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语阅读 » 阅读课初中英语说课

阅读课初中英语说课

发布时间: 2021-02-19 16:00:41

『壹』 初中英语说课哪些内容

你参考这个说课稿吧
新目标(八年级下)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说课教案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单元围绕谈论过去的经历,学习使用现在完成时态。通过对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些娱乐场所(fun places)的描述,反复运用句型Have you ever been to…? I’ve never been to…. 来激发他们使用本单元所学单词的兴趣。教材中提供的所有活动都以现在完成时态为中心,通过一系列的听、说、读、写的训练,来加深对现在完成时态的理解,明白英汉两种在结构及表达方法的一些异同点。从而提高他们运用所学语言的综合能力。
2. 教材的结构
本单元分Section A 和Section B 两部分。Section A 中通过所设计的各项任务呈现了两篇听力课文和一篇阅读理解。Section B则安排了一篇听力和两篇小短文,用以加强对目标语言的理解。Self Check 部分是用来检查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目标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单元后的语篇训练旨在通过目标语言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
3.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1) 知识目标:
学习单词:Section A----space museum, amusement park, aquarium, boat, water park, theme park, neither;
Section B----English-speaking country, language, flight attendant, tour guide, used, improve;
Self Check----understand, decide, rent, show, special
掌握句型:Section A----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Yes, I have. / No, I haven’t.
I’ve never been to a water park.
Me neither. / Me too. / So have I.
Section B----I want to understand English language movies.
I want to study in an English-speaking country.
It’s fun to learn another language.
I have to.
I want to travel.
2)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学会与别人分享快乐,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从而树立正 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强烈兴趣,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4. 重点和难点
重点:1)掌握本单元的目标语言Have you ever been to…? / I’ve never been to….
2) 记忆本单元的主要单词。
难点:1)比较现在完成时态与一般过去时态的异同。
2)听力课文中关键单词、短语及句子的理解。
3)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课文中的难句。
二、 说教法
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重视师生互动、倡导合作学习;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注重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1. 任务型教学法:这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用中学,学中用”。 例如,将Self Check中的表格整合到第一课时中,完成1c后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调查,培养学生运用目标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情景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手段呈现一些图片、动画及资料,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合作探究法:例如在Section B中,围绕Why do you study English?组织学生共同探讨,鼓励学生们给出各自不同的答案,总结出学英语的重要性。
4. 新旧知识对比法:在语法教学中采用传统的问答方式,让学生体味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的异同,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目标语言的理解。
三、 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要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关键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 预习法:课前安排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找出重难点,提出问题。并带一些去各地游玩的照片,利用身边的有效资源来加深对目标语言的理解。
2. 合作法:通过分组练习,使得人人开口说英语,用英语,培养他们积极参与,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3. 角色表演法:例如在Section B中,设计一次互相采访,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体味目标语言的真实性。
四、 说流程
1. 总体设计及课时分配:
1) Section A涉及两篇听力课文及一篇阅读理解。按先输入,再输出的原则,以Have you ever been to …? / I’ve never been to. …为知识中心设计一系列听、说、读、写的任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谈论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些娱乐场所,使学生学会运用现在完成时来谈论过去的经历。计划3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1a-1c)以key vocabulary 和理解Present Perfect Tense 的结构为主来设计任务。从单元的整体框架来看,这部分是一个介绍和导入部分,主要的目标语言及话题在这一部分呈现。可采用以旧带新的方法来呈现现在完成时的结构。所选材料来源于现实,为学生所熟悉,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课本上所提供的问题及画面能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起他们的求知欲。
第二课时(2a-2c)通过对上一课的回顾,以一幅城市的旅游地图开始设计任务。以三小段听力谈话为中心,使得目标语言在这一部分得以延伸。加之适当的语法总结和语言点的精讲,能使学生对Have you ever been to…? / I’ve never been to… .更加清楚。将Pairwork部分设计成一任务能更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目标语言。
第三课时(3a-4)这是一篇长课文“Have you ever been to Disneyland?”。着眼点并不是对文中语言点的讲解,而在于整体掌握文章的结构及基本的写作手法。可根据文章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自主去寻找、发现答案。通过组织Pairwork和Groupwork来传授目标语言在语篇中的运用。
2) Section B包括一篇听力和两篇短文。设计一次采访任务的角色表演和小组合作学习探讨的模式,从而加深学生对现在完成时在具体真实语境中的理解。拟2课时教完。
第四课时(1a-2c)第一部分以Why do you study English?为话题,鼓励学生给出不同的有趣答案,充分调动课堂学习气氛。而第二部分的听力,让学生捕捉目标语言在真实语境中的具体运用,以及与其它时态的对比。拟用Pairwork来设计一次采访任务,这对学生则充满着挑战。可通过适当的引导,给出问题,化难为易。
第五课时(3a-4)有两篇短文。重点应放在使用目标语言的写作能力训练上。3a可设计成限时阅读竞答,把学生分成几大组来抢答课文中的8个问题。然后通过多媒体适当呈现文章中的一些重、难点,强化记忆。可将4调到3b-3c之前为3b-3c的写作扫清一些障碍。该写作练习有点难,但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即时使用目标语言及词汇写作的习惯。
3) 淡化语法不等于不讲语法,所以在Self Check中设计成一堂语法与写作课,比较现在完成时与一般过去时的异同,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目标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此为第六课时。
4) 最后一篇阅读理解仍然以目标语言为话题,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策略。1课时可完成。
2.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1)导人:利用多媒体展示自己在一些地方游玩的照片,如长城、故宫、上海等,每次都提出Have you ever been to…? 引导学生集体回答Yes, I have./ No, I haven’t. I’ve never been to… 这样的热身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即将要学的目标语言有个初步预知。然后导入本单元课题,切入本堂课的三项任务:Remember Key words; Present Perfect Tense; Listening and Pairwork.
2)Remember Key words 将课本中的娱乐场所剪切到屏幕上,通过看图、领读、齐读、背诵、默写,给学生形成强烈的感官刺激,强记本节课的关键单词和短语,为后面的两项活动做好铺垫。
3)Present Perfect Tense 展示现在完成时的基本结构,学生在第六单元已经学习了现在完成进行时,所以对所给出的现在完成时应不太陌生,通过几幅图片的展示及例句的讲解,使之明白可以使用现在完成时来谈论过去的经历。为后面的Listening and Pairwork扫清语言结够上的障碍。
4)Listening 播放听力前要求学生对课本图画上的对话进行朗读与强记,化解了听力中的难点。这时再播放两遍听力,一遍听,二遍做,完成1b已变得十分轻松了。这同时也为接下来的Pairwork所需语言结构提供了模式。
5)Pairwork 将活动1中的图片调出反复播放,按1c要求做 Pairwork. 此时教师可深入学生当中,解决他们交流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然后请几组学生按展示的图片进行Role Play。该活动的目的是从口语和听力上再次强化了学生对本单元目标语言的理解。
6)Make a Survey 将Self Check中的表格整合到这节课,考察学生运用目标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小结与作业 调出屏幕上本节课的三项活动图片,总结本堂课内容,强调重难点,使学生对本堂课的知识线有个总体的掌握。布置复习与预习的作业,要求他们下节课带到各地游玩的照片,为下节课的活动做好准备。
8)板书设计
Uin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Task 1 key words Task 2 Present Perfect Tense Task 3 Listening and
space museum have / has + P.P Pairwork
amusement park I have ever been to…
aquarium Have you ever been to…?
zoo Yes, I have./ No, I haven’t.
water park I’ve never been to…

五、 教学反思
以导入为突破口,精心设计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很快融入到英语学习的氛围当中来。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掌握本节课的目标语言。据此设计了记忆单词、目标语言呈现以及听力与分组练习三项具体的任务。一个任务的完成是下一个任务的前提条件,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推进,从而形成了本节课一个完整的任务链。从教材的安排体系来看,似乎是以听力材料为中心,但我认为着重点还应落实在Pairwork上。本着听说领先的原则,将Selfcheck中的活动2整合到该课时,以期达到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目的,真正做到“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以致用”。
同时一些传统的学习方法仍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如朗读、背诵、默写等等,应予以充分重视。因为没有一定量的语言知识的输入,任务型活动无疑是座空中阁楼。
任务型教学不应仅停留在为设计任务而设计任务的层面上,教师应从“学”的角度来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贰』 初中英语说课

JEFC Book 3 Unit 8 Merry Christmas!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浙江宏达学校 罗敏江 版权所有,引用请注明出处
一、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
本单元中心话题为谈论“节假日活动” (Festivals, holidays and celebrations),主要交际功能项目为圣诞节及新年的节日问候,表达祝愿及应答,语言项目为动词不定式与疑问词连用及作定语的用法和been to 与gone to 的区别。在教学中,我们着重突出以话题为纲,交际功能为主线,兼顾结构,运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去完成教学。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提高他们的跨国文化意识,并保持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29 课首先是通过谈论节日这一话题导入本单元的主题,采用任务型学习活动中的列举法(Listing),通过列举学过的节日,引出圣诞节。然后用激情联想法(Brainstorming),设想自己在英国和一位英国朋友过圣诞节,如何过,再过渡到第一部分的对话。第一部分的对话Decorate the Christmas tree和第二部分的根据对话问答,都围绕本单元的主题进行。所运用的结构是so…that…句型、What do you mean by…? 这一句型以及系动词sound/look/smell的用法。教学中应注意中西方在重大节日及文化意识上的差异。在本课中LIN TAO就问到: What do you mean by “decorate the tree”? 节日期间的活动是不同的。
Lesson 29
Topic to decorate a Christmas tree
Function Talking about how to decorate a Christmas tree and the activities of Christmas
Structures What do you mean by …? That sounds / smells /looks….To be here at Christmas time is…. A dream that has come true.so…that… I’m so happy that…. Me, too.
Task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Christmas and learn to decorate before Christmas
Culture The Christmas festival (decoration at Christmas time)
Vocabulary merry, decorate, angel, circle
Grammar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第30课阅读课文Christmas Day是讲圣诞老人的传说及西方人庆祝圣诞的活动方式,同时涉及对圣诞精神的理解。课文呈现了本单元的重要语言项目:动词不定式。课前的第二和第三个问题可放在课堂导入这一环节中用,第一个问题可用来组织学生略读,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Lesson 30
Topic Christmas Day
Function Talking about Christmas activities.
Structure Merry Christmas. as wellOf course not. … is based on … It is said that…Even though…, … can’t wait to … … spend doing …
Task The students learn to celebrate Christmas. Collect information about it.
Culture The Christmas festival (preparation and celebration, Father Christmas)
Vocabulary eve, stocking, pet, as well, kind-hearted, chimney, base on, real, shy, hang, fireplace, dry, though, even though, live on, relative
Grammar The Infinitive (what to do, )
第31 课第一部分的对话是Lin Tao问Jim 有关圣诞的问题,创设情境,较自然地操练疑问词与动词不定式的连用。第二部分在一个简短的对话中,巧妙地让学生巩固区分gone to 和been to的用法。第三部分谈论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庆祝方式,并可以和圣诞节作对比,分析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培养迁移能力。
Lesson 31
Topic different countries, different culture
Function Talking about different festivals
Structure …how to do…, …when to do…, …where to go…, …what to do…
Task To compare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 get ready for the report
Cultu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
Vocabulary greet, western, traditional, similar
Grammar have / has gone to and have / has been to, the Infinitive
第32课的听力是Mrs. Green 的独白,讲述圣诞前的准备活动。第二、三两部分是先看图答题,再以书面表达方式输出,主要描述圣诞老人送礼物的情形。阅读文章Jesus Christ,讲述了圣诞的来源(耶稣基督出生的故事),并重现了本单元的重点语言项目:动词不定式作定语及疑问词与动词不定式的连用。
Lesson 32
Topic the derivation of Christ
Function Talk about the derivation of Christ.
Structure wait for, according to, not… until, …where to go, give birth to,a place to stay
Task To learn the derivation of Christmas, make a handbook of festivals.
Culture the derivation of Christmas
Vocabulary once upon a time, special, at last, owner, give birth to
Grammar the Infinitive, been down( to) and gone to
二、教学设想
1.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以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为设计理念,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情景教学法(Situation Approach),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整体语言教学法(Whole Language Teaching)等。人们使用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任务型的教学活动,是让学习者通过运用语言来完成各种各样的交际活动。学习者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学习和掌握语言。
根据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外语教学必须与社会实际需要和学生兴趣爱好紧密联系起来,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内驱动力,主动地学习。导入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重视多元导入,景趣交融。
⑴、自由谈话式导入。 如Lessons 29, 30, 31。
⑵、直观导入。具体的实物、图画卡片、简笔画、照片、录音等要比言语描述更为清晰。如Lessons 29中,可展示学生列举的和圣诞相关的物品,而在Lesson 30课的教学中,导入时可由一学生扮演圣诞老人展示圣诞礼物、圣诞树、卡片等进行复习中完成导入。
⑶、问题导入。教师可单刀直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与新授课重点、难点有关的问题,达到发现新知识并解决新问题的目的,将学生的思维迅速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来。如Lessons 30,阅读前的提问。
⑷、以旧带新导入。主要选择与新知识有内在联系的旧知识,这符合温故知新的原则,通常运用提问复述和课堂口、笔头检查等教学手段。如Lessons 32,复习单元要点:动词不定式。
⑸、音乐欣赏。根据单元教学需要,让学生欣赏有关圣诞的音乐、歌曲,并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讨论单元的主题思想。努力做到重、难点分散。如Lessons 31,当然在本单元其它几课的不同环节中还可适当安排欣赏或教唱圣诞歌曲。
不管哪种形式,都尽量让学生尽快动起来,进入到学生状态中,让学习发生。
认真把握好课型,结合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L29和L31主要是采用“情景教学法”,L30和L32主要是运用“阅读课的整体语言教学法”等。无论采用那一种教学方法,都围绕 “以学生为本”这一宗旨,其目的都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和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重视提倡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方式。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在做中学,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单元中任务的设计注重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并形成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并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
2.对话课教学
对于对话课的教学,我们采用的原则与方法为 “在模仿操练中强化”、“在交际情景中生成”、“在合作讨论中创新”。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听说活动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使理解和运用有机的结合起来。根据单元整体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通过pair work和group work进行话题训练。在训练前必要的示范和操练。然后通过图片或投影片围绕某一话题训练。
2、 通过跟读模仿进行语音语调训练。
3、 通过编写对话,进行活用性训练。
4、 通过设置真实的情境,进行交际(非操练)训练。有时还可复述对话对学生进行讲一段话的训练。
本单元的口语教学主要在L29(及L31课)。导入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和教材内容相似情境的做法,驱动学生去完成较容易的小任务,分解语言难点。后阶段可创设学生需完成综合任务的情境,先让学生通过pair work 和 group work,在有充分的安全感的环境中进行交际,再作口头汇报(表演)。如:L31中第二部分的教学,要让学生掌握been to 和gone to的用法。教师先设置这样一个情境:请一名学生去办公室拿字典,然后与学生们进行问答:
T: Where is A? Ss: He has gone to the teacher’s office.
T: Why did he go there? Ss: He went there for a dictionary.
T: What has he done there? Ss: He has been to get a dictionary.
通过问答,让学生感悟两者间的区别。然后操练教材中提供的对话,再假设某个时候某人不在(如假设一位同学到加拿大去了),进行小组对话表演,最后教师再进行语言分析,进一步区分两者的不同用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用以下方式进行口语活动,如:集体朗读,个人朗读,扮演角色朗读或表演等,增强学生互相合作学习的习惯,并通过合作学习后,让学生可以互相纠错。通过小组活动,还可给学生足够的安全感,通过小组汇报表演,展示不同的风格和他们的风采,给他们成就感,激起他们学习英语持久的源动力。
本单元所涉及到的语法现象是动词不定式的两种用法和been to与gone to的区别。对于这一些语法要点,让学生在对话课教学中感悟。在完成任务后,适当给学生做一些必要的解释。因此,对于语法要点,我们始终坚持在情景中生成,在表演中巩固,在交流中运用,在操练中强化。
如本单元的动词不定式与疑问词连用这一语法项目的教学: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编这样一个小对话:
J: Lin Tao, can you help me decorate the Christmas tree?
L: Sure. Where shall we put the tree?
J: Over there. Near the window.
L: How can I put up the Christmas lights. The tree is too tall.
J: Look, do it like this. It’s easy.
L: Oh, I see. Thanks. By the way, when will we go to the Christmas play tonight?
J: After the Christmas dinner at about 11:00 p.m.
然后以这一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示范后改成学生问学生):What did Lin Tao ask? 接着帮助学生用带疑问词的动词不定式进行回答,再用第一部分进行强化。
3.阅读课教学
关于阅读课,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主动阅读,自主发展,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理论依据是语言习得理论。坚持采用整体语言教学的方法。阅读课主要解决词汇认知,背景介绍,理解教材内容,掌握阅读方法和培养阅读技巧等。主要按以下步骤进行:
3.1、阅读导入。包括背景知识介绍。例如在教Lesson 30时可先介绍一些关于中外节日的知识,然后让学生分别列出中国和英语国家的重要节日,再进行知识的分享,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experience),对课文的内容进行预测,并就有关的话题开展讨论。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验证自己的推测,吸取信息,掌握新的知识,丰富经验。这样还可以适当降低阅读难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2、目标阅读。对学生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控制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阅读。学生可以通过跳、略读等阅读方式发现答案,做出推理和判断,充分理解作者的意图,培养学生的略读(skimming)能力。如本课的教学中,可提出这样的问题:Who is Father Christmas based on? What do people do on Christmas Day? 也可以是课前的问题(When is Christmas Day?)。
3.3、分析阅读。可通过细读让学生理解文章的细节,分析文章与段落的组织结构,寻找主题句,理解段落大意及段落之间的联系,加深对篇章的整体理解。
3.4、导读及朗读。有些词语可以让学生在阅时根据上下文推测出意思来,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在学生猜测词义的基础上,再通过实物、图片、简笔画、体态语、投影片等方法设置情景来呈现词汇、句子等,使学生在直观的情景中感知词汇和句型,扫除障碍,疏通课文大意,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在对文章或对话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大声地读,让他们读得流利,朗朗上口。选择部分段落,可让学生进行对话与陈述的互相转换,然后进行表演或复述等。
3.5、泛读。根据教学情况,在课堂上可采取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原则。适当补充一些读物,并提出阅读要求和任务,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速度,扩大词汇量,在阅读中掌握阅读技巧。
写,也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语言的交际和阅读是分不开的。它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化的,除了一些常用的练习外,在日常交际用语中鼓励学生使用已学过的语言不仅做课堂里写的练习,而且引导他们在课外“写”一些真实的情况。如L31课的第三部分,先回答问题,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写一则故事,基础较好的同学,还可让他们写出春节和圣诞的异同。教师应保证学生在写之前懂得要求他们做什么,进行必要的写前指导,或在写之前先进行口头训练,然后再进行笔头训练,这样可以减低难度,让学生保持和提高愿意写的兴趣。先说(讨论)后写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帮助学生拓宽思路。教师还应经常提供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本单元中,除了写各种贺卡外,还可设置这样一个单元项目(project)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节日手册。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成员分工,通过报刊、网络等多种途径,搜集各种节日资料(可先确定一个英语国家,如英国或美国等),列出西方国家的节日,再进行第二次分工,明确各成员的任务,如资料的再搜索、主笔、美工等,完成节日手册的制作。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在做中学的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同时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当然,也可用英语制作一本中国节日手册,向西方国家介绍中国的节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完成这一项目,同时也在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是在真正地运用英语,而不是为了作业而作业,为了操练而操练。
三、教学手段与评价工具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好与教材配套的教学挂图、录音带、VCD、投影片、练习册、阅读训练、多媒体软件等,并以此作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重视使用一些先进的现代技术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主要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加大课堂密度,提高教学效率。在使用多媒体时,应提倡适当使用,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而使用,而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注重课件风格和教师教学风格的一致性,避免把英语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仍应发挥其主导作用,注意多媒体运用的频度,注重各类媒体的结合应用,避免只重多媒体而忽视常规教学媒体和手段,避免把投影屏幕当成黑板,注重 “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制作课件时,我们不妨进行一番 “换位思考”。其一,把老师置于学生的感知角度,体会他们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心理,去感知教材和训练语言交际能力,以此来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从而落实教学目标和重点;其二,把学生置于课件主人地位,使学生在不断地语言训练中理解并掌握教材,进而运用,达到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境界。
根据《课程标准》,强调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评价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及表现出的发展潜能等,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价。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该评价体系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有很多课堂情形需要教师对学生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单纯的笔头考试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就。尤其象英语课,对于学生的评价,除了单纯的笔头考试外,还应注重对学生的口语,朗读与听说,阅读,等各种需要老师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行为,对学生作出相应的评价,进行适时的反馈。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给学生足够的成就感,保持他们学习英语的驱动力。这种形成性的评价要求学生能够展示他们能做什么而不只是说他们要做什么,而且也能使学生有机会把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无论是哪种评价方法,都需要使用一定的评价工具,即要有一定的评价技术。常用的评价工具有:(1)教师自制的单元测验;(2)各类标准测验;(3)行为观察的现场反馈或记录;(4)问卷调查;(5)交谈法;(6)作业(任务报告)分析;(7)表演;( 个案分析; (9) 学习效果自评;(10)家长反馈;(11)各类奖惩。
在教学评价的具体实施中,评价的组织形式也是至关重要的,它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只有民主的教学环境才能促使学生充分、自由地发展,这应该体现在教学的民主化方面。因此,教学评价的组织形式也要体现出这个思想。在总体安排上,可提出教师——学生——家长评价的相互结合,充分依靠这些评价主体的力量,尤其是学生的力量,使评价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因此,在评价时,可以“他评”和“自评”相结合,其中“他评”中“教师评”“学生评”和“家长评”三种形式可结合起来。在通常的情况下,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占居多数。但是,学生评价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学生应该成为评价的主人,我们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也担负起评价的责任。学生参与评价可分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的相互评价。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活动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能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当然,在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中应强调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发现别人的优点。在评价的组织形式中应强调教师——学生——家长系统的共同评价。家长参与评价需要作好动员及明确评价的要求与方法,注意评价的客观性和鼓励性。
1. 对学生口头汇报的评价
(1) Physical Expression.
随时关注学生的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主要观察姿态,面部表情,是否保持良好的目光交流等,并注意适时的反馈(吸引学生、提醒学生)。
(2) Vocal Expression .
对于学生的声音表现,如发音是否正确清晰、声调变化、音量、停顿等。
(3) Verbal Expression.
语言表现,如用词是否准确、达意、是否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意义表达是否完整,信息组织是否有逻辑性,结论是否能切中要点等。但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评价要因人而异,客观地评价每位学生,帮助每位学生获得成功。注意纠错的方式与艺术,进行有效的监控,但不过分的挑剔学生表演过程中所犯的语言性错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
2. 对于学生英语听说课的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对学生进行调查,以便于我们了解或掌握学生在英语课上的听说情况。
Which speaking, listening activities did you participate in this week?
Which did you enjoy /dislike? Why?
In which speaking activity do you think you did your best? What makes you think so?
What type of speaking activities would you like to do better? etc.
3. 对于学生阅读的评价
对于学生的阅读评价,我们不妨经常用下列问题的调查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How did you feel about the passage you read? Were you exciting or ll ?
Can you understand the passage easily? How long did you spend finishing it?
Do you meet with any difficulties?
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e passage?
Do you read more passages after class? (What kinds of passages do you often read?)
4. 对于学生写作的评价
How did you go about writing this piece?
What problems did you encounter?
Do you solve the problems now? How?
What goals did you set for yourself in this piece?
How well did you accomplish them?
What are your goals for your next piece?
What did you do for your handbook?
提倡学生作文的形式的多样化,如写周记、调查报告、对外交流的e-mail等。鼓励学生交换阅读,互相取长补短。鼓励学生多写,并把好的文章进行展示、广播、投稿等,展示时也尽可能多给学生机会,如可分最佳书写、最佳创意、最佳描述、综合最佳等。
5.对于学生小组活动中的合作表现评价
教师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表现评价表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主要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时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精神、是否注意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是否给予他人机会发表意见、是否按时完成任务等。可用下表进行评价:
Assignmen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me: ________________ Da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id you
1. listen to other people?
2. respond to other people's ideas?
3. help to organize the talk?
4. help others in the group?
5. explain your ideas clearly?
6. understand the ideas?
7. enjoy the discussion?
Did everyone in the group
1. join in?
2. listen to each other?
3. help each other?
l Has the talk helped you to understand the subject?
l Has the groupwork made you think?
l What parts of the assignment did you do best?
l What parts of the assignment did the group do best?
l How would you improve this assignment if you had to do it again?
l How could you improve your own groupwork?
l How could your group improve its work?
l Please use the back of the paper to add further comments if you wish.
通过一单元的学习,教师还可对学生进行一次测试性评价(测试卷另附),并再作一些定性的评价,以求评价的全面性。如:
Teacher Comments
You do a good job of /This student can
And you can improve/This student need
Student Comments
I did well 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plan to improve by ______
Parents Comment

『叁』 初中英语说课稿

初中英语说课稿为来方便查阅,按年级以单自元顺序为单位其中初一精选了12个优秀说课稿,初二精选了11个优秀说课稿初三精选了8个优秀说课稿,主要讲述英语说课的内容要求、说课的类型和说课的基本要求,(1)教师可按照上面教法中讲到的交际方式和学生对话,要照顾到不同位置的学生,可进行五、六次。(2)学生与学生自由对话,人人都要开口说话。4.巩固验收阶段,根据英语大纲规定,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
初中英语说课稿
初中英语说课稿http://ufae81.chinaw3.com/JiajialeL1/JiajialeL2/gkxx.html
初中英语说课稿

『肆』 初中英语阅读课说课稿

阅读说课稿
给学生展示这样两幅图片: 一个平衡的杠杆上,一些人在左,我们的地球在右;第二张图上左边新增的人使杠杆不再平衡。之后问学生:看了这两幅图,你会想到什么?又是什么引发了这个问题?学生会表达一些自己的见解,这时不论他们的见解是否正确都要给与鼓励和表扬,然后问学生:是否知道每一天每小时每分钟每秒钟全世界会新增加多少人口?学生会很有探究答案的欲望,这时很自然地让学生打开书去阅读50课的文章STANGDING ROOM ONLY 并找出我给出的这张表格的答案。由于本课是以大量数据为主反映人口问题的,因此如果学生能顺利完成此表,那么全文的重点内容就迎刃而解了。而且我认为采用图片导入法远比直接让学生翻书阅读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获取知识。 3、拓展与巩固 通过讲解我指导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如猜词悟意法、略读扫读法、找中心句和关键词等方法,之后要检验一下学生是否掌握此方法,于是我问学生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会引发那些严重问题呢?在学生发表一些个人看法后为,我再给学生一篇文章进行快速阅读,这也是本节课的课堂检测,我会当堂进行面批面改。然后对于这篇关于人口急速增长带来的一些后果的文章,我让学生来进行讲解,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4.合作与发展 接下来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一组关于由于人口太多而导致资源匮乏、污染严重、食品短缺、空间拥挤等的图片,看着这些图片问学生:你们对哪一方面感触最深?你还想到了其他那些方面?想不想了解其他同学的想法?又想不想知道在座老师们的看法?以这种方式充分把学生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将其分成6个小组,先组内讨论发表个人见解然后鼓励他们去采访在场听课的英语老师。
5、交流与分享 让学生推选各组代表组成专家团坐在教室前,选一名同学以记者的身份采访“专家们”,使其把个小组的讨论结果与大家交流共享,其小组成员可以作为后援团补充些观点,这样既可以使口语较好的同学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起到拔高作用,又可以让口语较弱的学生也有参与的机会并能向他人学习。最后按事实丰富、语言准确、表述清晰程度评出最权威专家和最积极后援团,通过这种方式可让学生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 6、最后一个环节是作业,当学生慷慨激昂地探讨完这些现状后,我会问他们,面对这种现状,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我布置这项作业的依据是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指出:写作需有明确的动机和积极的态度,写作的题目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是他们具有写作的愿望这样他们才能了与写作才能重返自己的思维能力,而不是为了应付教师而做的作业。

『伍』 初中英语说课的大致范围

新目标(八年级下)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说课教案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单元围绕谈论过去的经历,学习使用现在完成时态。通过对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些娱乐场所(fun places)的描述,反复运用句型Have you ever been to…? I’ve never been to…. 来激发他们使用本单元所学单词的兴趣。教材中提供的所有活动都以现在完成时态为中心,通过一系列的听、说、读、写的训练,来加深对现在完成时态的理解,明白英汉两种在结构及表达方法的一些异同点。从而提高他们运用所学语言的综合能力。
2. 教材的结构
本单元分Section A 和Section B 两部分。Section A 中通过所设计的各项任务呈现了两篇听力课文和一篇阅读理解。Section B则安排了一篇听力和两篇小短文,用以加强对目标语言的理解。Self Check 部分是用来检查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目标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单元后的语篇训练旨在通过目标语言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
3.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1) 知识目标:
学习单词:Section A----space museum, amusement park, aquarium, boat, water park, theme park, neither;
Section B----English-speaking country, language, flight attendant, tour guide, used, improve;
Self Check----understand, decide, rent, show, special
掌握句型:Section A----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Yes, I have. / No, I haven’t.
I’ve never been to a water park.
Me neither. / Me too. / So have I.
Section B----I want to understand English language movies.
I want to study in an English-speaking country.
It’s fun to learn another language.
I have to.
I want to travel.
2)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学会与别人分享快乐,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从而树立正 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强烈兴趣,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4. 重点和难点
重点:1)掌握本单元的目标语言Have you ever been to…? / I’ve never been to….
2) 记忆本单元的主要单词。
难点:1)比较现在完成时态与一般过去时态的异同。
2)听力课文中关键单词、短语及句子的理解。
3)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课文中的难句。
二、 说教法
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重视师生互动、倡导合作学习;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注重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1. 任务型教学法:这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用中学,学中用”。 例如,将Self Check中的表格整合到第一课时中,完成1c后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调查,培养学生运用目标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情景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手段呈现一些图片、动画及资料,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合作探究法:例如在Section B中,围绕Why do you study English?组织学生共同探讨,鼓励学生们给出各自不同的答案,总结出学英语的重要性。
4. 新旧知识对比法:在语法教学中采用传统的问答方式,让学生体味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的异同,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目标语言的理解。
三、 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要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关键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 预习法:课前安排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找出重难点,提出问题。并带一些去各地游玩的照片,利用身边的有效资源来加深对目标语言的理解。
2. 合作法:通过分组练习,使得人人开口说英语,用英语,培养他们积极参与,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3. 角色表演法:例如在Section B中,设计一次互相采访,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体味目标语言的真实性。
四、 说流程
1. 总体设计及课时分配:
1) Section A涉及两篇听力课文及一篇阅读理解。按先输入,再输出的原则,以Have you ever been to …? / I’ve never been to. …为知识中心设计一系列听、说、读、写的任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谈论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些娱乐场所,使学生学会运用现在完成时来谈论过去的经历。计划3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1a-1c)以key vocabulary 和理解Present Perfect Tense 的结构为主来设计任务。从单元的整体框架来看,这部分是一个介绍和导入部分,主要的目标语言及话题在这一部分呈现。可采用以旧带新的方法来呈现现在完成时的结构。所选材料来源于现实,为学生所熟悉,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课本上所提供的问题及画面能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起他们的求知欲。
第二课时(2a-2c)通过对上一课的回顾,以一幅城市的旅游地图开始设计任务。以三小段听力谈话为中心,使得目标语言在这一部分得以延伸。加之适当的语法总结和语言点的精讲,能使学生对Have you ever been to…? / I’ve never been to… .更加清楚。将Pairwork部分设计成一任务能更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目标语言。
第三课时(3a-4)这是一篇长课文“Have you ever been to Disneyland?”。着眼点并不是对文中语言点的讲解,而在于整体掌握文章的结构及基本的写作手法。可根据文章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自主去寻找、发现答案。通过组织Pairwork和Groupwork来传授目标语言在语篇中的运用。
2) Section B包括一篇听力和两篇短文。设计一次采访任务的角色表演和小组合作学习探讨的模式,从而加深学生对现在完成时在具体真实语境中的理解。拟2课时教完。
第四课时(1a-2c)第一部分以Why do you study English?为话题,鼓励学生给出不同的有趣答案,充分调动课堂学习气氛。而第二部分的听力,让学生捕捉目标语言在真实语境中的具体运用,以及与其它时态的对比。拟用Pairwork来设计一次采访任务,这对学生则充满着挑战。可通过适当的引导,给出问题,化难为易。
第五课时(3a-4)有两篇短文。重点应放在使用目标语言的写作能力训练上。3a可设计成限时阅读竞答,把学生分成几大组来抢答课文中的8个问题。然后通过多媒体适当呈现文章中的一些重、难点,强化记忆。可将4调到3b-3c之前为3b-3c的写作扫清一些障碍。该写作练习有点难,但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即时使用目标语言及词汇写作的习惯。
3) 淡化语法不等于不讲语法,所以在Self Check中设计成一堂语法与写作课,比较现在完成时与一般过去时的异同,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目标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此为第六课时。
4) 最后一篇阅读理解仍然以目标语言为话题,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策略。1课时可完成。
2.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1)导人:利用多媒体展示自己在一些地方游玩的照片,如长城、故宫、上海等,每次都提出Have you ever been to…? 引导学生集体回答Yes, I have./ No, I haven’t. I’ve never been to… 这样的热身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即将要学的目标语言有个初步预知。然后导入本单元课题,切入本堂课的三项任务:Remember Key words; Present Perfect Tense; Listening and Pairwork.
2)Remember Key words 将课本中的娱乐场所剪切到屏幕上,通过看图、领读、齐读、背诵、默写,给学生形成强烈的感官刺激,强记本节课的关键单词和短语,为后面的两项活动做好铺垫。
3)Present Perfect Tense 展示现在完成时的基本结构,学生在第六单元已经学习了现在完成进行时,所以对所给出的现在完成时应不太陌生,通过几幅图片的展示及例句的讲解,使之明白可以使用现在完成时来谈论过去的经历。为后面的Listening and Pairwork扫清语言结够上的障碍。
4)Listening 播放听力前要求学生对课本图画上的对话进行朗读与强记,化解了听力中的难点。这时再播放两遍听力,一遍听,二遍做,完成1b已变得十分轻松了。这同时也为接下来的Pairwork所需语言结构提供了模式。
5)Pairwork 将活动1中的图片调出反复播放,按1c要求做 Pairwork. 此时教师可深入学生当中,解决他们交流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然后请几组学生按展示的图片进行Role Play。该活动的目的是从口语和听力上再次强化了学生对本单元目标语言的理解。
6)Make a Survey 将Self Check中的表格整合到这节课,考察学生运用目标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小结与作业 调出屏幕上本节课的三项活动图片,总结本堂课内容,强调重难点,使学生对本堂课的知识线有个总体的掌握。布置复习与预习的作业,要求他们下节课带到各地游玩的照片,为下节课的活动做好准备。
8)板书设计
Uin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Task 1 key words Task 2 Present Perfect Tense Task 3 Listening and
space museum have / has + P.P Pairwork
amusement park I have ever been to…
aquarium Have you ever been to…?
zoo Yes, I have./ No, I haven’t.
water park I’ve never been to…

五、 教学反思
以导入为突破口,精心设计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很快融入到英语学习的氛围当中来。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掌握本节课的目标语言。据此设计了记忆单词、目标语言呈现以及听力与分组练习三项具体的任务。一个任务的完成是下一个任务的前提条件,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推进,从而形成了本节课一个完整的任务链。从教材的安排体系来看,似乎是以听力材料为中心,但我认为着重点还应落实在Pairwork上。本着听说领先的原则,将Selfcheck中的活动2整合到该课时,以期达到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目的,真正做到“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以致用”。
同时一些传统的学习方法仍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如朗读、背诵、默写等等,应予以充分重视。因为没有一定量的语言知识的输入,任务型活动无疑是座空中阁楼。
任务型教学不应仅停留在为设计任务而设计任务的层面上,教师应从“学”的角度来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热点内容
39天电影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发布:2024-08-19 09:18:18 浏览:939
可投屏电影网站 发布:2024-08-19 08:19:20 浏览:140
农村喜剧电影在线观看 发布:2024-08-19 07:46:21 浏览:300
电影院默认区域 发布:2024-08-19 07:39:02 浏览:873
台湾金燕全部电 发布:2024-08-19 07:30:20 浏览:249
在哪可以看网站 发布:2024-08-19 07:29:06 浏览:467
电影tv版app 发布:2024-08-19 07:28:17 浏览:51
韩国伦理电影在什么地方看的啊 发布:2024-08-19 07:18:34 浏览:835
韩国找女儿那个电影 发布:2024-08-19 07:18:34 浏览:667
惊变温碧霞在线播放 发布:2024-08-19 07:10:13 浏览: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