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六级考试中州古籍出版社世纪高教
㈠ 谁能给我一张古典文学书目精华的
先秦:诗经里的《国风》,“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秦汉:《史记》的列传,《项羽本纪》、《信陵君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鲁仲连邹阳列传》、《淮阴侯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李将军列传》、《匈奴列传》、《货殖列传》、《太史公自序》。以上是史记十大名篇。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曹的诗文。
唐宋:不用说了,1、唐宋诗词。2、唐宋八大家的散文。韩愈:《师说》、《祭鳄鱼文》、《祭十二郎文》、《进学解》
柳宗元:《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他的永州八记都值得一读。
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木假山记》《名二子说》《张益州画像记》
苏轼:《喜雨亭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石钟山记》《记承天寺夜游》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读孟尝君传》《伤仲永》
曾巩:《墨池记》《醒心亭记》
欧阳修:《醉翁亭记》《秋声赋》《五代史伶官传序》
当然还有王勃。
元代:主要是元曲和杂剧。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元曲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还有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元曲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还有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明清:小说了,以四大名著为代表。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
这些读下来,你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已经有个基本的摄取和认识了。同时也会得到中国古典文学从形式到内容的审美认识。
㈡ 南通大学文学院的学院领导
院长:周建忠
分工: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发展与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财务工作、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学科建设工作。
周建忠,1955年10月生,江苏靖江人。1978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1990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4年破格晋升教授。2004年毕业于,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通大学副校长、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范曾艺术馆馆长、省级人文社科基地——楚辞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普通高校教学名师、江苏省普通高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获优秀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政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普通高校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市政府一等奖5项。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规划项目2项。
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尤其是楚辞研究,出版专著:《当代楚辞研究论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楚辞论稿》(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楚辞评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楚辞与楚辞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兰文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楚辞学通典》(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楚辞考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楚辞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楚辞》(凤凰出版社,2009)。代表论文有《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墓主考论》(历史研究2000.5)、《屈原仕履考》(文学评论2005.2)、《出土文献·传统文献·学术史——论楚辞研究与楚文化研究的关系与出路》(文学评论2006.5)、《朝华已披 夕秀方振——楚辞学的形成因由和发展态势》(文学评论2009.5)、《元代散曲“嘲讽屈原”通论》(文学遗产1989.5)、《屈原“流放江南”考》(文学遗产2007.4)、《〈楚辞·天问〉“顾兔”考》(文学遗产2009.6)。
书记:潘晴雯
分工:主持党务全面工作。分管组织与干部工作、教职工思政与党建工作、稳定工作、工会工作、宣传工作。
1971年4月生,江苏启东人。教授、博士、硕导、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992年毕业于南通师范专科学校政教系;1997年毕业于扬州大学政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2012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东南大学人文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2000年晋升讲师;2006年晋升副教授;2013年晋升教授。1992年至1996年,担任南通师范专科学校政教系辅导员、团委书记;1996至1999年,担任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学工处女生指导;1999年至2001年,担任南通师院学工处学生管理科科长;2001年至2004年,担任南通师范学院法政系副书记、副院长;2004年至2012年,担任南通大学文学院副书记、副院长;2012年7月起,担任南通大学文学院书记。
长期从事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务研究。参编教材3部;主持在研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一项(12YJA71005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研究”;主持完成省教育厅课题两项:“小康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与创新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江苏高教》、《学术界》、《探索与争鸣》、《江西社会科学》、《理论导刊》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部分观点被《新华文摘》转载。牵头负责策划和设计的《名家引导,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拓展教育管理新思路——探析南通大学“名家引领”金牌活动》获江苏省“高等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创新奖”二等奖。曾获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贡献奖、江苏省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南通市新长征突击手、南通市“三八”红棋手、校优秀教育工作者、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