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英語閱讀美國歷史
㈠ 誰推薦幾部經典的講訴美國歷史的書籍,中英文都可以
這個是我上美國史時老師給的一個書單
黃安年的美國的崛起
李劍鳴的美國奠基時代
張友倫的美國的獨立和初步繁榮
丹尼爾丁。布爾斯聽的 美國的歷史
黃紹湘:《美國史簡編》,人民出版社1979年。
楊生茂、陸鏡生:《美國史新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
顧學稼等:《美國史綱要》,四川大學出版社1992年。
余志森:《美國史綱-從殖民地到超級大國》,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年。
楊生茂、劉緒貽:《美國通史》,(六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參考書目
李劍鳴:《大轉折的年代——美國進步主義運動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丁則民(主編):《美國內戰與鍍金時代》,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余志森(主編):《崛起和擴張的年代》 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黃安年:《美國的崛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
[美]亨利·喬治:《進步與貧困》,商務印書館,1995年版。
[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來的美國史》,上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
南開大學歷史研究所美國史研究室編:《美國歷史問題新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
[美]吉爾伯特·C·菲特等,(司徒淳等譯):《美國經濟史》,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資中筠主編:《冷眼向洋:百年風雲啟示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年版
楊生茂、陸鏡生著:《美國史新編(1492—198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庄錫昌:《二十世紀的美國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美〕托·英奇編:《美國通俗文化簡史》,(董樂山等譯),廣西,灕江出版社,1988年版。
王錦瑭編著:《美國社會文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先說這些,等我找到筆記再補充完整
㈡ 學習英語的目的,有哪些介紹美國歷史及文化的書推薦
親,建議你使抄用American People和American Pageant這兩襲本。這兩本是美國高中生准備美國歷史ap考試(相當於大學預科)的常用教材,政治經濟文化面面俱到。特別是American People,既從領導者的角度闡述歷史,又從平民百姓甚至是社會底層人民的角度講解歷史
㈢ 有英語系的學長嗎,大二的美國歷史最後怎麼考試
大學英語六級考試已引起全國各高等院校及有關教育領導部門對大學英語教學內的重視,調動了師生的積極容性。效度研究的大量統計數據和實驗材料證明大學英語六級考試不但信度高,而且效度高,符合大規模標准化考試的質量要求,能夠按教學大綱的要求反映我國大學生的英語水平,因此有力地推動了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貫徹實施,促進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
㈣ 推薦幾本講述美國歷史與文化的英文書籍
1、《美國歷史與文化》
是2007年1月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譯者是王加豐、周旭東。
主要內容提要: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涉及的核心課題之一,是構建符合現代社會理念並能體現科技進步水平的教學知識體系。理想的大學教學知識體系應具有時代性、先進性、學術性和適切性,並且具體體現在能夠展現上述先進理念與特徵的教材體系與課程內容之中。
全書分為三篇,主要內容包括獨立戰爭與南北戰爭,環境保護和環境保護運動,清教精神與實用主義,發明創造和科學探索精神,喬治·華盛頓等。
2、《美國簡史》
是2013年1月1日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毅。該書是一部涉及政治、經濟、法律、宗教、文化等諸多領域的美國史書。
《美國簡史》是一部通俗、生動的美國史書,由北京新東方教師編著。作者以其淵博的知識,講述了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美國歷史,對這個時期的歷史事件、西方文明、科技發明以及美國的政治生活進行了深刻而獨到的描述。
還特別介紹了殖民地、獨立戰爭、南北戰爭以及美國發展時期的一些重要歷史人物。為了使讀者能夠了解每章內容概況,本書還附加200多幅彩色照片,這是與其他版本不同的地方。
3、《美國人:建國的經歷》
作者:(美)丹尼爾·J·布爾斯廷。原版名稱《The Americans:The National Experience》。
內容介紹:1944年,作者在芝加哥大學任教期間,他曾經有一個獨特的學術觀點,認為美國人實用主義和注重現實的民族性格,並非來自某種教條或信仰,而是在定居北美大陸的過程中,在環境的磨煉下自然形成了。這個觀點可能構成了他後來寫作《美國人》三部曲的主要動機。
這三部曲以150萬字的篇幅,全景式的展現了美國從殖民地一直到當代的400年間的歷史發展,引起了轟動。作者也因此確定了美國史專家的學術地位。這套三部曲獲得很多獎項,最後一本《民主歷程》還奪得了1973年普利策最佳歷史學著作。
4、《美國種族簡史》
是2011年11月9日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托馬斯·索威爾。
《美國種族簡史》作者在《美國種族簡史》一書中,用大量的史實、數字,深入淺出地講述了各個種族在美國的奮斗史、文化史,包括愛爾蘭人、德國人、義大利人、日本人、猶太人、華人、墨西哥人、黑人、波多黎各人等。
眾所周知,美國是世界文化的大熔爐。各個種族無論在基因上,還是在文化上都有其本國固有的特質。和其他種族比起來,這些固有的性質也使其在眾多種族共存的環境中凸顯出來。
5、《劍橋美國史》
一書由[英] 蘇珊-瑪麗·格蘭特所著,新星出版社出版發行。
作者在《美國種族簡史》一書中,用大量的史實、數字,深入淺出地講述了各個種族在美國的奮斗史、文化史,包括愛爾蘭人、德國人、義大利人、日本人、猶太人、華人、墨西哥人、黑人、波多黎各人等。
眾所周知,美國是世界文化的大熔爐。各個種族無論在基因上,還是在文化上都有其本國固有的特質。和其他種族比起來,這些有的性質也使其在眾多種族共存的環境中凸顯出來。
肯遠離祖籍國來到美國的人們,和他們周圍的人相比,更具有進取心,在面對困境時更主動,因此凸現出來的種族特點就更加明顯。
雖然個性或者思考方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們所處的階級,但是依然呈現出很多通用的成功必備的品質,比如重視教育、勤奮、積極、重視經驗的傳遞,這適用於所有的行業。
在美國,種族成功的唯一出路是將自身傳統優勢發揮到極致,並堅持不懈地適應和改進。今天美國最富有的猶太人和日本人,無一不是這個經驗的充分實踐者。
本書1981年在美國出版,至今已30年。美國種族史具有超出種族本身的內涵,書中詳實的數據資料、對種族特點的分析和觀點直到現在仍不過時,並且對於經濟和文化越來越多元化的中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美國人:建國的經歷
網路-美國簡史
網路-美國歷史與文化
㈤ 請問哪裡有英文版的美國歷史(最好是文本文件)下載謝謝!
下載偶就不清楚 但是我現在在修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入門 是英文的 講很多很詳細的美國歷史 建議看看哦 有點難的 單詞的專業性很好
㈥ 求一篇美國歷史小故事 英文版
The first of the British colonies to take hold in North America was Jamestown. On the basis of a charter which King James I granted to the Virginia (or London) Company, a group of about 100 men set out for the Chesapeake Bay in 1607. Seeking to avoid conflict with the Spanish, they chose a site about 60 kilometers up the James River from the bay.
Made up of townsmen and adventurers more interested in finding gold than farming, the group was unequipped by temperament or ability to embark upon a completely new life in the wilderness. Among them, Captain John Smith emerged as the dominant figure. Despite quarrels, starvation and Indian attacks, his ability to enforce discipline held the little colony together through its first year.
In 1609 Smith returned to England, and in his absence, the colony descended into anarchy. During the winter of 1609-1610, the majority of the colonists succumbed to disease. Only 60 of the original 300 settlers were still alive by May 1610. That same year, the town of Henrico (now Richmond) was established farther up the James River.
It was not long, however, before a development occurred that revolutionized Virginia's economy. In 1612 John Rolfe began cross-breeding imported tobacco seed from the West Indies with native plants and proced a new variety that was pleasing to European taste. The first shipment of this tobacco reached London in 1614. Within a decade it had become Virginia's chief source of revenue.
Prosperity did not come quickly, however, and the death rate from disease and Indian attacks remained extraordinarily high. Between 1607 and 1624 approximately 14,000 people migrated to the colony, yet only 1,132 were living there in 1624. On recommendation of a royal commission, the king dissolved the Virginia Company, and made it a royal colony that year.
㈦ 想學習美國歷史,英語水平很好,但不打算靠AP考試純粹用來閱讀,想買barron和PR的書可以嗎,
想學美國歷史的話其實學美國概況這本書就好,這本書是英語專業專門學習美國歷史的書。然後你再自我擴展。
㈧ 美國歷史介紹,要英文版的~在線等
United States
officially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Federal republic, North America.
It comprises 48 contiguous states occupying the mid-continent, Alaska at the northwestern extreme of North America, and the island state of Hawaii in the mid-Pacific Ocean. The U.S. is a republic with two legislative houses; its head of state and government is the president. The territory was originally inhabited for several thousand years by numerous American Indian peoples who had probably emigrated from Asia. European exploration and settlement from the 16th century began displacement of the Indians. The first permanent European settlement, by the Spanish, was at Saint Augustine, Fla., in 1565; the British settled Jamestown, Va. (1607); Plymouth, Mass. (1620); Maryland (1634); and Pennsylvania (1681). The British took New York, New Jersey, and Delaware from the Dutch in 1664, a year after the Carolinas had been granted to British noblemen. The British defeat of the French in 1763 (see French and Indian War) assured British political control over its 13 colonies. Political unrest caused by British colonial policy culminated in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1775–83) and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1776). The U.S. was first organized under the Articles of Confederation (1781), then finally under the Constitution (1787) as a federal republic. Boundaries extended west to the Mississippi River, excluding Spanish Florida. Land acquired from France by the Louisiana Purchase (1803) nearly doubled the country's territory. The U.S. fought the War of 1812 against the British and acquired Florida from Spain in 1819. In 1830 it legalized removal of American Indians to lands west of the Mississippi River. Settlement expanded into the Far West in the mid-19th century, especially after the discovery of gold in California in 1848 (see gold rush). Victory in the Mexican War (1846–48) brought the territory of seven more future states (including California and Texas) into U.S. hands. The northwestern boundary was established by treaty with Great Britain in 1846. The U.S. acquired southern Arizona by the Gadsden Purchase (1853). It suffered disunity r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slavery-based plantation economy in the South and the free instrial and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the North, culminating in the American Civil War and the abolition of slavery under the 13th Amendment. After Reconstruction (1865–77) the U.S. experienced rapid growth, urbanization, instrial development, and European immigration. In 1877 it authorized allotment of American Indian reservation land to indivial tribesmen, resulting in widespread loss of land to whites. By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it had developed foreign trade and acquired outlying territories, including Alaska, Midway Island, the Hawaiian Islands, the Philippines, Puerto Rico, Guam, Wake Island, American Samoa, the Panama Canal Zone, and the Virgin Islands. The U.S. participated in World War I in 1917–18. It granted suffrage to women in 1920 and citizenship to American Indians in 1924. The stock market crash of 1929 led to the Great Depression. The U.S. entered World War II after the Japanese bombing of Pearl Harbor (Dec. 7, 1941). The explosion by the U.S. of an atomic bomb on Hiroshima (Aug. 6, 1945) and another on Nagasaki (Aug. 9, 1945), Japan, brought about Japan's surrender. Thereafter the U.S. was the military and economic leader of the Western world.
美國歷史不是幾句話就可以說完的,這已是壓縮版,因為我是學歷史的,可能覺得什麼都很重要。
㈨ 美國歷史背景 由於是要寫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的區別,所以這個美國歷史需要和英國有聯系,主要是哥倫布發現
本人的organization behaviour老師是在英國修過文學的牛逼哄哄丹麥人,經常會跟我們拽拽,就本人的一點了解,與樓主分享,要是沒其他好答案,分就給我吧!
美國人的最初祖先,其實是五月花號上躲避宗教壓迫的清教徒。是英國人,在最初的一段時間內,美國只是東海岸13個英國殖民地,說的是英語,其間還有不少荷蘭人。紐約,就是荷蘭人設立的,荷蘭語,事實上是一種德語的南方方言。
美國在獨立後不久,就開始了一場關於國家官方語言的爭論,最後德語僅僅以一票之差輸給了英語。
這里解釋一下為什麼美國成立後為什麼那麼多說德語的人,德國一直是歐洲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就算現在都是,18世紀的德國發展迅速,容克大地主階層的土地兼並導致了大量德國農民失去土地,但不同於英國發達的工業基礎,德國沒有那麼多工廠吸收農民,美國是英國殖民地,德國人去不了,只有在美國獨立後,由於美國是移民國家,吸收各國移民,大量的德國人就來到了美洲大陸,這時候,美國的英式英語,開始了改變。
德語有很多濁音,多喉音而舌音不明顯,英式英語恰恰相反,喉音不多,舌音明顯。
而後美國從法國拿破崙手裡購買了路易斯安娜,美國國土翻倍,增加了小部分法國移民後,語音稍微改變了一點點。
另外關於美國英語和英國英語的區別,不應該僅僅從發音上區別,詞彙,語法,都是有變化的,發音只是其中一項。對比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英國英語詞彙語法變化更多,變形更多。老師的解釋是,美國英語的語法與其18世紀獨立的時候的用法,句式都變化不大,多的俚語不過是新增詞彙,類似多意詞的應用並不多。英國的英語就變化了很多。
這點的理解,樓長可以參照大陸漢語與台灣漢語甚至日本漢語的區別,大陸畢竟是中華正統,其隨著歷史發展會有更多的詞出現,語言變種更多,也會進化。(例如現在很多的類似屌絲,小姐這個詞的不同意義等等)
台灣漢語某種程度上已經稱為了一種交流工具而已,說正宗漢語的那一代老文人已經不再,現在的人說的包含了很多當地的方言演化的俚語,類似盯鉤支,蝦趴,都是當地土語。
對比大陸漢語和台灣漢語,人們會發現大陸漢語更豐富,更多的衍生詞,更有趣,而台灣漢語似乎就是嬌滴滴的發音被大家所熟知了。
補充一點我丹麥語老師對英語和德語的解釋
我的丹麥語老師,精通法語,德語,西班牙語,英語和母語丹麥語。
他將這些語言就簡單分為好的語言,德語,西班牙語。不好的語言,丹麥語,英語,法語。
他這么說是因為德語和西班牙語能直接按著字面讀,不會出現本該讀一個音卻不那麼讀情況,所以西班牙語和德語經常是學會發音規則,就可以讀所有的報紙了。但英語,法語卻又很多不規則讀法。英語其實和德語有50%的共通和法語有30%的共通,造成了英語發音比法語嚴謹,卻沒德語嚴謹(說的是發音,不是語法,看清勿噴)
美國英語和德語有更多的交集(太多的德國移民),導致其發音較英式英語直接,簡單,大部分學英語的人,學美國英語,更簡單。
樓長美貌與智慧共存,要給分就更給力了。
㈩ 讀美國歷史用什麼書好(英文版的)
建議你使用American和Pageant這兩本美國歷史書,這兩本是美國高中生(大學預科)的通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