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合作式閱讀
『壹』 學習英語的重要性有哪些 為什麼必須從小學習英語
1、兒童學習英語較少受到母語的影響
成年人開始學習外語,很容易不自覺地用母語來衡量和接受他們所學的語言。這種受到母語干擾的心理情緒,將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第二語言的學習。與成年人相比,兒童的母語習慣尚未發展或完全發展,因此母語對外語學習的干擾要比成年人小得多。
4、另一方面,通過外語學習,兒童可以開闊視野,了解其他國家的人民和文化,這無疑將有利於培養跨文化人才,為今後更高水平的外語學習奠定初步基礎。
(1)初中英語合作式閱讀擴展閱讀
首先學習作為一種能力,早已是現代人必備的一種素質。而在如今這個現代化的社會中,英語更是成為了一種日益重要的語言。學習化社會,學習是人們的一種生存方式,語言學習更是必不可少。
在孩子們平時課堂有限的40分鍾內,教師能教給學生的知識是有限的,如果能在有限的四十分鍾內教給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發現、合作交流的方法,使學生形成持續的外語學習力,將為學生的後續發展提供廣闊天地。因此英語課的另一要務是培育學生持久的外語學習力。
『貳』 新形勢下給初中英語教師的幾點建議
教學情境完成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 :
一、小組協作式任務型教學的提出
很多教師在今天的教學中,為了提高教學效果,達到教材目標的完成,作出了很多嘗試。但由於對此理解的深度不夠,存在一些問題,通常做法是:語法+單詞=英語語言。過去老師上課的情景往往是:
1.單詞:教師反復帶讀單詞,學生跟讀,回家死記硬背,三天後全部忘光。
2.句型和語法結構:教師反復聽寫,同時教師在黑板上象給公式一樣,之後讓學生將單詞帶入公式而說出想說的句子。結果學生在後來的學習中每想說一個句子時,都在大腦中先出現老師所給的公式。
3.作業的布置:學生機械性地完成一個單詞抄寫一行。抄寫課文並逐句譯成中文。背誦課文。加上大量的完成課本中的練習。結果是事半功倍,所學的知識只裝在肚子里,而不會進行實際的應用,學出來的都是啞巴英語。我想:這是由於課堂中設置的情境不真實,缺少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協作。
而根據英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現在教師授應以任務型教學為主。它認為,以功能為基礎的教學活動中有許多活動並不是來自真實生活,最多隻能稱其為「准交際,而要培養學生在真實的生活中運用語言的能力,就應該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參與和完成真實的生活任務(real-life tasks)。真實生活任務型教學強調直接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用英語完成各種真實的生活、學習、工作等任務(即做各種事情),從而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用英語做事的能力)。顯然,真實生活任務的關鍵在於任務要有真實生活的特徵。因此,在設計課堂教學時,為了避免班額大、不同學生之間知識水平和智力發展參差不齊,同時師生之間、學生之問的交際得不到充分的發揮等教學中的問題,我主張採用「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的方式,即小組協作式任務型教學。
三、小組協作式任務型教學的形式
1.學生小組為單位,可以2-4人一組
開始,小組成員可以是水平相當的,這樣在小組活動中,英語學習較薄弱的學生在本組內不會產生畏懼心理,都敢說話,積極參與活動。但這時教師一定要多關注這一類學生小組。一段時間後,小組成員可出現變化,將小組重新編排,成為小組內好中差都有的,目的是在每個學生都敢說英語的時候,好的帶動差的,大家共同進步,提高。
2.組員之間提倡平等、合作、友好、互助,各組之間實行平等競爭機制。
『叄』 如何做好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式寫作教學
如何開展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型"教學 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小組為形式版,為了權共同的學習目標共同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一種教學策略。小組合作學習是與「個體學習」相對應的一種教學策略和學習組織形式,是一種學生在小組中通過明確
『肆』 如何在初中英語課堂上落實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
你好
如何在初中英語課堂上落實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
(一)、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在從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不僅要研究「教法」,更有必要研究如何指導學生的「學法」。
首先,培養學生自主感知的習慣。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能使教學做到有的放矢。如在聽英文歌曲之前,告訴學生What will the song tell us ?這樣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欣賞音樂,學生在學中樂,在樂中學。
其次,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精神。我們英語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營創合作的氛圍,相互合作的條件。讓學生明白只有在大家的相互協助下,才能完成任務。如進行問卷調查、短劇表演、單詞接龍、情景對白等等,這些教學活動只能在合作中才能完成。
再次,培養學生自主交流的意識。我們要給學生創造交流的機會,要設計好多種情景,鼓勵學生在交流時帶表情,伴以手勢、動作,把生動中的交際場所活化在課堂上,讓學生如同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所學的語言信息一樣。
(二)、明確教師職責,幫助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
1、在情景中創設問題,把握時機採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認知需要是學生學習中最穩定和最重要的動力。在學習一個新知識時,教師要創設認知需要情境,把學生的思維帶入新的學習背景中,讓他們感覺學習是解決新問題的需要,產生一種積極發現問題、積極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學生敢想、敢問、敢說,從而誘發探究的意識,激活探究的思維。
2、創設探究情景,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小組為形式,在設定的探究情景下為了共同的學習目標共同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一種學習方式和教學策略在合作中加強實踐,降低焦慮感,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 、營造和諧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參與
1、 鼓勵為主,樹立信心。
在課堂上,對於不同層次的的學生教師一予以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評估方法,不同的鼓勵話語。對於好的好學生要高標准,嚴要求,激勵前進,培養學科「領頭羊」,多說「Try Better.Good Best! 」etc。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多關心,多愛護,當學生遇到困難而退縮時,教師要多說:「Try again!」「Try your best !」「Will you please try once more?」「I think you can!」 「Never mind! Think it over!」 etc.。當學生積極參與時,教師切忌頻繁打斷學生,而應盡量幫助其完成參與活動,並及時給予激勵性評價:「OK!」「Good!」「Very Good!」「Excellent!」「Wonderful!」「Great!」「Well done!」etc.。教師要避免使用「You』re wrong!」「I』m sorry you』re not right!」等易挫傷學生自尊心的評語,以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攻克英語的難關的決心,樹立心裡的優勢。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樂於參與,主動參與,喜歡用英語和教師交流。
2. 引導幫助,激發能力
教師不應該是滿堂灌者,而應該是學生的幫助者,指導者。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在每天的英語課堂上都應適當抽出幾分鍾時間,讓學生進行一些有去的「健腦」訓練:A daily game(一日一游戲) A daily story(一日一故事);A daily performance (一日一表演);A daily guess(一日一猜);A daily report (一日一報道);A daily proverb(一日一言語); A daily performance (一日一表演);A daily English song(一日一首歌); A daily speech (一日一演講);A daily discussion (一日一辯論);and so on 。
(四).設置各種思考情境,發展學生發散思維
1.以疑激思,啟發思維
例如在教學Book 4 Unit 7 Lesson 51時,能讓大家看到一幅「長城」的畫面,然後就以此畫面讓學生進行問答與討論。學生的問題大致如下:What is it? Is it beautiful? Is it very long? Have you ever been there before? Will you go there in the future? 其中有一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What continent is it? 抓住這個時機導入新課。長此以往,學生在課堂上不但訓練了聽說能力,而且學會了自己動腦,自己參與討論,無形之中,這種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形式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鼓勵廣思,發展思維
例如在教學中Book 4 Unit 5 Lesson 37 時,首先呈現一幅「Flying Donuts」的畫面,在學生閱讀課文之前,設置了一個問題 :「What』s it made of ?」學生針對這一問題進行討論,以小組方式討論出答案,然後又給出如下問題「What』s it called ? Why ?」學生帶著這兩個問題進行了快速閱讀,並且大多數學生能立刻找出答案,然後在學生第二遍閱讀之前給出如下問題「How can it go ?」「What does it use to do ?」讓學生又帶著這幾個問題進行了第二遍閱讀,經過兩邊閱讀,學生對「Flying Donuts」有了進一步了解,同時增強了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在閱讀理解全篇課文的基礎上,有實施的設置如下問題「Do you like 『Fly Donuts』?」「Will Danny』s invention really work ?」「Can you think of an invention ?」「What』s it made of ?」「How does it work?」可把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學生們眾說紛紛,完全投入到所學情境中,又超越了教材本身。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了充分的拓展。
(五).創設多種合作方式,激發學生探究創新
1.分組協作,培養合作精神
為了發展學生的英語思維,課堂教學中要有多種形式的合作學習從而實現課堂交往方式的多樣化;課堂教學也應由單向的灌輸,教授變成雙向甚至多向,多維的立體交流,研討協作。課堂學習形式如下:師——個(體),師——組,師——班,個——個,組——組,個——組,個——班,組——班。這樣不僅可以保證教師主導調控作用的發揮,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參與率,而且學生在參與合作中動耳,動口,動手,動腦,合作多話,合作編話,合作表演,合作游戲。小組間的競爭,同學間的互幫互學及友善的鼓勵,形成了立體的交互思維網路,激發了學生合作創新的潛能。
2. 特種協作,挖掘潛能
如今,外語教育已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我們應跨越舊的目標,追求新的目標,諸如英語角,英語日,英語周,英語新聞,英語班會,英語聊天室,英語辯論等多種形式,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學習英語的機會,挖掘學生的英語學習潛能及創新潛能。例如:我曾經在班級舉行過一次「英語聊天室」活動(Chatting in English),班上學生個個准備,人人參與,包括英語學習成績不太好的的很投入,查找參考了大量的相關資料。聊天過程中,師生共同領略了西方人的幽默,同時又受到了深刻的德育教育,更重要的是學生在愉快的語言實踐中訓練了聽力和口語,
滿意請採納
『伍』 成人學英語能考什麼證
上海中級口譯、高級口譯。考試每年舉辦2次,在上海外語口譯證書考試網報名即可。
綜合筆試包括聽力、閱讀、翻譯(筆譯)三大部分,含六個考試單元,考試時間為180分鍾。口試包括口語和口譯兩部分,約25分鍾。
2.托業(TOEIC),考試一個月舉行一次,每年舉辦12次,在TOEIC官網報名。
國際交流英語考試(TOEIC)用於測試母語非英語人員在國際性環境中的日常英語能力,旨在衡量應試者在國際商業、貿易環境中使用英語的熟練程度。
3.新托福(TOEFL-IBT),考試一年可以報考30次左右,每個月可以參加2-3次,每次考試後間隔一個星期時間才能報考,沒有條件限制。在TOEFL官網報名。
4.雅思(IELTS),雅思一年可以考40次左右,因為雅思每個月都有2-4次考試的,兩周左右出成績。在雅思官網報名。
5.CATTI考試,考試每年舉行兩次。上半年一般在1月份報名,5月份考試,下半年一般在7月份報名,11月考試,各省市情況不一。在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網報名。
想當英語翻譯的同學一定要去考這個證書,翻譯公司面試時會很直接地問你CATTI2考了多少分,如果你沒有專八證書,這個就會成為你進入翻譯公司唯一的敲門磚。
6. BEC 初、中、高級。考試每年舉行兩次,分別安排在5月份和11月份。在BEC - 中國教育考試網報名。
職場首選,「外企通行證」,全球超過20000家機構和企業認可,證書終身有效。
即將踏入職場的大學生,建議至少考中級,有能力者一步到位考高級;工作中需要進一步提升英語能力的職場人士,建議直接考BEC高級。
『陸』 如何開展初中英語合作學習模式的思考
合作學習是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著名教育學家David Koonts首先倡導並實施的。它是「一種小組學習活動,學習是依賴小組成員中彼此息的交換,在小組中每個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的負責,達到共同地學習目標,並以小組地總體成績為獎勵依據地教學策略體系。
合作學習是二十一世紀的教育理念之一。同時,合作學習也是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所提倡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如何有效的開展合作學習正成為目前課程改革的熱點問題。針對農村中學大班組、大課堂及學生參差不齊的特點,教師根據教材的內容、操練的需要,以「任務型教學「方法為主,設計科學、合理、有效的合作學習小組活動,讓學生在小組或團體中完成共同的任務,進行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學習。在學習中,學生積極地互相支持、配合、互動、積極承擔共同任務中的個人任務,互相進行有效的溝通,建立小組成員間的相互信任,對共同活動成效進行評價。
一、理論指導
「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的理論指導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環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剌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建構主義的學習過程是人的認知思維活動的主動建構過程、是人們通過自身源有的知識經驗與外界環境進行交互活動以獲得、建構新知識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在適當的環境、要求下通過合作學習、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即通過「小組自主學習」才能完成。
二、目標要求
《英語課程標准》提倡任務型教學,任務型教學即教師按照自己的教學理念並根據具體需要設計或選擇任務與活動,每一個任務就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樣,學習者就知道自己的具體目標和要求是什麼,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任務的意義,去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小組合作學習其實也是任務型教學的一種,明確的要求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
在現行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模擬對話練習是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的重內容,在進行組織對話實踐操練時,不可簡單的布置任務: Now
please make up a
dialogue.而沒有示範,沒有創設情景,沒有語言提示,在這種要求不夠明確的布置下,學生對語言的運用往往不夠充分准確,達不到小組合作學習的預期目
的,例如這樣的一節課z它包含了名詞所有格及顏色的表達,對顏色的提問等,若教師在沒作任何要求便讓 學生編成小組自行對話,學生只能達到這種程度:
S1: What colour is it? S2: It' s red. S3: Whosoe is it? S4: It's
mine.但是若教師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之前,先給學生做個示範: T: What' s this? S: It's a ruler. T: Is
it yours? S: No,It's Wu Hai' s. T: What color is it? S: It's blue It' s a
blue ruler. T: Oh, thank you. It's very
beautrful.學生們有了這樣一個生動的示範後,學習的任務能夠明確,就更能活躍他們的思維,也更容易達到預期的目的。
三、實施方式
小組活動為課堂教學提供了簡便、有效的操練方式,這些活動主要可以穿插在以下兒種教學步驟之中進行。
1、"呈現(Presentation) "環節後
在「呈現」新的語言項目後,就轉入操練(Drill
)這一環節,目的是幫助學生熟悉新的語言項目的書面和口頭形式。此時的操練難度一般不大,以教師控制式的機械性練習為主。教師可以出示一些圖片、幻訂、實物、提示詞等「指揮」學生進行練習,這時最好穿插Pairwork
(內容簡單的話不必讓學生先准備,反之,事先作些准備) ,直接以快頻率的方式讓學生一對一對地(pair by
pair)、一問一答地進行下去。學生可以通過視覺、聽覺、口頭表達,很快地掌握新的語言項目。這樣做的特點是節奏快、密度大、頻率高,使學生在緊張熱烈的氣氛中興趣濃厚,人人參與,差生也跟得上。
2、在「練習(Practice) 」階段
「練習」階段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加深對新的語言項目的理解,鞏固新的語言習慣,為在實際中進一步自如地運用作好准備。練習的內容應該具備一定的難度,學生在問答時有較寬的選擇餘地。這時適宜穿插「對練」或「組練」方式,用幾分鍾時間讓學生看圖、看物問答,模仿對話,表演課文對話等等。教師要巡視監聽,對有困難的「對」或「組」
進行一些必要的指導,充當「 助手(helper)
」或「引導者(guide)」的作用。練習結束後一定要抽查幾對或組當堂表演,以了解練習情況,並對表演出色的組進行適當的表揚,以鼓勵學生的積極性。這個階段的特點是節奏放慢,頻率放低,但密度大,氣氛活躍,學生參與意識強,有利於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
3、在「鞏固(Consolidation) 」階段
這個階段的目的是使學生在多種模擬日常生活的背景中,運用所學的語言解決實際問題來體現語言的各種功能。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業作答,答案是多種多樣的,不可預料的,學生的自由度較大,有充分發揮創造的機會和餘地。這時候最好以
「組練」方式,如進行角色扮演(一般用學生真實姓名為好)、會談、討論解難、模擬采訪、擴展對話、補充想像性結尾等等。
教師要提醒學生結合課文中的語言形式米表達,注意人句內身份和具體的場合。教師往往扮演裁判(judge)、評委(commentator)的身份。這時的特點也是密度大、氣氛熱烈活躍,學生們有充分發揮、表現自己的機會。隨著課堂語言實踐量的增加,學生獲得了充分的語言實踐的機會,為獲得「為交際運用英語的能力」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小組活動通常穿插在以上三種教學步驟中,然而,教無定法,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四、實施過程:
1、掌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次數
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過程中,很容易產生一個誤區,即有相當一部分的教師將所有設計的問題都交給小組討論解決,其實並非小組合作學習的次數越多就越能培養學生們的合作精神,這樣也會使學生失去寶貴的獨立思考的機會,使他們對自主學習失去信心。
因此,小組合作學習的次數因視情況而定,在英語課堂中,對需要合作的對話練習,可多次進行小組活動,而對於問題的思考解決,則要視問題的難易程度,對於通過獨立思考大部分學生能解決的問題,則無需小組討論,而對絕大部分學生來說,依靠個人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無法解答的問題,則交由小組討論解決,我們在培養學生合作精神的同時,千萬不能忽視培養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2、關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過程
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有部分教師或者在講台上忙碌著,准備下一個教學環節,或者在黑板上板書著什麼,而沒有去關注學生們在活動中有沒有困難,有沒有認真參與,有沒有興趣等等,這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沒有起到良好的中介作用,而中介作用是為學習者提供苟價值的學習經驗,使學習者成為獨立的學習者。
因此,教師在學生們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應給他們良好的建議,教給他們良好的學習方法,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糾正他們不良的學習習慣,解答他們的一些問題等等。這樣才是認真履行了中介者的職責。而且,只有有了教師的關注與適時的指導,學生們才能認真而又精神飽滿地投入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否則,
只能使小組合作學習流於形式。
3、重視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
通過學生們熱烈的討論,一般都會有結果產生,這是學生們集體智慧的結晶,幾乎所有小組都渴望有機會發言,但是有相當一部分教師由於時間緊的緣故,只讓很少的幾組學生發言,或者乾脆採用自問自答或集體回答的形式解決問題,這樣其實已經失去了小組討論的真正意義,也打擊了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熱情。
為了能尊重學生勞動成果,充分關注各個小組的活動情況,可採用以下兩種方法來實現: 1、准備小組討 論記錄本,組員每人負責一天的小組合作學習過程及結果的記載,教師定期查看並在第二天課堂上利用課前 幾分鍾時間給予恰當的評價。
可設置「小組合作學習成果展」園地,即利用教室內黑極報或牆壁上的某個地方開辟一個園地,將課堂中來不及交流的優秀的小組討論記載張貼出來,供學生相互交流學習.
4、進行合理評價
通過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教師應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結果進行合理評價,由於初中生還處在少年期、心理素質發育還不很健全,因而學習的自覺性還不夠強,因而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對學生要進行引導和鼓勵,還檢查和督促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因此,教師應對學生合作學習過程應健立相互檢查機制,並進行階段性的評價。具體可採取由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之間或小組相互評價、教師評價等多種形式,獨立運用或相互結合、科學、民主、客觀地進行評價。及時有效、客觀公正的評價不僅是最好的檢查,而且還能抓信有利進機,充分鼓勵學生、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和進取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評價時應注意方式方法,不能過於簡單,如不能簡單地對學生的學習結說「Yes/No」「Right/Wrong」這種種評價只能暫時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結果有個初步的了解,而不能直正了解合作學習的成果,久而久之,反而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應指出「好」在哪裡,並加以保持;「不好」在哪裡,應如保改正等。
公正科學的評價是建立在教師對學生深入了解的基礎上的,只有對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了如指掌,才能作出公正的、科學的評價,才能激勵越來越多的學生認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
五、結論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是不可狂忽略的,不可追求表面的現象,使小組合作學習華而不實,應使用具體的辦法進行具體的落實,使小組合作學習真正發揮它的功能,這樣才能使之成為學生搞好學習的有效方法之一。初中英語教學中開展合作性學習可讓每個學生通地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在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中激發興趣,在積極交往中學會合作,在成功體驗中享受學習。當然作為教師,我們也要不斷反省自己的教學行為並及時進行相應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