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语阅读 » 法国战役英语阅读

法国战役英语阅读

发布时间: 2021-02-18 20:20:45

1. 隆美尔指挥的第七装甲师,在法国战役中被称为魔鬼之师。而古德里安将军,在不到6天的时间内,横贯法国4

一个名将的产生,我个人认为取决于三个条件:
1。曾完成过重大、困难的战役并取得完胜。
2。曾创建过独特的战略战术。
3。曾有着自己独立的军事理论或独到的见解、论著。
并不在于他是否百战百胜,战场的胜利取决于太多的随机、偶然因素。

一次大战后,法国在法德边界构筑起了著名的“马其诺防线”,如果德国要攻占法国完成对西欧的占领,必须要通过马其诺防线。如果正面进攻无疑将伤亡惨重两败俱伤。
曼施坦因提出了以装甲部队为主力的“镰刀闪击战法”,由法德边界的阿登地区突破后呈镰刀状绕到马其诺防线背后,迫使法军溃退。
计划实施结果,不仅完胜法国军队直接歼灭30个法国师,由此造成的法军崩溃使得德军长驱直入,引起连锁反应,最终迫使法国投降。

1941年9月-1942年7月,曼施坦因任第11集团军司令期间。他组织指挥了克里木战役。用正面进攻的方法攻克防御能力不亚于马其诺防线的塞瓦斯托波尔,赢得了这场敌众我寡的战争,并歼灭苏军克里木方面军。
1943年2-3月,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惨败,苏军势如破竹长驱直入情况下,指挥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发动哈尔科夫反击—著名的“反手一击”,这被后人称为如果没有这场战役的胜利,德国失败将提前一到两年。

由此可知,曼施坦因在重大历史关头的重大战役中,做出过重大军事贡献并取得完胜,同时还有经典战术方式的创造,堪称后世楷模。但是曼施坦因并无军事理论著作问世,而是否能够把实战经验上升为理论认识,这是区别一个战场领袖与军事家的根本点。
由此曼施坦因作为一个二战最优秀的名将绰绰有余,但称为军事家还欠火候,这就是他与古德里安、隆美尔的差距。

2. 关于二战法国战役的一些问题

第一,进攻的准备。从39年10月德国和苏联分享波兰以后,加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署,使得德军在东线的压力几乎为0,通过快速的铁路调动。使得国防军大部分主力得从快速东线转往西线。在兵力上形成对防守方的攻势姿态。

第二,进攻低地国家的原因。A.这是决定是否能从侧翼实现对消灭法国战略的必要条件,B.消灭低地国家也是对德国工业的心脏鲁尔区提供最好的保护,C.沿线的机场海港可以为随后进攻英国本土的战略提供便利。

第三,低地国家的进攻计划,从39年10月到40年1月,统帅部一共制定了4份进攻计划,基本和施利芬元帅在一战战前制定的“施利芬计划”类似,采用的形式为C集团军群在法德边境一线的马其顿防线实现对峙,并对马奇诺防线进行有限的牵制,在对低地国家(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宣战或者不宣而战后,快速突破,使得战术突破集团击溃法军的左翼后。快速南下转进进一步卷击法军南部边境主力,B集团军群(攻击低地国家主力)剩余部分将在南下的装甲部队之后,展开所谓的”海峡冲刺“行动:一路从荷兰打到瑟堡。如果中路的德军得手,那么就可以两路对法国首都巴黎实现合围。

第一个问题回答完毕。

比利时艾本艾玛尔要塞位于阿尔伯特运河地区,这里是控制马斯河与阿尔伯特运河的交界处,整个地段将威胁进攻比利时A集团军群所属第6集团军的行动,特别对于建立稳固的桥头堡阵地至关重要。类似一堵墙壁,过不去的话,后续的计划便全部成为空谈。

第二个问题回答完毕

马斯河的意义我第二个问题已经回答过了,参见一战时候同盟国和协约国对此地残酷的反复争夺便可以知晓其重要性,马斯河即是从法军侧翼进入法国的一道天堑。索姆河则被称为”巴黎的护城河“,重要性就不多说了,参见一战死伤无数的索姆河战役,威廉皇帝进入巴黎阅兵的夙愿梦碎于此。

纯手打,希望采纳,有没解释清楚的地方,请追加提问,我会尽我所能为您提供帮助。

图片为5月10日到5月16日之行动

3. 法国战役的时候,法军坦克都去哪儿了

法国战役的时抄候,法袭军坦克无论从水平到数量。都已经超过纳粹德国,但是仍然采用落后的跟随步兵作战的战术。而且英法联军在空军方面与德军存在巨大差距,使得法军坦克成为德国攻击机的靶标。在一个多月的战斗中,法军战败!

4. 二战,法国战役,联军为何在德军手上败得如此凄惨,资料论文皆可,1500-2500字

历史上的各种事情现在来看都有某种投机性,抛开即成事实的历史不论,单从我所了解的方面说它的必然性吧(本人现在德国)
1,民族性。纵观德国的历史,基本上喜忧参半。中世纪的欧洲,基本上是英法两国主导,德国除了一个似是而非圣神罗马帝国之外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中世纪往后,德国又被法国压得很惨(拿破仑和一战)。因此,自德国统一后,德国人非常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国家(有点像以色列),德国人也很自信(这个后面会提)。德国人的爱国热情远非英法等其他国家相比(举例家电商家为声援世界杯上的国家队,推出赢球送液晶彩电活动,是不限尺寸的,你想要多大的都行,只用付1块钱,而且大街小巷都插满了德国国旗,当然也是自发的)。而且德法世仇嘛!中国打日本需要动员吗?
2,竞争性。日耳曼人喜欢争,可能是以前被压迫多了吧!自德国统一以来,德国表现出了很强的竞争性,但这种竞争性又很含蓄。一战失败以后,这种竞争性更加隐忍(现在德国也是一样)
3,民族根性。
(1)实话实说,和亚洲人比,欧洲人很懒,和欧洲其他国家人比,德国人又很勤劳。拿现在来说,欧洲是坚决奉行8小时工作制,荷兰,比利时这些国家的人下午上班基本上都是出工不出力,3点多就准备回家了(通常2点左右是下午茶时间),法国工人更是出了名的‘罢工半年,休假半年’,而德国人虽然也偷懒,但指定任务一定会按时按质完成。
(2)欧洲人懒,但得益于早期的原始积累,和几百年来社会精英的不断努力,欧洲有一套异常有效的社会制度,这套社会制度把每个人都安排在一个机制之下,使其有效地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再辅之以科学技术,使得欧洲各国得以发展。而德国资本的原始积累相当的少,但这也成就了德国的社会制度更加的有效(我指的不是什么三权分立,君主立宪之类,而是每个人心中所自然遵守的社会准则)
(3)德国人善战。不得不承认德国人很善战,骨子里就流着打仗的血(就像平时有的德国人说的:‘平时都压制着自己,可算等到发挥我特长的时候了,可得好好爽爽’德国人真的这么看待战争)。而且德国人异常的顽强(有点像中国古代的秦朝)。平时德国基本上就是压抑着自己的情绪,而到了真正发泄的时候,才显示出这股力量的可怕(以一个国家挑战全世界不是玩的,而且还是两次)。
(4)德国人严谨。德国人平时也有不着调的,但是认真做事的时候真得很严谨(有点钻牛角尖的感觉)。而且德国人的执行力要比欧洲其他国家的人出色得多,基本上都按规矩办事,人情世故相对较少(当然也有)。此点要是放在战场上可是很宝贵的,特别是在不利情况下坚决执行任务。例如闪击战的精髓在于速度,战术说穿了就是穿插分割(顺便提一句我们的解放军也很善于穿插分割战术),当孤军深入时,坚决的执行穿插是很需要勇气的。
4,科技。德国的原始资本较少,一战以后更是千疮百孔,也正因如此,德国更注重科技(现在也是一样),而且和法国动辄研究生命起源相比,德国一样研究这些,但德国很注重经世致用,德国的科技很先进,但不花哨,却很实用,二战以前德国科技领先美国大概20年,而且这些科技都可以马上投入社会生产和军事发展(二战时德国研制的过氧化氢动力的潜艇能在水里跑出26节的速度,而4型,虎【这款坦克好坏参半,它的火力,防御,人机性优越,但每小时20几公里的速度使德军完全丧失了早期闪电战的威力】,黑豹坦克,p系冲锋枪,v式火箭这些就不用多说了),使德军装备了更好的武器。
5,以质建军。德军一直以来都是数量不足质量补的原则,军队专业化程度极高(是从建国以来一直如此)加上前面说过的好战善战性,德军的战力不言而喻。说下装备吧!只谈广泛上的火力(像是什么虎式坦克bf109什么的都谈烂了)二战期间,德军的单位火力是最猛的(后期美军超过),部队配属火炮的程度据说很惊人,分摊下来基本每个班都能有火炮支持,而且斯图卡也是专业的支援地面作战的飞机(不知道是不是第一种)而冲锋枪的配备更是德军单兵活力惊人。
6,德国的历史在欧洲也不算悠久,因此德国的吸收性比欧洲其他国家好些,当然仅限于技术和理论(德国人自大的很,很瞧不起外国人,当然按他们的话说他们的自信源于实力)。二战前德军的闪击战战术,装甲兵团理论都不是德国人原创,但德国很好的使用并发展了他们(一战时还有法军还排着八国联军时期的方阵,迈着整齐的小碎步,带着高头大帽向德军进攻,二战时法军的战术也很呆板,基本停留在一战时期)
7,文化。欧洲的文化开端基本上是德国人引领的(马丁,路德翻译圣经)。因此其实德国的文化性很强,这点可参考我中华文明的强大即可理解(例如同化蒙元,满清)。此点也使得德国人很难被同化,因此他们一直保持着普鲁士人的那种野性和一些优秀的精神(不是说大争之世的心态很积极嘛,例如我国战国时代)。用一句不着调的话说就是: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综上所述,如果综合以上的条件德军在法国战役以及二战前期一系列其他战役上的优异表现也觉不足为怪了。至于后期失败,道义上的问题不谈,综合国力再强也不可能比全世界强嘛!德军的威力在于快,当德军快速进军难以成行,速战速决的计划丧失,进入拉锯战时,德国失败就很正常了。
(此论述也仅基于德国方面,毕竟对法国不是很了解。同时战术,武器等已被人说烂了,此文不再重复【当然法国战役时的德军坦克似乎主要是2型,3型,不是很先进,似乎是,记不清了】,也不再讲述历史的偶然性,毕竟战争是综合实力的较量,不是一两件武器,一两种战术能左右的。申明本人不崇洋媚外,只是基于我自己的了解和一些德国人的思想总结而成上述文字。另本人不善行文,思想有点天马行空,如若有什么论点论据缺乏条理之类,敬请海涵。最后希望这些能对你有所帮助)

5. 法国战役期间英国坦克

法国战役期间英国派出的装甲部队包括第1装甲师、缺编1个营的第1陆军坦克旅以及8个师属机械化骑兵团。

1、1939年波兰战役后,立刻派往法国的只有7支步兵师属机械化骑兵团、1个装甲车团和1个陆军坦克营。这7支机械化骑兵团包括第4/7龙骑兵团、第5皇家恩尼斯基伦龙骑兵团、第13/18轻骑兵团、第15/19轻骑兵团、第1洛西恩边境骑兵团、第1法伊夫·弗法义勇骑兵团和东部义勇骑兵团
这些团全部装备了28辆Mk VIB轻型坦克和44辆侦察运载车,而由骑兵改编而来的第12轻骑兵团是一支轮式装甲车部队,全部装备莫里斯装甲车。

2、英国本土唯一成军的英军第1装甲师,直到1940年5月才向法国调动。可惜因为巡洋坦克生产的滞后,第1装甲师在调动前也没能完成换装,作为先遣部队的团级单位,隶属第2装甲旅的第2禁卫龙骑兵团甚至还装备着没有安装伯萨气冷机枪的Mk VIC轻型坦克,直到1940年5月17日,第1装甲师全部抵达法国时,运来的284辆坦克中还有134辆轻型坦克。

3、英军第1陆军坦克旅是英军历史上第一支旅级步兵坦克部队,下辖皇家坦克团第4、7、8三个营,其中第4营是最早组建的陆军坦克营。在1939年二战刚刚爆发时,就将皇家坦克团第4营调往法国了,而皇家坦克团第7营和旅部则是在1940年5月才动身前往王法国,至于第8营却一直没有离开本土。
这其中皇家坦克团第4营装备有50辆A11玛蒂尔达步兵坦克和5辆Mk VI轻型坦克,其下辖营部和3个步兵坦克连。而皇家坦克团第7营装备有27辆A11玛蒂尔达步兵坦克、23辆A12玛蒂尔达II步兵坦克和7辆Mk VI轻型坦克。

1940年6月法国投降,英国远征军从敦刻尔克逃回本土,英军战前组建的装甲部队除了留在本土的基本上可以算是全军覆没

6. 英语阅读翻译40A,接纳人工翻译,在线等

英国于五月1941年五月报道。德国俾斯麦战列舰,世界上最强大的军舰,被移动到大西洋了。她的任务是摧毁载着来自美国供应正在受战争蹂躏的英国的船只。
英国曾担心这样的任务。没有可以在速度或火力与俾斯麦战舰匹敌的军舰。俾斯麦有八个15英寸口径的大炮和81支小枪。她可以一小时航行30海里。她被认为是不会沉没的。不过,英国已经让她沉没了。他们派出最好的Hood战舰领导小组去追捕俾斯麦狩​。 5月24日,Hood发现了俾斯麦。
这是一个德国指挥官Luetjens不希望看到的会议。他的命令是摧毁英国船只运载物资,但要远离与英国军舰的战斗。
这场战争并没有持续多久。俾斯麦的第一个鱼雷击中胡德,(这使战舰上除了三个人,另外1419个人和战舰一起沉没了)(这句话我不太懂)。但在斗争中,俾斯麦是轻微的损坏。她的指挥官决定开到法国去进行维修,当时德国已经采取了行动。英军跟着她。然而,由于俾斯麦的速度和大雾,他们看不到她了。
两天来,每一个在大西洋英国船只试图找出俾斯麦,但没有成功。最后,她是由来自爱尔兰的飞机发现。他们试图让俾斯麦慢下来,以便他们的船只可以赶上她。英国从空中攻击她。俾斯麦号被击中。
在5月27日上午,正在打最后一次战役。四张英国船只向俾斯麦开火,她终于被击沉了。

7. 1356年法国战役失败后面临着怎样的局势

1356年法国在普瓦提埃战役失败之后,18岁的王太子查理监国摄政,他为了筹集专战费和国王赎金,乃召属开三级会议,在800名代表中,半数是市民代表,他们要求国王的行动需受特别监督,应惩治失职官吏,并拘捕以财政大臣罗伯特为首的22名高级官吏,强迫他们交出侵吞的公款。王太子查理十分害怕,下令解散会议,市民更加不满,整个巴黎开始骚动。查理被迫于1357年2月再度召开三级会议。

8. 法国战役的伤亡数字

德军消灭了法国、比利时、荷兰、波兰,赶走了英国军队。盟军共损失专2,292,000人(含被俘)。伤亡,属包括死亡或受伤,如下: 法国 - 90,000人阵亡、200,000人受伤,大约1,800,000人被俘。1940年8月,1,575,000名战俘被送往德国,其中大约940,000人被留下直至1945年被盟军解放为止。而在德国被囚禁期间,共有24,600名法军战俘死亡、71,000人逃跑、220,000人根据维希政府和德国各个协定而被释放,以及数十万人由于残疾和/或疾病而获得假释。大部份战俘在被囚禁期间被当作奴隶劳工。 英国 - 68,111人阵亡、受伤或被俘 比利时 - 23,350人阵亡或受伤 荷兰 - 9,779人阵亡或受伤 波兰 - 6,092人阵亡、受伤或被俘 捷克 - 1,615人损失,包括400人阵亡

9. 探讨法国战役后,德国如何获得最好的结局

法国战役后,挡在德国前进道路上的只剩下两个国家。其中一个是英国,英国是个海权国家。德军没有制海权,过不了英吉利海峡,英国可以说立于不败之地。另一个是苏联,而苏联又是德国根本不可能打败的国家。德国在第一次大战得到的教训就是不能两线作战。
从德国国家利益考虑,出现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打败法国后,马上和英国停战。和英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寻求和英国结盟,共同对付苏联。如果德国的第一选择做不到,实际上也没有做到。那么就意味着英美体系,已经把德国视为优先于苏联的首要敌人。如此德国只有采取第二选择。立刻放弃反共产协定,选择和苏联结盟,签订反对殖民主义,支持民族自决的协定。

为什么一定要放弃反共产协定?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是首位矛盾时,反共产协定对德国的成长是重要护身符。但当德国成为英美体系眼中首位敌人时,保留反共产协定对德国就是一种灾难。只有废除了反共产协定,才能建立德苏之间互信的基础。为什么要签订反殖民主义,支持民族自决的协定?因为德苏都不是殖民地国家,没有负担。[德国原有殖民地在一战后被瓜分了]。而殖民地是英国的生存基础。签订这个协定可以让德国占据未来对英战争中的大义。而这个协定也符合苏联的意识形态。为了达成德苏结盟,苏联必须肯定苏联与欧洲的现存边界不再更改。支持德国对欧洲和北非的领导。而德国则承认现在苏联和欧洲边界的合法性。承诺未来德国领导的地区将取消反苏宣传。支持苏联对伊朗和土耳其的领土要求。
德苏签订结盟条约之后,德国的战略方向将发生重大转变。对于德国有三个经略方向。西边是彻底控制直布罗陀。为什么必须控制直布罗陀?因为只有控制直布罗陀,才能拉长英国的运输线,并阻挡英国大西洋舰队支援地中海。完成德意海军和维西法国海军整合,集中全力打击英国地中海舰队。西班牙在二战时属于中立,略亲德意。但是德国控制直布罗陀的价值,远远超过德国破坏西班牙中立的代价。东边是彻底控制巴尔干半岛。南边则是经意大利登陆非洲。未来德国的主要战场将是北非。非洲战役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登陆五十万德军,攻击方向苏伊士运河,完成封闭苏伊士运河。为什么只能登陆五十万德军?因为德意和维希法国的海军即便联合也不能保证可以对付英国地中海舰队。德意很可能只能保证五十万德军补给。第二阶段封闭苏伊士运河后,这时英国地中海舰队要么已经投降,要么就逃到印度洋去了。当地中海成为德国内湖之后,德国将再登陆一百万德军,彻底控制北非。未来德国在北非的重兵囤积地将是埃及。那里将有至少一百万德国陆军,和两个航空队的空军。
关于苏联这时的战略行动。苏联向南发展方向有三个:一出阿富汗,二出伊朗,三出土耳其。阿富汗方向离英国的强大控制区太近。好处又不够。苏联不会选。伊朗方向,有石油,有印度洋港口。好处是够,但太烫手了,英美会先跟苏联玩命的。苏联也不会选。土耳其方向,苏联历史上跟土耳其就是世仇,民族心理上易动员。得到土耳其,可获得地中海港口和博斯普鲁斯海峡控制权。黑海将成为苏联内海,苏联最重要的农业,工业,资源中心将获得足够的战略纵深。好处足够,又不会让苏联超过德国成为英美眼中首敌。苏联会选择这个方向行动。
如此,未来形势是德苏皆成英美死敌,德国重兵囤积埃及,苏联重兵囤积土耳其。德苏背靠背,与英美争夺中东。

10. 法国战役的介绍

法国战役(又称法国沦陷,法语:Bataille de France,德国将其称为西方战役(Westfeldzug)),是回指在第二次世答界大战时纳粹德国从1940年5月10日开始进攻法国及低地国家,结束了僵持半年多的假战。号称拥有“世界最强陆军”的法国在战争历史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便被纳粹德国击败。战争最后,英国远征军和许多法军士兵在发电机行动中成功地从敦刻尔克撤退至英国本土。法国战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热点内容
39天电影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发布:2024-08-19 09:18:18 浏览:939
可投屏电影网站 发布:2024-08-19 08:19:20 浏览:140
农村喜剧电影在线观看 发布:2024-08-19 07:46:21 浏览:300
电影院默认区域 发布:2024-08-19 07:39:02 浏览:873
台湾金燕全部电 发布:2024-08-19 07:30:20 浏览:249
在哪可以看网站 发布:2024-08-19 07:29:06 浏览:467
电影tv版app 发布:2024-08-19 07:28:17 浏览:51
韩国伦理电影在什么地方看的啊 发布:2024-08-19 07:18:34 浏览:835
韩国找女儿那个电影 发布:2024-08-19 07:18:34 浏览:667
惊变温碧霞在线播放 发布:2024-08-19 07:10:13 浏览: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