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英語閱讀有多少題
『壹』 關於普華永道 四大實習的問題。跪求答案。已經被糾結了好久。
我覺得很難的,因為打電話是到總機那,有些會問你是否有預約,所以最好直接找到HR的聯系方式
『貳』 聽說普華永道的筆試是考慮正確率的那答題數量和正確率之間是怎麼權衡呢謝謝
筆試考的是aptitude test。一般來說,如果你回答的題目數量非常多,但是正確率版比較低,對總分確權實會有影響。
個人認為LZ對具體的比例「如何權衡」不需要太過擔心。正確的答題策略是盡力做每一道題,會做多少是多少,直到考試時間用盡(一般來說做不完)。
『叄』 要進普華永道需要學哪方面的英語
至少中級口譯水平
『肆』 普華永道的英語在線測試只能進去一次嗎
是的,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測試
『伍』 誰能提供德勤、安永的筆試面試題目和答案
這是一個朋友的經歷,你看一下.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招聘是不限學歷不限專業不限身份的,報名以網上申請的形式進行。網申過的基本都被邀請去筆試。網上申請在他們各自的官網上進行,基本就是一份英文簡歷的填寫,還有幾個開放性問題的回答——都不難,沒經驗的話,填完一份申請信息大概要2個小時。
畢馬威KPMG直接在網申將我鄙視掉了,都不給我個去上海筆試的機會。
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的筆試今年採取了性格測試,給半小時時間,但是大家都做得很快,我大概5分鍾就寫完了。一周後結果出來,我被無情地刷掉了。同樣被刷掉的還有許多學院里出名的牛人,而一些平時不怎麼出名的人進入了面試。為此,大家對德勤耿耿於懷,覺得萬分不公平——按所謂的性格測試結果刷人,在今年我看到的所有招聘中還是唯一的一例。
普華永道的筆試採取機考的形式,在學校機房進行,類似新托福口試。對著電腦回答三個問題:自我介紹、問題1、問題2。自我介紹2分鍾,問題1和2要求每題說滿3分鍾。問題是電腦隨機從題庫出的,每個人都不同。難度在於周圍幾十個人對著電腦一起開口說,非常吵雜,心亂了就回答不上來了。然後是一篇作文,貌似也是隨機出的。我自帶了鍵盤,用電腦寫作文比手寫舒服多了,修改也方便。
安永的筆試。一個半小時英語測試。題目1,看一封出差的同事寫給你的email,回復一份email。題目2,看一張柱狀圖,內容是北京、上海、廣州三地房地產資金來源(海外、當地、外地)的不同比例,寫一份report。題目3,寫一篇大作文。題目4,段落改錯和選詞填空(詞語都是些金融財務常用固定搭配,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的那種)。題目5,看一篇小文章,根據文章回答幾個問題,問題有字數限制,不可以亂蒙。
英語筆試的批改相對麻煩些,因為作文等主觀題批改難度大,因此筆試過後至少要10個工作日後才會發面試名單。具體都是前台mm在傍晚打電話通知的。平均來看筆試的通過率大概是5進1吧。第一輪面試人數大約是實際招聘人數的4倍。
11月18號,普華永道一面,吃到了餅干是我唯一的安慰
應屆的朋友們大概都知道,普華永道,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接下了安達信後成為中國地區規模最大的會計師事務所,規模是其他三家任意一家的兩倍。
面試方式使用獨創的評估中心assessment center模式。進去後分成5人小組,組對組對抗。先輪流做自我介紹,然後從三個袋子里分別抽出人物、地點、事情,准備3分鍾即興編一個3分鍾的小故事。我第一個抽到的「食人族」、「火」、「在吉普車里」,我編了一個很爛的故事,太緊張了,英語說的磕磕絆絆,估計誰都沒聽懂。本組除我之外4人中,3人是學院里以英語好而出名的牛人,過高口、BEC高級、雅思聽力8.5的那種。我就知道不妙了,和牛人在一起,小組對抗是不用擔心,但是自己基本是沒有任何錶現機會的。
接下來30分鍾做一個案例分析並稱述還要接受對方的挑刺。毫無疑問,牛人在場,對方也被壓製得非常不舒服(對方實力也不差,有語速超快的一個同學,還有拿到保潔offer嫌廣州太遠工作3年一調動太頻繁拒掉的)。大家都忙著聽牛人的英語發音而無心聽他的發言內容了……
然後吃餅干,我唯一的安慰。邊吃邊覺得心裡絕望透頂。
最後一對一面試,面試官人不錯,直接了當跟我說起今天表現如何,不足在什麼地方,我以後會怎麼改進等等。輪到我問他問題,我也就問個很簡單很大眾的問題,心裡已經沒有心思聽下去了。等到一句「有消息我們會通知你的」就可以退場了。
和牛人在對手組還有希望,和牛人同組,而且牛人又富有面試經驗且並不喜歡帶領別人發揮,佔用大量時間的,基本沒有表現的機會。
11月22號,面試蘇州本土民企寶時得機械。隔行如隔山,沒有學好專業知識是不行的
94年創辦,現員工約4000多人,主要生產機械零部件。我面試的是財務部實習生。
先是提前一天傍晚一個mm打電話給我,電話里詳細地問了我一些簡歷里提到的內容,一一如實回答。問到我電腦會什麼,我說你說一個吧,我能接的上話來說明我了解這塊。於是問我些excel、photoshop、coraldraw的事情。問我在學校里的一些活動,如實回答就是,補充得具體點,真實點。(我估計是電話里就是確認下簡歷真實性。)最後約我今天下午去面試。
今天下午早到了些(稍微早一點到好,太早也不好,會被認為沒有時間概念),和WM發的帖子里教的基本面試過程一樣:填張表,寫基本情況。然後等一會,面人力資源部。和HR聊得還不錯,東拉西扯,說說自己的愛好、職業規劃、高中大學成績、在學校的人際關系和社團活動。著重問了我為什麼鄙視學生會、對他們公司的認識和前一次面試的情況——因為聊的時候聊到了。
由於我說覺得自己的反應速度不如一些學院里的「妖人」強,HR就問了我一個問題測試我的反應速度:一家五口人黑夜過獨木橋,必須有燈人才能過橋,橋上同時只能走兩個人,而唯一的手提燈只能點30分鍾。一家老幼,過橋時間分別需要1、3、6、8、12分鍾。怎樣才能讓5個人都過河呢?
我比較笨,想死了也沒算出來,盡管後來我發現我的第一反應離答案已經萬分接近了「1和3先走,1回來,讓8和12過去……「後面就開始錯了,可惜!
最後面一下部門經理,可憐我大二學的東西,這時候居然忘得一干二凈。部門經理和我還是一個大學出來的,他說他很明白大學里怎麼上課的,我這樣跨專業找工作的忘記了非本專業的知識的,可以理解,也很常見。於是我和他一起發了發牢騷。就這么結束了,讓我回去等著,結果如何,天知道了。
按正常情況,後面還需要面副總的。要麼因為我申請的是實習,不需面副總,要麼因為我表現差了,被刷了。
總結就是,除了把自我介紹准備得熟練點,心態放鬆些,面試時積極主動些(記住你是在爭取,不是在祈求,更不是一個公司要你你就去的人,而是一個有學有識的人,HR才會比較喜歡你,希望留你下來)。還有就是,專業知識准備好。我昨晚上准備了公司的背景知識,今天用到了。還准備了excel,因為一來有些時候沒用過了怕忘記,二來自己算賬也要用。但是沒來得及准備專業知識,結果完敗。
11月25日,蘇州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一面。面試競爭慘烈但過程豐富有趣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主營業務為審計、稅務和資訊。
提前了四天跟我打電話約好了時間,期間我又去面試了蘇寧(很糟糕的企業,等下說)。周日下午1點半,一面,地點在園區國際大廈12L。往年一對一面試到底的方式今年變成了assessment center評估中心,全程用時約3.5-4小時:1.兩分鍾自我介紹;2.二十分種小組內部討論和准備,二十分種對抗形辯論;3.休息吃餅干;4.小組內部案例分析和准備30分鍾,再30分鍾每小組10表述5分鍾挑刺;5.和經理單獨面試。
同去的基本都是校友,90%是院友,固然競爭頗為慘烈,至少聊天還是比較自在的。我厚著臉皮把英語說的很慢很慢,就不怎麼緊張了(最後單面的時候緊張了些,不過已經無妨了)。我們小組的辯論和案例做得都不錯,算起來我也做了半個頭,自己說了不少主意,給出了分析框架,也鼓勵其他人參與到討論和辯論中來。
單獨面試的時候,面試官stella非常搞笑(非常輕松),和她窮聊了會兒,從今天的表現聊到我的興趣愛好,聊到我最喜歡的作家王小波,聊到香港和雲吞面,聊到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不是時間有限制,還可以一路聊到RN硬體區……
希望這次能進二面。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招牌已經結束,今年是不會再有機會了。
『陸』 普華永道招英語專業學生嗎
普華永道
的慣例是不分專業的招收
應屆畢業生
。
他們有自己的一套招聘方式,不管是哪個專業,只要能過了他們的幾輪面試,就會被錄用。
『柒』 普華永道在線測試題庫能一邊百度一邊答么
首先,偶然看到這個問題,,,,,想的很多,不知道說啥
普華的筆版試都是承包給專業的權服務公司做的,在線測試,有專門的軟體(系統)?,做筆試的時候能不能上網我不知道,但是頁面是肯定切換不了的,你只能在答題系統的頁面,無法退出到網路上面的界面,所以一邊網路一邊答就不用說了,,,,,,,,,,其實都能一邊網路一邊答還讓你做什麼呢。
其次,普華筆試的類型題網上應該介紹得很全,具體我忘了,時間有點久遠,好像有邏輯題和閱讀理解,都是中文的,稅務和咨詢的好像要寫作文(英文),審計的不用,難度嘛,高中、甚至初中的水平吧感覺,時間稍微有點緊?這個也忘了,,,反正總體難度不大,題型很簡單,狀態好一點的話完成完全沒問題。如果網路的話估計更費時間吧,還不一定有答案。,,,,,
『捌』 四大會計事務所招聘一般有什麼要求面試和筆試都考些什麼全英文嗎
四大招聘標准
1、院校要求
優先考慮985、211院校學生,但是也會重點去考回慮財經相關專業答的學生
2、個人能力 ①溝通能力②社團活動③領導能力④團隊活動⑤英文表達能力⑥邏輯思維等等 3、學歷要求
四大對於學歷沒有明確限制和要求,但僅憑一紙本科學歷就進入四大其實並不容易。實際上,很多普通本科進入四大的,學歷背景都是普通本科加Target school研究生的標配。
當然,這里所說的Target school並不僅限於清北復交這類院校,如果是不錯的985院校,或是國內有一定名氣的財經類院校,也可以列入考慮范圍內。
4、業務區別
四大業務線包括,審計業務、稅務業務、交易並購服務、風險控制咨詢、管理咨詢。四大的咨詢業務線會比較傾向於研究生學歷。
5、證書要求
由於本科生不能參加CPA考試,如果可以利用讀研期間通過CPA,將會是一個進入四大很強的優勢。
四大是出了名的工作強度很大,尤其是年審期間更是如此,想要平衡好工作、考證、生活的關系,並不容易。因此如果可以在研究生期間通過幾門CPA,入職四大後的壓力會小不少。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玖』 普華永道面試是用英語嗎
網上段子手說「四大審計忙成狗,稅務准時下班」,審計跟稅務到底有什麼不一樣?我們先來看看小夥伴的回答。
而真實在四大裡面,審計跟稅務工作時間真的跟網上傳的一樣嗎?進入四大該如何准備?審計跟稅務未來有哪些職業發展方向?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普華永道稅務及商務咨詢部經理(多次校招superday面試官),來跟大家揭開答案。
給大家推薦一個已經考過ACCA的學姐,關於ACCA任何不懂的事情都可以咨詢她。不僅能解決ACCA考試問題,還有電子版ACCA試題和備考資料:微信ID:ACCAmengyue
關於普華以及稅務和審計部
主持人:您當時為什麼選擇了普華,而且還在裡面堅持了8年?
當時對四大的認知是,四大的職業發展路徑比較清晰,或者說,是個技術活吧。我們當時還沒有那麼充足的信息來源和可以選擇的工作,讓你有更多探索職業的機會。
當時對它的感覺是和校園的氛圍有點像,可以學習專業知識,然後通過專業知識來提供有價值的服務;當然主要還是職業發展路徑比較清晰。而我選擇稅務是因為我專業與稅務有一定相關性,另外四大沒有要求一定是研究生,本科生反而有年齡優勢。
主持人:普華的稅務部門是怎麼細分職能的?
稅務的職能細分有幾個維度,第一是根據服務的內容,在此基礎上,再根據客戶所處的行業和國別細分。
其中最大的三個組包括Corporate Tax、Global Structuring Service和Transfer Pricing(這三個組,在某些四大的校招環節可能是合並在同一個選項中的)。
CorporateTax公司稅務是一個最大的組,大概佔到整個稅務部三分之一的人數。工作主要服務於外資企業,內部又細分為六個行業,和一些特殊的組,比如說流轉稅組。
Global Structuring Service(GSS)的工作主要由兩部分組成。第一塊業務是稅務盡職調查,另外一塊是服務本土企業,即國企和民企,其中佔比最大的業務是國內企業走出去進行海外投融資過程中的稅務服務(包括方案設計、架構搭建和盡職調查等),此外還有一般國內的稅務咨詢和稅務合規性服務(例如稅務審閱等)。
TP(Transfer Pricing)小組主要是圍繞企業的關聯交易及轉讓定價問題,包括為企業准備轉讓定價同期文檔、協助企業應對稅局的轉讓定價檢查、為企業進行轉讓定價籌劃及分析等。
此外,稅務部還設有服務關稅、個人所得稅、美國稅、稅務科技等專門的服務團隊。
但是同學們也要知道,四大內部的分組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是隨著市場的變化和業務的發展來進行調整的。
主持人:在網上看到一個段子,「審計每天做到死,稅務基本可以准時下班;審計小朋友每天底稿做到死,稅務的整天就是看報告」,所以稅務部門跟審計部門工作內容上最主要的差別是在哪裡?稅務部門真的可以經常准時下班嗎?
1、工作內容上:
審計的工作流程相對來說比較標准化的,工作流程相對來說有據可循,尤其是對於老客戶比較容易把握。所以對學生來說,如果你是比較仔細,喜歡流程化工作的同學,審計對你可能比較好。
而稅務大部分的業務需要一定靈活性,服務過程中出現難以預見到的因素也相對更多一些。另外,稅務分很多組,原因是組和組之間的工作內容差異比較大,各自的專業知識和理論背景會差異很大;審計分組大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的團隊太大了,不好管理,所以進行分組。
2、工作時間上:
前面提到,審計的工作相對比較容易計劃,比如現在12月,我可能已經預見到接下來的兩三個月,會有什麼樣的工作了,都是別人已經幫你安排好了。
審計有比較明顯的淡忙季,忙季基本上平均每年有四到六個月,經理及以下的員工,絕大部分人會有三個月的時間基本上是在沒有周末的情況下,每天平均工作10-12小時甚至更多。所以去審計的同學,可能需要提前做好這個心理准備。
稅務的時間就沒有那麼固定,因為稅務的工作節奏不像審計那樣容易預見和計劃。而且稅務部上級在分配工作時會徵求下級的意見,理論上,下級「可以」拒絕這個工作;同時上級也會盡量把項目安排給比較能乾的下級,導致忙的人長期很忙,空的人長期很空,當然時間長了,能力的差異也會很大。
主持人:那你或者你下面的小朋友典型的一天的工作場景是什麼樣子的?
這個其實每個項目會不同(無論是服務內容、方式和節奏都會不同,所以需要很強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責任心)。從一個典型的服務流程來說,會有這么幾個階段:一開始是根據與客戶的溝通寫寫服務建議書(一般會讓下面的小朋友先起草,senior會給他一個參考案例),並跟他講清楚具體要求,起草的版本,會在經過各級修改後給客戶確認,根據這個服務建議書會簽訂一個正式的合同,這個時候服務就正式開始了。
比如常見的稅務咨詢,一般最後需要交付一份書面咨詢報告。在起草報告的時候,需要跟客戶溝通,需要自己去搜索資料,有的資料你可以自己去網上查,有的需要去向稅務機關確認,最後經過分析整理形成一個完整的報告。
此外,還有一大類稅務合規性服務,包括報稅服務和協助審計符合審計底稿中與稅務相關的事項。
進入普華你需要具備的能力
主持人:你們在招聘的時候會不會看專業?對於一些沒有任何財會背景的同學想進四大,他們前期有一些什麼樣的准備比較好?
不太看專業,我覺得你在面試的時候能夠說服面試官,你想來四大不是出於一時興起,而是真正有長期深思熟慮過的就可以。如果你之前有過一些實際行動,就有助於說服面試官,比如說你有一些相關的實習經歷,或者參加過一些例如CPA的專業資格考試等等。
主持人:哪些實習算是相關的實習?
如果你有機會來四大,直接在四大實習是最好的,除此以外,在一些比較一線的會計事務所實習,或者是在一些大型企業的財務實習,這些我覺得都是比較會有些幫助的。但是如果你在面試的時候表現得很好,沒有相關經歷也不太會影響到錄取。
主持人:我有個大學同學之前就是,不是相關專業也沒有相關實習經歷,但最後進了普華。
對,所以我說是有幫助,PwC是一整天的面試,在一對一之前,負責跟你一對一的老闆已經看過你前面的表現了,也就是看到你的能力,而能力其實跟你的專業沒有太大關系。
後面一對一面試的時候,你把你的意願闡述清楚就可以,比如為什麼你專業不對口的情況下你要來四大,每個人放棄原來的專業背景,投入到一個新的這個東西,都是一個很重大的決策,那麼這個決策如果沒有讓面試官感覺你是深思熟慮的話,別人會覺得你的這個選擇可能不是很穩定。
主持人:想在稅務部門做好工作,需要具備一些什麼樣的能力?大學生該如何去培養?
無論你在哪個細分領域,溝通能力都非常重要,你是不是能夠理解別人的意思和背後的考慮,你能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准確、高效地傳達給別人?這些能力對很多行業都是很基本的。
對於稅務的工作來說,可能還需要一定的靈活性和決斷力。比如很簡單一件跑腿的工作。我讓他去稅務局幫我辦一件事情,如果當中遇到了問題,靈活性和決斷力比較高的同學就會知道,出現什麼情況需要跟我請示,什麼情況他可以自己做主處理掉。
再要求高一點的,如果他能站在上級的角度考慮問題,能通盤考慮整個項目的背景和目的就更好了。就是你要思考上級為什麼叫你做這個事情,他的指示背後的意圖是什麼?
如何去培養,我覺得還是因人而異。但首先,你不要抵觸和別人的社交和溝通,平時多找機會鍛煉;另外,要拓寬一下自己的視野,對自己知識領域之外的東西勇於嘗試和學習。拓寬視野可以是你參加相關的實習,也可以關注一些財經類的知識和話題,這都會有利於自己長期的職業發展。
主持人:你自己會常常關注哪些網站或者雜志呢?
平時關注一些外媒和財經類專業媒體比較多,比如FT、華爾街見聞等。每個人當然情況不一樣,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和興趣來看。
主持人:很多同學覺得稅務比審計少招很多人,他們就覺得稅務的門檻會比審計稍微高一點,是這樣子么?
我覺得從應聘的激烈程度,獲得offer的難度,其實並沒有高出很多,整體競爭激烈程度應該差不多。
公司培訓和職業發展
主持人:普華的客戶遍布全球,工作中會不會涉及不同國家的稅務處理?如果會,剛畢業的學生,大部分不具備這樣的知識儲備,PwC是如何處理或者如果跟員工培訓的?
如果是涉及到海外稅收,這個要求會很高,一般除了美國稅有專門的團隊,其他大陸的服務團隊一般不會正式出具關於境外國家、地區的稅務意見。
如果中國客戶的需求涉及到其他國稅的稅務問題,我們會聯系當地的普華團隊提供協助。例如一個中國企業到巴西去收礦,這種情況下客戶如果需要對他們的投資計劃從稅務角度提出建議,巴西的普華永道團隊會從巴西稅角度提出意見,中國團隊則負責其中的溝通協調,給客戶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
所以,你需要的是比較強的溝通能力和項目管理能力。
主持人:四大裡面關於這種能力的培訓會有以一種怎樣的形式來培養呢?
四大的培訓其實最主要的是項目上的培訓,就是說我們所謂的on job training。雖然有持續不斷的課堂式的講座培訓,但是大家未必會很仔細聽,那麼可能效果不是特別好。
真正有很大提高的,還是通過自己的親手實踐,上級通過項目來給你很多的指導。四大的機制決定了,下級的工作能力提供能讓上級的工作效率提升,所以上級很願意指導下級。
主持人:有同學說,覺得稅務部門的發展比較窄,你認同嗎?
如果你到達一定的級別,且你的綜合能力比較好的話,不管是審計還是稅務,發展路徑都會比較寬,因為你到了那個級別,更看中的是你的綜合能力,而你僅僅是你的專業知識能力。
一般來說,審計可以往財務分析、企業投融資、內審等方向發展,稅務可以往企業的稅務經理或稅務總監方向發展。但這並不是絕對的,比如前段時間,我們身邊的一個高級稅務經理,跳出去後做了悟空找房的CFO。
四大對大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好的培養你能力的地方,但不僅僅是你的專業能力,還有你的溝通能力、項目管理能力等職場核心能力,未來可以選擇的方向也不一定僅僅是財務方向。
『拾』 普華永道
Price Waterhouse & Coopers
簡稱是PWC
Price Waterhouse和Coopers 本來是兩家事務所 合並了,所以就叫普華永道
英文是 Big Four,中文也簡稱為四大所、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等。
按收入排序,四大分別是普華永道、德勤、安永、畢馬威。其在全球各國的會計市場基本也是列在前四名的,排序也基本一樣。
四大在各國會計市場往往是壟斷性地位的,比如2007年英國會計師事務所60強中,四大佔了60強收入的72%。
四大在台灣的名字
勤業眾信(德勤成員所)
安侯建業(畢馬威成員所)
資誠(普華永道成員所)
致遠(安永成員所,2007年10月3日後更名為安永)
普華永道在香港的稱呼則是水記。
四大的由來
現在的四大是有若干大合並而來的。
1932年八大
1 Price Waterhouse
2 Haskins & Sells
3 Peat Marwick Mitchell
4 Lybrand Ross Bros.& Montgomeny
5 Arthur Young
6 Authur Andersen
7 Touche Niven
8 Ernst & Ernst
1958年八大
1 Peat Marwick Mitchell
2 Arthur Andersen
3 Ernst & Ernst
4 Price Waterhouse
5 Haskins & Sells
6 Lybrand Ross Bros.& Montgomeny
7 Arthur Young
8 Touche Ross Bailey & Smart
1968年八大
1 Peat Marwick Mitchell
2 Arthur Andersen
3 Ernst & Ernst
4 Haskins & Sells
5 Price Waterhouse
6 Lybrand Ross Bros.& Montgomeny
7 Touche Ross
8 Arthur Young
合並產生KMG
1980年九大
1 Coopers & Lybrand
2 Peat Marwick Mitchell
3 Arthur Andersen
4 KMG
5 Price Waterhouse
6 Arthur Young
7 Ernst & Whinney
8 Deloitte Haskins & Sells
9 Touche Ross
1986年九大
1 安達信Arthur Andersen
2 Peat Marwick Mitchell(PMM)
3 Coopers & Lybrand
4 Price Waterhouse
5 Ernst & Whinney(EW)
6 Arthur Young(AY)
7 KMG
8 Touche Ross(TR)
9 Deloitte Haskins & Sells(DHS)
PM和KMG合並為畢馬威
PMM和AY合並為安永
TR和DHS合並為德勤
1990年六大(這時候開始和列在後面的事務所大幅度拉開差距)
1 畢馬威(Klynveld Peat Marwick Goerdele)
2 安永(Ernst & Young)
3 德勤(Deloitte Ross Tohmatsu)
4 安達信(Arthur Andersen)
5 永道(Coopers & Lybrand)
6 普華(Price Waterhouse)
1996年六大
1 安達信(Arthur Andersen)
2 畢馬威(KPMG,Klynveld Peat Marwick Goerdele)
3 安永(Ernst & Young)
4 永道(Coopers & Lybrand)
5 德勤(Deloitte Touche Tohmatsu)
6 普華(Price Waterhouse)
永道和普華合並為普華永道
1999年五大
1 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
2 安達信(Arthur Andersen
3 安永(Ernst & Young)
4 畢馬威(Klynveld Peat Marwick Goerdele)
5 德勤(Deloitte Touche Tohmatsu)
另一解說是中國1949年前的四大民族品牌會計師事務所,分別是
正則會計師事務所,謝霖,1918年末到1919年初,先期在北京,後在天津等地設立分所,現在有四川正則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正明會計師事務所(原名徐永祚會計師事務所,抗戰期間更名),徐永祚,1921年創辦,大約1954年前後歇業。
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原為1917年潘序倫創辦的潘序倫會計師事務所,1928年改名),是在解放前中國會計界中影響最深、規模最大的會計師事務所,1986年復業,發展為現在的立信。
公信會計師事務所,1936年秋,奚玉書
解放初期,「四大」的會計師被出身於立信會計師事務所、時任上海市財政局和稅務局局長的顧准延攬,為新中國的稅制建設貢獻良多。之後,隨著國家推行計劃經濟,「四大」逐漸萎縮,會計師業務趨於停頓,會計師除自謀出路外,大多由政府採取包下來的政策,另行安排工作。
今天,「四大」名稱延續下來的只有兩家,分別是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和正則會計師事務所。立信會計師事務所1986年復業後經過合並等變化,現在包括了多個成員所,都在立信旗號下,為有1500多人的中國本土品牌最大會計師事務所;而四川正則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則為只在成都的一個幾十人規模的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