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语阅读 » 英语报刊阅读教程第二版

英语报刊阅读教程第二版

发布时间: 2021-02-24 13:52:50

『壹』 英语报刊阅读教程怎么样

一、http://..com/question/45000147 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其居民称迦南人,原是阿拉伯半岛闪族的一支。约公元前11世纪,爱琴海沿岸的腓力斯丁人移居迦南。公元前5世纪,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首次称该地区为“巴勒斯坦”,即希腊语“腓力斯丁人的土地”之意,一直沿用至今。 约公元前1900年,闪族的另一支在族长亚伯拉罕率领下,由两河流域的乌尔迁徙到迦南。据《圣经》所说,亚伯拉罕与其妻撒拉生子以撒,他们便是犹太人的祖先。后犹太人逃亡埃及,摩西率众出埃及返迦南,一直到二战后建立以色列国,都是源于这一支系。亚伯拉罕与其妾埃及人夏甲生子易司马仪,因被撒拉所不容,被赶至半岛,繁衍生息,他们便是半岛北阿拉伯人的祖先,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即是其后裔。2002年11月,阿拉法特在会见中国中东特使后,针对以色列外长内塔尼亚胡威胁要把他赶走,激动地对记者说:“我是阿拉法特,我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 文化差异: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历史上,东西方文化在这里频繁交流,多种民族在这里汇聚。现在,中东的各民族仍然保留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少数居民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是圣城。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次流散。约公元前1025年第一个希伯来人国家——希伯来王国在迦南建立。公元前930年王国一分为二,北方称以色列王国,南方称犹大王国。公元前722年亚述国灭以色列国,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灭犹大王国,两国数万臣民连同君主都被掳往战胜国,史称“失踪的10个以色列部落”和“巴比伦之囚”。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再灭受波斯帝国支持的犹太国家,犹太人流散到南欧、地中海诸岛、北非及中亚地区,这是第二次大流散。从公元66年始,巴勒斯坦犹太人多次发动反对罗马统治者的大起义,均遭失败。公元135年,罗马皇帝下令将耶路撒冷犁耕为田,犹太人几乎全部逃离或被逐出巴勒斯坦。这是犹太人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大流散。三次大流散后,犹太人在巴勒斯坦所剩无几。 从政治上讲,中东地区冲突由阿以矛盾转变为巴以矛盾。纵观四次战争,基本上都是阿拉伯国家联合一起同以色列作战。再看今日之中东,巴以冲突真正成了中东问题的焦点、核心。在西岸街头,手无寸铁的巴勒斯坦青年用石头袭击以色列的坦克和装甲车,无异以卵击石,是一场绝对不平等的战争。阿拉法特在拉姆安拉官邸被围困,守在一幢大楼里,并表示绝不屈服,宁愿为巴事业献身,其志可嘉;但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受此对待,则实属罕见。在这些事件中,阿拉伯国家对巴方表示了很大的支持和同情,声援者有之,财政支持者有之,但在战场上则是巴方孤军战斗,持续进行战斗的是巴人,死伤的是巴人,巴勒斯坦人成了这场冲突的主角。这是中东问题当前的一个明显特点。 大国介入令人注目。早在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中东的战略地位日显重要。1882年,英国占领了埃及,也就占领了运河。之后,取得对巴勒斯坦的控制,是英国的战略考虑,所以当流亡在外的犹太人决定重返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家园时,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于1917年11月2日致函犹太锡安组织领导人,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家园,“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这就是著名的“贝尔福宣言”。此后,大国对这一地区的介入有增无已。 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时,美苏都支持以色列。苏联之所以支持以,因为当时从苏联、东欧移居以的犹太人多,苏认为以的社会进步于其周边国家的社会。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时,美苏支持埃及,反对英法以,因为一是正义的确在埃一方,二是不希望英法再重返其在本地区的传统势力范围。 在以后的冷战岁月里,美支持以色列,苏支持阿拉伯一方,泾渭分明。一直到现在,美每年向以色列提供30亿美元的军援,在安理会上为以说话。冷战时期美苏两霸争夺,在中东各支持一方有其战略利益考虑;冷战后虽态势已变,但美支持以色列以维护其在中东地区利益的做法未变。 二、http://my.jessupchina.org/group/BaYiChongTu/discuss/ 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主要矛盾冲突 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矛盾的实质是领土问题,双方的领土争端是在过去几十年中陆续形成的。 194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把总面积为2·6万多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一分为二,14477平方公里划给犹太人建以色列国,11655平方公里划给阿拉伯人建立巴勒斯坦,并将耶路撒冷暂定为“国际城市”,即归属未定。 1948年5月15日,也就是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当天,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以及外约旦(1950年改称约旦)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同时,阿拉伯联盟发表声明,宣布对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这次战争史称“巴勒斯坦战争”。 战争中,以色列吞并了划归给巴勒斯坦的6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强行占领了西耶路撒冷。当时的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占领了划归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领土,包括东耶路撒冷,共5268平方公里。与以后的几次中东战争不同,英美两国出于在阿拉伯世界的长远战略考虑,在巴勒斯坦战争中站到了阿拉伯人一边。倒是苏联为争取这个新生的国家,对以色列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当时在苏联控制之下的捷克斯洛伐克不仅为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军火,而且为以色列提供专用机场、建立空中走廊,为以色列训练空军和伞兵部队。战争进行之时,几名驻欧美国空军犹太裔士兵冒着军法审判的危险,偷了3架重型轰炸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机场装满炸弹后,起飞轰炸开罗和大马士革。由于参战的阿拉伯各国彼此之间心存疑忌、内部不和,外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和埃及国王法鲁克各打算盘,使得只有游击队实力的以色列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7月中旬,在英、美的催促下,以色列宣布停火,但零星战斗持续到1949年。这次战争后,巴勒斯坦被分为三部分: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78%,超过“分治决议”规定面积5700多平方公里;约旦河西岸归约旦管辖;加沙地带归埃及管辖。近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成为难民。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同时还占领了6000多平方公里的埃及西奈半岛、1600平方公里的叙利亚戈兰高地、埃及管辖的加沙地带,又从约旦手中夺走了东耶路撒冷,并宣布整个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首都。1982年黎巴嫩战争中,以色列又占领了黎巴嫩南部一条10-15公里宽的狭长地带。 根据1978年埃以达成的戴维营协议,以色列把西奈半岛归还了埃及。1974年,以色列曾把戈兰高地的一部分退还给叙利亚,但继续占领戈兰高地其余的700平方公里的土地,并于1981年宣布将其并吞。 近几年来,以色列在它所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以色列已建立200个定居点,犹太移民达10·4万。以色列的犹太移民政策是谋求通过改变其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从约旦河直至地中海的大以色列国。 多年来,阿拉伯国家要求以色列遵照联合国242号和338号决议,在被占领土上停止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撤出1967年其占领的领土,以“土地换和平”。以色列却认为,西奈半岛归还埃及后,它已完成履行联合国决议的要求,现在只需要以“和平换和平”。 巴勒斯坦人民要求在被占领土上建立自己独立的国家,以色列却只顾同西岸和加沙地带的代表讨论“有限自治”问题。叙利亚要求以色列归还戈兰高地,黎巴嫩要求以色列撤出黎巴嫩南部,而以色列却一再表示坚持“寸土不让”。 五次中东战争简介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次日凌晨,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1957):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借口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和禁止以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又称“六五战争”,阿拉伯国家称“六月战争”,以色列称“六天战争”。1967年,以色列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于6月5日晨,对埃及、叙利亚、约旦发动突然袭击。 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1973年10月,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石油提价)引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月—9月):又称黎巴嫩战争。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出兵占领黎巴嫩的领土,袭击黎巴嫩境内的巴解组织及其武装力量,并与在黎的叙利亚军队交战。 三、http://ke..com/view/201683.htm#2中东问题一般指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争端,是自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延续至今时间最长的一个地区热点问题。中东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源牵动着许多国家的利益。“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通要冲。该地区充满传奇但又多灾多难。在这里,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本是有共同祖先的亲兄弟;耶路撒冷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圣地。二战后,四次大规模中东战争都与该问题有关联,并给地区民众造成惨重损失和巨大创伤。中东和平进程绵延至今,但举步艰难。人们盼望和平早日降临,让这对远古时期曾是亲兄弟的两个民族重归于好,共建美好家园。 历史背景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 加沙地带与犹太人定居点 [2]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成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公元前13世纪未,希伯莱各部落迁入巴勒斯坦,并曾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此后巴勒斯坦又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及罗马人占领和统治。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被当地土著人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将其分为两部分:即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地区。在犹太人纷纷涌入巴勒斯坦的过程中,犹太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发生过多次流血冲突。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决议规定,在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由于这项决议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反对,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3] 编辑本段 发展历程 以色列宣布建国后,阿以之间爆发了5次大规模战争。以色列通过战争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大量的巴勒斯坦领土,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长期以来,以色列在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实施犹太移民政策,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力求通过改变其占领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大以色列国。 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 以色列前总理沙龙 [4]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成立,其目标就是要在“巴勒斯坦领土上消灭犹太复国主义”。从此,巴勒斯坦开始了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多年的战争使双方认识到,谁也无法消灭谁,战争解决不了问题。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巴以双方开始寻找政治解决的途径。 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在阿以和谈中,巴以和谈是构成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1993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以来,双方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然而这些协议由于以历届政府的有意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尽管根据有关协议,1994年5月巴勒斯坦开始自治,但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却因双方在耶路撒冷的归属、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巴以边界划定等棘手问题上分歧太大,巴以双方至今没有达成永久性和平协议。 2000年9月,以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巴以流血冲突,特别是2001年3月沙龙政府上台以后,由于沙龙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政策,巴勒斯坦一些激进组织针对以色列人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致使以色列采取了强烈打击报复,巴以双方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3] 编辑本段 冲突经历 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对巴勒斯坦委任统治,同日,犹太复国主义 以色列国旗 者宣布成立以色列国。15日,阿盟国家军队进入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战争正式开始。 第二次中东战争 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于1956年10月29日,对埃及发动了突然袭击,这就是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 1967年6月5日早晨7时45分,以色列出动了几乎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的一切机场进行了闪电式的袭击。空袭半小时后,以色列地面部队也发动了进攻。 第四次中东战争 又称十月战争,阿拉伯国家称"斋月战争",以色列称"赎罪日战争"或"十八天战争"。1973年10月,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失地和摆脱美、苏造成的"不战不和"被动局面,向以色列开战。 第五次中东战争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而出动陆海空军10万多人,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这是继第四次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最大的一次战争,称为“第五次中东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巴解伤亡3000余人,被击毁坦克100余辆,火炮500门,400多座秘密仓库被占领。叙利亚军队伤亡1000余人,损失坦克400余辆,飞机58架。 巴勒斯坦国旗 2008年巴以冲突大事记 1月17日,以色列关闭加沙口岸。1月23日,哈马斯武装等突破加沙与埃及的一处边境口岸,数以千计的加沙人涌入埃及抢购生活必需品。2月3日,埃及安全部队和哈马斯武装重新关闭边境。 2月27日至3月3日,以色列在加沙发动“热冬”攻势,12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于冲突。 3月6日,西耶路撒冷一处犹太人机构遇袭,8名学生死亡。哈马斯声称对袭击负责。 6月19日,哈马斯和巴勒斯坦其他派别与以色列达成为期6个月的停火协议。6月25日,5名哈马斯武装人员被炸死。 8月2日,以军士兵朝试图逃离加沙的希里斯家族(该家族与巴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联系密切)成员开枪,打死4人,打伤20多人。 11月5日,以军在加沙的一次行动造成6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哈马斯随后恢复向以色列境内发射火箭弹。 11月14日,以色列南部地区当天凌晨遭到至少16枚火箭弹袭击,十几人受伤。当天上午,以军空袭加沙地带,打死两名巴武装人员。 11月16日,以色列空袭加沙地带东部,4名巴武装 以色列空袭加沙 人员丧生。 11月27日,以色列军队在约旦河西岸地区逮捕23名巴勒斯坦人。巴官员说,以方当天在拉姆安拉、希伯伦、纳布卢斯和图勒凯尔姆等城市也发动大规模逮捕行动,其间有枪击事件发生。 12月2日,以色列军队的坦克和推土机开进位于加沙地带南部的拉法市,随后以军直升机发射一枚导弹,造成两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多人受伤。 12月18日,哈马斯与以色列为期6个月的停火协议到期。哈马斯即日起宣布结束停火,并不再延续。从19日至26日,哈马斯向以南部地区发射了200多枚火箭弹和迫击炮弹。 12月24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发表声明称,5名卡桑旅武装人员在“执行任务中”死亡,该组织随后向以南部城市发射迫击炮弹作为报复。 12月25日,以看守政府总理奥尔默特呼吁阻止哈马斯袭击以色列。以外长齐皮·利夫尼发誓要终结哈马斯对加沙的控制。[5] 编辑本段 争论焦点 耶路撒冷地位问题 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地区中部,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共同圣地。 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耶路撒冷为国际化城市,由联合国管理。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耶路撒冷被阿以双方的停火线由北向南切割为东、西两个部分,巴勒斯坦人居多数的东区被约旦(当时叫外约旦)占领,犹太人为主体的西区被以占领。1967年以占领东耶路撒冷,1980年7月以议会通过法案,宣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久首都。 巴勒斯坦自20世纪60年代就宣称耶路撒冷是巴领土的一部分,以必须全部放弃。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建国,耶路撒冷为巴勒斯坦国首都。 边界划分问题 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81号决议,决定在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犹太国”和一个“阿拉伯国”,其中,“犹太国”占约1.49万平方公里,“阿拉伯国”占约1.15万平方公里。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阿拉伯国”因阿拉伯人拒绝分治决议没有诞生。在随后爆发的第一次和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占领了包括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东耶路撒冷等在内全部“阿拉伯国”领土。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第242号和第338号决议,要求以撤出所占领土。长期以来,巴方坚持并决心将在1967年战争爆发前的边界内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但以政府则坚持未来以巴边界不能回到1967年战争前的状态。 犹太人定居点问题 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以移民定居而形成的国家。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后,以开始在被占领土上修建犹太人定居点。以内政部统计数据显示,从1972年至2008年,约旦河西岸地区的犹太人定居点人口从1182人增加到了28.58万人,东耶路撒冷定居点人口已达到将近20万人。2005年8月,以曾在实施单边行动计划时,撤出位于加沙地带的全部21个定居点和4个位于约旦河西岸北部的定居点。但在此后几年中,以并没有停止定居点建设。 长期以来,巴方坚持要求,以必须拆除全部定居点,而以方强调定居点建设是根据“自然增长”的需要。按照巴以1993年签署的“奥斯陆协议”,以定居点扩建只能在人口“自然增长”的基础上进行。 难民回归问题 巴难民问题是历次中东战争特别是第一次和第三次中东战争的产物。战争先后导致100多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据联合国有关部门统计,巴难民已超过470万人,除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外,这些难民主要分布在约旦、黎巴嫩、叙利亚。根据联合国1948年通过的第194号决议,巴难民具有回归权。但难民能否回归、回归多少将涉及巴勒斯坦、以色列等中东相关国家的民族构成、人口比重和社会安全等重大利益。因此,在巴以和谈中,以方坚持巴难民就地安置,反对回归。 水资源分配问题 巴勒斯坦地区60%以上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包括地表水、河流和地下水等可再生水资源总量估计为20亿立方米。在数量上,以占有和消耗全部水资源的80%,巴只能享用剩余的20%。另外,巴以关于水资源分配还涉及边界划分、犹太人定居点前途等问题。因此,以反对彻底同巴进行水资源再分配,主张共同管理水资源,以保证以水资源安全不受威胁。巴则坚持收回所有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水利设施的所有权,拒绝接受与以共同管理水资源。[6] 编辑本段 如何解决 中东问题多边会谈 中东问题多边会谈,指的是由阿以冲突各方、其他中东国家及美国、俄罗斯、欧盟等参加的多边会谈,其目的是在更大范围内探讨中东的地区性问题,为阿以之间的双边和谈创造条件。 第一次中东问题多边会谈于1992年1月在莫斯科举 中东会谈 行。会谈涉及包括军控与安全、水资源利用、难民安置、经济合作、环境保护等5个重要地区性问题,并分成5个相应的小组进行讨论,协商在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就这些问题举行多边谈判。中国代表团首次参加了中东和会。不过,叙利亚和黎巴嫩以双边会谈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为由拒绝出席会议。巴勒斯坦代表团也因在代表权问题上同以色列发生争执未能与会。 此后,中东多边会谈分组会议分别在不同的地点举行多次。1996年以后,由于巴以和叙以和谈中止,多边会谈也随之中断。 2000年2月,在俄罗斯和美国共同倡议下,中东问题多边会谈部长级会议在莫斯科恢复举行。来自以色列、埃及、约旦、沙特阿拉伯、突尼斯、加拿大、挪威等国的外长以及巴勒斯坦、日本、欧盟、瑞士等国家和组织的高级代表出席了会议。叙黎再次拒绝与会。中国代表应邀出席了会议。 2000年9月底,巴以大规模流血冲突爆发。为了结束巴以流血冲突,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同年10月,中东问题多边首脑会议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来自埃及、美国、巴勒斯坦、以色列、约旦等国首脑以及包括欧盟、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高级代表出席了会议。 沙姆沙伊赫多边首脑会议在安全安排、恢复和平进程以及成立国际调查委员会调查巴以暴力冲突的起因等方面达成了协议。但除了成立调查委员会这一项外,协议其他部分并未得到执行。此后,尽管国际社会多次呼吁,中东问题多边会谈却一直未能举行。[7] 巴以签署的主要协议 一、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又称“奥斯陆协议”):1993年9月在华盛顿签署。宣言规定,允许巴勒斯坦人在加沙-杰里科地区先行自治,巴最终地位的谈判在1999年5月4日前解决。 二、《开罗协议》:1994年5月4日在开罗正式签署。这是关于实施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的最后协议。根据协议,以完成了从加沙和杰里科的撤军。巴勒斯坦开始实行自治,成立自治政府。 三、《塔巴协议》:1995年8月在埃及塔巴草签,9月28日在美国白宫正式签署。这是一份关于扩大巴勒斯坦自治范围的协议。根据协议,以军将从约旦河西岸包括希伯伦在内的7座主要城市撤出。 四、《希伯伦协议》:1997年1月17日,巴以正式签署《希伯伦协议》,同日,以军从该市80%的地区撤出,交由巴勒斯坦警察控制。 五、《怀伊协议》:1998年10月23日,巴以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怀伊种植园达成临时和平协议。协议规定以将从约旦河西岸13%的土地上撤军。 六、《沙姆沙伊赫备忘录》:1999年9月5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签署,是有关执行怀伊协议的新协议。双方同意1999年9月13日开始巴勒斯坦最终地位谈判,并于2000年2月15日前就耶路撒冷地位等问题达成框架协议,2000年9月13日前达成最终协议。 此后,由于巴以双方在关键问题上分歧巨大,巴以在巴勒斯坦最终地位等问题上的谈判未取得任何进展。[8] 四、http://www.globalissues.org/article/119/the-middle-east-conflict-a-brief-background 1800s To World War II Towards the end of the 1800s questions arose as to how the Jewish people could overcome increasing persecution and anti-Semitism in Europe. The biblical Promised Land led to a political movement, Zionism, to establish a Jewish homeland in Palestine, in the Middle East. From 1920 to 1947, the British Empire had a mandate over Palestine. At that time, Palestine included all of Israel and today’s Occupied Territories, of Gaza, West Bank, etc.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Jewish people immigrating to the “Holy Land” increased tensions in the region. European geopolitics in the earlier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in the wider Middle East region contributed to a lot of instability overall. The British Empire, especially, played a major role in the region. During World War I, in 1916, it convinced Arab leaders to revolt against the Ottoman Empire (which was allied with Germany). In return, the British government would support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dependent Arab state in the region, including Palestine. Yet, in contradiction to this, and to also get support of Jewish people, in 1917, Lord Arthur Balfour, then British Foreign Minister, issued a declaration (the Balfour Declaration). This announced the British Empire’s support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Jewish national home in Palestine.” As a further complication, there was a deal between Imperial Britain and France to carve up the Arab provinces of the Ottoman Empire and divide control of the region. The spoils of war were to be shared. As with the 1885 Berlin Conference where Africa was carved up amongst the various European empires, parts of the Middle East were also to be carved up, which would require artificial borders, support of monarchies, dictators and other leaders that could be regarded as “puppets” or at least could be influenced by these external powers. Back to top Post World War II To 2000 After World War II, the newly formed United Nations (which the

『贰』 大学体验英语快速阅读教程2(第二版)的翻译

Unit1
A篇 学无止境
故事发生在一所东部大学里。那是终考的最后一天。一幢教学楼的台阶上围着一群大四的工科生,都在谈论即刻就要开始的考试。他们脸上都带着自信。这是毕业前的最后一场考试了,考完后,即是毕业典礼。然后他们将各奔前程。
话题转到了工作上,有的谈起了找好的工作,有的则谈论着要找的工作。4年的大学学习给了他们自信,使他们觉得自己足以征服世界。
眼前这场考试,不过是一碟小菜罢了。老师已经说过可以携带所需的任何书本或笔记,只要不在考试时交头接耳就行了。
学生们兴高采烈地步入教室。试卷发下来了。看到只有5道论述题,他们一个个脸笑上开了花。
3小时过去后,老师开始收卷。学生们先前的那份自信再也看不到了,而是满脸惊慌。老师握着试卷,面对全班,大家都沉默不语。
她扫了一眼眼前这一张张不安的脸,问道:"5道题全答完的有多少?" 没人举手。 "做完4道的有多少?" 还是没人举手。 "3道呢?两道呢?" 学生们再也坐不住了。 "那么一道呢?总有做完一道的吧。" 教室里依然鸦雀无声。老师搁下试卷,说道:"这我早料到了。"
"我只是想让你们牢牢记住,即使你们已经完成了4年工科学习,这个领域你们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其实,你们答不出的这些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她笑了笑,接着说,"这门课你们都能通过,但要记住,你们虽然已经大学毕业,但学习才刚刚开始。"
多年后,我已忘了这位老师的姓名,但牢牢记住了她的教诲。
B篇 回眸大学
4年的时光已经过去,这一刻终于来临了。不到两周,我就要毕业了。此刻回想起来,我仍不敢相信时光飞逝如斯。我依然记得第一天去上课时的情景,我一边望着课表背面的地图,一边打听教学楼在哪儿。现在我已是大四的学生,常会以羡慕的眼光看着一年级的新生。每天我都祈愿时间会凝滞,接下来的两周过得更慢一些。许多我认识的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毕业,我却恰恰相反。我宁愿时光倒流,再度重温大学生活的每一天。
大学生活使我学到了许许多多,而且大都是在课外学到的。大二的生活也许是我生命中最值得留念的一段。正是这一年,我终于让妈妈相信我住校没有问题,她终于让我去了。正是这一年,我结交了一些终身好友,历经多次的成功与失败使我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大二生活还有着种种新的尝试,到山地去野营,把信手涂鸦的诗投到报社,还在课堂上给老师画漫画。
走在校园熟悉的路上,不知不觉中就陷入了深深的反思和对往昔的回忆中。发觉自己好想从头来过,再次体味大学生活的欢娱和激动。一想到毕业心里就一阵阵恐慌。从记事起我就一直在读书。我觉得还有很多东西想学,可是却不得不毕业了。世界如此之大,可能发生的事情太多太多。过去4年中,我一直被一张安全的网包围着。学生这个身份总能让人感到欣慰,使我可以躲开外面世界的无情现实。
不到两周就要离校了,每每想到就要毕业,我就打心眼儿里感到不安。因为我从记事起就一直是名学生。我觉得自己是在回避毕业。每当别人问起我大学毕业后打算做什么,我就想大声尖叫,我不知道以后想做些什么。甚至不敢想像早上醒来没有课上会是什么样的情形。
不久前,一次面试时,有人问我,"这是不是你想干一辈子的工作?"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还差点儿笑出声来,不过我还是说了实话。以后的事情,我说不好--谁知道将来会是什么样子?过去的4年中,我已多次改变了想法,一辈子就干一行的想法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午夜漫步于校园,我意识到自己将会多么怀念大学生活。每一个小小的事物都显得分外美丽,每一个小小的事物都让我意识到大学生活是多么精彩,多么独特。当依依不舍地关上我的大学生活之门时,我将永远珍藏这些日子。
Unit2
A篇 因特网与教育
教育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上学是因为想了解周围的世界,同时也拓宽自己的视野。过去,传统的教室常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和探索美妙的知识世界的场所,但现在,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先进的技术正逐步取代这些交互式的活动并给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国际因特网便是其中的方式之一。通过因特网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许多人认为它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有效。有了因特网,学校能够开发出大量的学习材料以供学生随时从网上获取。在网上,学生对各种课程和时间段有多种选择。因此,完成一项教育计划对学生而言就不再成为问题了。我们发现,在线教育为我们提供了绝好的信息资源,节约了时间和金钱,而且十分方便。
以前,每当需要查找资料的时候,我们总是去图书馆并在那儿花上几个小时找寻所需的资料。今天,我们自己家里也拥有了一座图书馆,而且一天24小时开放。以我初为人母的个人经验来看,我发现使用网上信息对我非常有帮助。当我在家照看孩子的时候,我仍然可以和外界保持联系并搜寻任何我所需要的教育资料。我还可以在家中和我的同学们交流思想、观点和信息。
因特网不仅仅是一个巨大的信息源,而且还能够为我们节约时间和金钱。有人预言,由于可以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未来的教育将会比现在便宜得多。购置土地和建筑房屋的费用,以及教师的工资都在持续增长,这就使传统教育比在线教育花费更多。此外,常规的(离线)课程,严重地依赖于书本和其它传统的印刷资料。然而,在线教育则通过电子手段来显示教师授课内容、学生笔记和布置作业,这样每年可以节约数千美元。同时,在线教育还不需要教室,因为大部分网络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来参与讨论和进行小组项目。
在因特网上开班授课也非常方便,因为它不像传统教育那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客观限制。首先,以教室进行教学对于每个班上课的学生有数量限制,然而,教室对网络教育来说根本不是问题,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接受教育。学生们不必拼尽全力地去注册他们喜欢的课程。此外,因为没有时间限制,所以只要学生需要,他们可以反复做练习。
教育会越来越多地在网上推广开来。 在以什么方式和什么时间上课的问题上,学生们会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将很容易就找到自己喜欢的班,而且可以多次复习教学内容,使用教材,直到满意为止。因特网不仅为我们寻找乐趣提供了一个绝妙的机会,而且可以让我们以更方便和更经济的方式学到知识。在我看来,未来的在线生活是不可避免的。
B篇 凯莉?麦基
宾西法尼亚州斯蒂尔顿市的凯莉?麦基从来没有想过参加远程教育课程的学习。她已经在一所商业学校获得了毕业证书,已婚而且有孩子,是一名律师助理。但是自从她摔断颈椎变瘫痪之后,她的生活从此被永远地改变了,那时她才27岁。
随着时间的推移,凯莉学会了移动手指并可以使用计算机,借助电动轮椅的帮助,她能够设法处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尽管这种进步还不足以让她继续自己从前的职业,但是其它的机会已经出现。
凯莉说:"那次意外改变了我对生活的看法,因为我没有学位,所以我马上开始寻求教育机会。"大多数的传统教育方案不允许她既能接受教育,又能照顾好正在成长的子女。于是,凯莉选择了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远程教育。
"远程学习是十分艰难的,但是我的孩子让这一切充满价值。尽管由于一些原因就算是获得了学位我也不能参加工作,但我将会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为我的孩子们树立一个好榜样,同时我学到的知识对他们将来的成长也会有帮助。远程教育让我的生活从悲剧转变为胜利。她说:"远程教育给我提供了一个追求我自己的目标和个人工作的机会。我的教育和我的残疾,我的家庭生活的问题以及照顾我的孩子们等问题是分开的。"
对凯莉的经历,盖里?E?米勒,远程教育助理副院长兼国际校园的主任盖里?E?米勒是这样评价的,"凯莉的情况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告诉我们对那些不能从传统的校园教育计划获得教育的学生,远程教育对他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冲击。"
远程教育和世界校园的学术顾问,简?爱尔兰德补充说道:"凯莉让我们想起了远程教育的使命--无论学生的地理位置和生活状况如何,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经历。我们在许多真正需要接受教育的学生身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凯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凯莉是一个成功的学生, 她每个学期都修12个学分。她计划完成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学士学位,然后在网上继续她的硕士学位的学习。
毕业之后,她希望为伤残群体工作,也许会在一个康复机构担任顾问。简?爱尔兰德认为凯莉毫无疑问能实现这一目标。
凯莉非常感谢她的优秀的教师们,也感谢提供给学生的各项帮助,这包括经济资助、残疾人服务和职业再培训工作。许多工作人员都称赞凯莉表现非常出色。
苏珊?韦特克丝,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杜博瓦校区的英语教师说:"凯莉不仅激励了其他的学生,同时也激励了那些有幸认识她的工作人员。她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事业是多么有意义。" Unit3
A篇 俱乐部和社团
聚会、喝酒、吃饭--哦,还有工作--都让时光流逝,但你内心深处确有一些很想追寻的东西,却无法实现。你一直在寻找的,我的朋友,就是将你自己投身到大学社团中的机会,去发现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些团体在像牛津这样的城市里散发着勃勃生机。
不论你是想保持已有的兴趣,还是培养新的爱好,你首先应该到牛津大学学生会的新生集会上去看看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俱乐部。手持一张新生集会的入场券,你就可以得到一份崭新的关于牛津大学方方面面的综合指南。如果你错过了这场集会,别泄气,在新生周里发给你的牛津目录上,你将看到各种社团的介绍。你不妨稍作浏览--这可是你见识大学生活的重要机会。
人们投身社团生活的程度各不相同。有的完全沉醉于一个俱乐部,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几乎不跟非本俱乐部成员说话,直至成为该组织的领导者。其余的人更愿意选择灵活的方式,参加几个社团,参加凡是他们感兴趣的活动。 还有许多人,也许有点笨,完全无视大学社团的存在,只是与大学里的伙伴们在一起打发时间。
社团使人们有大量的机会结识校园以外的人,特别对于文科学生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别忘了,许多学院有自己兴盛的社团,你也能在新生周里加入这些社团。音乐和戏剧总是很受欢迎,有兴趣的人聚在一起做点什么,也并非难事。如果你有心为学校新搞一个莎士比亚说唱社团,你可以向大学校监申请注册,还可获得启动资助、贷款及其他好处。
尤其是对大社团而言,其中的一个负面就是学生的钻营。"钻营"指的是有些学生在俱乐部或社团里追求职位的提高(通常是要做主席),有些社团,比如牛津大学学生俱乐部或同业协会总能吸引那些比别人更有野心的人。当学生们突然想到他们空白的履历,想到履历将与他们将来能否找到一份高收入的工作密切相关,想方设法往上爬就几乎是在所难免的了。尽管如此,也不用担心:绝大多数学生不赞成这种自我钻营的行为。他们能够从容的面对生活。
三百多个社团,对每个人来说,都应该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除了一些倾向明显的政治聚会和体育俱乐部外,所有的主要宗教都有自己的组织;有热衷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与文化的社团,从中国到保加利亚,以及从苏格兰到埃塞克斯的英国各地区;有热衷于义工、文学、音乐、戏剧和科幻小说的协会;还有五花八门的奇特组织,比如玛格丽特女子学院布丁协会,牛津特技协会,以及普胡牌友协会。你会喜欢它们的。
B篇 心态平衡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保持心态平衡十分必要。生活中心态失衡,既无法很好地工作,心身也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生活中有时心态失衡,人们就会觉得不满足,不愉快。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曾经历过巨大的压力,也试着用各种办法调整自己来减轻压力。最终我发现,好好利用业余时间是个办法。业余时间对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否则,我肯定会要发疯的。我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于读书,听音乐,跟生活中的朋友交谈,或者跟网上遇到的人聊天。我真的很喜欢在外面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读沃尔特?惠特曼和罗伯特?弗洛斯特的诗歌或著作。如果我没有时间做这些,那我也干不好别的事情。读书放松的同时,听音乐对我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我情绪低落,我就听慢悠悠的歌,如果我心情高兴,我就听快节奏的歌。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能表达不同的情感。音乐能触及灵魂,确切地说,我认为音乐表达的实际上就是心灵的感受。
生活中的朋友和网上的朋友都是我业余时间和社交生活的一部分。朋友对我来说总是重要的。不论我做什么,他们都是我的支柱。不论我处于什么情况,我的好朋友们总是支持着我。没有他们,我不可能过着健康的心态平衡的生活。不久之前,我经历了一小段时间的失意。手头所有的工作都没有进展,也不再跟朋友们谈心。就这样过了一个礼拜,我的一个好朋友将我拉到一边,邀我跟她出去散步。我们谈到我的情况,她帮我一起分析我到底想干什么。真不知道如果她不在我身边,我会怎么样。
许多事情都有助于你调节心态。压力是一种十分危险而又累人的经历,往往是消沉和不幸的开始。但如果真有了压力,你应该做点什么而不光是等待,比如跟朋友说说,或是听听音乐。这样你也许就会觉得自己不该这么沮丧,这么心事重重。
在生活中,保持心态平衡是很重要的。要是心态失衡,每一天的生活都将是难熬的。大胆创新地利用业余时间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Unit4
A篇 玛塞娜的工作经历
进大学不久我就下定决心,在进入"现实世界"前先到国外呆一段。四年级的时候,我的大多数同学都在忙着为"现实世界"的工作面试,我却在研究怎么才能去另外一个国家工作。刚开始打听的时候,我对去哪儿,干什么都很随便。我就是很想出国,让我干什么都行。
不久我就听说了一个叫"北美学生英国大学俱乐部"的计划,像是专为想出国工作的学生制定的。它给在读或是刚毕业的学生提供工作签证,让他们能到海外工作。因为语言相通和找工作容易的关系,在六个可供选择的国家中我选择了英国。
毕业两个月后我横渡大西洋,到伦敦之前花六个礼拜把整个欧洲跑了一遍。1997年8月24日,我带着一张工作签证来到伦敦,但却没有工作,也没地方可住。我得承认那确实挺让人害怕的!到的第二天,我度过了我的第一个英国假日--银行休假日。这是个全国性的假日,到处关门歇业。直到第三天,我才去了"北美学生英国大学俱乐部"的办事处,熟悉了一下情况。在此过程中,我了解到一切有关在英国生活工作的细节。我知道了该怎么逛街,怎么写英国式的履历,交税,买健康保险,旅游,找住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怎么找份工作。我最关心怎么找工作,因为我所带的钱已所剩无几,得尽快弄一份薪水。
事实证明找工作就像写履历一样简单!"北美学生英国大学俱乐部"计划在伦敦很有知名度,许多雇主都加入了这项计划。因此很多领域都有许多工作机会可供选择。我找工作的时候,我选择了三个不同的雇主,将自己的简历和附函传真给了他们。第一个星期我进行了三场面试,接受了我的第一个工作机会,为美林银行工作。我在美林的办公室是在一幢漂亮古老的楼房里,离白金汉宫只有两个街区。那儿的人都很友好,工作也很有意思。
适应伦敦的生活并非难事。不光如此,这儿值得一看的东西太多了。我在这儿呆了六个月,可能只走了一半我打算要去的地方。
在伦敦工作有许多好处。其中一个就是能融入到上班族中,真正领略一番英国的文化。我的大多数同事都是英国人,因此,通过大量接触英国人的日常生活,我确实觉得自己了解学习了英国的文化。其次,像这样在另一个国家生活、旅游也是很经济的,因为大部分工作都足以让你支付房租,生活费和旅游费。第三,你有机会得到宝贵的工作经历,让你的履历看起来也更加国际化。
迄今为止,到伦敦工作是我做过的最好的决定。我毫不犹豫地把它推荐给大家!
B篇 独立生活
我第一次决定离开家是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那时我与父母相处不是很融洽。兜里装着大约一百美元,我就想着要离家出走。刚离开家三个星期,我便开始想家了。与父母一起生活完全不同于独立生活。说独立生活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经历,主要有三个原因: 更具责任感,更有决策权,以及更多的创造性。
首先,明白了独立生活更需要责任感。我的父母常会分配给我一些几乎每天都必须完成的工作。只要没有完成分配给我的工作,我就会受到责骂。但是现在我独自生活了,我必须完成自己的职责,即使没有人要求我这么做。一旦没有完成,我就得独自承担相应后果。
对我来说,独立生活的另一个经验就是,现在我有更多的决策权了。现在我独自生活,父母没在身边,不能给我建议,因此我不得不更加小心谨慎了。既然现在我是独立的了,就必须自己做决定。比如,我必须在不伤害任何人的感情和不受父母的支配的情况下,做出最好的决策。
因此,通过独立生活我变得更具有创造力。我能设计自己的未来。我制定了自己要遵守的规则。我用木工工具, 设计制作自己房间里的所有家具。我写了许多歌曲, 并把它们保存在我的笔记本里,等着送给感兴趣的歌手。这对我而言是一个很好的经历,因为我常认为有创造力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然而,当我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之所以很难有创造力,就是因为我老是跟着他们的想法跑。
总之,这些就是我和父母一起的时候,以及我独处的时候会发生的事情。另外,我认为对世上所有的人来说,应先爱他们的父母,爱他们自己,然后才去爱别人。大家都应该学会独立生活,但同时也要学会关爱赡养他们的父母。对于父母教给他们的生活之道,都要一一照做。同时也要使用自由选择的权利来达到自己希望的目标。
Unit5
A 篇 信息台
很小的时候我就发现,在电话里什么地方住着一个神奇的人——“信息台”,她无所不知。
初次与这个人邂逅是妈妈不在家的一天。我在工具凳旁玩耍,锤子砸伤了我的手指。痛得不得了,但没有人来安慰我。我在屋里走来走去,不住地吮着阵阵作痛的手指,最后走到了电话机旁!
我飞快摘下了听筒,贴在耳朵上。“信息台吗?”我冲着话筒说道。咔嗒两声后,耳边响起了一个细小清晰的声音。 “信息台。” “我弄伤了手指……”我哭喊着。因为有个人听我倾诉,泪水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妈妈不在家吗?” “家里除了我没有外人,”我抽泣着说。 “流血了吗?” “没有,我用锤子砸伤了手指,好痛。” “你会开冰箱吗?”她问。我说,会。 “那你铲一小块冰下来,敷在手指上。” 从此以后,凡事我都打电话找“信息台”。我向她请教地理作业或数学题。
我的小鸟金丝雀死时,我告诉了“信息台”这个痛苦的消息。她试图安慰我,但我还是很伤心。我问她,“为什么鸟儿歌唱得那么好听,让所有家庭都开心,到头来还是变成了笼底的一堆羽毛呢?”她一定体会到了我深深的痛楚,因为她平静地说,“保罗,永远记住另外的世界也可以唱歌。”不知怎的,我感到好受些了。 又一天,我拿起电话问,“你怎么拼写 ‘感激’呢?” 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太平洋西北岸的一个小镇子里。我九岁时,全家搬到了波士顿。 十来岁时,那些童年的谈话从未真正从记忆中消退。这时,我体会到了她肯把时间花在小孩子身上是多么的有耐心,多么体贴,多么善良。
几年后,我去念大学途中,飞机中途在西雅图降落。我有半小时左右的转机时间。想都没想我就拨通了家乡的接线员,说“我要信息台”。
奇迹发生了,我听到了那个熟悉的细小而清晰的声音,“这里是信息台。”事先我并没想好,却分明听到自己在说,“你能告诉我怎么拼写‘感激’吗?”
好一阵子没人说话。而后有人轻轻地答道,“我想你的手指现在一定不疼了。”
我笑了。“真的还是你,”我说,“你知道那时候你对我有多重要吗?” 我告诉她这些年我常常念起她。我问她可不可以再给她打电话。 “当然可以,”她说,“说找莎丽就行了。”
三个月后我回到西雅图。一个不同的声音答道,“这里是信息台。”我说要莎丽接电话。“你是她的朋友吗?”她说。“是的,是她的老朋友,”我答道。 “很抱歉告诉你,”她说,“五个星期前莎丽去世了。” 正准备挂电话,她说,“等一等。你说你叫保罗是吗?” “是的。” “哦,莎丽留了口信给你。”她说,“告诉他我还是认为另外的世界也可以唱歌。他会明白我的意思的。” 我说了声谢谢,挂断了电话。我明白莎丽的意思。
B 篇 网络—我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作为一种资源,国际互联网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它覆盖面广,上网容易,提供的信息量几乎是无穷无尽的。作为获取知识的一个卓越的来源,网络正在领导着一场‘信息革命’。网络已经为世界带来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还在继续。要是你马上就需要最新的信息的话,除了网络你和少有其他选择。
在过去的12年中,我一直在参与技术研究。最初,我从文字参考资料中获取软件信息,后来我从光盘获取信息。网络作为一种研究工具的出现,极大地拓展知识的获取的范围,大大地降低了我们在每一项工作上所耗费的时间。
在网络上我花了大部分时间查询计算机技术信息,我把这些信息用在微软应用课堂上并在工作上提出技术性建议。工作之余,我对金融界的很多领域非常感兴趣,网络成了我的这个爱好的重大信息源。
我不能想象没有网络的日子将会怎样。尽管筛选各种信息需要花费时间,但经过多年的使用后,我发现我能快速地分析搜寻的结果并找到最合适的网址。网上的信息量多得让人难以置信,所以重要的是得记住自己要搜寻的目标而不要偏离主题。
当你能证实网上所提供的信息是准确无误的时候,网络便是一个伟大的资料库。就像其他的资源一样,网络既有好的信息,同时也有不好的信息。根据你所搜寻的目标,你可以自己判断这些资料是否相关。重要的是,不要相信你所查阅的所有东西,尽量避开个人网站,并设法先弄清楚谁是该网站的负责人,然后再接受它提供的信息。
网络使用得越多,就觉得越顺手,你就会用得更多。网络确实能帮助你节约时间,并能使你在做研究时集中资源并找出有用的信息。
总的来说,用网络查阅资料让我们有机会把效率提高好几倍。当我找到资料却没有时间去阅读的时候,我便把它打印出来留到以后阅读,或者在乘火车上下班的途中阅读。除此之外,当我找到有用的资料时,只需几秒钟的时间我就可以与我的同组成员及其他业务同事分享。这增强了我的联网能力,我可以和许多在某一领域有相同兴趣的人保持联系。
网络为快速查找信息提供了一种极好的方法。它让用户在研究开始的时候就能得知信息,而不是要等到结果发表之后。网络也提供了高度协作的工作环境,通过它可以和同事们随时交换意见.
网络是方便快捷地获取知识一种极好的方式,通过它可以访问公司的网页,发送电子邮件询问问题,研究课题,开展调查,参加一些特别专题讨论,为将来的分析收集信息,做这些事情都不用自己亲临现场。
暂时码了这些以后再码剩下的
但愿能帮到你,希望采纳.........

『叁』 谁有《大学英语外报外刊阅读教程》(第二版)课文译文啊

http://detail.bookuu.com/1992467.html

直接买一本吧亲。没人会在网上下这个来内看的。。容。

『肆』 英语报刊阅读教程

为什么要挖出长死生之际,自乔治·华盛顿在1789年在纽约市的联邦大厅宣读誓言以来最吸引人的inaugurals?因为现在我们是谁-在哪个国家,种族,年龄和性别的传统障碍,摇摇欲坠的流动在许多方面从LBJ然后。同时,10月份的一天,他的语言冲突,强调国家的移民所带来的变化,偶尔警惕。我们喜欢说,我们喜欢新的,但熟悉的,来思考它,是非常舒服,太。所以这将是在未来几年的大熔炉的美国,还是美国的怨恨?美国林肯的更好的天使,还是美国尼克松的沉默的大多数?
答案几乎是肯定的,我们将一种或另一种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情况,这些美洲。认为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往往比与尼克松与林肯的原因之一,不过,是“我们”越来越棘手快速,轻松地在种族,民族和宗教方面的定义。2009年我们的人民是不是1959年或1969年我们的人民,甚至1979。那是因为林登·约翰逊。
典型的美国也有一些是从德州复杂,有天赋,最终悲惨的政治家转化,但在不经意间,主要是盎格鲁-撒克逊国家有关伐木白人到一个国家,在大致相同的量的时间,让我们从约翰·F·肯尼迪的就职典礼,将有更多的人的肤色比白人。(简写,预计将发生在2050年左右,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到来,“多数与少数”的国家,但如果少数股东实际上是多数,我们应该找到一个更清洁的语言方式来谈论即将到来的现实。)

『伍』 谁有美英报刊阅读教程第二版(端木义方)的答案

生云石传奇w

热点内容
39天电影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发布:2024-08-19 09:18:18 浏览:939
可投屏电影网站 发布:2024-08-19 08:19:20 浏览:140
农村喜剧电影在线观看 发布:2024-08-19 07:46:21 浏览:300
电影院默认区域 发布:2024-08-19 07:39:02 浏览:873
台湾金燕全部电 发布:2024-08-19 07:30:20 浏览:249
在哪可以看网站 发布:2024-08-19 07:29:06 浏览:467
电影tv版app 发布:2024-08-19 07:28:17 浏览:51
韩国伦理电影在什么地方看的啊 发布:2024-08-19 07:18:34 浏览:835
韩国找女儿那个电影 发布:2024-08-19 07:18:34 浏览:667
惊变温碧霞在线播放 发布:2024-08-19 07:10:13 浏览: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