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課外閱讀報告英語

課外閱讀報告英語

發布時間: 2021-01-19 10:51:04

『壹』 小學生課外閱讀調查報告

讀書的目地,不在於你讀過多少書,學會了多少知識,而在於你能用多少!

可憐的中國教育!

『貳』 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報告

關於小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調查報告 2008-11-28 09:20:42| 分類: 教育、繼續 | 標簽: |舉報 |字型大小大中小 訂閱

為進一步了解我市學生閱讀習慣、閱讀內容、閱讀方法,推進學生乃至全民閱讀。我在育我小學開展了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調查活動,在全校9個教學班,300餘名學生中,共發放了《學生閱讀調查問卷》200份,一至六年級各隨機抽選了約2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卷100份,並協調各年級語文教師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了相關問題。
一、調查實施
(一)調查目的
1、全面地了解本校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現狀:了解學生閱讀的特點,包括學生閱讀的興趣、閱讀習慣、學生閱讀時間、各年級學生閱讀閱讀內容的選擇、閱讀方法等。同時對學生課外讀物的來源、購買能力,市面上圖書價格進行了解。
2、根據閱讀現狀調查分析其產生原因。
3、提出相應的對策,為學生更好地進行課外閱讀創造良好的條件。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這是本次調查採用的主要手段。一至六年級各隨機抽選了20 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2、個別談話。這是本調查採用的補充手段,針對某些尚需進一步了解與研究的問題有選擇地與有關學生談話,以獲取典型案例或驗證某種調查結果。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關於閱讀時間、閱讀量。
問卷1:你閱讀課外讀物嗎?
A、經常閱讀 B、偶爾閱讀 C、基本不閱讀人數
各年級經常閱讀偶爾閱讀基本不閱讀百分數
一年級12%12%76%
二年級18%68%14%
三年級56%42%2%
四年級38%62%0
五年級36%64%0
六年級50%48%2%
以上調查數字表明: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課外閱讀習慣逐漸養成。從二年級開始,課外基本不閱讀的學生人數逐年下降。中高年級經常閱讀的學生佔三分之一以上。
問卷5:你有多少時間閱讀課外讀物?
A、每天2小時以上 B、每周7—10小時
C、每周3—5小時 D、不固定
人數
年級每天2小時以上每周7—10小時每周3—5小時不固定
一年級20%2%2%76%
二年級26%14%6%24%
三年級22%12%22%44%
四年級26%26%8%30%
五年級28%6%4%62%
六年級16%4%10%72%
以上調查數字表明:各年級學生每天課外閱讀時間的趨勢是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越多(其中六年級學生因功課的壓力,課外閱讀的時間相對少一些)。這說明了我校開展的讀書實踐活動取得了初步結果。近年來我校根據各年級特點開展多樣閱讀活動。一是在低年級中開展「親子閱讀」活動。二是規定中年級每周有兩節閱讀課,一節是教師指導開展閱讀活動,如讀書交流、指導、做閱讀筆記和寫心得體會等。一節是在校圖書館和閱覽室閱讀。三是規定高年級每周一節自主閱讀課,加上學生在家中的閱讀時間,因此,大部分學生能保證每天有半小時以上的時間用於課外閱讀。四是利用學校召開家長會,宣講我校的讀書活動,使家長明確「開卷有益」,得到家長的大力支持與配合。這種校內指導,校外延伸的讀書方式和成果在我校各項活動中得到了體現,有效地激發了學生閱讀有益讀物的興趣,調動了閱讀的積極性,逐步形成了讀好書的風氣。但不容忽視的是各年級學生閱讀時間不固定的現象十分普遍。據「問卷4、你一般選擇什麼時候讀課外讀物?」調查顯示:三分之一左右的學生選擇「做完作業後」,近三分之一的學生選擇「睡前」,近三分之一的學生選擇「周末或假期」。這說明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與學生課業負擔有很大關系,作為家長、教師應在「減負提質」的基礎上,對孩子的課外閱讀時間要予以充分保證。
(二)關於小學生的閱讀對象。
本次問卷調查有兩道選擇題、兩道文字表述題是關於閱讀內容的選擇和對其他中外名著的閱讀情況的了解。
問卷2:你常閱讀的讀物是什麼?
A、教科書、教輔書 B、報紙 C、雜志
D、電子刊物 E、其他
人數
年級教科書、教輔書報紙雜志電子刊物其他
一年級30%18%22%10%20%
二年級40%22%6%4%22%
三年級48%22%8%6%16%
四年級58%16%2%4%28%
五年級38%14%2%2%26%
六年級42%16%18%6%22%

問卷3:你對什麼樣內容的讀物感興趣?
A、名著 B、名人傳記 C、科普類
D、體育、娛樂類 E、故事小說
F、漫畫 G、其他
人數
年級名著名人傳記科普類體育、娛樂類故事小說漫畫其他
一年級6%2%18%28%44%27%2%
二年級12%10%12%12%8%54%26%
三年級68%38%56%24%40%44%30%
四年級62%36%30%6%10%32%12%
五年級24%42%22%18%14%74%8%
六年級52%28%38%34%46%58%22%

從每個年級數據匯總分析來看,各年級學生常閱讀的讀物排在首位的均是教科書、教輔書。許多家長急功近利地買一些教材輔導類的讀物,認為孩子閱讀其他讀物便是浪費時間,分散學習精力。孰不知,讀一本好的文藝作品,對孩子的幫助遠遠大於讀一本《小學生作文大全》,因為這些文藝作品是孩子思想、感情和內心感受的源泉,是對課內閱讀教學的鞏固和運用。所以,家長切不可將自己的偏愛強加於孩子,束縛孩子的課外閱讀。
問卷3調查結果顯示:一、二年級學生對故事、漫畫較感興趣,三年級起,學生開始對以文學類中外名著、名人傳記、科普類讀物發生興趣。女生更喜歡反映少年兒童生活的小說,男生更喜歡探險故事和自然科學方面的讀物。從整個學校的抽樣調查結果分析來看,三年級是一個分界點,閱讀文學故事類、科普類書籍的學生人數增加了,閱讀教輔書、漫畫書的學生人數有所減少。這取決於學生閱讀心理的發展,認知水平的提高,閱讀對象也隨之改變,更重要取決於教師的引導、學校開展的讀書實踐活動。此外,從這兩道問卷題分析結果來看,相對而言,課余自主閱讀,學生的閱讀面較為狹窄,主要以學習輔助類書籍為主,內容比較單一;大多數學生在課余,尤其是雙休日,對閱讀還是顯得比較隨意、消極的。以個人的興趣來選擇課外讀物,各年級學生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左右的學生對漫畫感興趣。另外,從每個班抽查兩名學生談話調查結果來看,學生看消遣類的,如漫畫、連環畫、腦筋急轉彎的人數較多,況且,此類書籍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給學生負面影響較多;看知識性書籍、名著的則偏少。這樣勢必不利於學生知識面的拓寬,也不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這種現象促使我們思考,對學生的課外閱讀對象的選擇應該如何引導
(三)關於閱讀習慣
問卷7:你怎樣閱讀?
A、仔細閱讀並做讀書筆記 B、仔細閱讀但不做讀書筆記C、快速閱讀
人數
年級仔細閱讀並做讀書筆記仔細閱讀但不做讀書筆記快速閱讀
一年級8%8%84%
二年級30%26%44%
三年級40%58%2%
四年級40%54%6%
五年級14%66%20%
六年級18%74%8%
以上數字表明,隨著年級的升高,大部分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能仔細閱讀的比例越來越高,三分之一左右的學生能仔細閱讀並做讀書筆記,從三年級起選擇快速閱讀的學生比例很小,三、四、六年級不足10%。但是閱讀習慣的養成也存在差異性,學習習慣好的學生閱讀習慣相對較好,該班語文老師重視課外閱讀,方法指導恰當的,該班學生閱讀習慣相對較好。
(四)對教材的認識
問卷8:你對教材怎樣認識?
A、主動學習、生動有趣 B、內容新穎、更新較快
C、被動接受、枯燥無味 D、內容陳舊、更新太慢
人數
年級主動學習、生動有趣內容新穎、更新較快被動接受、枯燥無味內容陳舊、更新太慢
一年級82%4%4%10%
二年級80%14%4%2%
三年級60%38%2%0
四年級44%46%4%2%
五年級28%58%8%6%
六年級42%48%12%14%

以上調查數據表明:絕大多數學生對教材的評價較高,選擇「主動學習、生動有趣」、「內容新穎、更新較快」這兩項的學生達80%—90%以上。高年級學生隨著閱歷的增加,獨立見解的形成,對教材的期待越來越高,因此選擇「被動接受、枯燥無味」、「內容陳舊、更新太慢」的學生有所增加
(五)關於讀物來源與購買力
問卷6:你是如何獲得課外讀物的?
A、同學借閱 B、圖書館借閱 C、家長購買
D、自己購買 E、書店
人數
年級同學借閱圖書館借閱家長購買自己購買書店
一年級8%064%8%20%
二年級4%4%46%4%40%
三年級6%6%40%36%34%
四年級2%8%30%16%44%
五年級2%10%48%28%20%
六年級14%18%32%48%36%
以上調查數據表明:學生獲得課外讀物的途徑主要是:家長購買、自己購買。年級越高,主動獲取讀物的意識越強,獲得課外讀物的途徑越廣泛。學校圖書館(室)由於學校金費投入的限制,圖書數量有限、內容過於陳舊,對學生吸引力不夠,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因此學校圖書館(室)這一資源有待於進一步地開發和利用,使其在學生的課外閱讀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三、存在問題及對策
(一)存在問題
1、學生課外閱讀書籍中,教輔書、尤其作文書比例較大,名著不夠,閱讀面較窄。
2、學生課余時間(雙休日、假期)閱讀隨意性較大,大部分家庭缺乏讀書氛圍,學生借閱圖書渠道不暢。
3、學校圖書館(室)圖書資源還沒有有效利用。
4、學生閱讀習慣、閱讀能力還有待持續培養和進一步提高。讀書筆記有待指導、完善。
5、由於電視、網路等媒體的沖擊,學生很容易受到直觀形象、新鮮刺激的電視、網路等媒體的吸引,讓課外閱讀受到干擾、擠占。
(二)對策及改進措施
1、營造讀書氛圍、培養閱讀興趣。
通過校內開展讀書實踐活動,如低年級的「親子閱讀」、中高年級的讀書競賽、讀書交流、讀書成果展示,閱覽室的開放,校圖書館的定期借閱制度的建立,小學生必讀課外書目的推行、展示等活動來營造讀書氛圍、培養閱讀興趣。同時利用家長會、請專家講座,宣講課外閱讀的必要性、重要性。這樣,校內引導、校外延伸,讓濃濃書香縈繞校園和社區。
2、扎實開展各種類型的讀書活動。
針對問卷調查反映出來的學生閱讀隨意性大、班級及個體存在差異的問題,我們可以開展一些生動活潑、行之有效的讀書活動:讀書小報交流會、課本劇表演、朗誦比賽以及主題式探索性讀書活動。一些高年級的讀書活動競賽,也可以邀請低年級學生參加旁聽,高年級學生起到了「榜樣」作用。讓年級間、班級間、個體間互動起來,也可建立「課外閱讀聯誼會」,這樣一定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縮小差距。
3、完善「落實」機制。
一是時間落實。學校安排的閱讀課要落實,保證每周的課外閱讀指導課專時專用,不能挪為他用;對學生自由閱讀的時間要落實,減少機械性抄寫作業量,增加閱讀時間。
二是指導落實。教師的指導,主要是引起學生的興趣,精美的散文可以朗誦一段;知識豐富的作品,可以簡要講一些學生聞所未聞的知識。閱讀方法的指導也要多樣化,從摘抄、批註、質疑、欣賞、寫讀後感等多種角度進行指導。
三是活動落實。活動的形式要豐富多樣:故事會、辯論賽、朗誦會、讀書筆記展評等。讓每一項活動都落到實處。
四是檢查落實。對學生課外閱讀的進展要經常檢查、督促、交流、評價,對學生閱讀的篇目、字數要經常統計,使學生養成習慣。並且及時表揚先進,擴大影響。
4、給學生推薦課外讀物,營造有書可讀,有好書可讀的環境和氛圍。
在推薦課外讀物時應加強與課內閱讀的聯系。現在的許多少年讀物,要麼一味迎合學生,要麼板著面孔教訓學生,真正對他們有指導性的書太少了。教師可通過設讀書角,教師帶頭捐書、買書,學生踴躍獻書,並發揮學校圖書館的作用等形式來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
總之,素質教育的實施離不開廣泛的課外閱讀,希望全社會共同關注學生的閱讀現狀,老師、家長共同合作,營造全民讀書的良好氛圍,讓越來越多的孩子能在課外閱讀的廣闊天地里自由遨遊,讓越來越多的孩子能體驗到閱讀的快樂。

『叄』 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報告

徒乘還要學什麼,比較難的
一個心存陽光,懂得感恩的人,他的心靈是明朗、亮麗、曠達、溫暖的友實

『肆』 中學生課外閱讀 結題報告

書籍是知識的載體.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洋溢著書香氣息的文明古國.古人用汗牛充棟、左圖右史形容家中藏書豐富;用書香世家,世代書香形容世代喜歡讀書;用懸梁刺股,鑿壁偷光形容古代人不謂艱苦、勤奮讀書……可見,古人對書的執著痴迷。 如今,書籍更是為人們所推崇。當然,與書籍息息相關的莫過於當代中學生。隨著社會的發展,書籍並不只存在傳統意義上的「四書五經」。現走入書店,滿櫃子琳琅滿目的書令人眼花繚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書的多樣性,也引發了一個潛在的問題:如何挑選書籍。這便是本小組所研究的重點。 一本好書,將改變你我的價值取向,將讓你我受益一生。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好書的選取,隨著時代的演變,越發顯示出其重要性。那麼,中學生到底喜歡什麼書呢?依照我們的調查,中學生喜歡的書大都是些青春小說,娛樂性的雜志,搞笑圖書,更多的是些教材輔導書……然而所謂蘊藏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寶貴的文化經典名著卻「少人問津」。這現象顯然不盡人意。那麼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們開展了一個調查調查出來的原因有以下四個方面:一、 認為有些名著已經過時。許多同學認為古典名著畢竟已經過時(像《論語》、《孟子》等等)讀那些書根本不合時代的潮流。篇幅長又難以理解,又時時透著與時代格格不入的氣息。這是同學們不喜歡閱讀名著的重要原因之一。二、 有些家長並不贊成他們的孩子涉及課外書。他們認為,這些課外書與孩子們的發展並無利益影響。而且,名著大多數較為昂貴覺得沒有什麼「投資」價值。自然而然,同學們也就沒有什麼機會涉及。三、 某些課外書對同學們較有吸引力。例如雜志、漫畫、校園小說……它們以篇幅短小,內容簡單易懂,並且符合中學生充滿熱情、好奇等心理特點。因此吸引了不少中學生的眼球,甚至讓他們能夠為這些課外書廢寢忘食。四、 中學生目前較為繁重的學業。中學生學習緊張,壓力大,又面臨著中考、高考這兩大人生的轉折點。自然而然,名著相對教材來說不怎麼受歡迎。綜上所述,名著實在是令中學生難以喜歡。但,種種客觀原因都不能遮掩名著煥發出來的不朽光芒。堪稱名著的書畢竟是人類文學思想的精華。它畢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多數名著所塑造的人物均為正面人物。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柯察金的頑強精神,使多數人在困難中為之一震;《巴黎聖母院》中的卡西莫多面貌雖說醜陋,但他的善良使多少讀者為之動容;《家》中的覺慧反抗腐朽制度所表現出來的新一代青年的激情也鼓動著許多青年追求自己的夢想……這些對中學生來說是大有裨益的!由此可見,書的選擇,對一個人性情的培養是有很大關系的.一本好書就是一個諍友,它會督促你,影響你,讓你得到成長,得到升華。其實,名著閱讀並不是一件煩瑣的事,只要掌握好方法,也是一件輕松簡單的事。對此,我們有以下幾點建議:(一):略讀。如果在你時間和精力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建議只要精讀其中的幾個重要情節,了解其中的梗概以及當時的社會背景、作者的簡介即可。其他的枝枝葉葉,可以刪去不讀。(二):圈點。讀到名著中的精華時,及時地用圈圈點點,做上記號。以便日後復習。(三):及時地做讀書心得。讀書心得可以幫助你日後更好地重新閱讀同一本書。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讀書心得也可以反映你思想的成熟,見解的轉變。閱讀的方法有很多,我們也僅提供幾個方法,希望對同學的閱讀有所幫助。選擇一本好書,讓你受益一生!推薦篇目:中國:《論語》、《孟子》、《莊子》、《聊齋志異》、《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儒林外史》、《西廂記》《吶喊》、《彷徨》、《子夜》、《雷雨》、《女神》、《駱駝祥子》、《繁星·春水》、《朝花夕拾》、《圍城》、《日出》 外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愛的教育》、《苦兒流浪記》、《簡·愛》、《老人與海》、《堂·吉訶德》、《巴黎聖母院》、《復活》、《呼嘯山莊》、《母親》、《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歐也妮·葛朗台》、《名人傳》、《泰戈爾詩集》、《普希金詩集》。契柯夫短篇小說集、歐亨利短篇小說集、莫泊桑短篇小說集

『伍』 關於課外閱讀的研究報告怎麼寫500字

原、創,提、供、知、網、查、重,確、保、質、量。

『陸』 假定你是李華,你的英國筆友Helen正在寫一篇關於各國中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調查報告。她給你發了一封郵件


Dear Helen,
Thank you for your email. Now I would like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th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in our school. I』m sorry to say that most of the students in our school haven』t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reading, especially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as a result, the time and energy students devoted to reading are very limited. Besides, some students prefer to read cartoons, magazines and newspapers rather than classic reading materials.
I think the reasons behind that are various. First of all, quite a lot of students are burdened with too much homework. Still others haven』t formed a habit of reading. They would rather spend their spare time on TV or on the Internet.
However, reading has many benefits. Through reading we can learn more about the world. Reading can help us think better and make our life more colorful. So it is quite necessary for the students to take up reading and for the teachers to limit the amount of our homework so that we can have more time to read.
Best wishes!
Yours
Lihua

『柒』 關於我校的課外閱讀研究報告作文500字

書是知識的海洋,書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書是進步的階梯。如果人們不讀書,那就沒有精神的糧食,所以大家都離不開書本。那大家都喜歡什麼書呢?這都往往因人而異,有的喜歡漫畫,有的喜歡童話,有的喜歡伊索寓言……對於大家的課外閱讀情況,我做了一個詳細的調查。
據調查顯示班裡有20%的人的課外讀物是童話故事,10%的人的課外讀物是科普書,26%的人的課外讀物是漫畫書,28%的人的課外讀物是作文,16%的人的課外讀物是其它類的書。我還了解40%的家長偶爾帶孩子上書店,5%的家長從來不帶孩子去書店。讀書時間調查顯示40%的同學平均每天閱讀時間在1個小時內,30%的同學平均每天閱讀時間在1個小時左右,20%的同學在兩個小時左右,10%的同學在3個小時左右。從這個調查中我們可發現同學們閱讀課外書的時間極少,這全怪家長嗎?不。這也怪大部分同學們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極多。在讀書方法統計當中,有10%的人寫讀後感,20%的人做筆記積累,5%的人畫圈點讀,65%的人不做標記!可見同學們對讀書不是很重視,只是讀一兩遍就行了,沒有做任何標記,我覺得應該多做些標記,才能更加明白、理解這篇文章,對這篇文章才有所記憶。我還查了家長對讀書的重視情況,其中重視幫孩子閱讀的有25%,偶爾督促孩子閱讀的有20%,有孩子自己決定的有55%。從這個統計中我們可了解到家長對孩子讀書的重視程度還不夠,我覺得家長應該多抽時間去幫助孩子閱讀。
從上面這些統計中,我知道了看課外書,可以增長見識,開拓視野。在擴大知識面的同時,提高對事物的認識能力。而且我們還可以通過課外書,多多地積累運用,這樣對我們的作文與成長是很有幫助的。我還希望同學們盡量利用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來多看課外書,並能做上筆記。我還要呼籲各位家長要多抽時間去督促、幫助孩子們讀書。有些同學就因父母不督促,看武俠小說、言情小說,專門跟別人打架、談戀愛,從而走上了歪路。可見,父母的督促是多麼的重要啊!就比如我媽媽的一個表第,就要因他的父母每天都下地幹活,對他的學習也不過問。因為學習差,學校里的人也不和他一起玩。他感到很孤獨,只能以看武俠小說作伴。他漸漸長大了,對武俠十分痴迷。有一天他就像書中的大俠一樣去打人,使一個人身受重傷,被判有期徒刑兩年。
我希望同學們應該有選擇的看課外書,即使父母不督促,也要選擇合適自己的讀物。
(如能幫到您,望您採納!!謝謝~~~)

『捌』 英語課外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文化品格開題報告

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主要以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積極創新和努力實踐為內目標;以獲容取知識、運用知識、掌握科學研究的一般流程為基本內容;以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課型以開放式為組織形式。學生通過收集資料、分析歸納和處理信息等實踐活動來學會學習,學會合作,了解社會,關心現實,關注人類發展,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科學態度和研究意識,提高實踐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例如,在教課文The sea(人教版高二教材Unit 16)時,教師提出以「海洋探密」為題的學習任務,然後讓學生分組進行搜集資料、分析研究、製作課件等活動,最後,讓每組的「傑作」在課堂上展示。通過研究性學習,激發了學生對海洋的探索精神,加深了對海洋的了解。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學生的合作意識得到加強,而且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也得到培養。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創造性地解決一些問題。學生在深入思考和實踐的過程中,可以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尋求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所以,研究性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個性、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玖』 小學生課外閱讀匯報展示的形式有哪些

1 首先通讀短文,弄清全文的意思 2.找明關鍵問題 3.找到問題所在句段 4.找出關鍵詞語 5.分析詞語 6.什麼描寫 7.修辭手法 8.生動形象 9.說明什麼 10.表達什麼感情。
具體參參照下列內容:
閱讀技巧
一. 閱讀理解的答題宗旨:
1.盡量用原文。
2.將題目帶到原文中,尋找答題區域,結合上下文思考,不可脫離原文憑空想像。
3.做完以後再讀讀自己的答案,多從「為什麼、什麼和怎麼」的角度來加以思考。
二. 寫人記事文章的段意的基本格式:
1.什麼人這么樣干什麼事(,結果怎樣)。
2.寫了誰的什麼方面(事)。
三. 寫景文章的段意的基本格式:
1、景+特點;
2、景物+某方面的內容。
三、說明文的段意的基本格式
1、說明了什麼(說明對象)的什麼特點;
2、說明了什麼(說明對象)的某方面內容。
四. 概括段意的基本思路:
1.找中心句和概括性語句。
2.挑片語合而成。
3.將相同的內容,用概括性的詞語來表示。
五. 概括主要內容:
1.記敘文: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
……時候,……人,在……地方,做了……事
2.小說:人物、事件、環境。……人,做了……事,怎樣做的。
六. 中心思想:
通過記敘……,抒發了……感情\\贊美了……精神\\揭示了……道理。
七. 分析人物精神的基本思路
1.議論抒情句。
2.根據具體事例思考挖掘精神品質。
八. 回答人物心情:原因+心情。
九. 提煉寓意:從不同人物和成敗雙方分別思考原因,可出看法。
十. 標題的作用和含義:
(一)作用 1.文章的線索 ①以人或人的某種感情為線索 ②以中心事件為線索。
③以活動為線索。④以實物為線索。
2.點明(暗示)中心。
3.吸引讀者。
(二)含義:結合文章中心分析人物精神、詞語含義
十一. 解釋詞語的語境義:1.描繪情景。
2.詞語替換。
3.寫出比喻義。
十二. 形容詞、副詞的表達作用:
1.判斷詞性。
2.從什麼方面修飾了什麼。
3.生動形象(准確)的寫出了什麼的什麼特點。
4.表現了什麼
十三. 記敘文中詞語的表達作用:
1.解釋詞語——這次詞語的意思是……
2.這一詞語所描述出來的情形——生動形象(准確)的寫出了…….(場景、心情、環境……)
3.這一情形所體現出來的人物(動物)的情感、精神品質——表現(表達)了……(情感)
十四.說明文中詞語能不能去掉
1.解釋詞語。
2.結合句子,思考該詞語的含義和作用。
3.增強了語言的准確性 (表現了作者嚴謹的寫作態度)。
4.如果去掉就會(結合句子分析不準確的原因);與實際情況不符。
十五. 品味說明文語言的准確性的思考角度:
1.解釋詞語。
2.結合句子思考該詞語的含義與作用。
3.增加了語言的准確性(表現了作者嚴謹的寫作態度)。
十六、品味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的方法:
(一)品味詞語 1.解釋詞語。
2.結合句子思考該詞語的含義與作用。
3.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感情。
(二)分析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的作用。
十七、句子的表達作用:
1.是什麼修辭手法。
2.把什麼比喻成什麼\\把什麼賦予了人的動作、心理。
3.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什麼場面。
4.表達了作者對這個形象的情感。
十八、排比的表達作用:
將這些……排列在一起,形象的寫出了什麼場面,表現誰的什麼感情,增強了語言的氣勢。
十九、分析句子含義、作用的基本答題思路:
1.從內容上看:①分析原因
②靠中心
③分析修辭的表達作用
④抓重點動詞和形容詞分析其作用
⑤思考它象徵了什麼
2.從結構上看:①過渡
②呼應
③鋪墊
二十、環境描寫的作用:
1.表現了什麼精神、性格、特點。
2.烘託了人物的什麼心情。
3.渲染了什麼氣氛。
4、為人物的出場作了鋪墊。
二十一、說明方法的表達作用:
1.打比方:把什麼比做什麼,生動想像的說明了原因或目的/說明對象的特點。
2.列數字:通過列舉准確的數字,准確具體的說明了……
3.作比較:把什麼同什麼進行比較,鮮明突出的說明了……

『拾』 小學生關於課外閱讀研究報告怎麼寫

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法。

調查步驟:

1、確定調查對象。根據學校所處不同地理環境,按我區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層次,我們分別選擇了分屬不同層次的陳家橋鎮、回龍壩鎮、土主鎮、中梁鎮等四鎮,其中陳家橋鎮屬於經濟較發達的農村地區,回龍壩鎮、土主鎮屬於經濟發展中等水平的農村地區,而中梁鎮是經濟發展比較落後的山地農村地區。在這些鎮,我們隨機選擇了陳家橋小學、土主小學、保農小學、玉屏小學、新發小學、中梁小學等六所小學的部分學生和他們的家長作為我們的調查對象。

2、設計調查問卷。在設計問卷調查表時,我們參考了一些相關的調查設計,問卷內容分學生和家長兩部分,共設計了30個學生問題(全是選擇式),涉及學生課外閱讀心理品質、閱讀方向、閱讀活動、外部影響和開展條件;共設計了5個家長問題(全是問答式),主要是了解家長對孩子課外閱讀的認識關注程度。

3、調查問卷的發放和回收:2007年10月,我們向上述學校的有關學生發放了調查問卷表,並說明了填寫要求。歷時一周,我們共發出問卷396份,回收有效問卷365份。

4、調查問卷的統計與分析。

調查結果與思考:

一、學生問卷統計結果:

(一)課外閱讀的心理品質:

1、主動性品質:

(1)關於興趣:

「雙休日,你最喜歡干什麼?」選擇「看電視」的學生佔47.40%,選擇「出去遊玩」的學生佔27.95%,選擇「上網打游戲」的學生佔11.23%,選擇「看書」的學生佔13.52%。

(2)關於動機:

在如何看待課外閱讀的意義上,51.00 %的學生認為課外閱讀有利於提高學習成績,14.25%的學生認為課外閱讀有利於提高個人文化素養,22.47%認為可以積累優美詞句,提高作文水平,20%的學生認為可以擴大知識面,彌補課堂閱讀的不足。

(3)關於態度:

對課外閱讀活動的參與程度,選擇「很喜歡」與「喜歡」的佔51.78%,選擇「喜歡,但很少讀」的佔38.90%,選擇「一點都不喜歡」的佔9.32%。

平均每天堅持讀書一個小時及以上的12.05占%,堅持半小時左右的佔40.82%,偶爾讀一讀的佔35.62%,一點不讀的佔11.51%。越到高年級,平均每天堅持讀書時間半小時以上的學生比例越大。

(5)關於閱讀心理需求:

從學生關於課外閱讀的願望來看,15.34%的學生希望得到關於閱讀內容的推薦幫助,53.98%的學生希望得到閱讀方法的指導,6.58%的學生希望得到來自長輩或老師的監督,26.03%的學生希望有一個讀書交流場所或環境。100%的學生希望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閱讀活動。

2、專注性(注意)品質:

區別不同年段閱讀能力,每個年級段每天閱讀量按200或300字級差為准,低段達到200字及以上的為32.73%,中段達到200字以上為37.80%,高段達到500字及以上的為53.95%。

總的來說,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生課外閱讀的專注性品質水平在不斷提高。但是,高段每天閱讀量不到200字的達26.75%,而六年級尤甚,高達34.53%。

3、持久性品質:

(1)以能否讀完一本書為例,隨便翻翻的佔14.52%,只挑選有趣的地方讀的佔47.95%,能認真讀的僅佔37.53%。

(2)從學生現有的課外閱讀總量來看,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課外閱讀要求,調查反映,各年段(以雙年級為准)已達到閱讀量要求的百分比分別是:低段9.4%,中段22.5%,高段17.27%。而六年級閱讀總量在30萬以下的,高達65.47%,距離小學畢業應該達到的145萬字的課外閱讀總量相去甚遠。我們還發現,在自發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較好的班級,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遠遠領先於其他班級的學生。

4、探索性品質:

(1)關於讀書方法:

89.86%的學生會用摘抄好詞佳句、寫讀後感、圈點批註、講述、邊讀邊思考想像等讀書方法,但選擇方法比較單一,尤其是寫內化程度要求較高的讀後感的學生僅6.30%。閱讀中遇到問題,63.29%的學生能查閱工具書或是問身邊的人。

(2)關於閱讀理解:

29.86%的學生認為自己不但能讀懂,還有自己的想法,60.82%的學生認為自己基本能讀懂,而只有9.32%的學生表示不認識的字太多,讀不懂,且主要集中在本身識字不多的低年級段。這反映出學生識字、理解等閱讀的基本能力整體較好。

(二)課外閱讀外部影響:

1、給予學生課外閱讀影響的人:

影響最大的依次是,教師,為27.94%,父母,為27.12%,同學,為16.99%,偉人、名人,為13.42%。

2、學生反映家長對課外閱讀的態度:

否定的為11.51%,不介入的為11.23%,贊同的,佔77.26%,其中表示會主動為孩子篩選或購買的的僅23.29%。

父母最支持看的課外書依次為作文選,為59.45%,名著,為17.26%,網路全書,為14.79%,其他諸如上網閱讀、報刊雜志,為12.33.%,卡通漫畫,5.75%。

(三)課外閱讀活動開展情況:

1、關於日常課外閱讀:

18.63%的學生反映老師經常要求學生讀課外書,68.22%的學生反映老師偶爾要求讀課外書,13.15%的學生反映老師沒有要求課外閱讀。

2、關於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

18.08%的學生反映班裡有開展讀書交流活動,64.93%的學生反映班裡偶爾開展過讀書交流活動,16.99%的學生反映根本沒有開展讀書交流活動。

(四)課外閱讀方向:

1、關於圖書圖文形式:

適應學生心理發展特點,低段喜歡讀純圖畫的圖書或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的圖書佔78.19%,中段、高段逐步轉向喜歡讀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的圖書或純文字圖書,分別佔75.60%和85.53%。

2、關於圖書內容類型:

讀教輔作文類的佔36.71%,讀文學故事類的佔31.51%,讀科普類的佔21.64%,讀卡通漫畫類的佔32.87%,讀報刊雜志的佔7.40%,讀其它類型的佔10.14%,其中讀教輔作文類的高居榜首。

(五)課外閱讀條件:

1、關於課外書的來源:

自己買的有54.79%,向學校圖書館或班裡圖書角借來的有21.92%,來自其它方式的有25.21%。

2、關於家庭讀書氛圍:

家裡訂閱報刊雜志(包括《少年先鋒報》)一份以上的有52.33%,而訂閱兩份以上的僅29.04%;家裡父母能平均每天讀書或報刊雜志半小時以上的有39.45%,能讀一小時以上的僅12.60%;有書房、書櫥或其中之一的為59.73%;擁有課外書不足10本的高達59.18%,實際上,一本課外書也沒有的大有人在,而擁有課外書30本以上的僅佔15.34%。

二、家長問卷統計結果:

(一)關於孩子課外閱讀習慣:

作為孩子課外閱讀的觀察者,25.5%家長認為孩子有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47.12%的家長反映孩子有課外閱讀行為,27.38%的家長反映孩子沒有讀課外書。

(二)關於課外閱讀活動意義:

96.99%的家長認為讀課外書是有益的,只有3.01%的家長認為課外閱讀對孩子沒有什麼明顯幫助。但認為課外閱讀就是為了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提高學習成績的家長高達58.08%。

(三)關於親子閱讀:

經常和孩子一起讀書的只有13.42%,偶爾和孩子一起讀書的有35.34%,沒有親子閱讀經歷的有51.24%。大多數家長反映自己沒有時間和孩子一起讀書。

(四)關於課外閱讀困難:

69.32%的家長認為孩子課外閱讀最大的困難是理解能力不強(而低段多反映學生識字量不足,影響孩子閱讀),40%的家長反映孩子課外閱讀缺乏指導。

(五)關於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93.97%的家長對學校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明確表示支持,只有1.10%的家長明確表示不贊同學校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三、結果分析:

(一)學生課外閱讀的主觀態度積極。調查結果反映出真正不愛讀課外書的學生並不多,不到百分之十。100%的學生希望學校開展各種各樣的課外閱讀活動。這對我們即將開展的課題研究是十分有利的,同時也告訴我們,課外閱讀的關鍵是能否長期堅持。不過,我們調查發現,二年級選擇「一點都不喜歡」的學生比例高達20%,這是令人憂慮的。它提醒我們,課外閱讀是一個長期的工程,必須從小抓起。

(二)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不濃厚,主動性不強。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然而調查表明,我區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缺乏,表現在年齡差異上,越到高年級,喜歡課外閱讀的學生越少。另外,遇到困難,有相當部分學生採取的是放棄與逃避,不能正視。導致這種情況的出現,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因為越到高年級,學生的學習壓力越大;二是家長與教師對課外閱讀的片面認識與要求導致學生喪失閱讀興趣(家長要求學生課外時間看作文書的高達59.45%),三是充滿神奇、幻想的影視特別是動畫片的巨大影響。我們還發現,盡管地處農村,網吧對學生的影響雖然還不是很明顯,但所佔百分比已經超過了選擇讀書的,這尤其表現在中高年級,是我們需要引起重視的。

(三)學生課外閱讀意志品質不強,閱讀量小。調查發現,我區農村相當部分學生缺乏課外閱讀專注性品質即注意力,不愛讀課外書,且有愈來愈烈之勢。直接導致課外閱讀總量小,無論哪個年級,能達到新課程標准要求的學生很少很少。而且,相當多學生現有的課外閱讀量距離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相去甚遠。這說明,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必須加強小學生課外閱讀過程中意志品質的鍛煉,提高其自控能力。

(四)學生課外閱讀畏難情緒較大,能力較低,方法不多。調查發現,盡管不少學生能夠用一些常用的讀書方法,但是思考程度不高,能夠綜合運用的很少,即使是高年級,相當多的學生也不願採用寫讀書筆記、讀後感等語言內化與思考程度要求較高的讀書方法。家長們反映,很大部分學生課外閱讀理解能力差,不認真,怕吃苦,持續時間短,懶於動腦思考,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需要課外閱讀方法的指導。

(五)學生課外閱讀內容單一,種類少。在內容選擇上,學生課外閱讀的主要是學習輔導(其中主要是作文)類、童話故事類和漫畫卡通類課外書籍。對於其它書籍,比如《網路知識大全》、《十萬個為什麼》、經典名著以及其它史地、人文等方面的書籍,即使適合他們閱讀,他們也不會主動選擇來讀。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受家長只關注孩子成績,忽視孩子全面發展的急功近利思想影響,二是受自身對一些直觀性強的、能調動各方面感覺器官的事物比較感興趣的心理發展特點的影響。

(六)家長、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意義認識片面。相當大部分家長急功近利,希望課外閱讀能立竿見影,迅速提高孩子學習成績或是作文水平。而不少學生受家長影響,對課外閱讀同樣帶有很大的功利性,他們就是沖著能提高學習成績、作文水平而讀的。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不過,值得欣慰的是,絕大多數家長並不支持孩子閱讀卡通漫畫類純視覺讀物。

(七)學生課外閱讀文化氛圍差,無書可讀。離孩子最近的人,往往給予他們的影響最大。由於自身素質的局限,家長普遍缺乏閱讀習慣,親子閱讀經歷極少,不能給學生樹立身邊的讀書榜樣。同時,由於農村生活習慣與經濟限制,大多數家長也沒有為孩子創造一個比較良好的課外閱讀環境。因此,學生普遍缺乏來自家庭的文化熏陶。另外,家長們對現代信息技術帶來的網路閱讀比較陌生,也不利於孩子閱讀視野的拓展。而更嚴重的是,學生無書可讀。幾乎所有被調查的班上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圖書角(掛上三五本或是幾張報紙,那不叫圖書角),學生個人藏書嚴重不足(不少學生把家裡所有課堂以外的書都算上了,數量也很低)。

(八)學校對課外閱讀重視不夠,學校圖書室利用率低,課外閱讀活動貧乏。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學校不夠重視,圖書室沒有專人負責,沒有做到向學生全面開放;二是學校現有圖書內容陳舊,數量有限,適合學生閱讀的圖書嚴重不足;三是任課教師迫於教學壓力,很少要求學生課外閱讀各種書籍。所以,幾乎所有被調查學校都很少或是根本沒有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盡管學校都配備了大量的圖書,但實際借閱率並不高。這是導致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喪失、閱讀積累少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

(九)廣大家長支持學校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從家長的反饋來看,這次調查起到了一個認識引導作用,激發起了家長們對孩子課外閱讀的關注與思考,家長明確表態支持課外閱讀的百分比高達93.97%,明顯高於學生問卷反映出來的(過去時支持態度)77.26%,為即將開展的課題研究作了比較到位的前期宣傳、動員准備,有利於學生和家長觀念的轉變,有利於課題研究的施行。

對開展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活動的建議:

一、 少些功利色彩,注重興趣培養。

1、轉變觀念,少些功利色彩。

開展課外閱讀活動,首先要努力轉變教師,特別是家長對課外閱讀意義的片面認識。應該認識到,課外閱讀是學生課堂閱讀與學習的延伸,課外閱讀的直接目標應該是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使他們具有較為廣闊的知識背景和認知能力,當新的學習內容呈現在他們面前時,他們便能較好較快的同化新的學習內容,學得更快,學得更好。課外閱讀的最終目標應該是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和良好個性與健全人格的形成。我們必須明白,語文素質的提升歸根到底還取決於學生自己的勤奮閱讀和領悟,知識的積累,能力的提升,同樣取決於學生自身的勤奮閱讀與領悟。因此,課外閱讀,絕不僅僅是多讀幾本書,簡單地達到一定的閱讀量。作為老師,或是家長,絕不能把它當成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或是學習成績的制勝法寶。

熱點內容
39天電影在線播放免費觀看 發布:2024-08-19 09:18:18 瀏覽:939
可投屏電影網站 發布:2024-08-19 08:19:20 瀏覽:140
農村喜劇電影在線觀看 發布:2024-08-19 07:46:21 瀏覽:300
電影院默認區域 發布:2024-08-19 07:39:02 瀏覽:873
台灣金燕全部電 發布:2024-08-19 07:30:20 瀏覽:249
在哪可以看網站 發布:2024-08-19 07:29:06 瀏覽:467
電影tv版app 發布:2024-08-19 07:28:17 瀏覽:51
韓國倫理電影在什麼地方看的啊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835
韓國找女兒那個電影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667
驚變溫碧霞在線播放 發布:2024-08-19 07:10:13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