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语阅读 » 如何进行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如何进行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0-12-31 21:00:05

⑴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学

阅读能力是英语语言能力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英语学习手段。无论对于学生将来应试还是未来的生存发展,阅读都是一种非常必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小学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在小学有效地开展英语阅读课教学呢?
一、有效预习——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应及时给学生提供有关课文内容的背景知识材料和预习练习,指导学生预习。背景知识材料有助学生理解课文,也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其视野。预习练习能使学生明确预习目标,使预习有的放矢。课前预习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作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
二、有效参与——提供阅读实践活动的保障
课堂导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篇章结构、主题思想、细节信息到文章寓意等多方面地理解课文。这一程序由以下三个环节组成:
1.引入新课引入新课就是把课文的主题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文提供的语言情境中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对于不同课文,教师应采用不同形式导入新课,常见导入新课形式有:提问、讲故事、设置悬念、介绍背景、观看影片、唱歌等。
2.作出预测,预测就是预先推测或测定。 预测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故事的题目或图片去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可能用到的词汇,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主要词汇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句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输出,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了自主学习、自主参与的能力。
3.设计任务英语阅读。教学必须在主体参与方面解决问题,增加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的机会和时间。英语阅读教学形式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式”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式活动,就是让学生作为阅读实践活动的主角,并使阅读活动作为一种主动的、探索式的认知体验。在“任务式”活动中,教师应多层次,多形式设计阅读活动。
三、有效练习——拓展阅读能力的空间
阅读课后,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练习、巩固和扩展在阅读课中新学到的语言知识,还要发展其说和写的能力。课后练习有多种多样,要针对不同的阅读课而设计练习形式有表演文、缩写、改写课文、复述故事等。在关注课后练习的同时,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能,教师还可以布置课后阅读,延伸课堂阅读。阅读后可以以手抄报或英语读书笔记的形式展出。给学生搭建一座展示自己英语学习风采和获得成功感的平台。
四、阅读环境——营造阅读活动的氛围
阅读环境是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阅读的场所。
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如文字材料、书籍、英汉双解词典,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教师按学生层次的不同因材施教,给予不同的指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阅读应当被促进和支持而不应受到严格的控制与支配;阅读环境则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活动意味着给学生更多的主动与自由,充分发挥学生使用工具和利用资源的自觉性、选择性。
五、师生角色——有效阅读的策略
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请学生做“老师”,解释句子,分析文章结构和段落,综合文章的中心思想。让学生分析、综合教材,难度是比较大,教师有必要对其不足之处进行修正、补充和评议,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虽然学生未必能够对课文中的句、段做出令人满意的分析,但这一过程实践和锻炼了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使原来由教师来解决的问题在讨论中共同求解,主体意识得到进一步激发,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体现。学生在自导与互补中掌握了学习方法,形成了学习的能力。
六、学生主体——多样的阅读模式
发挥学生主体性并不等于教师丧失了作用或者担子轻松了,相反,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更具挑战性。教师要创造一种积极的气氛让学生得以充分调动、充分发挥,这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担负的协调作用所要求的。

⑵ 如何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教学设计

正当今抄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飞速发展。英语作为传输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其水平高低往往决定了个人吸收有用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培养良好的"读"的习惯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读懂一些简易的读物,难度不大。但作为起始阶段,方法的掌握和习惯的养成却是非常重要

⑶ 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几乎都是在课堂里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目前,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究其本身而言,对于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是起着巨大作用的。但,如果没有经过精心的策划,其效果可能就会与教师的设计初衷大相径庭,达不到预设的教学效果。综观许多英语课的教学,有些教师对于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并如何有效实施还存着诸多的迷惑,以至于课堂气氛着实热闹,然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整堂课变成了活动的堆积,形式大于结果,教学效益低下。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追求全人的发展,所以,英语课堂上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除了要达成显性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目标之外,还应该注重隐性目标的达成,比如: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掌握学习英语的策略方法等。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语言实践活动,不仅要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培养和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还要拓展学生的视野,汲取各方面的知识,发展良好个性,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之分。
广义的教学活动指
在以任务为驱动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所谓活动就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要做的具体事情,也可称为步骤。
本文中提出的教学活动指狭义概念上的教学活动,即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达成某个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的教学步骤。
参考多种教育文献,结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实际,本人以为要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关注以下几点:
一、活动设计要有明确的指向目标
按照一般教育理论书籍较一致的提法,教学目的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这说明教师在设计任何一个教学活动时,必定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作指引,教师要明确通过这个教学活动,期望学生有什么语言或行为上的变化,这也是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
然任何一个教学活动不可能穷尽一堂课所有的教学目标,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因为其特殊性,有着其特殊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有明确的指向目标,比如,有的活动可以用来调节课堂气氛,有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对单词的理解,有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表达时更加顺畅,而有的活动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相关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等。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能比较明确地预见到活动前和活动后,学生的区别会有哪些等等,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活动目标指向明确,操作性强,教学效益也高。
活动案例1
教学内容:Oxford English 1BU3 Colour
教学活动:故事讲述
活动时间:15分钟左右
活动目的:通过故事<The greedy fish>给学生创设和谐有趣的学习环境, 有效落实语言知识目标:学习单词brown, purple, white, black;复习句型What is it?/What colour is it? 学会听或说新句型Please make me red/strong. 同时,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激发并保持他们强烈持久的学习愿望。
活动描述:
教师自编了一个故事‘The Greedy Fish’,讲述了一条贪婪的小鱼和一条大鱼外出游玩,游玩途中看见各种颜色的东西而想要变色的故事。两条鱼之间的主要对话内容如下:
The greedy fish: What is it?
The old fish: It is a banana/an orange….
The greedy fish: What colour is it?
The old fish: It is yellow/orange….
The greedy fish: I like yellow/orange…. Please make me yellow/orange….
在此故事中,教师将学生已学过的颜色词和将要学习的颜色词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让孩子们完全沉浸在故事情境中,通过这条贪婪小鱼的不停想要变换颜色的情节发展非常自然地学习了新单词,并能听懂或模仿学说Please make me red/blue.教师在讲述的过程中,不断重复What is it?和 What colour is it?这两个问句,这是学生曾经学过的句型,也是教师在后面的第三个活动(post-task procere)中将要用到的主要句型,在教师有意识的极富感情的不断述说中,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在故事的后半部分,不知不觉地随着教师重复着这两句问句,这就为后面的活动三Match the pictures with the colors. “What is it?” “What color is it? ”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活动分析:教师通过本故事的讲述,既完成了对red, yellow, blue, green, pink, orange 这六个单词的复习,又在学生喜爱的故事中慢慢地引出、落实教学四个新授单词brown, purple, white, black。教师把复习和新授溶于一个故事中,不仅完成了语言知识目标,而且该活动也是后两个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证。教师在设计本教学活动时,她的目的极为清晰,既要较好地达成语言知识目标,更要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并且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激发并保持学生强烈持久的学习愿望。在观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整个班级的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新词时兴趣盎然,踊跃参与,效果良好;尤其是随着故事情节的渐渐发展,孩子们随着贪婪小鱼的神奇经历,不时发出“噢!”“噢!”的惊讶声。而在故事的后半部分,部分学生轻声和着老师一起讲述故事,其投入程度可见一斑。老师的另一个活动目标“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激发并保持他们强烈持久的学习愿望”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达成,体现了教育的无痕化。

⑷ 如何进行小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

一、阅读前——引复出话题,激发兴制趣
这一阶段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导入新课”。在这一阶段,为了激起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根据不同的阅读教学内容,可以设计看图说话、猜谜游戏、观看录像、歌曲或歌谣引入等方式,进行有效的预热。这是对即将要学习的课文内容的一种概括,也是一种潜在的文化背景知识。这些直观的表现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这对下面的课文阅读理解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阅读中——理解教材,整体把握
本阶段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取较详细的篇章信息,了解和熟悉课文中的生词、短语、结构等语言现象。在阅读中,老师可以优化组合各种阅读训练的方式,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阅读,从而读活课文,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⑸ 如何进行阅读课教学设计

阅读课教学设计应该做到:

⑹ 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活动设计

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活动设计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 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较难把握的方面. 因为阅读教学既要让学生读, 又要适度讲解,我就针对阅读方面来谈谈怎样进行教学设计 . 1. 阅读的准备阶段(preparation for reading )或阅读前的活动(pre-reading activities) 阅读的准备阶段( 或阅读前的活动( ) 这一部分可被视为新课的“导入”(introction) .在这一部分,应充分鼓励学生利用“自上而 下”(Top-down processing)的理解方式. 首先构建全文的语义图象,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 者的意图,然后,再在教师的帮助下,用较高语言层面上的理解帮助较低语言层面的理解, 如段落、句子、单词等.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启发手段(elicitation) ,如问答、讨论等引入 本课的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内容,同时,应使用提问策略(question strategies)调动 学生, 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问答和讨论旨在激活学生永久记忆中相关的知识网 络,使他们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 指导性问题同样可以“指导”学生了解课文的话题内容和梗概,让其构建初步的、模糊的全文 语义图象,帮助学生建立“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机制.由于学生刚开始熟悉课文,并不具备 运用课文中语言的能力, 因此,在设置指导性问题时应注意: 1)涉及课文的主题或最重要的事实. 2)回答的语言简洁,无需赘述. 通常在阅读前可以用一些设问来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或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等等,

⑺ 怎样上好小学英语阅读课

小学英语阅读课应该很简单,孩子需要掌握一小撮词汇量,然后一个词一个词的阅读,到句子的理解,这样很有利于基础打牢。

热点内容
39天电影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发布:2024-08-19 09:18:18 浏览:939
可投屏电影网站 发布:2024-08-19 08:19:20 浏览:140
农村喜剧电影在线观看 发布:2024-08-19 07:46:21 浏览:300
电影院默认区域 发布:2024-08-19 07:39:02 浏览:873
台湾金燕全部电 发布:2024-08-19 07:30:20 浏览:249
在哪可以看网站 发布:2024-08-19 07:29:06 浏览:467
电影tv版app 发布:2024-08-19 07:28:17 浏览:51
韩国伦理电影在什么地方看的啊 发布:2024-08-19 07:18:34 浏览:835
韩国找女儿那个电影 发布:2024-08-19 07:18:34 浏览:667
惊变温碧霞在线播放 发布:2024-08-19 07:10:13 浏览: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