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课怎样开展学生活动
❶ 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满足他们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不断地积累词汇,培养语感,丰富语言知识.在教学中,除了用足教材,用好教材,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外延伸,可选一些课外阅读材料,但选择时应注意材料要有趣味性,贴近生活,难易适宜,内容尽量与教材匹配并适当加以拓展,这样便于学生巩固课本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积累词汇 激发兴趣 拓展延伸
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是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关键时期.《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听和读是理解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教学语言知识中的语音、词汇、语法均要通过理解和表达技能的综合训练才能熟练掌握,而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兴趣,开阔视野,吸收丰富的语言知识,还能扩大词汇量,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因此,就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谈一些个人浅见:
一、注重词汇积累,打好阅读基础
阅读材料中的词汇和短语如同建房子的砖瓦,没有砖瓦无法建成高楼大厦,没有相当量的英语词汇,阅读是无法进行的,所以要提高 阅读能力,就要学会积累词语. 1.注重积累 在平时的词汇教学中,我将歌谣、游戏等多种形式带进课堂,在学习的同时完成词汇的积累.在班级经常开展一些词汇积累方面的活动,如听写比赛,认读单词比赛,单词接龙,课外阅读,收集单词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积累词汇的积极性,词汇量较以前大幅提高,学生也逐渐体会到阅读的成就感和快乐感. 2.联系上下文猜词 要想阅读取得好效果,必须尽可能地以多种形式记单词,扩大词汇量.平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猜词义,比如学了6B A部分后我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阅读材料,Spring Festival is in January or February.It is a popular holiday in China. People usually spend time with their family and friends. They eat a lot of delicious food.They have a good time at Spring Festival.而其中popular是一个生词,我就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联系上下文猜,学生很容易便猜了出来.如果学生在猜测有困难时,可以让他们跳过去,因为阅读的主要目的是抓住文章主题,并不一定非抓住每一个细节.经过不断的锻炼,猜词的本领就会不断提高,从而促进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二、创设课堂氛围,提高阅读兴趣 1.游戏中阅读 牛津小学英语每个单元都为学生提供了阅读材料,图文并茂,有幽默小故事,有风趣小对话,有知识性的小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体验、感悟和表现.5B Unit 8 E部分是由昆虫而引出的小短文,在教学中我设计了猜谜活动.It’s very small,but they can carry big things.学生猜出“ant”. It’s very special.it glows at night.children like to catch them.猜出“firefly”.通过理解词句来认识各种昆虫,然后再用其他几个昆虫类单词让学生自由描述,接着在学这部分短文时学生便能轻松地掌握,这样的游戏形式学生喜闻乐见.
2.阅读中表演 6A Unit 1 E 部分是由一个公共标志引出的幽默小故事,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借助图片自己阅读,然后在通过课件对其中的重点词句作讲解和朗读指导,再让学生扮作Mr Smith和Park keeper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表演这个故事,看谁说得最生动,最有趣.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个男生信步走上前来说;Last night I was taking a walk in the park.(忽然神色凝重,两眼直直地看着前方)Suddenly I saw something on the grass.It’s a ten yuan note.(他东张张西望望)I looked around:nobody nearby! .(然后迅速地走过去,捡起纸币) I quickly walked to the note and picked it up.(就在这时公园管理员走了上来说)Fine ¥10,Can’t you see the sign on the grass? 一连串有趣的话语,诙谐幽默的动作引来阵阵掌声.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这样的阅读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课堂留有余地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词汇积累,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留一些时间或空间,让学生几人一组合作编对话或故事,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像编故事之类的,教师可以预先向学生作一些介绍,再给出一些词语,比如,在“The Wolf and The Lambs”中,我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些词语:some bread,cakes,potatoes,long teeth,wide mouth,grey hair,Who is it?Wait a minute,Open the door.然后放手让学生去自编,尽管学生的设计显示出很多的差异,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邪恶得到了惩治,真、善、美的情感在孩子们的心中荡漾.
三、精心选编材料,拓宽阅读面
选编合适的英语阅读材料是发展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水平收集、选择和编定一些程度适合每个年龄层次的阅读材料,开展有益的阅读活动,阅读材料的选择要做到;
1.贴近生活 阅读材料要以趣味性为主,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需要动力来维持,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人有追求知识的需要,这种认知需要成为学习活动的重要的动力.在选材时,要注意选材的多样性,如浅显易懂的儿歌、习语、动物故事、幽默故事以及一些常识性的短文,只要学生有兴趣读,都可以列入考虑范围.
2.难易适中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心理与情感.往往和生词量有关,生词太多学生读不懂,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还会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给进一步的阅读造成障碍.其次,文章体裁的不同也会对阅读材料的难易产生影响,教师应首先推选全部是熟词的材料,但里面的词语是重新组合搭配的,让学生在熟词的环境中理解体会.随后,生词量再逐渐递增.学生就不会觉得力不从心,就会品尝到阅读的乐趣.
3.逐渐渗透 在阅读过程中,将影响学生阅读的难点词、短语逐个渗透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在更加简短的语篇阅读过程中、在图片看说过程中、在其运用过程中将这些词和短语理解并掌握,而不是像对话课教学一样,刻意地将他们逐个进行教学,如在教学6B Unit 3 Asking the way 的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理解句子 You can’t miss it.我先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Mr Smith 所在位置的平面图,然后利用上下文来猜,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很轻松.
四、多种形式并举,提高阅读水平
阅读的过程中,遇到生词、难句是在所难免的,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越过少量生词、难句所造成的阅读障碍,从整体对词句进行推敲,加快阅读文章的速度,提高对文章理解的正确性,同时灵活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1.梯度性提问 提问是检测理解与否的主要方式之一,提问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提问设计要设阶梯,层层递进;提问设计要有“度”;要注意对学生回答的处理,教师只是给出问题,其真正的目的在于引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探究,主动的感悟体验,做到引而不发.“引”是激疑,是提示,是点拨,是引导,是启发,通过“引”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感知、发现、创造.
2.阅读指导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量.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阅读量,才能建立起语感,才能使阅读上一个台阶.这并不是教师在课堂上所能解决的,因为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阅读时间是有限的,除了布置相适应的阅读任务外,在课堂上适度指导是相当有意义的.阅读以理解为目的,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语篇的能力,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语言,掌握必须的篇章知识,弄清各层次之间的制约关系以帮助他们正确预测,最大限度的提高阅读课的效率.
3.尝试表达 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同时表现欲也较强,这时可以尝试让学生自我表达,比如学完了5B Unit7 A busy day 我让学生说出他们一天的生活情况.通过这种形式的交流,增进了同学间的了解;又如在教学完了5B Unit9 The English Club 后,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作一个自我介绍,其中一名学生是这样介绍自己的: My name is ZhangZhongGuo, I’m a boy. I’m Chinese. I’m from Yi Zhen. I’m tall and thin. I have short hair. I am very active. I study at Xincheng Primary School. 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and listening to music. I like reading with my classmates.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4.拓展延伸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延伸是补充.课外阅读不但能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还能有效促进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发展.因此,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根据阅读教学要求,从单词、句子、短文入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的阅读量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得到延伸,让学生在运用英语进行活动、思维、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的增加对阅读信息的渴望和追求.
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让课堂绽放异彩.要全面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不断的锻炼学生的思维及想象力;需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在平时的教学中创设氛围,积累词汇,精心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体裁,把课内课外有机地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享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课外阅读的兴趣.
❷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几种方式: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1 利用图片、创设情景法, 激发学生“想学”的动机
由于所在学校的教育资源不是很充足,不可能每节课都到多媒体去上。所以有时在教授新单词和对话的时候,我会利用图片进行教学。用这种方法会显得比较直观,使学生对新的单词能够比较好的理解。
2 实物教学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语法在英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的内容很枯燥、很抽象。学生不容易记住。所以我就努力给学生创造学习的语言情境,让学生从模仿入手,慢慢的把知识点变成自己的语言。
3 “一口气英语”教学法, 培养学生的语感
比如,在练习一个比较简单的对话的时候,就让学生用一口气英语来快速的朗读。通过这种方法,学生练习英语口语的热情空前高涨,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语感,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效果很不错。
4 创设自主的学习氛围,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训练学生良好的阅读心里素质。
学生阅读时如果信心十足,加之心情平和,这样他们就能主动地、积极地、有创造性地去理解文章的意思。在阅读前,通常我会把学生按能力水平分成不同的小组,根据小组的情况选择难易程度相当的题来做,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照顾到不同的层次。能让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得到一种满足感,从而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2)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
当我们教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时,并不是让学生逐字逐句地去翻译每一句话,而是让学生能尽快地捕捉到文章中所提到的信息,可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对学生重要,因此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十分重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给学生确立相应的阅读目的。比如说在讲解课本上的重要文章时,为了让学生鉴赏文本的字句、仔细研究文本,会让学生采用精读的方法;在做试卷或练习的时候可以采用浏览性阅读(就是大体上了解文本的信息,如只看标题、开头句或开始段落等)或扫描性阅读的方法(就是快速搜索是为了发现具体的信息,如表格里的相关信息等)。这样,根据不同的文章,让学生带着相应的目的去阅读文章,对提高阅读速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教会学生计时方法。
在平时训练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计时阅读的习惯。要求学生在平时做练习的时候填上阅读速度和理解率,老师做定期检查。这样通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率确实有了一定地提高。
❸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英语课外学习活动
阅读理解题在英语考试中占了相当重的分量,题量多,分值也大,最能反映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我们可从四个方面入手,来提高英语阅读理解的能力,并争取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一、要扩大词汇量,促进阅读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更是阅读理解的基石。我们在阅读理解时所遇到的首要问题是词语障碍,没有一定的词汇量作基础,就谈不上理解能力的提高。有语言学家通过调查发现,外语学习者如拥有5000词汇量,阅读正确率可达56%,词汇量达到6400,阅读正确率可达63%。因此,熟练掌握课本单词,适量扩充课外词汇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
二、要严格训练阅读速度
读速是阅读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要提高阅读速度,可从三个方面考虑:
1.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
有些同学在阅读时存在着不少的陋习,如:视野狭窄,一次只看一个单词;用手指着单词,逐个阅读;只理解单词的个别意思,不注意惯用短语、词组的意思;一遇到生词就查字典;为了弄清楚某个意思,反复地阅读前面内容等等。这些不良习惯势必会影响思维的连贯性,造成顾此失彼的结果,对阅读材料缺乏整体性的理解。
2.限时阅读训练。
限时阅读是根据所读材料的内容难度、长度,并参照大纲对各年级读速的要求对该材料的阅读时间予以限定。例如:约250字的材料限定5分钟左右。控制时间有利于挖掘学生的阅读能力,迫使学生争分夺秒,专心致志于阅读。
3.寻找主题句,理解重点把握全文。
大多数阅读材料均有主题句,用以说明文章的主旨,其他文字一般是围绕主题句展开说明的。有的主题句在文章的开头,有的在文章的结尾,还有的主题句在文章的中间出现。阅读时若能把握住这些句子,无疑会大大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效果。一般地说,运用演绎法的文章,主题句往往在文章的开头;采用归纳法的文章,主题句一般在结尾。
三、要培养词义推断能力
我们在阅读中难免会遇到生词,如果每次遇到不认识的单词都去查字典,则会影响阅读速度和理解效果。因此,在阅读中要善于根据上下文,推断某些单词和短语的意义。
1.根据构词法来推断词义。
掌握一定的构词知识会有助于我们的阅读。例如:Don’t make any unreasonable demands on the government.句中的unreasonable是生词,但我们可以较为容易地通过其构成“un+reason+able”推出其含义为“无理的,不合理的,过分的”意思来。
2.根据上下文的对比关系来推断词义。
有时在行文中可能会同时出现某一生词的同义词或反义词,这时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文的对比关系来猜测词义。例如:If you agree,say“Yes”, if you dissent,say “No”.根据两组相对的词Yes与No、agree与dissent,不难推知dissent是“不同意”之意。
3.根据文中解释推断词义。
有时候,文中对生词给出了注解或说明,在阅读中应善于捕捉这一信息。例如:A journalist is a person who works on a newspaper or magazine and writes articles for it.此句是专门解释journalist的,通过解释不难推断出其意为“记者”。
4.根据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推断词义。
He is so stingy that he never gives anything to others, even his friends or relatives.本例中的stingy是生词,但根据对结果分句的理解可推知,stingy即为“吝啬的”之意。
四、要把握好长难句
所谓长难句,是指结构稍微复杂一点的句子,只要善于分析理清结构,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1.结构分析理解法。
结构分析理解法,就是指通过对句子进行语法结构分析,迅速弄清其结构,把握住它的基本框架,进而理解句子的方法。具体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判断句子是简单句、并列句还是复合句;第二步,找出句子的核心或成分,即主语和谓语动词,然后再分清句子中的一些附属成分。例如:If you press another key, your meal is prepared and heated for you; then it is brought on along a very small railway line to your seat in front of your television so that you don’t even have to stand up when you get what you need.这是一个并列复合句,在分号前后各有一个分句:分号前是一个带有条件状语从句的复合句,主干部分是your meal is prepared and heated for you;分号后是带有两个状语从句和一个宾语从句的复合句,其中so that引导的是结果状语从句,when you get 是时间状语从句,what you need是宾语从句,充当动词get的宾语。这样一来,全句脉络分明,句意也就自然明朗了。
2.意群阅读法。
意群阅读法,就是把在意义和语法结构上有关联的几个词,连接成较完整的信息,成组成组输入大脑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进行阅读,不仅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而且有利于对句子的整体理解。例如:When two cars traveling at 30 mph hit each other(1),an unbelted driver(2),would meet the windshield (3),with a force equal to diving headfirst into the ground from a height of 10 meters(4).该句中,(1)为时间状语从句,(2)为介词短语作状语,修饰谓语动词。这把整个句子划为四个阅读单位,大大地阅读速度和理解效果。
总之,阅读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语言实际活动。我们只有进行大量的课内外阅读,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正确运用阅读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❹ 如何开展英语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一、开展组织性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初中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随年级的增长而提高。组织性活动则是学生自己组织,自愿参
加,
教师充当指导
,
顾问等,
着重丰富初中生的课余英语生活,
创造英语语言环境,
培养兴趣,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才华。组织性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下面笔者介绍两个例子,以供参考。
1
、英语听说小组
听说小组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朗诵,讲英文故事,做游戏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初中生
的英语口语能力,克服学生的胆怯心理,增强学英语的自信心。该活动要选好组长,制定活
动计划(含时间,活动安排等)
。首先,在小组内开展英语游戏。做英语游戏可以增强学生学
习热情和自信,同时,也可发展熟练的口语,配合课堂内容还是巩固词汇,语法,训练发音
的有效手段。游戏的种类有许多,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作选择,立意也可以不断创新,
开发新的活动。其次,朗诵是一种锻炼初中生口头表达能力,强化英语阅读与欣赏能力的好
方法。它能够促进初中学生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礼仪等。形式可
分为全校性、年级性和班级性。活动能使同学们的语音,语调,阅读能力等都得到较大程度
的提高。
2
、英语手抄报或黑板报小组
在周末或假日的时候,教师应有目的地布置相对费时的课外活动任务,让若干个学生为
一组去设计一张手抄报或一版黑板报。在活动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的知识,枯燥
乏味的英语学习变得乐趣无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能,同时,在设计和编
排手抄报或黑板报时也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能力的舞台。
二、开展竞赛性活动,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竞争能力
竞赛性活动是一种以奖励为手段的促研活动。在英语课外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开展
竞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和在学习中的参与意识,又能对学生的思维、记
忆、理解、反应等能力综合训练。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只有通过自身参与活动获得亲身经历、
体验、感受和领悟才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观能动性,以个人、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如:英语书写、听力和语音竞
赛;英语朗读、演讲、写作比赛;英语歌曲演唱大奖赛等等。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知识水平开展课外活动,以期最有效的学习结果。例如:在
初一的时候开展书法比赛。学生平时的抄写作业可能不是很注意书写,可当老师有计划地布
置一个书写比赛时,尤其是刚刚开始练习英文书写的初一新同学,他们就会在课外抄写时很
注意笔画、格式、标点等书写形式。这一教学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英语书写能力的提高。
针对初二学生,开展一场英语辩论赛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给学生布置相关的
话题,让学生在课外去搜索大量的资料,然后跟小组同学进行讨论、统计等信息加工,让他们在合作中参与竞赛,既学到了知识,又增进了情感交流。而初三的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较高,则开展演讲比赛,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拟定一个话题,让学生自己撰稿然后演讲,使学生们不但“说”与“写”的能力并长,而且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等都得到训练。通过这些英语竞赛,获胜者受到了鼓舞,品尝了成功的喜悦;未获得胜利的学生也受到鞭策,暗下决心,努力学习。这种积极的竞争氛围慢慢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了学习兴趣,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也随之增强。
三、开展开放性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开放性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运用英语。有利于初中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克服胆怯心理,促进交流,促进听、说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等等。
1、英语晚会(English Evening)
晚会可在周未,亦可在期中,期未举行。由学生自己编写自己导演一些短剧,唱英语歌曲,绕口令,幽默,讲小故事,朗诵等。节目内容宜结合教学内容,稿子由学生准备,老师负责审阅。这样表演出来的节目适合初中生的口味,体现他们的水平,使他们的工作能力,语言能力得到创造性的锻炼。
2、英语角(English Corner)
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仅仅靠课堂上的训练是不够的,必须创造一个全方位的环境,而开辟英语角是最直接的手段。为了避免学生不知道在英语角说什么,每次英语角活动应由一个班级负责主持,事先贴海报,预告活动主题,学生可以围绕主题相互交流,也可以聊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话题。英语角为搞好英语课外活动创造出开放性的语言环境,它没有了课堂的约束,缩小了师生间的距离,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师生共同参与,气氛融洽。提高了英语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海报的设计也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英语课外活动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学生在对主题任务的理解与活动内容的构思的同时,主动活用所学,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加宽了信息渠道,增加了语言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教师要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设计、组织并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有充分的经历与体验,以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
❺ 如何在中学有效地开展英语阅读课教学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了英语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意义。英语教师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还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改变教学行为,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以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
这一点变化尤其体现在语篇阅读教学上。笔者认为,一堂阅读课教学,如同一首交响曲的演奏,扣人心弘的交响曲的前奏能引导观众步入意境,课堂成功的“导语”即“开场白”,能激发并加深学生听课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所以说,要收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导入的设计和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导入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差。
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各有千秋,在平时的英语阅读教学课堂基本采用以下办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 从趣味性表现入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趣味性表现法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一些具有较强趣味性的可操作性的活动,然后再讲解学生要学习的具体内容。以新目标英语九上Unit 1 What do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为例,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对problems这个话题一般都抱有极大的兴趣。所以,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设计了富有戏剧性的导入手段:小品表演。一群学生模似了生活场景:他们相约周六去听周杰伦的演唱会。谁知周五各科老师布置了很多作业,回到家后,爸妈又增加了新的任务。他们万般无奈,同时又十分沮丧。这一做法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们迅速进入上课状态,并产生了共鸣。除了拼命做作业之外,还能怎么样呢?悬念产生了。这时,由一位学生扮演的Luck Fairy 出现了,她作了自我介绍,屏幕上适时出现了有Luck Fairy 文字的图片。每个学生都问她:Luck Fairy? Can you help me? 她回答说:You are a good boy / girl. I’d like to give you a wish. 于是,小品的气氛转为活跃。孩子们的愿望各种各样:I wish no homework at all. / Jay Chou will come to see me . / I can have a robot to do many things for me …然后,Luck Fairy 又走到讲台下的学生中,询问他们生活学习上的烦恼。这次的导入打破了教学常规,以学生表演的形式第一时间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并因为生活气息浓郁而获得了全体学生的心理认可。Luck Fairy 这一导入自然、适时,在特定的环境中很快被全体学生掌握。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师提出新的问题:What do we deal with them when we have problems?顺势引入学生要学习的课文内容。
2. 从文章的标题入手,引导学生探究课文
以新目标英语九上 Unit 2 He used to cause a lot of trouble为例,先让学生分析文章的标题,Who is he? What does he do? How old is Martin now? What made him change a lot? Did he use to give his mother many problems? Why did his mother have to work? What did his mother tell him on the phone? What changed Martin’s mind?
分析文章的标题,能够使学生简要快捷地弄清文章的中心主旨、写作意图或学习重点,从而深入具体地展开阅读理解,让学生真正地步入到学习佳境中。
如教读新目标英语九年级 Unit 6 I only eat food that tastes good一文时,我做过这么一个试验:在所执教的两个平行班中,采用不同的教法。甲班采取惯用的讲授法。课堂上,从单词的拼写、含义到用法,从词组到句型,从句型又到语法、句法,一一进行详细的讲解。一节课下来,老师口干舌燥,非常疲劳;学生们也是紧追急赶,气喘吁吁。整整一节课的内容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的印象却很少,对于那些乏味枯燥的语法条框,学生更是如坠云雾之中。乙班则是给学生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去收集有关Food and Drink方面的资料。学生们非常积极,去图书馆查资料,上网搜索相关信息,向有关人士打听、求教……课堂上,学生们踊跃发言,不仅用英语把课本上的内容表述出来,还补充了不少知识,甚至还有不少同学谈到了东、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肯德基、麦当劳为什么会风行中国等。接着我不失时机地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就如何健康饮食这一焦点问题进行辩论。经过一个时期的“搁置”,再以“突然袭击”的方式用同一份试题对
❻ 如何高效开展英语阅读教学
在新课改来的进程中自,小学英语教师要摆脱传统观念的影响,利用新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积极参与,和教师进行有效互动,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英语阅读,通过阅读形成语感,掌握英语思维模式,有效提高英语理解能力。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如何构建高效英语课堂,使英语阅读教学取得实效是每个小学英语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
1、老师要有亲和力,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教师要给学生亲善、和蔼之感。且莫过于严肃,让学生觉得教师严厉,不好接近。交流中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表扬和赞赏学生,以便增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自信力。另外,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要有鼓励性的评价。
2、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这节课,杜老师设计的学生的活动有活力,使得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学习活动形式是多样的,人人都参与,学生动脑、动手、动耳、动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
❼ 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
怎样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
一.提出问题
英语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在做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来进行英语学习。这就对英语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靠课堂40分钟来让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和语言实践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现实的小学英语课程开设的条件也有很多局限性。
具体来说,主要有这样一些客观的困难:
(1) 课时不足,大多数的学校开设每周2到3节的英语课,单靠有限地课堂教学,学生所学的英语难以得到及时的巩固。
(2) 大班额的教学情况也是非常普遍的。很多班平均有五六十人,学生多,课堂上每位学生说的机会就相对减少,学生之间的差距随之逐渐拉大。
(3) 学生回家后也缺乏英语学习的环境和机会。
英语教学在我国还属于外语教学,除课堂以外,学生接触的课外英语很少,语言实践机会也是非常有限的。如何拓展课堂空间,培养小学生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是每位英语老师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理论学习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新的课标突出了语言的实践性,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学习;强调学生要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强调开展多种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要求老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挖掘英语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
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对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永远具有无穷的吸引力。新课程强调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如果老师能充分挖掘学生资源,开展真实的,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那么学生就能接触到更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信息资源和英语资源,获得更多的语言实践的机会;同时在活动中,学生的交往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师生交流的方式也将由课内活动的单双向交流,转为多向互动的交流,这就使课外活动成为课堂教学很好的拓展与延伸。
三.教学实践
案例1 文化活动
关于“Merry Christmas”的英语小报
活动一:制作英语手抄报
学生以七个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安排组员的任务,如:查资料,找图片,写小报等。
活动二:将学生作品展示在所在班级
活动三:欣赏英语小报
小组之间讨论并评选出最喜欢的3张小报。组长给最好的小报贴星。
活动四:班级之间交流
同年级两个班,高低年级之间互相展示学习。
教师总结。
❽ 高中英语阅读课活动怎样让学生动起来
使用新奇的阅读材料,比如10年前,福建试验区就开始用21世纪报作为阅读材料,碰巧当时高考出题喜欢用报纸。要从分数利益(针对高分生),新奇度(中等生)和活跃度(低分生)三个角度去激发学生
❾ 怎样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读后活动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解答:怎样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读后活动
《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倡英语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读后活动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读后活动,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表演、英语角、英语墙报、主题班会和展览等。正如龚亚夫在“任务型教学与《新目标英语》教学”专题讲座要点中指出的:
英语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让学习者只是鹦鹉学舌。
2.不是为了显示语言的技能。
3.不是墨守成规与人雷同的。
4.不是为了做机械性的操作。
5.不是为了学习某些句型结构硬把语言安排到材料之中。
读后活动是带拓展性的和综合运用性的巩固活动,能够激活学生头脑中现有的知识,组织学生运用文中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介绍自己的经历。并扩展学生的阅读途径,将阅读能力的培养延伸到课外。为了弥补课文学习的不足,加强对学生的了解,熟悉他们的兴趣所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积极开展读后活动。
我们应该把读后活动理解为“活”与“动”。先“活”后“动”,活是第一位,“活”了才能“动”“,活动是为了掌握英语。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把教材提供的语言材料通过教言语行为或录音、录像活化为有声有色的话语,让学生全面感知信息。如果不“活”,照本宣科,从文字到文字,或有声音而无行为,学生只是嘴巴读、眼睛看,面无表情,读得再熟,却无语言功能。
(2)把教材活化为实际生活,即把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设计语境、情景进行练习,也可根据教学中偶发情况化教材为生活,把课本中的话变为学生想说的话,那么学生的语言学习就自然流畅了。
(3)把教材活化为交际。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揭示语言规律和组织学生的认知活动,而学生的任务则是认识所学语言的规律,通过学习形成语言能力。因此读后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亲身实践,在活动中掌握英语。
我们要依据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的条件与环境、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师的特长,来选择和创造性地进行活动设计。
读后活动的方式很多,其中,英语角是最实用也是最方便的。英语角活动通常由学生社团组织。当然,英语教师英语角也可以在自己班级中组织类似活动,与口语教学相配合。组织者可在每月底,英语角英语安排好下月每次活动的中心话题,并告知参加者进行事前准备,做到有备而来,也有助于提高英语角活动的质量。话题应选择受青年人关注,而又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话题;话题应尽量具体,不能太宽泛,如Do you think it a good idea to send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study abroad? 则具体。每次活动时,可在场地放置一个信箱,从参加者中征集话题。如可能,安排一、两位参加者作一个简短的“主题发言”。主题发言后,让所有参加者围绕话题交换意见。
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来进行“阅读后活动”,可以静动结合,经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可以重组阅读信息,使信息内化、迁移,达到进一步理解课文的目的,有时还可以在活动的带动下有效地操练语法规则,让学生归纳出语言规则与用法。
有关“辩论”活动的设计。“读后活动”的目的在于语言的应用,通过语言的交流和思想的沟通不断提高。教师可以根据语言材料设计或鼓励学生提一些综合性较强的讨论题,体现一定的推理性、概括性、评价性、发散性、延伸性等。如,组织一些有意义的“discuss”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读后活动”中的“讨论”和“辩论”活动是较难设计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初中生英语词汇量有限.如果设计的话题不切合学生的程度,会使许多学生望而却步:另外,由于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文章中的内容时常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还会出现彼此不同意对方的观点。
教师要善于把握文章内容在学生思想中产生的影响这一契机,借题发挥,设计讨论或辩论的问题。设计问题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问题要与学生的智力水平相适应,并体现“最近发展区”原则;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问题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同时在“讨论”和“辩论”之前做好层层铺垫,让学生们各抒己见、交流思想、共同提
高。
对开展“读后活动”的思考。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将读后活动的准备工作延伸到课外。这样做既可以节约课堂内的时间,又可以降低活动的难度。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各种途径开展以教材提供的类似话题为中心的课外阅读。学生是通过阅读学会阅读的。
在活动过程中,也许感到最困难的是设计怎样的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深入了解学生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我们只有了解到他们的兴趣之所在,才能有设计的灵感,设计的活动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另外,教师要善于从烦琐的教学事务中解脱出来,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立足于开拓学生眼界,发展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这一出发点.开动脑筋,根据英语教学内容有创意地布置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只要用心反思、精心设计,就一定能够做到触类旁通,机变百出。每次活动,使学生拥有不断的或多或少的“成就感”,使学生持久产生对阅读的兴趣。根据笔者的摸索,“读前活动”可以设计一些以学生兴趣或个人经历为基础的调查活动,形成一个“信息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而“读后活动”则可以设计与阅读内容有关的有创意的对话为最初的铺垫,通过对重视任务的设计来降低任务的难度,层层深入,适时地引入“讨论”与“辩论”,最后与写作训练紧密地联系起来。
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以学生小组为基本形式、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的一种学习策略体系。在目前学校班级容量普遍过大的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读前活动”和“读后活动”更是如此。我们教师应教给学生协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互动合作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而小组成员有效的独立学习是实现这一共同目标的前提。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可以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使每个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都能被激活,确保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学生获得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为提高活动质量,除了自由参与者之外,组织者最好每次邀请一些英语专业的学生或是本校外国留学生,他们的参与会使现英语角英语场产生“实战感”。每次活动可由组织方选送的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并介绍特邀嘉宾进行主题发言。之后,所有到场的人相互自我介绍(人多时可分组进行),开始自由交谈。主持人可参与不同小组的讨论,如果听到英语角英语颇有见地的发言,可邀请发言人向全体人员陈述自己的观点。主持人也可以根据大家交谈的情况,不断抛出问题,引导交谈深入开展。
绝对正确!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