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研究方向
A. 如何提高高中英語閱讀能力微型課題研究
一、提高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在教學開始時,我給每個學生起一個英文名,學生們很好奇,也很樂意自己擁有了新名字。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我都叫他們的英文名。在教學過程中,我認真研讀教材,精心設計語言情景,通過學唱英文歌曲、競猜、搶答、表演等形式組織好課堂教學,有時自編的小品都取材於班內真人真事,讓本人表演。我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編劇小組,讓他們積累素材。課堂教學的多樣性,充分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理,寓教於樂,學生不會生厭,讓他們參與其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擴大詞彙量
詞彙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學生的理解和閱讀速度。擴大詞彙量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前提。所以,對於每個英語學習者,都要熟練掌握一定量的詞,才能更好地進行閱讀。詞彙量的獲得,首先是課本上的必須掌握。在記單詞時不要單獨記生詞,那樣很容易忘,最好把它放在句子或文章中一起記憶。把單詞同整句話一起記,不僅記住了單詞的意思,也記住了它的用法。其次,廣泛閱讀是擴大詞彙量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在泛讀時不要求對內容完全掌握,能看懂、能接受信息、進行簡單總結,能就所讀內容進行問答就行。廣泛閱讀可以是老師向學生指定閱讀材料,然後統一檢查、提問。也可以是學生自己閱讀,老師不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在讀物選擇方面老師應給予指導,作到有布置、有指導、有檢查。可以讓學生們通過比賽看書多少、難易程度、詞彙量的大小來激發讀書的樂趣。
三、養成良好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前提,不同的閱讀方法會產生不同的結果。良好的閱讀習慣應該是:
1、不要出聲讀或指讀,要默讀。出聲讀和指讀都會分散注意力,限制閱讀速度。默讀可以集中大腦,邊讀邊想,可設問、可推測。
2、不要逐字逐句地讀,要以意群或句子為單位。逐字逐句地閱讀過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單詞上,不僅影響閱讀速度,而且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
3、不要重復閱讀,這樣影響理解力的集中,減慢閱讀速度,因此會挫傷學生的閱讀興趣。要調用自己的全部知識和智慧,一口氣越障礙看到底。
4、不要一見生詞就查字典,要養成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詞義的習慣,在不影響理解全文的地方,要捨得放過難點,只有這樣,才能保持閱讀興趣。
5、不要邊讀邊譯,這樣影響速度,不能促進理解。應該直接用英語思維、記關鍵詞、抓主旨。
四、重視閱讀技能的培養
讀書需要多種能力,需要語言能力、記憶能力、語言技能、理解能力及閱讀技能。
閱讀能力也是閱讀方法,閱讀目的不同需要不同的方法,閱讀材料不同需要不同的方法,不同類的書需要不同的方法。培根在「論讀書」一文中對閱讀技能、方法作過論述:「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則須咀嚼消化。換言之,有隻須讀其部分者,有隻需大體涉獵者,少數則須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書也可請人代讀,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題材較次或價值不高者,否則書經提煉猶如水經蒸餾,淡而無味矣。」
「只須讀其部分者」是有目的,有選擇的閱讀,可通過巡查與略讀來完成;「有可吞食者」,即「只須大體涉獵者」,指快速吞食,可大體略讀、查閱;「少數則須咀嚼消化」,即「少數則須全讀」,需要進行反復閱讀、精讀、研讀。
掌握一定的技能之後,還要多練,做到熟能生巧,真正提高閱讀能力。
B. 90後老師走上講台,會給教學帶來哪些變化
90後教師已經逐漸成為中小學教師的「中流砥柱」,他們的生活狀態、職業認同和專業素養不僅事關自身的發展,而且影響教育的未來。「90後」教師群體什麼樣?他們會給教育帶來哪些改變?他們又面臨哪些困惑呢?
為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全面了解「90後」教師隊伍的現狀,《教育家》雜志與相關城市教科院開展了「90後」教師現狀調查。
說到「90後」教師,中教君就認識不少呢,近日,中教君走訪了身邊幾位「90後」教師,對他們來了一次獨家專訪,聽聽他們的心聲。
(調查方式為通過問卷星隨機發放問卷,共回收來自全國范圍72516份有效問卷。下述分析僅針對本次調研的數據。)
「90後」教師更容易融入學生,管理班級
數據說
對於「90後」教師在教學中重點關注哪些方面內容,調查得出如下數據:
學歷情況
「用優秀的作品碰撞出更多優秀的作品」
有幸采訪了小博老師,小博老師在中國人民大學學習7年,攻讀古典語文學方向,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做了一名高中語文老師。
小博老師說:「通過在人民大學7年的古典學專業的學習,我們得以與最偉大的思想、最偉大的心靈,進行對話,進行溝通,而在我的高中語文教學工作中,我也只認准一點:從最偉大的思想、心靈和經典中汲取智慧、經驗、技巧,用古而不拙、朴而良善的理念引導更多稚嫩卻有無限可能的頭腦,用優秀的作品碰撞出更多優秀的作品!」
在采訪過程中,她還向中教君展示了她剛完成的「《詩經》中的戰爭詩」的教學專題,以專題學習的方式拓展學生學習的視野,引領學生沉浸在古人古事古詩古話的意境和技巧之中,再讓學生創造性地講故事——小博的這種教學方式已經大大改變了原有的單篇閱讀的講授模式。
「90後」教師更重視職業發展,需要有針對性的提升措施
數據說
數據顯示,超過1/3的「90後」教師每天會讀書2個小時以上。
通過對「提升教育水平幫助最大的因素」一項的調查,結果顯示,排第一位、第二位的是同事教學經驗分享、高水平同行或專家指導。
C. 如何運用導學案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課題研究申報書
對導學案在來高中英語閱讀自教學中的運用方法作分析,旨在闡述運用該教學策略能優化課程教學過程,更好地培養學生自主閱讀和主動探究的良好閱讀學習習慣。圍繞閱讀的重點和難點,設計富有層次性的思考,引導案例能幫助學生深化認知感悟。注重導學案科學設計對指導學生形成正確閱讀理解思維和語言感知,形成多元化學習方法具有指導意義。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對學生閱讀技能提出了要求,要求學生能夠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概括整理語篇內容,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閱讀、學習、理解、感悟、運用能力。教學實踐證明,導學案運用於閱讀教學,不僅能夠更好地發揮學生的自主預習作用,使得學生認知理解具有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