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英語閱讀理解
『壹』 漁夫和他的靈魂讀後感
被《漁夫和他的靈魂》這一個故事打動了,因為它很具有顛覆性。一個漁夫有一次捕上了美人魚,美人魚為了重獲自由,承諾只要漁夫需要,就可以唱起神秘而美妙的歌來吸引魚群,讓漁夫裝滿漁網。美人魚遵守著自己的諾言,每次歌聲響起的時候,周圍的一切都沉醉了,都受到了深深地誘惑。然而,漁夫比並不想要滿船的魚,只是遠遠地看她讓他覺得萬分痛苦,他情不自禁的向美人魚求愛了,美人魚說:「如果你肯送走你的靈魂,我才會愛上你!」於是,漁夫開始了送走自己靈魂的艱難旅程。
他去找神父,神父痛心疾首地忠告他,漁夫大聲反駁:「如果說天邊的晨星光彩奪目,那她比晨星還要光芒四射;如果說明月皎潔明亮,那她比明月還要豐艷多姿。為了她的身體,我願意交出我的靈魂;為了她的愛,我寧願不要天堂……」。神父把他趕了出去。
最後,他找到了一位年輕的女巫,有著一頭四處飄散的紅發的美麗妖艷的女巫。聽到這個請求,她臉色煞白,顫抖不已,「這太可怕了,太可怕了……」。但漁夫態度堅決。女巫只有一個條件,就是要漁夫在一個特定的時間,一個特定的地方陪她跳舞,女巫說,因為「他」會來。她要得到漁夫。在神秘的夜色中,在詭異的眾多女巫中,美麗的女巫緊緊地摟著漁夫狂舞,那個身著黑色天鵝絨禮服、臉色蒼白、嘴唇紅艷的男人站在陰影里,森森地注視著他們,女巫尖聲狂笑,摟著漁夫越轉越快……所有的人都謙恭的向他下跪,吻著那個男人的手,但他只是現出冷淡的微笑,還是森森地盯著漁夫。漁夫隨著美麗的女巫也向他走去,當漁夫下意識的在胸前畫十字的時候,女巫們倉皇逃散,那個男人蒼白的臉扭曲了,向樹林里走去,紅發女巫無比悲痛的望瞭望漁夫,想飛走了,可漁夫緊緊地抓住她的手,因為他要她遵守自己的承諾。「你看看我吧,我跟大海的女兒一樣美麗。如果你願意,我也會唱動聽的歌。」漁夫聲色俱厲地要求她實現他們的約定。
漁夫終於送走了自己的靈魂,義無反顧的,任憑自己的靈魂苦苦的哀求!當他跳下海,接受著美人魚們的迎接時,靈魂孤零零的站在海灘上,無比傷感地望著他們,哭泣著穿過沼澤走了。
一年過去了,靈魂來到海邊呼喚他的主人,給他描述世間各種美妙趣事,還帶來了洞知一切的智慧魔鏡。可是年輕的漁夫笑著說:「愛情比智慧更美好,而且小美人魚愛我,我不會為了智慧之鏡放棄我的愛人。」
又一年過去了,靈魂又來了,帶來了財富,漁夫笑著說:「愛情比財富更重要,小美人魚非常愛我,難道我需要世界上所有的財富嗎?」
第三年,靈魂又來了,向漁夫描述一位美麗可人、有著輕盈而曼妙的舞姿的少女,年輕的漁夫心動了,小美人魚沒有腳,不能跟他跳舞,感到多少有點遺憾。他的心中升起了極大地慾望,他對自己說:「我只看上一眼,然後就回到我愛人身邊。」他的靈魂欣喜若狂的狂奔而來,進入他的體內。
靈魂誘惑他做了許多邪惡的事,當年輕的漁夫重新在強大的愛的力量的牽引下,回到海邊的時候,任憑他怎麼呼喚,小人魚都沒有出現。他每天,日日夜夜地呼喚,可是回應他的只是滔滔海浪,小人魚永遠消失了。一年過去了,住在海邊小房子里的漁夫聽見海洋中傳來痛苦的哀號聲,他看見了小美人魚的身體,卻永遠失去了她。他抱著她,任憑黑色的巨浪一點點逼近,他喃喃自語:「……我在黎明呼喚過你,在深夜呼喚過你,可你沒有回答我……我的錯誤是不可原諒的……」他瘋狂地吻著美人魚冰冷的嘴唇,他的心碎成了兩半……他的心破碎的時候,靈魂找到一個入口進去了,像從前那樣與他合為一體了。」
第二天,神父來到海灘,看到他們緊緊抱在一起的屍體時,皺著眉頭說:「……他們生前是該詛咒的,他們死後也是該詛咒的。」
『貳』 一篇關於漢字的作文
我愛抄漢字。我愛它的歷史悠久;我愛它的優美姿態;我愛它的神奇有趣。
漢字擁有四千多年之久的歷史,經歷了重重演變。從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一直到今天的行書、楷書。看著這些古色古香的文字,你難道不會愛上它們嗎?
漢字很美,不是嗎?看到了「香」字,你也能「聞」到那陣陣香味吧!那些伸縮自如的筆畫組成了一個個美麗的文字,讓人一望而生喜悅之情。那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情感,難道不像一隻只小蝴蝶嗎?它們飛進你的腦海里,盡情舞蹈著,把你帶進了仙境里,讓你深深地感受到漢字的魅力。
漢字是非常奇妙的。「季」字減去一畫就變成了「李」字。「口」字加上一筆又變成了「日」字。同樣是「空」卻有兩個讀音。兩個字都讀「dong」卻是「動」和「凍」。「小、草、羊、吃」四個字可以寫成「小羊吃草」也可以寫成「羊吃小草」。都是相同漢字,相同順序的句子,加上了不同的標點符號又可以表達不同的感情,如:「你去過北京?」和「你去過北京。」
漢字,你是多麼優美,歷史多麼遠久,多麼神奇啊!就讓我盡情地贊美、歌頌你吧!我愛你,神奇美妙的漢字!
『叄』 英語課外閱讀100篇童話書
1.(1)FTFF(2)BCCD 2.(1)FFTF(2)ABAD 3. TFFF BDAA 4. FFTT DBBB 5.TFFF ACDB 6.FFFT BACA 7.TFTF BADB 8.FFFT CCCA 9.FFFT ACDA 10.FFTF BACB 11.TFFF CBCD 12.FTFF DACC 13.FTFT ACCB 14.FFFT DBDA 15.TTFF CCBA 16.FTFF DADB 17.TFFT BCAD 1。
『肆』 求小學英語童話故事閱讀
心田上的百合花
在一個偏僻遙遠的山谷里,有一個高達數千尺的斷崖,不知道什麼時候,斷崖邊上長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剛剛誕生的時候,長得和雜草一模一樣,但是,它心裡知道自己並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內心深處,有一個純潔的念頭:「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證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開出美麗的花朵。」有了這個念頭,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陽光,深深地紮根,直直地挺著胸膛,終於在一個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頂部結出了第一個花苞。
百合心裡很高興,附近的雜草卻很不屑,它們在私底下嘲笑百合:「這傢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說自己是一株花,還真以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頂上結的不是花苞,而是頭腦長瘤了。」公開場合,它們則譏諷百合:「你不要做夢了,即使你真的會開花,在這荒郊野外,你的價值還不是跟我們一樣?」
百合說:「我要開花,是因為我知道自己有莢麗的花;我要開花,是為了完成作為一株花的庄嚴使命;我要開花,是由於自己喜歡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沒有人欣賞,不管你們怎麼看我,我都要開花!」
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釋放內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終於開放了,它那靈性的潔白和秀挺的風姿,成為斷崖上最美麗的顏色。這個時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開著,花朵上每天都有晶瑩的水珠,野草們以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極深沉的歡喜所結的淚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開花、結籽。它的種子隨著風,落在山谷、草原和懸崖邊上,到處都開滿潔白的野百合花。
幾十午後,遠在百里外的人,從城市,從鄉村,千里迢迢趕來欣賞百合花。許多孩童跪下來,聞嗅百合花的芬芳;許多情侶互相擁抱,許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無數的人看到這從未見過的莢,感動得落淚,觸動內心那純凈溫柔的一角。
不管別人怎麼欣賞,滿山的百合花都謹記著第一株百合的教導:「我們要全心全意默默地開花,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1.寫出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後一句話?請試著寫一寫
『伍』 一道 八年級英語閱讀題,只要對就採納
你好,第一選A,後面的選項呢?還有分加點?
『陸』 《白雪公主》《小紅帽》《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的作者是
《白雪公主》《小紅帽》的作者是格林兄弟
格林兄弟
Grimm Jacob(1785~1863);Grimm,Wilhelm(1786~1859)
德國民間文學研究者,語言學家,民俗學家。兄弟倆分別於1785年1月4日和1786年2月24日生於美因河畔哈瑙的一個律師家庭,分別於1863年9月20日和1859年12月16日卒於柏林。兩人的經歷相近,愛好相似,並先後於1802年和1803年入馬爾堡大學學法律。1808年兄雅科布在卡塞爾任拿破崙的弟弟威斯特法倫國王熱羅默的私人圖書館管理員。1813年拿破崙兵敗之後,威斯特法倫王國被廢除,建立了黑森公國,雅科布任公使館參贊,參加了維也納會議。弟弟威廉從1814年起任卡塞爾圖書館秘書。1816年雅科布辭去外交職務,擔任卡塞爾圖書館第二館員。1819年格林兄弟獲馬爾堡大學名譽博士學位。1829年兄弟倆應漢諾威國王的邀請到格廷根 ,雅科布除任大學教授外,還和弟弟一起任大學圖書館館員 ,稍後威廉也擔任了大學教授。1837 年格林兄弟和另 外5位教授因寫信抗議漢諾威國王破壞憲法而被 免去教授職務 ,這7位教授被稱為格廷根七君子。格林兄弟被逐,後回到卡塞爾。1840年底格林兄弟應普魯士國王威廉四世之邀去柏林,任皇家科學院院士,並在大學執教。1848年雅科布被選為法蘭克福國民議會代表。兄弟倆去世後都葬於柏林馬太教堂墓地 。
從1806年開始,格林兄弟就致力於民間童話和傳說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出版了《兒童和家庭童話集》(兩卷集)和《德國傳說集》(兩卷)。雅科布還出版了《德國神話》,威廉出版了《論德國古代民歌》和《德國英雄傳說 》。1806~1826年間雅科布同時還研究語言學 ,編寫 了4卷巨著《德語語法》,是一部歷史語法,後人稱為日耳曼格語言的基本教程。在《德語語法》1822年的修訂版中,他提出了印歐諸語言語音演變的規則,後人稱之為格林定律。他指出 ,在印歐語系中日耳曼語族歷史上,輔音分組演變,在英語和低地德語中變了一次,後來在高地德語中又再變一次。事實上,格林定律只是大體上正確,後來由K.A.維爾納加以補充。1838年底格林兄弟開始編寫《 德語詞典 》,1854~1862 年共出版第一至三卷。這項浩大的工程兄弟倆生前未能完成 ,後來德國語言學家繼續這項工作,至1961年才全部完成。
格林兄弟對民間文學發生興趣在一定程度上受浪漫派作家布侖坦諾和阿爾尼姆的影響。他們收集民間童話有一套科學的方法,善於鑒別真偽,他們的童話一方面保持了民間文學原有的特色和風格,同時又進行了提煉和潤色,賦予它們以簡朴、明快、風趣的形式。這些童話表達了德國人民的心願、幻想和信仰,反映了德國古老的文化傳統和審美觀念 。《格林童話集》於1857年格林兄弟生前出了最後一版,共收童話216篇,為世界文學寶 庫增添了瑰寶 。格林兄弟在語言學研究方面成果豐碩,他們是日耳曼語言學的奠基人。
雅科布·格林(1785-1863)與威廉·格林(1786-1863),出身官員家庭,均曾在馬爾堡大學學法律,又同在卡塞爾圖書館工作和任格延根大學教授,1841年同時成為格林科學院院士。是德國的兩位博學多識的學者——民間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歷史學家。但他們最卓越的成就,卻是作為世界著名的童話故事搜集家,以幾十年時間(1812-1857)完成的《兒童和家庭童話集》,即現在俗稱的「格林童話」,它包括200多篇童話和600多篇故事。其中的代表作如《青蛙王子》、《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紅帽》等均膾炙人口。由於這些童話源自民間故事,作為學者的格林兄弟又力圖保持它們的原貌,因此其中篇章大多顯得比較粗糙,更適合低幼兒童閱讀。
「格林童話」的最早中譯本是193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格林童話全集》,由魏以新據萊比錫「德國名著叢書」譯出,包括「兒童和家庭故事」與「兒童的宗教傳說」兩部分,共210篇童話。此後根據它不斷再版。
《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的作者是安徒生
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安徒生簡介〗
安徒生(Heinz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
丹麥作家。1805年4月2日生於丹麥菲英島歐登塞的貧民區。父親是個窮鞋匠,曾志願服役,抗擊拿破崙·波拿巴的侵略,退伍後於1816年病故。當洗衣工的母親不久即改嫁。安徒生從小就為貧困所折磨,先後在幾家店鋪里做學徒,沒有受過正規教育。少年時代即對舞台發生興趣,幻想當一名歌唱家、演員或劇作家。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劇院當了一名小配角。後因嗓子失潤被解僱。從此開始學習寫作,但寫的劇本完全不適宜於演出,沒有為劇院所採用。1822年得到劇院導演約納斯·科林的資助,就讀於斯萊厄爾瑟的一所文法學校。這一年他寫了《青年的嘗試》一書,以威廉·克里斯蒂安·瓦爾特的筆名發表。這個筆名包括了威廉·莎士比亞、安徒生自己和司各特的名字。1827年發表第一首詩《垂死的小孩》,1829年,他進入哥本哈根大學學習。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1828和1829年從霍爾門運河至阿邁厄島東角步行記》於1829年問世。這是一部富於幽默感的游記,頗有德國作家霍夫曼的文風。這部游記的出版使安徒生得到了社會的初步承認。此後他繼續從事戲劇創作。1831年他去德國旅行,歸途中寫了旅遊札記。1833年去義大利,創作了一部詩劇《埃格內特和美人魚》和一部以義大利為背景的長篇小說《即興詩人》(1835)。小說出版後不久,就被翻譯成德文和英文,標志著作者開始享有國際聲譽。
〖安徒生事跡〗
1805年4月2日出生於丹麥費恩島奧登塞小鎮。
1816年11歲時父親過世。
1819年14歲時獨自離家到哥本哈根,尋求創作機會。
1822年8月發表作品《嘗試集》,含詩劇及故事共三篇。此集子因其出身寒微而無出版機會,但已引起文化界某些人士的注意。10月,進入中等教會學校補習文化,共讀六年,對其教育方式感到痛苦不已;不過這六年中大量閱讀名家作品,也練習創作詩篇、歌劇。
1827年,離開學校回到哥本哈根。發表詩歌,受到 上流社會 評論家稱贊,鼓起安徒生對寫作的信心。
1829年,寫出長篇幻想游記《阿馬格島漫遊記》出版,第一版銷售一空。出版商立刻以優厚條件買下第二版,安徒生因此從飢餓的壓迫中解脫。喜劇《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愛情》在皇家歌劇院上演。同年也出版第一本詩集。
1830年,初戀失敗。開始旅行;第二本詩集出版。
1831-1834年,戀愛再度失敗,遭逢母喪,不久出版長篇自傳體小說《即興詩人》。
1835年30歲時開始寫童話,出版第一本童話集,僅61頁的小冊子,內含《打火匣》、《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達的花兒》共四篇。作品並未獲得一致好評,甚至有人認為他沒有寫童話的天份,建議他放棄,但安徒生說:「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
1844年,寫出自傳性作品《丑小鴨》。
1846年,寫出《賣火柴的小女孩》。
1870年出版晚期最長一篇作品《幸運的貝兒》,共七萬余字,是以他自己的生活感受為基礎寫成的,但不完全是自傳。
1867年,被故鄉奧登塞選為榮譽市民。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時,因肝癌逝世於朋友的鄉間別墅。喪禮備極哀榮,享年70歲。
〖安徒生作品〗
長篇小說6部:《即興詩人》(1835),《奧·特》(1836),《不過是個提琴手》(1837),《兩位男爵夫人》(1848),《生乎?死乎》(1857),《幸運兒》(1870)。
劇本25部:詩劇《阿夫索爾》(1822),《聖尼古拉教堂鍾樓的愛情》(1829),歌劇《拉默穆爾的新娘》(1832),歌劇《烏鴉》(1832),詩劇《埃格納特的人魚》(1834),輕歌舞劇《離別與相逢》(1835),歌劇《司普洛峨的神》(1839),《黑白混血兒》(1840),《摩爾人的女兒》(1840),《幸福之花》(1844),獨幕詩劇《國王的夢想》(1844),《梨樹上的鳥兒》(1845),《小基爾斯滕》(1846),《科莫河邊的婚禮》(1848),四幕喜劇《比珠寶還珍貴》(1850),歌劇《北歐的女神》(1850),《新房產》(1850),《睡魔》(1850),喜劇《海爾德摩爾》(1851),喜劇《接骨木媽媽》(1851),喜劇《出身並非名門》(1863),喜劇《長橋》(1863),三幕劇《西班牙客人》(1865),獨幕劇《初來者》(????),《羅斯基里達之夜》(????)。
游記6部:《1828年和1829年從霍爾門運河至阿邁厄島東角步行記》(1829),《瑞典紀行》(1851),《西班牙風光》(1863),《訪問葡萄牙》(1866)。
自傳3部:《小傳》(1832),《我一生真實的故事》(1847),《我的童話人生》(1855)。
詩4部:《詩集一》(1829),《詩集二》(1830),詩集《幻想與現實》(1830),詩集《一年的十二個月》(1832)。
童話共計1607餘篇
〖安徒生資料〗
他的第一部《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集》(Fairy tales, Told for Children)包括《打火匣》,《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豌豆上的公主》和《小意達的花兒》,於1835年春出版。1837年,在這個集子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個故事,編成童話集第1卷。第2卷於1842年完成,1847年又寫了一部《沒有畫的畫冊》。
1840至1857年,安徒生訪問了挪威、瑞典、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小亞細亞和非洲,在旅途中寫了不少的游記,如:《一個詩人的市場》(1842)、《瑞典風光》(1851)、《西班牙紀行》(1863)、《訪問葡萄牙》(1866)等。他在德、法等國會見了許多知名的作家和藝術家。1847年在英國結識了狄更斯。
安徒生寫過三部自傳:1832年寫的《小傳》(1926)、1847年在德國出版的《正傳》和後來寫的一部《傳記》(1855),他的小說和童話故事也大多帶有自傳的性質,如《即興詩人》、《奧·特》(1836)、《不過是個提琴手》(1837)、《兩位男爵夫人》(1848)、《活還是不活》(1857)、《幸運的貝兒》(1870)等。他在《柳樹下的夢》(1853)、《依卜和小克麗斯玎》(1855)、《她是一個廢物》(1853)等作品中,還寫了鞋匠、洗衣婦等勞動者的生活,反映了他自己不幸的身世和遭遇,同時也表現了丹麥的社會矛盾,具有深刻的現實性和人民性。
1843年,安徒生認識了瑞典女歌唱家燕妮·林德。真摯的情誼成了他創作中的鼓舞力量。但他在個人生活上不是稱心如意的。他沒有結過婚。他晚年最親密的朋友是亨里克和梅爾徹。1875年8月4日,安徒生在哥本哈根梅爾徹的宅邸去世。這位童話大師一生堅持不懈地進行創作,把他的天才和生命獻給「未來的一代」,直到去世前三年,共寫了168篇童話和故事。他的作品被譯成80多種語言。
〖安徒生童話意義〗
安徒生的童話故事體現了丹麥文學中的民主傳統和現實主義傾向。他的最好的童話膾炙人口,到今天還為世界上眾多的成年人和兒童所傳誦。有些童話如《賣火柴的小女孩》(The Little Match Girl)《丑小鴨》(The Ugly Duckling)《看門人的兒子》等,既真實地描繪了窮苦人的悲慘生活,又滲透著浪漫主義的情調和幻想。由於作者出身貧寒,對於社會上貧富不均、弱肉強食的現象感受極深,因此他一方面以真摯的筆觸熱烈歌頌勞動人民,同情不幸的窮人,贊美他們的善良、純潔等高尚品質;另一方面又憤怒地鞭撻了殘暴、貪婪、虛弱、愚蠢的反動統治階級和剝削者,揭露了教會僧侶的醜行和人們的種種陋習,不遺餘力地批判了社會罪惡。《皇帝的新裝》(The Emperor's New Clothes)辛辣地諷刺了皇帝的昏庸無能和朝臣們阿諛逢迎的丑態;《夜鶯》(The Nightingale)和《豌豆上的公主》(The Princess and the Pea)嘲笑了貴族的無知和脆弱。他在最後一部作品《園丁和主人》中,還著力塑造了一個真正的愛國者的形象,反映了作者本人始終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
安徒生的一些童話故事,特別是晚期的某些作品,也顯示出他思想上的局限性。他雖然把滿腔同情傾注在窮苦人身上,但因找不到擺脫不幸的道路,又以傷感的眼光看待世界,流露出消極情緒。他認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可以引導人們走向「幸福」。他在作品中有時也進行道德說教,宣揚基督教的博愛思想,提倡容忍與和解的精神。
安徒生的童話同民間文學有著血緣關系,繼承並發揚了民間文學的樸素清新的格調。他早期的作品大多數取材於民間故事,後期創作中也引用了很多民間歌謠和傳說。
在體裁和寫作手法上,安徒生的作品是多樣化的,有童話故事,也有短篇小說;有寓言,也有詩歌;既適合於兒童閱讀,也適合於成年人鑒賞。他創造的藝術形象,如:沒有穿衣服的皇帝、堅定的錫兵、拇指姑娘、丑小鴨、紅鞋等,已成為歐洲語言中的典故。
在語言風格上,安徒生是一個有高度創造性的作家,在作品中大量運用丹麥下層人民的日常口語和民間故事的結構形式。語言生動、自然、流暢、優美、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
1835年,安徒生的第一本童話集問世,其中收入《打火匣》、《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婉豆上的公主》、《小意達的花兒》四篇童話。這些童話來自安徒生自己的人生經歷,「它們像『種子』一樣藏在我的思想中,一股涓涓細流、一束陽光,或一滴苦酒,就能使它們破土而出。」
從這一年起,每一個聖誕節都有一本新童話來到孩子們身邊。他整整寫了43年,直到生命結束共創作了168篇作品,那詩一般的語言、宛轉曲折的情節,使他的童話在他生前就已成為世界上擁有讀者最多的讀物。「丑小鴨」、「堅定的錫兵」、「野天鵝」、「夜鶯」……他賦與一切事物鮮活的靈魂,讓它們歌唱。他把它們獻給一切人——孩子們為那奇異動人的故事而神迷;成人則徘徊在他深深的人生哲思之間,流連不去。
安徒生的童話中不僅充滿了奇異的夢幻般的火花,而且這位從苦難中生長起來的作家對勞動人民和那些生活在痛苦中的孩子也寄予深切的同情。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中,整天沒有賣掉一根火柴的小女孩蜷縮在牆角劃燃一根根火柴,在微光中,她幻想著聖誕夜的歡樂:桌上鋪著雪白的檯布、身上插著刀叉的烤鵝冒著熱氣蹣跚走來……可幻景一閃即逝,元旦的清晨,人們發現她已凍死街頭。誰也不知道,還有多少同樣的孩子赤足冬夜,安徒生沒有辦法解決這深刻的社會問題,只好帶著深深的悲哀寄希望於天國。
『柒』 英語學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幾乎無障礙閱讀英文原版兒童童話故事
個人覺得,至少也得大學英語四級水平吧。
『捌』 用英語寫一篇科幻小說,最好是適合高中生閱讀的,還要有科學依據,不能是童話。
Good idea~!
『玖』 誰能提供一個適合小孩子讀的英語童話故事
The Father and His Sons / 父親和孩子們
Father had a family of sons who were perpetually quarrelling among themselves. When he failed to heal their disputes by his exhortations, he determined to give them a practical illustration of the evils of disunion; and for this purpose he one day told them to bring him a bundle of sticks. When they had done so, he placed the faggot into the hands of each of them in succession, and ordered them to break it in pieces. They each tried with all their strength, and were not able to do it.
一位父親有幾個孩子,這些孩子時常發生口角。他絲毫沒有辦法來勸阻他們,只好讓他們看看不合群所帶來害處的例子。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有一天他叫他們替他拿一捆細柴來。當他們把柴帶來時,他便先後地將那捆柴放在每一個孩子的手中,吩咐他們弄斷這捆柴。他們一個個盡力去試,總是不能成功。
He next unclosed the faggot, and took the sticks separately, one by one, and again put them into their hands, on which they broke them easily. He then addressed them in these words: "My sons, if you are of one mind, and unite to assist each other, you will be as this faggot, uninjured by all the attempts of your enemies; but if you are divided among yourselves, you will be broken as
easily as these sticks."
然後他解開那捆柴,一根根地放在他們手裡,如此一來,他們便毫不費力地折斷了。於是他就告訴他們說:「孩子們!如果你們大家團結一致,互相幫助,你們就像這捆柴一樣,不能被你們的敵人折斷;但如果你們自行分裂,你們就將和這些散柴一般,不堪一折了。
『拾』 小學4年級英語閱讀童話
Once a fox invited a stork to dinner. He put nothing on the table except some soup in a very shallow dish.
The fox could easily lap up the soup, but the stork could only wet the end of her long bill in it. When she left the meal, she was still very hungry. "I am sorry," said the fox, "the soup is not to your taste."
"Please do not apologize," said the stork. "I hope you will come to my house, and dine with me soon."
A few days later the fox visited the stork. He found that his food was put in a long bottle, and the mouth of the bottle was very narrow. He could not insert his big mouth into it, so he ate nothing.
"I will not apologize," said the stork. "One bad turn deserves another."
一次,狐狸請鸛來吃飯。他除了淺盤子中的一點湯以外,什麼也沒有準備。
狐狸可以輕而易舉地喝到湯,但是鸛只夠蘸濕他長長的嘴尖。吃完飯後,鸛仍舊很飢餓。"很抱歉!"狐狸說,"這湯不合你的口味"。
"別客氣,"鸛說,"過幾天請到我家來和我一起吃飯吧。"
幾天後,狐狸應邀而至,他發現食物都裝在一個長長的瓶子里,而瓶口很細,他無法將他的大嘴伸進去,什麼也吃不到。
"我不想道歉,這是你應得的回報。"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