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阅读技能训练
『壹』 英语周报2014_2015专项技能训练5阅读理解5
第期参考答案及部分解析
[参考答案]
专项技能训练(5)
1-5 ABCDC 6-10 BDCDA
11-15 BACDA 16-20 BDBAD
短文改错:
1. Entered high school ... Entered → Entering
2. ... eat too much. eat → ate
3. ... I was so serious ... serious → seriously
4. It made matters worse ... It → What
5. ... made a fun of ... 去掉a
6. From now on ... now → then
7. ... to avoiding snacks. avoiding → avoid
8. ... I took off jogging ... off → up
9. ... until I did succeed ... until → before
10. Only then I ... I前加did
阅读理解突破(5)
1-4 ADCA 5-8 DADC
9-12 CBBC 13-16 AABD
[部分解析]
专项技能训练(5)
完形填空:
作者小时候在地板上涂鸦惹父亲生气,但看到父亲生气的样子,作者不敢承认。最后是姐姐主动替他接受了惩罚。作者长大以后才感悟到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姐弟之间的珍贵亲情。
1. A。从后文看,父亲非常生气,因此声音严厉,用a sharp voice。
2. B。3. C。父亲生气的原因是地板上有(containing)用粉笔乱涂乱画的笔迹,所以作者和兄弟姐妹在父亲生气时,都盯着(stared)地板看。
4. D。作者心里害怕,同时默默希望(hoped)别人都不知道是自己干的。
5. C。前面已经有提示,作者心里害怕(Scared),因此撒了谎。
6. B。根据上下文可知,其他人也否认(denied)是他们干的。
7. D。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作者没有勇气(courage)承认是自己做的。
8. C。前面提到作者不是个坏孩子,所以说谎并不是作者经常(normal)做的事情。
9. D。父亲脸上的表情(expression)使作者感到害怕,第一段中也有提示。
10. A。看到大家都不承认,父亲因此想惩罚大家。since“既然”,引导原因状语从句,表示显而易见或双方都清楚的原因。
11. B。12. A。听到有人承认,作者惊奇地环顾四周(looked around),看到姐姐主动走上前(forward)去,接受惩罚。
13. C。姐姐主动承担了过错(blame)。
14. D。因为姐姐代自己受过,作者感到内疚(guilty)。
15. A。作者站在那儿,知道(knowing)姐姐将会挨打。
16. B。作者长大了以后才承认是自己干的,这时作者不会再受惩罚了,因此也就是安全 (safe) 的了。
17. D。18. B。19. A。每当作者回想起(think back to)当年的事情,他都会意识到家庭的重要性(value)和姐姐(sister)愿意为他做任何事情的珍贵亲情。
20. D。作者也愿意为姐姐做同样的牺牲以回报(in return for)姐姐的无私亲情。
阅读理解突破(5)
A篇
爱迟到的人其实很想成为准时的人,只是他们对时间的流逝和守时的人相比有着不同的感觉。
1. A。推理判断题。根据第一段中的Rubbish. You are rude and inconsiderate可知,Greg Savage对总是迟到的人感到恼怒。
2. D。推理判断题。根据倒数第二段可知,爱提前的人感觉到的时间流逝速度较快,爱迟到的人感觉到的时间流逝速度较慢。联系倒数第三段中的she’s found ... punctual people和最后一段中的Although the late ... slower speed可知,这个实验的目的在于测试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感觉。
3. C。细节理解题。根据倒数第二段中Stop reading ... you were可知,实验要求停止阅读的时候才能看表。那么阅读的时候不能看表,否则实验就失去了意义。
4. A。推理判断题。根据文章最后一句By following ... been arranged可知,接下来的部分是DeLonzor提供的一些建议,帮助爱迟到的人如何成为准时的人。
B篇
本文是一篇应用文,主要为出国留学人员介绍了5款手机应用软件。
5. D。细节理解题。根据Triposo部分末句中的plan your trip和Evernote中的create to-do lists for your travel destination可知,两款应用软件都可以用来安排旅行行程。
6. A。细节理解题。根据Viber中的This app uses Wi-Fi, so you can text and even make calls while you’re away可知,Viber软件可用于打国际电话。
7. D。细节理解题。根据Foodspotting中的Foodspotting offers recommendations及you can choose between lots of delicious choices nearby可知,这一软件主要是用来帮助人们就近选择美食。
8. C。细节理解题。根据对Google Translate中的Don’t just point and say it shyly in English ... practice your pronunciation可知,作者建议我们利用此软件来尝试用所在国家的语言来与当地人交流。
C篇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抱怨,也会听到他人抱怨,但是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吗?它究竟会有什么负面影响?
9. C。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一段中的We may try to cover our faults by complaining about the unfairness of it all可知,自己不努力却在抱怨的人,其实是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
10. B。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二段中的It may cause the listener to include his / her complaints in the conversation as well可知,以抱怨开始的交流往往具有“多米诺效应”,即倾听的人也会开始抱怨。
11. B。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二段末句和末段的首句可知,经常抱怨的人通过抱怨可以获得暂时的宽慰。
12. C。推理判断题。根据末段的最后一句话可知,大多数人讨厌听别人的抱怨,因为这种抱怨会对他们有消极的影响。
D篇
来自约旦的两位少年研究发现,修路时使用橡胶可以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13. A。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一段第二、三句和最后一段可知,修路使用橡胶能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14. A。推理判断题。第四段介绍完约旦极差的路况之后,第五段开头指出Therefore, 16-year-old Mohammad and his research partner, 15-year-old classmate Adam Belaid, came up with the idea of adding rubber to asphalt,由此可知,约旦的不良路况是两位少年萌生研究的原因。
15. B。推理判断题。根据最后一段第四句可知,约旦目前一条公路的寿命大约只有五年,即五年左右就需重建。
16. D。写作目的题。文章第一段就提出研究的结果,之后介绍有关研究的原因及过程等,由此可知,全文旨在介绍约旦两位少年的一项新研究。
『贰』 高中英语阅读能力如何训练
英语语言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而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学英语将来主要的目的是看懂英语,获取最新的信息,用于我们的工作与研究,提高效率,以作出更大的贡献。因而,在各类英语考试中,英语阅读测试越来越受到重视,难度也逐年提高。这不仅在我国的高考,而且在世界范围的雅思、托福测试中的趋势也很清楚。实际上,目前的高考中的英语阅读已远超过现行的高中教材,有的甚至已达到大学四级的阅读水平。 大量阅读以前我们数十年来英语教学不很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拘泥于教科书,没有相当阅读量配合。据统计,把以前的中学六年的英语教科书的课文内容全部相加总量不过是一张日报一面的量,这些语言量不管怎么读,也是不可能掌握一门语言的,所以现在新的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初中毕业生的英语阅读量为30万单词,高中毕业的量为60万单词,从教学措施上保证学生必须达到这个阅读量的标准,因为我们在学校读的英语课本实质上仅仅是精读,因此我们要补充的应是泛渎,读什么呢? 一、选一本你感兴趣,且翻最初几页你不查词典也能看懂的英语书,开始可选一些简易或缩写的读物,然后可选一些原著。 二、订一份英语报纸,报纸的词汇量很大,涉及各个方面,对扩大词汇量,获取信息很有帮助。 三、选一本与你教科书程度相近或略难的带有英语练习的英语书。这类书的特点是书中的文章都是短小有趣,可读性很强,因为文章后设置了理解性的练习,读者可读了文章后做这些练习,以检查是否看懂了,看懂多少。 四、读所有是英语的东西。如:我们在看《解放日报》、《新闻晚报》等报纸时常看到外资公司用英语写的招聘广告,在吃时包装上的英语说明、走进宾馆时所见到的英语告示……,实球上英语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要是你有心的话,你可随时学习。 快速阅读读文章如同看树林一样,人站在树林前不能把眼睛光看着一棵树,甚至只盯着树上的叶子,一张一张地看,看到最后,还是一张一张叶子,叶子固然要看,但整棵树也要看,整片森林更要看,我们必须迅速把视野扩大,这样才能对森林全貌有所了解。读文章也是如此,如何才能加强对阅读文章的理解呢?那就是在阅读文章材料时要学会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综合运用阅读技巧,在快速阅读时通过逻辑思维,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在整个快速阅读过程中,要高度集中思想,让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中。如果念得很慢,一词一词地读,往往念完全文,很茫然,词都认识,就是不知道文章讲什么。所以现在的英语测试都有一个阅读速度的要求。 整体理解我们常有这样的情况:句子都能看懂,但读完文章印象却不深,这就牵涉到对文章框架结构的整体理解。如何学会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呢?首先,要重视文章的题目和文章的首句。因为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主题,文章的内容就是环绕主题展开。首句很关键是因为首句是文章的导入,点明作者写文章的意图,背景等。接着的每一段的第一句也很重要,因为每段的第一句实际上多半是每段的主题句,然后进行陈述或论述,逐步展开,给予例证,最后把该段内容用一句话来小结,所以每段的最后一个句子常常是该段的结论句,而整篇文章的最后一句就往往是这篇文章的结论或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要养成这样一个习惯:见了文章的题目,要停顿一下,想一想,如果让你写这篇文章将如何写,或猜一猜,这篇文章大概写什么,然后你会饶有兴趣地读下去。接着在往下阅读时特别注意每段的第一句与最后一句,并用心记往,在读完全文时清晰地将全文的主要内容像看电影似的一幅一幅地印在脑中,记忆很深既把握住了全文的主要内容、论点、论据,又学会了作者的逻辑推理的方法技巧及整篇文章的框架结构,而这是写文章最重要的,也就是文章的构思。 积累词语要提高阅读水平,词汇量与短语量非常重要,打个譬方:造房子要砖瓦材料,词汇就是阅读英语的砖瓦材料,没有相当量的英语词汇,阅读英语是无法进行的。所以要提高阅读水平,我们就得学会积累词语。我们不妨这么做:在通读全文后看第二遍,遇到生词尽可能根据上下文来猜,仍猜不出意思的,就把这些生字查好词典,然后抄写在一本可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每天有空时,就拿出这小本子背诵记忆,这样做不费时,效果却很好,因不时接触,反复记忆,词汇量增加得很快。 按上述几种方法训练自己,没多久,英语阅读能力就提高了,对付考试也就没有问题了。 曲刚老师回答:要警惕服“刀枪不入”的“假读”。很多人天天读英语,可就是阅读水平不见提高,老是猜来猜去地猜不明白,糊里糊涂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由“假读”造成的。什么叫“假读”呢?首先要讲讲我经过长期研究后发现的英语阅读中的“母语转移现象”。我们的大脑在阅读外语时有一个顽固的习惯,就是顽固地把一切读进来的英语单词都统统转化成汉语来理解和记忆,并且达到了顽固不化的程度,这造成一篇英语文章读完后,英语没记住什么,汉语反而记住了。请大家做一个试验,请你找一篇简单的英语文章,找旁边的一个人(比如你的同学)来让他阅读,等他读完了把书合上,你先问问他读懂了没有,如果他说读懂了,你就让他用汉语把文章的内容讲一讲,你会发现他讲得头头是道,等他讲完了汉语后,你突然地问他:“你能不能用英语把你刚才读过的文章讲一讲,哪怕讲得很简单?”这时侯你就会发现他哑口无言,基本讲不出,为什么英语在大脑里一点印象也没有留下?这就是“母语转移现象”造成的,他刚才读的英语文章在大脑里一点没剩地被全部转换成了汉语,因此他只记住了汉语,根本就没记住英语。“母语转移现象”是由大脑中汉语和英语严重的不平衡造成的,中国人的脑子里汉语十分地发达,汉语的年龄与人的年龄一样长,是一个庞大的符号系统,像一棵大树一样把大脑占据得非常牢固。只要我们的眼睛、耳朵获取了一丁点语言符号信息,我们的大脑就会毫不犹豫地立刻把它们转化成汉语来接收,这种强大的不可抗拒的母语转换力量造成了外语学习的巨大困难,使外语读来读去根本进不到你的脑子里。在你大脑里汉语是一棵大树,而英语只是一棵很弱的小草,英语哪能抢得过汉语?别看你眼睛看的都是英语文章,可读到眼睛里面后就不是英语了,而是立刻被转化成汉语了,不到一秒钟就全部被转化完了,英语刀枪不入,当然记不住。因此别看有些人天天读英语,其实根本没什么提高,是“看英语,记汉语”的“假读”,所练习的不是直接阅读英语的能力,而是英汉转换能力,是一种“拐了弯儿”的英语阅读能力,用这种“拐弯儿”的阅读能力读简单的文章还算勉强,读地道复杂的英语文章就不行了,因此很多人读英语时永远也不轻松,就算是读一张十分简单的英语产品说明书也要紧锁眉头,猜来猜去,因为大脑里汉语在那把守着呢,外语根本进不去,进去的外语也都转换成汉语了,读完后用英语讲不出来。 怎样克服“母语转移现象”造成的“假读”呢?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口语”。读进来的英语不是印象不深吗?不是要转化成汉语吗?不要紧,我们用口语来加强它,口语在听说读写中是在大脑里产生语言刺激最强的办法,什么话一旦从人的嘴里亲口一个字一个字地讲出来,印象不深也得深。每当你读完一篇文章后,别急着把文章翻过去,趁着对刚才读过的英语还有点印象赶快逼着自己用英语把刚才读过的文章内容讲一讲,讲文章的大意,讲故事情节,讲文章的观点…… 讲什么都行,就是一定要讲出点东西。一开始很难,几乎什么都记不住,什么都讲不出来,不要紧,把文章再打开看一看,然后合上书再讲,还讲不出就再打开书看看再讲…… 一点一点地,一遍一遍地,直到能讲出点东西,直到能大概讲解,直到能长篇大论,直到能滔滔不绝…… 这样做了之后,你就会发现真正读懂一篇文章原来这么不容易,我们的大脑里,汉语对英语有这么大的排斥,不用口语来加强英语的刺激,英语几乎难以进入大脑。学英语的过程,就是用口语和大脑里的汉语做斗争的过程,让汉语给英语让路,让英语进入大脑。因此凡中国人英语水平高者,没有英语口语不好者,就因为只有口语才能使英语在中国人的大脑里产生印象和生根。 以上用口语来提高阅读水平并同时提高口语、听力、乃至整个英语水平的方法,是我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叫“反述式英语学习法”。
『叁』 如何训练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多读。
给你一个例子。
我一个同学用英语给一个外国小孩当家教,教地理。
开始备课时要用3个小时,半年后只用一节课的走神功夫就备课完毕了。
英语能力突飞猛进。
学英语没有捷径,只能自己努力。
『肆』 中学英语阅读综合能力训练1答案
As they left Mr. Penbury peacefully reading in the park, Bill talked to Tom about the wanted man whose picture they had seen outside the police-station. “tall, thin and with36____hair,” he said. “Mr. Penbury!” shouted Tom, “It37_____ him perfectly.” “exactly,” said Bill with both joy and 38_____. “39_____ we know that our40 _____ isn’t the wanted man.” Rejected(反驳)Tom. “all the same,” said Bill, pretending to be serious. “I think I ought to 41____ with the police about this.” Tom42_____ with his friend about the plan. But Bill 43_____ to revenge(报复)himself for all the punishments 44______ Mr. Penbury had given him unfairly in his opinion. He stopped at the next 45_______ and went in. He46 _____when he came out. “Well, what did you say to them” Tom asked. “Oh, I just said that there was a man in the47 _____, who looked very much like the 48______ man.” “but they must have known that it was a boy 49_____,” Tom said. “I don’t think so,” Bill explained. “I changed my 50______. I spoke 51_____ my father.” The boys never found out for certain 52______ Mr.Penbury was actually taken to the police station that Sunday. He appeared at school the next morning 53______. However, Tom felt that Bill’s trick must have 54______ because he often caught Mr. Penbury studying their faces with even 55_____ attention.36. A. few B. little C. several D. a few37. A. copies B. keeps C. likes D. fits38. A. sadness B. surprise C. happiness D. excitement39. A. Though B. And C. But D. Or40. A.teacher B. friend C. classmate D. student41. A. have a try B. have a word C. have a discussion D. have a speech42. A. agreed B.disagreed C.followed D. discouraged43. A. considered B. decided C. realized D. thought44. A. when B.where C.how D.that45. A. restroom B. street corner C. phone box D. police station46. A. was crying B. was interesting C.was smiling D. was surprising47. A. street B. school C. way D. park48. A. correct B. strange C. punished D. wanted49. A.speaking B. talking C.saying D. telling50. A. voice B. sound C.name D. idea51. A. as B. like C. after D. before52. A. what B. whether C. that D. which53. A. as well B. as much C. as usual D. as often54. A. started B. helped C. worked D. failed55. A. little B. great C. less D. greater二、题型特点 (1)完形填空是一种测试学生的外语语言知识以及运用这种语言的综合能力的试题。(2)完形填空所选的短文长度在250个词以内,难度并不大,但涉及的范围很广。文体多以记叙文为主,考查内容集中在考生对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实词的理解上。(3)考点层次从小到大分为四类:单词层次,词组层次,句子层次与语篇层次。(4)选项中的干扰项设置与语法结构错误无关,重在文意的干扰。三、试题要求(1)巩固、扎实、熟练的英语语法知识和丰富的英语知识。(2)文章阅读能力和技巧,特别是快速阅读理解能力,甚至是跳过一些词语的能力。(3)扎实的英语词组、短语,惯用法等固定搭配的知识,词语意义和词法的辨析能力。特别是以动词为中心的词组。(4)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理解文章整体内容、主题思想的能力和推理判断的能力。(5)根据试题捕捉相关信息能力。四、应试技巧1.快速通读全文,掌握主旨大意。答题时不要急于看选项、找答案,应通篇浏览短文,掌握文中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短文开头的第一、二句通常是主题句,或是告诉我们文章所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完形填空首句一般不预留空白,因此认真阅读短文开头的第一、二句,有利于准确地预测和推断短文的主旨。 2.抓住结构、语义及逻辑三条线索,推断和预测选项完形填空是人为地切断短文的思路,再让学生依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恢复短文思路的题型。我们在答题时,首先要注意所选的答案填入空白处后,整个句子语法结构(词性、语态、语气、时态)是否合理;其次,看语义是否通顺,上下文是否连贯、呼应;第三,如果几个选项填入空白处,结构和语义没有问题,那么就要在逻辑上看哪个选项填入最为合理。 3.要特别注意词组、习语和句型的积累、同义词的辨析以及生活常识的运用完形填空是考查学生熟练地掌握词组、习语和句型的有效题型,因此我们平时要注意词组、习语和句型的积累,特别是《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中要求掌握的那一部分词组、习语和句型;在答题过程中,我们如能迅速地判断词组、习语和句型,不仅提高了答题的准确率,而且可以节省答题时间;辨别同义词的不同含义是考查学生对词汇掌握的重要途径,很多词语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会有不同的意思,因此我们一定要在认真读懂短文的基础上作答;运用生活常识也是正确答题的有效手段。4.选项填完后,通读短文,仔细检查连词、副词的使用。我们在选项填完后,一定要通读短文,从整体上检查结构、语义及逻辑是否一致,上下文衔接是否合理;另外,连词、副词也是完形填空常考的词,我们选择后要特别注意上下文的语气、语态、避免出现逻辑混乱。 5.解答试题的时候,可利用直接法、排除法和比较法等选择正确答案。五、题目解析:36. B. few, several, a few这些词要修饰可数名词, 但是文中空格后的名词hair是不可数名词,故用little来修饰.37. D. 由上下文可知这里应该填入的单词意思是 “与…..相符”而suit, fit 两个都有此义。但是suit更侧重“颜色,衣服,发型等适合某人”,因此这题就选择Dfit。38.D.根据上下文的语义理解, excitement 为最佳答案.39.C.这一题考察连词的用法,由题干就可知应该是转折关系的连词but40.A.根据下文所介绍的内容可推测出这位先生是他们的teacher。41.B.考察固定词组的意思。Have a try尝试一下 have a word与某人通话 have a discussion讨论一下 have a speech这不是一个词组。与警察通话就要用have a word42.B.从上文的reject这个动词可知Tom的态度是反对的,因此要用disagreed43.B.固定用法decide to do sth。其他动词都不能加to do。44.D.考察定语从句的用法。先行词有all修饰,而且定语从句中缺少宾语,故只能用that45.C.由下文可推知他是去给警察打电话,所以应该是进入电话亭phone box。46.C.这题考察逻辑推理能力。47.D.48.D.这两题较简单,因为在文中第一句就有讲过。49.A.在电话上说话应该用speaking50.A.voice指人的声音 sound指一切能听到的声音51.B.“像…..一样”而且后面加名词的,就只能用“like”52.B.因为前面说他们还没有确定,因此应该选择“是否whether”53.C.考察固定词组的用法,as usual意为“和平常一样”54.C.“起作用” work55.D.even后加形容词比较级
『伍』 怎样训练英语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英语阅读理解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阅读都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也一直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是有困难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是完全有可能的。笔者根据多年的而教学经验,得出了如下几点体会:
一、充分掌握一定的词汇量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它是我们进行表达和交际的重要手段。没有词汇的积累和掌握就根本不可能进行任何的阅读。试问一个目不识丁的人怎么可能进行阅读呢?怎么可能看得懂一篇文章呢?更不用说什么技巧规则了。所以,要想进行阅读,词汇量的积累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记忆单词的能力,运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词汇量,为提高阅读能力奠定好基础。
二、培养学生识别不同层次的语言信息的能力
我们上文提到词汇量的积累,并等同于一直把重点放在词汇意义上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使得学生形成了在阅读中一个个词读、一句句话读的坏习惯。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的阅读效率大幅度降低,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要做的不仅要指导学生理解字面上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体会文章的主旨和内涵,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及对所述事物的态度,理解作者从字里行间传达出的思想。
总之,老师应该通过各种可能的手段改变学生拘泥于一词一句抠着读的习惯,教导他们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更高的语言层次上,学会从客观上从更高的层次上去阅读文章,把握文章的意思。
三、使用多种阅读技巧进行阅读
我们经常提到的阅读方法的有预读、略读、浏览、依上下文猜测、推测等等。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怎样依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或阅读任务选择不同的策略,而且要
使学生自如地进行策略的切换和灵活运用。
英语阅读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依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变化的。一成不变的阅读方法只会在很多时候浪费过多的时间,而且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失去阅读的信心和兴趣,导致恶性循环。一个聪敏的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适时调整自己的阅读技巧和速度,使得自己的阅读效率大幅度提升。因此,老师有必要教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并引导学生灵活应用。
所谓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们自如灵活地运用各种策略,他们的阅读效率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四、将背景知识、情感、社会因素融合到阅读教学中去
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下面这种情况:一个学生在语言知识方面掌握的非常好,但是却不能真正把握文章的大意,不能透彻而又全面的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想法。这就是因为对文章的背景知识了解的缺乏。背景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由老师来介绍,也可以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材料本身给出。背景知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含专业知识、社会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等等。因此,在教学中一定不能忽视背景知识的介绍,因为阅读中造成误解的往往就是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只有了解了文章的背景,作者的意图,才能真正的快、准、稳的理解文章。
五、正确的阅读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1、克服恐惧心理,大胆朗读。朗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朗读,能进一步加深对所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能达到自我欣赏和感染他人的境界。大声地朗读,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英语语感,对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很有帮助。
2、拒绝指读。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喜欢用手指或笔指着单词一个一个逐字逐句的看,这会严重影响眼睛扫视文章的功能,严重影响阅读的速度。在阅读的时候,不要试图读懂每一个单词每一句话,遇到疑难的地方,要学着放弃,学着大胆跳过去,努力去掌握文章的整体意思。到最后其实我们会发现我们不懂得地方根本不会影响到对全文的理解。
3、进行广泛而直接的英语阅读。英语的而学习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在课堂之外我们也要多阅读英语文章,多收看收听英文电视广播节目,给自己一个英语的氛围,慢慢的形成英语思维习惯,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 技巧永远都只会起到只辅助作用,根本还在于学生自身的努力,平时多读,多看,多记,多总结阅读中出现的单词,词组,并通过及时复习和多次阅读进行巩固。阅读是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愿意付出的人,最终才能真正掌握各种阅读技巧,熟练运用各种技巧,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让英语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陆』 英语阅读能力训练,这样听就对了 1 适合什么学生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将英语拓展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英语教学方式引入课堂,必将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并在学生的学习真实和生活真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实现英语教学的最优化。我通过拓展阅读的教学实践,获得了拓展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具体应用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问题的提出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人类社会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提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和要求。英语阅读理解是考查和测试学生英语能力的一种主要形式,阅读理解题量逐年增多,知识面逐年拓宽,难度逐年增大。这充分体现了英语教育已经改变原来只侧重对语法和语言知识的教学,不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一违背语言教学规律的做法。这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进步。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真正的提高。
二、拓展阅读的价值
我在教学中发现,制约中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课本阅读材料量较少,课外阅读材料较陈旧。课本作为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工具,是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基本载体。通过对课本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一些英语的语言现象和语言知识。但内容比较贫乏且缺乏真实性,所以很难能真正引起学生兴趣。而语言只有被利用时才能真正体验出其价值,学生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最具成就感,才乐于通过阅读去获得他们感兴趣的、有价值的信息。而拓展阅读以学生喜欢的方式为载体,迎和现代生活节奏,突出阅读话题,在学习真实和生活真实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三、拓展阅读的途径
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教学材料的真实性,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除了充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丰富阅读材料和选择丰富的阅读途径至关重要。
事实上,要拓展孩子的阅读量,我们不妨做到以下几点:
1.选一本孩子感兴趣,不查词典也能看懂最初几页的英语书。开始时可选一些简易或缩写的读物、有声读物,最好是配有插图的图书,随着水平的提高,然后可选一些缩略版原著,比如外研社出版的书虫系列图书。
2. 订一份英语报纸,开始可订《英语周报》《英语辅导报》《双语报》。这几种报纸都是分学段的,小学、中学都有,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程度征订。报纸的词汇量很大,涉及各个方面,对扩大词汇量,获取信息很有帮助。
3. 选一本与所学课本程度相近或略难的带有英语练习的英语辅导书。这类书的特点是书中文章短小有趣,可读性很强,且文章后设置了理解性的练习,便于孩子读过文章后做这些练习,检查是否看懂了,看懂多少。
4. 注意生活中的英语。如:商品包装上的英语说明、电视或者街上的英文广告……,我们不妨提醒孩子注意看到的一切单词和短语,不熟悉的可以先记下来,通过查词典来理解和记忆,这也是积累词汇和应用所学英语知识的一种方式。实际上英语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只要有这种注意身边英语的意识,并慢慢形成习惯,学英语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四、如何提高学生拓展阅读的兴趣
学会读书并勤于积累,是打好语言和精神“底子”的必由之路。但是,在阅读中,特别是刚开始时,孩子肯定会遇到不认识单词、看不懂语句等困难,那么,我们该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将阅读坚持下去呢?
1. 制作手抄报。结合课本内容,让孩子寻找材料,办一份手抄报,即可以独立完成,又可以家人合作,共同完成。另外,孩子还可以和同学组织一个比赛,让老师做评委,如做一期关于圣诞节、中秋节的小报。孩子在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找材料,做设计,忙得不亦乐乎,查看读过的书或从网上寻找相关资料,阅读的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了。
2. 开展讲故事、作讲演、演短剧等活动。阅读的直接作用就是孩子词汇量的扩大和活动能力的提高。为了让孩子继续保持并深外英语阅读的兴趣,有效进行课外阅读,我们要为他们展示课外阅读成果提供一个平台。
每天吃饭时间,或者放学后和孩子聊天时,鼓励孩子用英语来讲一个故事,笑话,或作一段演讲,甚至是唱一首英文歌曲。孩子为了展现自我,同时为了避免丢脸,必会提前仔细钻研手头的阅读材料,观看久已成了摆设的英语碟片。这对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也是一种锻炼。
3. 让学生自画英语漫画作品。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漫画书小学生最喜欢看,因为漫画滑稽、夸张、幽默,对话简明、扼要,学生能通过图理解其大意。英语漫画也是一些学生英语杂志的重要内容。我们引导孩子自己创作漫画作品,即是对那些阅读材料的再利用,又是培养其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一方面孩子必须阅读弄懂故事内容,另一方面又必须用英语进行思考,同时还让绘画技巧得到了一次展示。
事实上,实践证明,动机是积极学习的源泉和原动力,兴趣是间接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是积极学习策略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当学生对所学材料产生浓厚兴趣时,就能集中注意力,情绪高涨,充分发挥潜能,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随着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明显提高,阅读不同题材的能力也随之得到了提高。
四、怎样进行有效拓展阅读
当然,要提高阅读水平,词汇量与短语量非常重要,就像造房子要砖瓦材料,词汇就是阅读英语的砖瓦材料,没有相当量的英语词汇,阅读英语是很难进行的。所以要提高阅读水平,就得学会积累词语。这就要求孩子平时学英语,要有积累词汇和短语的习惯,一方面,学习和记忆课本要求掌握的词汇,另一方面需要在课外阅读过程积累。
我们不妨这么做:在通读全文后看第二遍,遇到生词尽可能根据上下文来猜,仍猜不出意思时就查词典,然后抄写在一本可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并经常拿出这小本子背诵记忆,这样做不费时,效果却很好,因不时接触,反复记忆,词汇量增加得很快。
五、英语拓展阅读辅助教学过程
英文拓展能为英语教学提供大量真实地道的英语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也能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听说读写技能和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创造机会和条件。因此,利用每周一次的拓展阅读课,教师应精心挑选学生感兴趣的文章,并授之以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展开训练。
1)听的训练:
我们可以以一些笑话短小幽默,作为听力材料。学生不仅乐于听,而且听得认真仔细,有效避免了听力课堂中学生容易出现的紧张、焦虑现象,并使那些听不懂的同学急切地想知道故事的内容,有效地促使他们想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的欲望。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在听时能抓住所听材料的主要内容,理解故事的幽默所在。少数听不懂的同学也能竖起耳朵,听懂几个单词,但绝不会开小差。长期以往,这部分同学听力也能得到改善。有时我为了保持学生的求知欲和读报兴趣,提高听力水平,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短小的文章,并在上课前以3分钟演讲的形式让学生介绍给全班同学,训练了大家的听力水平。
2)说的训练:
英语作为一门实践课,一定要注重把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变为语言实践,提高语言实践质量。报纸上的阅读材料经常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经过精心设计,完全可把一篇篇的阅读材料转化为一个个学生感兴趣又能言之有物的讨论。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是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因此要让学生开口,选择合适的话题至关重要;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或争论。为让学生能在课堂表达观点,可在课前公布讨论话题,让学生进行充分准备。在讨论中,教师尽量鼓励每个学生大胆提问,大胆说话,要求他们尽可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观点,并举出例证。随着年龄的长大,根据现代智能理论,每个人的兴趣不竟相同。因此话题也可五花八门:时事政治、天文地理、百姓家事、笑话趣谈、体育评论等,这些都为学生口头表述提供了鲜活的材料,使他们在表达中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趣。
3)读的训练
许国璋教授曾说过:“只有通过读,你才能获得最大的实践量,才能享受到学习外语的真正甜头,读,给你带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让学生学会如何快速获得信息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材料的丰富程度,将大大影响学习者获得信息的速度。阅读英文拓展,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天下大事,学习和巩固许多英语语言知识,而且可以接触到大量鲜活的语言,大大提高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实践证明,教师合理利用拓展,能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英语拓展的习惯,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要求学生带着5个问题(即,who, what, when, where和how)去阅读,边读边自己回答问题。问题弄清楚了,文章也就基本读懂了。这样可帮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阅读文章,抓住文章的重要细节,获得更多的信息。在阅读文章时,要培养学生抓住主题思想的技能,提醒学生在快速浏览全文时,不要被个别词句难倒而停顿下来,要从上下文的连贯意思来理解全文。这样,学生就能又快又准确的获取信息。
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很有必要。可以结合阅读材料,进行扩大视距的训练。要求学生阅读时,眼睛每次移动注视的距离先是一个整句,然后过渡到整段,一口气连续读完几个句子,以迅速抓住文章的中心,理解全文的大意。要求学生阅读时不出声,不复视,训练学生克服先把文字变成声音,再去想它的意思的习惯。阅读后可通过判断题,选择题或问答题检测学生的理解程度,如果正确率能达到70% 以上,速度再加快; 如果不能,再加强训练。这样反复训练,以增加知识和信息的输入量,训练学生集中思想,迅速抓住文章脉络,从而提高阅读速度。
4)写的训练
当前的中学英语写作属于引导性写作;开放性不强。因此,许多学生用英语写作的积极性不高;更有些学生由于平时输入的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较少,一提笔就出现中国式英语,读起来很不地道,针对以上的问题,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鼓励学生坚持做摘记,记录下阅读中碰到的好句子,经常诵读,并对课堂上没讲的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词组辅以简单明了的例句,张贴在教室“学习栏”中,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课后自行阅读,积累词汇。
坚持把课堂讨论话题落实到笔头 ,课堂上要关注学生使用语言的情况,引导学生多用新学过的语言知识,重视学生的口头输出。口头表达能力强,必然有助于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语言能力的输出。要鼓励学生上课说到什么程度,课后就写到什么程度。好的文章,贴在教室后面,以作鼓励。
总之,拓展广泛丰富的阅读题材和阅读方式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和兴趣爱好,因而可以较大程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拓展阅读为基础的活动和任务可以给学生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有价值的语言训练,促进听说读写技能的发展;拓展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刺激和鼓动学生主动地进行课后拓展阅读,促进终身学习;拓展辅助教学在教室和世界之间搭建桥梁,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更能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世界。
『柒』 如何训练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本义是指应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最大的目标,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意义上理解“学是为了不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交际是语言最基本的功能。而阅读是语言交际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兴趣,开阔视野,吸取丰富的语言知识,还能扩大词汇量,促进听、说、写的能力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有助于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发展的学习策略进行指导,为今后更好的阅读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组织阅读活动的策略 (一)阅读前——朗读拓展促阅读 很多研究表明,如果语篇涉及读者熟悉的主题,他们就能顺利理解文章中的信息,相反,如果不熟悉语篇主题,就会出现障碍。因此,应在学生阅读前,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为学生创造足够多的机会朗读语篇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对即将要阅读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为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作铺垫。 (二)阅读中——阅读过程技巧与方法的调控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究。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读书,也无法代替学生分析思考,教师既不能把知识生硬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也不能把思想观点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因此,我觉得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1. 保证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时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在实际课堂中,我发现很多教师在提问后就马上叫学生回答,不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如回答不出,教师或是不断重复问题,或是忙着启发(很多情况下是暗示)。试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的思考能有一定深度吗?学生能获得多少“顿悟”和思维的闪光呢?可学生为了迎合老师的心理,匆忙寻找只言片语作答,表面上气氛活跃,实际上是走进了繁琐而肤浅的一问一答的圈子中去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在提问后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当学生回答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以期待的目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这个等待的时间虽短,却正是学生思维最为紧张活跃的时刻。 2. 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可以对答如流,但是学生用英语提问的能力却与之相距甚远。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按意群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阅读的速度及效率。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机会进行提问,其目的就是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3. 逐步渗透难点词、短语 在阅读教学中,将影响学生阅读的难点词、短语逐个地渗透到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在更加简短的语篇的阅读过程中、在图片看说过程中、在其运用过程中将这些词和短语理解并掌握,而不是像对话课教学一样,刻意地将它们逐个进行教学。 4. 感知——理解——运用 英语阅读是非常复杂的心理认知活动,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对其进行编码重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感知是读者对书面材料的识别和辨认,其意义在于获得基本信息,为对语言材料的编码重组进行硬件上的准备,这是阅读中的信息交换过程。理解则需要读者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的基本信息进行编码,然后重组,解析破译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全面准确地把握阅读材料的信息,这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也是读者得以顺利有效地进行阅读的关键环节。 5. 整体理解 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难句是在所难免的。如果碰到生词、难句就追根刨底,孤立地思考,甚至还想把它译成汉语才能罢休,其结果不但影响了阅读速度,也不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应养成从文章的篇章结构入手,越过少量生词、难句所造成的阅读障碍,领会文章的主体思想,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然后从整体上对词句进行推敲,攻克难关,最后又回到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的良好阅读习惯上。使阅读从感性认识进一步升华形成理性认识,从而加快阅读文章的速度,提高对文章理解的正确性。 (三)阅读后——语篇的有效延伸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虽然主要依靠课内阅读,但不能仅仅满足于此。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延伸是补充。实践经验证明,课外阅读不但能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还能有效促进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发展。 1. 选择课堂教学的拓展语篇 选择一些与课堂上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语篇,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的学习,又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2 .选择生活化的拓展语篇 许多调查表明,语篇内容的生活化可以使学生更易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的阅读,并习得一些生活、学习的经验。3. 带着任务阅读 许多实践证明,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的有效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给学生课外拓展语篇的同时应给予一定的任务,如:(1)给语篇取个小标题。(2)回答与语篇相关的几个问题。(3)联系上下文猜几个生词的词义。(4)判断与语篇相关的句子。 4. 阅读结果的反馈 及时有效的反馈语篇阅读的结果能促进学生更好的阅读,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可将班级分成若干个阅读小组,并委任一些阅读组长,让课外阅读的结果在小组里进行反馈,让每位学生在小组里分享彼此的信息与感受。这样,既能让学生对课外阅读有所坚持,又能在课外阅读中有所得,分享乐趣。 总之,正确的阅读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提高阅读技能,高效的阅读能力需要培养和训练,教师只有通过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读策略,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教学方法,实施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捌』 英语阅读能力平时怎么训练
一、词汇基础上深化语法
首先,还是要再提到词汇复习。因为想在阅读上有稳步提高,前提条件就是要有一定牢固的词汇量。其实,我们统计之后发现,除去中学词汇和考试大纲词汇表中从来没有被考查过的词汇后,考研词汇就剩下了近两千个常考高频词了。所以,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晋级的关键不在那些大家都认识的词汇,而是要熟练掌握这两千来个高频词汇。
此外,除了词汇还要把语法加以深入学习。根据历年考研英语试卷规律,考研中密集考查的语法固定的有6种: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后置、插入语、分词结构和并列句。这6种语法表面上看很是简单,其实不然,大家需要把这6个问题深入研究,吃透了才行。考研考生们应该结合语句进行训练,在训练中深度掌握语法规律,这对于翻译阅读中的长难句很有帮助。
二、加强阅读训练计划
在这个阶段,建议广大考生要适当的加强阅读训练计划,也就是要找来一定数量的文章进行阅读,提高阅读的强度。但是要注意,找"阅读"是有一定的讲究的,不能盲目的阅读,同学们应该在完成上面的词汇和语法之后再进行这个阶段。
那么,应该搜集哪些文章进行训练呢?最好的就是试题了,因为历年试题的阅读文章不但出处相同,而且语言风格和难度是一致的,所以读这样的文章是最接近明年考研试题的,当我们习惯了这样的语言风格和难度系数,到考场上的发挥自然就流畅了。所以说,阅读文章不仅要练,还要把握好难度。
三、着手翻译长难句练习
因为考研英语试题中的阅读文章有一些是含有长难句的,比较难理解,所以我们再谈一谈翻译长难句的问题,这也是同学们在日常复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本阶段复习中,考生可以尝试翻译历年试题中阅读理解文章,这样即练习了翻译而且还准确的精读了试题文章,这个精读的过程是所有想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人必须经过的。也许前期比较痛苦,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翻译完20篇后你会感觉所有的考研文章就像是你平时看中文那样的简单了。因为翻译的过程就是分解句子的过程,当你习惯了这样的思维方式的时候,看到任何句子就会潜意识的去分析它,久而久之,看长难句就容易了,做阅读理解试题也就没那么难了。当然,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沉淀的,不可操之过急。另外,你也可以把历年试题中,完形填空拿过来进行翻译训练,它们都是很好的阅读翻译资料。
在这里我们在单独提一下,试题的作用除了训练各部分解题能力以外,更重要一点是专项剖析各种题型解题思路。最好的方法是把过去的试题(至少10年)进行分类,把历年的阅读放在一起组成阅读专题,完型也放在一起组成完型专题,写作、翻译等也是一样的做法。然后一个专题一个专题的研究,从中寻觅命题者的命题思路,再从命题者的思路中去寻找化解的思路。最后,再让各种题型的规律特点的经验总结,结合大量的习题训练,做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阅读能力还是其他考查部分的做题套路,你都会有所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