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
㈠ 怎样安排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内容
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为继续学习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
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我们既要重视对学生阅读策略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学生对阅读习惯、技巧的培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现行初中英语教材(Junior English Go For It人教版新目标)中,阅读课文在各单元都有分布,在八年级下及九年级每单元还有一篇拓展阅读,这些阅读文章涵盖历史事件,旅游,课余生活等话题,具有篇幅长,句式复杂,词汇障碍多,教学难度大的特点。阅读课在我们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怎样上好阅读课成为英语教师教学中的关键。那么,阅读课应如何把握,遵循哪些原则呢?
一、主要原则
1、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一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单元整体出发,整体把握教材的逻辑体系,通盘考虑教材处理:将一单元中各课的内容和教学过程所涉及的有关环节作整体安排和设计,使各部分、各环节构成一个合理、优化的整体,在不同的阶段有所侧重。从阅读教学而言,教师应当清楚在一个单元中,哪些听、说、写的内容与阅读有关,教师应当有意进行铺垫,或利用之进行扩展。其二,是指在阅读教学中采用语篇教学法。 语篇教学法是指从语篇分析入手,把语篇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要求学习者从其层次结构及内容上入手,最大量地获取和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同时逐步培养其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所以这种方法可以达到把语篇分析、打语言基础及提高交流能力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目的。
2、交际性原则。学习语言是为了交流。交流可以是口头的(听说),也可以是书面的(读写)。阅读教学也应注意突出“交流”二字,既要理解文字的含义,更要注意语境及角色。在阅读教学中强调交流,实质上是强调语言的实践。
3、实践性原则。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形式的实践性表现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地位上,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现代外语教学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具有以下特点:1、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关照,教师善于觉察到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各种认知的或情感的需要,并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2、最大限度的让学生积极和自主地学习,在心理上、学习资源上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3、师生关系是合作的、互动的,教师协助学生学习而不是主宰学习。由此看出,教师的角色并非课堂的主宰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
4、精泛结合原则。精读和泛读是阅读的两个方面。精读属于分析性阅读,它对课文中各种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并详细讲解其内容。精读是使学生获得语言知识的重要途径。而泛读则是综合性阅读,它不进行语言形式的分析,只要求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泛读是扩大语言知识和吸收信息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精读和泛读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是不同的。在入门阶段应以精读为主,教给学生基本的语音、语法、词汇、句型等基础知识,让学生尽量多地背诵一些课文。在基础阶段应将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训练学生掌握基本阅读的方法、阅读技能与技巧。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泛读的比例应逐渐增加,在大量的阅读中熟练阅读技能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精读与泛读相互结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5、兼顾听说写原则。阅读领先的教学路子,是上世纪初直接法语言教学大师韦斯特首先提出的。他根据印度的困难教学条件,主张在入门阶段的语音和口语训练之后就开始直接领会式的阅读教学,并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功。阅读领先并非只强调重视阅读技能的训练,而是通过阅读为突破口带动其他几项技能的训练。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侧重培养阅读能力”。这里的“侧重”除了指从总的教学目标和安排出发,提出教学重点之外,还有另一个含义:指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可以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着重培养某一两项言语技能称之为“阶段侧重”。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有所侧重,而不能只重视阅读就不顾其他技能的发展。
㈡ 新课标初中英语课内阅读文章的如何进行词汇教学
啊?前言里应该有
㈢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如何将词汇教学与阅读听说更好的融合
我个人的经历:单词先学习一遍作为了解,然后再去读课本上相应单元或课时的文内章,文章中肯定会出容现刚了解过的单词,了解的时候只有少部分记住了,还有大部分没记住的但是看着单词好像见过就不知道是啥意思,这时候翻到后面找,看不认识的单词是啥意思,初中的课文里面生单词一般会在相应单元的单词表里面找到的,这样把课文理解一遍,然后根据课文把它译成汉语,然后再反复的读课文,每读一句话完就要能知道这句话对应的汉语意思是什么,这样多读几遍不光记住了单词,也练习了阅读,在阅读之后再去练习听,然后再是写,语言最重要的是听,说,听说好了,写自然也就好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
㈣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阅读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词汇的积累是基本功,并且在阅读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版角色.平时教科权书中的基础词汇的识记与收集,是初中生学习词汇的基本途径.另外,课外读物中的词语鲜活、实用、现代气息浓厚,如能将这些词语也纳入自己的“字典”,定能在英语阅读中更上一层楼.因此,在进行课外读物的阅读时,可以让学生将一些重要的词汇,优美的英语句子摘抄下来并尽可能记下来.学生经过长期的积累,持之以恒就会增加词汇量,这样有利于减少阅读障碍,提高阅读速度,提高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㈤ 中学英语课堂词汇教学效率低下,如何改进
你好,关于中学英语课堂词汇教学效率低下,如何改进
1、在处理单元新词回时,教师往往对新答词进行孤立呈现,脱离语境和其他教学环节;在扩展词汇时,忽视学生学习主动性,课堂气氛枯燥;在复习旧词时,复现方法不科学,测试方式单一。虽然有几位教师在常态课中使用了一些有效的词汇教学策略,但是量小力微,大多数教师依然没有足够重视词汇对于学生英语技能的培养所具有的关键性作用。
2、单元新词的教学在整个单元教学过程中十分关键,既是新单元的导入也是之后阅读、听力、写作等其他教学环节的基础。在日常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习惯采用传统单独讲授词汇的教学方式,对目标词汇进行机械讲解,脱离情境和语篇教学。
3、在英语词汇学习中,不仅仅要注重词汇的广度,即不断积累词汇量,还需要在扩展词汇的深度上下功夫。对已学词汇进行的扩展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加强词汇运用的熟练程度,从而实现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4、学生对于词汇的学习不是在一次课堂讲解中就能够实现的,对词汇的记忆和掌握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断复现。词汇复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词汇的短时记忆转化为长久记忆,还可以通过反复操练提高学生词汇的运用能力。
㈥ 在中学英语阅读课中如何处理好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
词汇教学是基础抄,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
语法教学是骨架,语法教学渗到句法教学中去,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但不僵化和死板,因为语法是根据语言总结出来的,并非语言的原貌和全貌。
无论是词汇教学还是语法教学,都别忽视语言教学中,语义是灵魂。语言的功能在于沟通和交流,在于记录人的智慧和灵魂!二者兼而有之,可以结合使用。
㈦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怎样进行词汇教学
对于学生来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外语学习的重要方面.研究表明,词汇知识与阅读理解高度相关.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对词汇知识的教授给予高度重视.但从近年来的中考试卷来看,英语阅读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很多学生认为应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阅读理解的解题上,从而放松了对词汇的学习.这一点让我们许多老师也相当困惑,从而也有些忽视词汇教学.所以在词汇教学上因循守旧,不求突破,而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培养阅读能力和应试技巧上.
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词汇教学的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反复读、拼单词、反复默写、做练习等方法占了不小的比重.这种单一、枯燥的词汇教学在短期内是能使学生强化记忆所学单词,但是从长远来看,必定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从而影响到整个英语的学习,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还有很多老师干脆将词汇完全放到课前教,在课堂上只用图片、实物或者练习的方式.
那么,阅读课公开课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笔者听了很多校内外阅读课的公开课,发现教师在对阅读课课堂环节安排上是各显神通、各具特色.对于阅读策略的指导方法上也竭尽所能,多有涉及.而对课堂中必不可少的词汇教学这一板块的处理就显得有些千篇一律.有的教师是采用一些图片或辅助教具教授新单词,有的教师是在导入部分与学生的自由谈论中引入一些新单词并教授,还有些教师是采用词汇复习,如首字母填空、将单词与其正确的意思配对等形式,这些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学生容易对一成不变的模式缺乏兴趣,从而对教学效果也有影响.另外,也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根据目前阅读课的现状再加上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创新”就成了我们初中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的一剂良药了.笔者曾听过一位老师的公开课,她在对词汇的处理上打破了传统的教法:先为学生铺设情境,让学生进行一个体验活动.活动的内容是:How will you feel if you’re blind?从而引出disabled people这一新词,那么disabled people 有哪些呢?学生们就习得了新词deaf,从deaf people 为话题引入了手语教学.接下来这位教师就边运用手语边教授,这样的方法比较新颖,学生们很感兴趣.在跟着老师边做手语边读单词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习得了这些单词,而且印象颇深.就因为这位老师的“创新”,使整个课堂“活”了起来,也使学生习得语言的过程在轻松愉快中进行,并加深了印象.由此可见,词汇教学这一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吐故纳新、承前启后的作用.如果处理得当,不但能使学生牢牢掌握所要学习的词汇,还能使其它环节开展顺利,从而使整个课堂气氛良好,节奏明快.
笔者翻阅各种杂志、书籍,找到两种英语词汇教学的理论方法:词汇直接教学和词汇间接教学.所谓的词汇直接教学指的是明确地将词汇作为教学的直接目标.通过对词的语音、词形、语义、用法等进行分析、讲解和操练,从而使学习者掌握词汇的一种教学方法.词汇间接教学是指在进行听、说、读、写等其他教学任务时使学生附带习得单词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在以交际为目的的学习活动中为了维持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产生出来的副产品.教师可考虑在阅读教学中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开展词汇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两方面.
1.选择一些词汇进行直接教学
词汇选择的总原则是选择那些使用频度较高而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的并且与阅读文章的内容和主题相关的词汇.所教授的内容应包括词汇知识的各个方面,如:拼写、发音、句法、相对词频、搭配、词的使用限制、词汇的组成部分(构词法),及与其他词的相关关系等.通过直接的词汇教学,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词的各种知识和具体用法,对提高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用词的准确性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2.教授一些词汇学习策略
通过对词汇的直接教授使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是非常有限的,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文章内容指导学生运用词汇学习策略进行流畅的阅读,并通过阅读积累和扩展词汇.如:(1)指导学生利用上下文推测词义.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词汇知识的发展.(2)教授学生运用联想策略扩大词汇量.教师可在语音、词形、词义三方面运用联想策略.语音方面既可以通过英语单词读音规则进行联想,也可以通过母语词汇的声音与形象进行联想.词形方面可让学生对相似词形进行对比学习.词义方面可以通过同义反义关系、上下义关系、部分与整体关系、语法关系等进行联想.(3)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联想将所学词汇系统化.英语中大多数单词都可以按照某种方式归类,而且在一篇阅读文章里,同类词同时出现的概率较大.所以对同类词用联想方法归类学习和记忆,效果更佳.
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如果又能在英语阅读课上推陈出新,适时创新,那么阅读课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美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L.RonHubbar先生的教育学理论认为,影响理解和应用的最重要因素是词汇.确实,词汇是语言最基本的单位,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不熟练掌握词汇,就不可能掌握一种语言.一个人掌握词汇的多寡和牢固与否,直接影响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他思想表达的丰富与准确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词汇量的掌握就代表外语水平.
㈧ 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中有效地教学词汇
著名语言学David Wilkins指出,“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词汇教学也很重要。Go for it初中英语教材的Reading板块是每单元的重点,文章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是学生接受英语语言信息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感受真实、地道的英语,还可了解现实生活。由于篇幅长、阅读中的大量词汇给教学带来了挑战,如果词汇、语法详细讲解,课时不够;如跳过不讲,又怕学生阅读困难。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词汇教学成为提高课堂实效的关键所在。平时阅读课的词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目前初中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前,“领读”教学词汇——重“孤立讲解”,轻“创设语境”
阅读前,教师让学生翻到课本词汇表,对Reading里将出现的词汇进行面面俱到地领读和教学。这样虽为阅读扫清了障碍,学生读得容易,但存在以下弊端:(1)脱离语境呈现单词,学生印象模糊,词汇巩固成了“负担”。(2)先教生词,再阅读,不挑出生词,不能读文章。(3)忽略阅读策略渗透,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能力欠缺。这样的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对学生的阅读生涯会带来严重的影响,这与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能够阅读含有3%的生词量的英语短文”的明确规定背道而驰。
2、阅读中,“舍弃”教学词汇——重“阅读教学”,轻“词汇教学”
很多教师利用早自修,集中领读与讲解生词,并要求学生背诵,甚至有的在课前已默写过了,熟悉词汇后再进行阅读教学。教师为了片面地追求阅读的“整体理解”,阅读中舍弃对词汇教学,忽视了词汇在语篇中的特定含义。语篇以词汇为基本单位,词汇又依托语篇产生特定的语境意义。有时对一个词汇的误解会导致对一个段落甚至对整篇文章理解的偏离。
3、阅读后,“集中”教学词汇——重“词汇教学”,轻“阅读教学”
阅读后,教师设计几个判断题或问答题来检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接着教师往往把“泛读” 课上成“精读”课,逐句讲解,遇到生词就详细讲解。这样导致课时紧张,课堂上教师一言堂,气氛沉闷。这种阅读教学走过场的“填鸭式”词汇教学,不利于学生把握学习重点,“使用型”单词练习强度不够,“认识型”单词耗费大量时间,事倍功半。
那么,究竟该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地进行词汇教学呢?笔者结合自己的阅读教学实践作了以下尝试:
二、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词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一定程度上弱化生词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心理上解除对生词的戒备,阅读课中的词汇教学应结合阅读内容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活动,把词汇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把词汇学习贯穿于阅读过程的各个环节。教师可以从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落实词汇教学,从而达到结合阅读有效教学词汇的目的。
1、阅读前:扫除阅读障碍,巧学“读前词汇”
在备课时,教师将单词根据“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要求分类区别处理。这里所谓的“读前词汇”是指影响课文理解且不可通过上下文推测其意的词汇,或对理解文章起关键作用的重点短语。此类词如不在读前及时处理,会影响学生阅读。处理此类词汇时尽量呈现该词汇在该课中的意思,避免引发歧义。另外,学习时间最好控制在8分钟以内,以免影响阅读课其他环节的实施。具体可采用以下两种呈现方式。
1)、利用图片,引出词汇
阅读前,不妨借助文中图片,导入Reading话题,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在此过程中理解所学词汇。如:Go for it九年级Unit9Reading部分需要学生读前接触与学习的词汇有:equipment, hoop, backboard, court等,这些单词的教授可通过呈现图片来引出,达到教学的目的。
2)、创设情景,教学词汇
创设情境进行词汇教学是指根据单词的意义需要,创设学生熟悉日常情景进行词汇教学。在情景中,学生可以准确理解词义、用法和搭配等。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阅读材料,熟悉重点词汇,努力创设相关情景,引出重点词汇。这种方式使学生对所学词汇的关注度较高,为下面阅读奠定基础,扫除了阅读障碍。如:在教授Go for it八上Unit 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Section B 3a时通过介绍自己的last day off来呈现生词。T : On my last day off I went to Shaoxing, I bought ... (在屏幕上出示图片,并引导学生说出该物品的英文名称) I was happy at that time because it was very cheap. But on my way home it began to rain. I didn’t take an umbrella(出示雨伞的图片), so I was sad. But luckily I bought a raincoat(出示雨衣的图片), so I didn’t get wet. Do you know “get wet”?
3)创设语境,品味词义
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词汇量明显增多,一节课出现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新词汇。如果把这些词汇简单罗列,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易于学生掌握,笔者采取创设语境法,即把词汇组合起来,创设一定的故事情节,编成一篇小短文。但文章要精简,便于学生理解。可利用多媒体边听老师的口头讲解边投影出的相应画面,如:九年级U1的阅读材料(How do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中新词汇多达 20几个,笔者就编了下面这个故事,自然地引出了“problems”这个话题,也巧妙地穿插了新词汇。T:Nowadays, we are doing many bad things to the earth. It’s unfair to her. Of course, it also affects our daily life. It’s not easy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However, we needn’t worry about it. We can regard the problems as challenges. For example, we don’t go to school by car. Instead, we can go to work by bike. We should believe we can solve the problems. The earth will become worse and worse unless we do more good things to her. Anyway, it is our ty to protect the earth.学生在听故事过程中,兴趣浓厚,精力集中,不知不觉地输入了新单词。把词汇放在语篇中教学,做到了“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要求。
2、阅读中:点拨学习策略,教会猜词悟义
阅读的主要任务是理解文本,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即使是词汇学习也应该为这个目标服务,可以在生词自然出现时介绍词汇的意思,让学生在不同语境中去感受词汇,去体验词汇。
1)、借用构词,推测词义
新课标对初中生的词汇量有了更高要求,学生在阅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似曾相识的词汇,它们往往是由熟悉的单词前缀、后缀或合成而来的。前缀一般只“改变词义,而词性不变”。如,un-,im-,dis-,是初中最常用的几个前缀,如学生对此有一定了解,那么教师对“unhappy ,impolite, dislike”等词汇就不必当生词来处理了。后缀则只改变词性,却保留原意,如-ly, -y,-ful, -ness, -er等。遇到此类词汇,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构词法知识来推测其词义。如:Go for it八下Unit 1阅读部分有20多个生词,其中的everywhere, earthquake, toothbrush, housework是合成词,unpleasant, impossible是派生词。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能根据已知轻松记住这些词汇。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如能适时给学生提及构词法的有关知识,既便于记忆,还能提高猜词能力,对学生的阅读有很大的帮助。
2)、英英释义,以旧带新
所谓英语释义法(paraphrase)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通过“近义词、反义词或语句”的形式用英语来解释,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与表达的习惯。如Go for it九年级Unit 8阅读部分有这样一句:“Because I can’t use my arms or legs well, normal things like answering the telephone, opening and shutting doors or carrying things have always been difficult for me.” 此句中的生词“shut”教师可简单地一句带过,“shut” here means “close”。此方式能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功效。
3)依托语境,判断词义
所谓语境猜测词法就是根据该词前后的词或句的内在联系或逻辑关系(即上下文语境)来猜测词义的方法。“一个词和词组,一旦用于具体的语篇中,它就形成了整个语篇结构的一部分,与其它词语构成一个有机的编码系统及上下文,并和特定的语境相关联。所以,词汇意义不是由词典决定的,而是由语境及上下文决定的”(李运新1998)。词义必须依靠语境提供的各方面信息来确定。这是一种常用的阅读技巧,如进行有意识训练,可大大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如:八下U4(Reading)中有这样一个句子:Her village was 2,000 meters above sea level, and at first the thin air made her feel sick. 在此句中,thin的意思当然不可能是“瘦的”,因为“空气”不可能“瘦”,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就可推断出“稀薄的”之意。当然,对于上面2)中的生词“shut”,教师也可引导学生从前面的并列动词open及后面紧跟的宾语doors推断出是“关”的意思。又如在Go for it 八下U3 Section A 3a的阅读文本中出现了“experience”这个生词,在教此单词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语境:Mr Li is our science teacher. He taught it about thirty years ago. He experienced many different things in his teaching career. so I think he has a lot of experiences and he has enough experience in teaching.显而易见,从此话语语境中学生不难猜到“experience”有动词“经历”之意,还有可数名词“经历”和不可数名词“经验”之分。
3、阅读后:设计不同题型,应用巩固词汇
对学生来说,知识从理解到掌握需要一个过程。读后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巩固阅读成果,拓展语言知识运用;对教师来说,读后活动设计可起到检测前两个教学步骤的教学效果,能了解学生对文章信息的理解程度以及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学生可以依托文本语境理解的词,在读后教师应多设计不同的“产出型”(proctive)练习加以巩固。把“语言操练和阅读理解”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增强运用能力。常见的有效的词汇巩固练习有:
1)、借助图片或关键词,复述课文
在阅读后,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或关键词让学生进行课文复述,以达到检测的目的。如笔者在上Go for it 八上U3 Section A3a时就用此方法,效果不错。
2)、挖空目标词汇,理解填空
在读后,教师可以对该阅读材料的目标词汇进行挖空,进行理解填空,也可创设类似语言情景进行填空。如Go for it 八下U3 Section A的3笔者设计了该读后练习,来巩固目标词汇。
I often takes my five –year –old son to the Children’s Park. Last Sunday, we went there as usual. But I had an unforgettable_____(experience).A terrible accident ______(happen) to me. He loves fishes. So when we went to the lake, he stopped to have a look. But I didn’t know about it. While he was watching, I was walking to another place. The park was _____(crowd)and I couldn’t see him _____(somewhere). When I _______ (shout) his name, some people looked at me but my son didn’t hear me. Then I _______(call) the police. While I was _____ (talk)on the phone, an old grandma told me: “you should look for your son outside the park. I saw a little boy ______(cry) outside when I _____ (come) in.”I rushed outside, there I saw two boys_______(play) happily. One of them was my son.
㈨ 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中有效地教学词汇
1.语音教学和构词法教学
2.语境教学
余德民(2002)认为,由篇章构成的语境包含的内容把篇章中的词语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容易从心理词汇中提取词汇,有利于词汇的记忆,因此,脱离语境孤立地学习词汇仅仅是一种记忆训练,很难使学生在实践中灵活使用该词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学生为了应付老师检查听写,往往临时抱佛脚,机械地死记硬背一些单词,而不是结合课文中具体语境下词汇的用法帮助记忆,所以出现“今天记住明天忘”,“听写过后就不会”的情况。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英语学习习惯,比如在布置学生预习词汇时要有意识地指导他们找出相关词汇在课文中具体语境下的用法,自然地把词汇记忆和语境结合起来,这样既奠定了语言基础,如对词汇、短语的掌握,又为阅读做好了铺垫,而且学生能感到所记忆的内容是有形有意义的,自然就提高了记忆的积极性,一举几得。
3.语块教学
语块称词块,是语言体系中一种具体特定语义和结构,以固定或半固定形式存在的词语组合,如短语、固定搭配、习惯用语和句子框架结构。把词块通过一定的规则整合在一起就可以生成有意义的句子。在学习词汇时如果能以词组或语块为单位,则不仅会大大增加学生短时记忆的信息量,而且会减少语言输出过程中的错误率。Nattinger和DeCarrico(1992)把语块分为四类:多词语块(polywords),俗语语块(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短语架构语块(phrasal constrains)和句子构建语块(sentence builders)。
在词汇教学中,可以以教材为依托,对能够让学生进行语块学习的词语就尽可能引导他们进行语块学习,按照对学生理解和表达有帮助、有指导意义的方式进行语块教学。以必修3第二单元为例,笔者围绕Healthy Eating这一话题进行语块教学,如:
(1)讨论好恶某种食物这一话题的语块
My favorite food/fruit/meat is...
I am fond of...
I don’t often eat...
I really hate...
I can’t stand...
(2)讨论食物种类的语块
fried/smoked chicken;breast of chicken cooked with garlic;barbecued mutton rolls;ice cream;fried eggplant/rice;
(3)相同结构组织的语块
lose weight/heart/interest/face/confidence
(4)语言功能语块
What could have happened?
Nothing could be better.
Something terrible must have happened.
通过语块教学,学生学到的明显不是一堆孤立的词汇,而是通过简单整合或替换就可以准确无误用来交际的有意义的活的语言材料,所以花同样的时间记忆语块的优势就很明显了。在日常教学中,还有许多方面可以进行语块整合,比如同义词语块,交际用语中各种话题功能的语块等。
4.游戏教学
儿童认知规律表明,就英语学习来说,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同等重要。语言习得,如幼儿学母语,是在一种全天然的环境中,学习者按照自身的兴趣和需求,在真实情景下,通过使用目标语进而掌握该语言,如网上与他人用英语聊天、交流、交友,出国用英语问路、购物等。就目前高中生学习英语而言,完全的英语语境是不太实际的,但可以尽可能多模仿或创造英语习得环境,增加语言输入及输出的机会,使词汇在这样的习得过程中得到充分运用,作为有生命力的语言组成部分有效地为学生所掌握,游戏教学能获得这种效果。
(1)限时猜词游戏
五人一组,由一个同学用英语描述或解释目标词汇(限制在所学单元),其余四个人猜。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三分钟)猜出单词最多的组获胜。因时间有限,要求描述者用语准确简练、表达清晰,猜词的人要反应敏锐,这样组员才能配合默契。这个游戏除了对词汇熟悉并充分调动学生的词汇库存之外,对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听力也是极好的训练。
(2)串词联句游戏
任意给出所学单元的几个词汇(一般是五个词性不一的单词或短语),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这几个词说出几个句子构成一个合理的场景或故事,越合理越精彩者获胜。
(3)情境创设编故事、对话或短剧游戏
以Healthy Eating为例,可以利用本单元词汇设置超市购买食材——蔬菜、肉类、调料的对话,可以是朋友间谈论美食,可以是医患之间咨询健康生活方式及节食,还可以是餐厅就餐时顾客与服务员之间的对话。这些话题都贴近学生的生活,紧跟时代热点,学生有话可说,既丰富了词汇,又凸显了语言的交际性和人文性。
游戏教学的关键是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以由易到难,以多数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并且有一定水平的输出为宜,切忌成为少数者表演的舞台。
三、结语
高中生有较强的逻辑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较强的知识求知欲和接受能力,但是不能因此就把英语的词汇课上成纯讲解课或把学生当成记忆机器,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注意知识的学术性和趣味性相结合,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掌握词汇的音、型、意、用法,这样才能有效地记住词汇,运用词汇,用英语解释英语、用英语思考,形成良性循环,增强词汇的教学效果。