易於學生參與體驗的任務型教學活動。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上冊 Unit 5「What would you like?」Part A的教學內容時,教師設計了「 Menu」讓學生到「餐館用餐」的活動,讓學生練習食物的單詞 rice, fish, beef, soup, noodles, vegetable, juice, bread, milk, chicken, hot dog, hamburger和句型 What would you like?Can I have some noodles, please?Sure. Here you are。這個教學活動教學目標十分明確,學生表述食品和要求食物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這樣的教學活動是有效的教學活動。

㈡ 如何提高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論文文獻綜述

隨著閱讀能力的提高,小學高年級同學英語學習的重點也從單詞、句型轉版化到句子和語篇。筆權者從當今小學閱讀教學中的學生、教材和教師的現狀為出發點,以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意義為根本宗旨,進而提出閱讀教學的幾點策略。

㈢ 小學英語游戲有效的教學策略有哪些

情境是一堂課的「小天地」,它是教師用生動形象、親切感人的語言,或描述意趣橫生的同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人物、事件與景物,或演示形象逼真的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動作畫面,並藉助一定的媒介創造出來的,教師在教學中創造性地設計好一定的情境,讓學生戲劇般地進入角色,就能喚起他們的情感體驗,點燃其思維的火花,產生強烈的共鳴。這樣,也就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興趣,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㈣ 如何打造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制定科學評價,多表揚,少批評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達到堂堂清、日日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英語教師應該制定評價。將評價與課堂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靠近清泉,心靈就濕潤,靠近評價,生命就會舞蹈」。當學生上課疲憊了的時候,老師不是拖著他走,而是及時給予他肯定的評價,喚醒他內在的精神動力。
因此,筆者深感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在教學中開始實踐:學期初,筆者用彩紙做了一張標題為「英語學習我最棒」的表格,貼在了教室牆上,有:課堂發言、小組合作、作業完成、平時測試、早讀表現及我的進步六項內容。
每節課下課後,筆者都會根據小組長匯報和自己的觀察,在表格里某個學生的名字後打上鉤。尤其是關注後進生,只要後進生上課發言了,就會給他打鉤。筆者還先和學生們約法三章:堅持上好一節課打一個鉤,20個鉤評一張小貼畫;五張小貼畫獎一個筆記本。學生積極參與,上課時表現越來越好。這樣實行一段時間後,效果出來了,孩子們主動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進步非常大,較長的句子也能流利地朗讀了。

二、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有效性
一堂課是否成功不是看教師是否完成教學任務,而是看學生是否進步,是否從中得到收獲。因此筆者認為課堂上,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有效性,需優化教學活動。優化教學過程須做到以下幾點:
1.導入新奇,引人入勝。
霍姆林斯基說:「每一個孩子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葯」,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葯。」這就需要一根導火線,課堂的導入就猶如導火線一樣,因此,新奇多趣,引人入勝的課堂導入對一節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小學教學導入方式有多種。比如:歌曲導入、實物導入、圖片導入、情境導入等,形式豐富多樣。教師運用得當,學生就會跟著老師的指揮棒,採取學習行動,主動學習。如:筆者在教授外研社版小學四年級(第四冊)Mole4 Unit2《 Will it be windy in Beijing?》一課時,筆者採用了情境導入法,問:Whose father or mother will go to Beijing?於是有七八個同學舉手,其中一名調皮同學回答:「我的爸爸明天去北京。」筆者聽了就接著問,你們昨天晚上看天氣預報了嗎?北京天氣怎麼樣呢?知道天氣用英語怎麼說嗎?孩子們思考片刻,踴躍發言,於是筆者趁機傳授weather這個單詞。這樣的導入設計,巧妙地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慾。
2.以任務型教學為途徑。
在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師一定要始終以「任務活動」為主線,結合學生實際認知水平,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式,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通過體驗,手腦並用,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從而達到優化課堂教學的目的。如:筆者在上三年級(第二冊)Mole4 Unit 1 《Do you like meat?》一課時,設計了到餐館點菜的活動。學生到餐館里點菜,扮演服務員的學生用:Do you like meat?或Do you like fish?等句子進行詢問,其他學生用Yes, I do.\ No, I don』t.回答。
這個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實踐的空間,學生在運用所學語言進行交流時,發揮了其創造性,提高了其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3.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要給每一個學生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打破一言堂的傳統教育模式,充分發揚民主,把課堂自主權交還給學生,鼓勵學生主動回答問題,主動提問題,讓他們擁有更多主動權,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這樣的課堂環境中,學生思維才能活躍起來,學生才能主動學習,主動參與教學活動,達到以教師主導和學生為主體的雙和諧效果。
4.用多媒體,集中學生注意力。
小學生模仿和學習能力較強,教師可以藉助多媒體創設各種情境,打破時空限制,使教學內容形象、具體、生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在使用多媒體課件時,努力做到聲象結合,圖文並茂,給學生以適當的感官刺激。如:筆者在教授「rain」這個單詞時,在網上下載各種播放雨聲的文件,通過課件播放出來,讓學生感受下雨的情景,然後讓學生跟著多媒體里的機器人一起播報天氣:It will rain in Hangzhou.學生在參與活動中,自覺主動實踐,從而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

三、豐富課堂活動,活躍氣氛
豐富的課堂活動,避免學生上課走神,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老師應該精心設計課堂活動,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教學質量。具體做到以下兩點:
1.巧用游戲,課堂活躍。
對於小學生來說,樂趣就是一切動力的源泉。游戲活動為學生提供獲得樂趣的機會,讓全體學生參與活動,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樂學、愛學,使得課堂充滿無限的生機和活力,從而提高了小學英語課堂效率。
游戲活動項目可以有多種:朗讀比賽、默寫比賽、講故事比

㈤ 如何做到小學英語課堂的有效性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個成功的英語教師會創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和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用,學得主動,提高效率。在教學中有意識的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於較佳的學習狀態之中,使他們對英語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還要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實踐的熱情,加強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完成新課程標准要求的任務。

一、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作為一名21世紀的英語教師,要懂得尊重和熱愛自己的學生,同他們建立起一種新型、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教育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教師應多於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讓學生覺得老師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跟老師無話不說、無事不談,達到師生關系的最佳狀態。這就要求教師要深入學生,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情緒的變化,要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有的放矢的幫助學生。老師在學生眼中不僅是可敬的師長,更是他們可親可近的親密朋友,用愛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創設英語教學環境,調動多種感官參與活動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特別注意利用上課前的十分鍾創造出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Warming
up)。比如唱一些英語歌曲,開展如「Let me guess.」或「Follow
me.」等有趣的復習知識型游戲,活躍課堂氣氛,增加英語課堂的趣味性,引發學生的求知慾。

其次,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教師要以滿腔的熱情,全心地投入課堂教學,儀表要灑脫;精神要飽滿;表情要輕松愉快;目光要親切;態度要和藹;舉止要大方、文雅;言吐簡潔;語言要純正、地道、流利;書法要規范、漂亮;版面設計要合理、醒目等。

再次,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學生單靠視覺回憶能再現原內容的70%,而視覺並用能再現原內容的86.5%,所以應該讓學生盡可能多的處於英語環境中,並調動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讓學生從多個角度接受信息。多種感官的運用有益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的加深。它能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全面發展。教學中讓學生動嘴說、用眼看、用耳聽、用筆畫、手腦並用,同時可以加強學生對所學語言國家文化的了解。

三、不斷更新教學方法,以此獲趣

教學不僅是一門技巧,更是一門藝術。教師必須在教學中盡量讓學生感到有趣、新奇,這就要求教師順應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通過模型、圖片、幻燈、錄像、投影、多媒體課件等,激發學生的想像能力,變抽象為具體,使教學活動變得生動,使學生學得輕松、練得扎實。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用各種方法。如「表演法」、「競賽法」、「游戲法」等。

1.當「小老師」、「模仿秀」

比如「talk about
it」這一模塊中,我們就可以鼓勵學生大膽地模仿,帶表情說句子。還可以鼓勵學生上講台當「小老師」,領讀句子。讓他們模仿教師平時上課時的表情、動作,鼓勵他們學者使用課堂用語。

2.把身體語言帶入課堂

在教單詞或句子時,我們可以帶領學生做動作,甚至做誇張的動作或用誇張的語調朗讀,學生特別喜歡。學完單詞後,老師做出動作,學生就會說出這個單詞。

3.表演法

例如我常用的表演法是讓學生利用每課的前五分鍾表演、鞏固已學句子,具體做法是:學習小組表演對話,能說什麼就說什麼,說錯也沒關系。這樣就不會讓學生感到有說錯要批評的壓力。

另外,我還常常讓學生「唱英語歌曲」、「說繞口令」、「做游戲」等。由於教學方法的多彩多姿,課堂教學充滿了生機,學生學得生動活潑,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發展了學生的個性。

4.運用邊畫邊說的方法

新教材最突出的特點是圖文並茂,無論Student Book還是Activity
Book到處都體現了這一特點。繪畫是一項眼、手、腦等並用的活動,具有直觀、生動、形象等特點,它一則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二則可以幫助學生記憶,提高學習效率。

學生的學習你方法也尤為重要。新型的學習方法不僅利於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而且利於形成良好的班集體,更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和心理活動能力能較長時間地處於高漲、積極的狀態之中。同時學生之間互相幫助,主動靈活地學習,在好幫差中共同進步,而且很大程度上,基礎差的學生會有更多、更大膽的練習機會。這樣練習一段時間,學生的英語成績大大提高了。

四、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興趣的源泉在於運用。」為了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給學生更多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機會,教師可以設計和組織多種難易適度的課外活動,經常性地編輯英語學習園地或辦英語壁報,解決疑難問題,分析常見錯誤,辨析詞語用法,舉行英美風景知識講座等;還可以適當刊登一些游戲方法、英語小詩歌、謎語、典故、趣聞、學生日記等;也可以成立英語課外小組,演唱英語歌曲、表演英語會話或短劇等小組活動;結合實際組織英語競賽,如:英語書寫競賽、單詞接龍比賽、朗誦比賽等,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互相幫助,互相感染,進而共同提高水平。通過這些活動可以讓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於實際,使學生認識自我,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強其自信心,增添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樂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進而長久保持其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總之,英語學習,興趣為先。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英語學習興趣的程度。很難想像失去了興趣還能怎樣培養交際能力。作為教師,我們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並使他們掌握技能,另一方面要重視培養和保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才能真正把新課程標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

㈥ 如何提高小學英語閱讀的有效性

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的結論,更要理解知識發生和發展的過程。教學內時,教容師要善於創設探究情境,誘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達,從中得到探索者的收獲,發現者的歡樂,勝利者的喜悅。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指出:教師應以形成良好的課堂心理氣氛為己任,使學生更加充分地、熱情地參與整個教學過程。

㈦ 如何優化課堂教學策略,提高農村小學英語課堂的有效性

學生的互動來直接影響源教學的效果。小學階段的孩子比較貪玩好動,課堂注意力難以持久,因此教師要採取各種方法來不斷調整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一方面可適當加快上課的節奏,這樣既可增加授課的內容,又可讓學生集中精神,積極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可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一些游戲、競賽等,使學生一直保持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狀態。

㈧ 如何做好小學英語有效性教學

英語作為一種國際通用語言,在國際社會越來越普及和流行。我國亦是版如此,從小學權就已經開始加強對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就當前我國小學英語教學現狀來看,還存在較大的問題和不足。1.教師要做到精心備課。認真組織英語教師開展集體備課,實行"個人自備、集體議課、專人整理、上課聽課、反思修改"的備課方案。一要強調教學目標的全面性。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方面考慮,以更好地實現課程的總體目標。二要突出開發教學資源。首先是教材資源。

㈨ 簡要分析怎樣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做好充分的教學准備活動 1.有效的備課保障有效的課堂 讀活教材內容。 新課程為我們一線教師主動性、創造性的發揮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同時也為教師的教學增加了更大的難度。新課程提倡教師「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設計時,不能局限於教材而僅僅停留在課本上,而是要全面細致地了解教材的特點和編寫意圖,熟悉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教學的實際需要,科學而合理地重組教材,從而能深入地理解和准確地把握教材,達到靈活運用並超越教材的境界。我們要在「讀」上下功夫,要把「死」教材讀「活」,要讀出教材的深度與廣度,讀出教材的橫縱立 體框架,然後才能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 准確定位目標。教學目標引領著師生的教與學,教師只有在教學前准確、全面地定位好教學目標,並且在課堂教學中努力落實各個目標點,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確立和表述教學目標時,知識要從技能立意,技能要從策略出發,並且目標的完成還盡量要有行為表現。准確定位教學目標,我們不僅要看到教材所顯現的認知目標,還要明確教材所含的能力目標,更要挖掘教材背後所蘊含的情感目標。這樣,課堂教學就有了明確的方向,學的綜合能力也隨著課堂教學任務的圓滿完成,而得到不同程度的有效發展。 2.尊重學生的實際水平 教學活動的最終目標是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我們在教學設計時,要以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為前提,教師設計的教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周密地考慮到學生存在「已有知識經驗和思想方法基礎」的事實。並根據這一特點來確定教法,力爭達到教與學的統一。保證學生掌握知識的有效性。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隨時隨地關注學生的反應,並根據學生的反應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案。 二、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活動 1. 組織有效活動 總的來說,一節有效英語課的各環節中,復習舊知要做到精練和實用,導入要有利於新知的呈現,教授新知要突出探究和創新精神,鞏固新知要注重時效。在新課程改革中,構建以活動為中心、以任務型教學為途徑的教學模式仍然是小學英語教學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活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大多數教師能夠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但在設計活動時往往只注重了活動的趣味性和學生的主體性,而忽視了活動的有效性,從而導致活動流於形式,表裡不一,這樣不但學生基本能力得不到提高,而且教學任務也難以完成。因此,我們要在遵循小學生語言學習規律和不同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需求和特點的前提下,依據所學知識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實際水平,精心設計每一項活動,使活動具有可操作性,同時還應考慮活動的實踐性、交際性、自主性、探究性和拓展性等多種因素,使每一個活動在目標指引下有機地聯系起來,並引導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達到教學目標。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很好地把所學語言用於日常的交際中,培養了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學生學得非常愉快。 2.做到有效反饋與評價 學生在積極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老師要有及時有效的反饋與評價,引導並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1)適時性。要根據學習內容的性質選擇適當的時機。在進行語言技能的操練時,教師反饋要及時,學生做對了立即予以肯定,可以增強其自信心、愉快感和自豪感,並有助於保持已有的知識。如果做錯了,立即告知正確答案,盡快在頭腦中消除錯誤的痕跡,建立正確的概念。 (2)啟發性。學生做不出練習或練習做錯後,反饋要有啟發性。有些錯誤是由於學生不會靈活運用所學語言知識而導致的,這時教師只要稍一點撥,學生便能自己改正。例如,關於any 的用法:There aren't ____... 學生剛學時,很容易把any寫成some。老師只要提醒他是肯定句,疑問句還是否定句。學生立刻就能反應過來了。 (3)激勵性。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是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因此,教師要在自己的課堂反饋中通過自己的表情、語言、神態等多一些熱情鼓勵,少一些懲罰。對於差生和缺乏自信心的學生更應該這樣。學生做不出練習或出錯時,老師說一句:It doesn'tmatter.都會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使其懷著良好的心態,繼續聽講與實踐。 (4)具體性。學生出錯時,教師對於某些錯誤應在給出正確答案後由出錯者再做一道同類型的題,給予及時強化。事實證明:學生的知識學習同教學最初呈現知識和隨後提供的反饋的清晰性有顯著的正相關。學生練習正確時,要簡明扼要地予以表揚,指出其具體的優點,不能只籠統地說:「Good!」「, Excellent!」這樣有利於學生揚長避短、精益求精。 (5)針對性。要針對學生的特點與個性來評價。對差的學生、自信心弱的學生多鼓勵,多提供參與機會,對其進步要及時地給予表揚。對過於自信的學生除了表揚之外,還要指出其不足之處,這樣既是褒獎,又促使學生學得更多更細些。 三、積極開展課後的反思活動 教案的價值並不僅僅在於它是課堂教學的准備,教案作為教師教學思想和方法軌跡的記錄,也是教師認識自己,總結教學經驗的重要資料。在教學實踐中,課堂一旦放開,真正活躍起來,就會有很多突如其來的可變因素,學生的一個提問、一個「發難」、一個突發事件,都會對原有的教學設計提出挑戰。教師在課後把這些突發事件記錄下來,對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學生的表現,教學的成功與失敗進行理性的分析,通過反思、體會和感悟,則可以幫助自己總結和積累經驗,形成一套能適應教學變化的、能出色駕馭課堂教學知識體系的本領,以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重視自身業務素養和文化的積淀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既在於學生主體性的提升,更在於教師引領作用的發揮。一個好教師分析教材應入木三分、如數家珍,處理教材應精巧適度、推陳出新,駕馭課堂應淡定自若、收放自如,這些無不來自於理論的洗濯和實踐的歷煉。英語教師不僅要具備其它科目教師所要具備的基本教學技能,更要了解外國的人文歷史,了解產生語言的土壤——文化的底蘊。我們可以通過自學、培訓、進修以及與同行討論、交流、參加學術活動等途徑提高和發展自身素質。 總之,課堂教學必須是一種有目的的、講求效益的活動。有效性才是教學的生命。我們教師只有踏踏實實立足於平日的教學,去除華而不實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在學習後實踐,在實踐後反思,在反思後改進,在改進後再學習。如此地潛心鑽研與探索必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必能更低負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熱點內容
39天電影在線播放免費觀看 發布:2024-08-19 09:18:18 瀏覽:939
可投屏電影網站 發布:2024-08-19 08:19:20 瀏覽:140
農村喜劇電影在線觀看 發布:2024-08-19 07:46:21 瀏覽:300
電影院默認區域 發布:2024-08-19 07:39:02 瀏覽:873
台灣金燕全部電 發布:2024-08-19 07:30:20 瀏覽:249
在哪可以看網站 發布:2024-08-19 07:29:06 瀏覽:467
電影tv版app 發布:2024-08-19 07:28:17 瀏覽:51
韓國倫理電影在什麼地方看的啊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835
韓國找女兒那個電影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667
驚變溫碧霞在線播放 發布:2024-08-19 07:10:13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