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六盤山英語閱讀
㈠ 清平樂六盤山這首詩的英文版
Qing Pingle six Panshan,He who doesn't reach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目前只有這些,到時候有新的再告訴你,謝謝!
㈡ 對比閱讀《七律 長征》和《清平樂 六盤山》
《七律·長征》是一首七言律詩,選自《毛澤東詩詞集》,這首詩寫於1935年10月,當時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越過岷山,長征即將結束。回顧長征一年來所戰勝的無數艱難險阻,他滿懷喜悅的戰斗豪情。
《清平樂·六盤山》是現代思想家、革命家、詩人毛澤東於1935年創作的一首詞。此詞上闋從眺望遠景起筆,寫了登上六盤山所見到的北國清秋的景色,回顧了長征的勝利,表達了紅軍北上抗日的堅強意志。
下闋則寫近處,如火的紅旗在高山之巔,迎著西風舒捲,烘託了紅軍將士勝利的英姿。上下兩闋相對獨立,卻又緊密相連、一脈相承;在表現手法上,全詞景中有情,情中有景,達到了情景交融、剛柔相濟的妙境。
(2)清平樂六盤山英語閱讀擴展閱讀
作品原文
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⑿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創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為粉碎國民政府的圍剿,保存自己的實力,也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從江西瑞金出發,開始了舉世聞名的長征。
這首七律是作於紅軍戰士越過岷山後,長征即將勝利結束前不久的途中。作為紅軍的領導人,毛澤東在經受了無數次考驗後,如今,曙光在前,勝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滿懷豪情地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七律·長征》寫於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清平樂·六盤山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創作背景
1935年8月,毛澤東主席粉碎了張國燾分裂紅軍的路線後,率紅一方面軍繼續向陝北根據地挺進。9月中旬,紅軍攻克天險臘子口,奇跡般越過岷山草地,進入甘肅南部。
10月7日,紅軍在寧夏六盤山的青石嘴,又擊敗了前來堵截的敵騎兵團,掃清了阻礙,擺脫了追敵,當天下午,一鼓作氣,翻越了六盤山。此詞即是作者翻越六盤山時的詠懷之作。
此詞最早發表於《詩刊》1957年1月號。
㈢ 《清平樂.六盤山》閱讀答案
問題是什麼
㈣ 清平樂 六盤山的翻譯
清平樂·六盤山
天高雲淡,
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
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回峰,
紅旗漫答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
何時縛住蒼龍?
1935年10月
【注釋】:
六盤山:在寧夏南部,甘肅東部。
望斷:望盡。
屈指:屈指計算。
紅旗:一九五七年在《詩刊》創刊號上發表時作「旄頭」。一九六一年九月為寧夏幹部書寫此詞時改為「紅旗」,手跡發表在該年十月七日的《光明日報》。
長纓:見《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注釋。
蒼龍:《後漢書·張純傳》,「蒼龍甲寅」。注曰,「蒼龍,太歲也」。古時以太歲為凶神惡煞,太歲在地上,與天上歲星相應。
【譯詩】
長空高闊白雲清朗,
南飛的大雁已望到了天邊。
不登臨長城關口絕不是英雄,
算下來已征戰了二萬。
六盤山上雄峰再拔,
烈烈西風漫卷著紅旗。
今天我長繩之武裝緊握手中,
哪一天才會將那蔣家狂龍捆縛?
參考資料:
㈤ 《清平樂 六盤山》閱讀答案
「長纓」指:革命武裝。「蒼龍"指:國民黨反動派
㈥ 清平樂·六盤山譯文
譯文:
長空高闊白雲清朗,
南飛的大雁已望到了天邊。
不登臨長城關口絕不是英雄,
算下來已征戰了二萬。
六盤山上雄峰再拔,
烈烈西風漫卷著紅旗。
今天我長繩之武裝緊握手中,
哪一天才會將那蔣家狂龍捆縛?
原詩:
清平樂·六盤山
毛澤東
天高雲淡,
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
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
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
何時縛住蒼龍?
長城:借指長征的目的地。屈指:彎著手指頭計算。長纓:指捕縛敵人的長繩。在手,在共產黨領導下。
出自:毛澤東《清平樂·六盤山》
(6)清平樂六盤山英語閱讀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1935年8月,毛澤東主席粉碎了張國燾分裂紅軍的路線後,率紅一方面軍繼續向陝北根據地挺進。9月中旬,紅軍攻克天險臘子口,奇跡般越過岷山草地,進入甘肅南部。
10月7日,紅軍在寧夏六盤山的青石嘴,又擊敗了前來堵截的敵騎兵團,掃清了阻礙,擺脫了追敵,當天下午,一鼓作氣,翻越了六盤山。此詞即是作者翻越六盤山時的詠懷之作。
主題思想:
此詞上闋從眺望遠景起筆,寫了登上六盤山所見到的北國清秋的景色,回顧了長征的勝利,表達了紅軍北上抗日的堅強意志;下闋則寫近處,如火的紅旗在高山之巔,迎著西風舒捲,烘託了紅軍將士勝利的英姿。
人物成就影響:
毛澤東曾為新文化發展指明了方向,就是「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毛澤東詩詞是二十世紀最優秀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對構建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產生了巨大影響,也以其蔚為壯觀的中國氣派令無數人為之陶醉。
毛澤東詩詞古樸典雅、對仗工整、抑揚頓挫,是運用舊體詩詞形式反映現實斗爭和現代生活的光輝典範。毛澤東文藝思想的核心是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這是最具中國氣派的創作原則和價值導向。毛澤東始終致力於使中國古典詩詞大眾化。毛澤東詩詞深入淺出、明白曉暢、雅俗共賞。
毛澤東詩詞所反映的生活內容跌宕雄渾,所展現的精神世界浩瀚豁達,所抒發的主觀情感熱烈奔放,所承載的思想內涵博大精深。毛澤東詩詞是「兩結合」的光輝典範,既弘揚了中國古典詩歌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優良傳統,又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文藝思想。
㈦ 清平樂·六盤山的翻譯
【譯文】長空高闊白雲清朗,南飛的大雁已飛到了天際盡頭。不登臨目的地絕不是英雄,算下來已征戰了二萬里的路途。在高峰險峻的六盤山上,猛烈的西風吹得紅旗獵獵地捲起來。今天我長繩之武裝緊握手中, 哪一天才會將那蔣家狂龍捆縛?
【出處】《清平樂·六盤山》——近現代·毛澤東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7)清平樂六盤山英語閱讀擴展閱讀
1、《清平樂·六盤山》創作背景
此詞最早發表於《詩刊》1957年1月號。1935年8月,毛澤東主席粉碎了張國燾分裂紅軍的路線。9月中旬,紅軍攻克天險臘子口。10月7日,紅軍在寧夏六盤山的青石嘴擊敗了前來堵截的敵騎兵團。下午翻越了六盤山。此詞即是作者翻越六盤山時的詠懷之作。
2、《清平樂·六盤山》鑒賞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兩句,抒情顯得十分自豪。作者屈指一算,紅軍所行的路程已經兩萬里前面已經沒有險峻的高山了,預定目的地是一定會到達的。「不到長城非好漢」,還表達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北上去抗日前線的堅強意志和決心。只有北上抗日,才是真正的好男兒。
下闋首句回轉到六盤山的現實景象,絕非重復。它所表現的情感已較上闋首句更進一步,我們看到的不再是平靜和休憩、個人胸懷及智慧,而是革命集體的崇高與可敬及革命信仰的強勁活力。形式上回到了起點,情感上卻有了新的格調。
㈧ 清平樂.六盤山課文
滿意回答
《清平樂 六盤山》
天高雲淡,
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
屈指行專程二萬。
六盤山上屬高峰,
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
何時縛住蒼龍?
【注釋】:
六盤山:在寧夏南部,甘肅東部。
望斷:望盡。
屈指:屈指計算。
紅旗:一九五七年在《詩刊》創刊號上發表時作「旄頭」。一九六一年九月為寧夏幹部書寫此詞時改為「紅旗」,手跡發表在該年十月七日的《光明日報》。
長纓:見《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注釋。
蒼龍:《後漢書·張純傳》,「蒼龍甲寅」。注曰,「蒼龍,太歲也」。古時以太歲為凶神惡煞,太歲在地上,與天上歲星相應。
【翻譯】
長空高闊白雲清朗,
南飛的大雁已望到了天邊。
不登臨長城關口絕不是英雄,
算下來已征戰了二萬。
六盤山上雄峰再拔,
烈烈西風漫卷著紅旗。
今天我長繩之武裝緊握手中,
哪一天才會將那蔣家狂龍捆縛?
㈨ 清平樂六盤山的閱讀題答案
」兩句點明了主題,明寫紅軍高舉紅旗勝利地登上了長征途中最後一座高峰,襯托出紅軍戰士屹立山頭的豪邁氣概和歡騰氣氛。紅軍登上六盤山,標志著長征即將結束,新局面即將開始
㈩ 閱讀並完成練習。 清平樂 六盤山 天畝雲波,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屈指行程二萬.
1.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 2.(1)彎著手指頭計算。版 (2)旗幟權隨風翻卷。 (3)握在手中。 (4)捉住。 3.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4.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5.對勝利充滿了必勝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