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课有效提问的重要性
A. 课堂提问的意义和作用
提问是沟通学生与教材的重要手段,对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具有显著的功能。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探求解决问题。课堂提问又是一门艺术,它要求设计的问题要科学,结构要合理,设问要巧妙,问题要衔接,逻辑要严格,重点要突出,解决问题要彻底。合适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举措就是让课堂提问更有效,让有效的提问之花绽放在课堂。
一、有效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一言堂”,一讲到底,学生只是“洗耳恭听”,无一人发言,课堂秩序“良好”,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运用提问艺术,在恰当的时刻加以提问,并要求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那就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也会因此而变得活跃起来,学生的听力以及口语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使学生对图片以及课文产生兴趣,迅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而进一步想知道教师提出的问题的答案。
2、有效的提问能启迪思维
学生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疑问是思维的第一步。没有疑问,就不会思考,就没有智力的发展、能力的培养,也就没有学生创造力的养成。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课堂教学提问就是要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印象,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问题的回答,可加深和拓宽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的口语表达更加丰富、确切。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在思考中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学生学到的不 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3、有效的提问能复习已学知识并导入新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置的问题,既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又为新知识的学习架设桥梁。此外,传授新的知识过程中的提问也必须建立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回答的过程,也是学生的大脑对以往所学知识思维加工、重新联合和组合、再现和提取的过程。因此,课堂提问能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起温故知新的作用。
4、及时获得反馈信息
课堂提问是及时获得反馈信息的一种好手段。为判断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教师应从听、说、读、写诸方面进行形式多样的提问,以便掌握反馈信息,检查教学效果。为使反馈信息更准确、全面,提问对象应尽量涉及好、中、差各个层次的学生,最好多提问中、差生。这样得到的反馈信息较富有代表性。在回答问题时,要肯定好的学生,用赞扬的语气和表情说话;如果错了,则用鼓励的语言;然后教师根据课堂提问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进度,针对每个学生和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切实地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性的提问
我们要把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作为准备一节课、上好一节课的重中之重,力求实现课堂提问从内容、方式、语言、结构、过程到导学关系等诸方面的科学性安排和艺术性组织。
1、优化课堂提问的内容
课堂提问的内容应当紧扣教材,围绕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要求展开,不能'拾到篮子里都是菜',随便凑几个问题。优化课堂提问内容至少要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1)、提问内容要有趣味性
提问内容的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教师要着眼于课文或知识点结构体系巧妙的构思设计提问,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生疑、解疑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并因此体味到思考与创造的欢乐、满足。
B. 课堂提问的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1.不断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
现代教学理论主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也就是教师、学生共同来表演,教师唱主角,学生唱配角,不能让学生简单地从属于教师。课堂提问正符合这一教学理论,它能不断地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堂提问给学生以外部刺激,防止了注意力的分散,并使学生经常保持有意注意,对问题进行分析、反应,然后归纳整理并做出回答,使学生有一种紧迫感。实践证明,通过提问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所学知识比由教师对学生单向传递信息所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得多。
2.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提问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支配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动机,其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依存于外界的刺激,它对于接受外界刺激、同化外界刺激进行信息处理的学习过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因为回答问题是面向全班同学的,对问题所作出的回答体现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能力大小,因此,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总是希望得到称赞和自尊心的满足。这种竞争意识促使学生对问题积极思考,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平时多进行阅读以拓宽知识面,这样,提问就诱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通过对学生答案的肯定或否定,使学生知道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在多大程度上取得了进步,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目标,这些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提问使得教学活动成为教师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换的双边活动,而不是过去那种教师输出信息、学生接受信息的单向活动。提问可以使学生了解本课的重点,使教师了解到哪些方面对学生来说是困难的,需要仔细讲解,哪些方面学生已经理解,只需一笔带过,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该详则详,该略则略,该补充则补充。提问能使教师了解到哪些问题学生基础薄弱,哪些问题需要加强并及时给以指导。提问能使师生双方相互了解,共同努力,搞好教学活动。
C. 英语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性提问
有效教学中所谓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目标。英语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提问是推动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也是最常用的教学技巧之一。教学中有效的提问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开动脑筋,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问题提得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效益高低。那么,英语教师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熟悉学生,吃透教材,做好课堂提问的准备
要想提问准确,精当,就要既熟悉学生,又吃透教材,这是课堂提问顺利进行的基础。
老师在准备问题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据心理学家研究,如果人能够很容易运用他现有的知识去回答某个问题时,思维过程不会发生;当然,如果提出的问题要用到他所没有的知识才能解决时,思维过程也不会发生。这就是说提问的问题一定要难易适当,必须与学生的原有知识相关联,又要高于他们原有的层面,就像让他们摘苹果一样,要让他们跳起来能够到,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在准备问题时要充分透彻地研究教材,提问要难易适度。英语教材内容琐碎,因此不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把握住教材重点和难点,做到重点突出。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那只能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发挥不了提问的效果,也会让学生如雾里看花,不明就里,那样的提问只能是浪费时间又得不偿失。所以,必须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深化认识和强化记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课堂提问中游戏要有目的性
1、我们在设计游戏的时候并不能是随意的,这个游戏必须是服务于本节课的,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设计。如在上GoForIt!七年级Unit3Whydoyoulikekoalas?课文时,课前先让学生每人画一个不同颜色的动物,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在上英语课时培养美术特长,增进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在英语教学活动中体验人人动手、个个参与的乐趣。上课前把这些美术作品放到讲台,并准备好双面胶,以便在下一步小组活动中应用。我提前制作了动物开运动会的多媒体课件,课件中有各种动物,先由此引出differentanimals(lion,tiger,elephant,dophin,koalas,panda)然后askandanswer:?
S:Itisblackandwhite.
T:Doyoulikeit?S:Yes.
接下来在多媒体中展示3a呈现的动物,并听录音。最后再次巩固所学语言,制定游戏规则,我把全班分成四大组,每组一个大篮子,把学生画的动物分成四大堆,用双面胶贴在教室四边,形成四个动物园,每个动物园都有一个管理员,各小组成员轮流到别的动物园去寻找动物,寻找的过程中要对所挂的动物进行正确的描述。正确者得到此物放入篮中。
在规定时间内篮子里动物最多组第一轮获胜,在第二轮的管理员汇报结果中,语言流利并表达正确可以得到老师的两个动物,第三轮结果交换后汇报时,优秀者可得老师两个动物。最后以动物获得最多组胜出,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在游戏中来完成活动,活动中又有任务,大任务中又有小任务,使任务的完成形成一个高潮。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每组中去,做适当的点拨指导,也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学生。
2、游戏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
我们的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游戏活动中的参与者、组织者,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如在上七年级下册Unit7Whatdoeshelooklike?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英语描述组内的一位同学,然后让其他小组的学生猜“Whoishe/she?”,猜对者可为小组获得一颗五星,自己可获得一块棒棒糖。在这个活动中小组内的学生群策群力把自己熟悉的人物用英语描述出来,你一句我一言的发表意见,收到了不错的教学实效。
语言必须和情景连在一起。有了情景,学生才印象深刻,掌握牢固。因此,教学上应多精讲,把陈述形式转变为提问形式,让学生有大量的参与时间,做到学中用,用中学,这样学生才感兴趣,这样的教学才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与此同时,教学过程也要因材施教,注意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实践。在学生答正确的情况下,连声讲“Verygood”,“Notbad”等赞语,多给予鼓励,满足了学生的“成功欲”。一旦回答出了差错,亦不埋怨训斥责怪,而是及时帮助其认识和纠正过来,并尽量挖掘其正确可取之处,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受挫折,将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不断延续下去。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情趣大振,热情倍增。
还应注意的一点是,教师在提问问题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语气一定要是启发式的,鼓励性的,表情一定是和蔼的,亲切的,信任的。要对学生有信心,教师的表情语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和思维的灵活性,过于严肃的课堂一定是沉闷的、没有智慧火花闪烁的,这样的课堂上,很可能即使是很简单的问题也没有学生来回答。
四、提问形式要灵活多样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有人认为提问是教师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教学技能和水平的重要体现。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是必不可少的。老师的提问应是课堂提问的主流。
在英语教学中,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也是培养孩子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引导孩子在“无疑—有疑—无疑”的循环中去探索,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也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提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独提问,让学生个体把自己在学习中不明白的问题提到课堂上来,看其他同学能否为其解决;另外就是小组讨论,找出组内提出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提到课堂上来,看其他小组能否解决。比较普遍性的难题,老师给予指导,通过老师的指导大家一起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动脑能力,又锻炼了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所以学生提问也是课堂提问的很好的一种方式。
五、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应及时给予评价
教师简单的几句评判,像“很好”“正确”“你的回答太精彩了”等等,却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肯定不仅让回答问题的学生满足,感到自豪,也激发其他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师的课堂评价应以肯定和鼓励为主,即使批评也要体现爱心,不能出现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对于那些说错了的学生,我们不能轻易下“不正确、错误”等结论,不能说“笨死了”等伤害其自尊心的话,或是怒形于色,大声呵斥,而应以多鼓励为主,让其明白为什么错误。否则也许一个天才也会在我们的批评、呵斥声中消失了。学生往往是通过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来感知自己,然后作出相应的自我评价的。学生外部评价主要来自老师和同学,所以我们的评价很关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品尝成功喜悦的过程中,自我鼓励,更加自信。
D. 英语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方面,以发展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为主线,特别强调理解和表达能力、思维与想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问,而更多的是指缺乏信息或需要信息时的发问。提问是教师言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使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课堂提问是师生互相交流的一种形式,是课堂英语交际活动的催化剂,在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存在大量的言语交际活动,这无疑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以提高他们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教师用新颖奇妙的方式,生动简洁的语言,准确明了的提问,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广泛参与,主动学习。那么,怎样设计一堂课的提问,才能使所设问合理、适当、有意义,起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呢? 1.提问方式要艺术。教师提问时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问单个学生、分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做调查等形式都能使学生活跃在各种问题之中,促进课堂教学。教师提问时要结合语言背景,建立真实语境,运用幻灯片、投影仪、实物或简笔画等辅助教具进行提问,可以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让学生联系实际,发挥联想,开展真实的语言交际。 2.提问要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这样能增强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也为下一步提问更难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3.提问语言要准确、精练、清晰。所提问题必须具体、明确, 表达清楚, 容易理解。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规范、准确, 不应含糊其辞, 或是模棱两可。 4.选好提问对象。教师在提问对象的选择上须做到“点面结合”,不能只顾及举手积极的同学,也要兼顾相对“安静”的同学。由于被提问的次数和频率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频频惠顾”的学生很有可能因此而对英语兴趣倍增,学习进步明显;而被“冷落”了的学生,其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很容易被挫伤;这样就导致了班内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 总之,课堂提问是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而不是教师为了“教学任务的完成”而进行,更不是英语课堂教学的装饰。
E.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问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需要大量阅读,学习英语也需要大量阅读。阅读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在激发兴趣、锻练思维、发展个性、培养能力、提高人文素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英语阅读量要达到累计10-12万字,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是不行的,成功的英语教学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首先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听、说能力,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听说基础之后,就要不失时机地加强阅读教学。简单机械的复现和输入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如何有效地开展阅读教学,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是很多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 1, 如今的小学英语教材种类繁多,都有相相应的配套录音,很多教师上阅读课时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读上,英语是需要反复操练的,但重要的是如何兴趣地读。有的教师上课时让学生跟录音机读,跟教师读,然后是小组或个人读,如此简单的重复,兴趣被慢慢磨掉,使读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对阅读就失去了兴趣。内容过于单调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2, 英语学得好的同学,一般来说,都读过相当数量的书。教师对阅读材料中出现的语言点给予过多的重视,花大量时间讲解和操练,而忽略了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学生感觉不到阅读的乐趣,进而失去了对阅读的喜爱,反之只有阅读比较多的人才能真正学好英语。教师注重知识的讲解,忽略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又一问题。 3, 有教师这样说:每次让学生阅读材料后,提出问题总是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响应。有如“一潭死水”,有的干脆就不看,好象阅读与英语学习无关。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这正是由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问题的设计把握不到位而造成的。首先,问题过于简单,有的问题只要学生回答“YES”,“NO”,“OK”,“Right”,学生们并没有真正地思考,问题一晃而过,并没有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半点印象,看似效果不错,其实学生并没有真正进入思考状态。其次,问题难度较大,小学英语是起始阶段,小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有限,知识有限,理解能力有限,对复杂的问题不知道怎么回答,容易产生挫败感,一旦失去兴趣就会严重影响学习英语的兴趣。再次,有的问题是针对优等生的,却忽略了差等生。阅读理解对差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问题一提出来,优等生抢着举手回答问题,教师也习惯让优等生回答问题,看似圆满成功,皆大欢喜,可实质上差等生仍旧未得到任何的提升,久而久之,会打击差等生学习的积极性。可见问题的设计在小学英语阅读中的位置是很重要的。 教师的问题设计在阅读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引导作用,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 如何让问题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需要:首先,提问对象要普遍,对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问题要适当地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来回答。英语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某一类学生。只有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才能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师应当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其次,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尽可能的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关注基础薄弱学生的同时,也积极创造条件,满足有更大学习潜力的学生的需要。例如:《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Recycle2 part6 Let’s Read部分,教师可以设计关于背景知识的问题:Are they having a parting? What’s the name of the party?学生会说出很多party的名称,如:A Christmas Party, A New Year’s Party, A Birthday Party, A Farewell Party等。此时,教师可以追问:Why are they having the party?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如:The new year is coming. It’s Ben’s birthday today.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人们可以用举办晚会的形式庆祝一些特殊的时刻。这篇阅读材料中讲到了刘云由于生病而不能去参加聚会,所以打电话向教师请假,在电话中教师说道:Don’t be sad. We will give you a surprise.这是一个很关健的句子,教师可以根据这个句子设计有深层内涵的问题:Can you guess what the surprise will be? Why will the teacher and other students give Liu Yun a surprise?通过这样的提问向学生传达了师生情谊和同学友谊。 如何利用问题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问题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学生在学习《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2 A new house 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来回答:Who live in a new house? Where is the new house? Do they like the new house? 通过这样设计提问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既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回答就能够对本课加深印象。 现在小学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都配有相应的插图,插图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教师可以就插图中的情境或角色设计问题。例如:《PEP小学英语》5A Unit6 In a nature Park中的阅读材料都突出了用There be 句型对环境的描述。教师可以根据插图设计问题,例如:Is there a river/lake/bridge,,,,,in the park? Are there any tall buildings? Are there any fish in the river? What can you see beside the river?学生所注意力就会集中到插图上,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了整篇文章。人教社《英语》(灵通版)第四册中有一则题为The mail mouse 的连续性故事阅读材料,讲述的是Mr mouse环游世界的趣闻轶事,教师可以以这样的问题切入:Which country is Mr mouse going to visit? What will Mr mouse see? What will happen to Mr mouse? Will Mr mouse get presents from his friend?这些问题能帮助学生在故事情节之间建立联系,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而且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如何提出点拔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攻克重点和难点:寓言故事《The dog and his bone》,这个故事中的关健词是greedy,在学生初读故事的基础上,围绕单词 greedy ,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How do you know it was a greedy dog?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读故事,找到了很多描写小狗心理活动,显示其贪婪本性的句子:Oh!what if another dog sees me? No, I will not, I will not share my bone. It is all mine! Where can I hide my bone? Now, my bone is safe. Hey, who is that? That gog has a bone too. Hmm,His bone is bigger than mine. And his bone still has meat on it! Bark! Bark! Give me that bone! 通过朗读和感悟这些句子,学生不仅理解了greedy这个词的意思,而且明白了故事蕴含的道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在《PEP小学英语》Uite1 Public signs 单元教学中“Be quiet ”这一标语时,教师可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切入点,引起学生的共鸣,提出问题:Where should we be quiet? 学生在回答 We should be quiet in the classroom/ library/ hospital,,,,,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在公共场合应举止文明,意识到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如何通过提问,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及阅读理解能力:在故事 The monkey with many friends 中小猴子认为自己有很多的朋友,但真正需要帮助时,却没有一个朋友来帮助它,许多学生对小猴子的朋友不去救它产生了疑惑。这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Why didn’t the monkey’s friends help him? 促使学生带着疑问和好奇阅读故事,通过自身的阅读结合自己的理解给出了多种答案,如:Because they were not good friends. Because the monkey’s friends were scared of the hunter. 教师此时接着提问:Did the monkey have true friends? 此时学生都已明白:小猴子并没有真正的朋友,教师进而提出 What is a true friend? 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深刻思考。教师在黑板上写下谚语: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患难之交才是真正的朋友”。通过适时的问题引导,使同学们在阅读理解这个故事后感悟到这一道理。对于孩子们来说,好朋友的概念可能就是学习上,生活上互相帮助的人。此时,教师继续提问学生或鼓励学生提问:Who is your best friend? What do you like to do together?
F. 有效提问,无限思维——谈如何采用有效提问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摘要:课堂提问是有效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是联系教师和学生思维活动的纽带,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纠正偏差,如何进行有效提问,是每个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掌握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 英语教学 有效提问
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提倡有效教学,对贯彻新课程理念,克服课堂教学“程式化”,更有重要的意义,笔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教育一线的初中英语教师,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纠正课堂提问的偏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课堂提问教学的成功与否,对于教学往往有着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一些初中英语教师对课堂提问缺乏必要的思考和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些偏差需要及时纠正。
1、纠正无义偏差
课堂提问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指向,才可称得为“有意义”问题。但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很多与之相反的“无义”问题,提一些与课堂教学目标无联系的问题,或者提一些走过场并且浪费时间的无效问题,造成教学不严密。如:
(1)Are you a student?
(3)Who is your English teacher?
以上例子反映出无义问题的一般特征:问题回答与教学目标和主题关联不密切,所提问题可能误导学生脱离所学内容,或者只对活跃气氛产生效果,与本课内容无实质联系。
2、纠正低效偏差
目前的英语课堂提问内容,反映出提问实效过低的现象。特征表现为提问内容与所学内容无实质联系,只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让课堂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往往只需在“Yes”,或“No”, “Right”,或“Wrong”, “True”或“False”等肯定或否定的两极范围内选择。这些提问内容上的偏差,使得看似热闹的提问失去了原有的效果,丧失了课堂提问教学的有效性,提问的主题偏离了教学内容,学生的语言能力达不到任何的训练和提高,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
二、提高课堂提问内容的认知策略
有效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展开的,教师要十分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了切实提高提问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务必在课堂教学中明确提问的目标性,注重提问的艺术性,突出提问的主体性。
1、明确目标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控制和调节着整个教学过程。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某个教学目标展开,提问教学的目标,笔者以为,主要是能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和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因为课堂提问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教师要善于提一些学生在所学内容中找不到现成答案,而又与所学内容关系十分密切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以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起学生的探索活动,并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创造力。例如,在讲授《牛津初中英语》 7A Unit3 Let’s celebrate中的 Reading时,在课文学习之后,巧妙的通过两个开放式的提问:①.How do we Chinese celebrate Mid-autumn festival? ②.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Halloween and Mid-autumn festival?让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其见,分析比较得出结论,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样还能激发学生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的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有了学习的原动力,就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为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艺术、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维。
2、注重艺术性
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项艺术活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说过,“学生的注意力就像一只极易受惊的小鸟,当你走近时,它马上会飞走;当你抓住它并把它关起来时,以后就别想再听优美的歌喉。”因此,教师提问时,要十分注重方法和技巧,以强化学生的认知。
在课堂提问时,要尽量照顾到多数学生,兼顾少数学生,有时可采用多题联系提问法,就是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座位前后、左右顺序回答,使每个学生都有练习机会,例如,在讲解《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6 Fashion单元时,讨论What’s your favorite fashion?让学生按顺序回答,使每个学生都能表达一下自己的见解,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进一步问“Why?”
学生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回答,即使是很小的进步,教师都应当给予肯定、赞扬,这样对增强学生答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非常有益。学生对问题做出错误的回答,教师应立即纠正,纠正速度越快,越有效。例如,对于回答得好的学生,可以用“Well done!”“Very good!”“You did a good job!”等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对于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的学生,可以用“It doesn't matter.” “I hope you will do better next time.”等消除学生的自卑和恐惧心理,使学生树立起信心。
3、突出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是学生的权利,让学生大胆设问,或教师回答,或学生回答,师生通过互换角色能促使学生认真学习,独立思考,不断总结归纳,切实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真正使英语成为交流性语言。
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想探个究竟,想问个为什么?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提问”意识。例如,教学《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6 Pets第一课导入时,通过展示各种宠物的图片,直观地呈现新词,让事先预习好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平台,给他们真正的“说话权”和“提问权”。
教师还要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探索的时间,尊重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例如,在教授《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3 Finding your way时,讲完Reading后,设置以下问题让学生来讨论:How can we express routes in English? Give some examples.在讨论之后,请同学把讨论结果与大家共享。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提高课堂提问角度的策略
1、相机诱发:点拨式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提问必须抓住时机,相机诱发,适当点拨,使提问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是个常识性问题,但常常为人所忽视。根据心理学中注意力的转移和新异性等特征,我们要在课堂的不同阶段,用新颖有趣的问题,不失时机地用课堂提问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吸引到教学中来。上课伊始,可以通过提问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到教学中来。例如在学习《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1 Star signs的导入时,用多媒体展示十二星座的图片,问他们不同的图片代表什么星座。授课中要经常提问来调控课堂气氛,如在学习《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2 Colours中的 Reading时,在学到remind 时,教师让学生猜测remind sb.of sth.这一短语的意义时,可先置景:Suppose you entered a room and saw a picture on the wall,which made you remember your friend.这样学生可以在生动的语言环境中,发挥形象的思维,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
2、降解梯度:搭桥式
上课时,教师提出的有些问题学生答不出来,这常常因提问的梯度大。这时,教师就可在此点和彼点间搭桥引路,让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后顺利地解决难题。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面对教学的核心问题,产生思维上的障碍时,教师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提问,有利于学生自主的进行思维能力培养与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师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搭桥式的方法引领学生探求知识结论的方向,而不是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比如在学习《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3 Teenage problems的Main task之后,问学生:How do you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stress?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学生回答起来有些困难,这时候老师可以将问题分解成以下问题:
T: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have too many exams?
S: I will talk to my teachers.
T: What should you do if you do not have enough sleep?
S: Maybe I should go to bed earlier.
...
从以上提问可以看出这样的提问时很有效的,教师并没有直接将中心内容灌输给学生,而是将内容分解,通过采用搭桥式的方法进行有效提问,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获得认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维。比教师自己从嘴里说出来的要深刻,而且更具有说服力。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同时,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英语教学更有效。
G. 我们该如何解决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问题
教师为了追求高层次的感悟,提出一些过于宽泛的内容,
使得学生在回答时,没有针对性,不知所措。
特别是基础薄弱的学生,普遍认知水平和英语能力偏低,
过宽的问题会使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