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阅读故事教学
『壹』 小学英语阅读课以阅读小故事为主还是以课本为主
课本是一定要读的,但是,小学课本不光是读物,是要背诵或会用。如果是阅读课,最好是以阶梯式阅读教材为主,以培养阅读习惯和兴趣。比如RAZ呀,Disney故事之类的最好。还有朗文分级阅读教材也挺好。还有一种目前很流行的阅读教材,就是美国加州小学教材Treasures. 很多家长用这个,很地道,很有趣。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155230&highlight=2009-5-4%A3%ACRAZ-Kids%CD%F8%D5%BE%BF%AA%B7%C5%D7%CA%C1%CF
http://bbs.etjy.com/
『贰』 如何开展小学英语童话故事教学
很多孩子的童年,都是在故事中长大的。小时候我们爱听故事,长大后,我们常常给孩子讲故事。故事中神奇有趣的情节常常让孩子们流连忘返。可以说,“故事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发展儿童的语言,丰富儿童的情感和想象力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开展英文经典童话故事教学中,我们发现学习英文童话故事,不仅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识面,扩大孩子的词汇量,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还可以让孩子在表演童话故事的过程中运用英语,体验英语的无穷魅力,更可以让孩子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学习为人处事的道理。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英语经典童话故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 演故事,长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经典童话故事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特别挑选了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英文经典童话故事。在中低年级,我们会挑选与动物有关的童话故事,如:《The Wolf Is Coming》、《Little Red Riding Hood》、《Three Little Pigs》等;而在中高年级,故事的选择会更加广泛、内容会更加丰富。在进行故事教学前,我们会根据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改编故事降低语言难度,但不改变故事的寓意。
如在三年级进行《Little Red Riding Hood》故事教学时,因为三年学生刚刚开始接触英语,所认识的英语词汇非常缺乏,为了减低阅读难度,提高学习兴趣,笔者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把童话故事改编成语言简单的剧本。在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教师演绎故事的方式呈现剧本。简单的语言、神奇的童话色彩,加上笔者的倾情演出,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参与故事表演的欲望。在扮演故事中,每一个孩子都激情高涨,就连平时不爱讲话的同学都乐意起来扮演小鸟、小兔……每个孩子都从学习故事中享受英语带来的乐趣,在表演故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学故事,识单词
故事本身就是一个情境,故事中的情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单词词义、提高学习单词的效率。在进行英语童话故事教学时,我们把故事中一些常见的单词提取出来,让学生根据图片或者老师的动作、表情等提示来猜测单词的意思,并通过有趣的游戏进行巩固学习。如在《Little Red Riding Hood》案例中,笔者把文章中常用的单词如bird、rabbit、wolf、hunter、forest提炼出来,并让学生进行单词与图片配对活动,以此帮助学生明确单词的意思。在《Three Little Pigs》童话故事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根据图片和故事上下文推断出straw、stick、brick、house等生词的意思。在《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Little Men》故事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queen、mirror、magic、poisoned等生词的词义。
在教学《PEP小学英语》教材时,我们惊喜地发现,由于很多单词学生在学习童话故事的时候已经接触过了,再次学习这些单词时,学习难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更加高涨,人也显得更有自信。
三、学故事,明道理
童话故事,尤其是寓言故事,通常都会蕴含一个道理。利用英语经典童话故事,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习为人处事的道理,是我们课题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进行英语经典童话故事教学中,我们主要选择了寓言故事,特别是《伊索寓言》和《格林童话》中的名篇。并对这些故事进行改编,以适应学生的英语水平,降低学习难度,但我们一定会维持寓意的不变。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英语故事中学习英语知识,也获得做人的道理。
如在学习《Little Riding Hood》之后,笔者问学生:“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你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讲话。(小红帽与大灰狼对话)”有的学生说:“要像小红帽一样当个有礼貌的孩子。”等等。又如《The Lion and the Mouse》告诉我们“不要轻视弱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互相帮忙”。
学习了故事中的道理以后,在日常教育中,我们常常用寓言故事来教育学生。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我们不需要长篇大论,只要简单地说出故事的名称,学生就能明白自己的过错。学习知识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真是一举两得。
『叁』 小学英语故事及阅读教学(北京教育学院 袁昌寰)
Rapunzel
upon a time, there lived an old couple in a village. The old couple prayed every day that they might have a baby. One day, an old woman moved into the house next door. The Old woman raised lettuce that looked very tasty and delicious.
The old wife wanted to eat the lettuce from next door, and she constantly pestered her husband to let her eat that mouth-watering lettuce. "Dear, I want to have that lettuce." Without knowing what else to do, the husband crept next door and stole the old woman's lettuce.
However, the woman next door was a witch, and she noticed that the husband of her neighbor had stolen the lettuce. The witch said, "You dare to steal another's lettuce. You deserve to be punished." The husband said, "I am sorry, but my wife wants to have the lettuce very much."
The witch said, "Is that so? Then you can take as much as you want. But there is a condition." The husband asked, "What is it?" The witch said, "If a baby is born, you have to give me the child." After a while, his wife got pregnant and gave birth to a pretty girl. The witch swiftly crept off with the baby girl and disappeared into the forest.
She gave the name Rapunzel to the girl, and this child grew up fast to become a beautiful lady. Yet the witch was afraid of losing Rapunzel, so she locked her up in a tower.
"Rapunzel, Rapunzel, please let down your golden hair." When Rapunzel dropped down her long hair, the witch would climb up in order to prevent Rapunzel from meeting other people.
One day, a Prince happened to pass by the tower. The Prince lost his heart to the beautiful singing voice of Rapunzel. "How can I climb up to the tower?" The Prince decided to wait under the tower until he saw an opportunity.
On the next day, the Prince saw that the witch climbed up to the tower on the lovely yellow hair of Rapunzel. After the witch left the tower, the Prince imitated the witch. He said, "Rapunzel, Rapunzel, please let down your golden hair." Then the long hair was dropped from the inside of the tower.
Upon seeing Rapunzel, the Prince fell instantly in love with her. He said, "You are the most beautiful lady in the world." Rapunzel also lost her heart to the handsome prince. The two lovers met each other every night, hiding from the eyes of the witch.
However one day, the witch found out about these secret meetings, cut off the hair of Rapunzel, and sent her to a desert. Then the witch dropped down the cut hair to the Prince, as he came to see Rapunzel. When the Prince climbed up the tower, holding the cut hair, the witch cast off the ladder sending the Prince crashing to the ground. m.niuyingyu.cn
He fell heavily on the earth at the base of the tower and became blind. The Prince gained strength by wandering around the land in order to find Rapunzel, and finally met her in the heart of the desert. Rapunzel recognized the Prince at once. Upon realizing that the Prince had become blind, Rapunzel's eyes filled with tears, which trickled down into the eyes of the Prince.
At that moment, the Prince gained his eyesight again with the power of love. Then the two people returned to the royal palace and lived happily ever after.
『肆』 如何处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几个
一、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Read and write的阅读教学认识不够,认为太难了,忽略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目标。甚至认为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小学英语教学的关系不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也较单一,仅仅只是以完成课后问题为目标。
2.教师对“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一问题考虑并不多。教材提供的部分阅读内容与句型教学的部分内容相似,深度不够,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据有关调查,能提供给学生的同步阅读教材并不多,市面上销售的阅读小短文大部分难度不适宜,生词太多,学生本身的词汇储备量也少,应该具备的阅读技能不多,又缺乏有效的文化背景知识。
4.忽视阅读情感因素。在阅读教学中,往往把学习的焦点放在课文的理解上,从而忽视了学生阅读情感因素,要解决任何一个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找出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制定相应的学习策略和解决方法。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索
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读懂一些简易的读物,难度不大,但作为起始阶段,方法的掌握、习惯的形成却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我们还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1.培养拼读能力十分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尤其是中低段学生对掌握单词的拼读感到困难,因此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针对中低段学生所采取的师生互动型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关系融洽。教师首先可以通过自己绘生绘色地讲述故事、运用实物、播放录音、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阅读材料,使学生初步感知,并产生要阅读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学生的交流、老师的讲解下理解一些单词、词组的含义与用法。
2.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方法和阅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中高段的学生对语音是比较敏感的,一旦读得不准,形成习惯,改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应在实际教学中尽量使用标准的录音,让学生模仿,以培养学生形成标准地道的语音、语调。针对中高段学生采取主动参与型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因为现今的阅读教材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极有利于将知识化难为易。
但在学生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应提出一两个指导性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其目的是给学生的第一次阅读确定一个目标或任务,实现对阅读过程的监控。接着再抛出一些细化的问题,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后,生生间或师生间展开交流、讨论,来梳理全文信息。然后要求学生跟读录音,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培养语感,加深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
许多高段的学生都有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如阅读时唇动和低声读、用手指着所读内容、不断回读、脑袋摆动等,这些都直接影响阅读速度,进而影响阅读效果。最后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能力。为达到这个目的,在学生对篇章的结构、内容及融合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整体吸收和运用,引导学生利用篇章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交际活动。
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
教师的启发、引导在阅读教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设疑法、直叙法、表演法等巧妙地带领学生愉快地走入文章之中,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
所涉及的问题都是紧扣这一单元的重点,并且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当学生对这类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一种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课堂教学氛围。
很多研究表明,如果语篇涉及读者熟悉的主题,他们就能顺利进行理解文章中的信息,相反,如果不熟悉语篇主题,就会出现障碍。我们今天的主题学生是很熟悉的,障碍相对要小一些。可见,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阅读前对学生扩充相应的背景知识是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关键之一。
四、英语阅读教学发生在课内与课外两个场所
通过实际教学我认为,英语阅读教学的主渠道应该是在课堂,因为课堂中的课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能引导学生如何从文字信息中获取事实、观点和信息;如何理解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如何欣赏;如何评价等等。同时,教师还能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工具书等。这些阅读技能的训练对中低段孩子的阅读学习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但紧紧依靠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是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的。于是,课外阅读就成了课内阅读的有效补充。因此,我们要鼓励高段学生定期地阅读课外英语报刊和英语书籍,同时他们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的阅读技巧才会在课外阅读中得到巩固,他们的阅读能力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总之,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在小学中高段的实施,使我看到学生们在英语阅读中的很大潜能。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还需要老师们的共同努力,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与科研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和完善阅读教学的方法。
『伍』 如何进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1. 处理好阅读与听读的关系。
经常有老师问到,学生阅读的时候要不要听录音呢?对于这个问题程晓堂老师在教育部远程培训的时候曾说过,读不听,听不读。课堂常见的是一边听录音一边看书,但是根据他学习的一些著作里面说这种方式其实不理想。俗话说心无二用,你到底是听还是看。你只有一个注意力,包括我们现在看电视,电视上底下有字幕,你很难说我是看懂的还是听懂的,所以要把它分开。他建议可以听也可以读,但是不把它两个都搁在一起。什么时候搁在一起呢,比如这个故事处理完了,放松一下,一边听一听,同时看看,这个也是可以的。但是总体来讲,在前面的时候听和读要分开。
2. 处理好阅读与朗读的关系。
也有老师经常问到阅读的时候要不要让学生朗读呢?在这里还是来引用程晓堂老师的话,朗读故事主要是培养语感,为口头表达奠定一些基础。作为故事教学的后面的环节是可以的,但是不宜太突出,或者是有的老师甚至认为读故事就是要学生朗读故事,目标就有点偏差。阅读和朗读的区别是很大的,阅读我们叫silent reading,朗读是reading
aloud,这是不一样的。过去我们容易混淆,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教学中尝试一下,尝试一些不同的做法。
3.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采取合作的方式。
PEP教材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具体的要求:尖子学生能独立阅读并完成理解练习,能朗读、表演、仿写等。中等学生能读懂并完成阅读理解练习。中等偏下的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同学的帮助下完成阅读理解练习。
4. 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初步的阅读策略。
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测略有:
(1)猜测。如根据阅读内容上下文猜测词义;利用基本常识推测单词在某一情景中的意思;利用与所熟知的话题相关的知识猜测单词的意思;利用类似的情景和语言线索推测单词的意思;利用文中其他词或表达方式猜测单词的意思。
(2)默读。
(3)按意群阅读,克服逐字读,尽量扩大视距。
(4)寻读所需信息。
(5)寻读具体细节等。
(6)积累词汇。
5. 正确选择阅读材料。
选择适合孩子的阅读材料是很重要的,否则起不到阅读教学的作用,要注意:(1)最好是原文,不要自己编写;(2)选择阅读材料时要与学生课本中的阅读材料难易程度相当,如果把握不好,可以看看课本中用的是什么句式等,与选择的阅读材料进行对比;(3)生词不要太多,最多不能超过5个。
6. 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老师不要包办代替。
7.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陆』 如何进行小学英语故事教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故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传承,故事的美,不仅体现于语言,更体现于故事中所蕴含的意义。对小学生而言,故事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逐渐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一、如何进行故事教学
1.利用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兴趣,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实践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PEP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Story time―Make a puppet时,在故事的准备阶段,运用学生喜爱的英文歌曲Head and shoulders,knees and toes、TPR游戏以及画简笔画猜“What’s this?”等活动形式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使课堂以活泼的形式开始。同时帮助学生复习学过的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如eyes,nose,arm,leg,mouth等等。然后通过呈现多媒体课件及运用肢体语言,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让学生亲手做一个小木偶,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原有认知,为故事的学习作好铺垫。
2.创设丰富的故事情景,以课文为载体,引导学生体验新语言
教师要充分发挥人教版教材故事性强的特点,始终以故事情节贯穿课堂,开展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模式,注重创设故事问题情景,设置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继而回答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想象。如,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人教版PEP五年级下册Unit 5 Story time―Taking pictures全画面,并问孩子“What are Zoom and Zip doing?Where are they?What are the monkeys doing?”帮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大意。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及教师与课件中人物的人机对话,学生与人物的人机对话引导学生观察故事图片,让学生置身于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之中,让学生在类似真实的语境中模仿、体会、理解,主动参与实践,学习新的语言内容。之后抓住“Why are the two monkeys picking up the stones?Do you think the two monkeys are very clever?Why or why not?”等一系列问题层层深入,通过动画呈现课文,引导学生对具体情节的理解,教会学生质疑,进一步巩固新知。
3.语言输出环节,通过模拟的活动,给予学生时空的自由,帮助学生内化新知,体验语言学习的乐趣
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交际。表演故事是帮助学生内化并产出新内容的过程。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师要提供多种方式让学生选择,每一种选择都可得到相应的激励。最基本的要求是: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故事内容,较为细腻地刻画人物。比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PEP六年级下册Story time―Need a new goalkeeper时,许多学生不满足于仅仅表演故事,他们希望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学过的知识去改编故事。教师鼓励他们写下修改后的剧本,学有余力的学生会选择在原作的基础上大幅度地改编,改写成一个全新的故事,再演绎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以各种形式记录下自己所做的努力,比如,修改过的剧本、表演日记等作为成长的记录。
二、故事教学的模式
根据小学教材在英语故事的编排上的特点,这些故事也各具不同的功能。例如,人教版PEP把Story time放在单元最后,其功能就是前面学习的综合运用和拓展。有的教材是把故事放在单元之首,其功能就是用故事来导入新课的学习。
另外,故事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一段具有完整情景的真实或非真实的对话实际上也构成一个故事;讲述某个孩子所经历的一件事情也是故事。低年级的故事往往是以连环画展开情节,而配以少量故事中人物的对话;高年级可能以阅读篇章的形式呈现故事等等。
教育部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全国著名中学英语特级教师刘兆义指出,故事教学应该是根据素材的功能、形式和内容来构思教学方式,不应该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例如,有些关键词语可能先要设计情景进行教学,有的可能在听故事或读故事过程中来理解学习等等。教师要本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心得法”的原则,发挥自己创造性来设计和实施。
故事教学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故事,进行听、说、读、写等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实践表明,小学生非常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尤其是最后的表演环节,学生往往带来很多惊喜,每个学生都乐于投入到故事学习中,创造性地运用学过的内容。从他们自如的运用中可以看出,故事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需要,一种展现自我的需要
『柒』 0小学英语故事课怎样的教学思路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故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传承,故事的美,不仅体现于语言,更体现于故事中所蕴含的意义。对小学生而言,故事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逐渐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一、如何进行故事教学1.利用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兴趣,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例如,在教学人教版PEP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Storytime―Makeapuppet时,在故事的准备阶段,运用学生喜爱的英文歌曲Headandshoulders,kneesandtoes、TPR游戏以及画简笔画猜“What’sthis?”等活动形式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使课堂以活泼的形式开始。同时帮助学生复习学过的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如eyes,nose,arm,leg,mouth等等。然后通过呈现多媒体课件及运用肢体语言,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让学生亲手做一个小木偶,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原有认知,为故事的学习作好铺垫。2.创设丰富的故事情景,以课文为载体,引导学生体验新语言教师要充分发挥人教版教材故事性强的特点,始终以故事情节贯穿课堂,开展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模式,注重创设故事问题情景,设置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故事内容,继而回答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想象。如,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人教版PEP五年级下册Unit5Storytime―Takingpictures全画面,并问孩子“WhatareZoomandZipdoing?Wherearethey?Whatarethemonkeysdoing?”帮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大意。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及教师与课件中人物的人机对话,学生与人物的人机对话引导学生观察故事图片,让学生置身于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之中,让学生在类似真实的语境中模仿、体会、理解,主动参与实践,学习新的语言内容。之后抓住“??Whyorwhynot?”等一系列问题层层深入,通过动画呈现课文,引导学生对具体情节的理解,教会学生质疑,进一步巩固新知。3.语言输出环节,通过模拟的活动,给予学生时空的自由,帮助学生内化新知,体验语言学习的乐趣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交际。表演故事是帮助学生内化并产出新内容的过程。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教师要提供多种方式让学生选择,每一种选择都可得到相应的激励。最基本的要求是: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故事内容,较为细腻地刻画人物。比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PEP六年级下册Storytime―Needanewgoalkeeper时,许多学生不满足于仅仅表演故事,他们希望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学过的知识去改编故事。教师鼓励他们写下修改后的剧本,学有余力的学生会选择在原作的基础上大幅度地改编,改写成一个全新的故事,再演绎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以各种形式记录下自己所做的努力,比如,修改过的剧本、表演日记等作为成长的记录。二、故事教学的模式根据小学教材在英语故事的编排上的特点,这些故事也各具不同的功能。例如,人教版PEP把Storytime放在单元最后,其功能就是前面学习的综合运用和拓展。有的教材是把故事放在单元之首,其功能就是用故事来导入新课的学习。另外,故事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一段具有完整情景的真实或非真实的对话实际上也构成一个故事;讲述某个孩子所经历的一件事情也是故事。低年级的故事往往是以连环画情节,而配以少量故事中人物的对话;高年级可能以阅读篇章的形式呈现故事等等。教育部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全国著名中学英语特级教师刘兆义指出,故事教学应该是根据素材的功能、形式和内容来构思教学方式,不应该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例如,有些关键词语可能先要设计情景进行教学,有的可能在听故事或读故事过程中来理解学习等等。教师要本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心得法”的原则,发挥自己创造性来设计和实施。故事教学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故事,进行听、说、读、写等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实践表明,小学生非常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尤其是最后的表演环节,学生往往带来很多惊喜,每个学生都乐于投入到故事学习中,创造性地运用学过的内容。从他们自如的运用中可以看出,故事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需要,一种展现自我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