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语阅读 » 英语课外阅读调查报告

英语课外阅读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 2021-01-19 19:56:49

阅读习惯调查报告作文400字

一、
活动的原因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发现,现在课外书对我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了。我们到底还要不要读课外书?我们的读书情况如何?在妈妈的带领下,我在小区中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内容及数据分析
我根据小学生课外书阅读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你是否喜欢阅读?(2)你在读课外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3)平时读的课外书中种类最多的是什么类的书?(4)课外书的来源?
1.小学生喜不喜欢课外书
从我调查的情况来看,有95%的同学选择了喜欢读课外书,只有5%的同学选择了不喜欢,选择不喜欢的同学都是语文成绩极差的。“为什么喜欢读课外书?读课外书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大部分同学的回答比较含糊,大部分是“多读课外书有利于学习,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等,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读课外书同样是学习。其实,健康有益的课外书也能像语文、数学书一样增长我们的知识。如果把学习比做吃饭,语文、数学等学校里学习的科目是主食,课外阅读应该是副食了,我们难道能只要“主食”,不要课外阅读这一“副食”吗?
2、同学们不读课外书的主要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我发现同学们不读课外书的主要原因是:看电视比读课外书有劲;没有课外书可读;老师没有要求;家长不给钱买课外书。
调查结果表明,现在小学生放学后做完作业就是看电视,热播的电视剧如数家珍,但是有益的课外书却甚少。有37%的同学认为“看电视比看书来得有劲”;有45%的同学说自己家中没有适合自己的课外书,家里基本没有书,有书的同学也反应家中大多是幼儿读物及小学生作文、奥数之类的教辅用书。从中可以看出中高年级往往看重的是学生在校的成绩,一般不重视课外阅读。

❷ 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

读书的目地,不在于你读过多少书,学会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你能用多少!

可怜的中国教育!

❸ 课外阅读调查报告作文怎么写

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书是进步的阶梯。如果人们不读书,那就没有精神的粮食,所以大家都离不开书本。那大家都喜欢什么书呢?这都往往因人而异,有的喜欢漫画,有的喜欢童话,有的喜欢伊索寓言……对于大家的课外阅读情况,我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

据调查显示班里有20%的人的课外读物是童话故事,10%的人的课外读物是科普书,26%的人的课外读物是漫画书,28%的人的课外读物是作文,16%的人的课外读物是其它类的书。我还了解40%的家长偶尔带孩子上书店,5%的家长从来不带孩子去书店。读书时间调查显示40%的同学平均每天阅读时间在1个小时内,30%的同学平均每天阅读时间在1个小时左右,20%的同学在两个小时左右,10%的同学在3个小时左右。从这个调查中我们可发现同学们阅读课外书的时间极少,这全怪家长吗?不。这也怪大部分同学们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极多。在读书方法统计当中,有10%的人写读后感,20%的人做笔记积累,5%的人画圈点读,65%的人不做标记!可见同学们对读书不是很重视,只是读一两遍就行了,没有做任何标记,我觉得应该多做些标记,才能更加明白、理解这篇文章,对这篇文章才有所记忆。我还查了家长对读书的重视情况,其中重视帮孩子阅读的有25%,偶尔督促孩子阅读的有20%,有孩子自己决定的有55%。从这个统计中我们可了解到家长对孩子读书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我觉得家长应该多抽时间去帮助孩子阅读。

从上面这些统计中,我知道了看课外书,可以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提高对事物的认识能力。而且我们还可以通过课外书,多多地积累运用,这样对我们的作文与成长是很有帮助的。我还希望同学们尽量利用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来多看课外书,并能做上笔记。我还要呼吁各位家长要多抽时间去督促、帮助孩子们读书。有些同学就因父母不督促,看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专门跟别人打架、谈恋爱,从而走上了歪路。可见,父母的督促是多么的重要啊!

❹ 有关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报告

调查主题:语文就在我们身边

调查范围:1.寻找身边的语文;2.查找不规范的语文用法;3.调查市民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

调查地点:临安市锦城镇人民广场周围的小区弄堂内

调查时间:2008-10-4下午1点—3点

小队组名:清

调查人员:金余应(组长)、袁润秋、茅文玲、何惠倩、楼张炜、鄢安澜、洪焱涵

调查发现:

1.在离人民广场不到几十米的小区弄堂内,有着许多牛皮藓,是关于广告类型的,还有搬家公司的。这几张牛皮藓虽然字数不多,但是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有许多错别字。有的手写电话根本看不清联系人是谁,非常潦草显得模糊。这样不仅会使得墙壁脸上贴了“膏药”,还会让有需要的人找不到正确的联系人。

2.在这些牛皮癣的下方,还有着臭气熏天的垃圾袋,而就离人民广场不远处,离住宅区也没有多少路程的弄堂里,刚好是市中心地区,就会显得很乱糟糟。而且,也会给城市的环保问题带来一些危
3.而在钱王街后的万马路上,我们发现了一家影音店的名字特别有意思,叫做“碟碟不休”。用光碟的碟取代了原来的喋,形成了谐音字式的成语错配。而这样的现象也不少见,广告商们为了吸引群众注意,默默无“蚊”、“骑”乐无穷、天“尝”地“酒”等也不属少见。而在石镜街上的足浴馆,馆名居然为“一桶天下”,不仅谐音,还比较形象。
4.在江南公寓中,我们发现墙上的乱涂乱画现象比较严重,而且在小区中的老奶奶依然在用方言进行对话。为此,笔者对其进行采访,问关于“普通话推广”的一系列想法。老奶奶依旧我行我素,不配合我们的行动

❺ 课外阅读调查报告作文怎么写

问题的提出 阅读过程是一个自我跟文本和大师对话的过程,通过阅读从而丰富充实 深化对这个世界的观察、感受与思考。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纯洁自己的心 灵,提高每个人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从某种程度上说,阅读的过程是引 导每个人精神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丰富人的精神经验、丰富发展人的生命 个性的教育”,也是一种“本民族文化的教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吸收的过 程。 为了加强阅读,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背诵篇数和课外阅读量,并增 加了阅读推荐篇目。而在 2001 年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 准》中要求 7—9 年级“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60 万字,每学年阅读两至三部名著。背诵篇数不少于 80 篇。”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阅读推荐篇目。推荐篇目大多是古今中外一流 大家的精品,如《西游记》、《水浒传》、《骆驼祥子》、《繁星春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等。语文课程标准更强调了要重视阅读,要 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逐步学会欣赏,提倡 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 会读书。 社会上大声疾呼利用读名著等方式唤起学生的人文精神,真正提高学生 的语文素质,教师、家长、学生也认识到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作用,但另 一方面,课外阅读对语文成绩的直接影响的确不如课内阅读,在中考的指挥 棒下,考试成绩的利益攸关,让人难以理直气壮地为课外阅读撑腰:学生爱 读,却怕家长老师反对,家长和老师都怕孩子读课外书而影响了学习成绩。 所以,目前很多学生,达不到课标要求的阅读量。 二、现状调查 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巨大反差,也可以从下面的对我校学 生的一个调查来印证。 在 2009 年 3 月,我拟定了一份《学生课外阅调查问卷》,对在校三个年 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 召公初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问卷 1、什么是课外读物? A 课堂以外的书籍 B 报纸杂志 C 网络 D 不清楚 2、 你阅读 文章的方法是 A 默读 B 朗读 C 指读 D 其他 3、你对某篇文章 印象最深的是 A 文章的词句段落 B 文章的主要内 C 文章的表达方法 D 其他 4、你一般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课外知识? A 书籍 B 报刊 C 网络 D 其他 5、你喜欢阅读吗? A 非常喜欢 B 比较喜欢 C 一般 D 不喜欢 6、你阅读的书籍或报刊是从哪儿来的? A 买的 B 送的 C 借的 D 换的 E 其他 7、你喜欢用怎样的姿势看书? A 躺着 B 趴着 C 坐着 D 随意 8、你经常看哪一类书? A 科普类 B 动画卡通类 C 学习辅导类 D 故事类 E 其他 9、 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为多少小时? A 无 B 半小时以内 C 半小时—1 小时 D 1 小时以上 10、在什么环境下,看书效果好? A 安静 B 比较安静 C 吵闹 D 无所谓 11、看书有困难时,你以何种方式解决? A 查资料 B 请教 C 跳过 D 不看了 E 其他 12、看书时,你进行其他活动吗? A 吃东西 B 听音乐(广播) C 看电视 D 不进行 13、你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A 喜欢 B 提高语文水平 C 与他人交流 D 为完成任务 14、阅读了一本好书后 ,你会干什么? A 说给别人听 B 做读书笔记 C 运用于习作中 D 看过就算了 15、属于你个人的课外书有多少? A 没有 B 1—20 本 C 20—40 本 D 40 本以上 16、你看书受谁影响最大? A 爸爸妈妈 B 同学、伙伴 C 老师 D 其他 17、你希望学校安排课外阅读的时间吗? A 很希望 B 比较希望 C 随便 D 不需要 18、学校的报栏,你经常阅读吗? A 经常 B 偶尔 C 不看 D 不知道 19、你对学校的报栏橱窗有什么建议? 20、写出你最喜欢看的五本书或杂志: (按喜欢程度排列) 21、你最近在看什么书? 22、你知道哪些名著? 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其基本情况是: 1、初中生课外阅读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阅读量不足是普遍现象。半数 以上的学生阅读热情来源于兴趣,爱看什么就看什么;其次是因为阅读可增 长知识,提高写作水平;再次是为修身养性,陶治性情;少数人将课外阅读 作为消遣。 2、大多数学生表示喜欢看课外书。调查结果显示: 初一年级,72%以上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 3 小时以上;21%以上的学生平 均每周阅读 2 个小时以上;7%以上的学生每周阅读时间达到 1 小时左右. 初二年级,51%左右的学生每周阅读 3 小时以上,32%左右的学生达到 2 小时以上,13%左右在 1 小时以上,只有不到 4%的学生每周的阅读时间在 1 小 时以下。 初三年级,33%的学生每周的阅读时间在 3 小时以上,24%的学生在 2 小 时以上,而每周阅读时间 1 小时或 1 小时以下的占 43%。 从以上数据的分析看,初一年级的阅读情况还比较不错,但随着年级的 增加,阅读情况变得越来越差。这说明学生大多数都有看课外书的意识,但 真正坚持做到的不多。尤其初三年级,能坚持阅读的也仅有三分之一了。当 然,初三年级面临毕业,课业负担重,时间紧是事实,所以,阅读对于大多 数初三学生来说只是一种应付的作业。 3、大多数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课外阅读并没能作硬性要求。但是,多 数以上的家长和老师对孩子读课外书不是太支持,就是怕读课外书而影响了 学生的考试成绩。 4、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爱看杂志 (55%) 小说 , (50%) 及科普类书籍 (50%) , 其中《同学》最受欢迎。对古代文学、地理、历史、外国名著及专业研究涉 及较少。对学校的报栏关注极少,因为没有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三、对现状的原因分析 课外阅读对语文成绩的直接影响的确不如课内阅读,在中考的指挥棒下, 考试成绩的利益攸关,让人难以理直气壮地为课外阅读撑腰:学生爱读,却 怕家长老师反对,家长老师也不是不想让学生读,但学生若因此影响了成绩, 却是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的。我觉得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造成初中生课外阅读达不到新课标要求的主要原因还有:就是教师的观 念和家长的认识不到位,加之学校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一直处于一种漠视状态。 一方面,由于某些学校的办学思想不端正,急功近利,无法(也不愿)充分 认识语文学科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然很难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外 阅读环境。他们的目标是想把学生训练成缺乏人性的应试机器,尽管他们也 口口声声喊着“素质教育” 。更有些神经过敏的老师(主要是班主任) ,一看 到学生手里或课桌上有《三国演义》《水浒》《读者》《小小说》等一类的 、 、 、 书籍杂志,总是横眉怒目,甚至大加挞伐。作为班主任的语文老师,也担心 因学生读课外书影响了自己班级的总体成绩,而加以遏制。家长更是如此, 孩子书房里只要有一本杂志类的东西,便严加管教,生怕因读课外书而影响 了学习成绩(当然,现在书市鱼龙混杂,孩子可能会接触到一些有害书籍, 这是家长所担心的。这倒可以理解。。试想,哪个学生愿意冒这个“课外阅 ) 读的风险”呢?同时,平时由于作业量大,课业负担重,学生忙于应付各种 作业,也根本没有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了。另一方面,作为语文教师总是对 课堂教学投入极大的热情,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予以应有的关注和指 导。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什么?说到底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与素养。 叶圣陶说的好:语文不仅仅是“教材”“课堂”所包容得了的, 、 “课文只是例 子” ,语文是生活,是贯穿学生一生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教学不是 目的,而是通过“课堂”引导学生扎进无限的课外阅读的空间中去,去关注 现实,感悟人生。 造成学生课外阅读不景气的又一原因,就是语文教师缺乏进取精神,腹 内空空。语文教师很少读书,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教 师,本来可以把从大学学得的最新知识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而过了一两年后, 却发现不能达到应有的目标。因为初中生畏惧严厉的老师,而把大量精力用 在学习严厉老师所教的那门功课上,而大多数和蔼可亲的语文老师只好,也 不得不让道了,所以结果是学生成绩不好,领导要找谈话,家长提意见,甚 至影响到下一年的聘任。教师迫于工作压力,参与分数竞争,整天忙于备课、 批改作业、批评教育学生中(不是说备课、改作业不重要,这诚然是主要的) , 又要培优补差,还要应付各种检查等,天天忙得不亦乐乎,一旦稍有空闲, 就无所事事,不知课外还有“读物” ,要不就去网络休闲一下。而有些教龄长 的教师,则凭“经验”行事,死抱教参和教科书,甚至照本宣科,只要成绩 还不赖,说得过去,也就万事大吉,得过且过了,不肯花点时间和精力用于 对课外读物的阅读和研究。由于教师腹内空空,讲课自然也就捉襟见肘,索 然无味了,学生学语文也没了兴趣,更不要说去读课外书了。 四、应对措施及途径 针对以上对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我们认为要搞好语文教学,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要改变目前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 的现状,必须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我们认为:指导好学生的课外 阅读,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作用,把 学生的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首先,要更新观念,加强协调。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及“灌输式”教法的熏陶,初中生存 在着“重记忆、轻理解,重课内、轻课外”的倾向。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要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水平和效益,必须要让学生更新观念,认识课外阅读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先让学生了解“新课标”中对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具 体要求,明确自己在阅读量方面的差距。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向学生介绍 体现创新精神的中考题和一些简单的高考题,让学生明白:仅凭死记硬背及 有限的课内阅读是不可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作文课上常常读一些考 场优秀作文,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广泛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另外, 作为语文老师,应该经常与班主任和其他课任老师讨论交流学生课外阅读的 重要性和实效性,征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如果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去读规 定的课外书, 一般不加干涉 (最好在完成所有课任老师作业的前提下进行的) 。 对于家长,可以以书信的形式让家长把意见反馈给我们,我们把家长集中反 映的问题予以一一分析、解答,也让家长理解、支持和配合,效果非常明显。 学校方面,我们提议在抓分数和升学率的同时,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 培养,要定期开放图书馆和阅览室,报栏一天一换,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阅读 条件和空间。只要学生、老师、家长和学校转变观念、统一认识、加强理解 与协调,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课外阅读环境,学生的阅读欲望自然会被激 发起来。 第二,激发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孔子有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 师。一旦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也就能使学生自发地去阅读课外 读物了。据我们调查发现:我们的学生大都有阅读课外书的强烈愿望,只是 迫于老师和家长的严管,加之平时作业量大,老师挤得紧,学生根本没有空 余时间去读课外书。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导地位作用 让语文课充满激情与活力,把语文课讲得声情并茂,以此来感染学生,让学 生“服”你。在此基础上,把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如提到文学常识,延伸 到作者的传记;讲名著节选时,延伸到原著,引导他们去主动的读原著…… 记得在讲《鲁迅自传》时,除文中提及的内容外,我们可以大讲鲁迅的童年、 他为何弃医从文、经历了哪些变故、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等,学生 听起来很感兴趣。然后水到渠成:引导学生读鲁迅的《朝花夕拾》《呐喊》 、 、 《彷徨》等作品,学生自然乐意去做。这比我们平时硬性要求学生去读鲁迅 的作品的效果要好的多。 有时,在辅导课上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伟人、名人的事迹,或介绍高考优 秀学生的读书方法,给学生讲明读课外书要会找零碎时间,也可向学生介绍 老师自己读的新书。如果某位同学也读了这本书,一定会很激动、很开心: 我读的书,老师也喜欢读!这样更能激发这位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影响到了 其他的同学。课余时间与同学们一起交流、评论毕淑敏、余秋雨,议韩寒、 比尔·盖茨、周杰伦等学生们感兴趣的人物。我曾与同学们经常交流读书心 得,就课外阅读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展开过辩论,从而消除了学生的顾虑,激 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因此, “教师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 有了兴趣和习惯,你不想让他读都难,几天不读书,他就会觉得空荡荡的、 难受。 ” 第三,正确引导与选材。 书海茫茫。初中生初涉其间,常常会感到无所适从,加之初中生年龄偏 小,书市又不规范,作为语文老师就有必要正确引导,严格把关,避免学生 选择品味低或不健康的垃圾书籍。选材总的原则是“择真而读,择善而读, 择美而读” 。选取阅读材料应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着眼于学生兴 趣的培养和视野的拓宽,面要广,量要大,文要精。或采取民主讨论的形式 进行摸底,尽量将符合学生心智特点的优秀课外读物推荐给学生。因此,除 “新课标”上规定的书目外,教师要建议学生读一些具有鲜活时代特点、文 化快餐式的优秀报刊杂志。如《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小小说 、 、 、 选刊》《杂文》《读写月报》《时文选粹》《美文拔萃》等。其中在我校报 、 、 、 、 栏内常见的报纸中指定一些版面让学生阅读。例如:《新华日报》的“新潮” 、 “新华箴言”栏目, 《中国教育报》的“读书”栏目, 《徐州日报》的放鹤版 和教育版, 《扬子晚报》的“繁星”和“美文拔萃”等。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 进行屏幕阅读和网上阅读。但这方面不容易掌控,必须有家长配合才能进行。 平时教师也应选取一些文质俱佳、形神兼备的时文佳作与学生共同欣赏,让 学生们知道:老师也在阅读。这样做,不仅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动机、兴趣和 情意,而且促使学生乐读、善读、勤读,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四,加强激励,注重积累与训练。 由于初中生学习科目多,任务重,课外阅读不断受到冲击,语文教师要 适时安排一系列活动,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调控和监督,激励学生 保持持久的阅读内驱力。同时注重阅读积累与训练。 总之,中学生课外阅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靠一时的热情就可取 得效果的,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通过长期有步骤地进行下去,学生的 语文素质一定会得到提高。我们应该把开展课外阅读,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 习惯当作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而且,我们的语文课应该义不容辞 地担当起这个任务,要把这个工作看成是语文教育改革实践的一个重要的不 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为阅读是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是伴随 人一生的。更重要的是,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 ——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 是这个影响。同时,阅读既是一个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 心灵自我观照过程,即通过阅读来反刍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 思的习惯,这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来不读 书的人是一个修养良好、内心丰富的人。

❻ 初中生的课外阅读内容调查报告(500字)

寒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社会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专响却远没有结束。它使我们走属出校园,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
践中检验自己。半个月的社会实践虽然比较辛苦。是庆幸?还是依恋?回想起来,才发觉,原来乏味中充满着希
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
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
等问题。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 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
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 ,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
胸怀会当凌绝顶的壮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
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❼ 假定你是李华,你的英国笔友Helen正在写一篇关于各国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她给你发了一封邮件


Dear Helen,
Thank you for your email. Now I would like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th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in our school. I’m sorry to say that most of the students in our school haven’t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reading, especially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as a result, the time and energy students devoted to reading are very limited. Besides, some students prefer to read cartoons, magazines and newspapers rather than classic reading materials.
I think the reasons behind that are various. First of all, quite a lot of students are burdened with too much homework. Still others haven’t formed a habit of reading. They would rather spend their spare time on TV or on the Internet.
However, reading has many benefits. Through reading we can learn more about the world. Reading can help us think better and make our life more colorful. So it is quite necessary for the students to take up reading and for the teachers to limit the amount of our homework so that we can have more time to read.
Best wishes!
Yours
Lihua

❽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怎么写

关于城市中小学生压岁钱及其流向的调查报告
“昨夜新收压岁钱,板方一百压枕边”……过年啦~孩子们的钱包又成了一个个的“超级小胖”,那么“小胖”们又是如何“减肥”的呢?让我们跟随这些中小学生,做一个关于压岁钱的社会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 2004年1月25日~31日

二、调查地点:⒈家中 ⒉街头 ⒊少儿图书馆门口

三、调查对象: 中小学生、学生家长

四、调查目的:

对有关城市中小学生压岁钱的各项数据作一个比较准确地了解与统计,并且能够根据这些数据,客观具体地总结出一些方法和规律提供给中小学生和家长们,从而使家长和孩子都能够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压岁钱。

五、调查问题:

Ⅰ.你认为家长们应该给压岁钱吗?如果应该,那么你认为给多少压岁钱最合适?

Ⅱ.你认为钱才是最好的“压岁礼物”吗? Ⅲ.你认为自己应不应该拥有自由支配压岁钱的权力?

Ⅳ.你一般把压岁钱花在哪些地方?

Ⅴ.你认为怎样用压岁钱才最有意义?

Ⅵ.你的父母每年给你多少压岁钱?这与你的家庭背景相符吗?

六、调查方法:

①上网查询 ②电话资询 ③查阅报刊 ④询问路人

七、调查结果:

一小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压岁钱一般在100~300元左右,而中学生则在300元~600元之间。

二大多数的中学生认为,自己应该拥有自由支配其压岁钱的权利,自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只有少数一部分同学认为,压岁钱应该由家长带为保管和处理,其比例达到了8:2。而小学生则普遍表示出无所谓的态度,钱多了也不知道如何使用,而家长也不放心把钱放在小学生的身上,大部分交由家长代为保管,所以给压岁钱只是一种形式,并不要求一定要占有它。

三中小学生都普遍认为:钱,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压岁礼物,家长可以适当地给孩子们买一些他们平时梦寐以求却又没有能力得到的东西,这样既满足了孩子们的愿望,又让家长们不必大掏腰包,在经济上得到了实惠,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四大多数的中小学生,都把钱花在了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上,有一小部分同学拿自己的压岁钱来交学费,还有一些小学生拿压岁钱来买各种学习用品。大部分的学生表示,如果需要,可以拿出自己的压岁钱,捐给灾区的小朋友以帮助他们上学或改善生活。

五80%的学生认为,家长给越多的压岁钱越好,18%的学生无所谓压岁钱的多少,认为家长觉得给得适当就可以了,只有2%的学生觉得不要给压岁钱最好,以上这种少数情况的产生其中主要有3种原因:

⑴反正压岁钱要了也是归家长,没劲,还不如不要。

⑵收了别人的压岁钱还得回送别人,别人送了你100元,为了体面,你的父母再没钱也得从钱包里抠出个200元回赠给人家,这样太亏了。

⑶真正觉得父母挣钱也不容易,把自己养大已经很辛苦了,不应该还要拿他们的钱来做零花钱用。

六在调查期间,为了调查方便,还额外问了学生们一个问题:“1个外乡来的农民在你眼前发生了车祸,周围只有你一个人,而他如果不及时治疗便会有生命危险,但他身上连一分钱也没有,无法支付“打的”的路费和昂贵的医疗费用,这时你身上的压岁钱刚好够他支付医药费,但是这些压岁钱正巧是你准备买梦寐以求的滑板车的,你会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的学生表示不愿意用压岁钱帮农民支付路费和医疗费,少部分的学生略加思考,表示如果别人捐,自己就捐。只有个别的学生表示愿意帮助他,其理由很简单,却也很让人感到心寒:这个人是陌生人,而且还是个农民,我凭什么要用自己心爱的滑板车做代价帮他看病呢?

八、调查结论:

1、现在的家庭,由于经济条件好了,生活质量提高了,给孩子的零花钱和压岁钱也日益增多,一个城市普通家庭的年总收入约是2~4万元,而家长们每年给孩子们的压岁钱就占其中的%1~2,有少数富裕家庭给孩子的压岁钱甚至上万元,虽然让孩子们过了个高兴年,却也严重造成了孩子们乱花钱、买零食、上网吧、甚至抽烟赌博以及很多极其恶劣的坏习惯,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2、中学生喜欢由自己来支配压岁钱,而小学生的压岁钱则更多由家长来保管和支配,就小学生压岁钱的流向也与中学生有明显的区别,中学生一般会去买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如CD、随身听、漫画书等,而一些小学生则会用来买文具和交学费,听从家长的支配。

3、在压岁钱该如何使用最有意义这一问题上,大多数中小学生的看法基本一致:捐助希望工程,以帮助灾区生活困难的儿童重返校园,或是去帮助任何一个极其需要帮助的人。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表露出不情愿的态度,认为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压岁钱凭什么拿去帮助别人?我想,这类学生的道德素养实在是需要提高了。

根据这次调查所了解的情况,就压岁钱的问题给家长们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根据我国的传统习惯,压岁钱还是要给,但压岁钱的数量要适当,不宜太多,以免使孩子染上乱花钱的坏习惯。

2、家长们还可以适当地考虑一下,将压岁钱改成孩子们喜欢的“压岁物”,如“压岁书”、“压岁碟”等,还可以利用假期的时间,带孩子外出旅游,这样,既可以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可以给家庭的经济方面带来实惠,还可以得当地避免孩子养成乱花钱的习惯。

3、家长要耐心地教育孩子,让孩子们真正的懂得每一分钱、每一粒米的珍贵,并让他们正确的认识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同时,还给学生们提个建议:把自己的压岁钱存在固定的一个存钱箱里,做一个帐目本,把自己用钱的各项数据登记在上面,使自己可以更清楚地了解钱的流向,学会计划用钱,科学理财,把钱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面。
模仿一下

❾ 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

几种常用结题报告的形式及结构
(一)论文

1.论文的主要特点

论文和研究报告相比最大区别在于研究报告突出的是研究的过程性,而论文着重体现研究的结论性和理论性。论文最重要的是要有鲜明的观点和理论体系。作者通过自己研究所取得的大量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通过周密的推理,论证自己的结论和观点的正确性和实际价值。

2.论文的结构

①题目

②作者

③内容摘要

④绪论

⑤本论

⑥结论

⑦参考文献

3.撰写论文的注意事项

论文的题目是文章的总纲,它必须反映文章的中心。论文的题目要简明,易于理解并吸引读者。内容摘要是用简短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是研究的过程、方法和成果。较长的论文其摘要能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选择是否继续读下去。如果论文并不长,此部分也可以省略。绪论是论文的引子,它向读者介绍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并提出观点,引出下文。本论是作者向读者展示自己研究过程和结果的部分。作者通过大量的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通过有效地组织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本论部分条理要清晰,逻辑推:理要严密。语言阐述必须精确、通俗,尽量使用简洁的语言,专有名词术语要用的准确、适当。论文行文一般不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饰手法,不采用想当然的描述。结论是对前文的高度概括和总结。结论观点要鲜明,要与前文相呼应。参考文献是指研究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章或作品。列出参考文献一方面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另一方面也为读者核实和深入研究提供方便。中学生的论文列出参考文献也是研究过程的一个佐证。

(二)综合研究报告

综合研究报告适用于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或手段的课题。

1.综合研究报告的特点

综合研究报告与论文相比在于它能很好地展示研究的过程,同时它又与科研报告和调查报告不同,它不像后者个性那样鲜明,所以它体现报告的综合性和一般性,其着重点在于介绍研究的过程。

2.综合研究报告的结构

①题目

②作者

③课题的由来

④课题的目的、意义

⑤人员分工

⑥方法、步骤

⑦研究的过程

⑧研究的结果

⑨结论

⑩对上级的意见或建议

⑩体会

⑩参考文献

3.撰写综合研究报告的注意事项

综合研究报告和论文相比其特点在于能全方位反映课题的要素,尤其是课题研究的过程和结果。由于报告强调的是过程,所以过程和结果是此类报告的重点。

(三)科研报告

此类报告适用于用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的课题。

1.科研报告的特点

科研报告的个性比较鲜明,它主要适用于科学实验类的研究。它不仅体现了研究的过程性,更应体现其科学性和周密性。其着重点应体现在原理的科学性,过程的完整性、周密性,数据的准确性,结论正确性。

2.科研报告的结构

①课题名称

②项目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

②课题的由来

④课题的目的、意义

⑤人员分工

⑧方法、步骤

⑦实验的原理及预期结果

⑧实验的器材、物品

⑨实验的过程

⑩实验的结果

⑥关于结果的讨论

⑩结论

⑩参考文献

3.撰写科研报告的注意事项

此类报告不仅强调研究的过程性,尤其强调科学性;报告中的数据必须全面准确、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反映实验的本来面貌,不能夸大和杜撰。

(四)调查报告

此类报告适用于用调查的方法研究的课题。

1.调查报告的特点

调查报告不仅要反映调查的过程,还必须明确调查的要素(时间、对象、范围、内容、方法等),其着重点应反映调查方法的科学性,范围覆盖性和对象的代表性,突出表现结果的准确性。通过调查者透彻的分析找出规律,使读者正确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2.调查报告的结构

①题目

②调查组负责人及组内成员

③概述

④事实描述

⑤事实分析

⑧结论

⑦处理意见或建议

3.撰写调查报告的注意事项调查报告的一些基本要素(调查目的意义、调查时、调查对象、调查范围、调查方法、调查内容等)应在概中表达清楚。事实描述要实事求是,材料要真实、明,数据材料可以用图表。事实分析指的是造成事实的因分析,分析要全面、透彻,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找出律性的东西。结论是通过定量分析到定性评价的过,结论要力求准确。意见或建议是对决策部门提的,是L7改变现状,使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建议要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4.调查报告范文

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朱 黎 劳如颖 邹小华 张宇靖 倪 鼓

一、调查目的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课外阅读是中学生业余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随着"减负"这一方针的出台,课业负担逐渐减轻,闲暇时间开始增多,这势必为中学课外阅读提供了契机。由于课外阅读已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因而了解当今中学课外阅读情况尤为重要,此项研究通过调查目前中学生喜爱的不同读物,分析个中原因,从而进一步了解青年一代的思想素质和文件修养。

二、调查范围

新华书店、三联书店的部分中学生顾客。

三、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30份,收回问卷,除去废卷,其中有效卷280份。

四、调查结果

经调查发现,95%以上的中学生爱好课外阅读,由于偏好的读物因人而异,为便于表达结果,我们只将最主要的调查结果列表显示(见表8-3、表8-4)。

在"您最喜欢的书籍"选项中,男女生不约而同地将"侦探推理小说"放在了首位,这对我们来说并不意外,因为这一类的小说兼有逻辑性强和情节49人心弦等特点,它们对好奇心强的中学生确有吸引力。卡通漫画在男女生中分别占有42%和51.6%,它的广受欢迎,巳符合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电影小说在男生中崭露头角,或许将合成为一股新潮流。武侠小说仍得到42%的男生的垂青。看来,英雄豪杰魅力犹存。相比之下,女生青睐于古典名著应与其渗在文学情绪和细腻心思休戚相关。

正处豆蔻年华的少女也不会错过时尚杂志期刊。在"原因"选项中,"逻辑性强"和"情节吸引人"在男

女生中分别占58.3%和77.4%。这应该是理性和感性思维使然吧。但是"文学性"、"哲理性"、"知识性"等选项却少有人问津,此类书籍仍未成为主流。在"影响因素"选项中,"个人兴趣"占据了主导地位,的确,当代学生更讲究独立与个性,可传媒影响力也着实不小。

初高中生课外阅读既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不少差弄。在"最喜欢的书籍"一栏中,"侦探推理"和"卡通漫画"无论在初中还是高中生中都雄锯冠亚军;初中生年纪尚小,受到师长引导的影响较多,所以"古典名著"这类正统教育的经典也开始在初中生中倍受16目,也有41.2%的得票率。在调查中不难发现:高中生阅读的书籍范围明显比初中生更广,"艺术修养娄"和"军事类"在初中几乎无人问津,在高中却有近15%的得票率。

在"喜欢的原因"这方面,高中生的答案更呈现多元化;得票率最高的"情节吸引人"也仅占61.5%,较之初中的70.6%地位明显下降;此外,"哲理性强"这一原因也在高中占一席之地,较初中上升近lo个百分点。从"影响因素"来看,初中生对周围世界的关注比高中生略逊一筹,传媒推荐在初高中分别占5.88%与11.5%,由此可见,高中生更贴近社会,视野更为广阔。随着题海战术日趋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给予孩子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超过半数的家长全力支持子女课外阅读,必将使素质教育的发展更进一步。对于喜爱的书籍,2/3左右的青少年选择购买,l/3左右采用租、借的方法,家长在经济方面的慷慨解囊,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有利条件。

至于教师在推荐课外读物中,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大多数学生接受教师推荐的课外读物,足以证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为人师表,知识渊博,了解学生,自是最佳的引导者;忧的是,竞有半数以上的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并不关心,看来家长对这问题的重视程度,比起教师而言,已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师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不但可取,而又是必要的,它是一个不客忽视的环节。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此项调查,我们初步了解到目前中学课外阅读情况:

(1)各类型书籍在学生中都具有一定影响力,但大家仍偏重于侦探、卡通、武侠等趣味性较强的读物。

(2)由于性别、年龄的不同而导致择书的差异依然存在,但相对而言,后者造成的差弄性更为明显。

(3)多数学生对选择书籍有自我主见,然而传媒作用亦不小。

(4)部分师长关心学生的课外阅读,但与预期情况有一定距离。

根据以上结论,我们提出四点建议:

(1)在全面贡彻"减负"方针的同时,要提侣扩展课外阅读,全方位汲取知识,扛宽视野。

(2)加大传媒的力度,定期向中学生推荐一些顺应潮流的读物,起到导向的作用。

(3)学校内部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如开展课外阅读选修课、座谈会等活动。使师生间能交流心得,互相沟通。

(4)可考虑将一些颇受欢迎的题材作品编入教材,探求寓教于乐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略

5.点评

该报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调查报告的要素,作者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合理的加工处理,使结果得以直观展现,结果分析到位,建议合理;调查时间没有体现,调查结果和事实分析应该用标题分得更清楚些。

(五)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适用于设计类的课题。

1.设计类研究报告的特点设计类研究报告的特点不仅在于过程性,还在于其创造性,由于此类报告大多研制的是新产品,所以其报告要向读者介绍产品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外产品介绍一定要体现直观性、全面性和先进性。

2.设计类研究报告的结构

a. 研究的题目

b. 课题组成员

c. 课题由来

d. 课题的目的、意义

e. 研制的原理

f. 人员分工

g. 研究的方法、步骤及所用时间

h. 研究所需条件

i. 研制的过程

j. 研制的结果

k. 产品介绍

l. 参考文献

3.撰写设计研究报告的注意事项由于此类研究创造性比较强、难度大,读者在理解设计原理上难免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作者在介绍原理和产品时要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切忌故弄玄虚。产品介绍要直观,最好能结合实物或图示。产品特性介绍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

(六)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则是读书的体会文章,只要把自己的读书体会说清楚即可。

1.读书报告的特点

读书报告和其他报告相比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变通性也比较强,只要把作者读书内容(包括收获和体会)和文献来源反映出来即可。

2.读书报告的结构

①报告的题目

②作者

③正文

④文献来源

3.撰写读书报告的注意事项撰写读书报告往往作者要加进自己的体会,但不能破坏作品的科学性。读书报告结构要清晰,条理要清楚。

总之,结题报告把自己的工作过程和成果展示给别人,只要是有利于表述,格式上是可以变通的。

❿ 小学生课外书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小学生在阅读中只是在看,没有做读书笔记或批注的习惯。因此,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势在必行。首先,要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好课内、课外阅读的关系,并将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阅读教学之中。其次,要指导学生掌握和学会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四)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小学毕业班的课业负担重,课外阅读时间难以保证、阅读量不足已成为不争的实事。因此,学校对学生的学业负担重要做到“加”“减”并举,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课外阅读时间。首先,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向课堂要效率。其次,要压缩家庭作业的时间,减少“简单重复”机械性的家庭作业,从而增加课外阅读的时间。再次,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减少语文课堂教学时间,增设专门的课外阅读课。
(五)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加强学校图书室的建设和管理,真正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源,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各种途径。
四、活动感想:
这次调查活动,不仅让我们懂得了阅读课外书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懂得了在生活中怎样与人沟通。
当然,作为一所农村学校,我们的课外阅读在条件、环境方面都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但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条件,教会学生学会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同学们从各种课外书中获取丰富的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热点内容
39天电影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发布:2024-08-19 09:18:18 浏览:939
可投屏电影网站 发布:2024-08-19 08:19:20 浏览:140
农村喜剧电影在线观看 发布:2024-08-19 07:46:21 浏览:300
电影院默认区域 发布:2024-08-19 07:39:02 浏览:873
台湾金燕全部电 发布:2024-08-19 07:30:20 浏览:249
在哪可以看网站 发布:2024-08-19 07:29:06 浏览:467
电影tv版app 发布:2024-08-19 07:28:17 浏览:51
韩国伦理电影在什么地方看的啊 发布:2024-08-19 07:18:34 浏览:835
韩国找女儿那个电影 发布:2024-08-19 07:18:34 浏览:667
惊变温碧霞在线播放 发布:2024-08-19 07:10:13 浏览: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