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英語閱讀情境
A. 如何創設多樣化英語學習情境
一、創設課堂教學情景的教學策略
我主要按照語言學習的基本規律,針對初中學生的年齡特徵和教學內容,以學生為主體,在課堂教學上創設了各種情景,即創設語言使用,信息交流的環境。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以下幾種創設情景境的教學策略:
1、音樂渲染,創造情境。
在課前3-5分鍾播放優美動聽的經典英文歌曲或熟悉的音樂,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安靜下來,起到心理放鬆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被利用起來,導入新課;例如, 我在教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下Unit5這課時,正好要教「現在進行時」的時態,我就選擇了一首非常熟悉的由《兩只老虎》這首兒歌改編成的含有「現在進行時」時態的《Are you sleeping》這首歌曲,在歌詞中將「兩只老虎」分別換成「Are you sleeping」,學生們一聽到這音樂,感到很有意思,不用教我就跟著唱了,而且唱起來又具有連貫性,這對接著要上的新課起著很好的承上啟下的作用。
2、利用插圖、簡筆畫和卡片,創造情境。
插圖是語言的形象再現,語言是插圖的理性表述。例如,在練習句型How is the weather?時,教師可以出示一幅圖,圖中有兩個人在對話,其中一個手裡拿著一副含有天氣標志的圖畫。請學生根據圖畫的內容編一段對話。學生會運用所學過的知識,編成各種對話。反之,也可以讓學生根據一段對話或小短文來畫畫。這也是一種運用語言的訓練。因為學生要繪圖,必須熟讀對話,反復揣摩,才能將圖畫繪完。例如在教授boy girl man woman bird cat的單詞時,我就使用了如下的簡筆畫和卡片進行了情景教學:
簡筆畫能讓學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以上單詞的基本意思後,就用活生生的人作為教具,指著一個女孩問:Is this a boy?學生回答:No, she isn』t.指著自己(男性)問:Am I a woman?學生(大笑)回答:No, you aren』t.又指著鳥問:Is this a cat?學生回答:No, it isn』t.既創設了情景,又讓學生感覺到了學習的樂趣。
3、聆聽聲音,創造情境 。
在學習動物名稱時,可以先將小動物的聲音錄制下來,讓學生模仿動物的聲音和樣子來學。例如,cat,cat,喵喵喵;dog,dog,汪汪汪,…… 這樣,學生就會很有興致,有的裝成猴子,有的扮成小狗,……。再難的詞在學生口中變得流利起來,枯燥的單詞很快被學生記住。也可採用聽音辨動物的方法,如在教七年級下冊Unit3這課時,要學tiger .elephant .koalas. 等動物名稱,我先讓學生分別聽動物的叫聲, 猜是哪一種動物,大家紛紛舉手,猜對後再引出一個個新單詞,學生們對此感到特別興奮,學生的興趣達到了高潮,幾乎全班都舉起了手,爭先恐後地回答。整堂課氣氛活躍,學生在輕松的語境中掌握了知識,活用了英語句子。這種聆聽聲音,創造情境的方法也可以用在學習交通工具上,如:car, bus , train ,等,把它們的聲音錄制下來,聽了以後猜是哪種交通工具,再引出要教的內容,這樣能極大地調動學生上課的學習積極性。
4、拓展想像,創設情景。
初中生思維活躍,想像豐富。在學習七年級下冊Unit4中的teacher,student , doctor, policeman ,actor, 等職業的單詞時,如單純認讀單詞,學生感覺枯燥、乏味,教師通常採取實物、圖片、投影等形式。但是對於這一課的單詞如果採用這種形式學生學起來不會帶勁,因為學生們目前沒有面臨「你的職業是什麼?」的問題,他們都是學生,即使做一些關於職業的頭飾或圖片讓學生來說,也很缺乏真實性,學生們積極性也不會太高。「我有一個夢想」。為何不能跨越時空,給學生設計這樣一種情景呢?利用已學的句型I am …引出各個單詞。於是,我給學生們擴展了一些關於職業的詞語,如driver, farmer, engineer, boss, fireman,…我一改平日的認讀方式,給學生創設了一個情景:「二十年後,我們進行一次返校活動,當我們再次相逢在熟悉的校園里時,你會向你的老同學介紹…… 情景給出後,學生們都很興奮,積極暢想著自己未來的樣子,沒有了枯燥的機械認讀,取而代之的是學生熱烈的討論和自由的想像。
5、選擇真實事例,創造情境。
學生通常喜歡談論真實事例。因此,教師設計活動所選擇的場景應該貼近學生的生活。如教家庭成員的詞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帶來"合家歡"照片,並讓學生互相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等;例如:學生在學完七年級上冊Unit3 This is my sister後,我就要求學生對照自己的全家福照片,畫一個Family Tree並寫一段介紹自己家庭成員的文字,有的學生寫成如下:This is my family. Mygrandpa』s name is Wang xi. My grandma』s name is Xia Qian. My father』s name is Wang Xiaofeng.He is a doctor. My mother』s name is He xi.She is a teacher. I have a sister. Her name is Wang Qin. She is eight. My name is Wang Jiang. I am thirteen. I love my family very much.這就是一篇表達上很自然流暢的小英語作文。在期中考試中就考了這類似的寫作題,很多學生都得了滿分。
6、運用體態語言,創造形象的體態情景。
體態語能使抽象的東西具體化, 英語課堂教學以交際為主,生動活潑甚至誇張的手勢、表情、動作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引起學生注意,促使交際愉快地順利進行。教學單詞fat、thin、tall、short、時,教師可以利用誇張的手勢形態表達,同時讓學生參與表演表達單詞。孩子們樂於加入表演的行列。如:在教swim這個單詞時,教師可先將單詞寫在黑板上,然後用手向前劃圈作游泳狀直到學生說出這個單詞的漢語意思為止。在反復朗讀幾遍後,學生便很輕松很深刻地記住了這個單詞。教授句子以及文章也同樣如此。如:當教師先做運球動作,然後作單手肩上投籃動作,一邊做一邊說:「l play basketball.」學生立刻便能領會這句話的意思。
用體態語言創設的情景,有利於迅速掌握所學的語言知識。同時大大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自始至終處於積極學習狀態中,從而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7、利用實物、道具等創設生活情景。
學生在模仿課文語言時,能獲得發現的樂趣,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因此教師在為學生創設語言實踐的情景,應抓住課文中的重點句型,精心設計練習,引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充分利用實物、道具、布景等創設生活情景,讓學生在逼真的情景中進行交際,從而達到提高英語交際能力的目標。例如,七年級上冊Unit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 ?學生可以利用實物、道具,布置一個購物的場景。把課文中學到的語言,通過自編自演,完成購物的對話,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讓學生在人物角色的扮演中體會語言的意義,學會正確運用語言的能力。
8、利用現代外語教學手段,創設直觀的交際情境。
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不但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使他們能夠專注地學習,而且還為他們提供語言情景,使外語教學形象化、具體化、情景化。例如在教七年級下冊「Unit 2 Where』s the post office ?」時,這課要求學生掌握問路和指路的表達方式。為了給學生創設具體生動的直觀情景,我根據課文的要求上網下載了一段有關問路和指路的短劇,並事先布置學生去預習課文和查找有關問路和指路的各種表達方式。
在Greeting and free talk 後,我即問學生們:Do you want to visit any places?學生們聽了馬上提高了興趣,齊聲回答「Yes」。然後我又繼續問道:Where do you want to go ?學生們的興致來了,紛紛發言: 「I want to go to a park .」「I want to go to a bookstore.」「I want to go to a supermarket.」等,接著我又說:「I am sure every student knows how to talk to a person in Chinese when you are asking the ways. But do you know how to talk to a person in English?Let』s watch a short play.」同學們一聽,情緒馬上高漲起來,急切地想知道怎樣用英語進行問路和指路。我把電腦滑鼠輕輕一點,屏幕上出現了我事先准備好的問路和指路的短劇,因為圖文並茂,形象生動,所以同學們觀看得津津有味,有的同學甚至跟著模仿劇中的指路姿勢。這樣把視覺感受和聽覺感受結合起來,把語言和形象結合起來,使學生直觀地理解對話,激發學生積極思維,引導學生理解、掌握語言知識,進而積極進行交際。
二、創設教學情景的基本教學原則
1、真實自然,貼近生活。
學生通常喜歡談論與自己有關的事。因此,教師設計活動所選擇的場景應該貼近學生的生活。教表示顏色的詞彙時,教師可讓學生談論各自喜歡的顏色、服裝、學慣用品等;教表示食品、飲料、運動的詞彙時,教師可拿來實物或模型,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用這些實物進行對話,互相了解各自的喜好;教電話用語時,教師拿來實物電話,讓學生練習打電話及電話用語。
當學生在這種模擬真實環境的活動中進行交際時,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自覺性和自信心也大大增強了。
2、形式多變,活潑有趣。
中學生學習的動機來自興趣。根據中學生愛玩、好動、好勝心強的特點,教師可設計許多生動活潑的游戲。如猜謎、接力采訪比賽、一分鍾調查比賽等。具體地說,我用"聽音猜人"的游戲教句型"Who is…?";用"蒙眼摸物"的游戲教"What's this/that/it?"等句型。這些游戲的趣味性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了學以致用和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目的。於是在課堂中我將直觀教學法、游戲活動法、實踐操作法、講編故事法、體語教學法貫穿於教學始終,每一節課的設計都不雷同,讓學生始終在一種企盼和愉悅中輕松地學習。
3、難度適當,照顧層次。
教師創設情境讓學生交際時,要注意難度適當,照顧到程度不同的學生,要讓每個學生感到有話可說。在七年級就開始引入"Duty Report",它要求值日生,自設情景,自己敘述或由他組織一個或幾個同學共同參與演示以前學過的對話,或者把學過的英語運用到生活中去。程度好的學生做得很好,但程度差的學生做起來很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對其加強指導以增強其自信,並在平時對其予以特別的關注和照顧,使全班同學齊頭並進。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情境教學不僅能使語言教材變成活生生的言語,富有生活氣息,使學生產生彷彿置身於英語世界的感覺,增強運用英語的能力,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積極地學習,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能夠有效提高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加深了語言信息輸入,產生語言內化,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從而為學生的可持續性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B. 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創設有效情境
英國哲學家約翰·密爾說過:「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氣里自由自在地呼吸。」心理學家研究也表明:人在輕松和諧的環境里,思維才能表現得最活躍。相反,在壓抑的思想環境里,在禁錮的課堂教學氣氛中,是很難產生創造性思維的。課堂應當是學生的精神生活的世界,應當是學生生動活潑發展的樂園。關注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的學習活動在一個精神的、直覺的情感世界中進行,學生才會體驗到成長的真正快樂。所以,成功的英語教育教學的關鍵就在於教師為學生創設積極、主動、生動、活潑、有效的學習條件。創設一種寬松愉快、民主和諧,直觀生動、開放互動的課堂教學情景,是提高英語教育教學質量最關鍵、最有效的條件。那麼,怎樣創設良好的英語教學情境呢?筆者經過幾年的實踐和思考,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第一,尊重學生,創設平等對話的情境。
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倡導的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主張「以
學定教」,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創新,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在尊重中與學生展開平等對話,是課堂教學充滿生命意識和人文精神。師生平等對話,意味著動態生成:讓學生在活動中能說真話、表真情,只有表達自己真實的內心體驗,才能將孩子們富有個性色彩的知識經驗、思維、靈感等調動起來參與課堂活動,從而使教學「動態生成」呈現出豐富性、多變性和復雜性。而這樣的「動態生成」需要建立積極的「生態環境」,即建立在師生雙方真誠、平等基礎是的民主對話。
第二,利用英語歌曲,創設一種輕松愉悅的情境。
在教學中調動學生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利用課前播放一些英語歌曲,在這種氣氛中,學生容易進入最佳學習狀態,身體適度放鬆,頭腦注意力集中並准備接受新信息。實踐證明,音樂能幫助學習者放鬆,並能加快信息收集,增強記憶。
小學英語教材中有許多有趣的、易學易懂的英語歌曲,並且多數與教學內容息息相關。基於這一點,我從不忽視英文歌曲的學習和運用。將音樂與英語教學融為一體,創設有聲語言環境,能使學生從機械、呆板、單調、緊張的學習氣氛中解脫出來,感受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的效率。每節上課之前,我都安排一首與前一節課學習內容或即將學習的知識有關的歌曲,與同學們隨錄音機共同歌唱。這樣一方面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不知不覺進入英語語境,同時還可以在優美的旋律和押韻的歌詞中使所學內容能得以復習。
第三,用直觀教具,創設情境。
心理學上說:「小學生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而直觀的教具可以讓他們記住一些單詞和句子。如掛圖,卡片,實物等。例如在教學Family members一課時,我讓學生從家裡帶來全家照,與班級同學在一起介紹自己的家人,學生很樂意,為了讓自己介紹的好,他們很認真地學習家庭成員的英語單詞,非常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另外,教室本身就是最直觀,最貼近生活的教學情景。在教學門、窗、桌子、椅子、黑板等物品時,教室的擺設就是最好的教材。教表示顏色的詞彙時,我讓學生談論各自服裝、學慣用具等物品;教表示食品、飲料、運動、課程、動物等詞彙時,我讓學生運用這些詞彙進行對話,互相介紹,彼此了解各自的愛好,既加深同學間的感情,又調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第四,開展趣味性的游戲,創設趣味情境。
興趣是一種非智力因素,現代心理學家之父皮亞傑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英國語言學家埃克斯利也認為,英語教學中「趣味性」問題是頭等重要的問題。它是英語學習變得容易的前提。而對於小學生來講,活潑好動使他們學習的注意力不能持久,創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就顯得尤為重要。
設計符合絕大多數學生認知水平的問題,常常能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誘發學習動機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用英語進行交際。如在學Is this a„?時,為避免明知故問,教師可以蒙住一名學生的眼睛,將一個實物,放在其手中。問:「Is this a„?」該學生則通過觸摸來判斷,用「Yes,it is.」或「No,it isn』t.」來回答。然後把提問的任務交給在座的學生們。這個游戲情境的趣味性就在於用不蒙住
眼睛,孩子們對此會充滿神秘感和參與欲。然後教師建議一名學生到前面來充當老師的角色,學生們在這種游戲式的教學活動中,已感知了教學內容,並得以運用和練習,也使學生體會到課堂氣氛的輕松活潑、樂趣無窮。
第五,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手段。
小學生年齡小,他們的注意力持續時間短。因此,教師要注意課堂的趣味性,做到生動活潑,多用直觀教具,電教設備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苦學」為「樂學」。由此可見,要想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從良好的語言環境中接受新知識時有一種新鮮感,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語言實踐總是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之中,課堂教學畢竟不是真正的社會語言交際與實踐。隨著小學高年級的教材內容的加深、會話容量的加大,思想性的增強,情境交際更難設置,但是,多媒體為我們解決了這一難題。錄音機、幻燈片尤其是錄像、VCD、投影儀、電腦等,可以把語言、人物、環境緊密地結合起來,形成聲像和語言組成的「三維式」立體教學,學生懷著輕松、愉悅的心情積極參加,眼看、耳聽、口說、手寫、腦動的學習活動。有時,可在學生翻開書之前,先放兩遍錄音,訓練他們的耳力,也讓他們對會話內容有一個初步了解,然後開始放錄音,但把聲音消掉,利用暫停鍵,讓學生根據錄像畫面,也就是人物的表情、動作來給錄像配音。這樣,學生就好像身臨其境,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了。而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所以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會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總之,在新課改的理念下,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和濃郁的教學氛圍,能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學生插上愉悅的翅膀,帶著渴望的心情,步入英語語言的交流與學習中,進而提高他們的英語交際能力。而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已成為我們英語老師所追求的目標。要做好這一點,我們需要准確地把握教學的目標和內容,運用正確的教育理論和心理學理論,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實際情況,選擇和調整教學策略。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技巧和方法,並不斷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為研究型的教師。
C. 如何給學生營造英語閱讀情境
對多年的來閱讀教學實自踐進行反思,探索如何給學生營造適切的英語閱讀情境。基於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從閱讀材料的選擇、材料的整合、活動引領、教師陪讀、創建閱讀論壇等方面詳細論述英語閱讀情境的創設,以激發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讓學生愛上閱讀,主動閱讀。
D. 如何合理設計英語閱讀教學的任務
新的英語課程標准對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了英語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意義。英回語教答師除了要認真解讀、領悟新課程體系中蘊涵的思想,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還應根據新課程的要求改變教學行為,幫助學生建構知識,以適應當前課程改革的要求
E. 如何科學設計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
1.有效的英語閱讀讀中活動需達到的教學目的
(1)讀中活動要幫助學生理解文本信息
教師應採用「整體閱讀」的教學模式,這就要求學生拿到一個閱讀語篇時,首先的閱讀行為不是肢解文章和片段閱讀,而是視文章為一個整體,從宏觀上把握文章,領會文章的主旨及內涵,理清內部的相互關系。這種全局式的把握對之後的局部和細節的分析更加准確和透徹。
(2)讀中活動要設計科學合理的閱讀教學活動,保持學生的閱讀動力
設計讀中活動時,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提高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為出發點,維持學生閱讀興趣,增強閱讀教學效果。
(3)讀中活動要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策略,提高閱讀能力
例如,培養基本的閱讀技巧,如略讀、尋讀、預測推理等;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通過解讀句法或句子結構弄清段落大意等;結合文本特徵,幫助學生理解和把握文本大意。
(4)讀中活動要幫助滲透文化背景知識,開拓學生眼界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接觸和了解外國文化有益於對閱讀素材的理解和使用,而文化背景的缺失會阻礙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文化教學的素材,幫助學生拓展視野,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2.有效讀中活動的實踐案例
活動內容:
由讀前活動失聯馬航370這一大事件過渡到教材中的兩個大事件,教師採用整體閱讀模式,進入快速閱讀全文,回答問題。
What are the two big events?
(1)Dr. King was killed.(2)The World Trade Center in New York was taken down by the terrorists.
隨後教師設計了兩種類型的細節題,運用了尋讀的閱讀技巧。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1)T or F
1. Everyone in America remembers who killed Dr. King.___________
2. Robert Allen was eating lunch when Dr. King was killed.__________
3. Robert』s parents were shocked to hear the news.__________
4. Kate Smith was watching a movie when a plane hit the World Trade Center.___________
5. Kate didn』t think her friend was telling the truth about the event.___________
(2)Read the passage and fill in the form
Events Dates Feelings What was he/she doing?
Dr.King was killed.
The world trade center was taken down by the terrorists.
最後教師設計了一道開放型討論題Why did they remember those things clearly?引起學生思考
A. Because they have super mind.
B. Because those events were about their family and friends.
C. Because those events were very unusual and have meanings to them.*
活動評析:
教師設計的讀中活動由易到難,層層深入,有效地訓練了閱讀技巧,形式多樣,如表格中既考查了細節又再次訓練到本單元的重點語法。設計最巧妙的是最後的思考題,逐漸向情感目標靠攏,再次為後續內容的情感教育層層鋪墊。
三、如何進行有效的英語閱讀讀後活動設計
1.閱讀教學讀後活動的設計原則
(1)鞏固性原則
它是指在讀後活動中,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技能,並且能根據需要快速再現出來,這有利於知識技能的靈活運用。
(2)開放性原則
它是指在讀後活動中教師以知識教學為載體,以學生的發展為首要目標,通過創設真實的情境和語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涵,並提供學生更大的發展空間,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3)應用性原則
它是指在讀後活動中,學生在特定的情境和語境中,靈活運用文本中的語言內容來表達看法、思想和情感,靈活運用語言材料來參與活動和完成任務。
F. 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創設語言學習情境
小學英語是學生學習英語的起步階段。剛剛接觸這門新課程的小學生都懷有新鮮感、帶有好奇心。《英語課程標准》倡導體驗、實踐、參與、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方法和任務型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那麼,教師在課堂上面對活潑好動的小學生以及課本上如此少的語言材料,如何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呢?
通過研究和教學實踐,我逐漸體會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不應只把孤立的單詞、句型灌輸給學生,讓他們死記硬背,而是能讓他們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讓他們掌握語言運用的能力。要達到這個目標,教師就要在課堂上積極運用情境創設的手段,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效果。出示同學們熟悉的圖片以拉近英語語言與現實生活的距離,讓學生體會到英語學習與實際生活沒有距離,從而消除心理障礙,積極投入到英語學習。
一、什麼是情境教學
情境是「情」和「境」的統一。情境教學,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製造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場景或氛圍,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理解教材內容,促使他們的心理機能全面和諧發展。
情境教學法之所以受到師生的普遍歡迎,是因為它能創造接近生活的語言情境。正如美國階梯英語老總所說的:「讓孩子們浸泡在英語的氛圍中,沒有學不好英語的」。
二、為什麼要運用情境創設進行小學英語教學
英語是一種語言,而非一般的知識。脫離了一定的情境,語言就難以恰當地表述,難以發揮其表達進行交際活動的本質作用。英語又不同於漢語,對於剛剛接觸它的學生來說,課本上出現的只不過是一個個冰冷的符號。要把課本上的文字轉變為學生自己的語言,教師一定要創設形式多樣的情境,在有意義的交際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通過交際活動,教師向學生滲透的是文字所包含的真情和激情,使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才能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喚起他們對於知識的渴求。
1.英語教學中的情境創設是小學生心理、認知發展狀況的必然要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學藝術就在於設法引起學生的興味,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體。」針對小學階段學生聽覺靈敏,善於模仿,具體形象思維好、活潑、好動、和有意注意持續時間相對較短等特點,教師在英語課堂上應藉助多種手段創設直觀情境,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樂」。
2.英語教學中的情境創設是提高學生交際能力的有效手段。布魯姆說過:「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當在課內創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首先必須明確的是我們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運用語言進行日常的生活交際。交際能力包括了四種語言能力(聽、說、讀、寫),就小學英語教學而言,就是通過聽、說、讀、寫等的訓練使學生形成運用英語的能力。其次,我們要明白語言運用能力的習得與教師的課堂教學是分不開的。教師以「情」感染學生,以「境」培養學生,學生才能感受語言的魅力,才會樂學、樂說。學習即生活,我們若能在課堂上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情境,這樣培養出的才是懂得生活,懂得交際的社會人。
3.英語教學中的情境創設是提高教師能力素質的有效途徑。教師在教學中應針對不同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進行教學設計,這就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情境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它對於學生的重要性得到了很高重視,卻往往忽略了它對於另一教學主體教師成長的重要性。教師在教育不同學生、處理不同教學內容的過程中不斷積累教學實踐,教學相長,能使原有單薄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理論聯系實際後的立體認知,這對教師個人來說也是一種提高。
三、如何在英語教學中豐富情境創設的手段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千方百計地創設生動、形象、有趣的教學情境、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對連續的教學內容盡量避免採用同一情境創設手段。根據教學實踐,我歸納了以下幾點。
1.可以多利用實物、模型、圖片、多媒體等創設直觀形象的情境。
如在教授教室里的東西時,我請學生們指著自己身邊的東西來一一跟讀chair, desk, teacher等單詞,利用身邊的實物使抽象的聲音與形象得到很好的結合。當在教授學生打招呼時,我又利用了多媒體這一資源,用動畫生動呈現了「Hello!」 「Good morning. How are you?」的場景,來幫助學生理解。在操練階段,出示了很多學生喜歡的卡通形象,學生在一聲聲地驚嘆中操練了很多遍的「Hello!」,「Good morning. How are you?」。他們總是迫不及待地跟那些人物用學過的語言來打招呼,有效的情境充分地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
2.可以利用游戲、角色扮演等創設真實生活情境。
如在教授「What time is it?」這一內容時,我設計了「老狼、老狼幾點了」這一兒童常做的游戲。先
G. 如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情景教學法
1. 情景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英語語言能夠在一定的情景中充分表達講述者的意思,如果語言失去了情景,那麼語言的魅力和講述者的表意就無法適當展現,也無法讓人理解。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將情景教學充分發揮,體現的是交際活動的重要意義。
1.1培養學生適應用英語上課和學習的習慣
在現在的英語課堂中,漢語和英語的矛盾已經上升為主要矛盾。在平日的生活中,學生聽到的、講述的都是母語,即漢語,而到了英語課堂上才能少量地接觸到英語,如果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依然堅持使用漢語,那麼學生在學習英語時依然被漢語所包圍,對英語學習效果是不利的。因此,教師應該保證教學時全程使用英語,製造英語的學習氛圍,那麼學生也就會養成習慣,藉助英語情景進行學習。
1.2理論結合實際
教學情境決定了教學的效果,教學情景基本上都是虛構出來的,但終究離不開生活素材。只要對生活中的細節進行挖掘提煉,就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生活感悟,將情景作為取之不盡的資源並將學習與生活相結合,充分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例如,在外研版高中英語必修三中,第一模塊的第二段首句話中:... because it』s now easier to find out about and visit other countries and towns. 這句話中的about是什麼意思。
這時就需要將文章理論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只要理解了about在句中的應用模式和斷句意義,就能理解其含義。而正確的思路為: ... because it』s now easier to find out about (other countries and towns) and visit other countries and towns.這里visti和find out about之間的關系是並列的,other countries and towns則是並列主語共有的賓語。
2. 情景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2.1多聽多看原聲的英語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應該將培養學生感情放在重要的位置。在特定的英語學習環境將學生包圍的時候,學生就會逐漸與情景相融合,把英語理解並說出來。因此,在教學英語時,教師能夠播放一些原聲英語電影和歌曲,學生在欣賞電影和歌曲的同時,心中就能對英語的發音和使用情況做出記憶和模仿。長時間後,學生在說英語時就會下意識模仿那些發音和語調,逐漸形成標準的英語發音和思維。在閱讀中,學生對復雜的句子和語境就能快速解讀和理解。
2.2為閱讀教學創造良好的條件
當學生形成了上述學習習慣後,就能針對這種習慣對其進行閱讀方面的訓練和教學。例如外研版高中英語必修二第22頁中的第三模塊:He learned to play the harpsichord when he was four, (he) started composing music when he was five, and when he was six, he played the harpsichord in a concert for the Empress of Austria.那麼教師可以提問,該句子為何有兩個主語。這時,學生就應該利用平時培養的英語學習方法,對該句子進行快速的理解和反應。
仔細閱讀後可知,該句子是由三個排比句組成的,主要意思是講述莫扎特的才能驚為天人。而在從句中,第二個從句的主語若是省略,句子就不完整。此類排比句與一般的聯動句不同。而類似He got up, washed his face and went to school.這樣的連動句,就不需要重復修飾主語。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時將情感色彩有目的性地與學科知識相綜合,形成形象的、生動的學習場景,進而吸引學生的態度體驗,最終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也便於在生活中的靈活運用。外研版英語教材與其他版本的有所差異,其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得學生在學習中具備言語、感情和行動的綜合體驗。
H.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英語教師該如何有效的設計讀前
首先:
簡化一下問題的意思:
英語教師如何設計課前導入?
回答如下:
對於導入而言,我們首先要明確導入的意義,那就是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課中來,同時注意要盡量與本課相關,那麼這就要求我們設計的導入要有趣味 性。
我們常見的導入方式是溫故知新法和設置情境法,溫故知新法又包括課程復習法和作業復習法,設置情境法又包括教師語言,多媒體和現場模擬。
課程復習法和 作業復習法是比較保守的導入方式,不容易突出亮點,但是這兩種方法能夠突出新舊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所以這兩個導入方式也是很實用的。那麼相對應的設置情境 法能夠充分突出導入的亮點,也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剛才提到了教師語言,那麼教師語言可以展現什麼呢?我們可以講一些名人故事,名言警句和生活實例來 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比如我們可以用奧黛麗赫本,最近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一舉成名的屠呦呦來導入名人的課,或者講一講自己的衣著服飾,喜歡的運動藉此來導入關 於顏色、服裝、運動的課程。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大家要學會把他們運用到課堂當中來,藉助教師語言的加工和潤色,變成為我們所用的導入。
關於第 二種,多媒體導入方法,可以分為視頻法,圖片法和音樂法,那麼既然考場上並沒有多媒體可供播放,那麼依舊需要老師進行描述,來讓大家知道你播放了什麼樣的 視頻,展示了什麼樣的圖片,這里重點談一下音樂導入。
這里給大家推薦幾首常用的可以用來導入的兒歌和歌謠:
1關於季節:summer winter spring and fall. Spring and fall.summer winter spring and fall 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
2關於水果:apple round apple red apple juicy apple sweet apple apple I love you .Apple sweet a love to eat.
3關於顏色:red is color for the tomato.yellow is color for the banana.blue is color for the sky and sea we are ,we are little kids little kids.
那麼歌曲導入我們該如何來操作呢?
在這里以季節為例,我們可以讓學生來欣賞一首歌,來猜一猜歌詞的意思。「Hello everyone,I will sing a song to all of you. Try to guess the meaning of the song OK?」然後就可以把歌曲唱出來,這樣既體現了課堂的生動有趣,也在面試中,展現了自己的多方面才華,突出自己的亮點。
最後: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I. 淺談如何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有效創設問題情境
英語中的情境是指一種生活場面。在英語教學中,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既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然而,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許多教師對創設情境的目的性不夠明確,創設的情境價值不大,有效性不高。本文就我在教學實踐中碰到的若干情境創設無效的案例作些分析,談談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創設真實有效的情境。 一、把握實──應創設自然生動、貼近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 案例:《where is the ?》(導入環節) 2.學生從教師的動作中猜出句子where’s the pen?的意思。 大部分學生困惑,茫然。 反思:英語課程標准指出:要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體驗和學習語言。我以為英語教學更應該在真實二字上下工夫,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學會和運用語言。只有當所創設的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符合時,才能激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使他們從各自的生活背景出發,迅速投入到所創設的情境中,准確地體驗和理解語言。案例中的情境創設,教師充分利用了教室里的實物,讓學生從教師的表演中理解語言,這種情境創設簡單、方便。但這種情境的創設基本是從教師的主觀願望出發,它不符合我們的生活真實。因為教師自己剛把鋼筆放入學生的筆盒後馬上就開始尋找鋼筆,而且有個別眼尖的學生已經看到鋼筆就擺在筆盒裡,而教師仍找得滿頭大汗,這與現實生活脫節,不能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致使學生誤解,答非所問。如果把這一情境改創為:(課件或表演)冬冬:mum,i want to play basketball. mum:ok, but you must come back earlier.(畫面)冬冬滿頭大汗地尋找籃球,邊找邊說:where’s my basketball?這個情境,是現實生活的真實再現,符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因此學生能自然而然地回答出我的籃球在哪裡。故創設情境必須貼近現實,要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和已有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觸景生情,誘發學生英語思維的積極性。 二、注意趣──應創設新穎有趣、順應學生心理的教學情境 案例:《i love animals!》 t:同學們,現在我們來做一個很有趣的游戲。(邊說邊演示課件)小精靈聽說我們班的同學很聰明,就想請大家幫忙,他這里有不少動物的叫聲和它們喜歡吃的食物,你能猜出是哪種動物嗎?(教師開始演示課件,並指名回答。) 這時有同學小聲議論又是猜動物,一點也不有趣,教師似乎聽見了,但還是堅持一一指名回答。 反思:創設情境的目的之一在於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活動中。故我們所創設的情境就應該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徵,突出童趣。但同時也應該注意到任何情境在初始出現時都是新鮮的、有趣的,如以上這個guessing game,再如其他的小小采購員、小小設計師等,但如果重復次數太多,同樣會使學生生厭。因此任何情境一旦使用次數過多,就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以致在課堂上出現多情反被無情惱的尷尬。 三、追求活──應創設信息豐富、能拓展學生思維的教學情境 案例:《there is a 》 (教師出示畫面) t:can you use the sentence pattern there ia a to say a sentence?反思:創設情境應能促進學生思考。上述案例畫面生動,顏色鮮艷,但僅僅以畫面吸引學生,而不是以知識本身的思考性、開放性、挑戰性來吸引學生,不利於引導學生探究,所創設的情境不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創設情境應蘊涵豐富的信息量,一是讓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學習;二是給予不同程度的學生適合自己的學習和思考內容,讓每個學生都能發現有價值的問題,並通過觀察、思考、討論、交流等活動,在獲得、鞏固知識的同時,產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及學好英語的願望。上述案例可將情境改創為:在一個房間里擺放不同的物品,先讓學生觀察幾分鍾,而後將畫面切換為空白,以小組競賽的形式,讓學生憑記憶說出房間內物品的擺放,這樣既可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又能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一展身手的機會;同時由於相對性的原因,一種位置關系可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表達,可去掉案例中的箭頭,進而拓展學生的思維。 總之,教師要從現實性、效用性、趣味性、思考性這四個維度來創設有效的情境,盡力提高情境創設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價值,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筆者前不久聽了一堂《numbers》的英語課,短短四十分時間里,教師創設了五種情境:動物運動會熱鬧的操場動物打靶游戲空間模擬購物,一堂課下來熱熱鬧鬧,學生開開心心。但我們不禁要反問:學生在這堂課中學了哪些與英語有關的知識?英語能力、素質、思維有沒有得到提升?僅僅停留在情境上,以致丟失英語課必須具有的英語味,這樣的情境創設是否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