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閱讀校本教材前言
① 初中英語如何搞校本教研
初中英語校本教研要從四個方面來進行:
一、課前溝通。溝通的目的在於了解獻課教師的課程取向,並就觀課、議課的主題、方式和時間達成一致意見,以便獲得共同的議課話題。議課的主題可以是兩個主題,也可以是多個主題,如果是多個主題,那麼應明確誰負責哪一個主題。溝通前強調每位英語教師都要單獨認真備課,這樣就避免了獻課教師獨立承擔備課工作而其他教師投入較少或不投入、對教材鑽研不深、對一些實質性的問題缺乏深入的交流和討論、使教研活動流於形式等現象。
二、課堂觀課。根據觀課的需要,觀課者應隨身攜帶相應的觀課工具進入課堂。觀課者應坐在學生之間而不是統一坐在教室最後,以便直接了解和認識學生的學習活動和精神狀態。觀課者只有深入學生中間,才能圍繞學習活動和學習狀態提出更有價值和意義的討論話題或問題,才能使觀課議課活動真正達到改進教學、促進學生發展的根本目的。
怎樣觀課呢?觀課應以學論教。所謂以學論教就是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和狀態作為觀課的焦點,它要求把觀課的焦點從教師轉移到學生,把重心從關注教師的教學活動轉移到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從關注教育過程轉移到關注課堂情境。在觀課活動中,觀課者要把關注的焦點集中在預先設定的主題上,圍繞相關主題盡可能全面收集課堂信息,梳理「行為、效果、關系推測、意義」等內容。
三、課後議課。議課議什麼呢?議課還是要以學論教,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和學習狀態作為議課的焦點。根據學生的學習方式來討論教師的教學方式,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來討論教師的教學狀態,根據學生的學習質量來討論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質量,通過學生的學來映射、考察教師的教。
一要議聯系。課堂教學是教師整體專業素質的體現。在課堂上,教師的教育價值觀念支撐和影響教的行為,教師教的行為會引起和轉化為學生學的行為,學生的學習行為則直接導致和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議課要議論上課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設計、教的行為與學生的學的行為以及學生學的效果之間的具體聯系,討論採取怎樣的行動完善其中的不足之處來優化課堂教學。
二要議更多的教學可能性,拓展可能性空間。教學可能性空間是多種教學路徑、方法、行為、效果等發展變化的可能性集合。教學受多種因素影響和控制,具有發展變化的多種可能,沒有唯一,只有多樣。議課不僅要認識已經發生的課堂事件只是一種可能,而且要討論潛在的多種發展的可能性。議課的任務不是追求單一的權威的改進建設,而是討論和提示更多的發展可能以及實現這些可能的條件和限制。議課的過程是參與者不斷拓寬視野、不斷開闊思路的過程。議課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和認清更多教學選擇,使教師以後可以自主選擇更適合自己、更適合學生、更適合教學內容和情境的教學方式和行為。
三要議日常教學行為。課堂教師的教學行為總是教師自我選擇的結果,有的選擇是深思熟慮的,有的是過去的選擇並形成了習慣,有的則是應急性的。對於深思熟慮的選擇,我們就一定要想清楚為什麼要這么做,會有什麼樣的效果。對於未加思索的選擇和行為,分析和改進的價值更大,因為它們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會經常不自覺地使用。英語課堂教學講解詞、固定句型時經常要舉例子,所舉的例子應該是深思熟慮的。我們還要考慮這例子是否恰當,還有沒有更適合課堂、適合學生生活學習的例子,而且這些例子是否對學生有德育教育作用?這些我們都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
怎樣議?我認為根據以下四點原則來議課。1.議課要直面問題。直面原則不僅是觀課議課取得實效的前提,而且是推進工作的困難所在。我們一定要培養教師的自我批判和反思精神,使教師能始終對自己的教學不滿意並立志改進,激發教師發展自己專業的動機。2.不能把教師在議課中的上課表現和議論中的意見作為評價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標准,因為沒有問題和困惑的課堂是不存在的。否則的話,議課只能導致人人自危,人人只說好話。3.要獨立平等對話。議課是一種對話,對話要求獨立、平等,議課時要充分視教師的參與需要,創造良好的有利於圍繞問題對話交流的環境。對話者既要充分認識到自身的獨特性,不輕易放棄自己的觀點,又要尊重他人,認真傾聽他人意見,理解他人的立場和觀點。4.學校要形成優良的教學教研風氣。學校要致力於建設合作互助的教師文化,培養教師的對話交流能力,議課時只針對現象,與人為善,赤誠待人。
四、行動規劃。每學期英語教研組應制定計劃,負責策劃,組織觀課議課活動的實施。參與者要反省觀課議課活動,明確自己的收獲和體會,從中選擇自己改進行動,或者針對觀課議課中出現的新問題和困惑選擇相關內容進行深入的學習,或者就相關的問題再准備下一次的觀課議課活動。
觀課議課強調以課堂為平台,檢視自己,反省自己,改進自己。它所議論的課是普通的課、平常的課。它幫助教師認識教育觀念、教學設計、教的行為、學的行為和學的效果之間的具體聯系,從而改進英語課堂教學,促進廣大英語教師整體的專業發展。
② 初中英語校本課程的課程類型是什麼
③課程類型觀。建國以來基礎教育的課程基本上是單一的國家課程,三級課程的試行,意味著課程的形態發生了質的變化,學校中將是國家、地方、校本三種課程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