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閱讀教法分析與對策
① 如何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讀後活動有效性
理論背景 隨著信息社會的出現,教育既要傳播信息,又要培養學生攝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而閱讀教學的目的就是在於培養交際性閱讀能力,能有效地獲取書面信息,並對此信息進行分析、推理和評價,以實現交際的目的。
與其他語言學習一樣,英語學習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而閱讀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且正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英語閱讀是接觸英語,吸收語言材料,獲取感性認識的最重要的途徑之一。 閱讀教學一直以來都是中學英語教學的主體。新課程中學英語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要側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閱讀能力是最為重要的學習能力,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策略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已成為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以中考試題為例,閱讀理解題共佔了40分. 這就意味著考生閱讀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英語考試成績。而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除了必要的一些課外閱讀量以外,更應該注重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下面是本人對如何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幾
點思考。
一、閱讀教學的低效現象
1.教學理念上。許多教師在教學思想上沒有認識到閱讀是語言技能的一部分。在日常教學中,沒有認識到閱讀能力的培養對幫助學生獲取更多信息、知識,拓展視野,激發學習興趣,提高人文素養,提高分析、思考、判斷以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因而對它的研究不夠重視。
2. 日常教學中。許多老師在閱讀教學中沒有形成一套科學有效、易操作、能體現新英語課程標準的教學方法。純粹把閱讀當精讀,教學過程中過分注重單詞,片語等書面字元提供的語言信息,忽視閱讀者儲存的非語言信息的作。,注重對詞義、句子、語法結構等表層的教學,誤導學生在閱讀時陷入「只見樹木,不見林」的尷尬境地。偏重語言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束縛了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更有甚者把閱讀當作課外閱讀上,劃劃片語,對對練習答案。學生自讀後僅了解一下故事情節。由於教學方法簡單、陳舊,教師、學生均感到課堂枯燥乏味,沒有閱讀興趣,他們的閱讀能力很難得到鍛煉。
三、提高有效性的對策和建議
(一)、合理利用課本閱讀資源,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英語閱讀教學是復現、鞏固學生所學語言知識,進一步活用詞彙、語法、句法,並學習新詞彙,擴大詞彙量,鍛煉思維,提高閱讀興趣。對培養學生分析、判斷能力,對發展個性,磨勵意志,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養等都起著重要作用。英語教材在編排上,每個單元都安排了適當的有一定代表意義的閱讀材料,針對學生已有的閱讀水平,教師應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合理運用已有的課本閱讀教學資源組織好閱讀教學,在教學中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加強校本課程的研究和開發,促進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提高。
在合理利用已有的課本教學資源的基礎上,根據課程標准,針對學生年齡特點、知識結構、認知能力、不同年級的閱讀速度、閱讀量的要求,可適量增添一些必要的課外閱讀材料。如選擇符合本校特點並具有新課程理念的閱讀教材,或者通過網路、21世紀英語報等優秀報刊文摘廣泛收集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具有時代特點,內容健康豐富、原汁原味的閱讀資源,自編練習。如:Junior Book3 lesson70《Because it』s there. 》,敘述了有關登山運動員(如George Mallory)攀登Mt Qomolangma的事件及體現的精神,課外我從網上查閱了有關電影《垂直極限》的英語故事介紹,並編成了練習,這大大提高了學生閱讀的興趣,閱讀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鍛煉,人文精神再一次震撼了學生。再則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等因素,可在開發校本閱讀課程方面做一些探究工作,積累一些材料。例如有關文娛、運動,飲食文化,著名的節假日,旅遊勝地,外國音樂,常用典故和俗語等閱讀材料。因這些材料有實際意義,所以既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又能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教師閱讀教學素養,全面規劃,保障閱讀教學順利實施。
教師要不斷加強理論學習,提高閱讀教學的理論素養,更新教學理念,充分認識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和實際作用。結合學生的知識結構、認知能力、閱讀水平和課本閱讀材料、校本課程閱讀材料的難易,制定教學計劃,確立閱讀訓練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根據閱讀課程的計劃、目標,每周確定閱讀課時間(不一定是整節課),在教師的指導下加強閱讀訓練。從而在課時、組織上對英語閱讀的訓練提供有利保障。
(四)、加強英語閱讀教學方法的研究,促進教師閱讀教學能力的提高。
JEFC教材的每個單元都編排了閱讀課,其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這些訓練來提高閱讀能力,教師應圍繞此目的,充分利用好閱讀課文這個載體,精心研究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活動,突出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使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得到較好地發揮。為此,在教學實踐中,我採用了「導——讀——練」的閱讀課文教學三步法並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
果。
1、導---感知教材
這是知識的輸入階段。導,即導入新課。指的是以教師為指導,對學生的閱讀實踐給予巧妙的導入。課文的導入,實質上就是課文最初呈現(Presentation),也是課文教學的「序曲」。巧妙而恰當的導入能先聲奪人,使學生在心理上和知識上做好學習上的必要准備,引導學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激發興趣和求知慾,從而自然地過渡到新內容的教學。導入部分應力求做到新穎別致、簡練到位。課文導入後,為了進一步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還可以趁熱打鐵,在學生興趣得到激發時,進行「讀前活動」(Pre-reading activity)為正式閱讀做准備(Preparation for reading)。
針對中學英語教材課文類型較多的特點,我們可採用靈活多樣的導入方法,設計恰當精煉的導入語進行課文的導入。新課導入的方式是多樣化的。教師往往運用啟發手段,如問答、討論、聽有關材料,看有關插圖或片段並提問等引入本課話題。
如:Junior Book3 lesson70《Because it』s there. 》,可開門見山,然後步步靠近主題。首先,精心挑選出與課文中所提及的Mt Qomolangma特徵相符的圖片,然後提出三個問題:
1. Do you know what』s in the picture?
2. What』s its name?
3.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Mt Qomolangma?
問題1點擊主題;問題2自然教單詞Qomolangma;在學生回答第三個問題前組織一個小小的討論,同時在圖片上顯示height, location, scenery, 並用簡單的語言解釋三個關鍵詞的意思,使學生在討論中不迷失方向。在收集學生的答案後,可歸納如下:
height: 8850 meters
location:between Tibet and Nepal
scenery: be covered with snow a misty mountain mist
在指出location時可截取相關地圖具體顯示其位置。這時,學生對Qomolangma已有了深刻印象。
T: You know Mt Qomolangma is so beautiful and amazing that it attracts many people to climb every year. Here is one of the climbers.
此時,顯示從網上搜索到的Mallory真實圖像,形成懸念。為調節課堂氣氛,
T:Is the man strong ? Is the man handsome?
根據學生的思維發展,
T:You are right, but he has a strong mind , because he climbed Mt Qomolangma. Today we are going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him.
直觀形象的導入能極大地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帶著疑問進行閱讀又能對文章的理解更快、更准,閱讀也會變得輕松。
2、讀---理解教材
這同樣是輸入階段。讀,即指導學生閱讀。閱讀訓練不僅僅是讓學生看懂文章,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如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訓練他們的閱讀技巧等。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應更新教學觀念,靈活處理教材,仔細尋求文章內容與學生思維相關的切合點,指導學生在閱讀中開展各種思維活動,如預測、想像、推論、判斷、歸納、總結等,激活學生思維,有效延伸知識。閱讀課的教學過程應該由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體,即按「整體、局部、整體」的方法指導學生進行整體閱讀和訓練。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第一步:略讀(Skimming):布置任務,理解大意,把握整體 。通過閱讀文章列出提綱、找出線索,根據線索來把握文章的整體性,了解課文大意和輪廓。如L70文章內容分三大塊(1)介紹George Mallory 這個人物(2)以時間為線索介紹George Mallory 登Mt Qomolangma的經歷(3)George Mallory的思想及蘊涵的精神 。
Who
When
What happened
Result
George Mallory
1921 1922
failed
George Mallory
Andrew Irvine
1924
disappeared into…
could never return
failed
(misty)
Edmund Hillary
Tenzing Norgay
1953
reached the top
succeeded
other people
1999
found … six hundred meters away from…
第二步:精讀(Intensive Reading):布置任務(詳細理解全文)→按具體任務要求去讀→檢查。
深層閱讀,局部了解課文的主要情節和要點。本人以時間為序,通過列表格,要求學生掌握所閱讀材料的主脈,從而詳細掌握課文內容。
在進行具體操作時,因每一個空格所含的難度系數不同,因而在完成的過程中有快慢緩急的區別,這樣的教學節奏較好地照顧了不同程度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完成倒數第二格時,為激活學生思維,設計如下問題:
You see ,it』s only six hundred meters away from the top. That』s to say they were very near the top. So maybe there are two possibilities. Can you tell me what they are ?
該問題深層挖掘了作者的寫作意圖,要求學生走出課本,設身處地想問題。在學生基本掌握課文內容後,教師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逐個解決文中知識點的歸納和釋疑。並使各個語言點得到落實,重難點得到突破。
第三步:研讀(Study Reading):布置任務(反復閱讀課文,反復思考)→研讀(力求從所讀內容中受到啟發,活躍思想,創造性地對待課文所提供的知識和結論)→檢查。
讀以致用,引導學生把握課文的主題,能聯系實際,並發揮現象力,使思維呈開放狀態,緊緊圍繞主題開展活動,培養學生靈活運用語言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是主題的升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一環。從總結George Mallory敢於挑戰困難的勇士精神發散到問We all know climbing the mountain is very dangerous. Many people even lose their lives. But today, many people still like this sport. Why?這樣一來,學生的思維更加開放,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話可說,都有自己的看法。這個任務好比無線電設備的天線,找到了合適的角度和方位,延伸了主題,使學生迸發出了思想的火花。筆者歸納了學生的發言,有以下六類:
1.Because it』s there.
2.Because they can enjoy themselves and seeing the beautiful scenery makes them close to the nature。
3.Because they can do some sports to make them stronger and stronger, healthier and healthier.
4.Because climbing the mountain is interesting and makes people excited.
5.Climbing the mountain may make advertisements for the company and make money for the climbers.
6.Life is full of difficulties and trouble. Climbing the mountain can help people face th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 themselves so that they can improve themselves and make them better and better.
3、 練--總結升華
這是輸出階段。在教授完課文以後,教師除了指導學生達到基本的能力培養目標,還要有拔高性的練習,讓優等生的能力發展再快一步。例如(1)復述練習:為照顧中下面同學,在復述時可保留信息,從有提示到無提示,培養學生的組織語言的能力;(2)改寫練習,讓學生把課文改寫成一篇短小故事,正敘、倒敘方式都可,還可擴寫或續寫課文並進行交流,既鞏固了文章內容,又訓練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另外,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進行課文中角色的扮演或涉及課文內容的記者采訪等。總之,這一系列活動的宗旨是為了達到「授之以漁」的目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最終達到運用語言的目的,使得課堂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閱讀是一個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過程。讓學生獲得較強的閱讀能力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目的。閱讀教學是培養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且方便、實用,始終貫穿於日常的英語教學之中。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發現 ,認真摸索,善於總結,找到更好的方法,進一步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② 江西2011初中英語教材教法試題
《新目標英語》教材教法測試
Ⅰ、填空
1、 交際式語言教學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學生通過運用而不是通過研究來學習語言。通過一個一個的單元,讓學生完成一個一個任務,來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也就是運用語言來做事情的能力。
2、 《英語(新目標)》課程是以有效教學、幫助發展學生英語能力、達到學習目標為目的的一套任務型語言教學教材,旨在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即語言的流利性、准確性、復雜度及語言得體性,前者意味著要知道正確的形式,後者意味著能自由地運用這些結構交流思想。
3、 Section A以一副圖畫開篇,展示出新的語言功能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引出學生在練習新語言時需要用到的重點詞彙,幾乎不需要解釋或翻譯學生就能理解它們。新的表達方式呈現在圖中人物的對話中,從而使學生很容易理解並練習新語言。
4、 學生理解聽力材料的基本方法兩種方法,一種是自上而下處理法,主要通過上下文信息、背景知識來實現對材料的理解:第二種是自下而上處理法,主要通過原文線索和發音辨別來實現對材料的理解。
5、 說的任務類型有有控制性的對話、角色扮演、調查和面向群體發言四種形式。
6、 《英語(新目標)》中的寫作任務有,單詞、簡單句子、指導下段落寫作和自由寫作等任務形式,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寫作進階。
7、 英語班級教與學,一般情況下有全班活動、小組活動、結對活動和個人活動等方式。
8、 英語任務型教學評價有終結型評價與形成型評價兩種形式。
Ⅱ選擇題
1、 在課堂上使用英語是很重要的,原因是(A)
A.學生能學會用英語交流
B.不能使用中文來教授《英語(新目標)》
C.教師應當提高英語流利度
2、學生快速閱讀一則廣告,找出其中一種物品價格的策略是(B)
A跳過生詞
B掃描特定信息
C利用上下文判斷詞義
3、在結對活動中,談論錯誤的最佳時間是(C)
A在學生開始活動之前
B在學生活動之中
C在學生完成活動之後
4 教師糾正錯誤的時間應該在(A)
A准確性活動中
B流利性活動中
C所有活動中
5 任務型測試的核心,是判斷出學生的(C)
A單詞和語法
B聽說讀寫的單項技能
C語言運用能力及未來的能力表現
Ⅲ 判斷題
(×)1 口語教學中,不需要以固定問答形式開始並過渡到自由問答。
(√)2 Section A向學生首次展示新材料、新詞彙、新語法及新交流功能、提供針對新語言的受控制型練習;Section B則側重語言的應用、反復以及擴展。因此,學生可以運用語言進行更加靈活、自由的交流。
(×)3 泛讀時,教師提倡學生大聲朗讀,逐句翻譯。因為這樣學生理解得好。
(×)4 在學習3A時,我們不需要運用略讀、跳讀、大意或細節理解等閱讀技巧和策略。
(√)5 學生不需要理解每個單詞就能成功地完成聽力任務。
(√)6 談論寫作任務的主題是寫作前進行的活動
(√)7 學生相互批改,指學生在把作文上交之前相互檢查其中的錯誤
(√)8 流暢和准確在寫作中很重要
Ⅳ 歸類
1 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來為以下哪些學生的調整任務,將相應方法的序號填到正確的欄目後。
A 請他們為全班做示範
B只布置任務的一部分
C讓所有的學生都清楚地知道他們在口語任務中需要做什麼
D開始口語任務之前,給他們時間去思考和准備他們的答案
E增加新的任務內容
F把任務拆分成更小的步驟
G寫下問題或例句
H在學生接受檢查前先讓他們將答案與搭檔對比
I從《教師教學用書》中安排可選活動
J鼓勵學生們互相幫助
K 讓害羞的學生跟安靜的搭檔合作
能力較強的學生:A E G I
能力較弱的學生:B F H J
害羞的學生:C D K
2 把以下歸到精讀或泛讀中
A它意味著對內容進行透徹的學習
B它培養閱讀的流暢性
C它在《英語(新目標)》各冊都得以練習
E它是SA和SB中的閱讀任務
F它在高級教材中的閱讀部分加以練習
G一般性地閱讀篇幅較長的文章
精讀:A C E
泛讀:B F G
Ⅴ 簡述
1 《英語(新目標)》聽力活動的教學步驟
答:(1)介紹單詞和背景信息
(2)仔細看題目指示
(3)播放錄音兩遍,完成任務
(4)檢查
(5)做完再聽或跟讀
2 《英語(新目標)》語法教學的指導思想
答:(1)學生們在一種自然語境中而不是孤立地接觸到語法知識
(2)學生通過詞彙和一系列的聽力任務體驗目標語言的——而不是通過教師所做的正式的語法接受進行學習
(3)學生自己發現語法
(4)學生做有控制的新語言練習
(5)Grammar Focus突出顯示了學生所學
(6)教師總結和解釋
(7)學生運用新語言做自由練習
3 泛讀教學的一般教學環節
答:(1)閱讀前,激活學生腦海中與主題有關的背景知識,並在黑板上寫下2-3個閱讀理解問題
(2)獨自默讀和完成閱讀理解問題
(3)閱讀後的活動
4、幫助學生在課堂上說英語的措施
答:(1)教授一些常用的課堂用語
(2)幫助學生用語言來提問題
(3)幫助學生用英語來回答你的問題
(4)幫助學生用輔助手段說英語
A用英語解釋,然後在必要的時候用中文進一步解釋
B讓學生參看《學生用書》後面的詞表和語法總結獲取更多的幫助
(5)使用《英語(新目標)》,幫助學生在課堂上不用母語來學習英語
A每次都用幾個詞來導入新單詞
B新句式以清晰的方式加以介紹
C單詞和句式循環出現提供更多的練習
5 任務型語言教學的評價的特點
答:(1)師生都有共同的努力目標
(2)考察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而不僅僅是記憶語言知識的能力
(3)將評價過程與學習過程相結合
(4)全體學生參與評估活動
(5)考查學生高層次的思維能力、創造性,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
Ⅵ 論述及應用題
任務型語言教學的七原則為:形式與意義結合的原則、真實性原則、循環性原則、任務相依性原則、在教中學原則、扶助性原則和互動性原則。從以下三題任選兩題,每題不少於200字。
1、任務型語言教學與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是否矛盾?為什麼?
2、試用任務型教學原則,分析《英語(新目標)》教材。
3、結合自己的英語課堂教學,談如何貫徹任務型英語教學的基本思想。
(僅供參考)
1、任務型語言教學與提供英語教學質量是不矛盾的。任務型語言教學的基本思想是用英語做事,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也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只要我們認真貫徹任務型語言教學的七原則,即形式與意義結合的原則、真實性原則、循環性原則、任務相依性原則、在教中學原則、扶助性原則和互動性原則,我們就能保證學生在學習英語語言形式的同時,用英語去做事,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我們就能在真實或近似真實的環境下提高學生學英語的興趣,通過扶助和互動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創造更多的交流機會,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和信心,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打好基礎。
2 《英語(新目標)》教材從每一單元的第一活動開始到最好一個活動,任務由簡單到復雜,由聽到說,到讀再到寫,由學生單獨的學習到結對學習,再到小組的合作學習,學生的活動前後銜接,循序漸進。教材的兩部分同是一個話題,但是各有側重,Section A是基礎,強調語言的准確性,而Section B是Section A的擴展和加深,強調語言的流利性。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注重教材的特點,貫徹任務型教學的七個原則,落實任務型的語言教學的基本思想。
③ 初中英語教法學法有哪些
怎麼學好初中英語?有哪些方法?
"怎麼學好初中英語?",這個問題實在是難以回答,因為這個問題實在是太籠統了,你還不如問"自己並不是很想努力,怎麼才能走捷徑學號英語呢?"而有些人是真心的想要學習,所以就會先虛心的學習一段時間,實在不會不會的地方才會向學習比較優秀的人討教問題的,而且這種虛心學習的人是會按照自己的真實狀況來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問題.通常的情況下,假如是借鑒別人的成果,先要考慮的是你要借鑒的人是不是和你有一樣的處境和背景,這樣他才會理解你所處在的境況,才會借給你的.
初中英語語法
這個是需要勇氣的,那就是大膽說出來,你想說的英文全部都大膽的往出說,這樣才能很好的發現你的錯誤不足還有優秀的地方啊.
關於怎麼學好初中英語的方法已經介紹完畢了,希望同學們可以認識並且掌握好這些學習英語的方法.
④ 淺析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中的應用用英語怎麼說
淺析任務襲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中的應用
The application of TBLT in Junior English reading.
淺析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中的應用
The application of TBLT in Junior English reading.
淺析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中的應用
The application of TBLT in Junior English reading.
⑤ 跪求:英語畢業論文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閱讀中的應用的應用部分該怎麼寫
應用就是指復在初中英語教學制中怎麼以任務型教學法設計教學,進行教學的。具體的還要你自己想哦。我的英語論文就懶得自己動手了,太麻煩,怕反復。我是二本,在淘寶找人寫了一篇與教學有關的本論,新蕾寫作店,居然一次性過了,老師就讓改了一下關鍵詞、摘要之類的。還問我,是不是你自己寫的呢?呵呵呵。。。我早有準備,對論文非常熟悉,順利通過,耶
⑥ 英語專業關於英語教學方面的畢業論文都可以選哪些題目(不需要用到調查或實驗的)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2、中學外語教學:問題與思考
3、談交際法與中學英語課堂教學
4、論Internet對我國外語教學的影響
5、試談簡筆畫教學法
6、試論英語教學的情景創設
7、談如何建立一個輕松活躍的英語課堂
8、重視語篇結構分析,提高高中英語閱讀課的教學質量
9、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0、雙重活動教學法中跨文化教學
11、高中生心理特徵與英語教學
12、外語教學的和諧氣氛與有效交際
13、第二語言習得與幼兒英語教育
14、試談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15、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16、完善教學藝術,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17、搞好語篇教學,培養閱讀能力
18、談談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問題
19、興趣活動交際 --- 淺談交際教學法在中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
20、論英語課外活動的開展
21、論中學英語教學中的動機因素
22、中學英語情景教學法初探
23、淺談如何使用新編英語教材,搞好農村初中英語口語教學
24、中西方文化差異—中學英語教學中不可忽視的問題
另外 據很多前輩介紹,文學確實比較好寫 能寫的東西很多 可是寫的人也很多 我也是英語專業 也正在愁我的論文 祝你早點找到合適的
⑦ 初中英語教學畢業論文怎麼寫
初中英語教學畢業論文可以寫教學法的應用,我寫的游戲教學法。開始也不會,還是上屆師姐給的莫文網,很快就幫忙搞定了
初中英語教學問題及應對策略
河南省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現狀
四川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現狀調查
利用有效教學,讓初中英語教學更精彩
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現狀調查與思考
淺談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的問題與對策
基於分層教學法的初中英語教學探索
試析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農村英語教學何去何從──對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現狀的調查和思考
小學與初中英語教學的銜接問題及對策
改善農村初中英語教育現狀的思考
試析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探討
對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有效應用的思考
激發學習興趣 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率
情感教學模式下的初中英語教學特點研究分析
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小學與初中英語教學銜接的問題與對策
對加強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探微
愉快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問題及對策研究
初中英語教學方法新探 優先出版
高初中英語教學銜接芻議
基於開放性思維的初中英語教學改革模式探討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農村初中英語教學及優化路徑分析
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從初中英語教學現狀看師專英語教改走向
對農村初中英語教師繼續教育問題的再思考
談初中英語教學的三個階段
試論初中英語教學方式的改革
⑧ 初中英語教材教法
教法:
一、 英語教學與英語教學法
英語教學法是研究英語教學規律的科學。它的研究對象包括:英語教學的原理、原則、方法、方式和手段,課內外教學工作的組織和安排;還應包括英語教學法的演變,以及其他有關的問題;還涉及到國家的外語教育政策、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教師的指導作用等等。
英語教學法來自英語教學實踐,其關系體現如下:
英語教學實踐 → 英語教學法 → 英語教學實踐→
從英語教學實踐里發展起來的英語教學法,要回到英語教學實踐中去,一方面起指導教學實踐的作用,使教學實踐遵循一定的理論順利進行;另一方面要接受教學實踐的驗證,並在教學實踐里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和提高。英語教學法的生命力就在於至始至終都存在於英語教學實踐之中。
正因如此,英語教學法是一門十分重要的、與實踐緊密聯系的理論學科。然而,眾觀我國近百年的外語教學法研究和外語教學實踐,盡管有幾十萬的同行都在努力探索、創造,但是他們既缺乏研究方法論的訓練,又不知道中國外語教學還有自己的理論,腦袋裡只有一些零星而錯雜的「蘇式」或「美式」語言教學理論,因而我們一直處於被動的追趕之中。更是令人費解的是,現在的英語專業教學法課已從三個學期壓縮為一學期,且非專業主幹課程或必修課程,一校(系)一名教學法教師足夠矣,而且該教師還得兼上其他課程。
在中國這樣的一個泱泱大國,迄今為止在我國的英語專業博士點中,只有一家設了英語教學方向,招了一名學生還沒畢業(2003年)。眾多的碩士點中極少設置中國英語教學專業或方向,多者都為應用語言學之類。應用語言學不是不該學,但為什麼不能也設置一些中國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研究方向呢?外國人為研究國外的一個問題可以開一門課或設立研究所,在中國研究關系幾億中國人的問題為什麼不可以設立一個專業或方向呢?(張正東教授)
二、 英語教學法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英語教學法一方面是從英語教學實踐中發展起來並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和提高的;另一方面,它與語言學、心理學、教育學、哲學、社會學等學科有著緊密的聯系。英語教學法以這些相關學科為自己的理論基礎,或受這些學科的影響,從這些學科中吸取營養。從這個意義上說,英語教學法是一門綜合性的邊緣科學。
三、 英語教學法的四個「基本」
英語教學法作為一門學科,包含四個不同層次的概念或內容,即:英語教學法的基本觀點、基本原則、基本知識和基本訓練。
英語教學法的基本觀點:是英語教學法的總的指導思想。它所回答的問題是如何看待英語教學實踐和英語教學法的關系,如何探索、認識、發展和應用英語教學的規律。每種英語教學法都有自己的基本觀點和由之而來的教學法體系。觀點不同,對問題的認識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也跟著不同,因此,在英語教學里便產生了不同的學派。
英語教學法的基本原則:是對英語教學里一些核心問題的認識,也是基本原則在英語教學里全面而具體的體現。基本原則是編選教材、運用教學方法、處理英語教學里各種矛盾的指針。由於各學派的基本觀點不同,他們提出的基本原則也不完全一致,但這些基本原則可互相參考和啟發。
英語教學法的基本知識包括:英語教學的目的和任務,教材的內容和組織、安排,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和考查方法,語音、語法、詞彙的教學和復習方法,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的組織形式,教具的種類和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以及外語教學法的演變等。基本知識指的主要是在各種情況下,可供選用的各種具體的教學方法、方式和手段。
英語教學法又有它的基本訓練。基本訓練的內容主要包括:
1、學習《英語課程標准》或中小學英語教學大綱;閱讀和分析中小學英語課本;
2、對英語教學基本觀點和基本原則進行討論和深入體會;
3、去中小學聽各年級的英語課,作聽課筆記,參加課後評議,寫聽課心得;
4、用指定的中小學英語課本里的材料分項練習培養聽說讀寫能力的方法;
5、按指定的中小學英語教材分項練習講授語音、語法和詞彙的方法;
6、按指定的中小學英語教材編寫教案,在自己的班上進行試講,以熟悉課堂教學的過程和環節,並提高自己的各項教學技巧;
7、試制教具,練習教具的使用方法;
8、熟悉現代教育技術,練習現代教育技術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四、 學習英語教學法的重要意義和方法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式下,我們正在培養千百萬具有較高科學文化知識和實際本領的各種人才,而外語是一門造就這些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學科。怎樣才能使我國的中學生通過中學短短幾年的學習,具有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特別是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這往往與英語教學的思想和方法有著很密切的關系。在這樣的形勢下,越來越多的中學英語教師更加意識到學習英語教學法的重要性,努力尋找先進的教學理論和方法,科學地指導自己的中學英語教學活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當今世界上外語教學法雖然學派林立且有總的發展趨向,但還沒有一種適用於任何國家、任何語種和任何階段的學生學習的最佳方法。各種外語教學法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和優缺點,我們不宜對它們採取全盤肯定或否定的態度,更不應生搬硬套,而應該針對不同階段的不同學生,使用不同的方法。因此,作為中學英語教師必須研究英語教學法。
對師范院校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在參加長期教學工作之前就能掌握從事中學英語教學的一些理論並具備中學英語教學的初步能力,更具有特殊的意義。它可以幫助新教師在中學英語教學中避免不知從何教起和少走彎路,使他們較快地熟悉中學英語教學的一般規律,以適應中學的英語教學。它可以幫助英語教師自覺地運用教學規律,選擇和運用有科學根據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吸取先進的教學經驗,從而獲得最佳教學效果。在未來長期的英語教學工作中,英語教師還可運用所學到的教學法理論,分析和研究英語教學的問題,不斷總結經驗,促進英語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有人認為:「只要學好英語,有一定的英語水平就能教好英語,學不學教學法沒有什麼關系。」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或者說是不全面的。一定的英語水平是教好英語的前提,是中學英語教師必備的起碼條件。不會英語或英語水平太低自然談不上教英語。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有一定英語水平的人是否自然就能教好英語呢?未必。教學實踐證明,有的英語教師盡管英語水平很高,但由於不懂中學英語教學的規律,英語教學法素養不足,雖然竭盡全力執教,效果總是欠佳,或者事倍功半。這樣的例子是屢見不鮮的。有句俗話說,「茶壺里煮餃子,有貨倒不出。」英語雖好而不懂教學法者往往有這副尷尬相。可見做一個合格的中學英語教師,不僅要有一定的英語水平,還必須掌握科學的英語教學法。只有這樣,才能科學地組織好教學,也才能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省時又省力,保質又保量地完成中學英語的教學任務。
有的人認為,教英語的年數多了自然懂得如何教英語。英語教學法固然來自英語教學實踐,而英語教學實踐又有助於英語教師掌握其教學法。但是實踐不能代替教學法的學習。誠然,有些中學英語教師並沒有系統地學過英語教學法,英語教得很好。但是,不容忽視,他們在長期的教學實踐工作中,通過各種渠道,有意無意地鑽研、學習、探索過許多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積累了比較豐富的教學經驗,彌補以往之不足。即使如此,他們的感受、心得、體會乃至自稱的「經驗」都欠系統性,更難從理論高度加以認識。更何況他們在教學實踐中不知碰過多少壁,走過多少彎路才取得了「點滴經驗」。教學經驗對教師來說是可貴的,但經驗畢竟不是科學。一個優秀的英語教師不僅要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還要把經驗上升到理論高度,再用於實踐。這樣升華和應用,終究要有英語教學法為後盾,與其碰上鼻子後再學不如主動學了,免碰鼻子。
⑨ 如何改進初中英語教學方法,提高效率
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每一位教師面對的共同問題。教學過程包括教和學兩個方面,教是通過學而起作用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落實素質教育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是初中英語教學所面臨的重要課題。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探索出了提高課堂效率的一些具體措施,供各位同行參考。 首先分析目前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的現狀。 英語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家長、學生、學校、教師的共同支持和配合,由於農村小學底子薄,基礎差,師資水平參差不齊,教學設備條件有限,又缺乏較好的英語語言學習環境,特別是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方法與評價手段單一,致使農村學生與城裡學生相比會有一定的差別。因而農村初中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存在一定的困難,並且剛剛開設這一門課程,無論對於家長還是對於孩子來說都是一個新的話題,他們也往往習慣於母語學習的環境,因此,學生在學習英語時還存在一些問題。 農村初中英語教學方法、手段相對比較落後。農村初中學生英語基礎差,師資水平參差不齊,在課堂教學中還使用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處於被動接受狀態,無法滿足他們的學習興趣,以致於學生產生厭倦心理,不願意繼續學習英語。多數學生七年級上學期開學時還有興趣,隨著知識的增多,就無心學習了,導致教學效果很不理想,作為教師來講,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但這絕對不是學生的錯,雖然以上現狀的確是客觀存在,但筆者以為,教師設法引導學生,巧思妙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才是學生學有所獲的唯一途徑。到底如何提高教學效率呢?應從以下六方面入手。 一.在教學中要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之一,心理學家認為, 最好的學習動力是對所學學科具有內在興趣.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在教育教學之前一定要注意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 學生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是教師教學成功的先決條件之一。 造成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不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應試教育 的影響,也有教學思路成舊, 教學觀念滯後, 教學手段單調等諸多因素是影響。針對這種現狀, 教育者有責任從教與學的實際出發, 提高認識, 解放思想, 更新觀念, 拓寬視野改進方法, 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的思維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手段是逐漸積累的,因此課堂上對簡單的內容應少講,更多地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己獲得知識的習慣,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培養對英語的興趣。在課堂上要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根據教學內容、課時要求,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師要設計和安排新穎別致的課題導入方式,激發和喚起學生的求知慾。 二.寓教於樂,讓英語課堂活起來。 教師應該以高漲的情緒感染每一位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激情來源於外界相對獨立的刺激。在英語教學中,如果我們教師已自身高漲的熱情去帶動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到其中來,不讓每一位學生掉隊,以鼓勵性的語言表揚學生,給他們自信,努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課堂教學必將收到較為理想的效果。教師作為平等發言中的首席,自始自終要給學習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這就要求教師語調抑揚頓挫,語言風趣幽默,表情豐富、手勢恰當,以此做出榜樣,渲染氣氛,感染學生。 三.有效地設計作業,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效地練習。 英語教師如何有效地設計作業,讓學生有效地進行練習,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不可缺少的環節。作業設計必須強化教學目標,突出教材重點、難點,指出學習方法等, 達到學用結合,以提高學生的能力。布置作業前,要多想想今天學了什麼內容,要讓學生掌握什麼,要布置與之相應的作業。英語作業不能僅局限於課本,要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他們多方位了解知識,如要求學生看英語類的報刊雜志、閱讀材料,看英文電影電視等。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得到提高。這種作業能使學生感受到學英語不是一項任務,而是一種需要,更是一種享受。 四,注重引導,加強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功效。 小組互動學習是新課標實施之後普遍採用的一種富於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小組互動學習是以合作的小組為基本形式的教學活動,它系統地利用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合作互動來促進學習,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准,共同完成教學目標。將學生按其知識結構、能力水平、個性、性別乃至家庭背景等因素,混合分成四人一組,讓每個組盡量均衡,盡可能處於同一個水平,具有同樣的競爭力。每個小組內設立組長、記錄員、資料員、發言人等各一名,採用輪換制,確定每個成員的職責,明確每個成員的任務。如組長負責組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資料員負責搜集學習資料,記錄員負責記錄本組的意見和觀點,合作學習活動發言人負責代表小組,匯報小組合作學習成果。將競爭機制與小組合作學習結合起來,更能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用。 五.適當運用多媒體於英語教學之中,豐富英語教學手段。 電教媒體介入英語課堂教學中,為創設語言環境提供了有利條件。優美的音樂或生動清晰的圖片都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師在導入新課過程中呈現事先准備好合適的圖片或錄音帶等,學生就會專心致志地聽教師講課,積極動腦思考。如在講解現在進行時這一語法概念時,如果條件允許的話,用課件的形式播放一些正在進行的動作,如看電視、打籃球、玩電腦、跳高、做家庭作業等。讓學生直觀感受這些動作的正在進行,同時老師在一旁進行英文講解。通過這樣的引入,我們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就大大提高了。 六,科學設問,啟迪學生思維。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成功的提問能有效地牽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培養鍛煉學生的外語交流能力,同時有利於教師調控課堂氣氛,增進師生之間的了解和溝通,提高教學效果。教師應根據提問內容的難易程度,選擇確定不同的對象。對基礎知識的內容進行提問時,可以面向中下程度的學生,而對知識難點的提問時就要面向中上程度的學生。為此,教師每堂課要精心設計所提問題的角度、深度和廣度。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注意個性特徵,充分體現其針對性。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師要設置不同的問題,課堂提問必須夠起到讓學生准備、消化、鞏固和提升教學內容的作用,而不是課堂教學的簡單裝飾。在某種意義上說,課堂提問體現著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英語教師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才能不斷完善提問的藝術。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創新是教學活動的生命力。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於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都是好的教學方法。我們教師選擇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學起來就有興趣,就會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和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