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博英语阅读理解模拟题
1. 考博英语阅读理解题型及答题技巧
中华英语学习网
内容介绍>>一、事实细节题
1.命题规律
1)列举处指的是first…..,second,…..third…等并列关系回词出现答的部分。
2)举例和打比方的地方常考。
3)指示代词出现处常考
4)引用人物论断处常考
5)特殊标点符号后的内容常考
破折号,括号,冒号,引号
2.答题技巧
1)针对例子、引言、特殊符号,要对号入座
2)针对某一段的内容提问
3)选项中照抄原文的一般不是答案,而同义词替换的一般是答案
4)选项中较具体和肤浅地表达了字面意思地一般不是答案,而概括性地、抽象、含义深刻地是答案项
二 判断词汇和短语的意义题
1 命题规律
1)含有指示代词的句中常有被考察词汇
2)具体环境中具有指代上下文语义功能的词汇
3)一词多义的常见词
4)对比处常考
5)复杂句常考
2 应试技巧
。。。。。。。。。。。。。。。。。。。。。。。。
2. 怎样做考博的英语阅读理解
考博英语阅读就是六级水平 有一定单词基础 平时注意做六级真题和模拟题 保持一定的阅读量就行了
3. 华慧网的那个浙江大学考博英语模拟试题怎么样好不好
本书是为参加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的考生而专门定制的一本全真模拟试题集。模拟练习是考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考生熟悉考场规则、题型结构以及答题要领。因此,每当做本书中的试题时,要以临场的精神状态,以考场所要求的时间和速度完成——用于培养“考场感觉”,并综合训练各项技能。
华慧考博英语辅导专家团队,根据多年针对浙江大学考博英语应试辅导的成功经验,在认真研究了《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试题》 的基础上,针对近年来浙江大学考博英语的特点与难度,总结了浙江大学考博英语的出题规律和试题来源,并结合考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并编制了15套浙江大学考博全真模拟试题。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 总结大纲,把握规律
本书通过分析浙江大学历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题,总结出浙江大学考博英语试题的考核要求,便于考生熟悉命题规律和出题特点。
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非英语专业入学考试是学校为招收博士研究生而设置的选拔性考试。教育部颁布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博士生入学其英语水平原则上应达到或略高于硕士生的水平”。根据这一规定,并结合历年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具体情况,浙江大学博士生入学英语考试既考查考生的语言知识,又注重测试考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浙江大学的英语考试采用笔试方式,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100分。试题共分为五个部分:听力、词汇、完型填空、阅读、翻译。
1、听力
听力测试的主要形式有三种:短文填词,短文答题、短文选择三种形式。第一部分为短文填空。听力材料包含1-5小题的答案,听取原文,在空白填词的地方填3个或以下的单词补充信息。短文填词是考查考生对一个结构比较完整,意义相对连贯的语段的理解能力及单词的掌握能力,是一种高层次、有难度的听力测试形式;第二部分为短文答题。听力材料包含5-10小题的答案,但是难度较前面1-5小题要难一点,因为,后者是问答题,需要在空白填词处填写5或以下单词回答。两段听力材料都会放两遍。短文答题对考生的要求最高,不仅考查考生对语篇信息的快速把握能力,更考查考生对语篇信息的总结概括能力;第三部分为对话选择。对话选择是考查考生在听完短文后所表现出的快速反应、推理判断能力。此部分的每段材料都只听一遍。
2、词汇
这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主要考查的是词组/单词的词义辨析、固定词组搭配、近义词等。语法也有所考查,但是所占比重不大。同时通过考查考生对已具有的词汇及语法知识的运用来测试考生的理解能力,在一定语境中考查词汇,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
3、完型填空
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考查考生对词、词组、以及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检测考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水平和实践能力。这一题型结合了单项选择与短文填空,它既考查考生的词语搭配、近义词辨析、动词时态、句型结构、复合句的关联和习惯用法等,又考查考生分析、判断、归纳、总结、逻辑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4、阅读理解
该部分考查考生对书面英语的理解能力,其中包括理解具体信息,掌握文章大意,以及根据语境推断未知信息。该部分共4篇文章,每篇文章5个问题,考生从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每篇文章约600-1000词左右,每题1分,共20分。浙江大学的阅读理解总体来说在整个考试当中的性价比不是很高,与之前普遍的理解“得阅读者得天下”肯定是不一样的。这说明出题老师把注意力均匀分布到听力、完型、翻译等题目上,也可以看出对于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更强。但是对于阅读理解,大多考生还是比较熟悉的,所以也应该是考生的拿分项,而不是丢分项,毕竟,相对来说,听力、翻译会更难些。当然,良好的阅读能力对于完型、翻译也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5、翻译(中译英)
浙江大学试题中的一大特点是,没有写作,但是翻译部分是五个题型中所占分值最高的,且难度也是最大的,分值为25%。要求考生将一篇文章(大概3-4个段落)翻译为英文,该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将原文思想传送到译文中的能力,着重测试整体性、逻辑性、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这部分既考查考生的英语功底,同时也考查考生对中文原文的理解能力。因此其考查内容以语法和英语习惯表达方法为主。对考生语言基础知识(语法、词汇等)有较高要求。这一题型也是考生最头疼的部分。要想翻译得高分,除了掌握必要的翻译技巧,了解其院校题目的来源与出题特点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难度适中,层层递进
本书重点、难点、考点突出,试题解析阐述精当。难度层层递增,第一套至第五套为基础难度,第六套至第十五套贴近真题难度。可为广大考生顺利通过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助一臂之力,使考生集中精力,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通过考试。听力部分配有MP3 音频。
三、全真模拟,解答详尽
选自浙江大学历年真题题源,在筛除历年真题的基础之上,再次精选并按照浙江大学考博英语历年真题题型及难易程度,精心设计出全真模拟试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且均给出参考答案及详细解析,方便广大考生在复习时更好的把握浙江大学考博英语的难点、重点和答题思路。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和《华慧浙江大学考博英语一本通》为最佳搭配。
4. 博士英语阅读理解
英文阅读理解—读到了什么,读懂了什么,读成了什么?
引言
阅读理解究竟何谓?在《教育大辞典》给出了如下的定义:
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是]通过书面言语的感知获得意义的思维过程。影响它的外部因素有:文字材料和情境的物理特点(如照明条件、文字字体和型号)、文字材料的难易程度(如字词的常用程度、句子的长短和结构的繁简)、材料的概括和抽象程度以及由外部确定的阅读目的和要求等。内部因素有:阅读态度、阅读方式、基础知识、口头言语能力等。与阅读速度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阅读理解可分为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两种过程。前者包括字词解码(把视觉符号转化为语音)、词义获得和句子理解三个步骤,是对文字材料中的主要结构成分分解和重组的过程;后者包括段落分析和话语分析两个步骤,是理解整个文意的过程。对于阅读理解的检查,有学者提出四条标准:回答问题的能力、对给予的大量材料作出摘要的能力、用自己的语言和不同的词复述材料的能力和把材料从一种语言转译为另一种语言的能力。(《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 1998)
本文既然谈English的阅读理解,则被阅读的自然应该是English。因此,从这个角度思考一下上面的定义中是否能够看出其对于中国的学习English的学生来说,对他们的‘English阅读理解’会有什么帮助?恐怕不容易直接看出来。
为什么不容易直接看出来?本文从上面定义中最后面的四条标准中谈到的四种能力,结合‘English阅读理解’,转述一下这四条标准,即:在完成English的阅读之后,应该用English回答问题,应该用English做出摘要,应该用English复述材料,以及应该将读到的English的笔语转译为English的口语,这样才能称作是English阅读理解。换一种说法就是,既然是English的阅读理解,则读到的应该是English,读懂的应该是English,读成的也应该是English。也就是说,在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这两种过程中,如果是English的阅读理解,就完全应该用English来进行,用汉语等于没用,用错了。
本文请问,中国的学习English的学生是否掌握了这四种能力?是否读到、读懂、读成的都是English?分析过程也是English呢?恐怕没有。不但是没有,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这四种使用English的能力同两种使用English的分析过程恐怕并没有被提高到应有的重视程度。
对此,可能会有不少反对意见,如‘阅读完English后应该是用汉语回答问题,用汉语总结,用汉语复述,转译成中文,怎么能用英语呢?’或者‘读到的自然是English没错,可是读懂的应该是中文,读成的也应该是中文嘛,怎么能是English呢?读懂English太难了,翻译成中文读懂多容易呀。’甚至极有可能无限上纲,说什么‘学英语学到了贵文说到的那种水平,不是学成英国人了吗?那还学英语干什么,直接去英国好了。’对于这样的意见,本文只能问一个问题,就是:‘既然如此众多的中国学生在学English,而这‘众多’两个字大概有三、四亿之多,那么,其目的到底是学会English,还是学不会英语反而学会汉语?’应该有这样一种共识,即,把英文读成中文,达到的结果是用中文总结起来得比用英文好得多,根本就不能叫做学会英文,只能叫做巩固中文。
结论Conclusion
在过去30年甚至100年来中国的English学习中,学生在阅读English时往往并没有真正理解English,而不过是理解了翻译出来的‘错多于对’的汉语。因为翻译以原文为准,没有对,只有不同程度的错,可译性永远达不到百分之百。这种汉化的阅读方法,读懂的不是English,理解的也不是English,若要达到在完成English的阅读之后,直接用English回答问题,直接用English做出摘要,直接用English复述材料,以致直接将读到的English的笔语转译为English的口语能够自由自然地说出English的水平就非常困难了。
直白一点说,一名既学中文又学英文的学生,而且希望学好English,如果读了一段,一篇,一本‘用中文从来不曾读过’的真正英文的资料后,居然用汉语白话得比英文还好,那就不叫学English,而是‘学反了’,学成中文了!阅读中文后应该汉语白话得好,阅读English后当然应该English白话得好了!如果想要学好English的话。这种近乎常识的道理基本是不需要旁征博引,遍访名家教授,包括某些观念错误的名家,以至于翻遍故纸堆去找证明的!
因此,本文建议,如果真正希望将English学成English,就不能将English读成中文,而要从初次接触English的‘零起步’就开始确定自己的阅读方法同目标,这样才有可能学好English。这时,儿童需要家长成为‘明人’,学生需要教师成为‘明人’,或者既然别人成不了明人,那就干脆自己成为‘明人’,真正明白的明人。如果一名中国的小学生从四年级开始接触English,能做到把English当作English来学习,来记忆,来运用,到了十二年级,其English的水平完全能够达到English国家十二年级毕业的English水平,而且更应该达到用English学习所有初、高中课程,不论是数理化文史哲还是音乐体育美术劳作,包括进一步用English来学习所有的大学专业课程,任何专业,进一步攻读硕士、博士都能做到得心应手,很容易成为‘世界型’的人才。
因此,如果真想学好English,在阅读时就应该只考虑三个小问题,不是大问题:‘读到了什么?读懂了什么?读成了什么?’。答案只有两个:English或是中文。读懂了中文甚至读成了中文保证能学好中文,但是却很难保证学好English,即使学好了English也等于多费了几遍事,费劲多转了几十遍没有用处的圈子才能学好,事倍功半,浪费生命,得不偿失。
最后,If you want to learn English well, you need to read English and understand your reading in English, and try to be able to tell in English what you have read and answer in English questions about your reading. If you understand instead in Chinese your reading in English, that does not help your English at all. If you really want to learn English, you need to think it, speak it, write it, hear and understand it, read and understand it, and dream it, all in real English without any Chinese at all. Try that and your English will become your English, will be your English, not your Chinglish or your Han English or your China English. Your English and you will become one, a unity of your English and you, and your English will be yours for ever, if you want it to be. (十年级水平的English)
所有带汉字的教英文的出版物一律不要用!
祝进步。
5. 考博英语可以做石春桢阅读理解220篇吗
你好:考博都是报考学校自命题的。专业课有报考导师出题,外语由报考学校的外语学院出题,复习资料和重点应该到导师或者外语学院去找,看其它复习资料效果不一定好的。
6. 考博英语阅读理解 哪个好
52考博网考博英语阅读理解上下册,由四个部分组成,遵循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版的原则,从难度适中、篇权幅较短的基础技能训练,到难度逼近真题或略高于真题的实战演练。考试经过这两百多篇的系统强化训练之后,对于考博英语阅读理解应该胜券在握了。
7. 考博英语阅读理解精粹100篇怎么都是考研的真题
真题就是最好的教材,真题吃透了,考试问题就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