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外閱讀調查報告
❶ 閱讀習慣調查報告作文400字
一、
活動的原因
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發現,現在課外書對我們的吸引力越來越小了。我們到底還要不要讀課外書?我們的讀書情況如何?在媽媽的帶領下,我在小區中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內容及數據分析
我根據小學生課外書閱讀的實際情況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1)你是否喜歡閱讀?(2)你在讀課外書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3)平時讀的課外書中種類最多的是什麼類的書?(4)課外書的來源?
1.小學生喜不喜歡課外書
從我調查的情況來看,有95%的同學選擇了喜歡讀課外書,只有5%的同學選擇了不喜歡,選擇不喜歡的同學都是語文成績極差的。「為什麼喜歡讀課外書?讀課外書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大部分同學的回答比較含糊,大部分是「多讀課外書有利於學習,有利於提高寫作水平」等,他們並沒有認識到讀課外書同樣是學習。其實,健康有益的課外書也能像語文、數學書一樣增長我們的知識。如果把學習比做吃飯,語文、數學等學校里學習的科目是主食,課外閱讀應該是副食了,我們難道能只要「主食」,不要課外閱讀這一「副食」嗎?
2、同學們不讀課外書的主要原因分析:
通過調查,我發現同學們不讀課外書的主要原因是:看電視比讀課外書有勁;沒有課外書可讀;老師沒有要求;家長不給錢買課外書。
調查結果表明,現在小學生放學後做完作業就是看電視,熱播的電視劇如數家珍,但是有益的課外書卻甚少。有37%的同學認為「看電視比看書來得有勁」;有45%的同學說自己家中沒有適合自己的課外書,家裡基本沒有書,有書的同學也反應家中大多是幼兒讀物及小學生作文、奧數之類的教輔用書。從中可以看出中高年級往往看重的是學生在校的成績,一般不重視課外閱讀。
❷ 小學生課外閱讀調查報告
讀書的目地,不在於你讀過多少書,學會了多少知識,而在於你能用多少!
可憐的中國教育!
❸ 課外閱讀調查報告作文怎麼寫
書是知識的海洋,書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書是進步的階梯。如果人們不讀書,那就沒有精神的糧食,所以大家都離不開書本。那大家都喜歡什麼書呢?這都往往因人而異,有的喜歡漫畫,有的喜歡童話,有的喜歡伊索寓言……對於大家的課外閱讀情況,我做了一個詳細的調查。
據調查顯示班裡有20%的人的課外讀物是童話故事,10%的人的課外讀物是科普書,26%的人的課外讀物是漫畫書,28%的人的課外讀物是作文,16%的人的課外讀物是其它類的書。我還了解40%的家長偶爾帶孩子上書店,5%的家長從來不帶孩子去書店。讀書時間調查顯示40%的同學平均每天閱讀時間在1個小時內,30%的同學平均每天閱讀時間在1個小時左右,20%的同學在兩個小時左右,10%的同學在3個小時左右。從這個調查中我們可發現同學們閱讀課外書的時間極少,這全怪家長嗎?不。這也怪大部分同學們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極多。在讀書方法統計當中,有10%的人寫讀後感,20%的人做筆記積累,5%的人畫圈點讀,65%的人不做標記!可見同學們對讀書不是很重視,只是讀一兩遍就行了,沒有做任何標記,我覺得應該多做些標記,才能更加明白、理解這篇文章,對這篇文章才有所記憶。我還查了家長對讀書的重視情況,其中重視幫孩子閱讀的有25%,偶爾督促孩子閱讀的有20%,有孩子自己決定的有55%。從這個統計中我們可了解到家長對孩子讀書的重視程度還不夠,我覺得家長應該多抽時間去幫助孩子閱讀。
從上面這些統計中,我知道了看課外書,可以增長見識,開拓視野。在擴大知識面的同時,提高對事物的認識能力。而且我們還可以通過課外書,多多地積累運用,這樣對我們的作文與成長是很有幫助的。我還希望同學們盡量利用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來多看課外書,並能做上筆記。我還要呼籲各位家長要多抽時間去督促、幫助孩子們讀書。有些同學就因父母不督促,看武俠小說、言情小說,專門跟別人打架、談戀愛,從而走上了歪路。可見,父母的督促是多麼的重要啊!
❹ 有關中學生課外閱讀的調查報告
調查主題:語文就在我們身邊
調查范圍:1.尋找身邊的語文;2.查找不規范的語文用法;3.調查市民對推廣普通話的看法。
調查地點:臨安市錦城鎮人民廣場周圍的小區弄堂內
調查時間:2008-10-4下午1點—3點
小隊組名:清
調查人員:金余應(組長)、袁潤秋、茅文玲、何惠倩、樓張煒、鄢安瀾、洪焱涵
調查發現:
1.在離人民廣場不到幾十米的小區弄堂內,有著許多牛皮蘚,是關於廣告類型的,還有搬家公司的。這幾張牛皮蘚雖然字數不多,但是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有許多錯別字。有的手寫電話根本看不清聯系人是誰,非常潦草顯得模糊。這樣不僅會使得牆壁臉上貼了「膏葯」,還會讓有需要的人找不到正確的聯系人。
2.在這些牛皮癬的下方,還有著臭氣熏天的垃圾袋,而就離人民廣場不遠處,離住宅區也沒有多少路程的弄堂里,剛好是市中心地區,就會顯得很亂糟糟。而且,也會給城市的環保問題帶來一些危
3.而在錢王街後的萬馬路上,我們發現了一家影音店的名字特別有意思,叫做「碟碟不休」。用光碟的碟取代了原來的喋,形成了諧音字式的成語錯配。而這樣的現象也不少見,廣告商們為了吸引群眾注意,默默無「蚊」、「騎」樂無窮、天「嘗」地「酒」等也不屬少見。而在石鏡街上的足浴館,館名居然為「一桶天下」,不僅諧音,還比較形象。
4.在江南公寓中,我們發現牆上的亂塗亂畫現象比較嚴重,而且在小區中的老奶奶依然在用方言進行對話。為此,筆者對其進行采訪,問關於「普通話推廣」的一系列想法。老奶奶依舊我行我素,不配合我們的行動
❺ 課外閱讀調查報告作文怎麼寫
問題的提出 閱讀過程是一個自我跟文本和大師對話的過程,通過閱讀從而豐富充實 深化對這個世界的觀察、感受與思考。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純潔自己的心 靈,提高每個人的語文素養和綜合素養。從某種程度上說,閱讀的過程是引 導每個人精神成長的過程,是一個「豐富人的精神經驗、豐富發展人的生命 個性的教育」,也是一種「本民族文化的教化」和世界優秀文化的吸收的過 程。 為了加強閱讀,語文新課程標准明確規定背誦篇數和課外閱讀量,並增 加了閱讀推薦篇目。而在 2001 年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 准》中要求 7—9 年級「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 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 260 萬字,每學年閱讀兩至三部名著。背誦篇數不少於 80 篇。」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閱讀推薦篇目。推薦篇目大多是古今中外一流 大家的精品,如《西遊記》、《水滸傳》、《駱駝祥子》、《繁星春水》、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童年》等。語文課程標准更強調了要重視閱讀,要 求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品味、揣摩、感悟、積累,逐步學會欣賞,提倡 學生在讀書思考的基礎上,發表獨立見解,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思考,學 會讀書。 社會上大聲疾呼利用讀名著等方式喚起學生的人文精神,真正提高學生 的語文素質,教師、家長、學生也認識到課外閱讀對語文學習的作用,但另 一方面,課外閱讀對語文成績的直接影響的確不如課內閱讀,在中考的指揮 棒下,考試成績的利益攸關,讓人難以理直氣壯地為課外閱讀撐腰:學生愛 讀,卻怕家長老師反對,家長和老師都怕孩子讀課外書而影響了學習成績。 所以,目前很多學生,達不到課標要求的閱讀量。 二、現狀調查 課程標準的要求與學生實際情況的巨大反差,也可以從下面的對我校學 生的一個調查來印證。 在 2009 年 3 月,我擬定了一份《學生課外閱調查問卷》,對在校三個年 級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主要有: 召公初中學生課外閱讀調查問卷 1、什麼是課外讀物? A 課堂以外的書籍 B 報紙雜志 C 網路 D 不清楚 2、 你閱讀 文章的方法是 A 默讀 B 朗讀 C 指讀 D 其他 3、你對某篇文章 印象最深的是 A 文章的詞句段落 B 文章的主要內 C 文章的表達方法 D 其他 4、你一般是通過什麼方式獲得課外知識? A 書籍 B 報刊 C 網路 D 其他 5、你喜歡閱讀嗎? A 非常喜歡 B 比較喜歡 C 一般 D 不喜歡 6、你閱讀的書籍或報刊是從哪兒來的? A 買的 B 送的 C 借的 D 換的 E 其他 7、你喜歡用怎樣的姿勢看書? A 躺著 B 趴著 C 坐著 D 隨意 8、你經常看哪一類書? A 科普類 B 動畫卡通類 C 學習輔導類 D 故事類 E 其他 9、 每天課外閱讀的時間為多少小時? A 無 B 半小時以內 C 半小時—1 小時 D 1 小時以上 10、在什麼環境下,看書效果好? A 安靜 B 比較安靜 C 吵鬧 D 無所謂 11、看書有困難時,你以何種方式解決? A 查資料 B 請教 C 跳過 D 不看了 E 其他 12、看書時,你進行其他活動嗎? A 吃東西 B 聽音樂(廣播) C 看電視 D 不進行 13、你閱讀的目的是什麼? A 喜歡 B 提高語文水平 C 與他人交流 D 為完成任務 14、閱讀了一本好書後 ,你會干什麼? A 說給別人聽 B 做讀書筆記 C 運用於習作中 D 看過就算了 15、屬於你個人的課外書有多少? A 沒有 B 1—20 本 C 20—40 本 D 40 本以上 16、你看書受誰影響最大? A 爸爸媽媽 B 同學、夥伴 C 老師 D 其他 17、你希望學校安排課外閱讀的時間嗎? A 很希望 B 比較希望 C 隨便 D 不需要 18、學校的報欄,你經常閱讀嗎? A 經常 B 偶爾 C 不看 D 不知道 19、你對學校的報欄櫥窗有什麼建議? 20、寫出你最喜歡看的五本書或雜志: (按喜歡程度排列) 21、你最近在看什麼書? 22、你知道哪些名著? 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和分析,其基本情況是: 1、初中生課外閱讀達不到新課標的要求。閱讀量不足是普遍現象。半數 以上的學生閱讀熱情來源於興趣,愛看什麼就看什麼;其次是因為閱讀可增 長知識,提高寫作水平;再次是為修身養性,陶治性情;少數人將課外閱讀 作為消遣。 2、大多數學生表示喜歡看課外書。調查結果顯示: 初一年級,72%以上的學生平均每周閱讀 3 小時以上;21%以上的學生平 均每周閱讀 2 個小時以上;7%以上的學生每周閱讀時間達到 1 小時左右. 初二年級,51%左右的學生每周閱讀 3 小時以上,32%左右的學生達到 2 小時以上,13%左右在 1 小時以上,只有不到 4%的學生每周的閱讀時間在 1 小 時以下。 初三年級,33%的學生每周的閱讀時間在 3 小時以上,24%的學生在 2 小 時以上,而每周閱讀時間 1 小時或 1 小時以下的占 43%。 從以上數據的分析看,初一年級的閱讀情況還比較不錯,但隨著年級的 增加,閱讀情況變得越來越差。這說明學生大多數都有看課外書的意識,但 真正堅持做到的不多。尤其初三年級,能堅持閱讀的也僅有三分之一了。當 然,初三年級面臨畢業,課業負擔重,時間緊是事實,所以,閱讀對於大多 數初三學生來說只是一種應付的作業。 3、大多數老師和家長對孩子的課外閱讀並沒能作硬性要求。但是,多 數以上的家長和老師對孩子讀課外書不是太支持,就是怕讀課外書而影響了 學生的考試成績。 4、 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愛看雜志 (55%) 小說 , (50%) 及科普類書籍 (50%) , 其中《同學》最受歡迎。對古代文學、地理、歷史、外國名著及專業研究涉 及較少。對學校的報欄關注極少,因為沒有他們感興趣的內容。 三、對現狀的原因分析 課外閱讀對語文成績的直接影響的確不如課內閱讀,在中考的指揮棒下, 考試成績的利益攸關,讓人難以理直氣壯地為課外閱讀撐腰:學生愛讀,卻 怕家長老師反對,家長老師也不是不想讓學生讀,但學生若因此影響了成績, 卻是誰也擔不起這個責任的。我覺得這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造成初中生課外閱讀達不到新課標要求的主要原因還有:就是教師的觀 念和家長的認識不到位,加之學校對學生的課外閱讀一直處於一種漠視狀態。 一方面,由於某些學校的辦學思想不端正,急功近利,無法(也不願)充分 認識語文學科在學校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然很難給學生創設良好的課外 閱讀環境。他們的目標是想把學生訓練成缺乏人性的應試機器,盡管他們也 口口聲聲喊著「素質教育」 。更有些神經過敏的老師(主要是班主任) ,一看 到學生手裡或課桌上有《三國演義》《水滸》《讀者》《小小說》等一類的 、 、 、 書籍雜志,總是橫眉怒目,甚至大加撻伐。作為班主任的語文老師,也擔心 因學生讀課外書影響了自己班級的總體成績,而加以遏制。家長更是如此, 孩子書房裡只要有一本雜志類的東西,便嚴加管教,生怕因讀課外書而影響 了學習成績(當然,現在書市魚龍混雜,孩子可能會接觸到一些有害書籍, 這是家長所擔心的。這倒可以理解。。試想,哪個學生願意冒這個「課外閱 ) 讀的風險」呢?同時,平時由於作業量大,課業負擔重,學生忙於應付各種 作業,也根本沒有時間去閱讀課外書籍了。另一方面,作為語文教師總是對 課堂教學投入極大的熱情,而忽視了對學生的課外閱讀予以應有的關注和指 導。語文教學的本質是什麼?說到底是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與素養。 葉聖陶說的好:語文不僅僅是「教材」「課堂」所包容得了的, 、 「課文只是例 子」 ,語文是生活,是貫穿學生一生的東西。從這個意義上講,課堂教學不是 目的,而是通過「課堂」引導學生扎進無限的課外閱讀的空間中去,去關注 現實,感悟人生。 造成學生課外閱讀不景氣的又一原因,就是語文教師缺乏進取精神,腹 內空空。語文教師很少讀書,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教 師,本來可以把從大學學得的最新知識用到課堂教學中去,而過了一兩年後, 卻發現不能達到應有的目標。因為初中生畏懼嚴厲的老師,而把大量精力用 在學習嚴厲老師所教的那門功課上,而大多數和藹可親的語文老師只好,也 不得不讓道了,所以結果是學生成績不好,領導要找談話,家長提意見,甚 至影響到下一年的聘任。教師迫於工作壓力,參與分數競爭,整天忙於備課、 批改作業、批評教育學生中(不是說備課、改作業不重要,這誠然是主要的) , 又要培優補差,還要應付各種檢查等,天天忙得不亦樂乎,一旦稍有空閑, 就無所事事,不知課外還有「讀物」 ,要不就去網路休閑一下。而有些教齡長 的教師,則憑「經驗」行事,死抱教參和教科書,甚至照本宣科,只要成績 還不賴,說得過去,也就萬事大吉,得過且過了,不肯花點時間和精力用於 對課外讀物的閱讀和研究。由於教師腹內空空,講課自然也就捉襟見肘,索 然無味了,學生學語文也沒了興趣,更不要說去讀課外書了。 四、應對措施及途徑 針對以上對初中生語文課外閱讀現狀的分析,我們認為要搞好語文教學, 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和學生的語文素養,必須要改變目前初中生語文課外閱讀 的現狀,必須重視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提高。我們認為:指導好學生的課外 閱讀,就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因勢利導,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作用,把 學生的課外閱讀落到實處。 首先,要更新觀念,加強協調。 長期以來,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及「灌輸式」教法的熏陶,初中生存 在著「重記憶、輕理解,重課內、輕課外」的傾向。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要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水平和效益,必須要讓學生更新觀念,認識課外閱讀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們先讓學生了解「新課標」中對初中生課外閱讀的具 體要求,明確自己在閱讀量方面的差距。同時,在平時的教學中向學生介紹 體現創新精神的中考題和一些簡單的高考題,讓學生明白:僅憑死記硬背及 有限的課內閱讀是不可能在中考中取得優異成績的。作文課上常常讀一些考 場優秀作文,讓他們充分體會到廣泛閱讀是提高語文素養的必由之路。另外, 作為語文老師,應該經常與班主任和其他課任老師討論交流學生課外閱讀的 重要性和實效性,徵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如果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去讀規 定的課外書, 一般不加干涉 (最好在完成所有課任老師作業的前提下進行的) 。 對於家長,可以以書信的形式讓家長把意見反饋給我們,我們把家長集中反 映的問題予以一一分析、解答,也讓家長理解、支持和配合,效果非常明顯。 學校方面,我們提議在抓分數和升學率的同時,應該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 培養,要定期開放圖書館和閱覽室,報欄一天一換,為學生提供充分的閱讀 條件和空間。只要學生、老師、家長和學校轉變觀念、統一認識、加強理解 與協調,為學生創設一個和諧的課外閱讀環境,學生的閱讀慾望自然會被激 發起來。 第二,激發興趣與習慣的培養。 孔子有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興趣是最好的老 師。一旦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被激發起來,也就能使學生自發地去閱讀課外 讀物了。據我們調查發現:我們的學生大都有閱讀課外書的強烈願望,只是 迫於老師和家長的嚴管,加之平時作業量大,老師擠得緊,學生根本沒有空 余時間去讀課外書。基於這種情況,教師應在課堂上充分發揮主導地位作用 讓語文課充滿激情與活力,把語文課講得聲情並茂,以此來感染學生,讓學 生「服」你。在此基礎上,把課內知識向課外延伸。如提到文學常識,延伸 到作者的傳記;講名著節選時,延伸到原著,引導他們去主動的讀原著…… 記得在講《魯迅自傳》時,除文中提及的內容外,我們可以大講魯迅的童年、 他為何棄醫從文、經歷了哪些變故、以及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等,學生 聽起來很感興趣。然後水到渠成:引導學生讀魯迅的《朝花夕拾》《吶喊》 、 、 《彷徨》等作品,學生自然樂意去做。這比我們平時硬性要求學生去讀魯迅 的作品的效果要好的多。 有時,在輔導課上也可以向學生介紹偉人、名人的事跡,或介紹高考優 秀學生的讀書方法,給學生講明讀課外書要會找零碎時間,也可向學生介紹 老師自己讀的新書。如果某位同學也讀了這本書,一定會很激動、很開心: 我讀的書,老師也喜歡讀!這樣更能激發這位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影響到了 其他的同學。課余時間與同學們一起交流、評論畢淑敏、余秋雨,議韓寒、 比爾·蓋茨、周傑倫等學生們感興趣的人物。我曾與同學們經常交流讀書心 得,就課外閱讀與學習成績的關系展開過辯論,從而消除了學生的顧慮,激 發了他們的閱讀興趣。 因此, 「教師的主要任務就在於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習慣, 有了興趣和習慣,你不想讓他讀都難,幾天不讀書,他就會覺得空盪盪的、 難受。 」 第三,正確引導與選材。 書海茫茫。初中生初涉其間,常常會感到無所適從,加之初中生年齡偏 小,書市又不規范,作為語文老師就有必要正確引導,嚴格把關,避免學生 選擇品味低或不健康的垃圾書籍。選材總的原則是「擇真而讀,擇善而讀, 擇美而讀」 。選取閱讀材料應尊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著眼於學生興 趣的培養和視野的拓寬,面要廣,量要大,文要精。或採取民主討論的形式 進行摸底,盡量將符合學生心智特點的優秀課外讀物推薦給學生。因此,除 「新課標」上規定的書目外,教師要建議學生讀一些具有鮮活時代特點、文 化快餐式的優秀報刊雜志。如《讀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覽》《小小說 、 、 、 選刊》《雜文》《讀寫月報》《時文選粹》《美文拔萃》等。其中在我校報 、 、 、 、 欄內常見的報紙中指定一些版面讓學生閱讀。例如:《新華日報》的「新潮」 、 「新華箴言」欄目, 《中國教育報》的「讀書」欄目, 《徐州日報》的放鶴版 和教育版, 《揚子晚報》的「繁星」和「美文拔萃」等。有條件的同學還可以 進行屏幕閱讀和網上閱讀。但這方面不容易掌控,必須有家長配合才能進行。 平時教師也應選取一些文質俱佳、形神兼備的時文佳作與學生共同欣賞,讓 學生們知道:老師也在閱讀。這樣做,不僅激發了他們的閱讀動機、興趣和 情意,而且促使學生樂讀、善讀、勤讀,逐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第四,加強激勵,注重積累與訓練。 由於初中生學習科目多,任務重,課外閱讀不斷受到沖擊,語文教師要 適時安排一系列活動,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指導、調控和監督,激勵學生 保持持久的閱讀內驅力。同時注重閱讀積累與訓練。 總之,中學生課外閱讀,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不是靠一時的熱情就可取 得效果的,需要我們持之以恆地努力,通過長期有步驟地進行下去,學生的 語文素質一定會得到提高。我們應該把開展課外閱讀,使學生養成愛讀書的 習慣當作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而且,我們的語文課應該義不容辭 地擔當起這個任務,要把這個工作看成是語文教育改革實踐的一個重要的不 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因為閱讀是長期的、日積月累的、潛移默化的,是伴隨 人一生的。更重要的是,閱讀影響的是一個人素質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東西 ——審美觀、道德觀和人生觀。「腹有詩書氣自華」,「知書達理」指的就 是這個影響。同時,閱讀既是一個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過程,又是一個人 心靈自我觀照過程,即通過閱讀來反芻自我、提升自我,從而養成內省和深 思的習慣,這對一個人的精神成長至關重要。我們很難想像,一個從來不讀 書的人是一個修養良好、內心豐富的人。
❻ 初中生的課外閱讀內容調查報告(500字)
寒假的社會實踐活動已經結束了,但社會實踐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影專響卻遠沒有結束。它使我們走屬出校園,走出課堂,
走向社會,走上了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到社會的大課堂上去見識世面、施展才華、增長才幹、磨練意志,在實
踐中檢驗自己。半個月的社會實踐雖然比較辛苦。是慶幸?還是依戀?回想起來,才發覺,原來乏味中充滿著希
望,苦澀中流露出甘甜。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我們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在實踐中成長;另一方面,我們為社會做出了
自己的貢獻;但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也表現出了經驗不足,處理問題不夠成熟、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不夠緊密
等問題。我們回到學校後會更加要珍惜在校學習的時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 識,並不斷深入到實踐中,檢驗自己
的知識,鍛煉自己的能力,為今後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 」 ,我們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拿出百尺竿頭的干勁,
胸懷會當凌絕頂的壯志,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與社會的接觸過程中,減少磨合期的碰撞,
加快融入社會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穩腳跟,才能揚起理想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
❼ 假定你是李華,你的英國筆友Helen正在寫一篇關於各國中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調查報告。她給你發了一封郵件
Dear Helen, Thank you for your email. Now I would like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th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in our school. I』m sorry to say that most of the students in our school haven』t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reading, especially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as a result, the time and energy students devoted to reading are very limited. Besides, some students prefer to read cartoons, magazines and newspapers rather than classic reading materials. I think the reasons behind that are various. First of all, quite a lot of students are burdened with too much homework. Still others haven』t formed a habit of reading. They would rather spend their spare time on TV or on the Internet. However, reading has many benefits. Through reading we can learn more about the world. Reading can help us think better and make our life more colorful. So it is quite necessary for the students to take up reading and for the teachers to limit the amount of our homework so that we can have more time to read. Best wishes! Yours Lihua ❽ 小學生課外閱讀情況調查報告怎麼寫
關於城市中小學生壓歲錢及其流向的調查報告 ❾ 中學生課外閱讀調查報告
幾種常用結題報告的形式及結構 ❿ 小學生課外書閱讀情況調查報告
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的小學生在閱讀中只是在看,沒有做讀書筆記或批註的習慣。因此,加強課外閱讀指導勢在必行。首先,要指導學生正確處理好課內、課外閱讀的關系,並將閱讀方法的指導寓於課堂閱讀教學之中。其次,要指導學生掌握和學會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