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语阅读 » 咬文嚼字学英语在线阅读

咬文嚼字学英语在线阅读

发布时间: 2021-02-13 15:19:30

❶ 09全国高考一卷 英语阅读翻译+完型 共六个 在线等

完型:
金银岛的真实故事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金银岛是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充满想象力的作品。然而近来的研究发现他创作这部脍炙人口小说时的真实故事。
史蒂文森,苏格兰人,在国外生活了许多年。1881年他和他的美国妻子芬妮,儿子劳埃德
返回苏格兰度假。
每天早晨,史蒂文森带他们到山丘上漫步。他们一家就这样一直享受着家庭的温馨和大自然的风光。突然有一天,天气急转直下下起了大雨。在家里待着,劳埃德觉得枯燥无味。为了让孩子不寂寞,罗伯特就让孩子画画解闷。
一天早晨,孩子手里拿着一幅漂亮的岛屿地图来到罗伯特跟前。罗伯特发现孩子在岛屿的当中画了一个大大的十字,便问道:“这是什么? ” 孩子回答道:“这里埋有宝藏,”。罗伯特突然从男孩的画中构想到了一个探险故事。虽然外面下着瓢泼大雨,罗伯特在壁炉旁坐下开始创作他的探险故事了。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12岁的和劳埃德一样男孩,可是谁是海盗呢?
罗伯特有一个名叫亨利的好朋友,他的腿有残疾并安了一个木假腿。罗伯特一直希望他的作品中有这样一个人。于是,郎 约翰 西尔瓦这个有着木假腿海盗角色便诞生了。
因此,感谢苏格兰9月的雨,有着木假腿的朋友和一个12岁有想象力的男孩,我们才有了一部最伟大的英语探险故事。

阅读是没必要咬文嚼字的 理解主方向便可 每句都弄懂是极其浪费时间也没有多少效果的
http://hi..com/ocean2008/blog/item/9e079443787b27189313c6b7.html
这里面有一些答案解析能帮助理解

❷ 咬文嚼字学英语

咬文嚼字学英语》作者是美国)李炜,由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在2008年出版。
本书收录版1000多条英文词组权和短语,其中有许多是各种英汉词典中未曾出现过的口语短句和外来词,见于西方诸多著名段落。对于这些词组和短语,作者均以准确释义,彻底杜绝了原文中不好理解和似是而非的困惑。同时,将包含这些短语或词组的引文准确翻译成中文,说明其出处、喻义及典故,在尽力查证的基础上,准确解析其词义和运用上的微妙之处,解析不同语言背后所代表的文化差异与生活趣味。
无论是读名著原文,看英美大片,听西方歌曲,甚至聊明显八卦或与好友一起卡拉OK,都会因本书的存在而得心应手。更重要的是对学习英语、自我进修和进而深度研习英美文化者均有莫大助益。

❸ 咬文嚼字全文

咬文嚼字
郭沫若先生的剧本里婵姢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一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而且还必须有附带语省略去了。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见文学创作第四期郭沫若札记四则)。
这是炼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一番。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实改的好,不过郭先生如果记得《水浒》,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的语法。石秀骂梁中书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你这*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流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看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来。不过它也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如果改成“你这好小子!”神情就完全不对了。从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都来得更有力。其次,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嫉,在赞美时便不适宜。二、“是”在逻辑上是连接词(COPULA),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完全不同,在“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中,风度是动词的宾词。在“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中,风度便变成主词和“你(的)”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话。
这番话不免罗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
“李广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更复射,终不能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在表面上似乎改得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
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为“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
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频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远离不易捉摸,它可以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水”“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
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月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他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义含糊甚至支离。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约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联想意义也是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作诗文的人都依*“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外“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数籍还是“付梓”“杀青”。象这样例子举不胜举。他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版反应”(stock response)。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版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版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度常非我们的意料所及。沿着习惯去做总比新创更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的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维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
以上只是随便举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例子举不尽道理也说不完。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业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本着这个精神,他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的好习惯。它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文的精炼与吻合,他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❹ 英语有没有类似《咬文嚼字》的刊物

《语文学习》杂志(月刊)1979年创刊、《中国语文》、《汉语学报》、《版咬文嚼字》权。。。《英语沙龙》、《当代外语研究》、《外语学刊》。。。《数学爱好者》、《数学教育学报》、《数学杂志》。。。有很多了,从小学到大学的都有。。。但需要你仔细斟酌选择你需要的,适合你的层次的。

❺ 学习英语需要一字一字地咬文嚼字吗 都了专业8级的英语水平 翻译的时候还可以大概意思吗 好像

当然可以,而且很到位。
翻译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项技能,和英语专业几级不版一定是有直接关系的权。千万不要因为考过了8级,就非得咬文嚼字。那样会适得其反,翻译出来的东西有可能让人难以接受。好的翻译是中英文水平的综合体现,两种文字的功底都得好才行。

祝你成功!

❻ 咬文嚼字学英语电子书下载

不好意思,我用不到,谢谢

❼ 经常读有关英语的杂志或者试着翻译一些文章,对提高英语阅读有用吗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英语是一种语言,不是记住了单词、词组、句型和语法项目就是把它学好了,关键在于回使用答语言,所以在学习英语时一定要注意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英语学习首先是一个记忆过程,然后才是实践过程。学习英语,无论如何,勤奋是不可少的,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渐进过程,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的,也没有所谓“速成”的灵丹妙方,急于求成,不做踏实工作,是学不好英语的。任何成功的获得都要靠自己的努力,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端正态度,认真对待学习中的挫折和失败。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自己丧失信心而一蹶不振。对考试的失败,冷静分析,认真思考,只要对胜利充满信心,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努力,不断追求,胜利一定是属于你们的,可以到保分网去看看,张可华的“五步循环法”很不错哦
环法”很不错哦

❽ 咬文嚼字英文

有三种方法表达咬文嚼字:
to talk pedantically
to pay excessive attention to wording
to speak like a book

这三种都是正确的英语用法。

咬文嚼字[yǎo wé版n jiáo zì],亦作权“咬文啮字 ”。一般将“咬文嚼字”当作“过分地斟酌字句”,看作贬义词,用于讽刺那些专门死抠字眼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的人,也讽刺那些讲话时爱卖弄自己学识的人。语本元 ·秦简夫 《剪发待宾》第二折:“你道是一点墨半张纸,不中吃,不中使……又则道俺咬文嚼字。” 明 ·无名氏 《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市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 但在很多时候,有些文字是需要仔细琢磨的。实际上,“咬文嚼字”原来就是“指词句上的推敲”,是一个褒义词。

❾ 想扩大阅读量··又提高英语··但是外文小说里生单词太多了··坚持不了··怎么看外文小说才有用呢

我现在大二,生物专业,但已经通过了四六级四级633,六级612。高考时(150满分)143
所以我想我的建议应该比较适合可用于学英语的时间不多的同学,你是英语专业,应该更有用处。
首先,如果看英文小说的话,一定要选自己特别有兴趣的,我自己就是在初三毕业后的暑假,把哈利波特的第一部(英文版)啃了下来,阅读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为高中的英语省了不少力。最重要的是对语感的培养,这对于阅读、完型和作文都极有帮助。至于读小说的方法,我是边读边画,画下不不认识的词汇与有疑问的句子,等读累了,再回头查字典。
现在想来,还是感到有些兴奋,当你对小说的情节非常痴迷时,查几个小时的字典也不会觉得累。
此外,扩大阅读量的另一个好方法就是读英文报纸,推荐China Daily、21世纪英语报。科技、体育、娱乐……总有一个方面你会感兴趣,在大学里,没电视看,想来你也不会用电脑来看新闻,报纸就是一个很好的了解外界的渠道,在知道新鲜信息的欲望驱动下,去读英文报纸,既了解时事,又扩大了词汇量并且培养了语感,何乐而不为?
另外,因为你是英语专业的,我想你还需要对西方文化多做了解,除了上课外,你还要主动学习,我向你推荐:《咬文嚼字学英语 1000个英语习语的由来》,很有趣,既学习语,又明了其后的文化。
就说到这里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热点内容
39天电影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发布:2024-08-19 09:18:18 浏览:939
可投屏电影网站 发布:2024-08-19 08:19:20 浏览:140
农村喜剧电影在线观看 发布:2024-08-19 07:46:21 浏览:300
电影院默认区域 发布:2024-08-19 07:39:02 浏览:873
台湾金燕全部电 发布:2024-08-19 07:30:20 浏览:249
在哪可以看网站 发布:2024-08-19 07:29:06 浏览:467
电影tv版app 发布:2024-08-19 07:28:17 浏览:51
韩国伦理电影在什么地方看的啊 发布:2024-08-19 07:18:34 浏览:835
韩国找女儿那个电影 发布:2024-08-19 07:18:34 浏览:667
惊变温碧霞在线播放 发布:2024-08-19 07:10:13 浏览: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