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图书馆阅读指导课教案
⑴ 伊莱英语的图书馆阅读指导课的上课流程是怎样的
独立阅读英文原著、独立进行AR Quiz(阅读理解测试)、与阅读导师1对1讨论所读书籍、独立用英语写读书报告、独立,自由地享受阅读。
⑵ 如何设计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活动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方面,阅读课往往被认为是最容易上但又是最难上好的课型。尽管对于阅读教学,教师在观念和做法上都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但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以“阅读课”的名义进行单纯的词汇、语法教学,即课型定位与实际操作不一致;阅读过程只是走程序,没有突出重点;阅读活动缺乏针对性,不能有效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词汇教学脱离所教文本的语境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够充分,教学设计不合理。那么如何才能合理设计阅读课教学呢?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一些粗浅的心得,愿与读者共享。
一、全方位解读文本,确定阅读课教学目标和重点
“文本解读”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逐步从对文本进行简单的文字信息处理,过渡到深层涵义的文学性解读和文化性意义建构。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应从多个层面去解读,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语言特色,理解作者的深层意图,充分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为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活动设计做好充分准备。以人教版NSEFC Book6 Unit5 AN EXCITING JOB 为例,总体来看,这是一篇难度较大的文章,篇幅长,材料难,生词较多,内容与学生生活距离远;但通过仔细品读文本可以了解到这是一篇记叙文,是一位火山学家的自述。作者通过自述介绍了他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说明了他热爱该项工作的主要原因是能帮助人们免遭火山袭击。他还详细描述了一次亲历火山爆发和到火山口采样的经历,说明做火山工作者的乐趣和危险性。深入解读文本,不难从全文中作者使用的the greatest job, I’m never bored, … excites me and makes me feel alive, It was an absolutely fantastic sight, enthusiastic, amazed 等词句体会到作者对作为火山工作者的极度热爱。同时,透过作者对工作的描述可以了解到从事火山工作对工作人员特殊的素质要求。通过深度挖掘,全方位理解,可设置以下教学目标:
After this period you will have been able to
1. know more about the work and qualifications of being a volcanologist.
2. use some important words and expressions, such as alongside, appoint, wave, fountain, suit, make one’s way, to talk about the work of a volcanologist.
3. use some reading skills, such as skimming, scanning and taking notes, to get the main idea and detailed information.
围绕已确立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把作者描述第一次目睹火山爆发和到火山口采样的经历部分作为阅读理解的重点,其余部分只在寻读环节的问答和读后讨论活动中涉及,这样就突出了阅读的重点。
⑶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怎么样,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好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回《课程标准》的答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确定知识目标.(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⑷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书籍学案怎么设计
在编制学案时,应该依据学习的内容、目标和学习者的情况而变,没有千篇一律、固定不变的格式。但从“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循序渐进”的原则出发,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能力到理论的运用逐步加深。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学案”设计一般分为四个部分:
1、明确教学目标,建立知识结构框架
学案中要体现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知识结构包括学科知识结构,单元或章节的知识结构。通过知识结构分析,建立知识结构框架,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
2、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找出最佳切入点
“学案”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定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3、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教师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依据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的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要有一定的层次。
4、通过练习及时自查和巩固学习成果
在“学案”的最后还要有一部分,对学生自学探索后的自查巩固。学生层次不同,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的差异,自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各个层面的问题,帮助学生及时从练习中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