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三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㈠ 怎樣提高高中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首先,高中階段的閱讀要求學生儲備大量的詞彙。詞彙量制約著我們的外語 學習,也必然極大地 影響 閱讀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有相當一部分同學的詞彙十分貧乏,由此導致了閱讀的困難。
同學們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詞彙積累。1.牢記大綱詞彙。對大綱規定的詞彙,必須牢牢掌握。2.注意「一詞多義」。 3.積累「超綱詞彙」。可准備一個本子對閱讀中遇到的超綱詞彙進行摘抄並記憶。
其次,高中閱讀要求學生把握英語語法。簡單地說,語法就是詞語組成句子的排列規律 。理解了這一基本規律,才能理解句子乃至文章的意義。
再次,我們就應進行適當的閱讀訓練了。結合高考閱讀題型進行訓練是必要的,下面從三方面來 分析 一下高考閱讀題型。
一、高考英語閱讀理解題主要考查學生的什麼能力
高考英語閱讀理解題型的分值要佔高考英語總分的40/150,是所有題型中佔分比例最大的一道題。國家教委 考試 中心公布的《考試說明》對閱讀理解的要求做了明確的規定,閱讀理解部分主要測試考生以下能力:
1.掌握所讀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2.了解用以闡述主旨的事實和有關細節;
3.根據上下文判斷大綱附表以外的某些詞彙和短語的意義;
4.既理解個別句子的意義,也理解上下文之間的邏輯關系;
5.根據所讀材料進行一定的判斷,推理和引申;6.正確領會作者的觀點和態度。
二、高考閱讀理解材料的常見類型
1.故事性材料。作者通過描述主人公的思想、語言和行動去敘述一個故事。讀這類材料的目的是通過對主人公故事的思索,學習做人的道理。
2.闡述性材料。作者的目的是為讀者提供信息或知識。閱讀信息性文章的目的是學習作者所闡明的某個道理或事實,以豐富自己對人生和世界的見解。
3.程序性材料。此種材料無觀點,又無情節,是一種對某事或某物的說明。如某產品說明書、大賽報名辦法 、廣告、列車時刻表、招工啟事等。閱讀此材料可培養學生思考的條理性。
三、高考閱讀理解材料的常見設題類型
1.主旨判斷題。這類題目考查學生判斷、分析、概括文章的主旨和大意的能力。
2. 內容 細節題。這類題目考查學生理解用以闡述主旨的事實和有關細節的能力。
3.推理判斷題。 這類題目考查學生理解上下文之間的邏輯關系並根據所讀材料進行一定的判斷,推理和引申的能力。
4.猜測詞(句)義題。 這類題目考查學生依據上下文理解、推斷詞彙或句子的意思的能力。
現在分析一下解題技巧。很多同學在做閱讀理解時,往往只注重過程,不注意方法。實際上,方法比什麼都重要。
下面從閱讀步驟和閱讀題目的干擾項的特點兩方面給同學們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基本的解題技巧。
1.做閱讀題的一般步驟
第一步,閱讀題干 ,即 問題 。 這樣做的好處是,在閱讀文章之前就能通過題干對文章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而且在下一步閱讀時可以針對問題找答案,減少了盲目性。
第二步,快讀掌握大意,不必糾纏細節。這樣做的目的是在第一步的基礎上迅速理解文章,這是選出正確答案的前提。
第三步,閱讀題目及其選項,尋找相關之處並預選答案。可在文中相應處作些符號。
第四步,帶著問題略讀原文,確認答案。答完所有題目後,可以再快讀一遍文章,逐一校對各題的答案。
2.閱讀理解題的干擾項的特點和對策
閱讀理解題中選擇題佔大部分,其干擾項可分為四種類型。
(1)矛盾型。 即選項與文章 內容 相矛盾,這種選項的干擾性較小,只要同學們仔細閱讀,就能將之排除。
(2)無根型。即選項與文章內容不矛盾,但在文章中沒有相關的支持信息,沒有根據。同學們做此類題時,千萬不能把自己的或其他人的觀點作為選擇的依據。
(3)錯位型 。即選項與題目關系不大,選項並沒有針對題目來闡述。同學們做此類題時,不僅要判斷選項內容是否正確,還應注意選項是否針對題目回答了問題。
(4)偏激型。即干擾項與文章內容相符,而且在文中也可以找到相關的信息支持點;但與原文相比,其涵蓋過寬或過窄,犯了「以偏概全」或「白馬非馬」的錯誤。
3.同學們在進行訓練時還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精讀泛讀相結合。 我們的教材就是最好的精讀材料,需要認認真真地反復地閱讀,弄清每個句子的語法關系,理解關鍵詞的含義,為泛讀打下比較牢固扎實的基礎。泛讀就是廣泛閱讀和瀏覽外文圖書、報刊雜志等。總之,泛讀和精讀有機結合,有助於提高詞彙量,增加英美文化背景知識, 對閱讀能力提高大有裨益。
(2)分類閱讀,循序漸進。分類閱讀就是把文章按體裁分類,如說明文類、記敘文類、 應用 文類、議論文類等;或按內容分類,如人物類、地理類、 歷史 類、新聞報道類、廣告類、科普類、說明書、風土人情等。掌握文章表達上的一般 規律 及特殊規律,從而大大提高對文章的敏感度。
4.加強「限時閱讀」,堅持「持之以恆」
在平時的閱讀訓練中要規定出完成每篇的時間,而且對每篇的時間要求要逐漸過渡到略高於高考的要求。只有平時加強這種訓練,才能使學生在高考考場的緊張氣氛中從容應答。對閱讀訓練,一定要做到持之以恆。篇幅不要很多,但要天天有,天天讀,讀後思考,決不輕易放過不懂的詞、句或段,徹底弄懂,並做讀後小結。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會取得閱讀上的長足進步。
㈡ 高三了,做英語閱讀又慢質量又差,該如何提高
其實呢,英語閱讀有兩方面是一定要在三個基礎之上的:.詞彙量 2.語法或者說是理解能力。 3.閱讀量
詞彙量是日積月累的,每天就可以記那麼幾個就完全可以,那麼這些詞彙從哪裡來呢,最好的就是每天做一到兩篇完形填空或閱讀文段,把裡面不會的詞給記錄下來。你可能會覺得每天一兩篇是不是太少了,但是不是的,因為如果每天大量的閱讀量的話,是很容易生厭的,就沒有堅持下去的耐性了,所以一到兩篇是最好的,如果你實在是閑的沒事干,也可以多做一點,總之就是每天要保證做閱讀的量。
其次呢,語法,語法這個東西在閱讀的時候能左右你理解句子內容的意思,比如明明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因為一些隱晦的否定詞你沒有看出來,這個句子就理解錯了,就會導致很多後面的錯誤。語法這個東西,老師上課會講,但是自己回家最重要的就是腦子里過一遍老師講了什麼。這是鞏固知識的一個必要關卡,自己還可以買一本專門針對語法練習的書,每天做那麼一兩頁,可以多,但是不能少,但絕對不能做到煩,每天在你接受的范圍內,這樣才可以堅持下來。
最後的閱讀量在第二段講過了,就是保證並堅持每天的閱讀量,你的閱讀能力在兩周再晚一點就一個月內絕對有起色~相信我吧。
最後的最後,如果你發現你的閱讀能力起色了,就是理解的沒有那麼困難,或是慢了,就開始計時寫吧。
如果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就問我吧,我很樂意為你解答的~謝謝,望採納~
㈢ 怎樣快速提高英語閱讀水平,我是高三的
高三要學會總結,希望以下回答對你有幫助。
首先要摒棄不良的閱讀習慣。
1.「指讀」
2.「聲讀」
3.「譯讀」
4.「回讀」
5.「析讀」
6.「參照讀」
7.「視幅過窄」
8.「毛病」(bad habits): 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在閱讀時常做些不利於閱讀的壞動作。有的同學晃頭、顛腿、轉筆、聽音樂、咬指頭、趴在桌子上、揪頭發等等。
高考英語考試中閱讀理解的文章一般有這樣幾種文體,即記敘文、描寫文、說明文、應用文和論述文。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段落組織方式和脈絡層次。
記敘文往往按時間順序展開段落,文章有明顯表示時間先後的詞語。閱讀時抓住時間這條主線,弄清who、what、where、why與how。
描寫文通過細節的描寫以畫面的方式來反應事物的特徵、性質。對這種文章要迅速弄清其主題,主題詞往往出現在各個句子里,貫穿文章的始末;緊圍繞這個主題進行閱讀,找到文章與之有關的信息,並確定信息與主題的關系。
說明文多見於科普文章,用以解釋或揭示事物的狀態、特徵、演變、結果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這類文體的文章,首句往往是主題句,開門見山,說明文章的關注對象:弄清作者的思路和段落組織的方式;把握次要信息及其與主題的關系。
論述文的閱讀難在這種文章處處都滲透作者的個人觀點、態度。閱讀論述文應該從文體的寫作和結構特點入手.
文章的結構往往容易把握,用主題句開門見山。作者往往通過信號詞(signal words或transitional words)和關聯詞(referents來組織段落、文章.對信號詞的迅速反應和對關聯詞的准確判斷是至關重要的;要特別注意區分作者的觀點與文章里所提到的人物的觀點,同時注意作者所使用的表示贊同、反對等感情色彩的詞彙。
細節類問題的命題方式有以下幾種:
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in the passage?
2) The author mentions all of the following except . . .
3)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correct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4)The writer mentions all of the items listed below except ______.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6) What is the example of . . . as described in the passage?
7) The reason for . . .is . . .
8)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en (where, why, how, who, etc. ) ...
9)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______.
10)In the passage, the author states that ______.
細節理解題:
細節理解題就是我們常見的wh-題,它們大多是根據 文章中的具體信息如事實、例證、原因、過程、論述等進行提問的。有些問題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有些則要我們在理解的基礎上將有關內容系統化才能找到,比如計算、排序、是非判斷、圖形比較等。做此類題的方法一般是先用尋讀法找出與問題相關的詞語或句子,再對相關的部分進行細讀,找出正確答案。
1、是非題出題形式:a.三正一誤: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excep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entioned except…b.三誤一正: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這種做題方法主要與三正一誤的下列問法相聯系: Which of the following mentioned excep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這種問題的正確選項所包含的信息通常連續出現在同一段,而且往往無列舉標志詞,如first,second,third等。做題時只需閱讀有關段落,根據一個選項中的關鍵詞在其前後找其他兩個正確先項,剩下一個原文中未提到的,為正確答案
2、例證題
例子為高考閱讀理解的常見考點之一,這類題的基本結構為:
The author provides in line…(或Paragraph…)an example in order to…
意思是問文中舉出某現象或例子的目的。
文章中舉出一些例子無非是為了說明一定的道理。關鍵在於這個例子在原文出現的位置,但不管如何,這個例子之前或之後不遠處通常都有一句總結說明性的話,這句話就是答案,即舉例的目的。如果例子與全文主題有關,則例證主題,答案為主題句。如果例子與段落主題有關,就例證段落主題,則答案為段落主題句;此外,答案為例子前後總結說明性的話。
3、年代與數字: 這個考點有幾種出題方式,但不管以何種形式出現,只要題干問年代與數字,答案就對應於文章中的年代與數字。
4、比較: 比較考點的表現形式主要有: a.比較級與含有比較意義的詞彙手段和句型結構; b.表示絕對意義的字眼:
first(第一),least(最不),most(最)等; c.表示惟一性的詞彙:only, unique等;閱讀最好能圈出表示最高級、惟一性和絕對意義的詞彙,便於做題時回原文定位。
Invited by Mr. Ye Huixian, host of the well received TV programme 「Stars Tonight」,Miss Luo Lin, Miss Asia of 1991,appeared as the guest hostess on the Shanghai TV screen last Sunday.
㈣ 怎樣提高高考英語的閱讀理解能力呢開學高三了,對英語閱讀理解題太不自信了,望高人指點,謝謝。。
大多數人在閱讀的時候,有很多不利於提高閱讀效率的習慣。以下簡介幾種:
1.音讀
很多人都有出聲閱讀的習慣。這種閱讀方式的主要弊端就是使閱讀速度和效率受到說速度的限制。因為正常默讀速度幾乎要比出聲朗讀的速度快兩倍以上。此外,出聲閱讀往往以不同方式表現出來,有時是唇誦,有時是喉誦。讀寫活動都會影響眼睛的掃視速度。因此,要克服這種不良的閱讀習慣,就要養成通過視覺器官直接感知文字元號的視讀能力。
2.心讀
心讀是一種很難覺察到的閱讀習慣。在閱讀的過程之中,人體的任何部位,包嘴,頭喉都不動。只是在心裡自言自語,一字一句地讀出每一個詞。由於這只是一種內在的說話方式,因此要改掉比較困難。所以要強制自己在深入理解文章的同時,還要強制自己加快閱讀速度,才可以逐漸改掉這種壞的習慣。
3.指讀
指讀就是用手指,鋼筆或其他東西指著一個一個詞進行閱讀的習慣。這種單純的機械運動不僅會嚴重影響閱讀的速度,而且還會把注意力引向錯誤的方向。況且對英語考生的要求不是考其注意單詞的位置,也不是讓其在每個單詞上都平均花費時間,而是讓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作者要闡明的思想內容上。恰恰是這種指讀的習慣妨礙了眼睛的運動,並限制了大腦快速活動的能力。因此,必須克服這種不良的閱讀習慣,逐漸養成用腦反映文字信息的能力。
4.復視
復視即回視,重讀現象。閱讀能力差的人往往過分依賴復視,以至於養成習慣。所以閱讀大量難度適宜的讀物,就不會因遇到生詞或不懂的短語,句子和段落而回過頭再來看,以至於養成復視的習慣。閱讀時要盡量控制自己,盡量做到一眼讀完就讀懂。如果這樣效果仍不明顯,可選用遮蓋訓練法,即看一行遮一行,使眼睛不重看。這樣反復聯練習可見成效。
5.頭的擺動
有的人在閱讀文章時,頭部會無意識地左右擺動。這也是一種不良的閱讀習慣。在閱讀的時候,他往往會使自己的鼻尖對准正在讀的每一個字。這樣一來,當他順著一行字往下讀的時候,就會輕微地擺動頭部。而當他開始另一行時,就會很快地轉回去,以便使鼻尖再次對准要讀的部分。這種情況下頭的擺動,自己往往自己意識不到。而正是這種不必要的動作,對閱讀速度產生影響。因此,在閱讀時要想辦法檢測並控制頭的移動,以便養成閱讀時只移動視線的習慣。
6.查字典
我們在做題的時候,往往會遇到部分生詞,有的人查字典尋詞義,而忽略採用猜測或邏輯推理的辦法加以解決。只是頻繁地查字典。這看似勤奮。實則用手代替了腦的思考。閱讀時,查生詞的次數過多,不僅影響閱讀理解,而且容易打斷閱讀的思路,不利於閱讀的進行和閱讀能力的培養。事實上,有很多詞完全可以根據上下文線索以及構詞法推測出來。比如上下文同義或反義現象,關聯詞,以及前綴和後綴等。
除了以上提到的各點之外,還有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閱讀效果。比如說有人閱讀時心不在焉,有的學生一邊閱讀一邊轉筆,不時地發出聲響。有的人身體亂動,還有人過多地進行語法分析等現象。而這些現象頻繁的出現就會變成不良的習慣,影響閱讀的效果,應當予以糾正。
去和陳茂老師學習下吧,這方面會提高的很快的。
㈤ 如何提高高考英語的閱讀能力
這個要每天堅持讀英語的文章,像瘋狂英語也不錯,其實現在還是主要針對高考,你可以版找高考真題做做,權做閱讀理解最重要是專心 還有要一口氣做完 不要一會兒吃個蘋果 一會兒發條簡訊 這樣是不行的 我以前閱讀理解也不好 後來每天都做 速度快了正確率也提高了 這次高考我閱讀全對 加油!
㈥ 如何有效地提高對口單招高三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很多學生想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就喜歡一味的做閱讀理解的試題,然而做了一本閱讀理解版的書權籍,還是沒有得到提升。建議,提高閱讀理解可以從提升閱讀能力下手,比如說有計劃的閱讀小說、雜志、報紙等,一開始一定要做到精讀,學會分析重點、難點句型,當然詞彙量也很重要,小說、雜志、報紙都有利於提升各個專業領域的一些詞彙量,對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會有很大的幫助。如果說自己的自律能力不太好,或者做起來有困難,也可以報深度閱讀的班級,最好是小說精讀講解之類的,自己也要堅持每天閱讀。
㈦ 怎樣能進一步提高高考英語閱讀能力,希望得到一些比較有技巧性的解答.一般的不需要了.
自學英語背單詞的好方法
我希我希望以數字的方式來討論一下英語學習。
先講一下遺忘的問題。學了的知識不用總是會遺忘,有人認為學了的東西會忘不如不學。其實學了的東西雖然會忘,但要用的時候,能夠很快的復習恢復。比如學高等數學要一年的時間,但忘了後,只要兩個星期就能夠恢復,這就是學了和沒學之間的差別。英語也和這差不多,所以要把認真學習過的書本留下來,將來能夠很快的恢復英語水平。
幾乎每個背過單詞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覺,一本單詞書,背了前面,忘了後面。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這種硬記下來的單詞,一兩個星期不背就會遺忘。最後只是留下了一個印象。也許有人認為把所有背過的單詞每個星期背一遍就會背的很熟練。這種方法只有極少數記憶力特別強的人才能達到。因為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假設每天背30個新的單詞,第二、三、四天復習,這樣大該需要1個多小時。前面如果已背熟了3000個單詞,每天又必須花2個小時才能在一個星期里背一遍這些單詞,隨著所背單詞的增加,這個時間還要延長。這種方法還要求一天也不能間斷。一天也不能休息,寒暑假不能間斷,就算有人能做到,但如果生病住院一星期,不就又忘了嗎?
學英語總要背單詞。背過的單詞須要通過閱讀來鞏固。背單詞的目的和要達到的效果是什麼呢?其實我覺得背單詞應該改成讀單詞。目的是對單詞的發音很熟練。要達到的效果是看到單詞能夠脫口而出,聽到單詞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單詞的意思就留給閱讀去解決。許多人喜歡自己看音標來學習發音。這種方法有兩個缺點。第一,自己要思考如何發音,學習的速度就比較慢;第二,這樣學出來的發音可能比較僵硬或不正確。其實學習發音應該聽單詞磁帶,音標只是做為輔助工具。跟著磁帶發音,不需要思考,而且又能比較正確。
我覺得學單詞的最好方法是這樣的:買有磁帶的單詞本,把200個單詞分成一組,每組7天,每天三次,每次半個小時,把單詞讀的很熟。什麼程度算很熟,跟著磁帶讀單詞時,下一個單詞的發音能夠不看音標(甚至不看單詞)脫口而出。就像聽音樂磁帶時的感覺一樣。
以兩個星期為一個循環,跟著磁帶把已經學過的單詞讀一遍(為了加快速度,可以自己錄音)。這個循環和學單詞是相獨立的,即使學了10000個單詞,每天半個小時,兩個星期完全可以復習一遍。
閱讀的學習也要選有磁帶的教材(有磁帶的好處和學單詞時差不多)。先認真把文章中不認識的單詞搞懂,這時應該達到背出來的效果,然後跟著磁帶把文章讀幾遍。閱讀時學習的單詞,大部分會在不停進行的兩星期單詞復習中出現。這時就會有原來學過的感覺。
盡管我不喜歡英語考試,但下面還是分析一下。英語考試除了最後作文須要拼寫單詞外,所有的題目都只要勾A,B,C,D,因此背單詞的時候無需把拼寫記的很牢。如果為了防止拼寫遺忘,不停復習,所花的時間就不值得了。考前二個月,開始做練習來強化聽力、單項選擇。由於平時也在跟著磁帶學文章,所以閱讀不需要進行強化訓練,考前做十幾篇,熟悉一下題型就可以了。在考前的兩個月,背十幾篇作文,把裡面單詞的拼寫記熟。考試的時候雖然不會考一樣的題目,但盡量用所背作文里的句型和單詞。通過這種方法,許多句子不用過多思考,即節約了時間,又保證了正確性。
英語的學習是一項很漫長的道路,貴在堅持,切記!
以下是我學英語的過程:
中學的時候,總是有不認識的單詞。於是我有了一種錯誤的認識,只要背好單詞就可以學好英語,中考結束後的暑假,我開始加速背單詞。先是背字典,後是背單詞手冊,我作了一個每天背幾百個單詞的計劃,這種瘋狂的計劃就像大躍進一樣,註定要失敗。讀高一的時候,我用卡式英語背單詞,這本書里的一些觀點,我現在還支持。但是裡面的方法,就像我上面論述的一樣,有根本的缺陷,它是建立在背熟之後就不會遺忘的基礎上,不用的東西怎麼會不忘。我每天用四個半小時來背單詞,生活過的十分苦。雖然效果不行,但當時我並沒有認識到所用方法有根本缺陷,於是試用了各種改良的方案。比如,盡量用背了的單詞寫作文,買了許多英文小說,想用來鞏固單詞,連走路上學的時間也背幾個單詞。進入高三,要參加高考,沒有時間背單詞,於是停了一年。
進入大學,有了一種認識,如果背了的單詞用不到,背了又有什麼用。於是不背單詞手冊,而是完全用閱讀來學習單詞。這種方法完全排斥背單詞手冊,也有它一定的缺陷。但我高中時候背單詞時已經留下了四級單詞的印象,所以迅速鞏固了這部分單詞。由於看課文中總有不認識的單詞,我開始思考背單詞和閱讀之間的矛盾。背單詞手冊,能夠大量、迅速記下單詞,但是很快遺忘;用閱讀的方法記單詞,記下來的單詞忘的速度慢,但是背單詞的速度慢,而且總是會遇到不認識的單詞。由於閱讀課文的時候用復讀機跟著磁帶讀,所以我發現了有磁帶的好處,又由於用閱讀學習單詞方法的缺陷,我買了一本有磁帶的六級單詞手冊。開始我還是和卡式英語的方法相結合。後來我發現把二三百個單詞分成一組,用十幾天背,比每天背幾十個單詞,五天復習的方法好。因為盡管每組開始時要接觸幾百個不認識的單詞,但是每個單詞可以接觸十幾天,比五天的時間長了一倍多。由於六級單詞手冊的磁帶只有一盤,而且我認識到,只有不斷復習才能不忘。於是我開始考慮背完六級詞彙後,每天跟著磁帶把全部六級詞彙背一遍,一盤磁帶只有60分鍾,每天完全可以負擔。我還發現了一個現象,如果受到了干擾,背單詞會很難,但是一旦背出來會比較牢固。如果在走路的時候,聽到單詞的發音,也能想起單詞的解釋,在教室里背這個單詞幾乎不需要思考。於是我走路的時候也聽磁帶,背單詞,不過這種方法使自己過於緊張,比較有害,因此以後不會再使用了。
之後,我開始背GRE詞彙,因為即使背完了六級詞彙,看課文的時候仍有許多單詞沒有背過,一般國外人平時會接觸一萬五千多個單詞,和GRE的單詞容量差不多。GRE的單詞有六級的三倍,所以我開始意思到,每天復習一遍所有單詞是不可能的,於是想每個星期進行一遍,但是這樣遺忘的速度大於鞏固的速度。最後只能用跟磁帶讀的方法來復習,並且把周期延長到兩個星期。
背完單詞後,我開始大量閱讀。我閱讀的步驟是:先看一遍文章,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在下面劃一條線,然後查閱文章後面的單詞表,如果單詞表裡沒有,就用電子字典查,並在單詞表裡加上該單詞及解釋。看完文章後,讀兩輪單詞,每輪每個單詞用拼寫的方式讀兩遍(這算是我學習拼寫的方法)。之後跟著磁帶把文章讀兩遍,接著看新的文章。第二天先把第一天看的文章按上述方法讀單詞,讀文章。再看新的文章,這樣就保證了所有的文章都看了一遍和復習了一遍。
我現在除了每兩個星期讀一遍單詞外,沒有再學英語。原來所背的單詞都忘了,不過還能讀得很熟,所以覺的沒有必要背出單詞,只要讀熟就可以了。把認真學過的書保留下來,將來要參加英語考試之前,復習一遍,就能恢復原來的水平。
有幾個問題想說明一下。
跟著磁帶讀英語,把閱讀、聽力、朗讀綜合起來了。所以我學英語的時候不願意看沒有磁帶的文章。如果不考試,我也不進行聽力、口語的訓練,課文後面的練習我也不做,因為這些都沒有必要。有時間我更願意多學幾遍文章。
中學的時候語法就差不多學完了,大學沒有必要重復學語法,只要適當補充一點就可以了。想來英語教學條件真是落後,不知道中學背課文、做那麼多練習有什麼意思,那麼幾本薄薄的教材能使學生把英語學過關?只不過是起一個總括和引導的作用。早該開一個英語教學的電視台,每天堅持看三個小時,兩年就可以搞定英語。
我們學英語有兩個目的,其中一個是為了各種考試,還有就是作為學習其它知識的工具。
去國外學一年英語,可以過關。模擬這個條件,一天八個小時,要365*8個小時,如果用磁帶的話,要2920盤。我認為這將近3000個小時的訓練,是學好英語的必要條件,但國內現在顯然還沒有這么多教學磁帶。
我計算單詞復習的時間是這樣的,如果讀的很熟,每分鍾可以讀30個單詞,一盤磁帶60分鍾可以錄下1800個單詞,每天跟著磁帶讀30分鍾,也就是可讀900單詞,兩星期14天可以把12600單詞讀一遍。
要想真正把英語學到過關的水平(也就是能看懂英文電視、報紙),只有像外國人一樣,把英語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缺乏這樣的環境,所以在不需要考試的時候,就讓英語處於休眠狀態,畢竟除了英語之外,還有許多東西要學。
我把二百個單詞分成一組,每組十天,每天三次,每次背半個小時。背的辦法是:用單放機放磁帶,聽一個單詞,按下停止鍵,讀著單詞想詞意,想不出來再看解釋。開始幾天,由於大量單詞不熟,所以速度很慢,無法在半個小時內把所有單詞背一遍。時間快到半小時時,我不再按停止鍵,而是跟著磁帶把剩下的單詞讀完。經過幾天,認識的單詞會慢慢增加,可以在半小時內把所有單詞背一遍。最後幾天,不到半個小時就可以背一輪,用剩下的時間,再背一遍,背不完的部分,還是讀。
我現在認為用讀的方法代替上述背的方法可能更好,但是因為沒有實驗過,所以實際的效果我並不清楚。
******************************************
* 背單詞的方法:總體把握,局部加深。 *
******************************************
即使是自己的母語,如果多年不用,也會遺忘,歷史上有許多這樣的例子。不要為忘了幾遍課文難過,不停向前學新的課文,學的時間足夠多時,自然會覆蓋原來所學的東西。
我覺得學英語沒有什麼東西須要背的很熟。比如,英語學到過關的時候,很多單詞的中文意思都記不熟了,單詞融入到句子中去了,脫離了句子的單詞又何必過分關心意思。
我高中的時候,父母說我只背單詞是不能學好英語的。當時我說他們大學學了幾年英語,現在沒記下幾個單詞,我不能重蹈覆轍。現在想來,要學好英語,真的是沒有那麼簡單。如果我處在他們那個時代,還不一定有他們學的好。
學英語一定要努力,方法只是教會你如何走路,不能代替你走路。
自己要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千萬不能生搬硬套,我就是太按照卡式英語的方法,才走了許多彎路。
希望這篇文章能給讀者帶來一點啟發。
學英語有五點很重要:聽 說 讀 寫 背
聽-----聽磁帶,英文歌,看英文電影.
說-----多和別人用英語交談,練習口語.
讀-----讀英語文章,報紙.....
寫-----寫英語日記,作文.
背-----背英語單詞,文章.
一般來講,非英語國家的人學習好地道的英語發音需要2年的時間,但是這個問題也可以隨著你的環境不同而改變:
1。去美國或英語國家。
2。娶美國MM
3。看電影,把自己融入電影里
所以,如果我們暫時沒有條件去美國或英語言國家,或者娶美國MM的話,就只能能通過電影來學純正的英語了。下面推薦發音超級標准,語匯簡單,句型經典,特別是省略句式非常好的兩部電影:
標准女音電影 Sabrina 情歸巴黎
標准男音電影 Dove 真假總統
女演員中,發音比較好的著名女演員有
1.Mag Rain
2.Julia Roberts
3.Camern Diaz
關於發音比較好的女演員的電影,推薦:
When harry meet salay 當哈里遇見莎莉
Pretty woman 漂亮女人
My best friend wedding 我最好朋友的婚禮
Erin Brockovich 永不妥協
There"s Something About Mary 我為瑪麗狂
Vanilla sky 香草的天空
Sleepless in Seattle 緣份的天空 西雅圖不眠夜
You『ve got mail 電子情書
男演員中,發音比較好的有:
1。湯姆.漢克斯
2。達斯汀.霍夫曼
關於發音比較好的男演員的電影,推薦:
Philadelphia 費城故事(1993版)
The Graate 畢業生
Rain Man 雨人
Kramer Vs Kramer 克萊默夫婦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肖申克的救贖 刺激1995
Legends Of The Fall 燃情歲月
Jerry Maguire 甜心先生 征服情海
另外,Forrest Gump《阿甘正傳》雖然發音不值得模仿,但是值得推薦觀看學習,因為裡面太多的經典和哲理。還有Gladiator《角鬥士》這部電影使用的詞彙全在新概念3冊以內,也是一個比較有趣的推薦。是檢驗你新概念1-3冊詞彙掌握情況的一部電影。另外,Lion King《獅子王》也是非常推薦的,因為動畫片是給孩子看的,所以裡面的詞彙比較簡單,句子經典通俗易懂,而且還包含很深的人生哲理。
對電影的觀看,精選的要重復的看,新東方的老師Forrest Gump看幾百遍以上,實際上我們學習不用這么誇張,如果有三部電影的台詞別人說出上句,你能說出下句的話。你的口語一定一級棒,而且非常地道。
當然並不是說上面沒有推薦的電影就不值得觀看,只要是你喜歡的英文電影,都可以觀看,只要你用心,總會從中學到很多東西的。
對於要精看的電影,一定要有電影的script,這樣才能學習到更多的東西。你可以到http://www.google.com使用電影的英文名字+空格+script進行搜索,就可以找到該劇本的下載。
需要注意的是,一開始你看英文字幕總有想要知道確切中文意思的願望,就是有英文->中文->意思,才能理解,我希望在這個過程中把你訓練成英文->意思,直接的轉換。這樣才有助於你形成美語的思維和思考問題的方式。
跟電影學英語的時候要掌握八個原則:
1。擇片的原則。正確的選擇適合英語學習的電影。
2。簡單的原則。不要以上來就選擇內容高深莫測的電影。
3。背誦的原則。對於電影對白重的精彩片段最好背誦下來。
4。重復的原則。一部電影要反復的觀看多遍,知道不用字幕也可以完全看懂聽懂的地步。
5。精范結合的原則。拿出幾個電影仔細的分析學習。同時也可以泛看一些你喜歡的電影。
6。模仿的原則。對於經典的電影,要模仿其中的各種角色的對白。
7。突擊的原則。盡量在短時間內突破,不討拖延太長的時間。
8。根據發音標準的演員選擇電影。以便於你模仿出漂亮的語音。
英語學習的六大原則
我在英語學習方面是十分幸運的。在下過硬工夫的過程中,我從未感到英語學習的單調和苦悶,也未感到英語學習有多麼艱難。我讀過一些英語名家談體會的書,其中有中文譯本,也有英文原文本。這些書給了我很多啟發,使我能夠在結合自身學習英語的方法和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出符合常識的學習方法,並上升到符合英語學習規律的原則。如果你能按照這些原則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做,認認真真地去學習和體味,那麼你就定能學好英語。
英語學習應遵循以下六大原則。這些原則都是"常識"性的。正如美國總統林肯所說:一個人必須依據語言、邏輯和"簡單的常識"來決定問題和建立自己的行動計劃。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你按照常理去做,你就可能成功。你違背了常理,就不可能成功。當然,成功與否還取決於你的"努力"。
這一次,你若按照常理去做,並且下工夫,那你就要成功了!
(一)簡單原則
學習英語:從簡單的開始
運用英語:簡單-好、更簡單-更好、最簡單-最好
上大學的時侯,英語老師讓我們大量閱讀英語。有些同學就借來原著,第一頁看下來就有20幾個生詞,第二頁還有20幾個……到了第五頁已不知道第一頁所雲;到了第十頁已不知道前九頁講的是什麼。閱讀變得異常艱難和單調,體會不到有任何收獲,讀英語原著變成了查英語詞典、記憶生詞的過程,變成個苦差事。因此很少有人能堅持下去,就放棄了。其中有人又做了第二次努力,結果還是放棄。原因何在?我想它違背了"循序漸進"的常理。
所謂"循序漸進"就要求你從"簡單"開始。學習、使用英語都要遵守簡單原則。當年,我碰巧是從英語簡易讀物開始的。現在,書店裡有好多套把原著簡寫成的"簡易讀物"。我先讀那些用500~800詞簡寫成的讀物,後來又讀用800~1500詞簡寫成的讀物,再後來就讀用1500~2500詞簡寫的作品……我能讀進去,因為我讀懂了;讀懂的感覺特別好。當一個人有了成就感時自信心就誕生了,並越來越強,也就產生了更大的興趣。外國的英語文學作品彷彿帶我走進了一個不同的國家,一個不同的文化,一個不同的生活,結識了一些不同的朋友。在走入另樣的文化、生活、人物,風俗的過程中就產生了一種強烈的神往,一種強烈的慾望。每時每刻都想讀!
只有從簡單的開始,才容易入門,才容易產生"興趣",才容易把事情進行下去。英語閱讀應遵守"簡單原則",聽、說、寫都應從最簡單的開始,因為簡單原則有巨大的優點:
1、造就成就感,培養自信。
2、增加興趣。
3、語言朗朗上口。
4、易於學以致用。
但是很多中國學生對簡單的語言往往不屑一顧,只求理解而不去嘗試著使用自己學到的東西。中國學生在學英語中最喜歡追求一個字--"難"。盡管學了很多難的東西,卻不會"用"。而事實上,簡單的東西如能靈活、准確地使用才是真正重要的。比如從口語來說,人們並不是看一個人會說多麼難的單詞,關鍵在於看他能否熟練運用最簡單的單詞、句型、語法來表達情感、思想。英語國家人們日常生活的交流是通過有限數量的單詞和簡單的句型來完成的。
Plain English(簡潔英語)在英語國家已成為趨勢:即在說或寫英文時都力求簡單。而中國學生盡管學了很多難詞,復雜的結構,但就連用簡單詞和結構來表達思想都做不到;有時用了很大的詞,一方面不妥,再者也很難讓別人明白。其實當你透徹理解英語中的"小詞","簡單表達方式"時,才能熟練地用簡單英語交際。
當然這並不是說"難的單詞"和"復雜句型"一點兒也不能用,或者說沒有用,我只是說應該少用或盡量不用。但目前"簡單英語"即是"最好英語"的潮流是千真萬確的。其實你同外國人面對面交流,你就會驚喜的發現,他們講的英語是那麼的簡單,你甚至會反問自己學了多年的復雜英語用處何在?
學會容易的東西,並把容易的東西融會貫通地加以運用才是英語學習的關鍵所在。
(二)量的原則
多-好,更多-更好,最多-最好
中國人學習英文,精讀、精聽、精說有餘,但泛讀、泛聽遠遠不夠,大量的亂說就更不夠了。沒有量的變化,怎麼能有質的飛躍?因此,中國人學習英語在注重"精"的同時,必須更加註重"泛"。比如學習英語閱讀,如果沒有讀到足夠的數量,就無法熟練地閱讀英語。若要學習聽力,那就大量地聽各種磁帶,聽英語廣播,看英語電視,看英文電影。如要學習英語口語,那就盡量多說英文。學習英語不能太急於求成,因為只有有了"量",才能有"質"的飛躍。
量的積累是必須的。許多人學習英語時,往往有一種誤解,認為一本書就代表一個水平。比如,當讀完一本初級閱讀書時,就會說"我的閱讀水平達到初級了",學完一本高級閱讀書,便狂歡"我達到高級閱讀水平了"。剛剛讀了一本初級口語書,就認為已有初級口語水平。讀了一本高級口語書,就認為已有高級口語水平。其實,英語學習有一個"點-線-面"的關系。一本書只是一個點,無數本書連成一條線,更多的線形成一個面。所謂"水平"就是面的問題。就拿閱讀來說,首先要讀大量初級書。當你讀完30本初級讀物書後,在你讀第31本初級讀物時已沒有幾個生詞,能輕松地讀懂,並進入作者所描繪的世界時,那你就可以讀中級水平的讀物了。僅僅讀過一本初級水平的讀物,基礎根本沒打好,就急於讀一個更高水平的讀物,那必然就會"欲速則不達",自然不可能學好。也就是說,無論處於何等英語水平,在相應水平上的量的積累是必須的。英語聽力、口語、寫作的學習亦應遵循這一原則。
語言的學習是培養一種感覺,而感覺要靠數量的積累來培養。俗話說水到渠成。同樣的道理,達到了一定的量,"語感"就產生了。這時應再把感覺上升到理念,將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思維中,英語就能運用自如。請注意量的積累在基礎階段最為重要。金字塔的魅力就在於它完美的建築結構。有寬廣深厚的基礎,才能造就塔尖的輝煌。學好英文的道理是同樣的。基礎必須打牢,也只有在基礎打牢的前提下,才能學好英文。
在量的積累階段,也應該遵循正確的學習方法。以閱讀為例,一套簡易讀物分六級,每一級有五六本,一本只有100頁左右,不超過一個星期就可以讀完一個級的讀物。你在讀的過程中,不要太多拘泥於語法,可以偶爾體會一下語法的作用,但主要精力放在理解小說的主題上。要注意,我們是在通過英語獲取信息,了解文化、生活,吸收新的思想。你要讀進去,才能讀得快。不要研究語言,要樹立數量第一的觀念,盡量快速地讀。這樣一來,堅持讀三四個月,英語的閱讀水平就會迅速提高。
總有人問,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學好英語。這問題不好回答,因為沒有衡量學好英文的標准,並且學習英語的速度也因人而異。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你必須有正確的學習英文的方法。實際上,學習英語如按照正確的方法去做,你很快就會入門。從入門到能用英語交際也就是一二年的工夫。因此,如果一直是按照正確的方法做,你很快就能學好英語。
(三)重復原則
英語有句諺語"Repetition is the mother of skills(重復是技能之母)"。你可以回憶一下你學習任何一種技能的過程。無論是游泳還是騎自行車,都是重復同一類動作的過程。 任何技能的獲得,當然包括英語這項語言技能,均來自重復。一種事情重復多了,便產生了感覺和深刻的把握。因此,在發展英語技能時,也應該遵循重復原則。比如,在閱讀時,當你讀過20本初級讀物後,就要在這20本中找出一本自己最感興趣的來讀10遍甚至20遍。同樣的,當你讀過20本中級水平的英語讀物後,就應該在這20本中找出一本自己最感興趣的來讀10遍甚至20遍。學習聽力和口語也要遵守重復原則。比如說,在聽了20盤初級英語聽力磁帶後,就要在這20盤已聽過的磁帶中選出一盤,再把這盤磁帶聽上20遍。在剛開始學習英語口語時,重復原則就更為重要。因為,剛學習英語口語,背誦一些英語後,就找同伴來練,反復重復已學內容。 "重復原則"與"量的原則"缺一不可,要有機地把兩者統一起來。學習英語中的任一項技能:閱讀、聽力、口語、寫作,都必須在量的原則的基礎上,再反復重復。英語中一定有一些你理解的很透並且已經掌握了的單詞或句型,你可以靈活自如地使用它們來交際。請注意,這些熟練掌握了的詞和句型一定是你重復過無數遍的,這些被重復的東西已經變成了你的一部分,因此你能把它們運用自如了。重復是人記憶的最重要途徑,重復使人准確、深刻理解事物本質、內在規律。 量的原則要求你多讀多聽,多說多寫,強調一個"泛"字。而重復原則要求你將同一件事做很多遍,也就是強調一個"精"字。如此看來兩者相互矛盾。但是矛盾是必然存在的。我想世界上最好的東西一定是矛盾的。因為只有兩個矛盾體,才能產生最大的動力使主體前進。好的英語學習方法也應力求矛盾的統一。既要有數量的積累,把面鋪開,又要同時將一本閱讀書、口語書、一盤磁帶、一部電影學透徹。在量的基礎上把部分內容學"精",這是很重要的。
(四)模仿原則
語言是人們在長時間的實踐中形成的認同符號,其運用"規則"可依。孩子學語言是個模仿的過程,他們每天模仿父母、周圍的人、電視等一切可以模仿的東西,並且模仿得越來越象,突然有一天,他們停止模仿了,並且逐漸形成融合自己個性特徵的語言方式。
作為英語學習者,必須模仿已有的東西,不經歷到位的模仿的"創新"意味著錯誤。創新源於模仿,模仿是學習英語的基礎,模仿是創新的基礎。只有在你通過模仿,真正掌握了英語的靈魂、精髓,然後,才可能談到自己的語言風格。
學習英語時,模仿原則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學習語音時,要大量地重復練習音標、單詞發音,朗讀句子和文章。而在練習過程中,盡量模仿"音標發音和單詞發音,同時模仿句子的音調和節奏。模仿對學好語音至關重要。如果你要學習英語口語
㈧ 怎樣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我是高三黨!
上上學霸吧 然後多看美劇 老友記啊 憨豆先生啊 生活大爆炸啊 都行 上學霸吧 那裡有很多高手 還有高考吧
㈨ 如何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從容應戰高考
英語是長期學習的過程,單詞語法是基礎,就閱讀而言要學會分析版句子結構,判斷未知詞語權意思,要回聯想判斷,此外高考閱讀要會分析選項,可能不懂具體意思,但是要選擇最有可能的一項,多練習多分析,其實高考試題難度並不是很難,是有梯度的。多做題多看書,總結經驗和做題技巧
㈩ 高三了,怎麼提高英語閱讀理解
第一:英語的基礎是單詞,要多記多背,記憶單詞的方法有很多種,可以在閱讀中記憶單詞,這樣既不乏味也記得牢。像語法、翻譯、答題技巧等主要就是通過課上習得的,所以一定要專心,課後要學會總結、歸納、理解記憶、做題實戰運用。如果語法太差,可以買一本語法書攻克一下。
第二: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英語閱讀是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英語閱讀理解最好能做到每天至少練習一篇。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簡單的說就是:通過快速的閱讀文章、材料,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脈絡和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做題效率。快速閱讀是一種高效的閱讀方法,其原理在於激活「眼、腦」的潛能,培養和提高閱讀速度、整體感知、歸納理解、注意力集中等方面的能力,對應於閱讀理解方面的幫助很大。快速閱讀的練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掌握快速閱讀後,可以快速的對文章的關鍵信息進行提取,提高做題效率和准確性,同時可節約大量的時間,做到游刃有餘。
做英語閱讀理解的時候要注意:閱讀時不要逐字逐句的翻譯,也不要一句話反復閱讀,即閱讀時碰到一時不理解的句子就一遍一遍地沉浸在閱讀那個句子當中,反復琢磨。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因為要選對答案並不意味著對原文的每個句子都要讀懂,抓住一些重點句子就夠了,正確的做法是,以理解整個段落和整篇文章為主,在涵蓋出題點的句子上用心捉摸。
第三:英語寫作,寫作是一個綜合的東西,單詞、語法、閱讀都是基礎,有了前面的積淀,平時再多加練習,寫作就不是問題了。時間允許的話可以一天寫一篇,最糟糕也要一周練習一篇。
第四:聽力。要想練好聽力,首先,要選擇適當的語音材料:①所選語音材料必須地道、原汁原味;②所選語音材料應盡可能包羅萬象,涵蓋不同領域、不同話題,既要有正式用語,又要有日常會話;③材料應從簡單的入手,逐漸增加難度。其次,聽得方法:①利用零碎時間,這種聽法要求你連貫地、不重復地聽取大量語音材料,不需要聽懂每一句話,只需聽個大概就行。②抽出一段專門的時間,集中精力全神貫注地去聽。這種聽法不要求你聽太多的內容,但務必要聽懂每一句話,把握每一個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