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核心素養中閱讀能力的培養
㈠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作為一個小學語文教師怎樣依託教材來提高我們小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呢?筆者認為,可以讓學生接觸課文多讀;在感知課文的基礎上理解作家的意圖和情感,體會出作家在靜默狀態下的心性語言;有耐心的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感悟語言的內涵和魅力;正確處理語文素養和創新能力的關系要關注語言的發展,要始終把訓練學生語言個性化的風格作為永遠的追求。總之,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需要我們小學語文教師的辛勤耕耘,絕不是依賴老師的一朝一夕,而是在不斷積累與實際中,去體會和領悟的。
關鍵詞:
語文素養 感知 領悟 積淀 創新 風格
現行語文教材新課標是國家教育行政部門依照教育方針頒布的具有綱領性的文件,明確規定了小學語文教材的性質、目標、任務、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特別是閱讀教學這一重要內容,我認為是更加重視了閱讀,再沒有在段落大意和各個句子的深究上反復折騰。那麼作為一個小學語文教師怎樣依託教材來提高我們小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培養和訓練。
1、感知是閱讀教學的前提,是語文素養提高的基礎。
讓小學生接觸課文多讀,在讀中畫出生字,註上拼音和優美的句子。低年級語文老師可以領讀、示範讀,然後讓學生自己讀,培養語感;也可以稍縮短讀的時間,並指導他們學會粗讀和細讀。如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稱贊》課文,我先讓同學們粗讀,以便理解整篇課文內容,接著細讀感知重點句子。「你真能幹,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這是小刺蝟對小獾說的話。我要求學生讀得抑揚頓挫,這樣對理解課文有很大的幫助,並讓他們到台上表演感知小刺蝟的「真誠」。
2、領悟是閱讀教學的關鍵,是語文素養提高的鑰匙。
在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如何讓我們的小學生理解作家的意圖和情感,體會出作家在靜默狀態下的心性語言,我認為是閱讀教學的關鍵,也是語文素養提高的鑰匙。語文教師要擔負起這個重任,首先要教會學生做人,不斷去喚醒他們心底的善良和感恩,關懷和愛,激發他們表達的慾望,並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領悟自我感受難忘的句子。還是小刺蝟對小獾說的那句話,「你真能幹,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怎麼樣讓二年級的小學生領悟這個句子的內涵呢?我認為:那就是要激發小學生的生活情感和想像能力,而恰恰這個年齡階段的小學生生活積累極度貧乏和無知,於是我採用了打比方的教學方法誘導小學生想像:假如你在做一道數學題有點困難的情況下,而其他同學都做完了,當你看到空盪盪的教室只剩你一人的時候,你什麼心情呢?是慌亂還是焦躁,我估計可能要哭了,而就在此時突然有一位同學從教室外面進來走到你的身邊,對你悄悄的而又小聲的說:「你的作業做的真認真,相信你能夠自己動腦筋把剩下的題做完做好的!」好的,那麼我們再來設身處地的理解小獾的做木工的技術是個什麼樣呢?粗糙但很認真,抓住「粗糙」和「認真」,讓小學生去體會和感悟,說明小刺蝟是真誠的在鼓勵小獾,強調生活的真實情感,讓他們也去學會發現這些平凡生活的細小情感和心理波瀾。
3、積淀是閱讀教學的貯存,是語文素養提高的平台。
學習語文不能急噪,更不能浮躁,我們要有耐心的引導小學生積累語言,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感悟語言的內涵和魅力。應該說感知語言是記憶語言,是產生良好的第一印象;領悟語言是把課文的語言摘進自己的內心裡去,內化到自己的情感區中,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而積淀語言才是我們用自己的語言和作者對話的平台,它可以厚積薄發,也可以薄積厚發。這是實踐語言發展觀的環節,也是小學生習作的重要前沿。積淀語言是我們教師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核心,我們要引導小學生感悟文理中美好的情感。如二年級上冊《紙船和風箏》,我是這樣引導學生積淀語言的:在熟讀和領悟的基礎上,我一下子提取三個句子,這就是課文中的三個感嘆句!我把最後的一個感嘆句列舉出來,「如果你願意和好,就放一隻風箏吧!」讓學生積淀這一種語言的委婉的表達方式,聯系前面的課文也出現了這樣的句子:「現在可以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了吧!」,而這一句是在「你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的商量的語氣基礎上說的,所以我們必須要聯系著理解才能真正感悟句子的內涵,積淀語言的神采。多讀,也可以自己表演,體會推敲其中的語氣、神態、節奏、輕重、語境和感情,從而幫助他們貯存自己的語言金礦。
4、創新是閱讀教學的躍升,是語文素養提高的界碑。
學習語文的關鍵是發展語言,而語言的發展又要求我們在學習語言,提高語文素養的同時提高創新能力。正確處理語文素養和創新能力的關系是我們激發小學生語言創新的基礎。因此創新的理論只有我們語文教師自己把握,而我們要求學生創新,就是要求他們寫自己喜歡的語言就可以了,在表現形式上可以不斷使用各種句型,能夠在各種環境下真實的生動的表達自己內心逼真的情感。美的語言書寫美的情感是語言創新不竭的動力和源泉。我在課堂中是這樣訓練小學生語言創新能力的:張揚小學生運用語言的個性,肯定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及時發現他們在運用語言方面的點子並鼓勵和表揚,使他們有一種表達的沖動,然後理性的加以輔導。變化各種句型的表達方式,積累情感表達的修辭手法,對於高年級的學生,同一個句子可以嘗試著用比喻、誇張、擬人等手法來表達,也可以把把字句改為被字句,把陳述句改為感嘆句,把疑問句改為陳述句等等都是訓練小學生創新語言的方法,在指導過程中避免公式化和概念化,激發同學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及准確使用語言的能力。
5、風格是閱讀教學的展示,是語文素養提高的特色。
風格是閱讀教學的理性展示,是語文素養提高的品質特色。風格含在個性的其中,融合特色,就是學習了的知識在實踐中的運用,不運用所學的知識等於白學,也很難有什麼建樹。同樣從閱讀教學中去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我認為更要關注語言的發展,要始終把訓練小學生語言個性化的風格作為永遠的追求。能夠在實踐中得到檢驗的語言風格一定是出色的,那麼語文素養就會自然提高。詼諧的語言、委婉的語氣,人性化的表達方式等都是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的前提,也是形成自己語言風格的必然基礎。我在平時注重培養小學生的語言風格的導向,僅僅是導向作用,因為我們不可能寄希望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師,只通過短短的六年小學語文教學就讓我們的小學生養成自己的語言風格,這是不符合自然規律和學科規律的。但是我們可以朝著往這個方向去努力,因為每前進一步,我們就離目標近一步了。我的措施是加強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指導他們閱讀。我的策略是:培養興趣;涉獵自然書籍,對文學書籍有所選擇;加強閱讀的自主性;閱讀經典的名著,讀書一定要有自己的心得。使教師的指導能夠在學生的課外閱讀中起著提供、激勵、示範和反饋的作用。
總之,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需要我們小學語文教師的辛勤耕耘,絕不是依賴老師的一朝一夕,而是在不斷積累與實際中,去體會和領悟的。語文素養包括識字、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是語文能力、語文知識、語言積累、審美情趣、思想品德、行為態度、思維能力、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這種素養不僅表現為有較強的閱讀、習作與交際的能力,而且表現為有較強的綜合運用能力。願所有奮斗在教學一線的語文教師攜起手來,共同探討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那麼我們的語文教學必定綻放異彩!
㈡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必須依靠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作為重要育人場所的學校,承擔著主體責任。在學校高效達成育人目標的過程中,年級學科備課組作為重要的教研組織,通過開展有效的學科管理、業務指導、學生服務、教研實踐等活動,在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方面承擔著無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在小學起始年級,針對一年級新生,為幫助他們「系好人生的第一粒紐扣」,我們學校一年級語文備課組緊緊圍繞「一個中心」,努力溝通「兩個世界」,優化實施「三線並進」,致力於學生核心素養尤其是學科素養的有效提升。
㈢ 淺談如何培養高中生英語的核心素養
新《語文課程標准》中,課程性質和地位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從中可以看出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性。課堂教學要培養學生語文素養,就要實施自主性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最大限度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
一、重視學生的課前預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課前預習,讓學生有「我要學」、「我要知道」的強烈求知慾,讓學生在「為什麼」中去探索。培養學生健康的自學心理、樹立自學信心,激發自學興趣。與此同時,教師要大膽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獨立體驗,在學習過程中找出適合自己學習的方法,最終在最佳的學習狀態中,親自實踐,學會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品味自己勞動成果所帶給的快樂。教師要勤於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多表揚學生的點滴進步和點滴發現,不斷激勵學生自學。
二、為學生創設一個民主、愉快的口語交際氛圍
在輕松、愉快、民主的氛圍中進行口語交際,學生能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中,小學生的記憶力,思維能力及潛力會得到最大限度的張揚。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應該平等親密,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自由、和諧、相互尊重的環境和氣氛。讓學生在這一個環境中體現「自我」角色。使學生在交際中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問題,提出問題,有勇氣去質疑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都有權力保留自己對某個問題的看法。在寬松、民主的交際氛圍中不僅調動了學生的激情、啟動了學生的聯想、發展了學生的想像、發揮了學生的創造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交際能力。
三、重視學生課內外閱讀,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語文課程標准在新大綱的基礎上明確了閱讀總量和各學段的閱讀數量。因為在閱讀過程中,學生的分析、概括、思維集一體。閱讀能力的提高,對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起到重要作用。在教學中,可用以下方法來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強化中年級的讀文教學,改變以往的「落後閱讀」教育向「盡早閱讀」方向發展;強化學生的閱讀時間和閱讀效率,讓學生在教短的時間里獲得最多信息,學到最多知識。
四、培養好學生的習作能力
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也是提高語文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作文是語文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能檢驗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又能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除了應讓學生掌握基本的作文知識和作文技能外,應著重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和創新個性品質。因為學生的創新能力越強,學習語文的能力就越強,他們的可持續發展後勁越大。
作文訓練不能局限於課堂內、校內,教師應拓寬學生訓練的空間,從課內走向課外,從校內走向校外,克服為文而文的傾向。教師應多鼓勵學生多參加課外活動,多進行口語交際,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生活,感受生活,積累知識,陶冶情操,在習作中受到人文主義教育。
㈣ 叫叫學院怎麼樣
叫叫學院怎麼樣?
叫叫學院在兒童閱讀教育領域里,是一家市場份額高於50%的教育老牌。
在課程的設計上,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分階段、按年齡選課,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採用「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以孩子為中心,全方面保障達到更佳的學習效果。從線上的閱讀課、紙質教材、課後的1對1輔導,從輸入、消化,再到輸出,三步讓孩子高效吸收知識,內化為能力和素養。
叫叫學院擁有叫叫閱讀、叫叫思維、叫叫主題課等多種課程,科學化、體系化的課程能夠充分為孩子的啟蒙階段打好基礎。趣味閱讀、腦力大比拼、小小演說家等多種AI智能互動在線課程供孩子學習。遵循孩子成長規律,每天10-15分鍾的課程,能夠提升孩子的專注力,也能讓孩子隨時隨地學習,家長也更加輕松放心。
㈤ 對於孩子的教育,家庭與學校哪一個更重要
我認為對於孩子的教育,家庭教育更重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