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語課程標准對於閱讀的說法

英語課程標准對於閱讀的說法

發布時間: 2021-01-28 01:11:45

① 《英語課程標准》對英語閱讀的具體要求是什麼急啊!

1. 能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
2. 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間的邏輯專關系
3.能找出文章中的屬主題,理解故事的情節,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和可能的結局
4.能讀懂相應水平的常見體裁的讀物
5.能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運用簡單的閱讀策略獲取信息
6.能利用詞典等工具書進行閱讀。
7 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

②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准(2011年版)》主要學習內容有哪些

主要學習的方面沒有什麼變化,相對比2001版的有以下幾點變化:
1.引言
2001:英語已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英語教育是公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英語教育尚不能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2011:英語已經成為國際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學習和使用英語對吸取人類文明成果、借鑒外國先進科學技術、增進中國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英語課程有利於提高整體國民素養。英語課程對青少年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總目標:
2001: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上。
2011: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展,提高綜合人文素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方面整體發展的基礎之上。
3.基本理念:
2001:
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
整體設計目標,體現靈活開放;
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
採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
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
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

2011:
注重素質教育,充分體現語言學習對學生發展的價值;
面向全體學生,關注語言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
整體設計目標,充分考慮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性;
強調學習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
優化評價方式,著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豐富課程資源,拓展英語學習的渠道。

4. 課程性質
2001:外語是基礎教育階段的必修課程,英語是主要語種之一。英語的學習既是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發展思維能力、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
2011:
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
就工具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
就人文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任務。

5.評價建議
2001:
體現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
注重形成性評價對學生發展的作用;
注意評價方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注重評價結果對教學效果的反饋作用;
終結性評價要注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注意3一6年級英語教學評價的特殊性;
注意處理教學與評價的關系;
各級別的評價要以課程目標為依據。

2011:

充分發揮評價的積極導向作用;
體現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
依據課程目標要求確定評價內容與標准;
注意評價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樣性;
形成性評價要有利於監控和促進教與學的過程;
終結性評價要注重考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注意處理教學與評價的關系;
小學的評價應以激勵學生學習為主;
合理設計和實施初中畢業學業考試。

然後是在目標啊,語言知識技能等方面的具體要求有了很多改動。

③ 在實施建議中,英語課程標准對於教學途徑和方法是怎樣描述的

《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中提出的總體目標:「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上。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文化意識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證,情感態度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習效率、發展自主學習能力的保證。」 可以理解為:英語課程目標是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即培養學生具有較為熟練的語言技能、豐富的語言知識、學習過程的體驗、良好的英語交際能力、科學探究的學習方法和團隊合作的意識、樂於接收世界優秀文化的開放意識、持久的學習積極性、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好英語的自信心。 必須依據綜合語言目標,來確定以下五方面的教學具體目標: 一、語言基礎知識目標 語言基礎知識目標包括語音、詞彙、語法、功能和話題等五個方面的內容: 1.設置語音目標主要是在英語課程進行中系統安排英語音素(母音和輔音)、語音拼讀規則和語調這三個組成部分的知識和操作,而且重點在操作。 2.詞彙目標涉及到新出現的重點、實用的單詞、短語、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等詞彙的主要用法。還涉及到詞彙量、基礎詞彙目標、詞彙拓展的等級劃分等。 3. 語法目標包括詞性、句子成分劃分、時態、語態、語氣、基本句型結構、構詞法等語法知識的學習和操練,還包括語法形式、語法意義和語法應用三者有機結合起來的運用。 4.功能項目目標即日常交際用語。掌握新出現的重要的句型結構及其交際中的用法,即了解和掌握其語言形式、表意功能及表達方式等。 5.話題目標就是:能運用話題知識,按照實際生活需求組織英語語言知識,在一定的語境中,能就熟悉的話題同他人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 6.語言訓練要注意四個結合:教學任務與真實生活任務;單項與綜合;機械與情景;口頭與書面(聽說-讀寫) 二、語言技能目標 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以及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聽、說、讀、寫語言技能是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要基礎:聽、說、讀、寫的訓練內容和形式盡可能地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貼近真實的交際行為,貼近有目的(即任務型)的綜合運用英語的活動。具體來說,技能目標就是要求學生在聽做反應、說唱反應、對話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反應、口頭交流、讀做反應、閱讀理解、讀寫反應和書面表達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應變技能和運用水平。 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作為語言能力的組成部分,具有相互影響和相互促進的關系。基礎教育階段,語言基礎知識的學習必須在聽、說、讀、寫活動的過程中進行得以鞏固。同時,聽、說、讀、寫是提高語音、詞彙、語法等基礎知識教學質量的可靠保證。要堅持英語教學的實踐性原則:努力做到將語言知識學習置於語言實踐活動中;採用提示、注意和觀察、發現、分析、歸納、對比、總結等方式來進行語言知識教學;堅決防止過於強調模仿、死記硬背、機械操練的教學傾向;重視科學設計英語教學過程,努力創設豐富的情景,營造啟動學生思維的教學環境;倡導語言知識教學和技能訓練相結合的、開放的、互動的學習模式。 三、情感態度目標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把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滲透學科教育的教學之中。「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指學生掌握知識和培養能力過程中的一種感受和反映,包括感知、理解、審美、體驗四個方面。情感態度指的是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以及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祖國意識和國際視野,概括起來,就是要讓學生在學習中信心持續、興趣濃厚、態度積極、動機明確、情感豐富和配合有效。 語言與情感態度有著密切的關系:語言可以表達、傳遞、溝通、解決情感態度。情感態度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語言學習,興趣、動機、較強的自信心、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祖國意識和國際意識等積極的情感以及自尊、自信、移情、動情、愉快、驚喜等能創造有利於學習的心理狀態,然而,消極的情感態度卻對語言學習產生負面的影響。 在英語教學中,應該多多地注意培養和發展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培養和發展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建立情感態度的溝通和交流渠道;結合英語學習內容,討論有關情感態度的問題;幫助學生克服情感態度方面的困難。 四、學習策略目標 英語課程目標之一的學習策略是對學習方法的選擇和使用。使用和發展學習策略能夠提高英語學習的效果,有利於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能與教學策略相互促進。在英語教學中培養滲透學習策略,要認識到使用學習策略對提高學習效果的意義;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學習策略的訓練,學生在學習中有意識地嘗試和使用學習策略,比如:明確學習問題、計劃學習時間、學會記筆記、學會主動提出問題、學會小組互動、積極與教師配合、學會使用工具書和改進學習方式。 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應該做到以下幾點: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制訂階段性學習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引導學生結合語境,採用推測、查閱或詢問等方法進行學習;設計探究式的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發展;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並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 五、文化意識目標 文化意識目標其實指跨文化意識目標:指對異國文化和本國文化的異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英語時根據異國文化調整自己的語言理解和語言產生的自覺性。《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提出了文化意識的七個方面: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化藝術;行為規范;價值觀念。學生在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要素和知識的同時,學生要知道如何給異國人們介紹本國文化傳統。在教學目標設計中,應注意引導學生了解各國文化特點;了解交流的禮儀;了解各國的生活習慣;尊重他人行為規范;介紹中國社會的良好風范;介紹中華民族文化歷史傳統。 要處理好語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的的關系: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語言要具備豐富文化內涵才能存在,離開語言的文化也很難存在,文化形式要靠語言來表現、記錄、保存和傳播。 必須重視教學目標的有效設計 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成的結果,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教學目標可以被看做是教學活動的「第一要素」,確定準確、合理的教學目標也被認為是教學設計的首要工作或第一環節。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准繩和歸宿,教學目標所具有的導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勵作用、中介功能、測度功能等決定了教學目標設計的有效性顯得十分關鍵,因為教學目標設定恰當與否直接影響教學環節的設計和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教師只有確保教學目標落到實處,才能提高教學效率。 一、要真正提高教學目標設計的有效性,必須注意教學原則:1.學生主體性原則2.語言交際性原則3. 習得與學得並進原則4.技能訓練階段側重原則5. 語言文化性原則 二、要真正提高教學目標設計的有效性,必須注意依據: 1.課標:英語課程標准明確規定了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體現了學生全面發展教育的教學目標。因此,必須以課標所限定的范圍為綱,判斷教材安排和教學活動的合理性。 2.教材:教材在英語學習中具有更多的積極作用:教材是英語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系完整、結構合理的教材有利於學生系統地學習語言知識,有利於他們發展語言技能;教材往往代表一定的教學目的、教學目標、教學觀念及教學方法;教材介紹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文化,有利於學生更好地了解世界文化,培養跨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因此,教師對教材要進行合理的取捨和調整,分析教材內容和學習任務所應達到的深度以及完成任務的教學條件,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讓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發生和發展,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才能超越教材。 3.學生:根據學生個性、學習需要、興趣愛好、知識儲備等方面的差異、梯度或層次,教學目標設計要「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注重素質教育。」要「滿足不同類型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就必須實施分層教學,關注每位學生特別是關照潛力生的發展。 三、要真正提高教學目標設計的有效性,必須注意五要素:1.行為主體2.行為動詞3.行為對象4.行為標准5.行為條件 四、要真正提高教學目標設計的有效性,必須兼顧六種關系:1.過程與結果關系2.主觀與客觀關系3. 定量與定性關系4. 知識與技能關系5. 技能與能力關系6.語言與文化關系 五、要真正提高教學目標設計的有效性,必須考慮四個內容:1.教學目標要體現學生2.教學目標要體現任務3.教學目標要體現發展4.教學目標要體現人文。 六、要真正提高教學目標設計的有效性,必須注意「四性」:1.整體性2.靈活性3.層次性4.可操作性 七、要真正提高教學目標設計的有效性,必須注意教學觀念和方法:1. 明確英語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2. 重視思想技能綜合訓練,不同階段各有側重;3. 處理好語言教學和文化的關系;4. 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5. 重視利用直觀教具和現代教學手段,努力創設英語環境。 八、要真正提高教學目標設計的有效性,必須注意評價形式: 注意評價與教學協調統一。注意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與平衡,注重形成性學習評價,優化終結性學習評價。注意對學生評價時重激勵、重發展、重能力。 九、要真正提高教學目標設計的有效性,必須注意教與學模式: 注意任務型教學與探究式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任務型教學途徑:任務型教學指以具體的任務為學習動力或動機,以完成任務的過程為學習的過程,以展示任務成果的方式來體現教學的成就。而探究式學習是以學生親身體驗為主,新課程標准以學生的能力為主,從學生的需求觸發學習語言,要求在應用中學習語言,為應用而學語言。 在這種任務型教學模式下的探究式學習過程中,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等得到充分鍛煉與體現,因為任務型教學途徑與新課程標准相匹配,有助於落實新課標,為學生提供了較大的語言實踐空間,能較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對各種教學方法有很大的包容性,所以使語言學習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因此,必須採用主動的英語課堂模式,提倡開放的英語學習模式,鼓勵學生創造性地運用語言。

④ 初中英語課程標准對語法教學的要求是如何表述的

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只有在遵循新課程標准和任務型語言教學的基本理念並考慮學生本身的前提下,把握語法教學的本質,同時把語法形式、意義和用法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理解和運用語法的能力。

⑤ 如何理解英語課程標準的六個概念

《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學英語課程標准》對高英語教學要求: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內力高英語教學重要容任務之從全國統招生考試NMET也看出近年來高考英語試卷難度較大部分也正閱讀理解部分題目題量較大分值多許多考生往往失分於此何做好題型許多考生亟待解決問題、閱讀能力1.掌握所讀材料主旨和大意及用說明主旨和大意事實和細節2.既理解具體事實也理解抽象概念3.既理解別句子意義也理解上下文之間邏輯關系並能據此進行推理和判斷4.既理解字面意思也理解其深層含義包括作者觀點、意圖和態度等5.能根據所讀材料提供信息結合常識對材料進行定判斷、推理和引申6.根據上下文判斷某些生詞或片語意義二、影響閱讀理解主要因素1.詞彙與閱讀英語閱讀理解涉及語篇、段落、句子、詞彙四層次理解問題而其根本對詞彙理解

⑥ 如何翻譯下列一段文字一.《英語課程標准》對英語閱讀教學的相關要求:

A. 《 English course standard 》 read related request of the teaching to English:
《 English course standard 》 point out," point of new English course reform is toes change English course to value the phrasing and phrases to remit the knowledge to explain in detail excessively with the inction, neglect to the student physically the language usage ability development of tendency, emphasize the course from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 study, life experience and cognize the level to set out, the teaching path of study method and the mission type that initiate the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participate, cooperate and communicate, develop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language usage ability, is the process that language study become the student to become the aggressive emotion experience, active the thinking, brave practice, raise to across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become the independence the study ability of process". 《 English course standard 》 read the technical ability target to put forward to stage English in the senior high school to request as follows:
1. Find out main information that the author want to inform;
2. Recognize the language structure, contents, the thing development sequence and proceres according to the request;
3. Recognize, argue to know, the comparison fact, proof and standpoints and informations such as definition and assumption etc.;
4. Carry on the evaluation and judgments to the fact and proof;
5. According to text the fact and proofs provides get a conclusion;
6. Carry on the logic predicts etc..
Two. high test the reading to comprehend of choose the material and set question to decide the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o read worth mindset of the teaching
Be close to three years high test the reading to comprehend to choose the material pay attention to the topic of diversification, the social intercourse turns and lives to turn, passing the story, reporting the way and talking about etc. form concern society hot point phenomenon, have another the angle demonstration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live etc. everyone's noodles;Value permeate of English nation culture graally at the same time, such as English national of history geography, local customs, traditional custom, life style, cultural art, the behavior norm and concept of value etc..In set question since pay attention to language knowledge and the language technical abilities that investigates the student from the linguistics angle, and then lay particular emphasis on from the angle of the psychology investigates the student of related factor of study strategy, emotion, attitude...etc., ability and reasonable forms that synthesize to investigate the ability that the student obtains the information, distinguish and integrate the ability of information and process to develop the information say the ability of information.High test the reading to comprehend of set question the full body of principle and way of thinkings now main core of the new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The development that reads the ability is the point of the English teaching of the senior high school.

⑦ 《英語課程標准》中指出語言技能包括那些內容

:《英語課程標准》中指出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技能以及這四種技能的綜合內運用。本文結合《容英語課程標准》闡述了聽、說、讀、寫之間的關系,根據《英語課程標准》中的要求,對學生「聽、說、讀、寫」四種技能的培養進行了論述和實踐。實踐證明:這四種能力的培養有助於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心;有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

⑧ 英語修訂內容在哪些方面體現了《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准》的精神

101年英語課改的主要突破 1. 明確了一素質教育為宗旨的英語教育理念 把對學生的學習興趣、 態度和自信心的培養放在英語教育的首要地位,把行 程學習策略和健全人格作為課程目的的中要組成部分。2001 版《實驗稿》提出 了面向全體學生, 注重素質教育; 整體設計目標, 體現靈活開放; 突出學生主體, 尊重個體差異;採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 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 2. 構建了以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核心的課程目標體系 打破了以往以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為主的目標體系,把學習策略、情感 態度、文化意識整合進來,構建了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核心的課程目標 體系。 3. 建立了連貫、銜接的中小學英語課程體系 開設小學英語課程,整體設計目標,使中小學課程猶記得銜接起來。 4. 倡導了新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 倡導體驗、實踐、參與、交流和合作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用英語做事,\r\n1\r\n在做事的過程中發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提倡採用任務型教學途徑進行教學、也產生了很多好的教學模式? 10 年英語課改的主要成就 1. 新的課程目標體系帶來了教學方式的變革 為語言學習創設有意義的情境;教師對學生的人文關注;學生的課堂自 主意識加強。 2. 新課程對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的影響 教師的備課改為有利於學生發展的綜合的教學設計,把教學的重心從關 注教轉向關注學。教師角色的變化;課堂互動模式的變化;教學資源和 媒體利用方面的變化。 3. 新課程背景下英語教材的變革 1978-1992 年是統編教材(人教社) ;1992-2000 年是一綱多本(一人教 社為主,中英合作編寫) ;2001 至今全國英語教材呈現多樣化的趨勢。 2012 年英語教材的修訂變化(鏈接教研室的博客)心得體會往哪發,怎 么發。 4. 課程標准帶來評價理念與方法的變化 三多,評價機制多元化;評價目標多維化;評價方法多樣化。 5. 課程改革促進了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 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教師自主發展的概念替代了以往的繼續教育,有效地 教學反思是自主發展的有效機制。組織課例研究,校本教研等都逐步成 為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和方法。\r\n第二部分\r\n2011 版課標修訂情況介紹\r\n《英語課程標准》 (實驗稿)2001 年開始實驗。 經過兩年實驗後, 教育部於 2003 年在實驗區就課程標準的實驗情況進行了 調研。調研內容涉及課程標準的各個方面。同時啟動修改工作,並進行了部分修 改。\r\n2\r\n2007 年,對課改實驗區進行了第二次大規模的調研,徵求一線教師和各級 教研員的意見,此次調研涉及人達 11 萬多人次。 在調研的基礎上,教育部啟動了課程標準的修訂工作。經過長達 8 年的時 間,2011 年 4 月修訂工作完成。 2012 年 2 月頒布,2012 年 9 月份實施。 一、引言 關於三個版本《英語課程標准》的說明 2001 年版《英語課程標准》 (實驗稿)涵蓋了小學、初中和高中三個階段的 內容。 2003 年版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 (實驗) 只涉及高中階段內容, 代替 2001 年版本中的高中部分。 2011 年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准》只包括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內容。 二、英語課程標準的修訂情況 為了便於大家更加准確地把握修訂後的課程標準的核心內容,我們首先對 《標准》的修訂情況做一個簡要介紹。 (一) 《標准》修訂的指導思想和整體思路 1.標準的修訂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精神為指導思想, 以推動教育均衡發展、 提高教育質量為目標; 2.鞏固和深化十年來課程改革實驗 所取得的成果和經驗, 3.力求使修訂後的課程標准有利於解決課程改革中尚未解 決的問題。 突出體現課程對國家發展和學生發展的意義, 進一步明確英語課程的工具性 和人文性的雙重屬性,在為學生學習英語打好基礎的同時,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英語教育的中等發展水平為基準, 考慮全國各地英語教 育發展的階段性和地區不平衡性等因素,在保持《標准》總體結構和目標體系不 變的基礎上,適當調整部分具體目標要求,降低難度,調整話題和語法項目兼 顧城鄉差異(能模仿範例寫詞句) 以更好地反映全國廣大地區的教學實際水平和 未來發展需求。\r\n3\r\n充分反映各地在實驗過程中積累的經驗以及參與調研的專家、 學者和一線教 師提出的意見和建議。 提高《標准》的可操作性和可讀性,提高《標准》對英語教育教學的指導作 用。加強小學的指導,提供二級詞彙表,增設小學教學的專門內容,提供分學段 的教學實例和評價案例 (二)修訂的主要方面 由於標准實驗稿得到了普遍的認可, 所以修訂後的標準保留了實驗稿的總體 框架、堅持核心理念,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總目標改為通過英語學習是學生形成 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展,提高綜合人文素養。分級目標個別地 方調整。 課程繼續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面向全

⑨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准對閱讀教師有哪些要求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准對閱讀教師的要求是保證課堂中能夠按照新的閱讀標准來實行。

熱點內容
39天電影在線播放免費觀看 發布:2024-08-19 09:18:18 瀏覽:939
可投屏電影網站 發布:2024-08-19 08:19:20 瀏覽:140
農村喜劇電影在線觀看 發布:2024-08-19 07:46:21 瀏覽:300
電影院默認區域 發布:2024-08-19 07:39:02 瀏覽:873
台灣金燕全部電 發布:2024-08-19 07:30:20 瀏覽:249
在哪可以看網站 發布:2024-08-19 07:29:06 瀏覽:467
電影tv版app 發布:2024-08-19 07:28:17 瀏覽:51
韓國倫理電影在什麼地方看的啊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835
韓國找女兒那個電影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667
驚變溫碧霞在線播放 發布:2024-08-19 07:10:13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