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童话课外阅读手抄报
Ⅰ 英语童话手抄报
A wolf was almost dead with hunger. A house-dog saw him, and asked, "Friend, your irregular life will soon ruin you.
"Why don't you work steadily as I do, and get your food regularly?"
"I would have no objection," said the wolf, "if I could only get a place." "I will help you," said the dog. "Come with me to my master, and you shall share my work."
So the wolf and the dog went to the town together.
On the way the wolf saw that there was no hair around the dog's neck.
He felt quite surprised, and asked him why it was like that?
"Oh, it is nothing," said the dog. "Every night my master puts a collar around my neck and chains me up. You will soon get used to it."
"Is that the only reason?" said the wolf. "Then good-bye to you, my friend. I would rather be free."
只狼快要饿死了只狗看见问:现无规律生活定会毁掉像我样稳定地干活并有规律地获得食物呢?
狼说:我有地方住我没有意见狗回答说:跟我主人里去我们起工作于狼和狗起回了村子
路上狼注意狗脖子上有圈没有毛奇怪地问会样
噢没有狗说我主人每天晚上都用条铁链子拴住我快会习惯因原因?狼说道再见了我朋友我宁愿选择自由
Ⅱ 关于童话的手抄报。图画。
需要什么样的,字数多少,都没有说耶,只好发一个给你看看喽!
阿斗的雪花宴
文/一苇
话说那天非常寒冷,刮了一夜大风,下了一夜大雪,森林那边不再传来虎豹的吼声,小麻雀也不在窗台唱歌了。嗯,那是一段艰苦的日子,所有的生灵都闭着嘴,咬紧牙,至于熊和蛇,它们干脆倒头酣睡,就是在耳边放上一个高音喇叭,它们也不打算醒过来。
那天早上,小弟还在熟睡,阿斗就醒来了。她掀开棉被,穿上羽绒大衣,轻轻推开门。哗!眼前是一个银色的世界,雪花把整个世界刷得雪白雪白,就连门前的路也被冰封住了。
阿斗拿过靠在门后的新扫帚,扫开台阶上松软的积雪。积雪下露出一封绿色的信,静静地躺在台阶上,信封上写着一行秀气的毛笔小楷:“请邮:风雪路108号 墨斗收”。
拆开信,里面写着:
“亲爱的墨斗:
为了答谢你去年送来的礼物,我准备了一场雪花宴,在驿桥边恭候。
敬请光临。
一定要来啊!
祝你袜子暖和,毛衣也暖和
阿梅
即日”
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收到赴宴的邀请信,阿斗很高兴。她放下扫帚,用木梳缓缓梳好头发,又在雕花的铜镜照了一会,朝自己笑了好几回。然后她把信揣在怀里,穿上软绵绵的花鞋子,又戴上暖融融的红帽子。她走到床前,小弟睡得挺香,她低下头,温柔地亲了亲他的红鼻子,小声说了句:“再见。”
阿斗打开门又关上门,朝驿桥走去。
时间正是清晨,路上没有别的行人,落光树叶的林子也空空荡荡。小鹿到溪边喝水,可是溪流已经结冰,小鹿只好咀嚼白雪。候鸟早已飞走,一只乌鸦站在树杈上,它一声不吭,不唱歌也不说话。嗯,这是个忙碌的早晨,乌鸦先生正忙着清理巢边的积雪。
阿斗抬起头,对树上黑衣裳的绅士说:“乌鸦先生,早上好,真勤快呀!”
乌鸦说:“小墨斗,早上好,去哪里呢?”
阿斗说:“我去驿桥边,桥边有个雪花宴,想必很丰盛,你也来吧。”
“多谢你的邀请,我忙完就去。可是,带什么去呢?”
“嗯,带什么去呢——会唱歌的先生,就带一支雪花歌吧!”
告别了乌鸦先生,阿斗继续往前走。她走过小树林,来到酿酒厂,酿酒厂里空空荡荡,快过年了,酿酒工人都放假了,整座工作只剩下守大门的老头子。
阿斗清清嗓子,对守大门的老头子说:“酿酒厂的老爹爹,起得真早呀!”
老头子说:“小墨斗,早上好,去哪里呢?”
阿斗说:“我去驿桥边,桥边有个雪花宴,想必很丰盛,你也来吧。”
“多谢你的邀请,我关上门就去。可是,带什么去呢?”
“嗯,带什么呢——酿酒厂的老爹爹,就带一瓶雪花酒吧!”
告别了老爹爹,阿斗继续往前走,过了酿酒厂,前面是开阔的原野。在原野上,阿斗遇见一只羊。
“早上好,羊!”
可是羊不理会她,径直向前走去。
“去哪里呢?羊。”
羊没有回答,羊就这样走远了。阿斗在原野走呀走,过了一会儿,她又遇见一匹马。
“嗨,马!”
不过,马也不理会她,扬起蹄子跑掉了。
阿斗只得独自往前走,她又走了好长一段路,这一段路谁也没有遇见。
再往前走,阿斗遇见冬天,冬天是一个美丽的女人,她非常严肃,非常整洁。冬天坐在巨大的摇篮上,正在孵一个绿色的蛋。冬天看见阿斗,主动跟她打招呼:“小墨斗,早上好,去哪里呢?”
阿斗说:“我去驿桥边,桥边有个雪花宴,想必很丰盛,你也来吧。”
“多谢你的邀请,我把春天背起来就去。可是,要赴这么丰盛的雪花宴,我该带什么去呢?”
“嗯,带什么呢?就带上你亲手做的雪花糕吧!”
再往前走,就到了驿桥边,驿桥边有一棵老梅树,梅树下有一个小仙女,她穿着白裙子,头发上系着黄丝巾,她面前的八仙桌上,已经摆好美味的雪花宴。
阿斗伸手擦亮眼睛,觉得小仙女的黄丝带很熟悉——很快,她想起来了,这正是她去年过年前在城里亲手买的丝带。那时候,从城里回来的路上,也经过了这座古老的驿桥,阿斗闻到一阵清香。
“老梅树开花了!”阿斗拍着手跳起来,“我们在这里歇一歇吧!”
可是伙伴们不相信,她们认为,老树上只不过挂满雪花罢了。伙伴们继续往前走。
阿斗离开她们,一个人跑到老梅树下。果然,老梅树上开满了洁白的梅花。
“真美呀!快过年了,我要送你一条丝带。”阿斗解下系头发的黄丝带,系在梅树上。
……
一转眼,就过去一年了,跟去年冬天相比,阿斗和小弟都长高一截了。时间过得真快呀。
小仙女走过来,对阿斗说:“小墨斗,我是小梅仙子,欢迎你来赴宴。先来尝尝我做的梅花雪点心。”
阿斗拿起一块点心,轻轻咬了一口,点心是用落在梅花上的雪做的,一入口就化了,满口都是梅花香,嗯,梅花雪点心的味道真好!
过了一会儿,乌鸦先生来了;
Ⅲ 童话手抄报的内容
打火匣
公路上有一个兵在开步走——一,二!一,二!他背着一个行军袋,腰间挂着一把长剑,因为他已经参加过好几次战争,现在要回家去。他在路上碰见一个老巫婆;她是一个非常可憎的人物,她的下嘴唇垂到她的奶上。她说:“晚安,兵士!你的剑真好,你的行军袋真大,你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兵士!现在你喜欢要有多少钱就可以有多少钱了。”
“谢谢你,老巫婆!”兵士说。
“你看见那棵大树吗?”巫婆说,指着他们旁边的一棵树。“那里面是空的。如果你爬到它的顶上去,就可以看到一个洞口。你从那儿朝下一溜,就可以深深地钻进树身里去。我要你腰上系一根绳子,这样,你喊我的时候,便可以把你拉上来。”
“我到树底下去干什么呢?”兵士问。
“取钱呀,”巫婆回答说。“你将会知道,你一钻进树底下去,就会看到一条宽大的走廊。那儿很亮,因为那里点着100多盏明灯。你会看到三个门,都可以打开,因为钥匙就在门锁里。你走进第一个房间,可以看到当中有一口大箱子,上面坐着一只狗,它的眼睛非常大,像一对茶杯。可是你不要管它!我可以把我蓝格子布的围裙给你。你把它铺在地上,然后赶快走过去,把那只狗抱起来,放在我的围裙上。于是你就把箱子打开,你想要多少钱就取出多少钱。这些钱都是铜铸的。但是如果你想取得银铸的钱,就得走进第二个房间里去。不过那儿坐着一只狗,它的眼睛有水车轮那么大。可是你不要去理它。你把它放在我的围裙上,然后把钱取出来。可是,如果你想得到金子铸的钱,你也可以达到目的。你拿得动多少就可以拿多少假如你到第三个房间里去的话。不过坐在这儿钱箱上的那只狗的一对眼睛,可有‘圆塔’(注:这是指哥本哈根的有名的“圆塔”;它原先是一个天文台。)那么大啦。你要知道,它才算得是一只狗啦!可是你一点也不必害怕。你只消把它放在我的围裙上,它就不会伤害你了。你从那个箱子里能够取出多少金子来,就取出多少来吧。”
“这倒很不坏,”兵士说。“不过我拿什么东西来酬谢你呢。老巫婆?我想你不会什么也不要吧。”
“不要,”巫婆说,“我一个铜板也不要。我只要你替我把那个旧打火匣取出来。那是我祖母上次忘掉在那里面的。”
“好吧!请你把绳子系到我腰上吧。”兵士说。
“好吧,”巫婆说。“把我的蓝格子围裙拿去吧。”
兵士爬上树,一下子就溜进那个洞口里去了。正如老巫婆说的一样,他现在来到了一条点着几百盏灯的大走廊里。他打开第一道门。哎呀!果然有一条狗坐在那儿。眼睛有茶杯那么大,直瞪着他。
“你这个好家伙!”兵士说。于是他就把它抱到巫婆的围裙上。然后他就取出了许多铜板,他的衣袋能装多少就装多少。他把箱子锁好,把狗儿又放到上面,于是他就走进第二个房间里去。哎呀!这儿坐着一只狗,眼睛大得简直像一对水车轮。
“你不应该这样死盯着我,”兵士说。“这样你就会弄坏你的眼睛啦。”他把狗儿抱到女巫的围裙上。当他看到箱子里有那么多的银币的时候,他就把他所有的铜板都扔掉,把自己的衣袋和行军袋全装满了银币。随后他就走进第三个房间——乖乖,这可真有点吓人!这儿的一只狗,两只眼睛真正有“圆塔”那么大!它们在脑袋里转动着,简直像轮子!
“晚安!”兵士说。他把手举到帽子边上行了个礼,因为他以前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的一只狗儿。不过,他对它瞧了一会儿以后,心里就想,“现在差不多了。”他把它抱下来放到地上。于是他就打开箱子。老天爷呀!那里面的金子真够多!他可以用这金子把整个的哥本哈根买下来,他可以把卖糕饼女人(注:这是指旧时丹麦卖零食和玩具的一种小贩。“糖猪”(Sukkergrise)是糖做的小猪,既可以当玩具,又可以吃掉。)所有的糖猪都买下来,他可以把全世界的锡兵啦、马鞭啦、摇动的木马啦,全部都买下来。是的,钱可真是不少兵士把他衣袋和行军袋里满装着的银币全都倒出来,把金子装进去。是的,他的衣袋,他的行军袋,他的帽子,他的皮靴全都装满了,他几乎连走也走不动了。现在他的确有钱了。他把狗儿又放到箱子上去,锁好了门,在树里朝上面喊一声:“把我拉上来呀,老巫婆!”
“你取到打火匣没有?”巫婆问。
“一点也不错!”兵士说。“我把它忘记得一干二净。”于是他又走下去,把打火匣取来。巫婆把他拉了出来。所以他现在又站在大路上了。他的衣袋、皮靴、行军袋、帽子,全都盛满了钱。
“你要这打火匣有什么用呢?”兵士问。
“这与你没有什么相干,”巫婆反驳他说,“你已经得到钱——你只消把打火匣交给我好了。”
“废话!”兵士说。“你要它有什么用,请你马上告诉我。不然我就抽出剑来,把你的头砍掉。”
“我可不能告诉你!”巫婆说。
兵士一下子就把她的头砍掉了。她倒了下来!他把他所有的钱都包在她的围裙里,像一捆东西似的背在背上;然后把那个打火匣放在衣袋里,一直向城里走去。
这是一个顶漂亮的城市!他住进一个最好的旅馆里去,开了最舒服的房间,叫了他最喜欢的酒菜,因为他现在发了财,有的是钱。替他擦皮靴的那个茶房觉得,像他这样一位有钱的绅士,他的这双皮鞋真是旧得太滑稽了。但是新的他还来不及买。第二天他买到了合适的靴子和漂亮的衣服。现在我们的这位兵士成了一个焕然一新的绅士了。大家把城里所有的一切事情都告诉他,告诉他关于国王的事情,告诉他这国王的女儿是一位非常美丽的公主。
“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到她呢?”兵士问。
“谁也不能见到她,”大家齐声说。“她住在一幢宽大的铜宫里,周围有好几道墙和好几座塔。只有国王本人才能在那儿自由进出,因为从前曾经有过一个预言,说她将会嫁给一个普通的士兵,这可叫国王忍受不了。”
“我倒想看看她呢,”兵士想。不过他得不到许可。
他现在生活得很愉快,常常到戏院去看戏,到国王的花园里去逛逛,送许多钱给穷苦的人们。这是一种良好的行为,因为他自己早已体会到,没有钱是多么可怕的事!现在他有钱了,有华美的衣服穿,交了很多朋友。这些朋友都说他是一个稀有的人物,一位豪侠之士。这类话使这个兵士听起来非常舒服。不过他每天只是把钱花出去,却赚不进一个来。所以最后他只剩下两个铜板了。因此他就不得不从那些漂亮房间里搬出来,住到顶层的一间阁楼里去。他也只好自己擦自己的皮鞋,自己用缝针补自己的皮鞋了。他的朋友谁也不来看他了,因为走上去要爬很高的梯子。
有一天晚上天很黑。他连一根蜡烛也买不起。这时他忽然记起,自己还有一根蜡烛头装在那个打火匣里——巫婆帮助他到那空树底下取出来的那个打火匣。他把那个打火匣和蜡烛头取出来。当他在火石上擦了一下,火星一冒出来的时候,房门忽然自动地开了,他在树底下所看到的那条眼睛有茶杯大的狗儿就在他面前出现了。它说:
“我的主人,有什么吩咐?”
“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兵土说。“这真是一个滑稽的打火匣。如果我能这样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才好呢!替我弄几个钱来吧!”他对狗儿说。于是“嘘”的一声,狗儿就不见了。
一会儿,又是“嘘”的一声,狗儿嘴里衔着一大口袋的钱回来了。
现在士兵才知道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打火匣。只要他把它擦一下,那只狗儿就来了,坐在盛有铜钱的箱子上。要是他擦它两下,那只有银子的狗儿就来了。要是他擦三下,那只有金子的狗儿就出现了。现在这个兵士又搬到那几间华美的房间里去住,又穿起漂亮的衣服来了。他所有的朋友马上又认得他了,并且还非常关心他起来。
有一次他心中想:“人们不能去看那位公主,也可算是一桩怪事。大家都说她很美;不过,假如她老是独住在那有许多塔楼的铜宫里,那有什么意思呢?难道我就看不到她一眼吗?——我的打火匣在什么地方?”他擦出火星,马上“嘘”的一声,那只眼睛像茶杯一样的狗儿就跳出来了。
“现在是半夜了,一点也不错,”兵士说。“不过我倒很想看一下那位公主哩,哪怕一忽儿也好。”
狗儿立刻就跑到门外去了。出乎这士兵的意料之外,它一会儿就领着公主回来了。她躺在狗的背上,已经睡着了。谁都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真正的公主,因为她非常好看。这个兵士忍不住要吻她一下,因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丘八呀。
狗儿又带着公主回去了。但是天亮以后,当国王和王后正在饮茶的时候,公主说她在晚上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见一只狗和一个兵,她自己骑在狗身上,那个兵吻了她一下。“这倒是一个很好玩的故事呢!”王后说。
因此第二天夜里有一个老宫女就得守在公主的床边,来看看这究竟是梦呢,还是什么别的东西。
那个兵士非常想再一次看到这位可爱的公主。因此狗儿晚上又来了,背起她,尽快地跑走了。那个老宫女立刻穿上套鞋,以同样的速度在后面追赶。当她看到他们跑进一幢大房子里去的时候,她想:“我现在可知道这块地方了。”她就在这门上用白粉笔画了一个大十字。随后她就回去睡觉了,不久狗儿把公主送回来了。不过当它看见兵士住的那幢房子的门上画着一个十字的时候,它也取一支粉笔来,在城里所有的门上都画了一个十字。这件事做得很聪明,因为所有的门上都有了十字,那个老宫女就找不到正确的地方了。
早晨,国王、王后、那个老宫女以及所有的官员很早就都来了,要去看看公主所到过的地方。
当国王看到第一个画有十字的门的时候,他就说:“就在这儿!”
但是王后发现另一个门上也有个十字,所以她说:“亲爱的丈夫,不是在这儿呀?”
这时大家都齐声说:“那儿有一个!那儿有一个!”因为他们无论朝什么地方看,都发现门上画有十字。所以他们觉得,如果再找下去,也不会得到什么结果。
不过王后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人。她不仅只会坐四轮马车,而且还能做一些别的事情。她取出一把金剪刀,把一块绸子剪成几片,缝了一个很精致的小袋,在袋里装满了很细的荞麦粉。她把这小袋系在公主的背上。这样布置好了以后,她就在袋子上剪了一个小口,好叫公主走过的路上,都撒上细粉。
晚间狗儿又来了。它把公主背到背上,带着她跑到兵士那儿去。这个兵士现在非常爱她;他倒很想成为一位王子,和她结婚呢。
狗儿完全没有注意到,面粉已经从王宫那儿一直撒到兵士那间屋子的窗上——它就是在这儿背着公主沿着墙爬进去的。早晨,国王和王后已经看得很清楚,知道他们的女儿曾经到什么地方去过。他们把那个兵士抓来,关进牢里去。
他现在坐在牢里了。嗨,那里面可够黑暗和闷人啦!人们对他说:“明天你就要上绞架了。”这句话听起来可真不是好玩的,而且他把打火匣也忘掉在旅馆里。第二天早晨,他从小窗的铁栏杆里望见许多人涌出城来看他上绞架。他听到鼓声,看到兵士们开步走。所有的人都在向外面跑。在这些人中间有一个鞋匠的学徒。他还穿着破围裙和一双拖鞋。他跑得那么快,连他的一双拖鞋也飞走了,撞到一堵墙上。那个兵士就坐在那儿,在铁栏杆后面朝外望。
“喂,你这个鞋匠的小鬼!你不要这么急呀!”兵士对他说。“在我没有到场以前,没有什么好看的呀。不过,假如你跑到我住的那个地方去,把我的打火匣取来,我可以给你四块钱。但是你得使劲地跑一下才行。”这个鞋匠的学徒很想得到那四块钱,所以提起脚就跑,把那个打火匣取来,交给这兵士,同时——唔,我们马上就可以知道事情起了什么变化。在城外面,一架高大的绞架已经竖起来了。它的周围站着许多兵士和成千成万的老百姓。国王和王后,面对着审判官和全部陪审的人员,坐在一个华丽的王座上面。
那个兵士已经站到梯子上来了。不过,当人们正要把绞索套到他脖子上的时候,他说,一个罪人在接受他的裁判以前,可以有一个无罪的要求,人们应该让他得到满足:他非常想抽一口烟,而且这可以说是他在这世界上最后抽的一口烟了。
对于这要求,国王不愿意说一个“不”字。所以兵士就取出了他的打火匣,擦了几下火。一——二——三!忽然三只狗儿都跳出来了——一只有茶杯那么大的眼睛,一只有水车轮那么大的眼睛——还有一只的眼睛简直有“圆塔”那么大。
“请帮助我,不要叫我被绞死吧!”兵士说。
这时这几只狗儿就向法官和全体审判的人员扑来,拖着这个人的腿子,咬着那个人的鼻子,把他们扔向空中有好几丈高,他们落下来时都跌成了肉酱。
“不准这样对付我!”国王说。不过最大的那只狗儿还是拖住他和他的王后,把他们跟其余的人一起乱扔,所有的士兵都害怕起来,老百姓也都叫起来:“小兵,你做咱们的国王吧!你跟那位美丽的公主结婚吧!”
这么着,大家就把这个兵士拥进国王的四轮马车里去。那三只狗儿就在他面前跳来跳去,同时高呼:“万岁!”小孩子用手指吹起口哨来;士兵们敬起礼来。那位公主走出她的铜宫,做了王后,感到非常满意。结婚典礼举行了足足八天。那三只狗儿也上桌子坐了,把眼睛睁得比什么时候都大。
Ⅳ 童话手抄报的内容是写什么
材料: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人的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童话集: 《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
童话是一种比较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题材,它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抑恶扬善,起到教育人的目的。
童话一般有四种:拟人体童话(代表作如《木偶奇遇记》)、超人体童话(代表作如《巨人的花园》)、常人体童话(代表作如《皇帝的新装》)、知识体童话等等。阅读时,要深入作者幻想的世界,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有的童话在文章中借主人公之口或用总结性语言把要说的道理直接说出来了,有的则须认真阅读理解,深入分析文章,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因此阅读童话时,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领悟生活真谛。
而且童话表现出了我们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因此那往往与生活的现实是相违背的。
另外,童话能让人长知识,让人快乐,人类就是在童话的指导下长大的。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认为:“如果家长能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优秀的童话和孩子们一起阅读,非常有助于帮助孩子建构精神世界。对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还有共情能力等等,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Ⅳ 帮我做一张有小故事的英语小报,要漂亮的. 有小故事的,什么神七升空,还有童话.翻译成英文漂亮的
我帮你做
Ⅵ 童心童话手抄报 三年级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尔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终生未成家室,1875年8月4日病逝于朋友——商人麦尔乔家中。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早期主要撰写诗歌和剧本。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
“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安徒生决定给孩子写童话,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此后数年,每年圣诞节都出版一本这样的童话集。其后又不断发表新作,直到1872年因患癌症才逐渐搁笔。近40年间,共计写了童话168篇。
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安徒生年表
1805年4月2日出生于丹麦费恩岛奥登塞小镇。
1816年11岁时父亲过世。
1819年14岁时独自离家到哥本哈根,寻求创作机会。
1822年8月发表作品《尝试集》,含诗剧及故事共三篇。此集子因其出身寒微而无出版机会,但已引起文化界某些人士的注意。10月,进入中等教会学校补习文化,共读六年,对其教育方式感到痛苦不已;不过这六年中大量阅读名家作品,也练习创作诗篇、歌剧。1827年,离开学校回到哥本哈根。发表诗歌,受到 上流社会 评论家称赞,鼓起安徒生对写作的信心。
1829年,写出长篇幻想游记《阿马格岛漫游记》出版,第一版销售一空。出版商立刻以优厚条件买下第二版,安徒生因此从饥饿的压迫中解脱。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在皇家歌剧院上演。同年也出版第一本诗集。
1830年,初恋失败。开始旅行;第二本诗集出版。
1831-1834年,恋爱再度失败,遭逢母丧,不久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即兴诗人》。
1835年30岁时开始写童话,出版第一本童话集,仅61页的小册子,内含《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共四篇。作品并未获得一致好评,甚至有人认为他没有写童话的天份,建议他放弃,但安徒生说:“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
1844年,写出自传性作品《丑小鸭》。
1846年,写出《卖火柴的小女孩》。
1970年出版晚期最长一篇作品《幸运的贝儿》,共七万余字,是以他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基础写成的,但不完全是自传。
1867年,被故乡奥登塞选为荣誉市民。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时,因肝癌逝世于朋友的乡间别墅。丧礼备极哀荣,享年70岁。
Ⅶ 童话手抄报
金波童话手抄报资料:金波的童话有哪些?
一、有如下童话:
童话集《小树叶童话》内、《金波童话》、《金海容螺小屋》、《苹果小人的奇遇》、《影子人》、《眼睛树》、《追踪小绿人》、《再见小绿人》、《乌丢丢的奇遇》、《花瓣儿鱼》
二、其他信息
金波 1935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冀县。1957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期间,开始发表作品。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在中文系、音乐系授课。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近四十年来,结集出版的有诗歌、童话、散文、幼儿文学、文学评论以及诗词歌曲集四十余种,选集有《金波儿童诗选》《金波儿童诗集》《金波童话》《金波儿歌》《金波作品精选》等。作品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全国第一、二届幼儿图书奖,第二届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大奖,第四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1992年被推荐为国际安徒生奖候选人。
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全国幼儿图书奖。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Ⅷ 童话手抄报资料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尔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终生未成家室,1875年8月4日病逝于朋友——商人麦尔乔家中。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早期主要撰写诗歌和剧本。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
“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安徒生决定给孩子写童话,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此后数年,每年圣诞节都出版一本这样的童话集。其后又不断发表新作,直到1872年因患癌症才逐渐搁笔。近40年间,共计写了童话168篇。
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Ⅸ 关于童话手抄报的资料(急)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尔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终生未成家室,1875年8月4日病逝于朋友——商人麦尔乔家中。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早期主要撰写诗歌和剧本。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
“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安徒生决定给孩子写童话,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此后数年,每年圣诞节都出版一本这样的童话集。其后又不断发表新作,直到1872年因患癌症才逐渐搁笔。近40年间,共计写了童话168篇。
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安徒生年表
1805年4月2日出生于丹麦费恩岛奥登塞小镇。
1816年11岁时父亲过世。
1819年14岁时独自离家到哥本哈根,寻求创作机会。
1822年8月发表作品《尝试集》,含诗剧及故事共三篇。此集子因其出身寒微而无出版机会,但已引起文化界某些人士的注意。10月,进入中等教会学校补习文化,共读六年,对其教育方式感到痛苦不已;不过这六年中大量阅读名家作品,也练习创作诗篇、歌剧。1827年,离开学校回到哥本哈根。发表诗歌,受到 上流社会 评论家称赞,鼓起安徒生对写作的信心。
1829年,写出长篇幻想游记《阿马格岛漫游记》出版,第一版销售一空。出版商立刻以优厚条件买下第二版,安徒生因此从饥饿的压迫中解脱。喜剧《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爱情》在皇家歌剧院上演。同年也出版第一本诗集。
1830年,初恋失败。开始旅行;第二本诗集出版。
1831-1834年,恋爱再度失败,遭逢母丧,不久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即兴诗人》。
1835年30岁时开始写童话,出版第一本童话集,仅61页的小册子,内含《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豌豆上的公主》、《小意达的花儿》共四篇。作品并未获得一致好评,甚至有人认为他没有写童话的天份,建议他放弃,但安徒生说:“这才是我不朽的工作呢!”
1844年,写出自传性作品《丑小鸭》。
1846年,写出《卖火柴的小女孩》。
1970年出版晚期最长一篇作品《幸运的贝儿》,共七万余字,是以他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基础写成的,但不完全是自传。
1867年,被故乡奥登塞选为荣誉市民。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时,因肝癌逝世于朋友的乡间别墅。丧礼备极哀荣,享年70岁。
安徒生作品目录:
长篇小说(6):《即兴诗人》(1835),《奥·特》(1836),《不过是个提琴手》(1837),《两位男爵夫人》(1848),《生乎?死乎》(1857),《幸运儿》(1870)。
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1822?),《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1829),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1832),歌剧《乌鸦》(1832),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1834),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1835),歌剧《司普洛峨的神》(1839),《黑白混血儿》(1840),《摩尔人的女儿》(1840),《幸福之花》(1844),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1844),《梨树上的鸟儿》(1845),《小基尔斯滕》(1846),《科莫河边的婚礼》(1848),四幕喜剧《比珠宝还珍贵》(1850),歌剧《北欧的女神》(1850),《新房产》(1850),《睡魔》(1850),喜剧《海尔德摩尔》(1851),喜剧《接骨木妈妈》(1851),喜剧《出身并非名门》(1863),喜剧《长桥》(1863),三幕剧《西班牙客人》(1865),独幕剧《初来者》(年代不明),《罗斯基里达之夜》(年代不明)。
游记(6):《1828年和1829年从霍尔门运河至阿迈厄岛东角步行记》(1829),《瑞典纪行》(1851),《西班牙风光》(1863),《访问葡萄牙》(1866)。
自传(3):《小传》(1832),《我一生真实的故事》(1847),《我的童话人生》(1855)。
诗(4):《诗集》(一,1829),《诗集》(二,1830),诗集《幻想与现实》(1830),诗集《一年的十二个月》(1832)。
童话共计156篇
格林童话
作者简介:格林兄弟,
雅科布·格林(1785~1863)
威廉·格林(1786~1859)
他们都是德国民间文学搜集整编者。出身官员家庭,均曾在马尔堡大学学法律,又同在卡塞尔图书馆工作和任格延根大学教授,1841年同时成为格林科学院院士。他俩共同编成《儿童与家庭童话集》(1857年出最后一版,共216篇故事)。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勇敢的小裁缝》……等名篇,已成为世界各国儿童喜爱的杰作。此外,格林兄弟从1808年起,开始搜集德国民间传说,出版《德国传说》两卷,共585篇。他们还编写了《德语语法》(1819~1837)、《德国语言史》(1848)及《德语大辞典》(1852)前4卷等学术著作,为日耳曼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生活在19世纪德国的格林兄弟,他们是语言学家和古文化研究者。两人在上大学期间结识了海德堡浪漫派诗人布伦塔诺和阿尔尼姆,他们搜集整理的德国民歌集《男童的神奇号角》给了兄弟二人启发。后来,这哥俩在黑森、美茵河等地访问善于讲童话的人,收集他们口中的故事,几年下来竟有百余篇。
1812年,这些故事结集成《儿童和家庭童话集》的第一卷,于圣诞节前夕在柏林问世,大受欢迎。此后直到1857年,格林兄弟不断补充故事,并一再修订,共推出七个版次。第七版后来成为在各国流传的原著版本,至今已译成数十种语言,许多故事都广为流传。
早在1925年,国内就有《格林童话》的译本,由当时的河南教育厅编译处编成,内收《雪姑娘》、《六个仆人》等10篇故事,名为《格尔木童话集》,译者王少明。此后名家赵景深也曾译成《格列姆童话集》,收《乌鸦》等6篇,由上海崇文书局出版,但年代已不可考。
《格林童话》共收集多少故事,说法不一,有的说216篇,有的说211篇。1934年商务印书馆推出魏以新的译本———魏是翻译名家,曾译有《闵豪生奇游记》等作品。这个译本共两册,据德国莱比锡"德国名著丛书"译成,含210篇,书前有《格林兄弟传》一文,名为《格林童话全集》。
商务的这个版本是解放前最全的译本,出版后备受好评。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分别在1956和1959年将它重版,此后人文社又不断再版,去年又在"名著名译插图本"系列中将其推出。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版本,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杨武能译本,早先曾由译林出版社在1993年推出,后包含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杨武能译文集》中,含故事206篇。杨武能译有席勒、歌德等人的作品多部,是德文翻译名家。
第01篇 青蛙王子 第02篇 猫和老鼠合伙
第03篇 圣母的孩子 第04篇 傻小子学害怕
第05篇 狼和七只小山羊 第06篇 忠实的约翰
第07篇 好交易 第08篇 令人叫绝的乐师
第09篇 十二兄弟 第10篇 一群二流子
第11篇 小弟弟和小姐姐 第12篇 莴苣姑娘
第13篇 森林中的三个小矮人 第14篇 三个纺纱女
第15篇 汉赛尔与格莱特 第16篇 三片蛇叶
第17篇 白蛇 第18篇 麦草、煤块和豆子
第19篇 渔夫和他的妻子 第20篇 勇敢的小裁缝
第21篇 灰姑娘 第22篇 谜语
第23篇 老鼠、小鸟和香肠 第24篇 霍勒大妈
第25篇 七只乌鸦 第26篇 小红帽
第27篇 当音乐家去 第28篇 会唱歌的白骨
第29篇 魔鬼的三根金发 第30篇 虱子和跳蚤
第31篇 没有手的姑娘 第32篇 称心如意的汉斯
第33篇 三种语言 第34篇 聪明的爱尔莎
第35篇 走进天堂的裁缝 第36篇 桌子、金驴和棍子
第37篇 大拇指汤姆 第38篇 狐狸太太的婚事
第39篇 十二个懒汉 第40篇 强盗新郎
第41篇 海尔·柯贝斯 第42篇 教父
第43篇 特鲁得太太 第44篇 死神教父
第45篇 大拇哥游记 第46篇 费切尔的怪鸟
第47篇 桧树 第48篇 老苏丹
第49篇 六只天鹅 第50篇 玫瑰公主
第51篇 鸟弃儿 第52篇 画眉嘴国王
第53篇 白雪公主 第54篇 背囊、帽子和号角
第55篇 爱人罗兰 第56篇 侏儒妖
第57篇 金鸟 第58篇 狗和麻雀
第59篇 弗雷德里克和凯瑟琳 第60篇 两兄弟
第61篇 小农夫 第62篇 蜂王
第63篇 三片羽毛 第64篇 金鹅
第65篇 千皮兽 第66篇 兔子新娘
第67篇 十二个猎人 第68篇 约丽丹和约雷德尔
第69篇 三个幸运儿 第70篇 六个人走遍天下
第71篇 狼和人 第72篇 狼和狐狸
第73篇 母狼高司普和狐狸 第74篇 狐狸和猫
第75篇 石竹花 第76篇 聪明的格蕾特
第77篇 祖父和孙子 第78篇 女水妖
第79篇 小母鸡之死 第80篇 拉斯廷老兄
第81篇 赌鬼汉塞尔 第82篇 傻瓜汉斯
第83篇 汉斯成亲 第84篇 金娃娃
第85篇 狐狸和鹅群 第86篇 穷人和富人
第87篇 少女和狮子 第88篇 牧鹅姑娘
第89篇 年轻的巨人 第90篇 土地神
第91篇 金山王 第92篇 乌鸦
第93篇 聪明的农家女 第94篇 老希尔德布朗
第95篇 三只小鸟 第96篇 生命之水
第97篇 万事通大夫 第98篇 玻璃瓶中的妖怪
第99篇 魔鬼的邋遢兄弟 第100篇 熊皮人
第101篇 山雀和熊 第102篇 甜粥
第103篇 聪明的老兄 第104篇 蛤蟆的故事
第105篇 穷磨房小工和猫 第106篇 两个旅行家
第107篇 刺猬汉斯 第108篇 寿衣
第109篇 丛林中的守财奴 第110篇 技艺高超的猎人
第111篇 来自天堂的连枷 第112篇 两个国王的孩子
第113篇 聪明的小裁缝 第114篇 清白的太阳揭露了真相
第115篇 蓝灯 第116篇 犟孩子
第117篇 三个军医 第118篇 七个斯瓦比亚人
第119篇 三个小伙计 第120篇 魔鬼和他的祖母
第121篇 无所畏惧的王子 第122篇 魔草
第123篇 森林中的老妇人 第124篇 三兄弟
第125篇 忠实和不忠实的费迪南 第126篇 铁炉
第127篇 懒纺妇 第128篇 四个聪明的兄弟
第130篇 美丽的卡特琳莱叶和彼夫帕夫波儿特里尔 第129篇 一只眼、两只眼和三只眼
第131篇 狐狸和马 第132篇 十二个跳舞的公主
第133篇 六个仆人 第134篇 白新娘和黑新娘
第135篇 铁汉斯 第136篇 三位黑公主
第137篇 拉家常 第138篇 小羊羔与小鱼儿
第139篇 旅行去 第140篇 小毛驴
第141篇 不肖之子 第142篇 萝卜
第143篇 返老还童 第144篇 上帝的动物和魔鬼的动物
第145篇 三个懒汉 第146篇 聪明的小牧童
第147篇 星星银元 第148篇 两枚硬币
第149篇 挑媳妇 第150篇 扔掉的亚麻
第151篇 极乐世界里的故事 第152篇 两个神秘的小鞋匠
第153篇 迪特马斯的奇谈怪论 第154篇 谜语童话
第155篇 白雪与红玫 第156篇 聪明的小伙计
第157篇 水晶棺材 第158篇 懒鬼哈利和胖婆特琳娜
第159篇 怪鸟格莱弗 第160篇 壮士汉斯
第161篇 天堂里的农夫 第162篇 瘦莉莎
第163篇 林中小屋 第164篇 同甘共苦
第165篇 篱笆国王 第166篇 鲽鱼
第167篇 鸬鹚和戴胜 第168篇 猫头鹰
第169篇 月亮 第170篇 寿命
第171篇 死神的使者 第172篇 鞋匠师傅
第173篇 井边的牧鹅女 第174篇 夏娃的孩子们
第175篇 池中水妖 第176篇 小人儿的礼物
第177篇 巨人和裁缝 第178篇 钉子
第179篇 坟中的穷少年 第180篇 真新娘
第181篇 野兔和刺猬 第182篇 纺锤、梭子和针
第183篇 农夫与魔鬼 第184篇 小海兔的故事
第185篇 智者神偷 第186篇 鼓手
第187篇 麦穗的故事 第188篇 坟
第189篇 老汉伦克朗 第190篇 水晶球
第191篇 少女玛琳 第192篇 牛皮靴
第193篇 金钥匙 第194篇 森林中的圣约瑟
第195篇 十二门徒 第196篇 贫穷和谦卑指引天堂之路
第197篇 上帝的食物 第198篇 三根绿枝
第199篇 圣母的小酒杯 第200篇 老妈妈
第201篇 榛树枝
秘密花园
一场霍乱使性情乖戾的玛丽成了孤儿,她只得被送往远在英国的姑父克雷文生生家。
克雷文先生伤心妻子之死,变得阴郁古怪消沉遁世,他的庄园里有上百间被锁闭的房子,有十年不许人人进入的秘密花园。玛丽意外地民现了这个秘密花园的大门钥匙,并且,她还听到了一个神秘的哭声,吸引着她去探索庄园之谜。
玛丽在迪肯的帮助下,使荒芜的花园重现生机。不久,被认为离死不远的庄园小主人科林也参加了进来。大自然的力量改变了一切,长年笼罩在阴霾之下的古老庄园及其主人也一同获得了新生
童话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张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抑恶扬善,起到教育人的目的。 世界著名童话:《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快乐王子》、《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
童话一般有四种:拟人体童话(代表作如《木偶奇遇记》)、超人体童话(代表作如《巨人的花园》)、常人体童话(代表作如《皇帝的新装》)、知识体童话等等。
童话是一个令人神往又充满奇异色彩的世界。在这里一切都有了灵性,花瓣上睡着可爱的玫瑰花精灵、森林里住着挥舞魔棒的小天使、海底里沉睡着的美人鱼、草原上生活着的百合姑娘……各种鸟儿、动物、植物都会说话,都会表达情感。
在童话的世界里可以满足你的好奇心,可以让你想象的翅膀吏加丰满。它就像天空中的一轮明月,照亮孩子的童心;就、像大海上的导航灯,引导孩子进入浩瀚无边的快乐世界。
Ⅹ 关于童话的英语手抄报资料
Pandora
the stealing of fire,Zeus became increasingly unkind to men.One day he ordered his son Hephaestus tobuild an image of a beautiful maiden out of clay.He then asked the gods and goddesses to award her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gifts.Among others,Athena clothed her in an attractive coat and Hermes gave her the power of telling lies.A charming young lady,she was the first woman that ever lived.Zeus called her Pandora.Because she had received from each of the gods and goddesses a gift.The gift was harmful to men.
Zeus decided to send her down to men as a present.So Hermes them essenger brought her to Epimetheus,brother of Prometheus.The greatness of her beauty touched the hearts of all who looked upon her,and Epimetheus happily received her into his house.He had quite forgotten Pometheus' warning:never to accept anything from Zeus.The couple lived a happy life for some time.Then trouble came on to the human world.
When he was busy with teaching men the art of living,Prometheus had left a bigcask in the care of Epimetheus.He had warned his brother not to open the lid.Pandora was a curious woman.She had been feeling very disappointed that her husband did not allow her to take a look at the contents of the cask.One day,when Epimetheus was out,she lifted the lid and out itcame unrest and war,Plague and sickness,theft and violence, grief sorrow,and all the other evils.The human world was hence to experience these evils.Only hope stayed within the mouth of the jar and never flew out.So men always have hope within their hearts.
潘多拉
偷窃天火之后,宙斯对人类的敌意与日俱增。一天,他令儿子赫菲斯托斯用泥塑一美女像,并请众神赠予她不同的礼物。其中,雅典娜饰之以华丽的衣裳,赫耳墨斯赠之以说谎的能力。世上的第一个女人是位迷人女郎,因为她从每位神灵那里得到了一样对男人有害的礼物,因此宙斯称她为潘多拉(pander:意为煽动)。
宙斯决定把她作为礼物送给世间的男子。于是信使赫耳墨斯将她带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厄庇墨透斯。她姿容绝美,见者无不为之倾心。厄庇墨透斯兴高采烈地把她迎入屋内。普罗米修斯警告过他不得接受宙斯的任何馈赠,而他已将之忘于脑后。这一对夫妻有过一段幸福的生活,但不久灾难却降临人间。
当普罗米修斯忙于教授人们生存之道的时候,他把一个桶托付给厄庇墨透斯。他警告过他的弟弟不要打开桶盖。潘多拉好奇心强。她的丈夫不允许她看桶中之物,这使她感到十分懊恼。一天乘厄庇墨透斯出门在外,她打开桶盖,从桶里跑出的是不和与战争,瘟疫与疾病,偷窃与暴力,悲哀与忧虑,以及其他一些人类从此要遭受的不幸。只有希望被关在桶口,永远飞不出来,因此人们常常把希望藏于心中。
Snow-white 白雪公主
Once there was a Queen. She was sitting at the window. There was snow outside in the garden-snow on the hill and in the lane, snow on the hunts and on the trees: all things were white with snow.
The Queen was making a coat for a little child. She said, "I want my child to be white as this cloth, white as the snow. And I shall call her Snow-white."
Some days after that the Queen had a child. The child was white as snow. The Queen called her Snow-white.
But the Queen was very ill, and after some days she died. Snow-white lived, and was a very happy and beautiful child.
One year after that, the King married another Queen. The new Queen was very beautiful; but she was not a good woman.
A wizard had given this Queen a glass. The glass could speak. It was on the wall in the Queen's room. Every day the queen looked in the glass to see how beautiful she was. As she looked in the glass, she asked: "Tell me, glass upon the wall, who is most beautiful of all?" And the glass spoke and said: "The Queen is most beautiful of all."
Year went by. Snow-white grew up and became a little girl. every day the Queen looked in the glass and said, "Tell me, glass upon the wall, who is most beautiful of all?" And the glass said, "Snow-white is most beautiful of all."
When the Queen heard this, she was very angry. She said, "Snow-white is not more beautiful than I am. There is no one who is more beautiful than I am."
Then the Queen sat on her bed and cried.
After one hour the Queen went out of her room. She called one of the servants, and said, "Take Snow-white into the forest and kill her."
The servant took Snow-white to the forest, but he did not kill her, because she was so beautiful and so good. He said, "I shall not kill you; but do not go to the King's house, because the Queen is angry and she will see you. If the Queen sees you, she will make some other man kill you. Wait here in the forest; some friends will help you." Then he went away.
Poor Snow-white sat at the foot of a tree and cried. Then she saw that night was coming. She said, "I will not cry. I will find some house where I can sleep tonight. I cannot wait here: the bears will eat me."
She went far into the forest. Then she saw a little hut. She opened the door of the hut, and went in. In the hut she saw seven little beds. There was a table, and on the table there were seven little loaves and seven little glasses. She ate one of the loaves. Then she said, "I want some water to drink." So she drank some water out of one of the glasse
s. Then she fell asleep on one of the seven little beds.
The hut was the home of seven Little Men. When it was night, the seven Little Men came to the hut. Each Little Man had a big beard, and a little blue coat. Each Little Man came into the hut, and took his little lamp. Then each Little Man sat down, and ate his little loaf, and drank his little glass of water.
But one Little Man said, "Someone has eaten my little loaf." And another Little Man said, "Someone has drunk my little glass of water." Then the seven Little Men went to bed, but one Little Man said, "Someone is sleeping on my little bed." All the seven Little Men came to look at Snow-white as she slept on the Little Men's bed. They said, "She is very beautiful."
Snow-white awoke, and saw the seven Little Men with their big beards standing near her bed. She was afraid. The Little men said, "Do not be afraid. We are your friends. Tell us how you came here." Snow-white said, "I will tell you." Then she told them her story.
They said, "Do not be afraid. Live here with us. But see that the door shut when we are not in the house with you. Do not go out. If you go out, the bad Queen will find you. Then she will know that you are not dead, and will tell someone to kill you." So Snow-white lived in the hut with the seven Little Men.
After some days Snow-white went into the garden. One of the Queen's servants was going through the forest, and he saw her. He went and told the Queen, "Snow-white is in a hut in the forest." The Queen was very angry when she heard that Snow-white was not dead.
The Queen took an apple. She made a hole in the red side of the apple, and put some powder into the hole. Then she put on old clothes and went to the hut. She called, "Is any one there?" Snow-white opened the door, and came out to her. The Queen said, "I have some pretty apples. Eat one of my pretty apples." Snow-white took the apple and said, "Is it good?" The Queen said, "See, I will eat this white side of the apThen you will know that it is good."
Snow-white ate the red side of the apple. When the powder was in her mouth, she fell down dead. The Queen went back to her house. She went into her room. she looked into the glass and said, "Tell me, glass upon the wall, who is most beautiful of all?" The glass said, "The Queen is most beautiful of all." Then the Queen know that Snow-white was dead.
The Little Men came back to the hut. When they saw that Snow-white was dead, the poor Little Men cried. Then they put Snow-white in a box made of glass. They took the glass box to a hill and put it there, and said, "Everyone who goes by will see how beautiful she was." Then each Little Man put one white flower on the box, and they went away.
Just as they were going away, a Prince came by. He saw the glass box and said, "What is that?" Then he saw Snow-white in the box. He said, "She was very beautiful: but do not put her there. There is a hall in the garden of my father's house. It is all made of white stone. We will take the glass box and put it in the hall of beautiful white stone."
The Little Men said, "Take her." Then the Prince told his servants to take up the box. They took up the box. Just then one of the servants fell down. The box fell, and Snow-white fell with the box. The bit of apple fell out of her mouth: she awoke, and sat up, and said, "Where am I?"
The Prince said, "You are with me. I never saw anyone as beautiful as you. Come with me and be my Queen."
The Prince married Snow-white, and she became his Queen.
A man went and told this to the bad Queen. When she heard it she was so angry that she fell down dead.
Snow-white lived and was very happy ever after. And the Little Men came to see her every year.
I.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