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语阅读 » 英语课程标准对于阅读的说法

英语课程标准对于阅读的说法

发布时间: 2021-01-28 01:11:45

① 《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阅读的具体要求是什么急啊!

1. 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 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专关系
3.能找出文章中的属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4.能读懂相应水平的常见体裁的读物
5.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6.能利用词典等工具书进行阅读。
7 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②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要学习内容有哪些

主要学习的方面没有什么变化,相对比2001版的有以下几点变化:
1.引言
2001:英语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英语教育尚不能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2011:英语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学习和使用英语对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增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英语课程有利于提高整体国民素养。英语课程对青少年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总目标:
2001: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2011: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
3.基本理念:
2001: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2011:
注重素质教育,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

4. 课程性质
2001: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英语是主要语种之一。英语的学习既是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发展思维能力、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2011: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
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

5.评价建议
2001:
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
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注意3一6年级英语教学评价的特殊性;
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各级别的评价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

2011:

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
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依据课程目标要求确定评价内容与标准;
注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样性;
形成性评价要有利于监控和促进教与学的过程;
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小学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
合理设计和实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然后是在目标啊,语言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有了很多改动。

③ 在实施建议中,英语课程标准对于教学途径和方法是怎样描述的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总体目标:“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 可以理解为:英语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即培养学生具有较为熟练的语言技能、丰富的语言知识、学习过程的体验、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和团队合作的意识、乐于接收世界优秀文化的开放意识、持久的学习积极性、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必须依据综合语言目标,来确定以下五方面的教学具体目标: 一、语言基础知识目标 语言基础知识目标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1.设置语音目标主要是在英语课程进行中系统安排英语音素(元音和辅音)、语音拼读规则和语调这三个组成部分的知识和操作,而且重点在操作。 2.词汇目标涉及到新出现的重点、实用的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词汇的主要用法。还涉及到词汇量、基础词汇目标、词汇拓展的等级划分等。 3. 语法目标包括词性、句子成分划分、时态、语态、语气、基本句型结构、构词法等语法知识的学习和操练,还包括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和语法应用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运用。 4.功能项目目标即日常交际用语。掌握新出现的重要的句型结构及其交际中的用法,即了解和掌握其语言形式、表意功能及表达方式等。 5.话题目标就是:能运用话题知识,按照实际生活需求组织英语语言知识,在一定的语境中,能就熟悉的话题同他人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 6.语言训练要注意四个结合:教学任务与真实生活任务;单项与综合;机械与情景;口头与书面(听说-读写) 二、语言技能目标 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说、读、写语言技能是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听、说、读、写的训练内容和形式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真实的交际行为,贴近有目的(即任务型)的综合运用英语的活动。具体来说,技能目标就是要求学生在听做反应、说唱反应、对话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反应、口头交流、读做反应、阅读理解、读写反应和书面表达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变技能和运用水平。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作为语言能力的组成部分,具有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基础教育阶段,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必须在听、说、读、写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得以巩固。同时,听、说、读、写是提高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要坚持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努力做到将语言知识学习置于语言实践活动中;采用提示、注意和观察、发现、分析、归纳、对比、总结等方式来进行语言知识教学;坚决防止过于强调模仿、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的教学倾向;重视科学设计英语教学过程,努力创设丰富的情景,营造启动学生思维的教学环境;倡导语言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开放的、互动的学习模式。 三、情感态度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学科教育的教学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指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过程中的一种感受和反映,包括感知、理解、审美、体验四个方面。情感态度指的是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概括起来,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信心持续、兴趣浓厚、态度积极、动机明确、情感丰富和配合有效。 语言与情感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可以表达、传递、沟通、解决情感态度。情感态度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语言学习,兴趣、动机、较强的自信心、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祖国意识和国际意识等积极的情感以及自尊、自信、移情、动情、愉快、惊喜等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然而,消极的情感态度却对语言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 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多多地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情感态度的沟通和交流渠道;结合英语学习内容,讨论有关情感态度的问题;帮助学生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 四、学习策略目标 英语课程目标之一的学习策略是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使用和发展学习策略能够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能与教学策略相互促进。在英语教学中培养渗透学习策略,要认识到使用学习策略对提高学习效果的意义;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学习策略的训练,学生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尝试和使用学习策略,比如:明确学习问题、计划学习时间、学会记笔记、学会主动提出问题、学会小组互动、积极与教师配合、学会使用工具书和改进学习方式。 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制订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五、文化意识目标 文化意识目标其实指跨文化意识目标:指对异国文化和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英语时根据异国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的自觉性。《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文化意识的七个方面: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化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学生在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要素和知识的同时,学生要知道如何给异国人们介绍本国文化传统。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各国文化特点;了解交流的礼仪;了解各国的生活习惯;尊重他人行为规范;介绍中国社会的良好风范;介绍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传统。 要处理好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的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要具备丰富文化内涵才能存在,离开语言的文化也很难存在,文化形式要靠语言来表现、记录、保存和传播。 必须重视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可以被看做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确定准确、合理的教学目标也被认为是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或第一环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准绳和归宿,教学目标所具有的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作用、中介功能、测度功能等决定了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显得十分关键,因为教学目标设定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只有确保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一、要真正提高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必须注意教学原则:1.学生主体性原则2.语言交际性原则3. 习得与学得并进原则4.技能训练阶段侧重原则5. 语言文化性原则 二、要真正提高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必须注意依据: 1.课标: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体现了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教学目标。因此,必须以课标所限定的范围为纲,判断教材安排和教学活动的合理性。 2.教材:教材在英语学习中具有更多的积极作用:教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系完整、结构合理的教材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语言知识,有利于他们发展语言技能;教材往往代表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教材介绍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教师对教材要进行合理的取舍和调整,分析教材内容和学习任务所应达到的深度以及完成任务的教学条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才能超越教材。 3.学生:根据学生个性、学习需要、兴趣爱好、知识储备等方面的差异、梯度或层次,教学目标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重素质教育。”要“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就必须实施分层教学,关注每位学生特别是关照潜力生的发展。 三、要真正提高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必须注意五要素:1.行为主体2.行为动词3.行为对象4.行为标准5.行为条件 四、要真正提高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必须兼顾六种关系:1.过程与结果关系2.主观与客观关系3. 定量与定性关系4. 知识与技能关系5. 技能与能力关系6.语言与文化关系 五、要真正提高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必须考虑四个内容:1.教学目标要体现学生2.教学目标要体现任务3.教学目标要体现发展4.教学目标要体现人文。 六、要真正提高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必须注意“四性”:1.整体性2.灵活性3.层次性4.可操作性 七、要真正提高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必须注意教学观念和方法:1. 明确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2. 重视思想技能综合训练,不同阶段各有侧重;3. 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的关系;4. 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5. 重视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手段,努力创设英语环境。 八、要真正提高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必须注意评价形式: 注意评价与教学协调统一。注意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与平衡,注重形成性学习评价,优化终结性学习评价。注意对学生评价时重激励、重发展、重能力。 九、要真正提高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必须注意教与学模式: 注意任务型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途径:任务型教学指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而探究式学习是以学生亲身体验为主,新课程标准以学生的能力为主,从学生的需求触发学习语言,要求在应用中学习语言,为应用而学语言。 在这种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等得到充分锻炼与体现,因为任务型教学途径与新课程标准相匹配,有助于落实新课标,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语言实践空间,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各种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包容性,所以使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必须采用主动的英语课堂模式,提倡开放的英语学习模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④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语法教学的要求是如何表述的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只有在遵循新课程标准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基本理念并考虑学生本身的前提下,把握语法教学的本质,同时把语法形式、意义和用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语法的能力。

⑤ 如何理解英语课程标准的六个概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学英语课程标准》对高英语教学要求: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内力高英语教学重要容任务之从全国统招生考试NMET也看出近年来高考英语试卷难度较大部分也正阅读理解部分题目题量较大分值多许多考生往往失分于此何做好题型许多考生亟待解决问题、阅读能力1.掌握所读材料主旨和大意及用说明主旨和大意事实和细节2.既理解具体事实也理解抽象概念3.既理解别句子意义也理解上下文之间逻辑关系并能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4.既理解字面意思也理解其深层含义包括作者观点、意图和态度等5.能根据所读材料提供信息结合常识对材料进行定判断、推理和引申6.根据上下文判断某些生词或词组意义二、影响阅读理解主要因素1.词汇与阅读英语阅读理解涉及语篇、段落、句子、词汇四层次理解问题而其根本对词汇理解

⑥ 如何翻译下列一段文字一.《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要求:

A. 《 English course standard 》 read related request of the teaching to English:
《 English course standard 》 point out," point of new English course reform is toes change English course to value the phrasing and phrases to remit the knowledge to explain in detail excessively with the inction, neglect to the student physically the language usage ability development of tendency, emphasize the course from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 study, life experience and cognize the level to set out, the teaching path of study method and the mission type that initiate the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participate, cooperate and communicate, develop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language usage ability, is the process that language study become the student to become the aggressive emotion experience, active the thinking, brave practice, raise to across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become the independence the study ability of process". 《 English course standard 》 read the technical ability target to put forward to stage English in the senior high school to request as follows:
1. Find out main information that the author want to inform;
2. Recognize the language structure, contents, the thing development sequence and proceres according to the request;
3. Recognize, argue to know, the comparison fact, proof and standpoints and informations such as definition and assumption etc.;
4. Carry on the evaluation and judgments to the fact and proof;
5. According to text the fact and proofs provides get a conclusion;
6. Carry on the logic predicts etc..
Two. high test the reading to comprehend of choose the material and set question to decide the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o read worth mindset of the teaching
Be close to three years high test the reading to comprehend to choose the material pay attention to the topic of diversification, the social intercourse turns and lives to turn, passing the story, reporting the way and talking about etc. form concern society hot point phenomenon, have another the angle demonstration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live etc. everyone's noodles;Value permeate of English nation culture graally at the same time, such as English national of history geography, local customs, traditional custom, life style, cultural art, the behavior norm and concept of value etc..In set question since pay attention to language knowledge and the language technical abilities that investigates the student from the linguistics angle, and then lay particular emphasis on from the angle of the psychology investigates the student of related factor of study strategy, emotion, attitude...etc., ability and reasonable forms that synthesize to investigate the ability that the student obtains the information, distinguish and integrate the ability of information and process to develop the information say the ability of information.High test the reading to comprehend of set question the full body of principle and way of thinkings now main core of the new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The development that reads the ability is the point of the English teaching of the senior high school.

⑦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语言技能包括那些内容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内运用。本文结合《容英语课程标准》阐述了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根据《英语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对学生“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培养进行了论述和实践。实践证明:这四种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⑧ 英语修订内容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

101年英语课改的主要突破 1. 明确了一素质教育为宗旨的英语教育理念 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 态度和自信心的培养放在英语教育的首要地位,把行 程学习策略和健全人格作为课程目的的中要组成部分。2001 版《实验稿》提出 了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素质教育; 整体设计目标, 体现灵活开放; 突出学生主体, 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2. 构建了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目标体系 打破了以往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为主的目标体系,把学习策略、情感 态度、文化意识整合进来,构建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目标 体系。 3. 建立了连贯、衔接的中小学英语课程体系 开设小学英语课程,整体设计目标,使中小学课程犹记得衔接起来。 4. 倡导了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用英语做事,\r\n1\r\n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提倡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进行教学、也产生了很多好的教学模式? 10 年英语课改的主要成就 1. 新的课程目标体系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变革 为语言学习创设有意义的情境;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注;学生的课堂自 主意识加强。 2.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影响 教师的备课改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综合的教学设计,把教学的重心从关 注教转向关注学。教师角色的变化;课堂互动模式的变化;教学资源和 媒体利用方面的变化。 3. 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材的变革 1978-1992 年是统编教材(人教社) ;1992-2000 年是一纲多本(一人教 社为主,中英合作编写) ;2001 至今全国英语教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2012 年英语教材的修订变化(链接教研室的博客)心得体会往哪发,怎 么发。 4. 课程标准带来评价理念与方法的变化 三多,评价机制多元化;评价目标多维化;评价方法多样化。 5. 课程改革促进了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自主发展的概念替代了以往的继续教育,有效地 教学反思是自主发展的有效机制。组织课例研究,校本教研等都逐步成 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r\n第二部分\r\n2011 版课标修订情况介绍\r\n《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2001 年开始实验。 经过两年实验后, 教育部于 2003 年在实验区就课程标准的实验情况进行了 调研。调研内容涉及课程标准的各个方面。同时启动修改工作,并进行了部分修 改。\r\n2\r\n2007 年,对课改实验区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的调研,征求一线教师和各级 教研员的意见,此次调研涉及人达 11 万多人次。 在调研的基础上,教育部启动了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经过长达 8 年的时 间,2011 年 4 月修订工作完成。 2012 年 2 月颁布,2012 年 9 月份实施。 一、引言 关于三个版本《英语课程标准》的说明 2001 年版《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涵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的 内容。 2003 年版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只涉及高中阶段内容, 代替 2001 年版本中的高中部分。 2011 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只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内容。 二、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情况 为了便于大家更加准确地把握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我们首先对 《标准》的修订情况做一个简要介绍。 (一) 《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 1.标准的修订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为指导思想, 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 2.巩固和深化十年来课程改革实验 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3.力求使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有利于解决课程改革中尚未解 决的问题。 突出体现课程对国家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意义, 进一步明确英语课程的工具性 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在为学生学习英语打好基础的同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育的中等发展水平为基准, 考虑全国各地英语教 育发展的阶段性和地区不平衡性等因素,在保持《标准》总体结构和目标体系不 变的基础上,适当调整部分具体目标要求,降低难度,调整话题和语法项目兼 顾城乡差异(能模仿范例写词句) 以更好地反映全国广大地区的教学实际水平和 未来发展需求。\r\n3\r\n充分反映各地在实验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以及参与调研的专家、 学者和一线教 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可读性,提高《标准》对英语教育教学的指导作 用。加强小学的指导,提供二级词汇表,增设小学教学的专门内容,提供分学段 的教学实例和评价案例 (二)修订的主要方面 由于标准实验稿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所以修订后的标准保留了实验稿的总体 框架、坚持核心理念,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总目标改为通过英语学习是学生形成 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分级目标个别地 方调整。 课程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面向全

⑨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师有哪些要求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师的要求是保证课堂中能够按照新的阅读标准来实行。

热点内容
39天电影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发布:2024-08-19 09:18:18 浏览:939
可投屏电影网站 发布:2024-08-19 08:19:20 浏览:140
农村喜剧电影在线观看 发布:2024-08-19 07:46:21 浏览:300
电影院默认区域 发布:2024-08-19 07:39:02 浏览:873
台湾金燕全部电 发布:2024-08-19 07:30:20 浏览:249
在哪可以看网站 发布:2024-08-19 07:29:06 浏览:467
电影tv版app 发布:2024-08-19 07:28:17 浏览:51
韩国伦理电影在什么地方看的啊 发布:2024-08-19 07:18:34 浏览:835
韩国找女儿那个电影 发布:2024-08-19 07:18:34 浏览:667
惊变温碧霞在线播放 发布:2024-08-19 07:10:13 浏览: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