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分析对英语阅读教学的作用
❶ 语篇教学和阅读教学的区别是什么
1、对话间的区别: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2、分析过程的区别: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而不是用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3、阅读中的区别:阅读是允许任何书类报纸类阅读品味,而阅读教学则是要学生集体对某书章节作阅读,以熟悉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1)语篇分析对英语阅读教学的作用扩展阅读: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语言训练与思想教育、语言训练与思想教育应统一起来。
传授知识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关系知识是智力和能力的基础。在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中的纵向和横向环节。如低年级、中年级与高年级之间的联系,阅读、听、说、写之间的联系,课堂上阅读与课外阅读之间的联系。
读书的好处,古人云:“书有其金屋,书有其燕如玉。”由此可见,古人对读书有着特殊的爱好。其实,读书对任何人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它使有知识的人从中学习,使不懂的人变得博学。
读了霍金的《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在粒子、生命和星星的状态中游弋,感受智慧的光彩,仿佛在攀登一座高山,突然出现在你的眼前,犹如一幅广阔视野的九折屏。
因此,正如李白在诗中所写:“庐山现南斗侧,幕九云锦,影落明湖青黛光”。
❷ 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语篇教学
知道高中英语的学习方法吗?从阅读理解开始学习
现在的孩子你们都应该都知道在英语科目中,浏览领会这一板块吧,那么你们都会做这种类型的题吗?有的孩子看到这种题就头疼,英语这个科目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到了高中英语,很多的孩子都不知道学习的技巧,我现在就就拿高中英语的阅读理解板块讲一下.
高中英语试题
在上面的文章当中我给你们说了很多关于高中英语里面,阅读理解这一板块的作题技巧,你们应该也都知道了吧,你们要改正之前自己不好的学习习惯,来接受新的做题技巧,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❸ 语篇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它的主要意义是:
1.培养学生从整体上(结合上下文及语言信息的相关语境)正确把握语篇信息的能力,而不是只看到局部,以避免望文生义现象的产生。
2.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对具体语境中的生词的词义作出合理推断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语篇文本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任务型阅读”。
4.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发展学生的话语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话语表达内容与方式。
所以基于以上对小学语篇教学的意义的理解,我认为语篇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材料, 是学生获取语言信息和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主要途径。每一篇英语课文又都具有很好的环境作为背景。在现在我们使用的小学英语教材中,语篇在小学高年级占有较大的分量。它以丰富的情境设计,实用的句型和表达法,以及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话题,为教师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供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如谈论爱好、购物、天气、节日、家庭成员等。这些语篇内容丰富,而且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亲切感及熟悉感,让他们从自身生活实际入手,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英语,而并不是远离现实,与他们实际生活不相符合的内容。在熟悉感中加深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及学好英语的信心。但这些语篇容量大, 篇幅长,而且涉及大量的生词、句型和语言点,学生学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难以把握语篇教学的真正目的,缺乏教与学的过程,只重视词句的讲解,而忽略了语篇所带来的信息和它所具有的内涵。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从整体上把握语篇的内容和功能,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高效扎实的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训练学生,使学生真正能够理解课文,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小学阶段的语篇教学是小学英语和中学英语的过渡阶段,它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想要追求高效的语篇教学,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课堂的整体结构,优化教学手段,达到语言训练和思维能力统一发展,最终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
语篇阅读教学是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它直接作用于学生听说读写及思维能力德生成。而我们现行的英语课本中,每一篇英语课文都具有很好的背景环境。我们应该从文章背景着手,抓住其中关键词,从小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如果纯粹的停留在教文章中的单词、句子、片段等知识点而忽略了文章的本身的情境和文化作为支撑,必将影响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教材,设计好每单元的语篇教学。语篇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真正提高外语应用能力和形成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面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传统的语篇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语法,轻意义,重语句,轻篇章,常常把文章一句一句进行语法讲解、分析,然后再让学生听听读读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这样做就把语篇弄得支离破碎,不利于语言材料的整体理解。整体语言观强调语言实质上是包括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整体性原则要求全面系统地看问题,要从整体出发而不是停留在某个侧面。所以语言教学也应该顺应这个规律,语言不应该被肢解,应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教,注重对学习材料进行感知,既先见“森林”,再见“树木”。所以,决定语篇的不是形式,更多的是意义,更确切地说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教师要以语篇为单位组织整体教学,以发展思维为重点,着眼发展性。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无论生词问题还是理解问题,都应让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独立思考,想象、思维积极展开,进而激起表达动机,整体性地解读语篇,做到读懂、读通、读好、读深、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