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語課外閱讀結題報告

英語課外閱讀結題報告

發布時間: 2021-01-29 07:43:16

A. 如何有效開展小學生課外閱讀結題報告

課外閱讀是語文實踐活動的重要形式。它是豐富學生精神生活,積累學生寫作素材,提高學生思想境界,弘揚祖國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徑和有效舉措。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高度重視閱讀活動、積極倡導終身學習的大環境下,認真開展中小學生課外閱讀活動,更有著迫切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然而,在農村中小學,由於缺乏正確的理論引領,缺乏適當的經驗參照,缺乏科學的機制管理,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大多流於形式,效果不夠明顯。在新課程背景下,應當如何有效地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呢?
一、營造閱讀氛圍,提高閱讀興趣
「一花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才是春」。積極營造和諧、融洽、積極的氛圍,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參與的熱情,是學生能夠全員、全程參與課外閱讀的基礎,也是課外閱讀有序、有效、正常開展的必要前提。因此,我精心設計並開展了三個活動(搜集、辯論、演講)、兩個會議(課外閱讀班級動員會、學生家長會)。首先,我安排學生課外搜集有關閱讀的名言警句。由於採取競賽的形式,看誰搜集得最多最好,學生們興趣盎然、積極參與。我還要求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一句格言寫下來貼在自己的桌面上,讓它時刻警醒自己。通過班級交流學習,同學們初步感知了閱讀的意義。接著,我又舉行以「課外閱讀好不好」為主題的辯論活動和以「我愛課外閱讀」為主題的演講活動,讓全班同學進一步感知閱讀的重要意義和作用。然後,我趁熱打鐵,相繼召開兩會進行再動員、再升溫。在兩會上,我公布了班級課外閱讀的實施方案和具體做法,對家長提出了「親子伴讀」的要求,對自己做出了「師生共讀」的規定,並提出了營造「書香家庭」、「書香班級」的構想。兩會之後,全班學生課外閱讀的情緒高漲,個個厲兵秣馬,躍躍欲試。為了激發所有學生的興趣,照顧到各個層面的需求,我精心設計了「五星」評選活動,即定期評選「閱讀之星」、「進步之星」、「朗誦之星」、「背誦之星」、「創造之星」等,力爭讓每個學生都參與活動,都在閱讀中有所收獲,在活動中受到鍛煉,在實踐中得到提高。
二、掌握閱讀方法,養成閱讀習慣
讓每一個學生掌握閱讀方法,養成閱讀習慣,是有效開展課外閱讀的關鍵。這一環節把握得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在如何掌握讀書方法上,我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做到「讀思結合」。古人雲:「學而不思則罔。」光閱讀而不去理解,不去思考,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個書蟲。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倘只看書,便變成書櫥,即使自己覺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實是在逐漸硬化,逐漸死去了」。我要求學生看過書刊後,要有自己的見解、思想,並把它記在《課外閱讀隨筆》上。哪怕只有一句話,這也是學生經過思考得出的東西。只要堅持,學生就不會是「書蟲」、「書櫥」或「書呆」了。第二,做到「讀記結合」。即把讀過的書籍或文章中優美的詞語、動人的故事、閃光的思想,都記錄到自己的收藏夾中,記憶在自己的腦海中,用以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第三,做到「讀寫結合」。古人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注重學生學以致用,要求學生以讀促寫,把閱讀中學到的優美的語言、精彩的寫法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只要運用恰當,我及時作出中肯的評價和適當的表揚,讓學生品嘗到閱讀的甜頭,進一步提高閱讀的興趣。第四,做到「循序漸進」。在課外閱讀中,我還注意要求學生不要貪多求全、貪大求洋、囫圇吞棗而流於形式,讓他們懂得「把一頁書好好消化,勝過匆匆忙忙地閱讀一本書」的道理。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即使是同一學生,也提出不同梯度要求,讓他們適得其所,學有所獲,不斷提高。第五,做到「注重取捨」。書籍是一把「雙刃劍」。優美、健康的書籍是凈化心靈、指引光明的向導,而低級庸俗的書刊則是踐踏靈魂、引人誤入歧途的魔鬼。菲爾丁說:「不好的書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樣,可能會把你戕害」。農村中小學圖書室大多是圖書種類較少,破損嚴重,雖然這幾年教育局電教站為各學校配備了部分圖書,但這些遠遠不能完全滿足學生旺盛的讀書慾望,因此,我通過查閱圖書室圖書目錄索引,為學生准備了一份「備讀書單」,供學生選讀、搜集。
課外閱讀多是自主活動,良好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而它又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會經常反復。老師和父母要有耐心和恆心,在「共讀」中發揮榜樣作用的同時,要不斷指導、認真督促、及時糾正,可通過「強制」、「暗示」、「引導」、「肯定」等多種途徑讓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習慣。
三、開放閱讀方式,延伸閱讀時空
有人說,課外閱讀是個性化的學習和生活方式,是依據學生的愛好和興趣而維系的獨立的讀書活動。如果學生廢寢忘食,說明他對讀物有濃厚的興趣;如果學生心浮氣躁,不能進入,說明讀物不是學生想讀的。鑒於此,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方式要開放一些,可採用教師「備讀書單」與學生自由選擇相結合的形式,最大可能地滿足學生的選擇性心理,以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同時對閱讀量的要求也需要寬容,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允許數量有所增減,內容適當調整。
課外閱讀活動不論是時間、空間,還是內容,都不能拘泥,應當開放,可以把它作為課堂閱讀的延伸和補充。因此,我要求同學樹立「圖書大天地」的理念,除了學校「圖書室」、班級「圖書角」、家庭「圖書架」外,還要充分利用書店、親戚、鄰居、熟人等的圖書資料,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更多的時間,擁有更多的機會,能歡快地遨遊在圖書的海洋里,盡情地吮吸圖書的文化精髓。
四、拓展閱讀活動,講求閱讀實效
課外閱讀不是單純的讀書活動,而是一個綜合的復雜的包括感知、記憶、思維、想像在內的一系列心智活動,因此其效果取決於讀者的閱讀慾望、閱讀興趣,以及意志、情緒、思維力等。在開展課外閱讀的實踐中,我十分注意閱讀活動外延的拓展,寓閱讀於交流、競賽、運用、評比等系列興趣濃郁的活動之中,諸如晨讀的「感情誦讀」,中午的「美文欣賞」,傍晚的「閱讀大比拼」,每周進行《課外閱讀隨筆》交流等。這些活動寓讀於樂、生動有趣、吸引力強,貫穿於整個課外閱讀活動的始終,學生參與其中,其樂無窮。
除此以外,我還通過「五星」的評選來規范、促進閱讀活動開展,使之落在實處、富有實效。「五星」評選,是分五類進行星別評定和等級測試。「五星」評選方案是學年初全班學生集體制定的,它規定了一學期中每一個星別的關於課外閱讀質和量的具體要求,為學生課外閱讀確定了目標,規定了任務,提出了要求,是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指南針」和「校力器」。測試前,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先申報要檢測的星別及等級,並進行練習。學生如果覺得自己發揮不夠理想還可以補測。這種考級的檢測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通過測試,我發現全班學生確實養成了自主閱讀的習慣,並且是發自內心的想讀、愛讀。綜合檢測結果可以看出,全班每個學生在原有水平上都獲得了實實在在的發展,每個學生都得到了恰當的鼓勵。經過一年的培養與訓練,學生的閱讀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孟德斯鳩曾說:「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所以,課外閱讀的有效開展,不僅是一項系統、復雜而有意義的工程,也是師生物質生活的調味劑,更是師生不可或缺的廉價的文化大餐。

B. 英語課外閱讀讀書筆記20篇100-200字 5篇

暑假作業老師一般不看.最多打個閱.
隨便找個英語作文或閱讀抄20篇就行了還快.

C. 做英語課外閱讀訓練心得體會500字

個人認為,英語的學習歸根到底就在於2個詞:一是堅持,二是興趣。
怎麼樣堅持?就是要一天學一點,一天進步一點,緊緊咬住,不要荒廢。而在學英語的各個環節中,無論聽說讀寫,如果單詞量不足的話,就會感覺寸步難行,因此背單詞是一個繞不過去的中心環節。最好就是給自己規定個短期目標,一天要記多少個單詞,完成為止。也許學其他的科目可能還有捷徑可以走,但要學好英語真的沒有捷徑。有不少朋友問我,怎麼樣才能快速學好英語?我都只能搖頭,沒有辦法,只能堅持:讀,聽,看,背,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不過,相比於其它科目,學英語也有一個優勢,就是不需要整塊的時間,我們可以在排隊等候的時候、在其它零碎的閑暇時間裡面,記上幾個英語單詞或知識點,既利用了時間,又填補了空閑,也不失為一舉兩得。
但背單詞畢竟是枯燥的,這就需要一種激發自己興趣的辦法。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種興趣不單單從考試的角度出發,而是通過對英語的熟練和語感越來越好,逐漸體會到它音韻和形式的美,從而產生更好地掌握英語的願望,對英語的興趣自然會水漲船高的。比如,可以玩玩英語游戲,看看英語MTV或英語原聲電影,參加英語沙龍,或者到英文網站閱讀英文新聞等。由於英語統考的時候不需要考聽和說,我們從事醫療工作的,平時一般也缺乏聽說英語的機會,因此我是以閱讀為主來提高自己的英語興趣和水平的。可以閱讀的英文學習資料非常多,主要是要根據自己的水平選擇適合的材料,以讀起來有點吃力,但不影響對整篇的理解為適宜的難度。在有不懂的生詞存在時仍然能夠領會文章的意思,這是我們必須訓練出來的能力。當你發現英語也成為你通向豐富知識的路徑時,你自然而然就會體驗到駕馭這門語言的樂趣。
在英語統考的時候,第一卷是選擇題,其中語法和情景對話的單選題考的是知識點,我認為對於這部分關鍵是要快,即快速做出判斷,不必鑽牛角尖。閱讀理解是得分大戶,考的是整體的理解,我覺得在閱讀理解上多花一點時間來斟酌相對比較值得。第二卷是翻譯和作文,雖然只有30分,但如果拿不到18分以上,即使全卷過60分也要被判為不合格。做漢譯英的題最害怕的是被個別詞卡住了,這個時候,就要避免在一個詞上空耗時間,而是盡快找個意義近似的詞或片語來代替。另外就是作文的問題。短時間內提高英語作文能力,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背熟若干篇範文,然後在考試時用題材相似的範文的格式和句型去套。但我認為平時多練習英語寫作還是很重要的,最好每個星期寫一兩篇,除了訓練作文這一塊外,對提高漢譯英的能力,對英文語感和興趣的培養也大有裨益。
以上是我個人學習英語的一點心得體會。大家在學習上都是久經考驗的好手,每人都有自己的獨門功夫。但願我的方法能夠再帶給大家一點幫助。

D. 如何激發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http://wenku..com/link?url=cJ_JF8TrRZSEINFjQ9OgrZKNO8ZJ2i_yQ1khi

E. 如何提高小學生中高部的英語閱讀能力的結題報告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閱讀是學習英語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加強閱讀訓練,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閱讀理解能力和獲取信息的能力。隨著小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根據《英語課程標准》的要求,英語閱讀教學的根本任務不僅要完成傳統閱讀教學中傳授語言知識、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任務,而且要適度深化課文的內涵和拓展課文的外延。因此,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實踐,我談談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途徑和方法:
一、利用課本閱讀資源,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現行的《牛津小學英語》教材,安排了各種各樣的閱讀材料,而且圖文並茂,
語言生動有趣,是學生最好的閱讀資源。針對五、六年級教材,認真抓好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精心設計每個Unit中的A部分,幫助學生准確理解課文,就是引領學生正確完成一篇閱讀理解的方法,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粗讀和略讀課文,布置簡單的任務,學生快速閱讀全文,理清文章脈絡,了解大意,並回答簡單問題。
2.精讀課文,學生互相討論語言知識點,教師指出重點、難點,同時幫助學生對課文進行整體理解。例如:根據5B Unit 3「Hobbies」的閱讀教材,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1)What』s Ben』s hobby? (2) What』s Mike』s hobby? (3)Do Helen and Yang Ling have any hobbies ? What are they ? (4) What kind of stamps do you like ? 教師的提問並非無的放失,這樣的提問可喚起學生注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還可探測學生認知深度,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
3.總結課文,對課文進行信息梳理、歸納和總結,使信息的吸收得到強化和鞏固。為此,常用的方法是對課文進行改編,讓學生填入適當的單詞和片語。例如:在閱讀完5B Unit8「At the weekends」後,可讓學生完成如下的填詞:At the weekends, Wang Bing often_________. Sometimes he goes swimming, sometimes he plays basketball, because(因為)he and Mike like _______ very much. Helen likes ________, she and Yang Ling often do housework at home. Su Yang and Su Hai often watch________. Sometimes they_________butterflies in the park.通過這一環節,既了解了學生對課文大意的理解,同時又檢測了學生對語言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二、指導學生閱讀方法,增強學生記憶能力
教師要教給學生閱讀的技巧,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指導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使閱讀成為學生的主體,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小學英語閱讀中,常用的有三種閱讀:略讀、細讀和尋讀。在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的尋讀能力。尋讀指帶有明確的目的性,有針對性地尋找問題的答案。在學生閱讀前提出問題,要求捕捉文章重要的信息,這不但增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閱讀效率。
眾所周知,學好英語必須過好詞彙關。對於一些英語學習者來講,詞彙是英語學習的最大障礙。不少學生就是由於在課堂教學的有限時間里無法掌握教材中的詞彙而掉隊,從而影響了閱讀能力的發展,為他們的英語學習造成了很大困難。因此,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單詞記憶方法的指導,增強他們記憶單詞的能力。一般來講,小學階段記憶單詞有讀音記憶、聯想記憶和構詞法記憶。
讀音記憶是根據單詞的讀音來記憶單詞,這是培養學生記憶能力的一個有效方法。讀音記憶法的前提是學生的讀音一定要准確,並掌握一定的發音規律。
聯想記憶法是設法把單詞的音、形、義聯系起來。如拼寫聯想,就是將拼寫類似的單詞集中在一起記憶,如peach&beach&teach, book&look&cook, boy&toy等;利用構詞法記憶,也是猜測單詞的一個好方法。英語中許多單詞是由一個詞根派生而來的,派生而來的詞由詞根加前綴或後綴構成,而前、後綴都有一定的意義。如:形容詞-ly就轉化為副詞,careful&carefully, beautiful&beautifully; 動詞-er轉變為名詞,work&worker, teach&teacher.
三、拓展英語閱讀渠道,促進課外閱讀延伸
小學閱讀能力的提高雖然主要依靠課內閱讀,但不能僅僅滿足於此。課內閱
讀是基礎,課外延伸是補充。實踐研究證明:課外閱讀不但能促進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還能有效促進學生綜合技能的發展。教師應為學生提供英語課外閱讀的機會,創造有利於學生英語閱讀的環境,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
(一)利用多種渠道,選擇閱讀材料
五、六年級的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語言知識,具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教
師可以從一些科學性、時代性較強的讀物上選擇適合學生閱讀水平和生活經驗的內容,讓學生閱讀,以此豐富學生的視野。在教學中,我引入了《英語周報》、《時代英語報》、《閱讀》等報刊及讀物,讓學生親身感受、直接體驗英語。
(二)開展「漂流」活動,拓寬閱讀視野
「圖書漂流」是一項很好的交流活動,可在每學期初制定課外閱讀方案,為
各年級確定不同的閱讀書刊,在班級里、年級中進行「漂流」,學生交流閱讀後的感受,這樣的活動,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閱讀平台,開辟了廣闊的閱讀天地。
另外,還可鼓勵班級學生辦好英語黑板報、英語手抄報等宣傳欄目,刊登英語小故事、英語諺語和詩歌等,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英語閱讀水平;利用每周一次的「小喇叭廣播」,播放一些學生喜愛的英語歌曲及其他英語節目,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感知閱讀材料,訓練聽的能力。

F. 中學生課外閱讀 結題報告

書籍是知識的載體.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洋溢著書香氣息的文明古國.古人用汗牛充棟、左圖右史形容家中藏書豐富;用書香世家,世代書香形容世代喜歡讀書;用懸梁刺股,鑿壁偷光形容古代人不謂艱苦、勤奮讀書……可見,古人對書的執著痴迷。 如今,書籍更是為人們所推崇。當然,與書籍息息相關的莫過於當代中學生。隨著社會的發展,書籍並不只存在傳統意義上的「四書五經」。現走入書店,滿櫃子琳琅滿目的書令人眼花繚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書的多樣性,也引發了一個潛在的問題:如何挑選書籍。這便是本小組所研究的重點。 一本好書,將改變你我的價值取向,將讓你我受益一生。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好書的選取,隨著時代的演變,越發顯示出其重要性。那麼,中學生到底喜歡什麼書呢?依照我們的調查,中學生喜歡的書大都是些青春小說,娛樂性的雜志,搞笑圖書,更多的是些教材輔導書……然而所謂蘊藏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寶貴的文化經典名著卻「少人問津」。這現象顯然不盡人意。那麼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們開展了一個調查調查出來的原因有以下四個方面:一、 認為有些名著已經過時。許多同學認為古典名著畢竟已經過時(像《論語》、《孟子》等等)讀那些書根本不合時代的潮流。篇幅長又難以理解,又時時透著與時代格格不入的氣息。這是同學們不喜歡閱讀名著的重要原因之一。二、 有些家長並不贊成他們的孩子涉及課外書。他們認為,這些課外書與孩子們的發展並無利益影響。而且,名著大多數較為昂貴覺得沒有什麼「投資」價值。自然而然,同學們也就沒有什麼機會涉及。三、 某些課外書對同學們較有吸引力。例如雜志、漫畫、校園小說……它們以篇幅短小,內容簡單易懂,並且符合中學生充滿熱情、好奇等心理特點。因此吸引了不少中學生的眼球,甚至讓他們能夠為這些課外書廢寢忘食。四、 中學生目前較為繁重的學業。中學生學習緊張,壓力大,又面臨著中考、高考這兩大人生的轉折點。自然而然,名著相對教材來說不怎麼受歡迎。綜上所述,名著實在是令中學生難以喜歡。但,種種客觀原因都不能遮掩名著煥發出來的不朽光芒。堪稱名著的書畢竟是人類文學思想的精華。它畢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多數名著所塑造的人物均為正面人物。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柯察金的頑強精神,使多數人在困難中為之一震;《巴黎聖母院》中的卡西莫多面貌雖說醜陋,但他的善良使多少讀者為之動容;《家》中的覺慧反抗腐朽制度所表現出來的新一代青年的激情也鼓動著許多青年追求自己的夢想……這些對中學生來說是大有裨益的!由此可見,書的選擇,對一個人性情的培養是有很大關系的.一本好書就是一個諍友,它會督促你,影響你,讓你得到成長,得到升華。其實,名著閱讀並不是一件煩瑣的事,只要掌握好方法,也是一件輕松簡單的事。對此,我們有以下幾點建議:(一):略讀。如果在你時間和精力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建議只要精讀其中的幾個重要情節,了解其中的梗概以及當時的社會背景、作者的簡介即可。其他的枝枝葉葉,可以刪去不讀。(二):圈點。讀到名著中的精華時,及時地用圈圈點點,做上記號。以便日後復習。(三):及時地做讀書心得。讀書心得可以幫助你日後更好地重新閱讀同一本書。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讀書心得也可以反映你思想的成熟,見解的轉變。閱讀的方法有很多,我們也僅提供幾個方法,希望對同學的閱讀有所幫助。選擇一本好書,讓你受益一生!推薦篇目:中國:《論語》、《孟子》、《莊子》、《聊齋志異》、《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儒林外史》、《西廂記》《吶喊》、《彷徨》、《子夜》、《雷雨》、《女神》、《駱駝祥子》、《繁星·春水》、《朝花夕拾》、《圍城》、《日出》 外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愛的教育》、《苦兒流浪記》、《簡·愛》、《老人與海》、《堂·吉訶德》、《巴黎聖母院》、《復活》、《呼嘯山莊》、《母親》、《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歐也妮·葛朗台》、《名人傳》、《泰戈爾詩集》、《普希金詩集》。契柯夫短篇小說集、歐亨利短篇小說集、莫泊桑短篇小說集

G. 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結題報告

1.詞彙表「八到」記憶法
這是中學生使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即將生詞表和人的器官相結合:眼裡看到、心裡想到、手裡寫到、嘴裡拿到、耳朵聽到、(結合實物還可以)鼻子嗅到、舌頭嘗到、手指觸到。學生在記憶時不要偷懶,一定要邊記邊比劃,把各個器官充分調動起來。這種方法使學生把目標詞彙與自己的大腦神經聯系,易記憶深刻,印象持久。
2.分類記憶法
即分析單詞的形態,將所要記得單詞根據其義、形、音進行分類。例如,按音標的拼讀規則記憶單詞,按詞性變化記憶單詞,按同音記憶單詞,教師還可教給學生關於英語詞根和詞綴的知識等;通過詞根加前綴或後綴可派生出新的單詞,將兩個或更多的詞放在一起,可合成新的單詞。
3.聯想記憶法
蘇聯著名心理學家巴甫洛夫指出:「記憶要依靠聯想,而聯想則是新舊正式建立聯系的產物。」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也說:「記憶的秘訣就是根據我們想記住的各種材料來進行各種各樣的聯想,而這些聯想就成了各種資料的釣鉤,萬一資料沉沒腦海,我們就可以通過聯想這樣的釣鉤將資料鉤出來。」充分運用發散思維展開自己的想像力,使所要記憶的英語單詞,生動、形象和具體化,使生詞與熟詞之間建立一種聯系,從而達到以舊帶新,快速記憶的目的。
除了記憶生詞表內的詞彙外,學生對於課外的詞彙尤其是熱門詞彙、新詞彙要知道意思。在閱讀材料時,常常會出現一些最新詞彙和縮寫等,如果不清楚,很可能影響對全文的理解。
二、 在平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
剛開始時,由於受各種原因的影響,學生對英語文章存在著一定的心理負擔和畏難情緒。教師要定期對學生進行一定量的訓練,一日一篇短文,用「蠶食」的方式來逐步訓練學生。在選材時,文章體裁多樣化,涉及面要廣,趣聞性要強。除了課本中的閱讀材料,教師還應該收集一些與學生水平相當、難度不太大、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易感興趣的文章作為課外閱讀訓練材料。例如,可以使用一些關於西方國家風土人情、節日禮儀等方面的文章,還可以使用關於外國校園生活、笑話、寓言故事等文章。在學生讀後,要求他們做一定的習題,或寫出內容概要,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又可以訓練他們的口語、書寫能力。
在學生的英語閱讀達到一定水平後,教師可結合考試常見的閱讀題型,如說明文、科普文章等,讓其練習。對學生遇到的困難要鼓勵他們認真思考,推敲,要學會結合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意思。可定期舉辦一些英語閱讀競賽,提供閱讀材料,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閱讀,要充分肯定他們的成績,讓他們感到一定的成功感。
三、 教會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明確目的,提高做題正確率
我們閱讀的目的是為了從材料中獲取有用的相關的信息,目的不同,題目要求不同,我們閱讀的方法也不同,主要方法和技巧有以下幾點:
1.如若學生只想知道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意思,只需要瀏覽或略讀即可
在閱讀時,重點讀文章的首句(段)和末句(段)。因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意思或事情的結果大都是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的。
2.如若學生想對文章的具體細節進行了解,就要進行精讀
逐句逐段進行閱讀,了解事件發生的開始、經過、結果,這對於掌握具體事實的細節有很大的幫助。
3.如果篇幅過大,故事性不強,時間又有限,學生可根據訓練題目來進行有目的的選讀
4.在閱讀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不熟悉或不認識的生詞,影響理解
若是不重要的詞彙,要求他們可以不要理會,若影響文章的理解,學生們可以結合上下文進行推敲、猜測。用這種方法,有時可以幫助文章的理解。
除了注意閱讀方法,在平時訓練的時候,還要注意閱讀習慣和時間的合理分配。有的學生習慣出聲閱讀,還有的學生習慣用手指或筆指著閱讀,都是不可取的。在很多情況下,尤其是考試的時候,既打擾別人,也耽誤時間。學生要養成默讀的習慣,在閱讀時,要心無雜念,擴大視幅,減少回視。將精力全部集中在閱讀的材料上,節約時間。教師在平時練習的時候,也可給學生限定時間,要求他們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盡量少查或不查詞典,加快閱讀節奏,為在考試中取得好的閱讀成績打下基礎。
閱讀理解是英語知識綜合運用的體現,是進行英語教學的重要版塊,是讀者獲得信息的重要途徑。只有掌握了閱讀的技巧和方法,堅持訓練,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們在實際地閱讀教學中,提倡精讀和泛讀相結合,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相結合,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挖掘每個學生學習語言的潛能,有效地提高他們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H. 如何提高九年級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結題報告

要想提高閱讀能力,只有多讀,多練,多做題
讀的時候看些,有解釋的文章,讀的時候,別看解釋,先讀,理解個大概意思,把不理解,或沒讀懂的地方,做好標記,再讀第二遍,邊讀邊看解釋,理解和印象會深點

I. 關於怎樣學好英語的結題報告

學習這個事情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神秘的內涵。其實,學會任何事情只靠三種因素:時間、方法、天分。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公式來算出學習效果:學習效果=時間投入x方法的有效度x天份。

關於天份
天份這個東西是有點影響,但一般大家會把它的作用嚴重誇大。其實,天份的影響遠遠沒有時間和方法大。

我們能夠控制的變數只有時間和方法,所以天分就不用考慮了,畢竟它的影響最小嘛。請大家切勿拿「我沒有天分」作為借口。

關於時間
時間的投入非常關鍵,我們再有天分,用再有效的方法,如果沒有投入足夠的時間我們也不會有明顯的學習效果。反過來講,就算沒有用最有效的方法,只要時間的投入多,也會有學習效果。

那麼,到底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學會英語呢?首先我們要對「學會」做出一個定義。在這篇文章里,我們所談的「學會」就是指「Functional Fluency",也就是能夠很順利地運用英語,就算碰到聽不懂的、看不懂的、說不出的、寫不出的東西也能比較輕松地解決。

那麼,按照這個定義,到底需要多長時間呢?我認為大概需要2000個小時的有計劃,有意識的學習*。當然,這不是一個絕對的說法,但是只要使用正確的方法,這是一個比較准確的估計。

----
如果每天花半個小時學習英語,可能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夠學會。
如果每天花一個小時學習英語,大概需要6年的時間
如果每天花一個半小時學習英語,大概需要4-5年的時間
如果每天花兩個小時學習英語,大概需要3-4年的時間
如果每天花3個小時學習英語,大概需要2-3年的時間
如果每天花4個小時學習英語,大概需要將近兩年的時間
如果每天花5個小時學習英語,大概需要一年多的時間

----
這些預測都是按照零基礎算的,如果有一定的基礎,可以減掉一些時間。

關於方法
方法的有效度是指兩個方面:第一個是具體的學習方式,第二是不同方法的時間分配。學英語沒有所謂「最好的方法」,因為學會一門語言需要多種方法的搭配。如果只用任何一種方法,如光朗讀文章或光聽廣播,英語學習的效果會很不全面,很不理想。

學習英語的具體方法
其實,學習英語的方法真的很多,有效的學習計劃要包含以下的各種具體方法。

口語
口語的練習主要有三種:模仿、朗讀、交流。

模仿就是根據所聽的內容自己跟著說。比如聽一句,說一句,或者一邊聽,一邊說。模仿的資料跟聽力資料基本相似,但是往往也包括專門練語音語調的音頻資料。模仿的關鍵是一定要投入,一定要要求自己跟所模仿的內容一模一樣。一開始肯定做不到一模一樣,但是一定要有這樣的要求和精神。

朗讀就是讀文字,資料和閱讀資料基本一致。朗讀不一定非得要很大聲地讀,但是一定要讀得很清楚,讀出聲來。

交流就是用英語和別人說話。這種練習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它的話,口語水平最終很難提高。交流對象可以包括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也可以包括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大家不要怕和別的中國人練習英語,因為大家都還有大量的機會接觸到完全正確的英語,所以接觸對方的錯誤並不會太影響自己的語言,而這種交流練習的意義非常大。

值得說明的是,自己跟自己說話,或者給自己一些命題演講的練習,也有一定的用處,可以作為口語練習的一部分,但是也要保證有跟別人真正交流的練習。

閱讀
閱讀練習包括"精讀"和"泛讀"。所謂泛讀即不追求看懂每一個詞,主要追求看懂大概內容,一般只看一遍。泛讀材料往往包括小說,其他書籍及較長的雜志和報紙文章。

所謂精讀即不僅追求看懂內容的大意,而且追求看懂每一個詞。在學習初期,精讀資料以英語教材為主,因為教材一般會配單詞表,不需要查詞典,但是後期應該增加更多的原版材料,通過查詞典達到精讀要求。

尤其到後期,閱讀資料應該以自己感興趣的原版讀物為主,那樣的話學習起來就不會覺得那麼枯燥。

聽力
聽力的練習也可以分為「精聽」和「泛聽」。所謂精聽即反復的聽一段內容,要求自己每個音都能聽懂。一般精聽材料初期為教材的錄音,後期應增加更多的原版資料。

所謂泛聽即聽時間更長的內容,不一定要求每個字都能聽懂,主要爭取聽懂大概的意思。泛聽資料往往包括廣播、電視劇、電影不等。

請注意,泛聽也要很認真地做,要全身心地爭取全部都聽懂。一邊做別的事情,一邊掛著耳機放英語聽力資料,雖然並無壞處,也不能算學習時間。

寫作
寫作練習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記日記。這種練習可以從一開始的時候就做,不管水平的高低。比如,剛開始的時候可以用記日記的時間簡單地根據所學的內容「造句」,水平高了一點之後可以開始簡單地描述自己的所做所為,到了後期可以寫更多自己的想法和對事情的評價。記日記的時間並不需要太長,每天花五分鍾的時間也有用。

除了寫日記,一定要練習寫不同文體的命題作文,比如寫信,寫散文,寫議論文等。這些不同的文體在初期會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到後期如果想提高寫作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一開始可以根據範文寫,但不是簡單地抄,而是先看範文,再把範文放到一邊,再自己嘗試寫類似的文本。

寫作練習的成果也要爭取得到別人的反饋,最好是英語老師。盡管沒有這樣的反饋也會有提高,但是反饋會讓自己的練習更有用。

關於背單詞
單詞要不斷地積累,但是如果主要目標為學好英語,中國學生傳統背單詞的方法(與單詞書有長期的親密接觸)不需要作為學習的主要方法。與其花大量的時間和單詞書待在一起,不如在平時的聽說讀寫的練習中達到積累單詞的目標(當然,教材的單詞表會對我們單詞的積累起到很大的做用)。

當然,為了一些特殊的學習目標,如准備某些考試,專門背單詞還是有一定的必要性。即便是這樣,也一定要把聽說讀寫的練習融進背單詞的過程,以多種方式接觸單詞(如讀單詞或例句、抄單詞或例句、聽單詞書的錄音等),這樣背單詞的效果會好很多,這樣也可以算學習時間。如果光坐在那兒傻傻地瞪著單詞書,是不能算學習時間的。

關於課程
以上的估計可以含有效的上課時間,但是該課程必須提供具體的學習方式的機會(如聽說讀寫的任何一種),而不能完全是被動聽課。

關於聽說讀寫練習的時間分配
因為每個人的基礎、每個人的學習目的和側重點不一樣,所以聽說讀寫的時間分配要根據個人的情況而定。這篇文章給你的是學習計劃的組成部分,最終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拼「出自己的學習計劃。

另外,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定學習時間。如果每天練三個小時不現實,就做個現實點的計劃。因為很多英語學習者為大學生,而每天花一個小時的話基本上可以在大學四年學好英語,我們就按照每天一個小時做一個樣板的計劃:

學習計劃樣本
(每天1小時)

周一
10分鍾朗讀(如紐約時報的文章)
10分鍾模仿(如語音語調的教程)
30分鍾泛聽(如1集自己喜歡的連續劇)
10分鍾寫日記

周二
10分鍾朗讀
10分鍾模仿
30分鍾泛讀(如自己喜歡的英語小說或漫畫)
10分鍾寫日記

周三
10分鍾朗讀
10分鍾模仿
30分鍾精聽(如教科書的磁帶或VOA/BBC的一段新聞)
10分鍾寫日記

周四
10分鍾朗讀
10分鍾模仿
30分鍾精讀(如一篇某新聞周刊的文章)
10分鍾寫日記

周五
10分鍾朗讀
10分鍾模仿
30分鍾口語交流(如跟同學約好時間和話題或去英語角)
10分鍾寫日記

周六
10分鍾朗讀
10分鍾模仿
30分鍾命題寫作(如考試作文題)
10分鍾寫日記

周日
休息!

熱點內容
39天電影在線播放免費觀看 發布:2024-08-19 09:18:18 瀏覽:939
可投屏電影網站 發布:2024-08-19 08:19:20 瀏覽:140
農村喜劇電影在線觀看 發布:2024-08-19 07:46:21 瀏覽:300
電影院默認區域 發布:2024-08-19 07:39:02 瀏覽:873
台灣金燕全部電 發布:2024-08-19 07:30:20 瀏覽:249
在哪可以看網站 發布:2024-08-19 07:29:06 瀏覽:467
電影tv版app 發布:2024-08-19 07:28:17 瀏覽:51
韓國倫理電影在什麼地方看的啊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835
韓國找女兒那個電影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667
驚變溫碧霞在線播放 發布:2024-08-19 07:10:13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