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六级考试江苏文艺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壹』 吉林文史出版社的组织机构
文史普及图书事业部成立于2004年10月,出版范围包括古籍整理、文史类学术著作、传统文化普及读物等。
成立以来,文史普及图书事业部一直牢记自己的使命,以古典文化普及为己任,设计出版了多种形式与风格的古典文化类图书。一套清新淡雅的《双色古典文学精品赏析丛书》与其中一个个美丽的书名一样,“好风如水”般吹过读者审美的空间。《国文珍品文库丛书》是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畅销不衰的一套成功的古典文化普及类图书。整套书曾以不同的设计、印刷、开本出版过,几年来重版10余次,创利润100余万元,收到良好的双效益。该套书中的《论语》荣获2006年度首届“新华杯”读者最喜爱的图书奖。其他文史类的图书还编辑出版了《韵文精品文库》、《绘图韵文精粹》、《双色古典文学精品赏析》、《绘图中国古典韵文三百首系列》、《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等等,及多种单行本的文史类图书。在文化普及类图书中还有一套书是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256开本的“小小口袋丛书”,也是一套既有创意又畅销的图书。《中国历代韵文三百首系列》、《双色绣像四大名著》、《中国现代名仕名媛韵文精品丛书》、《万古风流苏东坡》、《智圣东方朔》、《中华古汉语大辞典》、《薛福成日记》、《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等也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史普及图书事业部为吉林文史出版社的专业化定位作出了重要贡献。
多年来,我们以敬业、严谨、团结、创新的精神,精心打造优秀图书,以全新的经营理念面对读者,面对市场。我们坚持积累知识、传播文化、以书育人的方针,艰苦创业,努力拼搏,不断创新,培养多学科、多类型、多层次、多品种、多媒体形式的出版能力。
康迈伦,1956年生,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从事编辑工作25年。
出版方向:历史古籍,文化,健康,大学、中学(初中、高中)小学教材,高中、初中、小学教辅图书。
已出版的图书:《炎黄汇典》(李学勤主编)、《大儒列传》(张岱年主编)、《宋帝列传》、《孔子传》、《孟子传》、《王明传》、《呼伦湖志》、《中国社会科学院新方志总目》(赵嘉朱主编,荣获2003年中国辞书二等奖)、《语文基础知识辞典》、《实用中国名人辞典》、《中华成语通译》、《吉林省地理》、《东北历史地理简论》、《太极扇》、《王氏水性太极拳讲记》、《小学生古诗文必读》、《古诗文100篇》、《小学生自主学习目标检测》(1-6年级新课标)、《中学生自主学习目标检测》(7-9年级新课标)等。
出版宗旨:以“使人聪明,使人从高”为宗旨。以社会各界读书人为友,做好人,出好书。
文史助学图书事业部
主任:周海英
编辑:于涉袁一鸣陶玉婷
出版方向:中小学助学读物、学生时尚阅读、时尚畅销书、学术著作、高校教材。
曾出版图书:《中学生古典诗词500篇》《中学生古典诗词300篇》《小学生古典诗词200篇》
《四大名著人物点击》《学生阅读经典》系列丛书、《学生版四大名著》《学科与考试》《君临天下——漫画中国帝王》系列丛书、《中外艺术名作鉴赏》《哲学导论》《雷锋故事》《雷锋日记》《和爷爷重走长征路》《大学体育健康实用教程》《三步导学1、2、3》《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初中语文基础知识》《高考CPU》《水是最好的药》《中国健康调查报告》《这样走路不得病》《亲子按摩实用手册》《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系列书》等。 时尚阅读图书事业部编辑,毕业后就进入了出版行业。这是一个令人常常憧憬未来、充满美好期待的职业。作为编辑,有更多机会与大师对话;有条件接触到最前沿的先锋思想,而且可以将这些喜悦与广大读者分享,不亦乐乎!出版的书籍主要涉足少儿图书和版权图书两个领域。其中《中国孩子的好榜样》传记丛书荣获“2007年度冰心儿童图书奖”;《时间的皱纹》《收费亭里的小米洛》《猫头鹰的叫声》“手斧男孩”系列书等图书得到孩子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在社领导“立足传统,紧跟时代步伐”的精神指导下,参与编辑并主撰了《国家地理神秘中国》丛书。本套丛书于2008年5月出版,是中国第一部实地实拍、实景考察的大型历史文化类丛书。
『贰』 《海底两万里》的出版社。
外国文学名著:海底两万里 外国文学名著:海底两万里,作者是儒勒·凡尔纳,由 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是描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深海旅行的故事的一本书
『叁』 吉林文史出版社翻译的书怎么样是不是盗版感觉书质量不太好
1出版来社多了大了什么样子的自编辑都有,忙起来水一点也是有的,只要在行业规定范围内都是可以出版的;
2如果是在出版社发行部拿的不会有盗版,自己社里的书自己印刷,正版都没卖完,怎么盗。若是其他渠道不好说,哪怕是旗下书店。
『肆』 老子 吉林文史出版社
额,去文庙附近旧书摊看看吧。
『伍』 【请问 哈尔滨出版社,中国物资出版社,万卷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哪个出版社出的书最好
物资、哈尔滨、吉林文史这几家出版社卖书号的都挺多的,不算太好。
万卷之版所以好一些,是权因为它是与几家民营公司合作,像路金波的万榕、李克的智品,出书都用万卷的号,所以看起来万卷好一些。
当然,那几家合作的民营公司可能也比较好,但他们合作的更为分散,你要找到那家合作的好公司才行,比如华文天下的许多书用的是哈尔滨社的号。
『陆』 菜根谭 吉林文史出版社 是翻译跟原文对照的吗
吉林文史抄出版社出版的有很多版本,袭有95年的、04年的、06年的,一般都有原文译文对照,建议楼主可以去当当网搜搜,里面可以看到前几页的内容
http://search.book.dangdang.com/search.aspx?key=%B2%CB%B8%F9%CC%B7+%BC%AA%C1%D6%CE%C4%CA%B7%B3%F6%B0%E6%C9%E7&catalog=01&SearchFromTop=1
『柒』 川大出版社和吉林文史出版社哪个级别更高
答: 吉林文史出版社级别更高
如有疑问
请继续追问
『捌』 吉林文史出版社的红楼梦绣像版封面是谁设计的
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过很多种《红楼梦》几乎每一版的封面设计者都不同。
封面是绣像的差不多有以下几种。我找了一下照片,题主看一下。如果题主能提供是哪一版的最好。
第一二张是同一本书。
『玖』 票号的意思
票号亦称"票庄"、"汇票庄"或"汇兑庄"。商业资本转化而来的旧式信用机构。因票号多为山西人开设,又被称为"山西票号"或"西号"。山西票号以平遥、太谷、祁县三帮势力最大。票号产生的时间说法不一,通常认为是由清代山西商人雷履泰的天津日升昌颜料庄在道光初年演变而成。票号有合资、独资之分,股东负无限责任制,资本额较钱庄为大,自二三十万至四五十万两不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票号
时期
清代初年左右
本质
信用机构
起源地区
山西 平遥
首家
日升昌记
目录
1产生年代
2晋商首创的原因
3形成
4发展
5业务活动
6政府政策
7影响力
8理念领先
9衰落
折叠编辑本段产生年代
折叠清初说
据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转引《中国经济全书》称:"据说开始是山西的康(亢)氏。李自成败走时所有的金子携带不便,便把军中所有的金银财宝放在康氏的院子里而去,康(亢)氏忽拾得八百万两,因此之后将从来谋一般人便利的山西汇兑副业改为本业,特创票号,至是该地的巨商都是康姓。"近人徐珂《清裨类钞》称:"相传明季李自成携巨资败走山西,及死,山西人得其资以设票号。"
折叠康熙朝说
李华教授认为:"山西票号在康熙年间早已产生,但在当时票号寥若晨星,可以肯定不会太多。"李华教授的根据有二:一是据何焯《何义门先生集》所载,康熙末年何焯在家时,因生活窘迫,曾将"一应冬衣,俱当在对门当内,因皮钱尤重",赎不回来,其家人就由原籍苏州向北京天会号汇银九十两,使其"先赎皮袄"。又据康熙40年《康熙南巡秘记》载:"时济南票号适以银款纠葛事,须时敏亲自料理。"
折叠乾嘉时期说
民国十二年出版的《晋商盛衰记》称:票商经营,为山西极有名之商业,"创始放前清中叶,当乾隆、嘉庆间"。李宏龄《山西票商成败记》称:"溯我票商一业,创始放前清康熙、乾隆时代"。范椿年《山西票号之组织及沿革》称:"雷履泰、李正华于嘉庆二年创立日升昌票号"。
折叠道光初年说
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称:"大概是道光初年天津日升昌颜料铺的经理雷履泰,因为地方不靖,运现困难,乃用汇票清算远地的账目,起初似乎是在重庆、汉口、天津间,日升昌往来的商号试行成效甚著。第二步乃以天津日升昌颜料铺为后盾,兼营汇票,替人汇兑。第三步在道光十一年(1831)北京日升昌颜料铺改为日升昌票庄,专营汇兑。"
笔者以为,会票(汇票)在明末清初已经出现。顾炎武《日知录》称:"钞法之兴,因于前代,未以银为币,而患钱之重,乃立此法,唐宪宗之飞钱,即如今之会票也。"所谓"飞钱",乃是异地取银钱的一种汇兑方式,起源时间约在唐宪宗时。当时商业发达,钱币携带不便,加之钱币缺乏,各地方又禁钱出境,各地在京师的商人,便将售货所得之钱,交付各道驻京的进奏院及各军各使等机关,或交各地设有联号的富商,由机关、商号发给半联票券,另半联寄往在各道有关机关、商号。商人回到本道后,合对票券取钱,此种票券即称"飞钱"。看来明末清初也有类似"飞钱"的会票,开始写作"会券",后来写成汇票,近人卫聚贤先生说:"汇票亦名会券。"(卫聚贤《山西票号史》)到乾隆时,还出现了期票形式,据《清高宗实录》卷1068载:乾隆四十二年(1777)十一月,山西商人张銮从新疆阿克苏贩运玉石到苏州发卖,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四月初到达苏州,共卖得银128000余两,因犯禁被官府查禁,在船上"搜获现银仅二万四千余两,其会票期票所开,亦止四万六千余两"。(《清高宗实录》卷1068,乾隆四十三年十月)由此可知,当时的会票制度已有了会票和期票之别。会票如前所述,是见票兑付的即期会票,期票则是签发会票后约定若干时日后而兑付的长期会票。会票种类的发展,说明汇兑业务在当时已有相当发展。但是从顾炎武《日知录》和这条史料所载,却未说明已有专营汇兑业务的票号,在票号未出现前,由商号兼营汇兑业务是很正常的。那么,究竟何时出现专营汇兑和存放款业的票号呢?前述明末清初说是以相传为据,难以为凭。李华先生的康熙朝说,值得重视。但是从康熙到道光朝山西日升昌票号成立的近百年时间内,又难得见到有关票号活动的史料,有的只是有关会票的情况,而且《康熙南巡秘记》所载票号的具体活动较笼统。至于乾嘉说实为近人推测。道光初年说则史料比较丰富。在票号界对于日升昌票号为山西票号界鼻祖,一般没有多少异议。而且是从日升昌票号成立以后,众皆效尤,山西票号才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起来,最后成为金融界的重要力量。笔者以为,李华先生所说的康熙朝说,暂且可以存疑。而道光初年说则是从产生到发展,具有连带性。所以,从山西票号作为专营汇兑业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山西票号在道光初年产生之说较为妥贴。关于日升昌票号,是由山西平遥达蒲村李氏开设。李氏原籍陕西汉中,元代仕官山西后,落户达蒲。据说,李氏经营颜料铺始于雍正年间。李氏在达蒲村没有制作颜料的作坊,而是在山西平遥城西大街和北京崇文门外设有颜料商号。日升昌票号前身是李氏开办的西裕成颜料庄,嘉庆后期总经理是雷履泰。当时,发生了白莲教大起义,又因自然灾荒不断,社会很不安定。商号之间调运现银靠镖行保护,不仅费资费时,而且极不安全,雷氏就在所属商号间以会票代替运现,后来就兼营起汇兑业务,并把西格成颜料庄改组为专营汇兑的日升昌票号。取名为日升昌,是票号有如旭日东升、繁荣昌盛之意。今平遥县尚保存有日升昌当年的对联:
日丽中天万宝精华同耀彩
升临福地八方辐辏独居奇
关于日升昌的成立时间,可能在道光初年。据嘉庆二十四年(1819)北京前门外平遥颜料会馆《重修仙翁庙碑记》捐银商号名单中,有西裕成颜料庄捐银 120两,名列榜首。(李华《明清以来北京工商会馆碑刻选编》,《重修仙翁庙碑记》,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但是到道光十八年(1838)北京前门外平遥颜料会馆所立《颜料行会会馆碑记》捐助银两商号名单中已无西裕成颜料庄,(李华《明清以来北京工商会馆碑刻选编》,《颜料行会碑记》,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说明西裕成颜料庄此时已不复存在。嘉庆只有25年,也就是说西裕成颜料庄改组为日升昌票号只能发生在嘉庆二十四年(1819)之后,道光十八年(1838)之前。又据道光八年(1828)江苏巡抚陶澍奏折称:苏州为百货聚集之区,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地商人到苏州贩货,银达数百万两,"俱系会票往来"。(清档,江苏巡抚陶澍道光八年四月初八日奏折)说明当时苏州市场已有汇票流通,而且携带汇票者多为北方商人,可见北方已出现票号。再者,西裕成颜料庄总经理雷履泰生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在平遥县文庙尚存道光二十四年(1844)所立之碑,碑文刻捐助者有"日升昌捐银一百五十两,雷履泰捐银四十两"。(卫聚贤《山西票号史》)可见,雷氏此时尚健在,但已是74岁了。而道光八年(1828)前雷氏正是50多岁,年富力强,阅历深,此时由雷氏主持将西裕成颜料庄不失机宜改组为日升昌票号,是完全可能的。因此,山西票号至迟在道光初年已经诞生。
折叠编辑本段晋商首创的原因
1、积累比较雄厚
如前所述,早在乾隆时,山西商人资本"百十万家资者,不一而足"。
2、经营活动需要
山西商帮多数从事长途贩运,商品流转和资本周转慢,垫支资本大,在资本不足的情况下,就需要向社会借贷。例如山西商人贩运福建武夷茶,或安徽霍山茶,或湖广茶,经水陆之途运销至北京、归化城、张家口、蒙古草原、乌里雅苏台、科布多、恰克图和西北兰州、新疆伊犁、塔尔巴哈台等地,路程数千里,资本用量大,周转慢,需要大量货款,为了适应营销活动需要,山西商帮首先创办了账局,经营存放款业务,后来,在账局的基础上而形成票号。
3、商号之间需要
晋商的商号之间资金调拨和结算的需要
晋商商号遍布全国各地,形成一定规模的商业网络。而各地商号的盈利,均须解回山西总号,统一结账分红,同时总号与分号之间,也要发生资金调拨。过去对此均采用由镖行保镖运现银形式。但是由于乾嘉以来社会极不安宁,保镖运现极不安全。为了解决运现银问题,于是以汇兑形式出现的山西票号就产生了。
折叠编辑本段形成
折叠第一、需求
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货币金融提出了新要求。中国的封建社会经济,到了明代中叶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国外白银流入的刺激,山西票号由于商人异地采购业务的不断扩大,现银调动额数也越来越大,次数也越来越多,因此既安全又快速运现就成为一个突出问题。镖局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应运而生的专门运现机构。所谓镖局,以"雇佣武艺高超的人,名为镖师傅,腰系镖囊,内装飞镖,手持长枪(长矛),于车上或驮轿上插一小旗,旗上写明师傅的姓,沿途强盗,看见标帜上的人,知为某人保镖,某人武艺高强不敢侵犯。重在旗标,故名标局。"镖局起运的骡驮子,人称"标驮子"。每一驮可驮银3000两。山西祁县是著名的戴氏心意拳发祥地,有武功之人不少,而山西商帮遍布全国各大商埠,商品交易中常需运现,放开设源局者山西人居多。卫聚贤《山西票号史》载:"考创设镖局之鼻祖,仍系……山西人神拳张黑五者,请于达摩王,转奏乾隆,领圣旨,开设兴隆镖局于北京顺天府前门外大街。"(卫聚贤《山西票号史》)卫聚贤还进一步推论,镖局是明末清初顾炎武、傅山、戴廷轼为反清复明,以保护商人运送现银而设。镶局不论何时开创,山西人业此行者不少。直至清末尚有不少山西人开办的镖局,如山西榆次人安晋元在张家口开办有"三合镖局",王福元在蒙古三岔河开办有"兴元镖局"。此外还有"志一堂"、"长胜"、"三义"、"无敌"等镖局,太谷车老二,祁县戴二阁等都是有名的镖师傅。(孔祥毅《近代史上的山西商人和商业资本》,《近代的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镖局运现一般是按季起运,以归化城镖局来说,凡运往直隶的白银,路线是经平型关、骆驼峪,达平山、唐县;运往山西的白银,由杀虎口,往雁门关,达祁县、太谷。但是镖局运现,随着社会的动荡,土匪四起,已不安全。近人铢庵说:"时各省贸易往来,皆系现银。运转之际,少数由商人自行携带,多数则由镖局保送。盖沿途不靖,各商转运现银,时被劫夺,而保镖者遇众寡不敌,亦束手无策,故为各商所深忧。"(铢庵《人物风俗制度丛谈》)下面我们举一个商人运现被盗匪骚扰的事例:山西祁县史家开办的大盛魁商号,祁县乔家开办的复盛公商号,其运货驼队曾多次在蒙古草原被土匪所抢劫,而造成很大损失。据说领头的劫匪绰号"流矢儿",其人武艺高强,伸臂可举牛犊,起脚能增伤烈马,摔跤赢遍草原,射箭百步穿杨。他把不少厅、旗衙役捕快收为徒弟,并充当官吏的保镖。他的公开身份是跤王拳师,暗中却与响马贼寇勾结,作恶草原。史、乔两家深受其敲诈、勒索之害,便雇来镖师惩治其人。岂料,那些被雇来的镖师,都被"流矢儿"打得落花流水,遁迹潜踪,再不敢在草原上露面。史、乔两家便想请故里祁县武林高手戴奎。如前所述,祁县是戴氏心意拳故地,虽说此时始祖戴龙邦、名师戴二周已过世,但戴氏传人戴奎仍是隐居乡间的武林高手,若是请他出山,制服"流矢儿"当不成问题。但戴奎为人性寡孤傲,商人们对能否请得动他却没把握。后来便派一位名叫二旦的商人手提重礼来到县城戴宅,见到戴奎后,便将祁县史、乔二商在外受害之事说来。待戴奎听得怒形于色时,二旦又把厚礼送上,请他出山相助。谁知戴奎一言不发,竟将二旦连人带礼推出家门。二旦无奈,只好垂头丧气重返包头。山西到包头,杀虎口是必经之处,此地匪患也最厉害。二旦刚到此,便被一群土匪围住,要留下千两买路银,否则暴尸荒野。二旦正在危难之际,突地戴奎一人闯进圈里,三拳两脚撂到不少土匪。拉上二旦就跑。不想走出数里,又被一群土匪拦住,又要买路钱,领头的自称是"流矢儿"大弟子飞骆驼。戴奎一听是"流矢儿"的人,怒起心头,一挟一跃先将二旦放在临近屋顶,随后飘下来,对众匪大打出手,转眼就撂倒七、八人,飞骆驼见状便亲自上阵,照戴奎致命处就是一拳,戴奎轻轻闪过,未等敌手回转,已插进敌裆,大喝一声,将飞骆驼打翻在地,爬不起来。众匪见状,纷纷逃窜。戴奎也不追赶,轻轻一跃,上房将二旦接下地面,对瘫在地上的飞骆驼说了句:"我是祁县戴奎,不服气到包头找我。"便与二旦扬长而去。不出五天,"流矢儿"战书传到戴奎手中。戴奎如期从包头赶到归化时,"流矢儿"早已带来数百名弟子及各厅、旗官场要员助阵,誓与戴奎决一雌雄。"流矢儿"身高体壮,形如罗汉。他见戴奎骨瘦如柴,气焰更盛,遂顺手将场外一个三百斤重的圆椎石磙举起,扔到戴奎脚下。戴奎嘿嘿一笑,右脚一踩,将石磙就地转了两圈,猛一抬脚,已将石磙送到半空,不等石磙落地,一个"蛰龙登天",已将石磙送出一丈开外,物落原地。"流矢儿"所带之人见状大吃一惊,"流矢儿"也不敢怠慢,便先向戴奎动手。戴奎连破对方致命攻击,而"流矢儿"更加疯狂。于是戴奎拿出戴家绝招,趁"流矢儿"猛扑之际,顺势发出裹拳,又出其不意拍向敌人左臂,呼地一下点住了对方腋下"夹窝穴"。不可一世的"流矢儿"一下蹲在地上,起不来了,只见他脑袋耷拉,诞水流出,二目发怔,面无人色。"流矢儿"对众徒弟艰难地说了声:"扶我回去。""流矢儿"回到家,没出七天,气血难通,一命归天。消息传到包头,轻财好义的戴奎辞掉史、乔二家谢礼,返回祁县。(参见曹继植《戴拳师除霸护商贾》,《文史研究》1992年第三期)上述戴奎替山西商人清除商路上的土匪、恶棍一事,虽然是清末民初之事,但也反映了山西商人经商之艰,运现之难。因此,山西商人随着商业贸易的扩大,靠镖局运现确已远远不能适应业务发展要求,更何况镖局运现时间长、费用高,安全系数低。在这种情况下,以经营汇兑为主的票号自然就应运而生了。
折叠编辑本段发展
日升昌票号成立后,营业繁荣,业务发展迅速,到道光三十年(1850)已在北京、苏州、扬州、重庆、三原、开封、广州、汉口、常德、南昌、西安、长沙、成都、清江浦(在江苏)、济南、张家口、天津、河口(在江西)18个城镇建立了分号,到光绪十二年(1886)后又陆续在沙市、上海、杭州、湘潭、桂林五城镇增设五个分号。据日升昌在北京等14个分号统计,仅光绪三十二年(1906)这个账期即获利583762银两。在日升昌票号的带动下,山西商人纷纷效尤投资票号。如介休侯氏聘原任日升昌票号副经理的毛鸿翙为蔚泰厚绸布庄经理,毛氏到任后,协助财东侯氏将其所开办的蔚泰厚绸布庄、蔚盛长绸缎庄、天成亨布庄、新泰厚绸布庄、蔚丰厚绸缎庄均改组为票号,并形成以蔚泰厚为首的"蔚"字五联号,不数年,大获其利。自是,凡长江各埠茶庄、典当、绸缎、丝布业,及京津一带皮毛杂货业之晋人,群起仿办,往往于本号附设票庄。票号的发展,大致在道光年间为兴起之时,时有票号仅十家,即日升昌、蔚泰厚、天成亨、蔚丰厚、蔚盛长、新泰厚、日新中、广泰兴、合盛元、志成信。咸丰时由于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受战争的影响,票号发展受挫。同治年起,票号又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光绪时达到鼎盛,请看下列山西票号家数统计:
咸丰十年(1861)14家
咸丰十二年到同治十三年(1862--1874)26家
光绪元年到光绪八年(1875--1882)28家
光绪五年(1879)29家
光绪九年(1883)30家
光绪十九年(1893)28家
山西票号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之乱时虽有损失,但尚未伤元气。韩业芳《山西票庄皮行商务记》载:"庚子之乱,虽在内地,而受伤者不过直鲁二省,肢体之伤,仍非心腹之害。"山西票号北京分庄经理李宏龄说:"庚子内乱,天子西巡,大局岌岌,各商停滞,而票商之持券兑现者,上海、汉口、山西各处云会雾急,幸赖各埠同心,至是之后,信用益彰,即洋行售货,首推票商银券最是取信,分布遍放通国,名誉著放全球。"李宏龄《山西票商成败记》上海为商务总汇之地,一日出入值银钱千百万,票号之业务因是特盛。其重要票号皆是山西商人开办,如大德通、合盛元、中兴和、蔚泰厚、百川通、志成信、大德恒、日升昌、存义公、蔚长厚、新泰厚、三晋源、协成乾、蔚丰厚、协同庆、大德玉、蔚盛长等。与此同时,山西票号在国内设立的分号已由20多家增加到80多家。山西票号设立的城市计有:北京、张家口、天津、奉天、济南、扬州、江宁、苏州、芜湖、屯溪、河口(在江西)、广州、长沙、常德、湘潭、汉口、沙市、重庆、成都、西安、三原、开封、周家口、上海、杭州、福州、厦门、汕头、营口、南昌、九江、桂林、梧州、昆明、贵阳、镇江、巴塘、里塘、打箭炉、自流井、迪化、甘州、南宁、解县、新绛、介休、曲沃、烟台、包头、兰州、肃州、归化、周村、张兰、宁夏、潮州、文水、汾阳、万县、雅安、康定、正阳关、通州、赊旗、兴化镇、禹县(今河南禹州)、博爱、清化、怀庆、寿阳、交城、喇嘛庙、凉州、盂县、库伦、吉林、长春、黑龙江、锦州、安东、安庆、运城、徐州、亳州、道口、济宁、获鹿、承德、多伦、赤峰、香港等。
山西商帮除在国内设立票号外,还在国外如朝鲜新义州、韩国仁川和日本大贩、神户、横滨、东京等地设立了票号。
随着山西票号业务的发展,在山西票号内部,还出现了山西平遥、祁县、太谷三大帮。这种帮是以总号的所在地来区别,即总号设在平遥县的为平帮,总号设在祁县的为祁帮,总号设在太谷县的为太帮或谷帮。平、祁、太三帮里面,以平遥帮最早,票庄的先锋日升昌、蔚泰厚总号都在平遥。兹将平、祁、太三帮票号情况统计如下:
也可以是某些票据的编号 发票办好 收款单编号
『拾』 中国有多少个出版社
截止到2018年,中国有467家出版社,其中比较有名的出版社有:科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建筑工业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以科学出版社为例:科学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由前中国科学院编译局与30年代创建的有较大影响的龙门联合书局合并,于1954年8月成立。1993年8月,恢复使用“龙门书局”副牌。
科学出版社比邻皇城根遗址公园,是一个历史悠久、力量雄厚,以出版学术书刊为主的开放式出版社。1993年,科学出版社荣获国家首批“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
近年来,科学出版社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在组织结构、选题结构、市场结构、经营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大幅度的调整。
(10)英语六级考试江苏文艺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扩展阅读:
出版社的分类:
1、从出版介质来说,出版社可分为:图书出版社、音像制品出版社(唱片公司)、杂志出版社等。
2、从出版类别许可来说,出版社可分为:综合出版社、专业出版社。
3、从出版经营性质来说,出版社可分为:公益性出版社、经营性出版社。
4、出版社的类型、工作范围和组织机构 出版社的类型,在中国,按隶属关系区分,有中央级出版社和地方出版社。按业务范围区分,有综合性出版社和专业出版社。综合性出版社的出书门类比较多,专业出版社只负责编辑出版一定专业和门类的读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科学出版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