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孩子做英语亲子阅读
㈠ 如何与孩子进行英文亲子阅读
可以从给孩子阅读英文的童话故事开始。 逐步变为和孩子一起品读英语文学著作。 当然,这需要家长的耐心,时间以及基本的英语阅读能力。
㈡ 如何有效做亲子阅读,辨识字母
其实对儿童的早期语言发展来说,亲子阅读非常重要。家长可以陪孩子一回起听绘本的原声音频,听完之答后,让孩子指认或用笔圈出某一页或整本书中的某个目标字母。家长还可以任意指着一个字母,让孩子说出字母名或字母音。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㈢ 想和孩子一起亲子共读,可是英语基础太差了怎么办
我的英语也不太好,总怕给孩子教错,后来买了小彼恩WIFI版的好饿的毛毛虫点读笔,里边的发音很规范,音质比较清晰,陪孩子一起读很靠谱!
㈣ 如何有效进行亲子英语绘本的阅读
亲子阅读的方式无定势。妈妈英语好、孩子程度高的,可以多些英语少些中文辅助。但是,即使妈妈孩子程度都不高,一样可以读出来趣味和收获。而且,每一遍的读法都会有所不同。比如上面这本书,孩子对图画理解的差不多了,以后就可以简化看图环节,让他自己看图,然后逐渐增加英文的量。不管哪种方式,通过和大人一起读,能让孩子喜欢并且有欲望去读,就是好方式。亲子阅读作为一种过度方式,真正的价值是在孩子和书籍之间做个桥梁。这个桥梁不用多么精美,也不需要特别多的规矩,能够传导一种对阅读的热爱并让孩子有动力去自己探索世界,就足够了!
㈤ 孩子什么时候该开始学习英语,亲子阅读具体要怎么做
我个人觉得没有什么时候学英语这种问题 学校要求除外 还是需要的时候再学最好 基本上忘都忘不了 学东西是要有目的 如果不知道为了学学来干嘛过会就忘了 那岂不是白费
㈥ 如何让孩子享受英文阅读
们都知道,想让孩子享受阅读,家长就先要放松自己的心情,摆正自己的心态。如何放松心态,从而让孩子也能听得放松,进而享受阅读呢?我想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建立自信。
家长们总是担心自己的英文不够好,发音不不标准,怕影响了孩子的语音。这点我反复说过,没有必要。从流利程度上来讲,只要你能把一个故事顺畅地读下来,不至于磕磕巴巴,就可以给孩子读。从发音角度上来讲,幼儿几乎是天生具有分辨发音好坏的能力,只要你给TA从其它方面输入的都是更加标准的英文,比如原版儿歌和动画、跟故事书搭配的mp3,当然也包括我和Emma的节目(哈哈毫不谦虚),并且输入的时间超过了你给TA讲故事的时间,那么就不用担心,TA的发音不会被你带跑。
并且,我一直认为国人对发音太过纠结。我在做电台主播的这些年里,收到过很多充满赞扬的听众反馈,但也有听众毫不客气地批评我发音不好。好吧,我对自己发音的评价是:比较标准,但不够地道。可是拥有那么地道的发音干什么呢?让别人误以为你是歪果仁吗?语言的第一目的始终是交流。在我们嘲笑印度人、新加坡人、香港人的英文发音时,他们正在和英语世界进行有效的对话和交流,并且从这种交流中获取了有益于自身的科技、文化和价值体系。我并不是说没有必要在英文发音上下功夫,而是说,不要因为担心发音不好而在启蒙的道路上裹足不前。
二:加强中文亲子阅读。
这个有点奇怪,我们不是要学英文吗?可是其中的道理很容易理解:把母语学好的孩子才更有可能学好外语。虽然中文和英文属于完全不同的语系,但语言的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交流、阅读,记录等等。学习母语和外语完全可以齐头并进。如果家长先把中英文对立起来,非要让孩子读外语而剥夺TA阅读母语的快乐,那孩子能觉得享受吗?另外,父母完全可以把读中文故事时自然流畅的感觉和亲子互动的方式带到英文阅读当中,消除读外语造成的不适感。
三:在家里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固定时间,比如每天晚上;阅读时排除周围的干扰,比如Emma做了一个请勿打扰的牌子,每次英语时间到时就挂在门上;设立儿童图书角,把书放在孩子能轻松取到的地方,可以考虑中英文书混着放,读过和没读过的书混着放,我和Emma喜欢这样的无序,找书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惊喜,当然也可以让孩子按自己的喜好分类摆放。
四:不需要太过纠结于理论和体系。
我在走上英语启蒙这条路之后,看了很多国外的研究,以及韩国、中国的妈妈们的各种理论和实践分享,直到现在我也还在不断学习中。但这是因为我希望消化吸收之后,能把各方理论转化成操作性更强的、大家都能明白的内容。普通的家长,如果太过纠结于各种理论,反而可能会在实践中变得更加小心翼翼。很多事情,去做就好了。在做的过程中,自己就会有心得、有判断了。
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你自己喜欢读这些绘本和故事吗?还是觉得这些童书太幼稚,只是把给孩子读书当成任务来完成?如果你恰好也被这些故事所吸引,流连于每一幅插画,或迫不及待想要看到结尾,那毫无疑问,孩子也会喜欢读。
亲子阅读是一条有趣且收获满满的路。我们付出的不过是时间,收获的却是孩子的爱和重拾自己童心的快乐。哦,顺便还学了点英语。
㈦ 18个月孩子如何亲子阅读能否加入英文阅读
加入英文阅读必须有个发展配
景和
外语条件。
如果你在
日常生活上已经和孩子开始
说英语
,那就可以,也很需要。如果没这种环境条件,那还是
汉语阅读
,先让孩子好好享受阅读乐趣吧。
㈧ 英文绘本如何亲子阅读
一说起英文绘本的亲子阅读,很多妈妈都感觉头疼。目前来看,主要是几大问题: 发音是一大问题,怕自己发音不准影响孩子的人不在少数。还有的妈妈英语水平不高,看到满眼的英文单词连不成句,就算是不考虑发音,自己读都费劲,所以也不敢给孩子读。 而有的妈妈,英语好些的,敢为孩子朗读,但是往往又按照自己以前的模式,一定要把每句话翻译成中文说给孩子,好让孩子理解。 其实,中国人的英语水平,尤其是流利阅读的能力普遍都很差。就算是在国外的中国人,能够声情并茂地把绘本读的和英语母语的妈妈一样好的也不多。 那是不是这些孩子就没有办法享受英文绘本的亲子阅读了呢? 我觉得,妈妈的英语水平高低会影响孩子,但是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就好比会弹钢琴的妈妈,孩子就一定弹得好吗?很多妈妈自己不会弹,但是却能够找准孩子的问题,尤其是能够找出一套激励孩子兴趣、让孩子自主学习的好方法。 英语学习也是一样。很多妈妈,自己水平不错,于是在陪孩子读书的过程中,总是在自己心里定一个标准和计划,总是在要求孩子通过一本书达到一个什么程度。而且,因为自己水平高,对于孩子的一些错误也看得清楚,所以也总是急于纠正,总想把自己知道的这些东西都教给孩子。但恰恰是这些做法,剥夺了孩子做主的权利,让孩子有挫败感。最后,直接导致孩子的兴趣丧失。这样的妈妈,可能还不如一个不怎么会英语的妈妈对培养孩子兴趣方面的正向作用。 在讨论如何给孩子读英文绘本之前,我觉得需要思考几个问题: 第 一,亲子阅读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用中文的亲子阅读来理解。有些人,目的很直接,就是希望读书能够让孩子多认字。觉得如果没有把一本书中的字认好,书就浪费了。但是有更多的人,没把认字作为阅读的目的。书读得随意,最后,认字不但成了副产品,水到渠成,孩子成了真正的爱书人。 用同样的思路思考英文绘本,是不是一定要把每个字的意思都弄懂?是不是要把全部的文字都给孩子读出来才算是有效利用了英文绘本?亲子阅读到底是为了马上学会英语的具体知识,还是通过英文图书搭建孩子的英语思维平台,进而提高孩子持续的学习英语的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探索外部世界的求知欲? 第 二,中国人在英语朗读方面的普遍问题在哪里?是单个词的发音不准确,还是整个的韵律节奏不对?判断这个问题很简单,听老外读一本书,然后我们重复--都是最简单的我们都认识的单词,但是,我们能不能读出来人家的感觉?读不出来差的是什么?如果韵律节奏的问题是大问题,那么单个词的发音就不那么重要了。单个词发音好的,韵律节奏和原版的也没法比,那谁和谁的差别还能有多大呢?因为发音不好而纠结,是不是没有意义了呢? 第 三,翻译中文和用中文辅助理解的区别在哪里?在国外的图书馆,我们也经常能看到咱中国人在简单的儿童读物上,把一些不常见的(是我们在中国课本上基本看不到的但是人家国外的孩子常用的)词标上音标和中文意思。我们不赞成翻译,主要是避免孩子去自觉不自觉地对应两种语言的字面含义,并用中文的字面含义去找可搭配的英文单词,最后就会出现很多笑话。但是从理解场景的角度,对于一个听力词汇不多、英语思维没有建立起来的孩子,你一定不去用书中的语言来描绘这个场景,孩子就会不理解。不理解的结果就是丧失兴趣。 在这种情况下,就又回到了第一个问题。到底是兴趣重要还是眼前的知识重要?知识是有难易程度之分的,不尊重孩子的认知规律即使你想让孩子学知识,最后也会徒劳无功。所以,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去帮助孩子理解,提高他的认知能力就更为重要。 说到底,中文阅读也好英文阅读也罢,都不是为了马上认字而来。书籍本身是孩子提高自身认知能力、完成内在建构的一个途径。只要能满足这个功能,不管是什么语言,想怎样读就怎样读。认字的事情,尤其对适合拼读的英文,是水到渠成的。 说到这,就不得不说说读物的分级。记得以前我转过一篇某出版社推荐的小学生中文阅读书目。当时一位博友就说,她这书目不科学,你看他说6-8岁孩子读的书,我孩子才三岁就读过了。我问,是自主阅读吗?说不是,我给她读。这也说明亲子阅读和自主阅读级别的关系。 目前,国内的孩子能够自主阅读英文的不是很多。很多孩子年龄上够了,但是因为没有系统的学习阅读方法,所以即使简单的读物也难以完成。所以,在亲子阅读阶段,在选书的时候,重点还是要看孩子对主题的兴趣度。只要对主题感兴趣,书的读法可以因人而异,同一本书每次和每次读法都可以不同。而孩子,从不同的读法中获得的收益并不少。 比如昨天我看到一本书,就是下面这本:I don't like to read! 出版商的推荐年龄是5-8岁, Level-2。但是这本书三岁的小宝和我一起读的津津有味。 先看和他一起封皮,谁啊?一只老鼠,好像很生气哦!后面的两个人(动物就当人吧),也生气吗?不是,他们很高兴地在看书呢--这些都可以用中文。如果为了突出一些孩子能理解的英文,可以根据情况增加。而提问,有些人说提问会让孩子紧张。其实这个问题关键是看方法,提出问题一定要孩子回答会有这样的问题,但是自问自答也可以啊! 然后进到里面去,看图,这些人在干吗呢?前面站着个大熊,下面坐着好多小朋友?大熊是谁啊?老师吧--本来说黑板,结果小宝不知道黑板,没见过,我就说你们幼儿园上英语课的老师用的那个,嗯,那是投影仪,和这个不一样。这个是可以写字的,看他们写了点啥?恩--January、February、March 、April ,这些他都知道的,自然可以用英语说。 接下来继续引导他看图,大熊老师坐在椅子上,大家围着他干吗呢?哦,讲故事--这个和学校能对上。然后下面呢?哦,做作业--小宝最近看过一张数学的字卡,和姐姐一起玩,知道这是数学。 这个时候借机把下面的文字带出来,甚至可以重复,然后顺带说句:这mouse在学校还干不少事呢! 再看下页图,大家都在干吗呢?哦,reading!那老鼠呢?对他的名字叫henry,henry mouse--以前在亲子班学过一首歌,叫做jenny mouse,顺带着就把那首歌给唱了几句,这时候孩子就特别高兴。大家都在reading,mouse呢?小宝说:也在看书。嗯,也拿了本书,但是眼睛在看吗?小宝说:没有。他这样看着前面呢,边说还学着做了个动作。 翻到上面一页的时候,我故意很夸张的喊了一嗓子:哇,这是谁啊?干吗呢?小宝马上说,倒立呢。哦?倒立还可以看书吗?紧接着,就把这句话读出来,说,嗯,倒立还真是能看书啊! 到了右边这张图,我问了句,大熊老师这是干嘛呢--一般我问的时候都是自言自语,他要是回应就一起来了,不回应我就自言自语。小宝这时候特别大声地来了句:踩字母!我没明白,什么是踩字母?我看到的怎么是他那本书给大家读呢。小宝理直气壮地指指图:你看,这不是踩字母吗--原来他看到的是熊用脚踩着地上的字母呢!他在温哥华亲子班、幼儿园都玩过字母的玩具,说不定也是踩着玩的呢! 这也说明,孩子总是对自己有过体验、有点接触和了解的东西,最容易立即进入视野、产生兴趣。所以说,有些亲说我的孩子对英文的什么都不感兴趣,那一个原因是以前太难的经历让孩子产生了抗拒,另一个就是没有找到和孩子自己的经历有点相似的图画的绘本。 这个时候,就要引导孩子对细节的观察了。你看,henry mouse 好像不那么生气了?然后回头找前几页的图,一页一页地看,s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