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評價
⑴ 如何進行英語閱讀課的評價
「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摘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因此,對學生的評價要圍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些基本理念展開。形成性評價是教與學的雙向評價,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同時,也能促進教師全面、深入和細致地總結課程、教材和教法等各方面的經驗和教訓,從而找出改進教學方法與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
形成性評價的方式靈活多樣,不僅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有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評價的內容也是豐富多樣,為了幫助學生實現自主學習和發展,筆者嘗試將形成性評價逐步引入閱讀課堂教學中。
NSEFC教材中的任務和項目不同於機械性的語言練習。例如,學習了有關唐山等城市發生地震的材料後,NSEFC的「項目」中就提出地震災區如何重建家園的設想,要求學生收集資料,采訪調查,分析和歸納,表述和交流,擬定出最佳方案。NSEFC教材還設計了一些探究性的閱讀後活動,比如,學習了How Life Begin on the Earth後,學生要弄清生命進化的歷程;了解了Isaac Newton, Albert Einstein 和Stephen Hawkings 關於萬有引力的觀點後,學生要弄清這三位科學家觀點的變化和發展。這類活動具有較強的開放性,是形成性評價的好形式。筆者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嘗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評價。
(一)基礎知識評價
知識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運動規律性的認識系統化的結果,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基礎知識不僅包括具體事實或現象、字詞、語法、概念、法則、原理等內容,還包括在此基礎上所反映出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一些思想和方法。對學習者來說,基礎知識的掌握是提高能力、發展智力的必要前提。因此,在進行基礎知識的教學中,應有目的、有計劃地體現能力培養的要求。為達到這一目的,基礎知識的教學要努力體現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
基礎知識的評價,就是從素質教育出發,評價學生的文化科學素質。從學生發展的角度,評價學生認識世界的能力。認識能力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的速度和程度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因此,基礎知識的評價,重在評價學生認識能力。認識能力是掌握知識的必要條件。在學生認識過程中,不僅對所學材料的感知、識別、記憶、加工和理解,而且對自己的各種認識活動進行積極的監控和調節。
評價學生理解知識的能力也是評價學生基礎知識水平的重要項目。理解能力一般指解釋判斷能力。解釋判斷能力,是把接受到的信息加以必要的排列與組合,找到這些信息中重要的東西,進而據此注釋與判斷。無論什麼課程,人們最關心的是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學習的內容。理解力是對所學內容的內部關系的洞察或徹底把握內部關系的能力。理解是思維活動的過程。它能把事實或現象歸入某一范疇,把特殊的、具體的事例歸入相應的概念,進而解釋事物產生和發展的過程。理解能力評價要求把理解的問題抽出來加以檢測,然後將每個學生的理解程度加以分析,即可達到評價的目的。筆者採用的檢測理解能力的方法有:閱讀論述題考試以及客觀檢測中的選擇題、簡答題等。因此搞好閱讀理解能力評價,會促進學生在每項學習活動中都力求甚解,這是理解能力評價的重要功能。
閱讀能力的評價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手段,它不僅給學生提出了閱讀能力培養的方向,同時會糾正學生在閱讀能力形成中的錯誤和不足。近年來,我在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評價方面作了一些嘗試,收到了一些效果。
⑵ 如何進行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評價
摘要:教學評介來是高中英語課源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從評介的認知、內涵、多元化模式、課堂實施過程等幾個方面進行闡述,力圖摸索出教評結合,以評促教的新模式。關鍵詞:形成性評介 英語課堂教學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習者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教學評介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內在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作用於教學活動的各個方面,科學的評介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保障。嗯 還有就是 目前我在學的ABC天卞英語的助教才和我提過,如果要學好英語是不難的 一定具有符合的研習情境和進修口語對象 重點就是老師教學經驗,標准口音(建議找歐美外教)才是最好,持續每天練習口語 1對1家教式輔導才能夠有非常.好.的學習效果!完成課堂後記得重聽課程錄音音頻 把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實在是真的沒人幫忙的情況,就上可可或大耳朵拿到課後材料閱讀 多說多問一下子語境就培養起來,學習效益是必定突飛猛進的~(剩餘0字)
⑶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怎麼樣,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好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回《課程標准》的答要求.(2)分析每課教材內容在整個課程標准中和每個模塊(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課教材內容與初中教材相關內容的區別和聯系.
(二)學生分析
學生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2)分析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3)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確定知識目標.(2)確定能力、方法培養目標及其教學實施策略.(3)確定引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教學選點及其教學實施策略.
⑷ 如何評價一堂英語閱讀教學課
(一)評課首先要來從教學自目標上分析 評課時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從教學目標制訂來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其次,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都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還要看課堂上是否盡快地接觸重點、難點內容,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是否得到保證,重點知識和技能是否得到鞏固和強化。 (二)其次,從處理教材分析 評析老師一節課上的好與壞還要看執教者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看教師知識傳授的准確性、科學性,更要注意分析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是否新穎、是否突出了重點、攻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吸引了學生以及和學生是否有互動。
⑸ 如何評價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設計
英語來教學設計就是英語教師根據正源確的教學思想和英語教學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學目的和要求,針對具體的教學對象和教材,對英語教學的整個程序及其總體結構、具體環節及其有關層面,預先作出行之有效的策劃,是英語教師教育思想、思維流程和教學藝術的體現。教學設計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種藝術。所謂科學,一是要求正確運用教育思想和英語教學原理,既切合教學的內在聯系及其規律性,又反映英語知識的內在聯系及其規律性,兩者相輔相成;二是要求這種思維流程順暢、清晰,富於條理性。思想正確性和思維邏輯性的有機結合,便是英語教學設計科學性的基本內涵。所謂藝術,就是要求英語教學設計日臻精緻、完美、行之有效和富於創造性,能極大地刺激學生的學習情緒,滿足他們的學習慾望,形成師生之間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作為一名中學英語教師,研究和掌握課堂教學設計,是抓好英語教學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