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A. 如何做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颇多,我们要因材施教,实事求是地采取适合本校条件回、情况的具体措施来完善常答规教育教学。然而,提高自我,研究课标,活化教材,融洽师生关系,活跃教学气氛,优化课堂结构,狠抓落实,始终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只要付诸具体行动,持之以恒,我们的教学就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B. 如何设计初中英语阅读课导学案
摘要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语言输入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学目标之一。初中英语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有三个,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和教学过程设计。本文以笔者的实习经历为例,对教学活动的单个环节进行了逐步分析。
关键词:前端分析 目标分析 过程设计
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是教师充当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逐句翻译文章大意,教师设法向学生解释大量的语法知识点,这就是所谓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堂课下来,学生容易疲劳,感觉既枯燥又乏味。同样,这样的模式也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不可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关于怎样设计初中阅读课的教学活动,下面我就从教学活动设计基本过程的各个环节来逐一阐述:
一、阅读课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1、对于学习者的分析。初中生刚正式接触英语这一门学科,对一门新鲜的学科还是感到好奇并且极其愿意学好的。但正因为从前没有学习的经验,所以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和习惯要靠教师来设计和培养。教师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既要逐步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评估他们对这一门学科的兴趣和意见。
2、学习需要分析。《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叫学生学。” 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且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英语阅读课教学目标分析。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目标英语》的广泛使用,对初中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句型,词汇和语法,但初中生阅读的学习不能仅依赖于语法,句型和词汇量,还要依赖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而阅读策略是在老师系统的,长期的培养下形成的,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技巧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 英语阅读课的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处理。对于阅读内容,教师必须注意结合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语言程度,循序渐进,精心选择,合理利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学。在阅读的初级阶段,教师应尽量避免传统枯燥的填鸭式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到了中高阶段教师应加大课堂输入,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阅读能力,拓宽视野,开发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媒体的选择。在英语教学中、对教学媒体的研究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科学、合理、恰当地选择教学媒体 ,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功能和优势 ,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英语学科的教学媒体有直观教具和电教设备两种。如教师的言语、表情及演示 ,各种实物或模型 ,图片、图表和简笔画、黑板及各色粉笔等属于直观教具 ;而录音、录像、幻灯、投影及计算机等属于电教媒体 ,这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现代英语课堂上的新宠。在考虑如何运用以上各种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时 ,需根据教学内容及目标、学生状况及媒体特性等方面来进行选择。
3、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习英语的主要的途径之一。那么在阅读课中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新教材摆脱了传统的逐字逐句分析课文,死抠语法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了“导入(presentation)——阅读(Reading)——练习(practice)”的教学模式。
下面结合我在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阅读课的实习,作为案例逐步分析。
教学设计案例:3a Read the passage and fill in the tags.
教学材料: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材
一、 前端分析
这篇文章讲得主要是Huaxin 服装店大甩卖。如果按照传统的模式来教,逐句分析课文,这样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倦怠。初一的学生刚接触英语,所以教师必须要做到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以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 、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解决文章提出的问题,了解文章的主要知识点。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谈论商品价格。
三 、 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
本篇阅读与我们这单元刚学到的新句型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有很大的补充作用,谈论衣服鞋袜等各种商品的价格,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是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的。
(2)教学媒体的选择
这节课需要学生跟录音大声朗读,因此需要一些播放设备。同样地,教师也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服装类的图片,以活跃课堂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3)教学方法的选择
1、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Pask-based Learning)进行教学。
2、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新单词和新短语仿照原文写篇服装店大甩卖的文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 、 主要的教学流程
1、先听录音 掌握大意
首先让学生同一边录影材料,让学生完成题目中要求填写的价格标签,同时,使用幻灯片展示衣服鞋袜等各种商品的图片,产生情景效果,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活动。
2、提出问题 设置悬念
在上课之前,学生要合作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如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如下一些问题:
Q1, How much is the sweater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Q2,What are these socks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
Q3,Can Mary buy a yellow T-shirt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Q4,Lisa has 20 yuan,what does she can buy in Huaxin Clothes Store?
这些问题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并不容易回答,但这些问题的次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3、团队合作 解决问题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先默读课文之后再自发地讨论这些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运学生们通过运用了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加强了对“How much...”句型的熟悉程度,而教师只是充当了引导学生正确地解决问题的角色,让学生培养了合作学习的精神。
4、合理安排 逐步引导
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逐句翻译文章的内容,再板书重要的语法知识点,这样的课堂只会让学生感到厌倦,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我选择让学生先听录音,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然后,让学生再跟录音读,在读的过程中,再向学生解释一些need、want、sweater重要的词汇和语法,并适当引入了pink、purple、jacket等新词,虽然生词量有所增加但效果明显,这样学生不容易感到厌倦,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可以训练学生的发音,循序渐进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5、书面输出 反馈调控
为了检测学生对本篇文章的掌握程度,我选择让学生根据教材原文写一篇服装店大甩卖的文章,在学生完成文章之后引导个别学生上台读出自己的文章并要求其作出自我评价,让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我在充分肯定其写作成果的同时也指出村阿紫的不足,听过评价是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学生自信。另外,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强了语篇片意义的深层理解,这样整堂课下来不仅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还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师,阅读课教学不能只重视知识点或停留在知识的识记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具备加工、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用自己的观点去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与此同时,让学生融会贯通,使书本上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开拓思路、勇于创新,更好地培养自己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能力。总而言之,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仍需不断探索和努力,让学生在充分掌握阅读技能的同时,享受英语阅读的乐趣。
C. 有木有高人提供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 最好是合肥地区 谢过谢过!
在传统英语教学实践中,为了应付考试,教师便按照听力、单选、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交际用语和作文几个板块,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分项训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不到全面、整体的锻炼。特别是在写英语作文时,历年的中考试卷都反映出,学生没有思路,往往只能寥寥数语,甚至无话可写,更不懂章法。从平时的教学中也发现,许多学生听说还不错,就是惧怕写作,因此写作问题急待解决。
语言学家Badger指出,可以把语言的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这种一体化训练中,不仅可以学习语言点、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能掌握阅读技巧,体会文章的篇章结构,从语言的输入到语言的输出,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目前,这种教学方法在语文学科和大学英语教学中正在使用与研究。为了能够解决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我在初中英语课堂上也尝试了对学生进行读写一体化的训练。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面是我的一节教学实例。课题是外研版九年级英语(上)Mole 7 Australia Unit 2 The camel that I rode had a bad temper.
一、 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通过阅读,了解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增加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同时感受作者的写作思路和遣词造句的技能,从而对自己接下来的仿写有所启示,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教学程序:
1. 导入(4分钟)
(1)要求学生回答以下2个问题:
Where have you been? What do you think of it?
Have you ever been to Australia? What do you know about it?
(2)把有关澳大利亚的几幅图片(袋鼠、考拉、悉尼大剧院和大堡礁)投影在屏幕上,并要求学生谈论图片的内容。
(3)向学生介绍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Today we are going to read a letter from Tony, he will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Australia. Are you interested in it?
2. 泛读(2分钟)
要求学生快速地阅读课文,并回答以下2个问题:
Where is Tony now?
What does he think of his trip?
3. 精读(15分钟)
要求学生仔细地阅读课文,并完成以下练习:
(1)How many paragraphs are there in the letter? What’s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2)Can you finish the following form?
Write notes about these.
Uluru:
The Aborigines:
Australian lifestyle:
Weather:
Language:
Events ring the trip:
(3)Check(√)the true statements.
①The Aboriginal name for Uluru is Ayers Rock. ( )
② The rock is always purple. ( )
③ Stories about the creation of the world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Aboriginal culture. ( )
④ Water sports are the most popular in Australia. ( )
⑤When it’s winter in Australia, it’s summer in China. ( )
⑥The special expression_rs which Australians use are still in English.( )
⑦ Tony didn’t find riding a camel very easy. ( )
4. 复述课文(4分钟)
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并给出下列短语:On the first day..., The Australian family life..., The weather here..., They speak..., The next day..., Finally...
(1)老师先给学生做示范,用较慢的语速进行复述,以便学生能抓住Key words。
(2)叫2个学生进行复述。
(3)全班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一起复述。
5. 小结课文 (1分钟)
Now we know a lot about Australia, its people, its lifestyle, its food and its language, it is really a unique country. Do you think so?
6. 仿写 (14分钟)
要求学生仿照这封信的格式,写一封信给他们的朋友,告诉他/ 她你曾经到访过的某个地方,内容包括the people, their lifestyle, their food, their language and the events ring the trip。
(1)要求学生先在脑海中构思一遍,想出一个大致的框架。
(2)动笔,要尽可能地运用自己所熟悉的短语和句型,越简单越好。
(3)写完后和同学交换修改。
7. 点评 (5分钟)
抽查2个学生的作文,投影在屏幕上展示给学生看,并与学生一起进行修改,最后进行点评。
8. 课后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把堂上作文带回家进行修改,第二天上交。
二、 教学小结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决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它们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但好的教学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读与写相结合的训练,我认为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这方面的训练。要指出的是,在设计读写训练的时候,以下四方面是必须要认真体现、不容忽视的。
首先,要实实在在地抓好读的环节。读不但可以增加学生接触语言的机会,同时也可丰富其英语国家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积累相当的素材,使学生在写作中有话可说。
其次,认真地选择读的材料很重要。应从文体和题材出发,选择教材中有代表性的文章,难度应略高于学生阅读水平,篇章结构要严谨,这样的文章才适合做范文。
第三,在阅读环节,不仅要注重对阅读技巧的指导,培养阅读能力,而且要引导学生下意识地分析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为仿写作准备。在阅读训练过程中,应有梯度,起初可遵照教材结构,让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前先阅读课文后的问题、练习和要求,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该解决哪些问题。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积极寻找有效信息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他们除了要运用学过的知识来弄清文章的字面意思外,还须综合运用生活中不断积累的经验以及诸如历史、地理、自然等方面的知识来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力求了解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意图,这本身就是一个对文章意义自我构建的过程。
第四,读与写的结合训练。读是语言信息的输入,写是语言信息的输出。教学过程中,我通常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口头复述出来,要求人称、时态作相应的变化。这样既能锻炼他们组织篇章结构、句子与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的能力,又能提高语言的精炼度。接着,便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获得的信息、语言和篇章知识进行构思、写作及修改,提高对英语文体的敏感度,增强英语写作的文体感和语体感,从整体上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我在教学中尝试这种方法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的确是有效的,许多同学感到写作有思路了,阅读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D.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案中的思维导图有哪些
1.钻研大纲、教材,确定教学目的
在钻研大纲、教材的基础上,掌握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在深度、广度方面的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一般应包括知识方面、智能方面、思想教育方面.
课时教学目的要订得具体、明确、便于执行和检查.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制定教学目的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素质、教学手段等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考虑其可能性.
2.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在钻研整个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及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是指关键性的知识,学生理解了它,其它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说教材重点才重要,其它知识就不重要.所谓难点是相对的,是指学生常常容易误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难点.写教案时,主要考虑这样几类知识常常是学习的难点:①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②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③现象复杂、文字概括性强的定律或定理.④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不能或不必做深入阐述的知识.⑤概念相通、方法相似的知识.⑥数学知识运用到物理中而造成困难的知识.
3.组织教材,选择教法
根据教学原则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设备条件来组织教材考虑教法,初步构思整个教学过程.教材的组织是多种多样的,同一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但不论是那一种结构都必须围绕中心内容,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贯穿重点,确定讲解的层次和步骤.同时,在选择教法上,还必须充分重视考虑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4.设计数学程序及时间安排
对于上课时如何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题;新授课的内容如何展开;强调哪些重点内容;如何讲解难点;最后的巩固小结应如何进行等程序及其各部分所用的时间问题,都应在编写教案前给予充分的考虑.
5.设计好板书、板画
板书、板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板书的设计可以从钻研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入手,也可以从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