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理解科学的定义
1. 阅读科学书有利于我们的英文
Reading science book is good for our English.
2. 英语j阅读 如何区分新闻和科学报道 错在这太不甘心了!
新闻一般是过去式,科学报道现在时
3. 科学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随着英语阅读目标的变革,教学要求由“教会知识”到今天的“教会学习、教会思考、教会实践、教会合作、教会创新、教会生存”,必然要求我们探究更为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实现阅读教学教什么与怎么教的整体变革。
【关键词】英语阅读策略;高中教学
一、影响中国学生英语言语能力发展的因素
当前中国中学生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的现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方法,接受新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好地做到知识运用。” 对此,需要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有效地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英语发展能力。影响学生言语能力发展,产生焦虑的因素体现在许多方面,如社会环境因素;高校自 1999 年实行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英语作为基础学科占高考分数很大比重,学生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学习自然变成一件枯燥的事情。其二,教学方法不当;根据语言认知理论,言语构建在人们阅读的过程中起基础作用,是提高人们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然而中国外语教学历来非常注重语法教学,我们的学生从学习英语伊始就接触语法,而所有的语法知识都集中在中学阶段,因此在课堂上
甚少培养到英语阅读必须的语感。当然教师把语法列于首位也不为过,然而在学生语言发展的中后期阶段,阅读成了语言技能进一步发展的源头和支柱,增强语感帮助学生减少或摆脱母语的负面影响,有利于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准确性。言语实践是形成语感的决定因素。高中生接触最多的是关于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的知识,书面文字的认知感受要深些,有一定的基础,但仍需要运用有效的阅读策略,不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如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等。
二、主要教学策略
1.掌握词汇有效解码
阅读理解在高考英语试卷中分量最重,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此类题型特点如下:
(1)要求理解文章中的具体信息,如时间、地点、数字、人物关系、前因后果等。
(2)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词组或句子的意思;每篇高考阅读文章允许有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的生词,往往这些生词又是理解文章的关键。
4. 英语阅读理解中判断是科学报告还是公告
主要看文来章体裁.记叙文自详细说明某件事的话就是新闻啦,而且新闻里面的时态会有很多变化.科学与娱乐的话一般是说明文.至于适合人群,视文章内容而定.把文章读懂了就什么都好办了.如果文章将教育孩子之类的那就适合家长读,如果是新闻娱乐之类的就是给普通人看.
5. 多做阅读理解对英语提高有什么好处请帮我分析一下! 而且怎样做比较科学合理呢
增大阅读量,可以提高语感.我自己的经验
还可以多见到许多单词,反正很有好处.
不要条那些太难的,最好是只有几个生词,可以一口气读下来的文章.
6. 聚焦新中考大一轮复习讲义答案(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与思品...
聚焦新中考大一轮复习讲义参考信息:
数学:
1.主要记忆课本中的公式,定义,要熟练,做到张口就来。
2.要多做习题,目的是要从习题中掌握学习的技术和巧门,不同的题有不同的方法,用不同的技巧,由其是函数中的动点题是现在出题的热点要多做,但不要做太难的题,以会为主。初中数学的学习重点是函数(包括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重点是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包括基本性质,相似,全等,旋转,平移,对称等);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梯形,棱形,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的性质,定义,面积;
物理:
主要记忆课本中的公式,定义(重在理解不是死记硬背),对课本上的试验要重看一遍,要理解,要完整,就是把书上的试验都填全就行了,这是考试的重点。物理学分声学,光学,电学,热学,力学。就这几部分。
1.声学的重点是原理:音色,音调和响度等;
2.光学的重点是光的性质:反射,折射,平面镜原理,透镜成像(重点)和应用。
3.电学主要是电流,电压,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性质,电功率,电功,焦耳定律,电磁的性质,现象,试验,单位换算(这里会出大量的题,是重点),公式要熟,变形公式用的要快。
4.热学主要是物态变化,热力学公式的应用;给你补充一个书上没有但考试考的公式:Q=mq,这是固体热量的计算公式。Q是热量,m是质量,q是热值
5.力学比较多: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轮轴,斜面,功,功率,能量转化等)主要把公式,导出公式,公式间的互化等掌握住,实验方法和结论。
化学:
1.要熟练掌握1-20号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的书写。要正确书写化学式和方程式,熟记各种药品的俗称,颜色,气味。要熟练质量分数的计算,这是重点,初中的化学计算只有这一个,所以必需要会。各种气体的制取,收集都是重点,还要多做习题掌握题型。
2.常用物质的化学式
生石灰:CaO 熟石灰,石灰水,消石灰 Ca(OH)2 铜绿,孔雀石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纯碱、苏打:Na2CO3
双氧水:H2O2 明矾:KAl(SO4)2•12H2O
干冰:固态CO2 碱石灰、氢氧化钠、氧化钙混合 NaOH, CaO
食盐:NaCl 小苏打:NaHCO3
苛性钠、烧碱、火碱:NaOH 沼气:CH4
大苏打、海波 硫代硫酸钠 Na2S2O3•5H2O
大理石、石灰石、碳酸钙 CaCO3 醋酸:CH3COOH
3.化学实验中常出现的描述
NH3 17 氨气 无色刺激性气体 HCl 36.5 盐酸 无色挥发性酸
CuSO4 160 硫酸铜 白色固体/蓝色溶液 H2SO4 98 硫酸 无色腐蚀性酸
BaSO4 233 硫酸钡 白色(固体)沉淀 FeSO4 152 硫酸亚铁 淡绿色溶液(晶体)
ZnSO4 161 硫酸锌 白色(无色)晶体 NaOH 40 氢氧化钠 无色腐蚀性碱溶液
KOH 56 氢氧化钾 无色腐蚀性碱溶液 Mg(OH)2 58 氢氧化镁 白色(固体)沉淀
Ba(OH)2 171 氢氧化钡 无色溶液 H2O2 34 过氧化氢 无色液体
FeO 72 氧化亚铁 黑色固体 Fe2O3 160 氧化铁 红色固体粉末
MnO2 78 二氧化锰 黑色固体粉末 FeCl3 162.5 氯化铁 淡黄色溶液
FeCl2 127 氯化亚铁 浅绿色溶液 CuO 80 氧化铜 黑色固体粉末
CaO 56 氧化钙 白色固体 Cu2(OH)2CO3 碱式碳酸铜 绿色固体粉未
语文:
把握重点 巧用方法
现在中考已经进入冲刺阶段,当前同学们对语文复习存在着这样 两种心态:一部分同学认为语文知识点繁多,而且中考侧重考查学生的课外迁移能力,考查课本的内容少,因此往往把精力投放在一些“速成”的科目上,复习语文时十分浮躁;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认真复习课本的知识后,也做了大量的阅读题,考试却不见成效,感觉语文复习无从下手,于是干脆放弃。这些做法都是很不可取的。实际上,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从前几年学生复习情况来看,在冲刺阶段,若能够按照老师的复习计划,复习形成知识网络,答题依据正确的技巧方法,稳扎稳打,考试前做到成竹在胸,考试中是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的。
那么,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应该讲究哪些策略和方法?
下面结合我们学校老师在最后复习阶段的几点做法,简单谈谈:
首先,应认真“吃”透近两年中考题。 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积累”、“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内外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话题作文的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应该怎样分析?现仅就试卷的四大板块简单说明。
一、积累部分。
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 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二、文言文部分。
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初中教读篇目。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
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两年的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大多选择故事型的文段。内容比较浅显,考察内容基本与课内部分相似。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
文言文阅读题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翻译类。此类题解答思路是:
(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3)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等特殊现象。(5)若直译不通,则用意译。须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二是启示类。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三、现代文阅读部分。
要把握“考点”,掌握答题技巧。 近两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偏重于议论的散文和一篇自然科学类的文章。因此,在最后复习中,在课外选段上应尽量多选取这两种类型的文章进行练习。
另外,在阅读题目的设置上,一般都是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进行考查。做题时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同时这也是我们检验解答效果的唯一标准。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
在阅读复习中,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线 索找答案。比如,整体感知类的题目,常常要求考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者“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等问题。
做此类题,答题时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看标题,二看开头、结尾,三找议论、 抒情的语句。这些常用的方法和思路一定要熟记于心。再比如,同学们认为最难回答的“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这一类题目,我们可以这样作答:先观察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语境,抓住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意。
此类题目考查的大多是那些在文章表达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或是一些运用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点是做好此类题目的要诀。凡述种种题型,都有一定的解答思路和方法,所以做阅读题切忌盲目。
四、作文部分。
“话题”作文仍然是今年考查的主流。在最后阶段要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虽学习比较紧张,但仍要每天“挤”出十到二十分钟的时间来看书读报。在写作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让文章体现出你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其次,在复习中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历年的答卷中都存在着一些考生不认真看原文,不能认真审题的毛病。平时做阅读练习,一定要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抓准题眼、抓住关键词句,再作答。另外,书写也应重视,若平时书写潦草,则会在积累中出现错别字,在写作中丢掉书写分。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若平时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的习惯,考试时也就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丢分。
总之,“厚积而薄发”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提高语文成绩,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正确的答题思路,以及较强的理解表达能力。当然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复习中有所侧重。
7. 英语阅读里有一篇关于介绍导航的应用的,要判断文章出处是科学杂志还是报纸请指点
我觉得应该是科学杂志,因为英语阅读除了提高英语,也达到教育的目的,唤起学生对科学的热爱。而报纸主要是报道一些新闻实事,更偏重于对新发明的报道。谢谢采纳!
8. 《对科学的追求》英文阅读答案
一、ADCDCBCADCBADCB
二。 1. Yes. /Yes, it is. 2. She is quite tall, withshort fair hair and she wears glasses. 3. Playing classical music, dancing anddoing sports. 4. Because he is in theschool tennis team and he is good at everything. 5. She feels excited.
三、1. E 2. C 3. D 4. B
四、 1. I didn’t hear from 2.I am proud of 3. I’m always afraid of 4. I spend lots of time playing 5. I will feel nervous
9. 怎样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1、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何愁教不好?他们自己也会学了.
2、掌握有效回的教答学方法.
3、教师自己要有文本解读能力,课堂上要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4、要重视教学,培养学生用“我手写我心”.文章不在于技巧,关键在于富有真情实感.
5、掌握一些实用的教学法,多向名家学习,学习他们的课堂教学技能和方法,比如老一辈的教育家一些新课程改革后出现的特级教师的教学方法.
10. 高中的英语完形 阅读的错题怎么集啊,要科学方法
完形填空的错题集可以这样做:
把你做错的那个题目的原句和选项抄下来,把正确专答案勾出来,然后再把其属他选项的意思区别一下。如:
As a teenager ______with my parents is not the most fun thing I do but I feel it is necessary.
A putting up B getting up C keeping up D hanging out
put up with 忍受
keep up with sb 跟上..;与某人保持联系
keep up with sth熟悉、了解(消息,形势)
hang out 和某人呆在一起;闲逛(to spend a lot of time in a particular place or with particular people)
阅读理解可以把错题的类型归纳出来,是属于细节题、逻辑推理题、主旨大意题还是词意解释题?把错误的原因分析一下,把这篇文章的生词积累背诵,如果是科学术语就可以理解一下。
以上建议希望能帮到你,做个学习的有心人,祝你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