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语阅读 » 针对农村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技巧

针对农村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技巧

发布时间: 2020-12-29 11:55:17

Ⅰ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几年来的英语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阅读是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再现,对所学的词汇和语法,起到巩固作用。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通过大量系统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略读、粗读、猜测词义、句意揣摩等阅读技巧,加快阅读速度,并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但农村中学较之城市中学在资源配置上差距很大。城市学校设施齐全、资料丰富、师资强,而农村学校在各条件上正相反,并且农村小学普遍没有条件开设英语课,因此教师反映用标准课时根本完不成教学任务。教材也有城市化倾向,总体讲是起点高、难度大、内容多,农村初中师生均不能很好适应。而且由于农村学生使用英语环境面狭小,利用频率低、资源缺乏、课外补充阅读少且难以控制等诸多原因,学生的阅读能力远没有得到大幅度提高。就这种情况我们如何才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呢?现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一、抓好词汇教学,扩大词汇量,为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奠定基础 词汇是语言表达中的最小单位,无词不成句,无句不成文。要读懂句子,首先必须理解词义;要读懂文章,必须理解句意。因此,必须抓好词汇教学。一方面要抓好国际音标、语音知识、读音规则和构词法等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扩大词汇量。要提高阅读水平,词汇量与短语量非常重要。教师要注意不断引导学生归纳和区别一些同音词(组)、同义词(组),最有效的方法是引导学生结合句子去记忆生词,在大量的泛读中理解生词的不同意义,不断地扩大词汇量。 二、提高快速阅读的能力 几乎所有的阅读考试均同时考查阅读速度与理解的准确度,成功的阅读须保持一定的速度,只有快而准同时具备,才能提高阅读质量。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对学生进行快速阅读训练,提高快速阅读能力。快速阅读要求综合运用阅读技巧,通过逻辑思维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在整个快速阅读过程中,眼球快速向前移动,思想高度集中,大脑处于迅速对文章作出反应的状态。此外,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要求学生一到时间立刻交卷,用这样的方法迫使学生进行快速阅读。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逐步积累的渐进过程,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途径。阅读方法是:(一)速读通览全文,搞清中心大意。运用五个“W”。弄清故事的主要人物(who);发生的时间(when)和地点(where);原因(why)及如何解决问题(how)等。(二)掌握内容主线,首尾加以串联。要先从宏观入手,掌握中心意思,幷注意说明中心意思的主要事实和细节,抓住关键性词语。(三)了解全文大意,细心推理分析。要细心地加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推理分析,在全文的大意基础上判断词语的确切含义。(四)吃透作者意图,归纳中心大意。(五)培养良好习惯。排除口腔发音动作,通过视觉直接接受文字信号,一目十行,以意群或词组尾单位,注意力集中于关键词、主题句等。 三、拓展阅读视野,以具备相关的社会文化能力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但要精读课本,还要拓展阅读视野,大量地、广泛地阅读课外资料。有时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精彩的句子,可以把它记下来甚至加以背诵,再去反复体会其含义。这样不仅丰富了自己的词汇量,久而久之,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英语能力提高了,知识面拓宽了,所学的英语也会灵活地运用。因此,平时应广泛地阅读各种英语报刊杂志,这些读物的很多栏目很合学生的口味,他们对刊物上的幽默、笑话很感兴趣。让学生拓展阅读视野,通过阅读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名胜古迹、气候特征及最新的科技成果。可阅读有关人物传记、寓言故事、活动记述、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科普小品等内容的材料,有意识地扩大阅读面。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而且培养并增强了语感,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做题时也就得心应手。四、加强训练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的规律和技巧,做英语阅读理解也不例外。我们要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高效的做题技巧。 总之,培养英语阅读能力是长期坚持不懈的过程,是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出来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养成每天坚持阅读的习惯。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情况情况,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大量阅读实践,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广泛阅读课外材料,要求阅读速度快,能理解文章大意,可不进行语言分析。

Ⅱ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

一、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
1.课堂教学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有过这样的感慨.作为英语教师,笔者对利用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重要性感受颇深.在以前的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通常是通过对文章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讲解,让学生在书上把所有的重点词组和句型划下来,将文中的有关语法知识点写上满满一黑板.这样老师讲着累,学生听着也累.这种教学方法不但收效甚微,而且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失去了阅读英语的兴趣.怎样让英语阅读课生动有趣呢?可以利用问答法,围绕课文的中心来设置问题,问题要由浅入深,前后环环相扣.要注意少用Yes/No 疑问句,多用特殊疑问句.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来精心设置问题.此外,还可以利用表格、流程图、树状图等多种形式来对课文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比如游戏、竞赛、小组合作等等,这样就避免了单一的、枯燥的翻译讲解,使学生对课文有整体感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2.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材料要巧选适合的.作为教材延伸形式出现的课外阅读,材料要多样化,具有趣味性.课外阅读,既为泛读,就不要字字推敲,过多地细抠语法结构、时态等,而首先要注意材料的内容,如人物关系、故事发展、作者的写作意图等.浅易的内容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因此,阅读的难易程度要适中,原则是先易后难,多易少难.起始阶段可选择适合一般水平的材料,篇幅不必太长,使学生经常有成功感,保持阅读兴趣.让课外阅读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让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相促进,把它们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得课外阅读成为课内学习的延续.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不少农村的初中生在英语阅读方面有着不良的习惯.比如:有些学生喜欢在阅读时发出声音,这样就使得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受到限制.正常默读的速度几乎要比出声朗读快两倍以上;再比如一些学生喜欢用手指、铅笔或尺子等指着一个个词进行阅读,这种阅读方法是单纯的机械运用,不仅减慢阅读速度,而且还会把注意力引向错误的方向;还有一部分学生喜欢读完一个句子或段落后回头去重复阅读,这一般都是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所为,他们通常因遇到生词或不太懂的短语、句子或段落回头再看看,以至于养成复视的坏习惯.更有甚者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一遇到生词就停下来查字典等等,这些不良的阅读习惯直接影响着阅读的速度和效果.
良好的阅读习惯会提高英语的阅读速度,对于英语学习者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扩大知识面
一个人的阅读速度不但取决于他的语言水平,还取决于他的文化背景知识.比如,养成经常阅读英文报刊杂志、收听英语广播、收看英语电视节目等习惯.这样,广泛阅读可以了解国外的有关历史、地理、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背景知识,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
2.限时阅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读物的长度和难度、题材等规定出阅读时间,迫使自己定时定量地达到阅读目标,以利于快速阅读习惯的养成.可以将现行教材的阅读课文作限时阅读材料,在每堂课前十分钟使用,效果很好.但教师必须先设计好阅读理解的题目.
3.整体阅读很多情况下对文章的宏观理解,远远重于对某些细节的精确掌握,它有利于我们调动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去领悟作者的意图,掌握中心思想和组织结构.阅读中切忌只见水滴不见大海,在只言片语上长时间滞留.要学会用英语思维即直接用英语接收信息,避免出现将英文翻译成汉语再去理解这一中心环节.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阅读方法和技巧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认为,阅读的方式可三种:精读、泛读和快读.精读侧重于传授系统的基础语言知识;训练基本的语言技能.对学生进行精读训练的通常步骤是先理清词汇,从宏观上把握文章框架,再去分析逻辑结构,弄清各段落间的内部关系,然后深入重点,剖析语言点和文章的重点之处,最后进行综合归纳,去领悟作者的意图.
泛读的重心在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敏锐地观察语言以及判断、分析、归纳、推理和论证等逻辑思辨能力;培养速读能力以及阅读的兴趣,扩大词汇量,增强各种背景知识,学生应多去阅读各类体裁和题材的文章.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去读一些的简易英文读本.
这两种阅读方式都需要在平时有意识地进行训练.然而在各种英语考试之中,时间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因而还需要掌握第三种阅读方法,也就是快速阅读.快速阅读要求读者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准确地完成答题.在阅读的过程之中,跳过无关信息,筛选有效信息,利用标题、斜体和主题句,辨别要点,快速有效地获取价值信息.这就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快速泛读平时要养成快速泛读的习惯.所谓泛读指广泛阅读不同领域的文章.要求读得快,掌握文中主要大意就可,不需深究.在选择材料时,应注意读物的难易程度与自己的水平相当.
2.限时阅读有的同学阅读速度慢时理解准确率就会较高,而快读时准确率就很差.这是为何很多学生抱怨平时做题准确性尚可,一考试就糟糕的原因.那么要想提高阅读速度,就必须在平时就有意识地多做限时阅读集训.中考时每篇阅读理解平均所需的时间大约7~8 分钟,因此平时计时阅读训练每次也要控制在5~10 分钟.但限时阅读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时间长了易疲劳,没有训练效果.
3.略读也可称作为跳读
这是种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的技能.所谓的略读是指尽可能快地阅读,迅速地捕获文章的大意或主题思想.也就是说略读要求学生有选择地进行阅读文章,可以跳过某些不必要的信息,抓住文章的核心来加快阅读的速度.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从根本上提高阅读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笔者以为,作为英语教师,应该不断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提升,从而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学科.

Ⅲ 怎样学好英语

怎么样才能学好英语第一点:兴趣

兴趣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道理大家应该都是明白的。其实孩子一开始对英语都是比较感兴趣的,只是时间久了他们的注意力就被其他的事物分散了。所以一定要想办法激发起孩子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来,方法也是有很多的,小孩子都是喜欢玩耍、喜欢看电视的,那么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做引导,比如孩子可以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掌握英语,那么也可以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等等。

怎么样才能学好英语第二点:“听”和“说”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其实都是从“听”开始的,就像是我们学习母语是一样的,每个孩子从咿呀咿呀学语到会说话,基本上都听了一两年的中文,他们的耳朵已经完全适应这门语言了,所以之后学说中文是很简单的。但是国内的孩子学习英语比较缺乏这样的环境,但是也应该从大量的“听”入手,可以多听一些英文歌或者是英文磁带。再就是“说”和“听”其实是分不开的,在听的时候可以跟着读练习发音,这样有助于真正掌握这门语言。

怎么样才能学好英语第三点:阅读

阅读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能力,坚持阅读可以帮助积累不少的词汇量,更是可以在英文故事书或者是英文名著中,领略到不一样的世界,更是可以学习到不少的英语知识,对于英语学习的帮助可以说是很大的。

Ⅳ 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英语语感

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言素质的核心因素。通俗地讲,语感就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感受领悟能力,具有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写就通、一读就懂的功能。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学科,语感就是它的支点。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有些学生学习非常的刻苦,单词记得多,语法规则也背了不少,但学习成绩就是不理想。在我所教的班级中就有那么几个女生,平时学习非常的认真,上课也积极回答问题,每次听写基本都是满分,但考试基本都得不到高分。主要原因在于她们对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差,所以在听力、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题中失分较多。一句话,就是语感差。
那么老师如何训练学生的语感呢?自2004年从教以来,我在所教的班级中做了一些尝试,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听力、阅读理解能力都有所增强,即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大大地提高了。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在英语环境中培养语感
在美国长大的华侨孩子从小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这说明语境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而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听说环境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因而在课堂上创设英语情景,增加英语听说,使学生沉浸在英语的海洋中尤为重要。
首先,积极创设课堂英语情景,给学生直接的视觉刺激。例如,在学习Asking the way时我制作了House,Police Station,Factory等卡片,将它们放置于相应的位置,使整个教室变成了一座“小城”, 中间的过道变成了“street”。学习Where are you from?时,我将教室比成一幅世界地图,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学生自然成了各国的居民,然后由全体学生参与各项练习表达国名、语言、各国人。练习“Where―from?”“What―speak?”句型。
其次,尽量创设课堂英语听说语境,使学生受到听觉刺激。我上课尽量用英语,同时用手势、眼神、语调、动作等作为辅助手段。让自己的口语尽量纯真地道、抑扬顿挫,也给学生一种美感。同时,在课堂上我尽量让学生多说、敢说,共同参与创设语言环境的活动中。形式可谓多种多样:开展师生对话、俩人一组对话、看图说话、复述课文、讨论、回答问题等。关键是培养学生大胆开口、敢说的习惯。每个学生都有上进心,都有表现欲,在回答问题、对话表演的时候,根据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抽学生,尽量让他们有成功的感觉。课堂上我多用“OK,Good”等鼓励性语言,让学生树立自信心。
再次,努力开展英语课外活动。要学好英语,光靠45分钟是不够的。我们班上的黑板报搞了一个“英语专栏”,还把一些英语课文中的对话改成小品让学生表演。在学习课文THE PAN时,满嘴胡子的“农夫”和系着围裙的“胖大妈”幽默、诙谐的表演惹得学生捧腹大笑,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巩固了学生的英语知识,增强了学生的语感。
二、在朗读背诵中增强语感
朗读背诵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前提。只有读得多,读得好,才能体会到句子、文章的内容,并受到感染。我常告之学生,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多读、多背、多记。在平常的教学中,我非常重视这一环节,上课时尽量让学生自己读,自己背,特别要求学生注意语音、语调、意群停顿,读出英语的韵和语感来。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平时也经常插一些英语小诗、谚语、绕口令,让学生背诵。每天上课前用1~3分钟时间抽学生作值日报告、对话、背课文、口头作文等,并分A、B、C三等记为学生的平时成绩。同时我也经常在班上举行朗读、背诵比赛,并准备一些小小的奖品,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多读、多背的兴致,养成良好习惯。
三、在阅读训练中提高语感
多阅读是学生增加接触英语语言材料、接受信息、活跃思维、增长智力的一种活动,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方法。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获取信息量。我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方法,先泛读、后精读、抓住要领。在初三的长篇课文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五大步:
1.先提一个问题,引导学生速读全文,掌握文章大意,回答首问题
2.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回答练习册后的问题
3.听录音朗读,自读课文
4.结合课文,讲解、练习重点句子、词汇和语法等知识
5.复述或缩写课文,把阅读和说、写结合起来,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但是课堂内的阅读毕竟有限,因此我还十分重视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和习惯。选取一些趣味性强、难度适宜的阅读材料印发给学生,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乐趣、获得知识。同时鼓励班级订购英语读物,轮流借阅,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训练课。
通过大量的课内、课外阅读,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得以巩固,扩充了词汇量、知识面,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语感。
四、在写作训练中发展语感
除了多读、多听、多背以外,还应坚持多写。因为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是从两方面加强学生的写作的。
1.写的积累:如写单词、句子、词组、作业练习等。
2.写的升华,即创造性的写作。我要求学生写英语周记,或是看图说话,或是命题作文,或是自由写作。先要求低,然后要求逐渐高,尽量用“英语思维”。周记的内容要结合课文或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学校开了一次运动会,便以Sports Meeting 为题写;去野餐回来就可以写A Picnic,或写Our school,My family,A Shopping等。每次我都要认真批改,或让学生互相改后我再看,选几篇较好的周记读给学生听,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写作不仅是知识综合运用、语感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思想交流的途径。
总之,语感是学好英语的关键,作为一名农村英语教师,应当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在英语的知识海洋中轻松、快乐地遨游,做到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效率,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当然,语感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期的、辛苦的工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贵在坚持。

Ⅳ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小课题新浪博客

【摘要】阅读理解题是中考的必考题型之一,所占比例较大,分值较高(包括任务型阅读占50分)。它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阅读理解、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能力(1)。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普遍较差,势必影响中考成绩,乃至影响到高中的英语学习,所以培养和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在新课程理念下,研究农村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现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目前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现状及教学对策。
【关键词】 农村初中生 阅读能力 现状 教学对策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生读的要求明确指出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4.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2)。对初中学生英语“读”的方面提高了要求,阅读理解最能反映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英语听、说、写等各方面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决定着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另一方面,农村初中教师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视远不如高中教师,没有运用好正确的教学策略,所以针对农村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现状采取有效的教学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一、目前农村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现状
1、 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基础差,对阅读理解题有畏惧心理。
由于农村学生英语基础差,词汇积累不够,很多学过的单词没有记牢,在阅读时一些原来学过的单词都变成了新单词,加上原来阅读课文的部分新单词,整篇阅读课文在学生看来相当一部分单词是新单词,导致学生对阅读理解题产生畏惧心理,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是似懂非懂,对文章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段落的过渡、衔接、文章结构、写作风格很难理解,就采取猜答案,蒙答案,以至于阅读理解题得分率低,这样恶性循环,学生遇到阅读题时,个别学生连文章内容都不看,就随便选择答案。
2、课外阅读量少,知识面窄,阅读理解能力低。
因为农村初中学生缺乏阅读实践,教师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所以大部分农村初中学生阅读量少,对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及有关的背景知识知之甚少,学生知识面窄,学生不能在特定的背景知识和环境下理解课文,在阅读中学生没能在具体的背景和情景中掌握知识,无法根据相关知识理解材料,影响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3、农村初中学生没有掌握阅读技巧,得分率低。
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比较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点的讲解,如讲解词义、短语和句法,阅读课变成了语法分析课或单词讲解课,遇到生词的时候,教师主要以讲解为主,忽视训练学生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的技巧,略读和跳读、预测等其他必要的阅读技巧。导致学生没有掌握阅读技巧,得分率低。
二、鉴于农村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现状,根据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平时的教学实践、研究,解决农村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现状,我想应该采取以下一些教学对策:
1、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重视农村初中学生的阅读理解教学。
针对农村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现状,重视农村初中学生的阅读理解教学,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阅读,为今后学生自我阅读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结合教材中的阅读课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克服阅读畏惧心理。
让学生把“阅读”变成“悦读”,教师应注重阅读课教学形式的趣味性,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习兴趣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阶段来培养。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只要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有了兴趣,就会对英语的阅读产生兴趣。《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任务型教学,我在教每一section时,也经常运用了任务型阅读教学,先让学生用5-8分钟左右进行快速阅读,同时做对话或课文的理解题,或自己设计几个与文章有关而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完成,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课堂当中来。然后,再按精读要求,让他们自己找出语言点,鼓励他们提问和讨论,并采取课堂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教无定法,应该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也是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另外,利用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手段、英语报刊杂志、原声影像作品等也能丰富英语课堂,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可以提高英语基础,克服阅读畏惧心理。
3、加强课外阅读训练,扩宽操练面,发展学生综合阅读技能。
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理解各种题材和体裁的书面材料的能力以及从各种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3)。《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毕业生语言技能中读的要求是 “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语言学规律表明,英语教学中语言输入要充足,信息量要大。要从不同的渠道,不同的切入口来展开。因此,必须加强课外阅读训练,指导学生在课外有效开展阅读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动力,所以选择一些题材和体裁广泛性、实用性,内容趣味性读物让学生阅读,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成为一种快乐的学习过程。我经常利用多媒体上课,让学生多接触一些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短文、广告、海报等英语读物。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每学期订《英语周报》、《英语辅导报》、《中学英语园地》等内容广泛、丰富、实用性、趣味性强的英语报刊、杂志,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英语语言材料,积极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多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传统,发展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能力,扩展他们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经历。同时鼓励学生多留心一些公共场所的中英文结合的温馨提示或公告的内容,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4、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技能,提高阅读题的得分率。
要提高英语阅读能力,首先要遵循英语阅读策略,掌握解题技巧:(1)A.解题时先了解篇章的体裁并把文后的题目要求快速浏览一遍,弄清考查要点和题目类型,带着问题去阅读,做到有的放矢。B.快速阅读,把握文意,理清层次关系。C.在了解大意后,还要注意具体细节,辅助性图片、表格、背景知识、标题里隐含的观点。D.认真审题、仔细推敲,着手进行答题。(2)掌握《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词汇,教给学生一些猜词技巧。《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初中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比较有限,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阅读速度,影响对文章理解的准确度。所以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的词汇。在阅读时,我们往往会碰到生词,尤其在考试时,既不能查字典又不能互相讨论,所以学会猜词就显得十分重要。猜词一般利用上下文线索、构词法等。一个单词虽然通常有不同的词性和意思,但是它在所处的具体语境中或上下文中就只有一种意思。我们可以通过语境或上下的意义联系来猜测词义(4)。例:He let a little air out of the tires.从所给例子中我们根据上下文内容就容易地猜到tires是“轮胎”的意思。答题完之后还要认真检查,提高阅读题的得分率。
5、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保证(5)。因此,平时课内教学中就必须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A、养成限时阅读习惯。试卷中英语阅读题量的增加要求学生提高阅读速度,阅读速度的提高体现了对阅读能力要求的提高,所以必须强化阅读训练,提高单位内的阅读效率。每课时抽出10分钟进行快速阅读训练。根据不同的年级情况,选择难度适中的短文,再加上4-5个理解题,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迅速阅读全文,完成阅读理解题,然后检查阅读速度和理解准确率,进行辅导、讲评。B、养成默读的习惯。我们在教学中常常会发现,初中学生仍然会有声阅读。在基础阶段,选择一些精彩的对话、短文或广告进行朗读背诵,这当然是很有必要的,但在考试时,有时间限制,则需要默读。因为读出声会影响速度。C、养成“悟意 ”的阅读习惯。即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或语言结构来猜测并确定生词的词意。有的学生一遇到生词就查字典,一方面浪费大量的时间,另一方面影响学生的思维活动。边学习边查字典,有时难免忘记了文章的某些意思,甚至不得不回读文章。D、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有的学生喜欢逐词阅读,从一个单词“爬到”另一个单词,这样的阅读方法既浪费时间又无法掌握中心信息,无法对材料进行判断和推理。因此在教学中要改变学生逐词阅读的方法,养成成组视读习惯。例:Computers/ need/ regular/ maintenance/ in/ order /to /perform/ at/ their/ best.按照逐词阅读方法,不仅速度慢,而且很难一下子抓住全句的中心意思。如果分成Computers need regular maintenance/ in order to/ perform at their best.几个部分阅读,就很快理解句子的意思。
总之,通过改变阅读课的教学观念,采取正确可行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克服阅读的畏惧心理,培养农村初中学生阅读能力和掌握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一定能够逐步提高农村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为高中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包天仁:《英语奥林匹克》八年级(2008年版)
(2)、《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3)、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 福建教育出版社。
(4)、杨金昌:如何越过阅读障碍――猜词义,《中学外语教与学》,2005年第5期
(5)、、杨大亮. 基础阶段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之我见. 中华现代教育,2007.10

Ⅵ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进行篇章阅读精读训练,由简单到难

热点内容
39天电影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发布:2024-08-19 09:18:18 浏览:939
可投屏电影网站 发布:2024-08-19 08:19:20 浏览:140
农村喜剧电影在线观看 发布:2024-08-19 07:46:21 浏览:300
电影院默认区域 发布:2024-08-19 07:39:02 浏览:873
台湾金燕全部电 发布:2024-08-19 07:30:20 浏览:249
在哪可以看网站 发布:2024-08-19 07:29:06 浏览:467
电影tv版app 发布:2024-08-19 07:28:17 浏览:51
韩国伦理电影在什么地方看的啊 发布:2024-08-19 07:18:34 浏览:835
韩国找女儿那个电影 发布:2024-08-19 07:18:34 浏览:667
惊变温碧霞在线播放 发布:2024-08-19 07:10:13 浏览: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