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記敘文閱讀教學
『壹』 高中英語閱讀課有哪些類型怎樣實施
我認為英語閱讀課有這些類型:精讀、泛讀、任務型閱讀等或者按文體分: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等類型。
實施方法:
說明文的閱讀方法
說明文是客觀地說明事物的一種文體,相對於記敘類文章而言,說明文比較質朴、平直,行文不會曲折,更不會故意製造懸念,或運用眾多的表現手法。說明文的命題角度和解讀方法有其自身的特點。我們只有熟悉其命題角度,掌握解讀方法才能做好說明文的閱讀理解。說明文主要有以下四種題型:
一、詞義猜測題
說明文中通常會出現一些較新的科技名詞、術語或者較多的人名和地名,這大大增加了閱讀的難度。那麼要想做好詞義猜測題,我們就要注意以下幾點:
解題技巧:1、返回原文,找出該詞彙出現的地方;2、注意結合上下文,理解該詞的意思;3、根據同一篇文章中的其他信息來幫助判斷。如:同位語、下定義、解釋、舉例、同義詞、反義詞以及標點符號(如破折號、冒號都表示解釋和說明)等。
二、細節理解題
說明文中的句子結構較復雜,但試題相對簡單,因此細節理解題是說明文的重要題型。
解題技巧:根據題干或選項中的線索詞回到原文中,找到相關句,與選項相比較來確定答案。
三、主旨大意題
考查考生對於文章基本觀點和闡述說明的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解題技巧:1、把握邏輯結構;2、抓准主題句:注意首段、各段第一句話以及全文末句等是主題句常出現的地方;3、概括段落大意。
四、推理判斷題
推理題有幾種類型,分別是知識推斷、數字推理和邏輯推理、它主要考查考生理清上下邏輯關系的能力,並進行有關的判斷、推理和引申,以及理解作者的意圖、觀點或態度等。
解題技巧:最先排除選項中最不可能的答案,然後注意推理時把握就近原則。推理必須以文章內容為依據,千萬不能脫離原文,憑空臆斷。
記敘文的閱讀方法
記敘文是一種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記敘事件發生過程的文章形式。記敘文的種類很多,高考中多見故事、傳記、史地知識介紹、新聞報道等。對於前三者,應注意找出主要人物、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主要情節、最後結局以及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文章的含義。對於新聞報道,則要搞清時間、地點和數字。
記敘文的常見題型有細節理解題、主旨大意題、推理判斷題和詞義猜測題等。
議論文的閱讀方法
議論文命題方式多為觀點辯論題、細節理解題、推理判斷題等。做推理題時要注意:如果題目要求你推理,短文中已明確敘述的事實不能作為答案,答案必須是短文中沒有直接提到的,但根據短文內容,通過邏輯推斷可以得出的結論。
總之,做好議論文類的閱讀理解,把握文章的結構是關鍵。解題時一要抓住作者的觀點,二要理清說明論點的論據。特別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當問及作者的看法、觀點與態度時,不要誤以為是在問你的想法,不能把自己的觀點當作作者的觀點。
『貳』 我的總成績是語文B+數學B英語A物理B化學B+政史B+,可以進哪所示範性高中呢
語文知識重在平時的積累,多讀。多記。多用,總之一句話「貝多芬」。至於簡答閱讀題,是有一定的規律和方式方法的,我這兒有個資料,供你參考,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初中語文閱讀解題方法輔導
記敘文閱讀
一、記敘文閱讀步驟
1、閱讀全文:運用「六要素」知識,對文章內容、作者思路等有一個全面感知。
2、瀏覽考題:粗略了解考察內容。
3、再讀文章:與題目相關的內容仔細閱讀
4、解決問題:找准答題區域,注意關鍵句、主旨句、抒情議論段。
5、對考題做進一步審視,並對所做答案進行認定、補充。
二、解答技巧
(一)文意的概括與歸納 (時間+地點)+人+事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它本身的作用+具體語境
1比喻、擬人 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 增強氣勢或加強語氣,並強調了+對象+特性
例如: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
「偷偷地」和「鑽」用擬人的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擠勁, 寫出了不經意之間,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驚喜的感覺。
例如: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春》
這句話使用了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的描繪出了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狀貌,也更強烈地表達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3.設問 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問 強調或加強了……..語氣
5對比 強調了……..突出了……..
6反復 強調了……..加強了語氣
(三)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結構上 總起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筆、作好鋪墊、承上啟下、前後照應、總結全文 點題、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等
2.內容上 渲染氣氛、烘託人物心情、揭示主旨、 深化中心、引起讀者興趣、設置懸念等
附:記敘文開頭句子的作用:
1、開篇點題;
2、總領全文;
3、引起下文,為下文作鋪墊。
4、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興趣或思考
記敘文中間句子的作用:
1、單獨成段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2、段末起總結作用;(總結上文,引出下文)
記敘文結尾句子(段)的作用:
1、篇末點題;
2、總結全文,深化中心;
3、首尾呼應(照應前文、照應標題);
4、點明中心,升華主題;
5、令人深思,給人驚醒(啟示)或 留有思考的餘地(回味無窮)。
例如: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 《濟南的冬天》
例如: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爸爸的花兒落了》
例如: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背影》 照應開頭,點題 ,深化主題。
(四)如何賞析文章中的句子:
1、從修辭手法上分析;(修辭的作用)
2、從該句在文中的作用;(點明中心、深化主題、前後照應、畫龍點睛……)
3、從語言風格上(幽默諷刺、熱情奔放、冷峻 、 辛辣等)
4、從用語、遣詞准確傳神巧妙;
5、從蘊含的哲理,給你的啟示。
6、從作者描寫的角度(聽、視、嗅、味、觸覺)。
「賞析」就是「賞+析」!
「賞」就是品賞體現特點的重點內容(包括字、詞)。
「析」就是分析其特點。
1、「賞析」一定要把重點詞句特點找出來,這樣才不會走錯方向。
2、解閱讀題並不是把答案寫得滿滿當當、十分優美,而是要將文句的中心字詞篩選概括地「挖」出來。
例如遂寧考卷中《遙遠的島》第21題:賞析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4 分)
不管風從哪邊吹來,無依無靠的小島,總是懷著快樂的輕信態度迎接它。
答案:輕信:原意指輕易相信。這里指小島快樂地迎接暴風雨的到來,輕松地以為這只是暴風雪對自己的又一次洗禮,不會給自己造成什麼破壞。(2分) 這個詞語將小島擬人化,寫出了小島的美麗與堅強。(2分)
例如:那樹有一點佝僂,露出老態,但是堅固穩定,樹頂像剛炸開的焰火一樣繁密。《那樹》
答案:把那棵樹的樹頂比作剛炸開的焰火,比喻鮮活、生動形象的寫出了那棵樹枝葉的茂盛繁密,表現了這棵樹生命的壯美。寄寓了作者對如此壯美的生命的敬畏與贊美之情。
例如: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看,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故鄉》)
答案:渲染了一種悲涼的氣氛,揭示了舊中國農村在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雙重壓迫下日益衰敗的景象。
例如2010年達州考卷中《那樹》第10.選文對伐木工人挖走樹根的描寫耐人尋味,請賞析第⑩段中的劃線句。(2分)
答案:此句運用比喻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劊子手」恣肆殺戮的丑態,那映在「路面上」、「窗簾上」的巨大陰影似乎也象徵著災難的魔影,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人類無知行為的憤恨之情。
(五)根據短文談自己的看法.感受
1.用第一人稱
2.先用一句話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體會(緊扣中心談),再用兩三句話談談理由,可以擺事實,也可以講道理, 還可以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
此類題目的答題格式一般是: (文中)觀點+(自我)感受。
例如2010年達州考卷中《那樹》12.根據市政規劃,你家附近將要修建一個文化宮,以豐富市民生活,一棵百年古樹將面臨 被屠戮的命運。為了讓「那樹」的悲劇不再上演,你將如何說服市政規劃局局長,請寫下 你要說的話。(4分)
這類開放性試題應注意
①「談」時要針對話題,選取適當的角度,具體闡述,避免空泛,「談」的內容應從原文生發,要中心明確,要表現正確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
②「談」時要根據題意選擇適當的表達方式(議論\記敘相結合);語言力求簡明扼要,還要美(注意文字數量的要求)。
1、巧用修辭閃亮點
在答題時,恰當地運用對比會使說理鮮明、透徹,比喻的運用會大大增強語言的生動形象性,而運用排比能增強語言的氣勢,使答案具有節奏美。
如讀《談生命》一文,要求寫出對人生的感悟,綜合運用排比、比喻可作如下回答:
「人生如一支歌,應該多一些昂揚的旋律,少一些憂傷的音符;人生如一首詩,應該多一些熱烈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嘆息;人生如一幅畫,應該多一些亮麗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調;人生如一本書,應該多一些精彩的細節,少一些乏味的字眼。」
2、遣詞造句細推敲
試題答案寥寥數語,要想吸引評卷老師,就得盡量選用成語或四字詞語,努力使句式整齊劃一,讀來琅琅上口,使答案具有音樂美。
這個故事很感人,我讀後受到了震撼,我終生不會忘記。
這是一個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故事,它使我的靈魂得到了洗滌,使我的人格得到了升華,我將永銘心頭,沒齒不忘!
(六)記敘文標題類考題
綜觀近幾年的中考閱讀試題,關於「標題」的考題在記敘文閱讀中出現的頻率很高,此類題目的常見題型有四個:①標題的含義是什麼;②標題的作用是什麼;③給文章取個合適的標題;④為什麼以此為標題。
解析:分析標題的含義。
標題含義一般從表層含義和深層含義的兩個方面來分析。表層含義即標題的字面含義、文中內容;深層含義即引申義、比喻義、象徵義。如人教版七年級下《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標題的表層含義是夾竹桃凋謝,深層含義是爸爸的去世。
標題如果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不是圍繞標題的字面含義來展開敘述,那麼我們就應該聯系文章的具體內容,弄清比喻義,這樣我們就可以領悟出標題材的深刻含義。比如人教版九年級下《變色龍》一文,標題「變色龍」就不是寫善於變色的蜥蠍,而是比喻像變色龍一樣的奧楚蔑洛夫。
如四川眉山卷中《拔掉那顆蛀牙》一文的標題並不是寫拔掉生病的牙齒,文題材的「蛀牙」比喻她對父母對家人的「恨」,以及自己的自閉。文題告訴人們無論在什麼時候,對什麼人,都要學會去「愛」,付出愛,才能健康、快樂、幸福。
例1、2008年遂寧考卷中《遙遠的島》從全文看,標題「遙遠的島」指代哪些內容?
一是指水面上那座孤獨的小島;二是指夢想的地方(奇跡)。
例2、2010年廣安考卷中《長在岩石下面的小花》18.試分析文章標題「長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含義。(2分)
要點:暗喻了在逆境中頑強奮斗的人(或者「黃春草」
解析:分析標題的作用。
要了解標題的作用有哪些,我們不妨來看看人教版初中教材的幾篇課文:《羚羊木雕》——貫穿全文線索;《藤野先生》——表明寫作對象;《智取生辰綱》——關聯主要情節;《海燕》——象徵或比喻;《心聲》——透露情感主旨。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作用主要有:貫穿全文線索、表明寫作對象、關聯主要情節、象徵或比喻、透露情感主旨。此外還有:引起讀者興趣、製造懸念、烘托、使文章形象生動等。
例3:第14題:通讀全文後,請為文章取一個合適的標題。(江蘇連雲港市)
解析:如何給文章取個合適的標題。
要給文章取一個合適的標題,不妨從標題的作用入手;:以貫穿文章的線索為題,以不寫作對象(即關鍵的人、物)為題,以文章的主旨為題,以主要情節為題材等。另外,在擬題時一定要注意標題的特點,要緊扣文本,要言簡意賅。
例4:《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第7題:為什麼以「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為題目?請結合文章簡要分析作答。(四川成都市)
解析:為什麼以此為標題。
要完成此類題,必須在把握文章內容、主旨和情感的基礎上,從標題的含義和作用兩個方面來答。此題答案示例如下:因為文章寫的是「我」在童年久病不好心生悲哀的情況下,偶遇野菊花而獲得一種啟迪,改變了「我」生活態度的一段經歷(含義)。作者以此為題,既凸顯了抒寫的主體對象(作用),又形象地表現出「野菊花」在自己生命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意義(含義與作用)。
(七).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
1不能
2.理由
(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不一致(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由現象到本質)
(2).與上下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3).詞語之間是遞進關系
我們的困惑
1為什麼閱讀題得個高分就這么難?
2句子生動優美可能得的分數也很少?簡單幾個詞卻占盡高分?
失分原因探究
一.文章沒讀懂,就匆匆動筆
二.題目沒看清,就草草作答
三.信息沒找全,就中止尋讀
四.回答不全面
1.認識到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不會只有一個方面,一個角度.
2.看分值,配答案. 留心分值的設置,有時分值的設定可以幫助考生確定答案要點的數量。
如「聯系全文,第15段中『她心裡很高興,也很欣慰』的原因是什麼?」(6分)
這道試題從分值不難發現該題一空6分,肯定隱含了幾個方面的內容,否則該題分值就變得離譜了。
五.不能有效組織語言
六.不分點,泛泛而談
應對策略: 一、快速瀏覽,整體感知 二、審准題目,選好角度 三、明確范圍,仔細篩選 四.有效組織語言,全面回答。
記敘文閱讀建議★
①先通讀全文,標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意思。
②先瀏覽最後一道選擇題
③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盡量在原文中找
④實在要概括的題目也請注意分析題干要求
⑤字跡工整,寫滿為止。
說明文閱讀
說明文必備解題技巧
1、 把握說明對象及其特徵;
2、 理清說明順序;
3、 辨別說明方法,分析其作用;
4、體會說明語言的准確性。
5、常見說明方法: 舉例子列數字分類別 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
列圖表摹狀貌作詮釋
(一):把握說明對象及其特徵
例如2010年瀘州考卷中第11、12題:本文說明的對象是什麼? 此次冰島火山爆發的顯著特點是什麼?
答案:冰島火山灰的影響或冰島火山爆發帶來的影響。(3分) 12.冰火交融(1)。
(二)理清說明順序;辨別說明方法,分析其作用;
例如2010年雅安市考卷中第16,18題:就全文來看,說明順序是什麼?第②段中劃橫線的句子主要運用的說明方法是( )其主要作用是( );第②段畫波浪線的句子運用的說明方法是( )
答案:邏輯;列數字;准確說明賣坪遺址的發掘面積、規模;引用說明
(三):分析說明語言的特點 說明文語言特點:准確、嚴密、簡明
典型試題:
1、 限制性詞語可否刪除
2、限制性詞語的作用。 如:更、大約、估計、常常、估計、大約、也許等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准確、嚴密、科學的特點。
例如2010年廣安考卷中《敬業與樂業》21.文章第①段中加點的詞語「大部分」能否去掉?為什麼?(3分)
答案:不能去掉。(1分)因為「大部分」表明不是全部,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准確性。
例如:"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
分析:「幾乎」是接近的意思,說明我國石拱橋分布很廣,但不是到處都有。去掉後,意思就太絕對了,不夠准確。
方法歸納:
修飾、限制性詞語
1表態:不能刪;
2定性:解釋這個詞或帶詞解釋句子;
3若刪去,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實際(太絕對了);
4XX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准確性。
議論文閱讀
考綱概覽
1、把握議論文的三要素。
2、理清議論文的結構。
3、初步領會議論性語言嚴密、概括的特點。
4、訓練創造性閱讀議論文的能力。
考點一、尋找或提煉論點的方法:(一)、看題目 (二)、看開頭 (三)、看結尾
(四)、看中間 (五)、自己歸納
考點二、論證方法的作用:
①舉例論證: 所舉的能證明論點的具體事例、概括事實、各種現象、統計數據,及作者對此所做的分析,合為舉例論證。(擺事實、事例論證)
答題技巧:使用了舉例論證的論證方法,舉……(概括事例)證明了……(如果有分論點,則寫出它證明的分論點,否則寫中心論點),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②道理論證: 通過講道理的方式證明論點,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答題技巧:使用了道理論證的論證方法,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語等,充分有力地論證了……的觀點,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引用論證)
③對比論證:對比論證的作用就是突出強調。
答題技巧:使用了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將……和……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的觀點。
④比喻論證:通過比喻進行證明,使論證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答題技巧:使用了比喻論證的論證方法,形象生動地論證了……的觀點,使論證淺顯易懂,易被接受。
文言文閱讀
命題趨勢:中考文言文試題,對知識和能力比較全面,主要有詩文名句的默寫、常用實詞解釋和解釋、文學常識、對文章思想感情的整體理解與評價等。文言文閱讀材料的選擇,課內為主,課外延伸,著重考查文言基礎知識的積累和淺易文言文的綜合閱讀、理解能力。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句子翻譯、簡答題等。分值:10~18分。
文言文閱讀考點
一.斷句
二.解釋常用文言實詞
三.了解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
四.重要句子翻譯
五.把握文意和主旨
六.概括層意、段意。
七.談閱讀後的體會,看法或啟迪
八.對作品中的人物,寫作手法等進行簡單的評價。
(一)文言文斷句的復習
1、按詞語斷。例 :浮光/躍金,靜影/沉壁
◇ 2、主謂之間斷句。例:潭中魚/可百許頭。
◇ 3、發語詞後停頓。例: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 4、句首表連接的詞後停頓。 例: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 5、介詞前停頓。 例:三顧臣/於草
(二)、1、文言字詞的復習
1、文言實詞的理解
◇ 一詞多義
◇古今詞義
◇通假字
◇詞類活用
(1)名詞作動詞;(2)形容詞作名詞;(3)動詞作名詞;(4)形容詞作動詞;(5)意動用法;(6)使動用法; (7)名詞作壯語
2 、文言虛詞的作用
1)以 :可譯為「憑借、因為、用來、來、用、把、以致、相當於「而、認為、如」。
◇ (2)之:主要作用是助詞、代詞、介詞。
◇ ( 3)其:主要作用是代詞,指代的內容要視具體語境而定。
◇ (4)而:主要作用是表示順承、並列、轉折、修飾。
◇ (5)為:用作動詞的基本詞意是「做」,其它意思視具體語境改變;用作介詞時譯為「為了」。
◇ (6)於:可譯為「對、對於、從、在、到、向、比、給」。
◇ (7)乎:可譯為「呼、嗎、於、對」 。
◇ (8)焉:主要作用有語氣詞,代詞、兼詞。
3、答題方法及注意點
課內字詞的解釋,注意別寫錯別字。
◇ 歸納記憶。
(三)文言文翻譯的復習
1、翻譯規則
(中考中的文言文翻譯總是以直譯為主,意譯只能是一種次要的方式 )
◇信 ◇達 ◇雅
2、答題方法
留 古代國名、朝代名、年號、人名、地名、官名、政區名,以及器物,度量、典章制度等專名之稱
◇ 補(1)、文言文中是單音節詞,現代漢語中已變成復音的要補成復音詞
(2)、遇到文言文中的省略之處,要按現代漢語的習慣補出省略的內容
文言文翻譯口訣
讀文看題,領會大意。
句不離段,詞不離句。
每個詞語,盡量直譯。
人名地名,不必翻譯。
單音詞語,雙音換替。
一詞多義,三思後譯。
調整倒裝,現代語序。
遇到修辭,輔以意譯。
譯後檢查,認真仔細
考點四談閱讀後的體會,看法或啟迪
例如2010年達州考卷中《唐雎不辱使命》第22題:唐雎與《三國演義》中「舌戰群儒」的( )一樣,以出色的外交才幹化解了一場政治危機。唐雎在這次外交事件中的說話技巧給了你哪些啟示?
例如2010年廣元考卷中《送東陽馬生序》第13題:本文作者家貧嗜學,樂以忘憂,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言,當代中學生應該如何看待這種學習態度和尊師方式?
中考語文課外文言文閱讀解題四步驟
中考文言文閱讀必然會考到課外語言材料。面對從未讀過的語段或文章,又無工具書可查,怎麼辦?在解答這類題目時,很多同學感到束手無策。我根據教學實踐總結出解題四個步驟,僅供參考。
第一步快速瀏覽題目
課外文言文閱讀試題有個特點:有的題目選項出示了文中某些關鍵字詞的意思,有的題目則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瀏覽題目有助於同學們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首先應該快速瀏覽文段後的題目。
第二步仔細分析標題
一般而言,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都會給出標題。教師要指導學生留意並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因為大部分標題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例如,在一次測試中考了一個「楚人學舟」的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這個主謂結構的標題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內容,我們看了標題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內容了。總之,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可使我們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第三步結合注釋速讀全文
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對於一些難懂的文言字詞一般都會給出注釋。這些注釋有助於同學們准確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所以,教師應提醒學生千萬別忽略這些注釋,而應結合注釋速讀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提醒學生在閱讀全文的過程中,碰到「攔路虎」千萬別停下來苦苦思索,而應繼續閱讀。總之,速讀全文,不求完全讀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對症下葯」解答問題
課外文言文閱讀問題設計有三種類型,即詞語解釋題、句子翻譯題和內容理解題。對於不同的題目則採用不同的解題方法:
(1)詞語解釋題。這類題目多數是考查文言實詞中一詞多義的現象,而這些文言實詞基本上都是同學們在課內文言文中學習過的。解題時,應先套用我們學習過的文言實詞的意思,再聯繫上下文檢驗,經檢驗意思通順,則為正確答案。
(2)句子翻譯題。
(3)內容理解題。解決這種類型的題目有三種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錄原文關鍵的詞語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話組織文字回答。三種方法,採用第一、二種方法回答的准確率一般會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